读老子学成语第三章

合集下载

读老子学成语

读老子学成语

读《老子》学成语1、功成不居。

原意是任其自然存有,不去占为己有。

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2、无为而(之)冶。

指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为。

”3、和光同尘。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

也比喻同流合污。

出处:《道德经》第四章:(道能)“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多言数穷。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有的时间那样长。

形容时间悠久。

也形容永远不变出处:《道德经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6、上善若水。

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金玉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

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8、功成身退。

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9、功成名遂。

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声誉不可虚假。

”10、目迷五色。

五色:各种颜色。

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

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11、宠辱若惊。

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

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出处:《道德经》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2、绝圣弃智。

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

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绿色通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老子<道德经> 第三章学习笔记(2008-03-17 17:47:11)转载▼分类:学习笔记标签:文化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原文的理解:不要树立榜样,这样民众就不会把精力放到争当先进上面去了;不要过于看重稀有的财物,民众就不会为此而去偷盗;把能引起民众欲望的东西收藏起来,这样民心才不会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民众心里的欲望越少越好,但是要让他的肚子能吃饱饭;不要让民众有什么雄心大志,但是要使他们身体健康。

只要做到了不让民众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有不该有的欲望,即便是那些有点聪明的人也不敢轻举妄为。

如此这般,看似无所作为,却可以达到无所不治的效果。

对字的理解:不贵难得之货:贵,以为贵,重视的意思。

对本章的体会:在管理天下方面,老子认为关键在于民众的管理者要做出正确的引导,于是老子讲了这段劝导为政者的话。

乍看起来,这段话似乎有点消极,其实不然。

因为老子清醒地知道:人的认识能力是有不同的。

不尚贤,本身就说明贤者是有的,任何一个人,通过对“道”的不断修炼和体验,都是可以达到贤者的境界的。

但对于认识能力有限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会看到表面现象,如果一味尊崇贤能,他们就会争相效法其表,而忽略了背后的实际意义;在争夺名利的过程中还会引起许多争端。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偷盗的方法去获得难得之物,但用适当的方法去避免总是有意义的。

把容易引起人的欲望而又不可能均享的东西适当收藏起来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愚民政策,是消极的,其实不然。

适当地树立一些榜样,对广大民众是有一定引导作用的,我们以前经常倡导人们向某些英雄人物学习,这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不尚贤”,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和依赖榜样的作用,要引导人们学习榜样的精神实质而不是表面的具体做法。

老子第三、四章读后感

老子第三、四章读后感

老子第三、四章读后感《<老子>第三、四章读后感》哎呀!最近我读了老子的第三、四章,这可真是让我感触良多啊!第三章里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话说得可真有意思!就好像在我们班里,如果老师不总是表扬那几个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大家也就不会争着去当那个“第一名”啦,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竞争和嫉妒,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就更融洽了吗?还有啊,如果大家都不觉得那些名牌的文具、漂亮的书包是特别珍贵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人去偷去抢啦。

这不就像我们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有时候会卖一些新奇的小玩具,大家都想要,结果就有人偷偷拿了没付钱,这不就是因为心里有了欲望嘛!第四章里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可把我给难住了一会儿。

后来我想啊,这“道”就好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口袋,怎么装东西都装不满。

它深不见底,就好像是所有东西的老祖宗一样!这多神奇呀!我就想到了我们家的大衣柜,妈妈总是不停地往里面放衣服,可怎么放都放不满。

难道这个大衣柜就是我们家的“道”?哈哈,我知道这有点好笑,但感觉好像有点那个意思呢!再想想,我们学习知识不也是这样吗?知识就像那个永远装不满的“道”,不管我们怎么学,都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永远也学不完!读了这两章,我觉得老子真的太厉害了!他能想到这么深奥又有用的道理。

我就在想,要是大家都能按照老子说的做,那这个世界不就变得特别美好啦?不会有人争争抢抢,也不会有人因为贪心去做坏事。

我虽然还是个小学生,不太能完全明白老子的所有意思,但是我觉得这些道理对我们的生活真的很有帮助。

我以后也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跟别人争来争去,多去探索那些像“道”一样无穷无尽的知识。

这就是我读《老子》第三、四章的感受,你们觉得我说得对吗?。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何。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能,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的财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能引起贪欲的东西,使人们的心性不被扰乱。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使人民的心思空寂,使人民腹中充实,使人民的意志薄弱,使人民的筋骨强健。

经常使他们处于没有知识,没有欲望的状态,从而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不敢妄为,行无所作为之道,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依照老子的想法,人是平等的,物也是平等的,何必要人为的区别对待呢?但这种区别的直接后果就可能是彻底的溃败或者消亡,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总能发现一些自以为是的学生,将好的学习技巧,学习方法,等隐藏起来据为己有,生怕怕别人知道了这种天才的方法后超越自己。

世间万物,包括你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本来就是存在的,何必那么小气。

保持淳朴的自然之性,心情豁然开朗,成绩自然节节高升。

那么在商场中。

内部控制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制度,倘若企业管理者疏忽了这一点,则会得不偿失,比如2005年年初,发生在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的“巨额现金神秘消失”案。

就是一起典型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大案。

“虚其心实其腹”,稳定压倒一切。

再坚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

作为企业来讲,创造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以及如何有效的杜绝“内患”变成了当务之急。

此处的“贤”字,非“圣贤”之“贤”,是自夸之“贤”。

人人不自夸、不自能、不自美,而民自然无争,社会也随之安泰。

崇尚贤才,是自然而然的。

若有意标榜,人工树立,必使人们争名逐利而不务实际,坐享其成而不做贡献。

贤名则会被投机者所用,必失其真,流于虚名,贻误国家,危害社会。

这一章中,老子告诫人们,人若法天地自然之道,使其体性合于大道,虚其心,无思无欲,无执无偏,恬然无为。

以“道”的无为原则修身治国,必可无所不至,无所不达。

读道德经学成语

读道德经学成语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 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多言数(shuò)穷:“数”通“速”,是 加快的意思。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 陷入困境。就社会而言政令制度越多,反 而越加速失败。
[译 文]
天地是大公无私的,对万物一视同仁,把万 物当作草扎的狗一样,没有喜爱、没有憎恨。圣 人也是大公无私的,把百姓当作草扎的狗一样, 没有喜爱、没有憎恨,全部一视同仁。天地之间, 就好像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 越多,生生不息。由此可见,越多作为、越多设 施,反而招致错误、失败。还不如抱守清虚、保 持虚静,无为不言来得好。
功成不居: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 劳归于自己,也指功业成就而不自傲。
“功德无量”、“丰功伟绩”、 “功成名就”、“功高盖世” 形容对待功劳不同态度的有: “功成身退”、“居功自傲” “坐享其功”、“将功补过”。
有无相生:有和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 依存。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 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 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先人后己 无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像天地那样永远长存,形容时 间悠久,永久长存不变。 先人后己:遇到荣誉等好事情首先考虑别 人,然后想到自己。
[译 文]
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 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圣人处处 谦虚、退让,反而能够赢得爱戴, 事事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身受其 益,由于他不自私,结果反而成全 了自己。谦虚反而能赢得爱戴,处 处为别人着想,反而能够成就自己 的理想。

博雅读老子之三:无为而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博雅读老子之三:无为而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博雅读老子之三:无为而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老子第三章是比较难理解的章节之一。

为何?因为这一章如果没有仔细深入的思考很容易理解错误。

一般初次看到这一章时觉得很难接受老子的观点,博雅初读第三章时也是充满疑惑。

比方说:1:“不尚贤,使民不争”,博雅的想法:怎么能“不尚贤”呢?治理国家怎么能不任用贤才呢?2:“实其腹,弱其志”,博雅的想法:这不就是愚民政策吗?3:“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博雅的想法:怎么能让有智慧的人不敢作为呢?其实博雅心里也知道,老子不可能是这个意思,但就是不清楚老子为什么要这么来表达。

经过反复研究以及参考了很多专家的解释,心里才慢慢明晰起来。

原来是因为老子站的高度和我们常人是不一样的,思想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是不能理解老子的话的。

下面博雅就老子第三章说一下初浅的认识。

第三章按博雅的理解分成了三个层次,也是圣人治理国家要达到的三个阶段。

第一是教育国民要“三不”,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因为贤名、货利、贪欲此三者是惑乱人心的祸根。

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拨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

老子说的“不尚贤”不是不用贤能,而是说不过于推荐贤者虚名,不给予贤者什么特殊待遇。

遍观当今,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人的职位越高待遇越好,越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这就产生了对于高职位的明争暗斗,从而社会就会变得不和谐。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地位的想更高的,钱多的想更多的,到最后变成了法之不容、人之不耻。

圣人教育国民的第二个阶段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

也就是说:圣人治理天下,要净化人们的心灵,满足他们的温饱,削弱他们的争名夺利之志,强壮他们的身体。

这不是愚民政策,而是要满足人们的自然需求,减弱人们对于非自然需求的欲望,从而使得人能顺乎自然。

“虚其心、弱其志”就是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

“实其腹,强其骨”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

《读老子,学成语》上册-积累与应用(三、五年级上、下期)

《读老子,学成语》上册-积累与应用(三、五年级上、下期)

《读老子,学成语》上册<三、五年级>(上期)1.有无相生 2. 功成不居 3.无为而治 4.和光同尘 5.多言数穷 6.用之不竭7.天长地久8.先人后己9.上善若水10.物极必反11.金玉满堂12.目迷五色13.宠辱若惊14.视而不见,听而不闻15.不可名状16.涣然冰释17.虚怀若谷18.芸芸众生19.取信于民20.六亲不和积累与运用一、根据意思填成语。

1.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2.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3.有和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4.隐藏了自身的锋芒,把自己混同于世俗之人。

()5.政策法令繁多驳杂,只会加速败亡,后比喻言多有失,多言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6.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形容非常丰富。

()7.天地存在的时间久远,后多用来形容时间悠久,多指感情永远不变。

()8.遇事先为别人着想,然后考虑自己,即优先考虑他人利益。

()9.具备最高境界的善行之人,就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10.事物发展到极点,必定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11.形容财富非常多,后用来比喻才能出众、学识渊博。

()12.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看不清楚。

后用来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

()13.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形容人患得患失。

()14.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15.不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16.尽管在看,却什么都没看见;尽管在听,却什么都没听见。

形容不注意、不关心、不重视。

()17.取得人民的信任。

()18.胸怀像山谷那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

()19.泛指一切生物,后多用来指世间众多的普通人。

()20.与亲族、亲戚之间的关系不好。

()二、想一想,选取本学期学过的一个成语填写在括号里。

1.古代有个人叫严光,他和刘秀一起创业,当刘秀成为皇帝时,他却隐姓埋名,不知去向,后人称赞他()。

2.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采取顺应自然、()的治国方略,为汉朝后来的兴盛和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学宝典《道德经》 :第三章译文注释

国学宝典《道德经》 :第三章译文注释

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三章译文注释[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注释]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

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

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

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

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

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

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引语]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

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很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

不过,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

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

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

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个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个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

不过,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持续地发展提升,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

《老子》第三章解说

《老子》第三章解说

《⽼⼦》第三章解说第三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之治也,虚其⼼,实其腹,弱其志,强其⾻:恒使民⽆知⽆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已。

则⽆不治矣。

这⼀章,是接着上章关于圣⼈“居⽆为之事,⾏不⾔之教”的话题说下来的。

体认到这⼀点是正确解读这⼀章的关键。

【解说⼀】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1、这是三个复句,从每句的后⼀分句中都有“使民”的字样,可知三句都是讲如何治民,或好的民风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是三句都缺主语,所以不好判断,这究竟是介绍曾经有过的圣君明主是如何施治也即如何治民的,还是陈述三条有关“治道”的规律,启⽰当今君主该怎样治民和营造好的民风呢?换⾔之,这是追述古圣的“治道”(三个“使”字前略去了“以”字),还是表达好的民风形成规律的三个充分条件假⾔命题(“使”字前略去的是“则”字)?这⼆者虽然“可以统⼀”,但并不是⼀回事,必须结合下⽂来确定。

——我认为应取后解,理由是:这⼏句中并⽆“圣⼈”字样,下⽂却明确地是讲“圣⼈之治”,⼜是⽤“是以”⼆字领出,⾜见“圣⼈”是从上述“道理”⽽⾮古圣“榜样”得到启发⽽想出他的“治法”的,如果此三句确是追述古圣如何治民,接着这样⾏⽂就不合适了;特别是,具体交代圣⼈“治法”的⽂字(四个“其”字句)并不是讲他如何“施治”,⽽是讲他如何“修⾝”,即是讲他“因此就”想怎样通过⾃⼰的榜样作⽤去实际“肯定”上述三个假⾔命题的前件,从⽽客观上收到三个后件所说的“社会作⽤”。

——看了我的下⽂,就知对四个“其”字句为何要如此理解。

2、头句的前半句(前⼀分句)“不上贤”,王本作“不尚贤”。

这⽆关紧要,因为“上”在这⾥是动词,“以……为上等”的意思,故通“尚”,翻译为推崇、嘉许、赞赏,都不错(王弼注⽈:“‘贤’犹‘能’也。

‘尚’者,嘉之名也。

”)后半句头上的“使”字是动词,相当于“致使”、“导致”,不可误解为连词(“使”有假如义)。

无为而治 (讲稿)

无为而治 (讲稿)

无为而治——读《老子》,学成语一、学习目标:1、学习与成语相关的故事,能结合故事说出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2、能背诵成语及《道德经》的经典句段,会做单元练习的第二题。

二、教学过程:(一)交流成语,走进《老子》1、孩子们,学过成语吗?那么你知道成语的来源吗?(生说成语,师分析点拨)2、成语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神话故事,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浓缩的文化。

这节课,我们将走近《读<老子>,学成语》这本书,从文人经典作品中学习成语。

3、《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真经》,全书阐述了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社会政治观。

共81章,5000 余言,分为卷上(前37章)、卷下(后44章),有人把两卷分别叫做《道经》和《德经》,这里统称为《道德经》。

(二)学习成语,初读《老子》1、今天我们要学的成语是——无为而治。

(流程:师板书课题,学生手书空,然后齐读两遍)无为而治: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来指有智慧和才干的人,用“无所作为”的思想来做事,使天下得到很好的治理,即以德化民。

2、无为而治选自《道德经》第三章。

(1)出示: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2)生自读,教师正音并指出停顿:为无为,则/无不治。

(三)增量阅读,理解成语自读《两袖清风》,结合于谦的故事谈谈你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归纳:他顺应民心,不搞乱摊乱派、乱修乱建,最终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老百姓的拥戴。

(四)尝试发现,了解《老子》自读“增量发现”,同桌交流对“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理解,再说说“无为而治”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五)拓展阅读,积累运用1、默读,思考:马云的用人哲学是什么?结合所学的成语及老子的话,评价一下他的做法。

马云的无为而治体现在“放权、赛马、竞争、再集权”。

这样做,一批管理者在阿里巴巴内部成长起来。

2、填空: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采取顺应自然、()的治国方略,为汉朝后来的兴盛和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老子学成语第三章课件

读老子学成语第三章课件
……
4
• 孔子晚年,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不再追求 功名而专心著书育人,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 增量发现: • 量量:增老师,常听人说,水往低处流,人往
高处走,我总以为是在讽刺水呢,从上面的故 事中我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 增老师:你能说说你的阅读发现吗? • 量量:从《老子与孔子的对话》的故事中,我
13
李斯到秦国后,走当时很多士人走的路,到权臣门 下当门客。当时吕不韦权力很大,被秦王依重,他 就投靠了吕不韦,时间不长他就显露了自己的才华, 受到吕不韦器重,当了一个小官,后来又被推荐给 秦王。一见秦王李斯就把自己的学问发挥出来,叙 说了抓住时机,统一天下,消灭六国的理论。此番 言论正合秦王的心意,李斯马上被提拔为长史。同 时秦王用李斯之计,派谋士刺客到各国去,用金玉 收买六国的大臣,离间君臣关系,收买不了的就刺 杀。同时又派出名将率重兵以武力威胁,迫使六国 就范。在十年时间内,李斯就帮助秦王登上始皇帝 之位,完成了统一天下之大业,他也因此为秦始皇 所器重,官位升至丞(chéng)相。
12
• 当时,李斯在楚国做一管文书的官,这没什么出路。他 辞去了小官,到齐国求学,当时齐国的荀(xún)况很 有名,他就向荀况求学。学成之后,李斯要到秦国去, 荀况问他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说:“干事业要待时 机,今日各国争雄,正是建立功名的好时机。秦国称雄 天下,想一统大业,到那里可以干大事业。一个人地位 卑贱而不思进取,就等于禽兽只能享受到自然界现成的 食物,而永远陷(xiàn)于贫困,这将是最大的耻辱和悲 哀。长久地处在这种境地,一味地埋怨世道,鄙(bǐ)薄 功利而自己又无所作为,这绝不是读书人所希望的,所 以我要到秦国去。”于是荀子同意他到秦国去,但他告 诫(jiè)李斯要注意节制,在成功的时候要想想“物忌太 盛”的话,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老子中成语已排版

老子中成语已排版

老子中的成语1.功成不居释义:居:担当,据有。

原意是放任自流存在,不去占为己有。

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绩归于自己。

出自:《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2.无为而(之)冶释义:自己碌碌无为而使天下获取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为。

”3.和光同尘释义:和、同:混淆。

和光:混淆各样光彩;同尘:与尘俗同样。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悲观处世态度。

也比喻狼狈为奸。

出自:《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4.多言数穷。

释义: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地久天长释义:时间长,日子久。

出自:《老子》第七章:“海枯石烂,天地因此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6.上善若水。

释义: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低,这样的品行才最靠近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大家之所恶,故几于道。

7.功遂身退释义:身:自己,自己。

指大功成功以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自:《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释义:堂:高大的厅堂。

金玉财宝满堂。

形容财产很多。

也形容学问丰富。

出自:《老子》第九章:“荣华富贵,莫之能守。

”9.眼花撩乱。

释义:五色:各样颜色。

形容貌色既多又杂,因此看不清。

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10.宠辱若惊释义:惊:惊惶不安。

不论受宠、受辱,内心都要振动。

形容人特别计较得失。

出自:《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1.不行名状释义:名:用语言说出;状:描述,形容。

没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自:《老子》第十四章:“绳绳不行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12.置若罔闻释义:闻:听。

听了跟没听到同样。

《老子》三章

《老子》三章

《老子》三章1.老子与《老子》老子,生卒不详。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谓姓李名耳,字伯阳,一说老聃。

春秋时楚国苦县人。

可能与孔子同时而长于孔子,相传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

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

后周室衰微,老子辞官后骑青牛而去,至函谷关受关令尹喜之请著《老子》一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如其所终。

"老子被尊奉为道家之始祖,其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对中国哲学影响及其深远。

《老子》,又名《道德经》,河上公之《老子章句》将其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

《老子》一书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后来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

2.内容分析老子》三章分别选自《老子》的第一、第二及第八十章。

这三章内容各有侧重,体现了老子思想的几个侧面。

2.1.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所在。

在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道"这个老子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

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玄虚微妙;它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无法用言语加以描叙;它是一种神秘的精神实体,是一种最高的抽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为名词,一般认为指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第二个"道"为动词,意为表达。

第一个"名"和第三个"名"为名词,指概念,名称;第二个"名"为动词,称谓,称道。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声音,没有实体,恒久不变,涵含宇宙万物之理的"道",是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

老子三章PPT课件

老子三章PPT课件
第5页/共29页
释义: “道”(如果)可以说得出,它并非永恒
的“道”;“名”如果可以叫得出,那它也不 是永恒的“名” 。
第6页/共29页
原文: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注: 始:指开端; 母:指根源; 名:指命名
释义:
因此,我们用“无”来命名万物的开端, 用 “有” 来命名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
第7页/共29页
原文: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义: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 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 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 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8页/共29页
第9页/共29页
何谓“道”?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 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 令)而常自然”(没有谁使它们这样,是 从来就自然而然的),因而“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受制于地, 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 于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自然 法则。
第15页/共29页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
第16页/共29页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
第17页/共29页
为人处世——不争 第八章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 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 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 无尤⑧。
第18页/共29页
第21页/共29页
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 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 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 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 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 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建议收藏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建议收藏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建议收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第三章里面提出了四大社会的乱源,叫做名利欲知,所以他首先就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百姓争的是什么?不就是那个名吗?考了进士才能当官,那就拼命的去考进士,你说你要有才有德才能够被重用,那么他就拼命的去追求才德,所以才造成历代都有忠臣不忠,贤臣不贤的现象。

表面上看他是忠臣,最后才发现他是个大奸臣,表面上看他大公无私,最后才知道他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人。

历朝历代,这种事儿太多了,所以老子是一针见血。

他说你整个社会如果崇尚贤能,崇尚有才德的名,就会造成很多虚有其名,无才无德之人,要装得有才有德来谋取位置,这样整个社会就朝那个方向去竞争,适合不适合的都去追逐那个位置。

明明这个岗位需要一个刚正不阿,真正有贤德的人来,结果来了一个卑鄙小人,能做好的不在位,在位的又做不好,尸位素餐,这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

其实,老子这句话我们好好的感悟,名可名,非常名,是让我们不要崇上任何的名号,就不会盲目的、不顾一切的、不择手段的去竞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现在为什么会有小偷?为什么有强盗?就是因为有难得的东西,有宝贵的东西,有大家公认的奇珍异宝,他才会动歪脑筋。

要是大家都不认为这个东西值钱,偷盗回来又有什么用呢?一个石头可以称为艺术品,一个古董价值连城。

这就是,贵难得之货,你看这个东西觉得它很贵重,然后把它的价钱炒得很高。

本来没有什么,马上就变成奇货可居,马上就变成大家不顾一切抢夺的对象。

正常的手段,拿不到就去抢,就去偷就去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钻石其实就是金刚石,成分是碳元素,在地球上储量巨大。

他本来就是一个石头,却被商人炒作成难得的珍稀植物,还和爱情挂上了钩,宣扬说这个东西代表永恒、幸福、甜蜜的爱情,最后这么一小块石头,居然价值上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它 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 万物索取。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种境界: 周济天下。 • 雾似飘渺(miǎo),却有着最为自由的 本身。聚可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 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这是成功人 生的第七种境界:功成身退。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 怀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净化自己。这是 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接纳。
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 遇阻挡之物,耐 心无限,若遇菱(lí ng)角磐(pán)石,即可把菱 角磨圆,亦可水滴石穿。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 种境界:以柔克刚。 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 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 端,低入大海。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种境界: 能屈能伸。
读老子 学成语
第三章
Shàngshànruòshuǐ 上善若水 成语溯源: “上(最)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wù,不喜欢),故几(jĭ,接 近)于道。” 《选自《道德经》第八章) 成语释义: 上善若水: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 的品性一样。
• 增量阅读: • 老子与孔子的对话 •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于是,多次问计于老 子。 • 一日,老子在送别孔子时,手指浩浩黄河,对他 说:“你怎么不学习水的大德呢?” • 孔子问:“水有什么样的德行呢?” • 老子说:“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 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它停留在众人 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江海之所以能够成 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 所以成为百谷之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 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 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呀。
• 增老师:如果具体点说,水的高贵品质还有很 多,比如:避高趋(qū)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 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 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dí ) 污浊是一种奉献。 • 量量:老师总结得真好,由“上善若水”我联 想到我们少年儿童,今后也一定要以水为榜样, 做一个谦虚、包容、顽强、无私的人。 • 主题链接: • 商人与智者 •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痛不欲生,想 跳湖自尽。他在湖边碰上了一位观水静坐的智 者,便将自己的境遇逐一细述。

jīnyùmăntáng 10、金玉满堂 成语溯源: “金玉满堂,莫(不能)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wèi 获取)其咎(jiù 罪过)。” (选自《道德经》第九章) 成语释义: 金玉满堂: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 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增量阅读:
• 增量阅读: • 李斯的沉浮 •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有一次,他在厕所里 看到一个老鼠吃人粪,一见到人就吓跑了。 后来,他看到仓库的老鼠吃粮食,而没人管。 他发出感叹:“人有能与无能,就好像老鼠 一样,全靠自己想办法,有能耐就能做官仓 里的老鼠,无能就只能做厕所里的老鼠啊!” 这句感叹,反映了李斯争名逐利的思想,李 斯想做的是粮仓中的老鼠,不想做厕所中的 老鼠。
• 当时,李斯在楚国做一管文书的官,这没什么出路。他 辞去了小官,到齐国求学,当时齐国的荀(xún)况很 有名,他就向荀况求学。学成之后,李斯要到秦国去, 荀况问他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说:“干事业要待时 机,今日各国争雄,正是建立功名的好时机。秦国称雄 天下,想一统大业,到那里可以干大事业。一个人地位 卑贱而不思进取,就等于禽兽只能享受到自然界现成的 食物,而永远陷(xiàn)于贫困,这将是最大的耻辱和悲 哀。长久地处在这种境地,一味地埋怨世道,鄙(bǐ)薄 功利而自己又无所作为,这绝不是读书人所希望的,所 以我要到秦国去。”于是荀子同意他到秦国去,但他告 诫(jiè)李斯要注意节制,在成功的时候要想想“物忌太 盛”的话,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智者摇头。商人面露难色,鞠躬请教。 智者 语重心长地说:“我所让你看到的,是成功人生 里的七种境界 。” • 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越在寒冷恶劣 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这是 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náo)。 • 水化成气,气看无形,若气在一定的范围内 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会变得力大无穷,动力 无比。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聚气生 财。

智者微笑着将他带回家中,令其从地窖 (jiào)里搬出一块很大的坚冰。商人虽然百思 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冰块搬出来后, 智者吩咐:“用力砍开它!” • 商人找来斧头便砍,不料猛烈的重击,只 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细微的印记。商人又抡 起斧头,全力劈(pī)凿(záo)。一会儿,对着 掉落的冰屑,他气喘吁吁(xū)地摇头:“这 冰实在太硬了! • 智者不语,将冰块放在铁锅中煮。随着温 度的升高,冰块慢慢融化。智者问:“你从 中有所领悟没有?” • 商人说:“有些领悟了。我对付冰块的方

• •
• •
孔子晚年,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不再追求 功名而专心著书育人,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增量发现: 量量:增老师,常听人说,水往低处流,人往 高处走,我总以为是在讽刺水呢,从上面的故 事中我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增老师:你能说说你的阅读发现吗? 量量:从《老子与孔子的对话》的故事中,我 进一步知道了一个人最高的善行就是要像水那 样,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 品格才最接近道呀。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说道:“先生这番话,使 我顿开茅塞: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 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huì )。水所在的地方 都是人们不愿意去的,这样,还有谁想与它来竞争 吗?所以,如水一样,才为上善呀。” • 老子点头说:“你真是可教之才!你一定要记住: 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这就是在效仿水 的德行。……所以,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 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 孔子激动地说:”先生之言,发自您的肺腑而浸 润弟子的心脾,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说完, 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 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