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以及分析
财务管理案例案例1:1996年的一个下午,中央电视台传来一个令全国震惊的新闻:名不见经传的秦池酒厂以3.2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买下了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段广告,从而成为令人眩目的连任二届“标王”。
1999年该厂曾以6666万元人民币夺得“标王”。
然而,新华社1998年6月25日报道;“秦池目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今年亏损已成定局。
总结原因如下:1.未能处理好品牌、市场份额和利润三者之间关系;2.财务资潭有限性制约企业持续发展;3.涉猎业务领域繁杂,相关性差,资源配置分散。
关键词: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
分析:秦池酒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未能确立并支持名牌的核心产业或主导产品去取市场竞争优势;(2)未能处好企业持续发展需要有持续的财务资源的支持之间关系均表明其在投资政策的投资领域、投资方式、质量标准、财务标准等方面存在问题‘(3)未能处理好品牌、市场份额和利润三者之间关系。
上述问题,对企业集团的存亡与兴衰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导致其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案例2: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猴王焊接公司,1992年8月进行股份化改造,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焊材行业迄为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2000年1月之前,猴王股份拿给股东们看的成绩单,一直都不错,1998年年报,还保有配股资格。
1997年,猴王集团公司入主猴王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多年来,猴王集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投资在外地办30个电焊条联营厂损失4.87亿元:投资办5个酒店损失0.70亿元;投资19个其他企业和单位,损失1.31亿元。
在19941年—1996年期间,猴王集团炒股的直接亏损2.596亿元,由于炒股向各个证券公司透支达2.4亿元,两者合计达5亿多元.为了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猴王集团利用自己是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的地位,或者直接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而柒团拿去用,或者是股份公司为集团提供担保贷款,用这三种形式集团公司从股份公司调走了大量资金。
财政法律制度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法律制度在规范财政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秩序、保障国家财政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财政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违法行为。
本文以某市财政违法行为为例,分析财政法律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案例介绍某市财政局在2019年进行了一次专项审计,发现该市某县财政局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 违规使用财政资金。
该县财政局在2018年将1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购买办公设备,其中部分设备实际购买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存在违规操作现象。
2. 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
该县财政局在2018年将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修建办公楼,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而是直接委托某公司进行施工。
3. 财政资金管理混乱。
该县财政局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未按预算执行、随意调整预算、未按规定进行资金核算等问题。
三、案例分析1. 违规使用财政资金。
该县财政局在购买办公设备时,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导致国家财政资金遭受损失。
这反映出财政部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对财政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存在侥幸心理。
2. 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
该县财政局在修建办公楼时,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存在利益输送、腐败问题。
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损害了国家利益。
3. 财政资金管理混乱。
该县财政局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反映出财政部门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对财政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四、问题及原因分析1. 财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部分财政部门对财政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违法行为。
2. 监督机制不健全。
财政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查处。
3. 财政部门内部管理不规范。
部分财政部门在内部管理上存在漏洞,对财政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导致违法行为发生。
五、对策建议1. 加强财政法律法规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财政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财政部门对法律法规的认识。
财政法律典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政法律是调整国家财政关系,规范财政活动,保障国家财政职能实现的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财政法律在维护国家财政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财政法律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财政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案例一:某市财政局违规拨付专项资金案(一)案情简介2017年,某市财政局在实施一项扶贫项目过程中,违规拨付专项资金,导致项目资金被挪用。
经审计发现,该财政局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
(二)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本案中,某市财政局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实施扶贫项目过程中,违反了《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按规定程序拨付专项资金,导致资金被挪用;(2)未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导致资金使用不规范;(3)滥用职权,对专项资金进行违规操作。
2. 案件处理结果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决某市财政局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同时,对涉及违规拨付专项资金的扶贫项目进行整改,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三)启示本案反映出财政法律在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重要性。
财政部门应加强财政法律宣传,提高财政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专项资金合规使用。
同时,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滥用。
三、案例二:某县财政局虚列支出案(一)案情简介2018年,某县财政局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虚列支出,虚报财政收入,导致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
经审计发现,该财政局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存在虚报、隐瞒财政收入等违法行为。
(二)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本案中,某县财政局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违反了《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虚列支出,导致财政支出虚增;(2)虚报财政收入,导致财政收入虚增;(3)隐瞒财政收入,导致财政收入不真实。
财政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财政学案例分析及答案【篇一:财政学案例】txt>——政府收费的负面效应实例背景资料:北京出租汽车协会在 2001 年做了一个调查,声称一辆夏利车司机每月交给出租汽车公司的份钱平均为 4400 元,而公司的运营成本为每车每月 4019.97 元,其中包括管理费 800.65 元,也就是说公司的每车纯收入每月只有 257.97 元,一个月的纯利率仅为 5.86% 。
国家、企业、司机的所得比例是 1.98:1:9.87 。
按照这种说法,司机得大头,国家得中头,企业得小头。
但“的哥”们对此提出了强烈置疑。
北京渔阳出租汽车公司的杨师傅以自己为例说,他的月营业收入基本保持在 8700 元左右,这些收入用于支付每月的份钱 4400 元,燃油费约 1800 元,修理费约 400 元,用餐费 300 元(每日10 元),应付罚款等其他开支 100 元,每年的出租汽车车辆、计价器年检费等费用合计每月平摊 30 元,个人所得税每月60 元。
总计每月支出为7100 元,净收入则约为1600 元。
但杨师傅为之付出的代价是每天几乎 10 个小时的工作。
杨师傅怎么也不相信企业拿的是小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辆新夏利车投入出租运营的成本大概是 9 万元,司机承包一辆车的抵押金是 4 万元。
也就是说,公司买一辆新车,实际只付 5 万元。
而出租车的使用年限是五年,每个月 4400 元的份钱,而且承包期内的所有日常汽车维护费用均由司机承担。
如此算来,公司两年就可以赚回一辆车的本钱,后三年净赚。
以管理着 5000 辆出租车的某家出租汽车公司为例,每车每月份钱5000 元,每年共收入 3 亿元的份钱。
对制度经济分析而言,更关键的是,每辆出租车的司机“以车代押”在公司里押了 5 万元的保证金,从而出租车司机们处于被公司“敲竹杠”的境地难以自拔。
2002 年,这家公司规定每辆出租车必须更换白色座套,必须由公司定期清洗这些白色座套。
为此,每车每月必须向公司支付清洗费 30 元。
财政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地税局”)与纳税人张先生(以下简称“纳税人”)就房产税问题产生争议。
纳税人张先生认为地税局对其征收的房产税过高,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最终诉至法院。
张先生在某市拥有一套房产,面积为200平方米。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房产税税率为1.2%。
地税局在征收房产税时,根据房屋原值计算,认定张先生的房产原值为200万元,因此应缴纳房产税24000元。
张先生认为,地税局未考虑其房屋的实际折旧和折损,导致税负过重。
张先生认为,按照实际折旧后的价值计算,其房产的原值应低于200万元,从而减少应缴纳的房产税。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房产税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2. 地税局是否充分考虑了房屋的实际折旧和折损情况。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 《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房产税的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四、案例分析1. 关于房产税的计算方法: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房产税的计算应当基于房产的原值。
然而,该条例也赋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即可以在10%至30%的范围内减除房产原值。
在本案中,地税局根据房屋原值计算房产税,符合《房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2. 关于房屋的实际折旧和折损:《房产税暂行条例》并未明确规定房屋折旧的计算方法。
因此,在实践中,各地税务机关对于房屋折旧的处理存在差异。
一些地方税务机关在计算房产税时,会根据房屋的实际使用年限、维护情况等因素,对房屋原值进行适当的减除。
在本案中,纳税人张先生主张地税局未充分考虑房屋的实际折旧和折损情况,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
五、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地税局在征收房产税时,依据《房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按照房屋原值计算,符合法律规定。
财政调控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财政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在财政调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我国2018年个税改革为例,分析财政调控法律案例,探讨法律在财政调控中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2018年,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此次改革旨在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优化税收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一)改革背景1. 税制结构不合理。
我国个人所得税以累进税率为主,但税率档次设置相对较少,导致中低收入群体税负较重,而高收入群体税负相对较轻。
2. 税收征管存在漏洞。
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存在一些偷税、漏税现象,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受损。
3. 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部分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强,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不够。
(二)改革内容1. 提高起征点。
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
2. 扩大专项附加扣除。
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
3. 优化税率结构。
将原来的三档税率调整为三档,适当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负。
4. 加强税收征管。
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该法明确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税率、税额计算等基本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该法规定了税收征收管理的原则、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该法规定了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内容,为财政调控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案例分析结论1. 法律在财政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个税改革过程中,法律为改革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保障,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2. 财政调控法律具有滞后性。
个税改革前,税收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但法律尚未及时调整,导致问题长期存在。
3. 财政调控法律需要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制度需要不断调整,法律也应与时俱进,为财政调控提供有力支持。
财政类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财政局在2018年年度考核中,发现该局下属多个科室存在违规发放福利的现象。
经查,主要违规行为包括:1. 在2018年春节期间,财政局为全体职工发放了价值人民币2000元的购物卡;2. 在2018年端午节期间,财政局为全体职工发放了价值人民币1000元的粽子礼盒;3. 在2018年中秋节期间,财政局为全体职工发放了价值人民币1500元的月饼礼盒;4. 在2018年国庆节期间,财政局为全体职工发放了价值人民币500元的购物券。
经调查,这些福利发放均未经过财政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也未按照财政预算执行,且未向市纪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财政局的行为构成了违规发放福利。
二、案件分析(一)违规行为分析1. 违反预算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预算必须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经法定程序审批后执行。
财政局未按照预算执行,擅自发放福利,违反了预算法的相关规定。
2. 违反公务员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公务员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
财政局违规发放福利,属于变相收受礼品,违反了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
3. 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违反廉洁纪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一)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财物;(二)纵容、默许家属、身边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利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三)用公款旅游、借公务差旅之机旅游或者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旅游;(四)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五)接受公款出国(境)旅游或者国内公务活动中的宴请;(六)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七)违反办公用房、公务用车、通信工具管理使用规定;(八)违反公务支出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支出;(九)其他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
财政学案例库
财政学案例库财政学案例库是一个为学习者提供实际财政问题和案例分析的资源库,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财政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它涵盖了各种财政管理、预算编制、税收政策、政府支出等方面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案例题材以及财政学知识的应用场景。
在这个案例库中,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和案例分析,培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知识。
案例一: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分析某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在最近几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增加、财政预算出现赤字。
请根据相关数据,分析该城市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找出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案。
案例二:税收政策调整对企业影响政府近期对某项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企业受益,而有些企业则面临着挑战。
请选取一个具体行业,分析政府税收政策调整对该行业企业的影响,提出具体建议。
案例三: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某一地区的政府制定了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超支和资金错位的情况。
请对该地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应对措施。
以上仅仅是财政学案例库中的一小部分案例,案例库还包括了许多其他实际情况下的财政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财政管理工作中。
这也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用以探讨和研究财政领域的前沿问题。
财政学案例库的建立对于促进财政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和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有三个指标:一是分配率,指的是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三是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
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同样,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越高,或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越高,则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上述三项指标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
以美国为例,国民总产值的70%是“按劳分配”的,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65%之间。
另外,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至少在40%以上,有些国家更达60%以上。
初次分配的这些特征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因素为主,以政府再分配中的公平调节为辅。
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有关数据测算,2005年,我国GDP实现18万亿元,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8万亿元,但职工工资总额只有1.9万亿元,只占GDP的11%,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另有2.9万亿元(约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通过非工资渠道分掉了。
除此外,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为15.3%,1996年为13%,2000年下降到12%,2005年下降到11%,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
此案例涉及书本第一章的内容,首先,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所以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
材料中,“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是由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书上P17讲到市场缺陷,这与市场缺陷是有关系的,主要包括1.条件性市场缺陷。
财政学案例分析新
财政学案例分析新财政学案例分析——新冠疫情下的财政政策调整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各国财政政策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新冠疫情对全球财政学的影响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其对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背景介绍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行业受到了严重打击,失业率上升,财政收入骤减。
面对这一挑战,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并保护社会稳定。
二、案例分析1.美国财政政策调整以美国为例,新冠疫情对该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联邦储备系统采取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并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
同时,美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
其中包括向受到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提供贷款和援助,提供直接现金援助给受影响的家庭和个人,以及增加医疗卫生支出等。
这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并促进经济复苏。
2.中国财政政策调整中国是首个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国家,其财政政策的调整对全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以稳就业为重点,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需求。
各级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对受疫情冲击的企业的财政援助,提供减税和社保费率下调等措施。
此外,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系统的投入,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并为全球提供了财政政策调整的成功经验。
三、对经济复苏的启示新冠疫情下的财政政策调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在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时,财政政策的灵活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以应对不同行业和地区受到的影响。
其次,应加大对公共卫生系统的投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只有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另外,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应注重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或重建受灾地区时,应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确保财政援助的公正分配。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应该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全体公民最基本的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如使每一个人都享有初级医疗保健;二是满足部分弱势公民的生存需要的公共服务,如针对老龄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针对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针对所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等等。
分析:本案例意义深远,从现象上看是围绕着“医改是否成功”和“教改是否成功”展开的讨论,事实上这种讨论涉及到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的基本理论,社会公共需要是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的,在本质上区别于市场提供私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私需要,在这里必须明确区分公共产品公共需要和私产品、私需要的基本判别标准,否则无法说明公共产品和公共需要的特征。
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其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而私产品则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具有较小的外部效应,本案例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政府必须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需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责。
如果政府不能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必然出现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困境,政府活动与市场活动最大的原则之一就在于政府活动以社会公平为第一位。
而市场活动则以效率为第一位,政府活动的公平性就是表现在其满足的公共需要是每一位社会成员共同的无差别的需要。
第二,哪些产品是公共产品的应当由政府提供。
事实上我们并不能说医改基本不成功或教改基本不成功,我们也不能说医疗卫生和教育都应该由政府提供。
医疗卫生和教育从本质上看都是混合产品,并不是完全或纯粹的公共产品,他们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这还是医改或教改的复杂性所在,必须用公共产品的理论和外部效应的理论分析医改或教改,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认识。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说明卫生和教育作为混合产品不可能也不应该由政府全部提供,对卫生和教育的分析已超出本次点评的范围,政府应承担的主要是公共性较强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而非义务教育和医疗可以由市场提供或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
财政学第3章案例分析
最新课件
15
二、简要分析
一方面,从文化产品的属性来分析
– 文化产业属于准公共产品,它具有较强的非竞 争性和一定的非排他性,同时,它还具有较强 的外部性。因此,文化产业的建设需要政府投 入或政府引导其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 出资复兴武昌古城是财政范围内的事情
– 但是文化产业的产品有很多类型,既有非竞争 性和非排他性较强的、接近纯公共产品的文化 产品,如博物馆、档案馆,也有竞争性和排他 性较强的文化产品,如商业演出
最新课件
7
第二,建立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体系。这 是这次科目改革的核心。新的支出功能分类 则从根本上作了改变,不再按经费性质设置 科目,而是按政府的职能和活动设置科目, 政府各项支出究竟做了什么事,就能直接从 科目上看出来。按照这种思路,支出功能分 类设置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反映政府 的某一项职能,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 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工作,项级科目反 映某一方面工作的具体支出。
– 根据经济学原理,任何投资都存在边际效益递 减趋势,文化产业投资过多,必然降低其边际 效益
最新课件
17
从财政效率角度分析
– 财政效率包括财政配置效率和公共产品生产效 率
– 财政资金的使用要达到有效状态,财政支出结 构必须合理,也就是财政资金在不同的分类科 目中的比例合理,这也是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因为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不仅包括财政资源在 社会总产品中的比例,还包括各类财政支出之 间的配置合理比例,使各类财政支出的边际效 用相同
最新课件
8
第三,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 支出经济分类简单说就是对支出的具体 经济构成进行分类。如果说功能分类是 反映政府支出“做了什么事”的问题, 经济分类则是反映“怎么去做”的问题。 按照这个思路,支出经济分类对原来的 支出目级科目作了扩充和完善。
财政学教学案例与分析
财政学教学案例与分析案例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
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
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多。
”简要分析:财政学的对象范围和研究范围是有区别的。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发展规律。
而研究范围要比对象范围宽泛得多,除对象范围外,尚包括对象范围之外的一些现象和事物。
如果就温总理提出的五个问题来分析,在相当程度上都可以纳入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并从中表现出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思考题:请分析温总理提出的上述五个问题中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案例二: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
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简要分析:从十六大报告中可以明确,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应充分肯定在国民收入初分配中注重效率,在再分配中则应注重公平,这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准则。
财政作为国家分配社会产品与国民收入的重要杠杆,并不直接干预初分配,但有必要通过财政再分配来体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距的必要调节,这对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财政学案例分析新【优质】
财政学案例分析要求:1、每个班级由班长负责分为5-7个小组,每个小组原则上不超过10人。
在一起上课的两个班级分组数目应一致。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以财政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2人上台发言并负责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每个小组回答的问题不超过3个。
每个小组用时不超过10分钟。
3.凡是积极上台发言与提出的同学,均计入平时成绩。
案例1 原标题:自付近10万还欠医院1万多南都讯南京确诊的第一例H 7N 9禽流感患者在IC U治疗的费用每天近万元,目前治病花费近10万元,家属打算卖掉家里的二手房付医药费的消息引发热议。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由政府部门提供必要资金保障感染病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患者:费用能否报销无人告知昨日,南都记者到达南京找到这家人。
患者丈夫叶英(化名)称,自从妻子徐丽(化名)患病以来,家里花掉9万多元的积蓄。
民政部门捐助了1万元钱,社区民警也捐了2000元,但在重症监护室每天要花费近1万元。
“现在我们已经欠了医院17000多元,只是医院没催我们交。
”叶英说,关于费用能否报销,没有人告知他们。
在徐丽还未确诊感染时,叶英就与儿子开始商量卖房子筹钱的事情,不过,这一计划一直没有实施。
前日,叶英家的地址在网上被曝光,这让他很不高兴,卖房子的计划也不得不停止。
但他一定要澄清,“卖房子是为了救人,可不是因为这里有病毒才卖的。
”昨晚,叶英与儿子在凳子上铺开写纸条,算计着家里钱能支持多久。
南都记者查阅发现,此前卫生部门一般将人禽流感病例归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根据2003年5月施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43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其次,2009年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中也有关于对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规定。
不过南都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我国尚无针对人感染禽流感的单项医保报销政策。
财政学案例分析1
财政学案例分析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案例及分析(一)案例1.1:分拆垄断企业,能否解决问题?1、分拆微软,打破垄断2000年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法官的初步判决,几乎吸收了司法部全部反微软的观点。
但2001年9月美国司法部表示不会执行法官将微软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的裁定。
微软的反对者失望,认为政府出尔反尔。
观点1(蔡建诚):微软垄断——社会大众沟通不良。
微软的错不在于它的高市场占有率,更不在于它同时提供作业系统与应用软件,而在于它不断试图控制资讯交换的界面,以达致排挤竞争者的目的。
当新版权条例在本年四月实施时,本港不少中小企业叫苦连天,为了守法宁愿以高价购回正版视窗及MS Office套装软件。
是由于Windows系统稳定?相信很多没额外付钱购买技术支援的用家也有怀疑,但Office必须在这个作业系统上运行却是事实。
是由于Office的任何功能其他应用软件也无法代替?恐怕也未必。
但由Office软件产生的文件档,往往不能由其他功能同样强大的软件开启﹝或者起码不能完全读取﹞,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被迫升级封闭软件。
假使有日要转换不同厂牌的软件,或不想跟风盲目升级现有软件的版本,既有的或他人传送过来的档案则可能无法读取,用家的选择权利得不到保障。
经典例子就如微软文书处理微软 Word 产生封闭的 .doc 档案格式,连旧版的 Word也无法开启新版的 .doc 档,然后微软可以藉已购新软件的用者的「自发」力量,促使其他用者也升级或购买新版本。
微软的利害之处更在于它利用桌上电脑作业系统市场的占有率和庞大资本储备作价格战的强大优势,令它可以轻易抢攻较弱的市场。
它可以「免費」把浏览器「整合」入作业系统內﹝不提供移除选择﹞,並透过网页制作软件对「超文字标记语言」﹝html﹞这个本是公开的语法标准加入只有由该浏览器﹝的某个版本﹞才能阅读的独有标识,诱导网民上网时遇到「最好由微软牌浏览器欣賞此网页」的讯息时放弃另类浏览器程式;在邮件发送程式采用预设特別编码,令其他信件处理程式读到邮件主旨时已出现乱码;把软件必要的程式呼叫介面私密化,让竞争对手在 Windows上面开发运行稳定的产品的时候困难重重;甚至对原是跨平台的程式语言加以修改,让「以非微软版程式语言所写的程式」无法在视窗上执行,令视窗无须面对在纯质素上与其他平台公平竞争的压力。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是对公共财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预算管理、税收政策、公共债务、政府开支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际的财政管理中,财政学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政府解决实际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
下面我将以一个财政学案例为例进行分析,以进一步理解财政学的应用。
案例背景:某地市政府计划建设一座新国际化商业综合体,预算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
政府需要通过财政手段为该项目提供经济支持,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分析过程:
首先,政府可以对该项目进行财政资金的投入。
由于预算金额庞大,政府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全部资金,在给予资金支持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资金安排和分配。
政府可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分阶段拨付资金,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其次,政府可以考虑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该项目。
政府可以对该项目所得税、土地税等进行减免或降低税率的政策,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项目的吸引力。
再次,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借贷政策筹集资金。
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或贷款等途径,融资部分项目资金,缓解财政压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政府还需要考虑项目的经营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政府应该对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
收益水平,并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运用。
结论:财政学在该案例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财政手段为项目提供经济支持,政府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财政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政府科学决策、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
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第一篇: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1:某幢旧式楼房,屡次发生失窃事件,原因之一是该居民楼里各单元没有加装公共防盗门。
每次失窃案发生以后,大家都希望楼里能装上一扇单元防盗门,各家进出有钥匙,朋友来了就在楼下通过电话喊一声,使整幢楼的安全性增加。
但防盗门一直没有装上。
向单位房管部门反映,说是住在楼里的已经不完全是本单位的人,费用难以协调;再说这些住房已经出售给私人,装防盗门应该由居民自己出钱。
于是该居民楼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中,没有一个机构出面负责解决“装防盗门”这样的公共事务。
分析:这是一个安全问题政府提供的问题,先看着防盗门问题能否通过私人方式去解决。
在没有加装单元防盗门的情况下,一些最担心家里被盗、被抢的人首先出资给自己家里加装防盗门。
对个人来说,这要花更多的钱,但比起费时费力地去搞“制度创新”还是合算的。
从长远来讲,由于有钱的人加装防盗门,窃贼的盗窃难度大了,成功概率低了,盗窃行为的净收益小了,边际收益降低。
因此,窃贼要么设法提高盗窃技能,要么就是光顾那些不装防盗门的家庭。
这样一来,那些原以为自己没有多少钱,小偷不会光临,毋需加装防盗门的家庭会受到损失。
最后的结局是:不管有钱还是没钱、钱多还是钱少,家家都装防盗门。
对每一个家庭来讲,投资于防盗门的支出与自己对家庭财产被盗的预期损失是相关的。
也就是说,盗窃的预期损失越大,投资防盗门的愿望和实际投资越大;盗窃的预期损失越小,投资防盗门的愿望和实际投资越小。
就整幢楼而言,每个家庭用于防盗门的支出远远大于统一安装一扇单元防盗门的费用,两者之差额,代表一种制度成本,它并没有带来社会福利,却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何以公共方式提供的安全服务——加装防盗门成为可能?这种事情该由谁来管?怎样管?其实,加装单元防盗门应该是政府管的事,因为“安全”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
第一,如果没有公共治安,犯罪必定泛滥,个人用于防治犯罪的成本大量增加,全社会用于防治犯罪的总支出也增加,不如建立公共治安体系来得经济,而防盗门的安装正是公共治安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家财政教学案例分析:高一政治必修内容
国家财政教学案例分析:高一政治必修内容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国际化,每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一个坚实的财政系统来维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性所在。
高中政治必修课程中的国家财政内容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财政的基本认知,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本文将分析国家财政教学案例,综合学生的实际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财政素养和思考能力。
一、案例一:某国度的税收管理在本案例中,学生需要了解该国家的一般税收和专项税收的基本情况,并且需要了解如何收取税款和如何使用税款。
学生们需要探讨税款用途的优先级,包括教育、医疗、交通、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的用途和如何防止滥用或挥霍税款。
通过探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税收的概念和税收作用,加深对财政收支和政府财政管理的理解,了解为什么政府会在某些领域特别关注税收征收和使用的效果。
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税款,如何增加税收收入,以及如何防范税款的滥用或挥霍现象。
二、案例二:公共财政拨款本案例需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公共财政拨款,及其分类与分级,以及各种拨款的依据、标准、原则、程序等。
学生们需要深入思考公共财政拨款的合理性和效益性,以及如何保证拨款顺畅、透明、公正。
通过学习本案例,学生们可以系统学习公共财政拨款的各个环节,了解如何保证公共财政拨款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一步完善财政的管理。
本案例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公共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理解,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为争取更多公共财政拨款工作奠定基础。
三、案例三:开放式经济的财政挑战在本案例中,学生需要了解开放式经济所带来的新财政挑战和财政问题,如国际税收和财政逃避、跨境贸易、投资、财政政策的不稳定性等。
学生需要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方法,并思考如何提高财政收益和管理效率。
本案例能够帮助学生们深入思考全球化经济对财政发展和管理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国家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为未来参与全球化经济和金融活动提供重要支持和指导。
财政学案例分析1
财政学案例分析11.案例概述本案例是关于某地政府出资建设某幼儿园的一项财政项目。
该政府投资了一定的资金建设幼儿园,并将其委托给了一家民营公司运营。
在幼儿园运营过程中,因经费不足,该公司提出了纠纷诉讼,希望政府增加拨款。
政府则认为,原本的投资已经足够,无需再额外增加资金支持。
因此,该案例涉及到财政支出的问题,即政府是否有责任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2.案例分析2.1 政府投资是否足够首先,应当从政府投资的情况入手,判断其是否足够支持幼儿园的运营。
根据案例中所述,政府出资建设了该幼儿园,但并未提供该幼儿园所需的全部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确实应当对幼儿园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因为政府已经承担了建设幼儿园的责任,这也说明政府在该幼儿园运营中有权利去介入和干预。
如果政府不能为幼儿园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就是对其责任的一种放弃。
2.2 幼儿园运营费用是否合理其次,应当从幼儿园的运营费用入手,判断其是否合理。
对于一家民营运营的幼儿园来说,其经营状况和利润能否满足生产和运营的要求非常重要。
在该案例中,民营公司提出的纠纷主要是经费不足的问题。
因此,如果幼儿园的运营费用过高或不合理,政府有责任要求民营公司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效益,并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
2.3 政府如何应对纠纷诉讼在面对纠纷诉讼时,政府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应对措施?这是本案例中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首先,政府不能仅仅以经费不足为由而忽略了民营公司所提供的其他各种信息。
其次,如果经过核实,确实需要增加投资,政府应该采取开明的态度,尽快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然而,如果增加投资带来的效益不明显,政府应该采取更合理和先进的经营方式,以提高幼儿园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3.案例总结本案例涉及到地方财政的支出问题,在运用财政学理论的基础上,应当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其中,政府投资是否足够、幼儿园运营费用是否合理、政府如何应对纠纷诉讼等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其投资对幼儿园的运营质量、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