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头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学中的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 集性头痛以及感染发热性疾病引起的头痛等,均可参 照本节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头痛多因六淫外邪上犯清空或情志不畅,劳倦体虚 ,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导致肝阳上扰,痰瘀痹阻 脑络;或精气亏虚,经脉失养。
(一)病因
.外感六淫多由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因风为六淫之 首,“百病之长”,坐卧当风,以风邪为主,常夹杂它邪,上扰清空, 经脉绌急而发病。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概述
头痛的概念: 头痛是指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
病证,可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头痛源流
头痛首载于《内经》,称之为“首风”、“脑风”,并指出外感与内伤 是其主要病因。如《素问·风论》谓“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 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并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
【诊断】
.以头部疼痛为主症,一侧或双侧,或全头部疼痛,呈跳痛 、灼痛、胀痛、重痛、刺痛等,痛甚者伴恶心呕吐。
.外感头痛多急பைடு நூலகம்发作,且伴外感表证;内伤头痛多反复发 作,病史较长。
.因七情不调、劳累、产后、月经周期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血压、血常规、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头颅或磁共振成像()
中医内科学
第三章 脑系病症
第一节 头痛 第二节 眩晕 第三节 中风 第四节 痴呆 第五节 癫狂 第六节 痫病
学习目的:
了解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发病特点,熟悉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等病证的概念、病因、机,掌握脑系病证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
学习要点:
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头痛的分经用药特点,分证论治;眩晕的概念,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分证论治;中风的概念,诊断,中经络与中脏腑的鉴别,中经络的分证论治
;痴呆的概念,诊断;要点,与郁证的鉴别,分证论治;癫狂概念,分证论治;痫病概念,病机关键,与癫狂、中风、厥证鉴别,分证论治。
脑为元神之府、清窍之所。又为髓海,藏而不泻,故称“奇恒 之腑”。元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清窍又称脑窍 ,指人的眼、耳、鼻、口、舌等器官。脑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 。脑的病理表现主要是髓海不足、神机失用、清窍失灵、脑脉 不通等。
此外,脑为元神之府与心藏神的功能又密切相关,故 某些神志异常的病证须与心藏神的功能失调相参,如 痫病、癫狂等。
脑系病证的治疗当分虚实,虚者补之,如补肾生髓 、健脾养血、养肝潜阳等治法,实者泻之,如息风、 化痰、开窍、活血、化瘀、通络、清热等治法,临床 上可针对不同病证,辨证施治。
第一节 头痛
脑系病证大致可分为脑体(髓海)、脑用(元神)、脑窍(目、耳 、鼻、口、舌)和脑脉(经络)等方面。髓海渐空,神机失用,则 未老健忘,甚则痴呆。邪入经络,清窍失灵,则眩晕、脑转、 耳鸣、目无所见、舌即难言。风阳夹痰上扰,气血逆乱,直冲 犯脑,则为中风。头为诸阳之会,脑脉不通或挛急,则头痛、 头风。临床上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属于脑系 病证范畴。
风为阳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外感头痛以风邪为 主,且多兼杂他邪。若风邪夹寒,凝滞血脉,则道不通,不 通则痛。风邪夹热,风热炎上,侵扰清空,头窍被扰,而发 头痛。风夹湿邪,阻遏阳气,蒙蔽清窍,可致头痛。
内伤头痛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肝郁化火,阳亢火炎,上 扰头窍;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或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清窍蒙蔽,或肾精亏虚,脑髓失养,均 可头痛。若因头部外伤,瘀阻脑络,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或 久病人络,亦可发生头痛。
外感头痛之病理性质属实。内伤头痛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者属 虚证,肝阳、痰浊、瘀血所致者多属实证。虚实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如痰浊中阻日久,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 营血亏虚,头窍失养,可转化为气血亏虚之头痛;肝阳、肝火 日久,阳热伤阴,。肾虚阴亏,可转化为肾精亏虚之头痛,或 阴虚阳亢,虚实夹杂之头痛;各种头痛迁延不愈,久病入络, 均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见症, 并列举了头痛的不同治疗方药,如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吴茱萸汤主之。”
元代李呆《内外伤辨惑论》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并补充了 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痛》论及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并提出分经论治 的观点,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情志失调忧郁恼怒,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阳亢,或肝郁化火 ,阳亢火生,上扰清空而致头痛。
.饮食劳倦,久病体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 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塞气机,清阳不升,清窍被蒙而致头痛。脾胃 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久病体虚,致气血亏虚,脑脉失养而致头痛。
.先天不足,房事不节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 髓上通于脑。若先天禀赋不足,房劳过度,使肾精亏 损,肾虚不能生髓,脑髓亏虚,清窍失养而致头痛。
.头部外伤跌仆闪挫,头部外伤,导致气血涩滞, 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或各种头痛迁延不愈,久 病人络,也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二)病机
头痛病位在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 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循头面。若 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肝郁阳亢,上扰清空;或 痰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头部经 脉失养而挛急,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头痛可分为外感和内 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多为外邪上扰清空,阻遏清阳,壅滞经 络。
部分医著中还记载有“头风”一名,如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头痛》 中的论述较为准确:“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 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无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头痛》大力倡导瘀血头痛之说:“查患头痛者无 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血府 逐瘀汤)一剂而愈。”至此,丰富了对头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