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教案新人教版

[配套k12学习]九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教案新人教版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教学内容:欣赏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了解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曲的相关知识。

2、通过实践活动──查找相关资料、欣赏、模唱、模奏等方式,感受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越剧《桔树尚且性刚强》、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戏曲网页。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戏曲的历史发展以及相关剧目和部分优秀演员。

难点: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部分主要戏曲的特点,同时欣赏部分唱段。

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京剧《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2、新授部分(1)发展历史:流行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带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

越剧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流传于浙江嵊县一带的小型演唱班子,它以山歌小调为基础,人称“小歌班”。

在这一阶段全由男演员扮演。

后来,“小歌班”吸收了余姚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逐渐得到发展,并增加了男女合演;至三十年代,它又演变为全是女子演出。

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2)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3)欣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设问的问题: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演员扮演的是哪个行当?简单了解《红楼梦》的剧情。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4)分析:两个角色分别是谁?属于哪个行当?(5)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拓展性作业分小组自愿结合,课下收集资料,下节课向学生们分组介绍我国其他地区的剧种。

从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历史、音乐风格、主要剧目、优秀演员等。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民族器乐》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的基本特点和代表性作品;2.学习演奏古筝、京胡、葫芦丝等民族器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3.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民族器乐的基本特点;2.古筝、京胡、葫芦丝等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3.《大海啊,故乡》、《二泉映月》、《龙的传人》等代表性作品的欣赏和演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熟练掌握古筝、京胡、葫芦丝等民族器乐演奏技巧;2.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3.提高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合作学习法;3.听、说、唱、演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1.《民族器乐》教材;2.各种民族器乐演奏视频。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器乐,可以先放一段古筝、京胡、葫芦丝等民族器乐演奏的视频,并向学生引入此单元的主题。

2. 学习技巧和表现方法(3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古筝、京胡、葫芦丝等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并请学生模仿老师示范练习。

3. 作品欣赏(30分钟)请学生欣赏《大海啊,故乡》、《二泉映月》、《龙的传人》等代表性作品,并与同学一起合作演奏。

4. 作品表演(30分钟)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掌握程度进行充分的排练,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5.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了学生的表演成果,并对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以便他们以后更好地提高。

七、课后作业1.继续练习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2.欣赏其他代表性的民族器乐作品。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发扬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文化自信心。

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表现力。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初中音乐教学,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对音乐的理解已经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临近毕业,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明显加重,呈现两个极端,一是在繁重的文化课学习压力下希望在音乐课中得以放松和减压,二是因为学习紧张,部分学生争分夺秒的巩固复习文化科知识,表现出对音乐课的冷漠,尤其是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

学生借助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的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因此,本学期对初三学生的音乐教学重在学唱各类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音乐欣赏、分析,音乐内容理解。

同样,由于新课改的实施,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

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较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此类现象也存在。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下册歌曲演唱内容为——《游击队歌》、《军民团结一家亲》、《东北风》、《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对花》;欣赏革命歌曲、舞剧音乐、东北民族歌曲、非洲音乐以及戏曲音乐的内容;能够学唱和把握各种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

三、指导思想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素质、智能素质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帮助有音乐爱好的学生形成音乐某一方面的特长。

四、教学目标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我们的故乡,喜爱外国的音乐,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通用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范文

通用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范文

通用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范文通用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范文〔一〕一、指导思想新课改提到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把培养兴趣作为重要理念。

本学期要实现以下目的: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音乐艺术理论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才能,音乐鉴赏才能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才能及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群体合作才能,及掌握必要的音乐根底知识,音乐技能。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根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承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

现行的各类教学内容中,歌唱教学占去课堂教学的大局部时间,其他教学领域也大都配合歌曲的学习进展。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根底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进步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的,竭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进步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明晰。

5、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才能。

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等。

6、培养学生的音乐分行才能。

其中,既包括了音乐表演中的分行性才能及音乐活动中的即兴表演才能,也包括了音乐创作的初步才能。

7、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等。

8、培养学生的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才能等。

9、掌握必要的音乐根底知识及音乐根本技能。

如歌唱知识与歌曲技能,演奏知识与演奏技能,音乐创作知识与音乐创作技能、音乐鉴赏知识与音乐鉴赏技能等。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新课标,全面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使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进步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明晰,构造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5单元)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5单元)
在音乐感知与表现方面,通过讲解、示范、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等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音乐理解与欣赏方面,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主题、结构、情感等,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音乐创作与实践方面,通过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C. 作品名称:《命运交响曲》
风格:交响乐
情感:激烈、悲壮
D. 作品名称:《梁祝》
风格:民族音乐
情感:凄美、感人
3. 音乐表现方法运用题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音乐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如音高、音色、节奏等,并能识别和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学生还能够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主题、结构、情感等,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最后,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式。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
八、板书设计
① 音乐基本概念: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
② 音乐作品分析:作品名称、作者、风格、情感、结构等

九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九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九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1.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

2. 探索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单元:音乐与情感1. 学习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和感受情感。

2. 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

第三单元:音乐与舞蹈1. 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步,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2. 通过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基本元素。

2.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3. 利用欣赏法,分析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采用合作法,开展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音乐技能的发展水平。

3. 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4. 学生舞蹈表演的水平及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2课时第二单元:2课时第三单元:2课时六、教学内容第四单元:音乐与历史1. 学习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了解音乐与历史的联系。

2. 分析不期的音乐风格,感受音乐历史的演变。

第五单元:音乐与大自然1. 学习如何通过音乐描绘大自然,感受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2. 欣赏和分析以大自然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及其历史背景。

2. 运用体验法,让学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启发学生创作灵感。

3. 利用比较法,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的历史演变。

4. 采用互动法,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大自然题材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黄梅戏《天仙配》
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黄梅戏的部分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

4、通过本课研究,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黄梅戏、创编等手段初步了解黄梅戏这个剧种。

教学难点:
黄梅戏装饰音的演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道具、自制课件,微机室,表演台课前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班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
唱歌人民解放军军歌
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十送红军
四渡赤水特殊兵
游击队歌
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据
音乐欣赏英雄赞歌
再见吧,妈妈
唱歌当兵的人
音乐活动
第二单元歌剧之夜
唱歌猎人进行曲
卡门序曲
威廉·退尔序曲
音乐欣赏今夜无人入睡
唱歌小草
音乐活动歌墟问答
第三单元边寨飞歌
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音乐欣赏你见过雪公山的山顶吗
苍山歌声永不落
月光下的凤尾竹
边寨之歌
放马山歌
赶摆路上
母女夜话
苗岭的早晨
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音乐活动欢乐的罗梭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6)──希望的田野唱歌啊!的土地
音乐欣赏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田野上
学吹竖笛我们的田野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6)──拉丁美洲风情唱歌卖玉米饼
音乐欣赏依内妈妈
小鸽子
小公牛
桑巴
拉·昆帕尔西塔
音乐活动
第六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
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音乐欣赏致音乐
回声
歌声与微笑
歌表演同一首歌
音乐擂台
毕业音乐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音乐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设计20XX年2月22日九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1)班的音乐教学,本班的学生总人数有36人,九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这个班级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比较偏重,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

这方面要正确引导。

本班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2、教材分析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

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

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

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3、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5、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6、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

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7、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

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

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音乐特长。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严格训练课堂常规,切实为每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6、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7、以启发,分组教学法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9、适当进行唱歌基础教学,教学生以正确方式呼吸发声。

四、教学进度安排游击队歌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卡片教学方法:欣赏,模仿,视唱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节奏型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X X X X X16分音符8分音符4分音符请同学们分别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

并模仿出来。

师小结: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二)、节奏练习4/4 O 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 |三、学唱歌曲1、认识调式、调性(F调和4/4拍的意思)4/4拍: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2、作者简介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湖南邵阳人。

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

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

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

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

3、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4、学唱歌谱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6、老师范唱,学生跟唱7、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8、歌曲背景简介四、课堂延伸欣赏《游击队歌》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加深和巩固《游击队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艺术。

五、课堂小结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保卫黄河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重点)2、学习轮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难点)3、初步了解作品的来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不要仓促)二、了解黄河:1、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用你所看到的黄河吗?2、老师播放“黄河”的录像。

课件: 黄河录像3、(同时问)谁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例如:奔腾的黄河瑰丽多姿的黄河(评价)4、关于黄河,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及时评价)5、老师再为同学补充(课件:黄河流域图)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口客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6、、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最后由山东注入渤海。

千折百弯的黄河,像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在这里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一望无垠的肥土沃壤,有粗旷雄浑的黄土高原,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

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

(呼应学生所说)7、看,这个女孩站在母亲河面前,思绪万千,假如你是这个女孩,你会想到什么?8、对,女孩对黄河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但同时又回忆奶奶曾经告诉她的一个故事,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

1939年,诗人??光未然(板书:光未然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带来了他刚刚创作不久的新诗词《黄河大合唱》,板书:选自《黄河大合唱》,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诗词(课件:保卫黄河歌词)9、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词,想一想,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0、学生回答。

板贴:《保卫黄河》师: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

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这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

作曲家冼星海(板贴:冼星海曲)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

二、初听歌曲:1、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好)2、播放《保卫黄河》全曲。

(课件:播放全曲)3、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雄伟、激昂、热烈。

从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节奏紧密、演唱形式引导)4、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

三、分段欣赏:第一部分: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保卫黄河》的第一部分,想一想,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课件:复听歌曲第一段)2、学生回答(板书:齐唱)3、师: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4、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

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的前两乐句,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课件旋律线)5、范唱第一遍教师指旋律线,请同学们注意歌曲歌词的高低变化。

(教师手势遥指,无伴奏范唱)6、教师小结:这个旋律走向,表现了旋律的高低变化,这种变化就像黄河的波涛,上下起伏。

7、范唱第二遍教师为歌曲加上伴奏演唱,请学生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走向(没有前奏)。

8、演奏第一遍学生轻唱歌词9、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准确!老师要为大家的演唱加上前奏,这段前奏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歌词的内容,听一听,加上前奏之后,在那些字的演唱上加重了语气?(教师弹琴范唱)10、学生回答,(课件字变红色)风、马、黄河、黄河。

11、看老师指挥演唱歌词。

12、老师为大家加上歌曲的前奏,仔细听,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机动(看老师的指挥,思考: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一种:在高处,但无力。

一种:低处,有力。

)1、学生选择、判断。

2、教师小结: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

第二部分:1、欣赏第二部分,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2、(课件第二乐段)有几个声部演唱?(课件:两个声部)3、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课件:先后演唱)4、师讲解“轮唱”知识点。

“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这种演唱形式称之为??轮唱。

(课件:轮唱)5、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板贴:二部轮唱)6、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7、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强调重拍)8、老师为你们加钢琴伴奏,你们自己进行二声部轮唱,可以吗?9、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