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态度改变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  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管理心理学》

退出
(1) (Exit)
(2)
(3) (4) 忽略 (Neglect)
建议 (Voice)
忠诚 (Loyalty)
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
3.2.4 态度与工作满意
1
把员工的需要同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满足员工的需 要
2
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其有主人翁责任感及对企业的归属感
3
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以满足员工的自我成就感
3 行为方式划分
• ①经济价值观 • ②理论价值观 • ③审美价值观 • ④社会价值观 • ⑤政治价值观 • ⑥宗教价值观
• ①个人价值观 • ②集体价值观 • ③社会价值观
• ①反应型 • ②忠诚型 • ③自我中心型 • ④顺从型 • ⑤权术型 • ⑥社会交往型 • ⑦现实主义型
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 3.2.3 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 3.2.1 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理论
➢ 角色这个词来源于戏剧,它指的是那些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
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当人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 可能觉得很虚假,但很快就会适应表现出符合“身份”的行为 。 ➢ 研究表明,如果想让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 先请他帮一个小忙。这就是“得寸进尺”现象,即要想“进尺 ”,首先要“得寸”,“得了寸”,“进尺”的可能性就非常 大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遭到反对,成功就在眼前了。
态度概述 3.1.1 态度及其构成
➢ 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的对
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 体事物的观念等。 ➢ 人们对一个对象会做出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同时 还会表现出一种反应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心理活动的准 备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态度不同,就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取向。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引言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1.1 态度的定义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1.2.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态度及其改变(精华版)

态度及其改变(精华版)
Page 14
不平衡结构的四种模式 O O + - + + -
O + -
O -
P

X
P

X
P

X
P

X
(1)P喜欢O,O不喜欢X,于是P喜欢X; (2)P喜欢O,O喜欢X,P则不喜欢X; (3)P不喜欢O,O喜欢X,但P也喜欢X; (4)P不喜欢O,O不喜欢X,P也不喜欢X(负相关)
三者相乘为正,则三者处于平衡状态,否则不平衡,此时 制作者: 会产生焦虑,驱使恢复平衡。 Page 15
制作者:
Page 13
平衡结构的四种模式
O + + + O - - O - - P
O +
P


X
P

X
P

X
X
(1)P喜欢O,O喜欢X,于是P也喜欢X; (2)P喜欢O,O不喜欢X,于是P也不喜欢X; (3)P不喜欢O,O不喜欢X,于是P喜欢X; (4)P不喜欢O,O喜欢X,于是P不喜欢X;
制作者:
制作者:
Page 2
态度的构成成分
认知成分
观念或信念、赞成 或反对、同一不同 意。 歧视是错误的
情感成分
情绪与感受。爱与 恨,喜欢与不喜欢。
行为成分
行为意向。 我不想见领导
我不喜欢领导,因 为领导歧视女性
制作者:
Page 3
态度的形成
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与他人一致。没有深刻的认 识和情感,比较表面化,受外部控制。在1974年对美国中 学高年级的一次调查中,对‚喜欢哪个党?”这样的问题, 孩子们的回答里70%与父母一致。 认同:喜欢某人或某物体,内心乐于与他人一致,采取相同 的表现。较多的情绪情感参与,是主动过程,外界奖惩不 再影响态度。 内化:将自己的信念与外界事物的情感认同联系起来,并使 之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态度改变_说服策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吴国庆

态度改变_说服策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吴国庆

1.问题的提出自从1928年Thurstone的开创性研究[1]之后,态度成为探究个体内心状态、预测个体行为的核心概念,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G.Allport说到[2],“态度这个概念在当代社会心理学中,也许是最有特色的和不可缺少的概念……它已成为社会心理学这座大厦的基石。

”20世纪30年代以后,对态度的研究向多个学科领域、多个研究方向进行扩展。

由于研究者发现通过说服可以改变个体的态度从来能改变个体的行为,所以态度的说服策略成为一个研究重点。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说服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对于个体态度的改变仅仅一种说服策略有时候是没有效果的,也发现说服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那么究竟哪种说服策略适用于哪种类型的人、适用于什么样的情景?这正是这篇论文所要探讨的。

2.说服的概念界定说服包括了陈述论据和事实,推理,做结论和说明所推荐行为方式的积极效果,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受众相信并且按照这种行为方式行事。

按照这个概念,说服作为一种影响方法,首先要改变信念和知识,即态度系统的认知成分。

所呈现的说服性信息旨在改变信念。

因为态度系统内各成分是相互联系的———态度通常是基于信念的———信念的改变会导致态度的改变。

新的态度进而可能指导被说服者的行为。

[3]3.各种说服策略的理论解释及其实验研究说服可以改变个体的态度进而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他们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说服的方式及其效果,并通过试验对其原因进行了解释。

态度改变:说服策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吴国庆陈丽玫摘要: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通过说服可以改变个体的态度,所以态度的说服策略成为一个研究的重点。

说服包括了陈述论据和事实,推理,做结论和说明所推荐行为方式的积极效果,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受众相信并且按照这种行为方式行事。

本文沿着历史的脉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种说服策略的理论解释及其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叙述了说服策略未来研究趋势。

态度和态度的改变

态度和态度的改变

5.2 态度的构成 情感成分:对于事物具体或整体的情感或感觉。 情感成分:对于事物具体或整体的情感或感觉。 认知成分:对于事物的具体或真体的信念。 认知成分:对于事物的具体或真体的信念。 行为成分:对于事物具体或整体的行为意向。 行为成分:对于事物具体或整体的行为意向。
请分别列出你对肯德基态度的各成分? 请分别列出你对肯德基态度的各成分?
5.2.2 情感成分 它可能在缺乏产品的认知信息时形成的一种模糊、 它可能在缺乏产品的认知信息时结果。 概的感觉,也可能是对产品个别属性评价后的结果。 由于个体的差异,如独特的动机,个性,过去经历、 由于个体的差异,如独特的动机,个性,过去经历、 参照群体和身体状况,不同个体可能对同一信念作出 参照群体和身体状况, 不同情感评价。 不同情感评价。 但某一特定文化内大多数人会对与文化价值观密切联 系的信念作出相似的反应。 系的信念作出相似的反应。
图片说明
2001年12月,周润发出任 年 月 周润发出任 “恒胜“摩托车形象代言人。 恒胜“摩托车形象代言人。
Chait/Day广告公司1989年推出的永备电池代言人劲量 兔子;凯洛格食品公司1951年推出的老虎托尼;恒美环 球广告公司1898年推出的轮胎代言人米其林男子 一位 位 在开发区外企工作的女士讲, 在开发区外企工作的女士讲,高露洁的广告做得太深入人 心了。尤其是海狸先生的形象深得她儿子的喜爱, 心了。尤其是海狸先生的形象深得她儿子的喜爱,指明要 买高露洁牙膏, 买高露洁牙膏,
天使姐姐说 有用過玉兰油滋润霜, 有用過玉兰油滋润霜,一周就會有蠻好的效果 以前是一直都是拖朋友從香港帶過來 現在不用玉兰油了, 現在不用玉兰油了,改用雅芳了 政府的绿色采购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配合資源永續利用的環保國際潮流,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配合資源永續利用的環保國際潮流, 鼓勵國內之綠色生產及綠色消費,經多年的溝通與協調, 鼓勵國內之綠色生產及綠色消費,經多年的溝通與協調, 政府採購法」中加入第九十六條之「綠色採購條款」, 於「政府採購法」中加入第九十六條之「綠色採購條款」, 除明定產品種類、優惠比率、優先採購方式外, 除明定產品種類、優惠比率、優先採購方式外,並訂定相 關獎勵規範, 關獎勵規範,以鼓勵機關落實綠色採購 枫枫发言 我觉得喝百事可乐很有品位

第二节态度的转变及其理论

第二节态度的转变及其理论

第二节态度的转变及其理论一、态度的转变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

态度的转变有两个方向,一是方向的转变,另一为强度的转变。

比如对某一事物原来是消极的,后来变得积极了,这是方向的变化。

原来对某事物有犹豫不决的态度,后来变得坚定不移地赞同,这就是强度的变化。

当然,方向与强度有关,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既是方向的转变,又是强度的变化。

态度能否转变是依存于一些条件的,这些条件有:(一)原先的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心理学家采用态度的主观量表来表示态度之间的距离的大小。

态度变化难易要看两者差距的大小而决定。

这说明,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原来的态度如何,如果两者差距太大,往往不仅难以改变,反而会更加坚持原来的态度,甚至的对立的情绪。

例如让一个抽烟成瘾的人戒烟是非常困难的。

人们对于各种事物的态度能否转变,都有一定的参照点,这种参照点包括当时情境下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态度、动机、情绪、过去经验等。

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中的人、事、物等。

这些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个人转变态度的参考点。

能否转变态度,除考虑态度立场差距这一因素外,还要看个人是否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即改变态度与个人切身利益的关系大小。

企业中青工提升晋级都要有学历,于是青工对于学习的态度就必须转变,这说明外在因素已经转化为他的强烈要求改变态度的动机,从而构成了他的参照结构,最后转变了学习态度。

(二)在积极参加活动中转变态度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必须引导他积极参与有关活动,比如一个对于体育活动态度不够积极的人,与其口头劝说,还不如动员他去操场活动一下,这样就容易发生态度的转变。

通过实践活动转变态度是非常有效的思想教育的手段。

青年工人不知道旧社会的苦,新社会的甜,这就要让他们去参观“阶级教育展览会”,通过参观活动就可以知道新旧社会的对比,从而增加了对新社会热爱的态度。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更新时间:2012-2-18态度的改变一、什么是态度的改变态度的形成是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而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态度的改变分为两种。

一种是一致性的改变(congruent change),指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

如对某事由有点反对(或有点赞成)变得非常反对(或很赞成),或对某人由热爱(或憎恶)降为一般的喜爱(或反感)。

另一种是不一致的改变(incongruent change),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或说是方向性的改变,即质变。

如对某事的态度由反对变为赞同,对某人由喜爱变为厌恶等。

通常所谓态度改变更多是指后者,即方向性的转变。

当然,强度的变化存在有引起方向性改变的可能,而方向性改变中也包括着强度的变化,两者是彼此关联和互相包容的。

同样,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之间也存在这种辩证关系,因为态度形成就意味着有改变的可能,而态度改变也意味着新态度的形成。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人的态度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改变的,它依赖于哪些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其过程如何?弄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们的社会态度何以突然发生改变或维持原状;而且能使我们把握和运用其中的规律采取某些手段更有效地去改变人们的态度,或协助人们抵制态度的改变。

霍夫兰和贾尼斯(1959)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耶鲁大学作了大量关于沟通和态度改变的研究,并发表“为推动研究所作的概括与含意”一文,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的模式”〔C.I.Hovland,I.L.Janis(1959).Summary and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ch.In C.I.Hovland and I.L.Janis(Eds).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参看图6-6)。

3.2做更好的自己教案1(1)

3.2做更好的自己教案1(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2做更好的自己教案第三课发现自己第2课时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乐观自信的态度,积极接纳与欣赏自己,完善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能力目标:能够积极接纳与欣赏自己,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掌握改正缺点、激发潜能的方法。

知识目标:明确一个人要接纳与欣赏自己的具体要求;知道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做更好的自己,对自己的发展有积极的态度。

难点: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我要飞得更高》,导入新课。

二、展示预习成果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4.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5.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三、新课讲授第一目接纳与欣赏自己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探究一:教材P31下面运用你的经验(1)你怎么看待晓蓉的累?(2)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有,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处理的?答案提示:(1)晓蓉觉得很累,是因为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全面地接纳与欣赏自己,没有看到自己的独特性,盲目模仿他人,不仅学不会,反而失去了自我,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因而很累。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小结: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要学会接纳自己探究二:教材P33上面探究与分享(1)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有些方面的不完美,你可能会接受;有些方面的不完美,你可能回避、掩饰。

有些不完美,如________,我能接受,因为________。

态度及态度改变理论-PPT课件

态度及态度改变理论-PPT课件
1听发酵粉 2块面包、一串胡萝卜 1磅新鲜咖啡 1.5磅碎牛肉 2听桃子 5磅土豆
第一 态度概述
3、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学习效率的实验 过程: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对 黑人和白人分校持反对态度,第二组持赞 同态度。让大学生分别阅读一篇反对黑人、 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让被试把读过的文 章内容力求完整地写出来。 结果:第一组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
2、不一致性改变


第三 态度改变的方法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态度系统本身的特点

时间性 一致性 极端性 需要性 多重性 价值中心 一贯性
第三 态度改变的方法
2、个体因素
智力与知识
性格特征
自我防卫 认识的需要
第三 态度改变的方法
3、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态度改变与团体密切相关,当一 个人对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忠诚心时, 要让他采取与团体规范不一致的态 度不容易。
第二 态度的形成
2、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欲望满足
知识(信息)
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其它因素
第二 态度的形成
二、态度理论(态度形成与转变的理论) 1、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把态度看作是在刺激—反应模 式中即社会刺激引起反应的作用下习得的。 认为其它形式的学习原理,也适用于态度的 形成和变化,态度就是在刺激的作用下逐渐 形成的和不断改变的。
第二 态度的形成
2、认知协调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基本假设)是: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平衡而协调的系统, 如果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就会引起 心理上的不适感,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 改组,产生改变这种状态的趋势,以便 恢复协调。
(1)结构平衡理论
第二 态度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7):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7):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7):态度及其改变第三节态度的形成1.学习经验学习理论者一般都相信,人们也像获得事实、概念、思想、思维方式及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

个人的经历,尤其是重要的经历,以及与这些经验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导致了态度的产生与发展。

强华是影响态度学习的重要原因。

模仿性的观察学习,也是人们态度获得一种途径。

2.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1) 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态度的这种功能,使人们总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态度。

(2) 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的这种功能,使人们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3) 价值表现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是被动的保护自我形象,而价值表现功能则使人们可以主动表现自己。

(4) 认识功能。

人为了适应周围的世界,必须达到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控制,使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方向。

第四节态度的改变一、态度转变的理论1.态度分阶段改变的理论凯尔曼(1) 依从: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长期依从将可能导致整个态度结构的变化。

(2) 认同:指个人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与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长期的认同,会导致整个态度的根本转变。

(3) 内化: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转变。

2.认知不协调理论费斯廷杰(1) 该理论认为,当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

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2) 费斯廷杰指出,认知不协调出现的情况:①逻辑违背;②文化机制冲突;③观念层次冲突;④新旧经验矛盾。

(3) 认知不协调的强度,是由不协调所涉及的两个或两组认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4) 减少或消除认知不协调的主要途径:① 改变或否定不协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

第四讲 态度和态度改变

第四讲 态度和态度改变
《组织行为学》课程讲义
第四讲 态度和态度改变
2020/3/30
主要内容
•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保守派或改革派、赞成多元化 或反对多元化?为什么有的人对人对事抱有很深的偏见, 有的人却不是如此?为什么你会喜欢班里的某位同学, 却对另一个同学惟恐避之不及?
•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 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 理论假设:
–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 –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压力 –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数
23
认知要素
• 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人自身的某种认识、 见解或观念。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
• 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它们之间可能存 在着三种不同的关系:
•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不老实 –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 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22
(2)认知失调理论
• 1957年,费斯廷格出版了《认知失调理论》一书,指 出:“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 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 和谐和一致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 力。”
• 良好的体型让我更有自信! • 美食当前会令我无法克制! • 两岸军事竞赛令人忧心! • 国防强大令我感觉有尊严!
• 行为
– 个人对对象的反应倾向,即采取行为的准备状态。
• 我避免吃油炸食物! • 我每天固定运动三十分钟! • 我在网上会发帖批评台湾军购! • 我愿意参与支持(或不支持)国防军购的游行!

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叙事传输的影响机制

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叙事传输的影响机制

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叙事传输的影响机制作者:王妍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年第04期摘要:叙事传输是人们沉浸在故事中而将故事中的态度带入到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

叙事传输作为故事信息独有的说服机制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心理学家的关注。

本文对叙事传输的概念进行解读并进一步论述了其影响机制,以期让读者对叙事传输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故事;叙事传输;态度改变;影响机制分类号:B8421引言一直以来,“态度改变”都是营销、广告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关心的是个体态度改变背后的心理机制。

近些年来,随着媒体形式发展的多样化,电影、电视剧中的植入广告开始大量涌现并且呈现出传统广告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事实上,这一类传播载体与小说、报纸故事、电视剧等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叙事性。

叙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故事性。

故事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人沉浸其中,忘记周围的世界,引起人们态度的改变(严进,杨珊珊,2013)。

而故事正是通过叙事传输对人们的态度产生影响。

如今,这一影响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2叙事传输的概念解读2.1叙事传输的内涵界定传输这个术语最早是Gerrig (1993)在研究叙事体验时提出的,随后Green和Brock以此为基础对叙事传输的概念作出了清晰的界定。

他们认为叙事传输是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很好地解释了个体是如何通过注意、感觉和意象的融合沉浸在叙事当中的(Green, Brock, & Kaufman, 2004)。

通俗地讲,人们在阅读小说或故事的时候会“进入到”叙事世界中,当个体回到现实情境中,形成的信念或态度却保留了下来,这种态度改变机制就是叙事传输。

可见,叙事传输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心理过程。

有的研究者认为,叙事传输是一种个体与叙事相互作用时所使用的视觉心理表象(MacInnis & Price, 1987; Wyer, Hung, & Jiang, 2008),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想象、认知与情感都聚焦在叙述的事件上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态度态度改变以及行为

态度态度改变以及行为

說服—學習傳播模式(續四)
(三)恐懼訴求 研究指出強烈的恐懼訴求,並不一定會引起態度 改變。相反地,它可能引發人們的挫折與自我防 禦,而有意地忽視該訊息。 強力的恐懼訴求,同時配合有效可行的因應問題 的建議,可以有效的改變態度。

交通安全宣導 /watch?v=p9hFbO2NoY8&feature=related 恐懼訴求的反例:/watch?v=3eEUd_4ox3E
4
態度的定義(續一)

就態度的結構而言,研究者也持有兩種觀點: 三元論:態度包含認知、感情與行為傾 向三個部分。 單元論:態度主要是情感評價部分。

目前社會認知學派在做實驗研究時,多採用單 一的情感評價向度 ,但是在編製態度量表時, 多數研究者會採用三種成分的觀點。(課本223 頁)
態度的定義(續二)

態度形成的理論(續二)
(二)基於情感產生的態度:基於情緒或是價值判斷 如:單戀某人時,明知道對方有許多缺點,又對自 己很不好,仍舊無法不喜歡對方。又如在政治選舉 時的投票常是根據對候選人的喜好度而不是理性。 此類態度的來源有二種: 建立在個體價值觀念上。如:許多人對廢除死 刑的看法,是建立在重視人權的價值觀上;反 對核四是建立在重視環保的價值觀念上。
25
說服—學習傳播模式
溝通者(訊息來源) (一)可信度 1.專家身份:醫生(或穿白袍者)推銷藥品或食品、食品國家認 證 VS. 傳統市場 但專家是否具有跨越不同領域的說服效果?如:王建民代言電 腦、謝震武律師代言雞精、潘懷宗教授代言洗髮精… 2.可靠性(是否公正無偏私、與自己利益有關):如罪犯強調要 加強司法權力、老王賣瓜。 (二)喜歡程度—認知情感一致性原則 1.明星或偶像產品代言 2.參照團體:只要是某政黨(或團體)所提政見都是好的! ★思考點:不同傳播媒介,溝通者的重要性! 文字訊息(著重訊息內容) VS. 影音訊息(較多溝通者訊息)

我已经释怀的文案短句

我已经释怀的文案短句

我已经释怀的文案短句引言: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令人烦恼的事情,但是正视问题、释怀纠结,才能够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

本文将围绕“我已经释怀”的主题,从概述、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分享一些令人振奋的短句,帮助大家学会释怀,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1.1 概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琐事而忧心忡忡,为小事纠结不已。

但当我们学会释怀时,生活将变得更加幸福与美好。

释怀并不意味着对问题漠不关心,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理智而从容地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态度。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正视问题,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

2. 方法2.1 接受现实:接受不完美的现实是释怀的基础。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挫折和困难。

在面对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放下执念,接受现实,并努力去改变自己,而不是抱怨和埋怨。

2.2 改变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改变自己的态度,对待问题和困境的方式也会得到改变。

积极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负面情绪,拥有更积极向上的心态。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3 寻求支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应该孤军奋战。

寻求家人、朋友或者专业人士的帮助与支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释怀。

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扰,得到关心与支持,会让我们感到温暖与力量。

3. 实践3.1 培养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释怀的良药。

在生活的压力面前,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我们的心得到宣泄和放松。

不仅能够转移注意力,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情绪稳定性,从而更好地释怀问题。

3.2 健身放松:透过活动放松身心也是释怀的方式之一。

运动不仅能够释放身体的压力,还能够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

无论是跑步、瑜伽、打篮球还是游泳,只要是让身体得到放松的运动,都能够帮助我们从容面对生活。

3.3 培养乐观心态:乐观心态是人生的财富。

学会积极地看待问题和困境,相信自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积极的心态会带来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教案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教案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教案第一章:认识自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优点缺点。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活动一:优点缺点清单,让学生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分享给大家。

活动二:自我反思,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写作和分享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正视自己的问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2.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活动一:问题解决策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活动二:问题解决计划,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并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

2.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分享和计划制定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改变自己的态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态度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会积极改变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反应。

活动一:态度改变实验,让学生尝试改变自己的态度并观察效果。

活动二:态度日记,让学生记录下每天的态度变化和感受。

3.3 教学方法采用个人实践、小组分享和日记记录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改变自己的行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会积极改变行为。

培养学生实际行动的能力和习惯。

4.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希望改变的行为和习惯。

活动一:行为改变计划,让学生选择一个行为,并制定一个改变计划。

活动二:行为改变记录,让学生记录下每天的行为变化和成果。

4.3 教学方法采用个人实践、小组分享和记录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积极面对未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面对未来的重要性,并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未来的能力和信心。

态度和态度改变

态度和态度改变

态度和态度改变态度不是先天生成的,是人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人在对他人和各种事物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态度,态度会影响人的交往。

人的各种选择,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学习和工作方式以及一切社会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利用信息传播方式来改变人们态度的现象比比皆是。

无论是大街上处处可见的商业广告牌,家里的电视、报刊,还是在学校、企事业单位举办的演讲、报告会,无非都在通过传播一定的信息,来达到说服人们、使人们维持或改变某种态度的目的。

态度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使它很早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早期的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甚至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态度的科学研究”。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拓宽和深化。

态度及其转变的研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翻页)一、态度的实质(一)态度和态度的要素态度一词在英语中最早指身体姿势、姿态,后来演变为专指心理状态的术语,特指主体对一个特定客体的行为反应准备。

对态度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其中G w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与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

GW奥尔波特的定义被社会心理学家誉为态度的古典定义。

我们根据态度的基本特征,把它阐释为:态度是个体或群体对人对事物所持有的评价性系统和心理反应倾向.态度所具有的评价系统和心理反应倾向表现在每个人对待任何事物都会做出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评价,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心理倾向性;在人际接触中,人们同样彼此能够觉察到对方的接纳与拒绝、热情与冷漠的心理反应倾向。

所以说,态度既具有评价体系,又是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

态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但是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种:奥尔波特(G. Allport 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更新时间:2012-2-18态度的改变一、什么是态度的改变态度的形成是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而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态度的改变分为两种。

一种是一致性的改变(congruent change),指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

如对某事由有点反对(或有点赞成)变得非常反对(或很赞成),或对某人由热爱(或憎恶)降为一般的喜爱(或反感)。

另一种是不一致的改变(incongruent change),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或说是方向性的改变,即质变。

如对某事的态度由反对变为赞同,对某人由喜爱变为厌恶等。

通常所谓态度改变更多是指后者,即方向性的转变。

当然,强度的变化存在有引起方向性改变的可能,而方向性改变中也包括着强度的变化,两者是彼此关联和互相包容的。

同样,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之间也存在这种辩证关系,因为态度形成就意味着有改变的可能,而态度改变也意味着新态度的形成。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人的态度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改变的,它依赖于哪些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其过程如何?弄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们的社会态度何以突然发生改变或维持原状;而且能使我们把握和运用其中的规律采取某些手段更有效地去改变人们的态度,或协助人们抵制态度的改变。

霍夫兰和贾尼斯(1959)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耶鲁大学作了大量关于沟通和态度改变的研究,并发表“为推动研究所作的概括与含意”一文,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的模式”〔C.I.Hovland,I.L.Janis(1959).Summary and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ch.In C.I.Hovland and I.L.Janis(Eds).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参看图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分阶段变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实现的。

这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1.依从
依从是指人们内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这是一种权宜的态度改变,其目的是在表向上显示出与他人的一致。

2.认同
认同是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或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认同阶段的态度变化与依从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态度的变化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第二,认同性的态度变化已不是简单的表面态度反应的变化,而是已有情感因素的改变,并开始涉及态度的认知因素。

长期的认同会导致整个态度的根本转变。

3.内化
内化是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内化性的态度改变是一种新价值观的获得,是态度改变中的最深刻的层次。

态度一旦内化就成为一种独立的态度,因而无论从态度改变,还是从新态度的形成来讲,内化的态度是最为坚定的态度。

(二)平衡理论
代表人物:海德
主要观点: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的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单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

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三)自我确认理论
自我确认理论是斯蒂尔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并不总是特别在
意他们认知间的一致性,而是很介意维持他们的自我价值。

在不协调状态下,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会威胁人们将自己看成是理性的或者诚实个人的观点,于是他们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以和自己的行为相一致的方式来证明其自我价值。

如果在不协调情境下,人们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证明白我的价值,那么即便是做出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也不会发生态度改变。

(四)认知反应路径与信息加工
双加工模型就是从努力与非努力认知加工两个路线出发研究说服的。

它主要包括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与柴肯的启发—系统模型。

精加工似然模型已在本章前面论述,这里主要介绍系统——启发模型。

1.两种加工方式
启发——系统模型根据个体在加工中付出努力的多少,将加工方式分为努力的系统加工和非努力的启发加工。

系统加工反映了对信息的全面、仔细、深思熟虑的分析与加工,它是需要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动机水平才能进行的。

而启发加工则是以认知启发策略——仅仅凭经验的方法——而非仔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

2.信息加工的充分原则
充分性原则是指人们在做出态度改变时总是尽可能地获得充分的把握。

充分性是由充分阈值和实际信心决定的。

充分阈值是指个体希望具有的把握水平。

只要实际信心低于充分阈值,个体就会被驱动去加工信息,而且两者的差距越大,越可能进行系统加工;差距越小,越可能只进行启发加工。

3.信息加工动机
个体会采用各种动机来指导其信息加工,这些动机包括精确性、防御性和表现性。

精确性动机驱动个体去坚持有效反映真实和客观现实的态度;
防御性动机驱动个体保护其重要的价值和自我信念;
表现性动机则驱使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或者与他人友好相处而认同他人的态度。

(一)霍夫兰的劝导模型
基于传达者的哪些特点、传递信息的哪些特点以及接收者的哪些特点会对信息接收者的态度改变产生影响等问题的大量研究,霍夫兰等人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导模型。

(二)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
根据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动机和能力的不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服路线,即中心路线和边缘路线。

中心路线的发生条件是接受者认为信息有趣、重要或者与个人相关,而且没有外界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对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理性加工,在认为信息论点合情合理后,才被说服并表现出态度改变。

边缘路线则在接受者认为信息枯燥、与个人无关,或者存在外界干扰时发生,个体在无法对信息进行理性的思索与细致加工情况下,直接接受说服线索而发生态度改变。

二、 态度改变的劝说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