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定律

合集下载

彼得定律 帕金森定律

彼得定律 帕金森定律

彼得定律帕金森定律摘要:一、彼得定律1.彼得定律的概念2.彼得定律的具体内容3.彼得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启示二、帕金森定律1.帕金森定律的概念2.帕金森定律的具体内容3.帕金森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启示正文:【彼得定律】彼得定律,又称彼得原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提出的。

该定律主要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换句话说,一个职工在某个岗位上表现优秀,会被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岗位,直至到达他无法胜任的岗位。

彼得定律揭示了人们在职场中不断晋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

当一个职工被提拔到他无法胜任的岗位时,他的工作效率和表现可能会下降,进而对整个团队和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彼得定律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和组织应该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时,注重员工的实际能力和潜力,而不是仅仅依据工作表现。

此外,员工个人也应保持谦逊和持续学习的态度,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又称帕金森效应,是由英国历史学家诺思克利夫·帕金森(Northcote Parkinson)提出的。

该定律主要内容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工作往往会自动扩展以填补所分配的时间,而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工作则会自动压缩以按时完成。

帕金森定律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工作任务时,对于时间利用的不同态度。

当时间充裕时,人们可能会过于放松,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进度受到影响;而在时间紧张时,人们会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任务。

在现实生活中,帕金森定律提醒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和过度放松。

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合理分配任务和设定截止日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亦称“官场病”或“组织麻痹病”[编辑]什么是帕金森定律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书。

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人20分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特别是在工作中,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他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至上而下,一级比一级庸人多,最终产生出机构臃肿的庞大管理机构。

由于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管理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

那么这个帕金森定律,注定要起作用。

也就是有这样一个公式:[1]式中:K是通过任命下属谋求晋升的工作人员数;L代表任职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差异;m 是用于答复部门内部的各种文件的人员——小时数;N是所辖实际单位数;X将是每年所需要的新的工作人员数。

帕金森定律解释

帕金森定律解释

帕金森定律解释帕金森定律(ParkinsonLaw)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即工作量总是按照限定的时间和资源而发展,它的定义是“工作的量量等于可供分配的时间和资源条件”。

1955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帕金森(C. Northcote Parkinson)在他的经典著作《Parkinson Law》中首次提出了这一定律。

他提出,工作量不会因为可用的时间和资源的增加而增加,反而会因此减少。

帕金森定律在当今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工作量的管理,帮助管理者合理地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而不会牺牲工作质量。

一方面,帕金森定律的基本原则是,不要将太多时间和资源分配给一项任务,也不能把太少时间和资源分配给这项任务。

这就要求管理者对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合理地安排工作,以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管理者需要科学地确定各个任务的时间和资源的需求,确定每个任务的重要性和易变性,合理有效地调整任务的时间和资源,以确保工作的按时完成。

另一方面,帕金森定律也要求管理者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尽可能地采用集体决策和把握。

也就是说,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决策,把握全局,在分配任务时不仅充分考虑集体利益,还要兼顾个人利益,把握工作量的整体性和分解性,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以保证工作量得到合理利用。

此外,管理者应遵循帕金森定律,认真审查和评估任务的进展情况,定期检查、评估任务的工作量,控制任务的进度,确保不会有任何漏洞,而且分配的任务会按时完成。

及时调整任务的时间和资源,以及不断更新和调整任务的设置和要求,以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总之,帕金森定律的实践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也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模式,让他们可以更有效地、更科学地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而不会牺牲工作质量。

管理知识: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对管理有何启示?.doc

管理知识: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对管理有何启示?.doc

管理知识: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对管理有何启示?管理知识: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对管理有何启示?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业务的扩展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一效应使得企业的机构迅速膨胀资源浪费员工积极性下降。

帕金森定律的内容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 s Law)一书。

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人20分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特别是在工作中,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他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至上而下,一级比一级庸人多,最终产生出机构臃肿的庞大管理机构。

由于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管理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

帕金森定律定义

帕金森定律定义

帕金森定律定义
帕金森定律指的是发病疾病的年龄增加而其发病率增长的规律。

它由美国神经病学家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首次
提出,描述这种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后因
为多年研究发现病因是脑细胞线粒体作用失常,所以又被称为线
粒体衰老理论。

帕金森定律是一个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的普遍规律,指的是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会随着病人的年龄增加而增加。

它在帕
金森疾病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用来预测、诊断帕金森疾病。

根据帕金森定律,一旦年龄达到50岁,其发病率就比30岁的人高出3倍,而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发病率也更容易增加。

此外,根据统计数据,男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出2-1.5倍。

根据帕金森定律,只要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病率都会随年龄增加
而增加,但也有一些除外情况,比如那些在30岁以后突然发病的
患者,可能是由于外界某些因素影响,使患者神经传导被迅速破坏。

因此,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调节患者的情绪及生活习惯状况,可以尽可能的避免重大的发病风险。

总的来说,帕金森定律表明,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会因为年龄增加而增加
而男性发病率比女性也较高,因此,重视帕金森病预防性检查,找出潜在的发病风险,早日发现病因,以便尽快给予治疗,是防治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蚂蚁的故事每天,小蚂蚁很早来上工,并且一来就开始做事。

她的生产力很高,并且工作愉快。

身为老板的狮子,非常惊奇蚂蚁能自行工作而不须监督。

他认为在没有监督下的蚂蚁生产力是如此的好,如果有人监督的话她的生产力应该会更好才对! 因此他招募了有丰富经验的蟑螂作为监督员,蟑螂以擅长撰写优良报告而闻名。

蟑螂的第一个决定是设立了打卡计时系统。

他也需要一个秘书帮助他缮写和键入报告和…… 他招募了蜘蛛,负责管理档案和监管所有电话。

狮子对蟑螂的报告非常高兴并要求他用图表描述生产率和分析趋势变化,因而他能在董事会上用这些资料来报告。

因此蟑螂必须买一台新的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和… .. 并招募苍蝇来管理信息部门。

曾经是很有生产力和轻松的蚂蚁,恨透了这些耗尽她大多数时间的过多文书作业和会议…! 狮子做出结论这是提名蚂蚁工作部门负责人的时候了。

这个位置被赋予给了蝉,蝉的第一个决定是为他的办公室买一张地毯和一把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

新的人负责,蝉,也需要一部计算机和一位从他原先部门带来的个人助理,来帮助他准备工作和预算控制策略优化计划… 蚂蚁工作的部门现在是一个哀伤的地方,不再有人会笑,而且大家变得抓狂… 就是那时蝉说服狮子上司,强调要开始进行组织气候调查的绝对必要性。

在审查了蚂蚁的部门运作费用后,狮子发现生产力比以前大幅减少。

所以他招募了猫头鹰,一位有名望和显耀的顾问来执行稽核工作并建议解决之道。

猫头鹰在部门待了三个月并且产生了一份有数册之多的巨大的报告,结论是:「部门成员人数过多…」猜猜狮子首先解雇谁?帕金森定律是英国学者帕金森(C.NorthcoteParkinson)1957年在《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世人都以“帕金森定律”作为权力扩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代名词,并且是一种恶性循环膨胀的“官场传染病”。

这种病不仅在各国政府中普遍存在,在一些现代大型企业特别是那些缺乏竞争对手的或暂时脱离生存危机的大型企业中也屡见不鲜,且有蔓延的趋势。

帕金森定律是什么

帕金森定律是什么

帕金森定律是什么
一、帕金森定律是什么二、帕金森疾病要怎么预防三、帕金森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帕金森定律是什么1、帕金森定律是什么
帕金森定律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概念。

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是帕金森为揭露和嘲讽英国政治社会制度中官僚主义组织结构的弊端而提出的。

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2、帕金森的病症预兆
帕金森患者先会在睡眠方面出现不适症状。

随着年龄的上涨,老人的睡眠的时间本来也有所缩短。

那么,就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如果中途在有失眠或者其他症状睡不好的话,那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就有很不好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也要多本着关心老人的出发点去仔细观察老人。

如果老人出现明显的手发颤、行动不便,不自觉地流口水,再加上睡眠习惯改变,如睡觉时大喊大叫、手脚乱动、常被惊醒;或是原先挺开朗的人,突然不开心、抑郁了,就要小心是不是患帕金森病了。

3、帕金森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3.1、远离社会造成抑郁
帕金森患者由于肢体的震颤、行动的不便,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封闭起。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又称帕金森原理或二八定律,是经济学中的
一个规律,指出大部分事物的80%结果是源自20%的原因。

这个定律最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金森(Vilfredo Pareto)提出,他观察到意大利的财富分布极
不均衡,发现大约20%的人拥有大约80%的财富。

帕金森定律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如管理学、市场
营销和个人效率等。

比如,在企业管理中,帕金森定律可
以解释为80%的问题是由20%的原因引起的;在市场营销中,80%的销售额往往来自20%的客户;在个人效率方面,80%的成果往往源自于20%的努力。

帕金森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关注关键的、重要的20%因素,
这样可以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效果。

因此,人们可以
利用这个定律来优化资源分配、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

1。

第14章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第14章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第14章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第l4章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一、帕金森定律释义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他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他认为,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亦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帕金森把他提出的帕金森定律概括为两条(作为动机要素的)法则:其一是增加部属的法则,其二是增加工作量的法则。

二、帕金森定律的第一法则帕金森提出,当行政官员对他们自己的工作量感到过重时,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受动机规律引导的,即“一个行政官员想增加的是下级而不是对手”,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组织中的竞争对手,同时增加部下也可以提高该官员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第一法则:增加部下的法则。

三、帕金森定律的第二法则1.帕金森定律的第二法则内容由于职位上的工作量不变(或略微增大),而人员却大幅度地增加,这就决定了下属行政官员们必须互相合作地从事工作。

对于以前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情,如果分解之后,人为地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从而便需要由许多行政人员来共同分担。

即行政官员彼此之间人为地制造工作、增加工作量的法则.2.“烦琐定律”通过对帕金森定律的实证分析,帕金森进一步得出结论,各级行政机构一旦建立,内部势必设满各种委员会、理事会和局、办、厅,而财政上比较重要的问题往往则必须通过它们才能解决。

这种状况产生了被帕金森称为“烦琐定律”的典型的委员会工作方式。

帕金森认为,这种委员会工作方式的效率很低。

四、简评(1)帕金森以讽刺的笔调和小品文的方式对官僚组织的弊端进行了有价值的剖析,基本上指明了臃肿组织机构低效能与组织机构表面上的“伪适应症”是直接相关的。

组织机构的伪适应,是指组织机构中官僚化作风所支配的组织机构运行状态,即组织机构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组织机构本身内部的存在关系和权力威信。

彼得定律 帕金森定律

彼得定律 帕金森定律

彼得定律帕金森定律摘要:I.引言- 彼得定律和帕金森定律的定义II.彼得定律- 彼得定律的来源和背景- 彼得定律的具体内容- 彼得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例子III.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的来源和背景- 帕金森定律的具体内容- 帕金森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例子IV.彼得定律和帕金森定律的关联- 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两者之间的差异V.结论- 彼得定律和帕金森定律的总结- 这两定律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正文:I.引言彼得定律和帕金森定律是两种描述组织中人员与工作关系的经典理论。

它们为我们理解组织运作、人员管理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探讨这两个定律。

II.彼得定律彼得定律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提出的。

该定律认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都会趋向于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级别。

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在其职业生涯中,最终会晋升到他们的能力所不能承受的职位。

III.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是由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帕金森(Norris McWhirter)提出的。

该定律认为,工作总是会蔓延到能够完成工作的所有时间。

换句话说,人们倾向于利用所有可用的时间来完成工作,而不是按期完成。

IV.彼得定律和帕金森定律的关联彼得定律和帕金森定律虽然描述的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彼得定律揭示了组织中人员晋升的困境,而帕金森定律则揭示了人们在完成任务时的时间管理问题。

这两种定律共同反映了组织中人员与工作关系的一些基本特点。

V.结论总的来说,彼得定律和帕金森定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组织和人员管理的深刻见解。

通过理解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组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管理学理论:帕金森定律

管理学理论:帕金森定律

管理学理论: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由英国历史学家西西尔·诺森·帕金森(C. Northcote Parkinson)于1957年在《经济学家》杂志上提出的。

这个定律说的是“工作会膨胀至填满可用的时间”,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的任务和时间总是会按照预定的时间来进行,而不论它实际上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

很多人会对这个定律有所体会。

比如,你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规定在下午五点之前完成,但你却一直在拖延,直到最后几分钟才开始急切的完成任务。

这是因为你一直觉得有足够的时间,直到时间不足为止才会感到紧迫。

帕金森定律不仅是个人问题,也存在于组织和企业中。

在企业中,如果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他们往往会更慢,更粗心,而且更容易出错。

同时,如果确实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完成任务,人们往往会努力挤压时间,以确保任务得以按时完成。

为了应对帕金森定律,我们需要意识到太多的时间可能会导致效率降低。

如果我们给自己或员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截止日期,那么人们往往会变得更加专注和紧张,并更认真地处理任务。

团队间的竞争或竞争市场的压力可能会更激发积极性和动力,从而增加生产力和提高绩效。

此外,我们应该注意到时间上的浪费和资源利用率。

拖延和琐事会占用我们的时间,我们需要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管理陈旧的任务列表和正确地分配时间来尽可能消除它们。

我们还需要确保任务的复杂性和优先级相匹配,并严格按照时间表完成任务。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和目标,并使用任务清单、日历和其他工具来跟踪和管理时间的使用。

综合以上,帕金森定律揭示了我们在管理时间、任务、人员和工作流程时的困境。

通过重视和管理时间,我们可以避免无效和低产的陷阱、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

❖ 4、管理者不具备权力垄断。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 ,他不害怕别人攫取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平庸的 人做助手。
4、帕金森定律的启示
❖ 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称职的行政 首长一旦占据领导岗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 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着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 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 拔的泥潭。所以说要想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必 须建立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最需 要注意的,是不能将用人权放在一个自身权力可能 受到直接影响的人手里。
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 1、发生于一个拥有管理职能的组织。一个没有管理 职能的组织,比如兴趣小组不存在帕金森定律阐释 的可怕顽症。
❖ 2、该组织不断追求完善。一个不思进取,抱守陈 规的组织,不必要引进新人,自然也没有帕金森定 律的困扰。
❖ 3、管理能力与管理角色不匹配。一个能够承担管理 角色的人,没有必要找一个助手,也不存在帕金森 定律的情况。
❖ 有一个私营企业主,他公司的土地,产权全部属于 企业主所有。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公司 有些名气了,现在越来越感到在管理上力不从心了 。显然,此时需要有人来协助他。于是企业主向各 种媒体发了征聘广告,应征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其 中有这样的人才:在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读完了MBA 课程,而且有长达十年的管理经验,业绩良好,显 然是十分得力的人选。这个私营企业主会不会聘任 他呢?
帕金森定律的内容
❖ 帕金森用英国海军部人员统计证明:1914年 皇家海军官兵15万人,而基地的行政官员、 办事员3000人,到1928年,官兵降为10万人, 但基地的行政官员、办事员却增加到5000人。 帕金森定律深刻地揭示了行政权力扩张引发 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官场传染病”。

帕金森定律的意思

帕金森定律的意思

帕金森定律的意思帕金森定律是20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奥美因帕金森提出的,是一种有关电力的基本定律。

定律是这样的:当一个加载电流流过一个电阻时,产生的电力与电流大小和电阻大小成正比。

由此可见:流过电阻时产生的功率取决于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帕金森定律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基本定律,在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设计电路,以确定电流的大小和电阻的大小。

帕金森定律可用来计算电流和电压的大小,从而计算出功率的大小。

帕金森定律对于理解和设计电路非常重要,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电路中存在的任何问题。

在工程领域,帕金森定律可用于设计各种电路,以及传输信号。

它还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电流和电阻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确定电流流过电阻所产生的功率,并确定电路中的各种部件的功率。

例如,根据定律,可以确定电阻的大小,以确定功率,以及电感元件的功率。

帕金森定律还可以用于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计算电池的电压、实现电池的充电,计算电池的性能、设计电路等等。

此外,帕金森定律也可以用于实现智能电力控制系统,从而更好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

此外,帕金森定律也可以用于提高低功耗电池的性能。

比如:可以用它来计算电池的电压以及电流,以实现功率损失最小化,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在科学研究领域,帕金森定律可以用于研究物体的电导率,以及物质的流动的方式。

研究发现,物质的流动受到电力的控制,而帕金森定律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流动和电力的关系,因此也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以上就是帕金森定律的意思。

它是电路设计、低功耗电池性能提升和研究物体电导率等重要的理论基础。

它的应用贯穿了电路的各个方面,它的实用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并为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帕金森定律公式

帕金森定律公式

帕金森定律公式
帕金森定律公式,又称帕金森定理,是描述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速与管道直径、管道内表面摩擦系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公式。

该公式的数学形式为:
Q = (π/4) ×D^2 ×v
其中,Q表示液体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D表示管道的直径,单位为米;v表示液体的平均流速,单位为米每秒。

帕金森定律公式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设计、计算管道的流量以及其他工程领域的液体流动相关问题。

然而,该公式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对于高粘度、非牛顿流体以及高速流动等情况,其适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通过实验或其他方法进行修正。

第14章 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第14章  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第l4章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一、帕金森定律释义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他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他认为,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亦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把他提出的帕金森定律概括为两条(作为动机要素的)法则:其一是增加部属的法则,其二是增加工作量的法则。

二、帕金森定律的第一法则帕金森提出,当行政官员对他们自己的工作量感到过重时,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受动机规律引导的,即“一个行政官员想增加的是下级而不是对手”,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组织中的竞争对手,同时增加部下也可以提高该官员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第一法则:增加部下的法则。

三、帕金森定律的第二法则1.帕金森定律的第二法则内容由于职位上的工作量不变(或略微增大),而人员却大幅度地增加,这就决定了下属行政官员们必须互相合作地从事工作。

对于以前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情,如果分解之后,人为地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从而便需要由许多行政人员来共同分担。

即行政官员彼此之间人为地制造工作、增加工作量的法则。

2.“烦琐定律”通过对帕金森定律的实证分析,帕金森进一步得出结论,各级行政机构一旦建立,内部势必设满各种委员会、理事会和局、办、厅,而财政上比较重要的问题往往则必须通过它们才能解决。

这种状况产生了被帕金森称为“烦琐定律”的典型的委员会工作方式。

帕金森认为,这种委员会工作方式的效率很低。

四、简评(1)帕金森以讽刺的笔调和小品文的方式对官僚组织的弊端进行了有价值的剖析,基本上指明了臃肿组织机构低效能与组织机构表面上的“伪适应症”是直接相关的。

组织机构的伪适应,是指组织机构中官僚化作风所支配的组织机构运行状态,即组织机构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组织机构本身内部的存在关系和权力威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亦称“官场病”或“组织麻痹病”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书。

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人20分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特别是在工作中,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他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至上而下,一级比一级庸人多,最终产生出机构臃肿的庞大管理机构。

由于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管理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

那么这个帕金森定律,注定要起作用。

也就是有这样一个公式:[1]式中:K是通过任命下属谋求晋升的工作人员数;L代表任职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差异;m是用于答复部门内部的各种文件的人员——小时数;N是所辖实际单位数;X将是每年所需要的新的工作人员数。

当然,数学家将会认识到,为了发现增长的比例,他们必须用X乘以100,并且除以上一年的人员总数,即:其中,Y表示原有人员总数。

这一数字证明恒定在5.17%~6.56%之间,而不考虑所完成的工作量(即使没有被完成)发生的任何变化。

帕金森这个公式揭示了各部门用人越来越多的秘密:部门负责人宁愿找两个比自己水平低的助手也不肯找一个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下属。

这样必然陷入机构越多越大,扯皮越多而人员增加也越多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形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扯皮推诿,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体系。

这个定律也可这么来看,对于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他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将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两名水平低的助手。

对于这位不称职的管理者来说,第一条出路是走不得的,那样他会失去许多利益;第二条路同样也不能走,因为那样会使自己多出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看来只有选择第三条路最为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而自己则能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同时也没有人成为自己晋级的障碍,而下级既然能力不济,他们又会上行下效,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2]帕金森定律警示的道理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称职的行政首长一旦占据领导岗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着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

这样就会在官场中形成类似的“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鲜花就好比是那些公司中的领导职位,牛粪就是那些公司中平庸的领导者,而这种“牛粪”插在“鲜花”上的危害是极其大的。

例如有一个水利局实行银行代发工资两个月后,职工们竟发现多出了34张“嘴”,有34名非水利局职工,却拥有水利局职工的工资帐户。

后经查实,这多出的34张“嘴”都是水利局干部的亲属,其中21人是水利局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子女亲属。

这其中有含饴弄孙的老人,目不识丁的农妇,甚至还有9名是正在学习的大中专学生。

宁夏西海固地区同心县,曾经是以“苦甲天下”而闻名的,但就是在哪里,这种帕金森现象十分常见,在同心县部分干部违法乱纪,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那些能力平庸的人又大量超编进入行政机构,致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吃“皇粮”的人数畸形膨胀。

冗员吃空了财政预算、补贴,就连专项资金也被挪用……这种“贫困的腐败”,引发了一连串的咄咄怪事——在这个仅有33万人口的贫困县里,吃“皇粮”者高达1.1万人,全县超编人员高达2800多人。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支超编大军中,有大批“拿着俸禄不上朝”的”挂职干部”,轮流上班的“轮岗干部”,10来岁的“娃娃干部”,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干部”。

县烈士陵园只有3座墓碑,但却供养着20名管理人员,难怪有人嘲讽是“20个活人守着3个死人”。

机构、人员过多过滥而造成的效率低下,几乎成了一些地方的通病,而少数“懒和尚”当主持而产生的“食客者众”,更成了这些部门的“痼疾”。

帕金森定律要发生作用,必须同时满足下面四个缺一不可条件:第一:必须要有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必须有其内部运作的活动方式,其中管理要在这个组织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这样的组织很多,大的来讲,各种行政部门,帕金森曾在书中举出英国海军编制的例子;小的来讲,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雇员的小公司,都存在着管理的组织。

第二:寻找助手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不称职的管理者本身不具有对权力的垄断性。

这就是说权力对这个管理者而言,可能会因为做错某件事情或者其他人事的原因而轻易丧失。

这个条件是不可少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何以要找两个不如自己的人做助手而不选择一个比自己强的人,这样也就不会产生“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

第三:这个管理者能力极其平庸,他在组织中的角色扮演不称职,如果称职就不必寻找助手,否则就不能解释他何以要找几个助手来协助。

第四:这个组织一定是一个不断自我要求完善的组织,正因为如此,才能不断地吸收新人来补充管理队伍,也才能符合帕金森关于人员编制增长的公式。

可见帕金森定律,必须在一个拥有管理职能,不断追求完善的组织中,担负着和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平庸的管理角色,且不具备权力垄断的人群中才起作用。

那么反弹琵琶,一个没有管理职能的组织,比如网络虚拟学术组织,兴趣小组之类,不存在帕金森定律阐释的可怕顽症。

一个不思进取,抱守陈规的组织,不必要引进新人,自然也没有帕金森定律的困扰。

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他不害怕别人攫取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平庸的人做助手。

一个能够承担他的管理角色的人,没有必要找一个助手,也不存在帕金森定律的情况。

通过上述条件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权力的危机感,是产生帕金森现象的根源。

恩格斯曾经说过:“自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就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

”人作为社会性和动物性的复合体,因利而为,是很正常的行为。

假设他的既有利益受到威胁,那么本能会告诉他,一定不能丧失这个既得利益,这也正是帕金森定律起作用的内因。

一个既得权力的拥有者,假如存在着权力危机,不会轻易让渡自己的权力,也不会轻易的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

在不害人为标准的良心监督下,会选择两个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助手,这种行为是自然而然,无可谴责。

比如说有一个私营企业主,(他公司的土地,产权全部属于企业主所有。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公司有些名气了),现在越来越感到在管理上力不从心了。

显然,此时需要有人来协助他。

于是企业主向各种媒体发了征聘广告,应征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其中有这样的人才:在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读完了MBA课程,而且有长达十年的管理经验(姑且不论他为何来这样企业的原因,假设就是自己愿意来这里效力),业绩良好,显然是十分得力的人选。

这个私营企业主会不会聘任他呢?这个老板可能会飞快的想:公司的土地是我的,所有产权都是我的,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来我这里是“无产阶级”,他纯粹是为我打工,干得好我可以继续留他,给他很高的待遇,干得不好我可以辞退他,无论他如何出色和卖力的工作,他不能坐我的位置,老板永远是我。

一番盘算以后,这个高智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就被留下来,老板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完全不受帕金森定律的影响。

这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力人的作法。

接着,这个企业继续发展,终于产生了企业经营的突破,业务范围扩大了,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高材生由于所学已经过时,又没有找时间很好的“充电”,离退休只有五年了,现在感到力不从心,现在需要助手协助他。

于是他向各种媒体发出征聘广告,各种人才络绎不绝涌来。

其中有两个老板比较看重,一个是某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写了很多的文章,理论功底极为深厚,实践经验却非常匮乏;另一个颇有实干家的手腕和魄力,拥有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操作经验。

老板拿不定主意,叫他选择,这时候就盘算开了,最后的结果是,选择了那个刚出校门的研究生。

所以说要想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必须把管理单位的用人权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将用人权放在一个可能直接影响或触犯掌握用人权的人的手里,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帕金森定律并非是老调重弹,缺乏新意,这个定律把我们一些行政机关用人现状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些心术不正的首长,以权谋私,“举贤不避亲”,竟把那些缺乏基本业务素质的亲属故旧,或欺上瞒下,或弄虚作假,或交换提携弄到自己所任职把掌的部门。

于是乎,“七姑八舅”一个个执掌了“帅印”,亲属嫡系一个个占据着要害岗位,而一个个有能力的干才,或因有些“野心”,或因有些真本领“气焰”有点“嚣张”,而受到轻用、不用,甚至倍受压制,其结果,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

一个私欲膨胀的行政首长,为一个个低能儿开启了大门,却把一批批有为之人拒之门外,于是平庸战胜了才俊,“牛粪”得到了“鲜花”。

关于人员增加的论证,帕金森是拿政府机关开刀的。

在他的书中假设了一种状况:一个公务员A,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

在他自己看来,工作任务太重了,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然而,这很有可能是他人过中年后精力衰退的自我感觉。

A面对这种情境,有三种方式可以解决所谓“工作过度”的问题。

第一,他申请辞职;第二,他申请让公务员B来分担自己的工作;第三,他可队要求增加两个助手公务员C和D。

从人之常情来判断,A只会选择第三个方案。

因为他若辞职,以前就白干了,养老金就泡汤了。

如果用B来分担他的工作,两人就平起平坐了,上司退休时,A就给自己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

所以,A会坚持增加C和D当自己的助手(如果只有一个助手,就同用B来分担工作效果—样)。

两个或者更多助手之间会相互牵制,而控制权则牢牢掌握在A手里。

C也抱怨工作太累,A给他指派两个助手E和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