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配合物的合成总结解析
三乙二胺合钴(III)配离子的合成拆分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综合性实验
三乙二胺合钴(III)配离子的合成拆分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综合性实验作者:孟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孟莉(赤峰学院化学系,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是第一个制备和分离出的金属配合物,因其配体乙二胺的螯合作用而引起的不对称取向,使其成为具有手性的金属配合物.本实验涉及到手性物质的制备拆分及表征,融合了无机实验和有机实验的实验技术,实验方法简便易行,教学效果好,是一个值得介绍的化学综合性实验.关键词:手性配合物;拆分;表征;综合实验中图分类号:O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1)04-0027-02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很多生命现象都依赖于手性的存在和手性的识别.物质具有手性的原因是源于其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手性物质因其具有的特殊性质,在医药、农药、香料、食品添加剂和昆虫信息素等领域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手性金属配合物在许多前沿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1].例如,将具有独特光学、磁学性质的手性金属配合物探针引入现代分析技术,可以探测生物大分子的一些性质;特异识别和切割DNA的手性金属配合物可用于基因工程;某些手性金属配合物是用于不对称反应的高选择性催化剂;有些手性金属络合物还是性能优良的功能材料.获得非天然存在的手性配合物的方法通常分为三种:外消旋体的拆分、手性物质的化学修饰和直接应用不对称合成.外消旋体拆分又分为结晶拆分法;生物拆分法;化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膜拆分和电泳技术.外消旋体拆分是一种经典的分离方法.1 实验目的(1)掌握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的合成方法(.2)掌握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的拆分方法和表征方法(3)掌握旋光仪和数字熔点仪的使用方法.2 实验原理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Co(en)3]3+(这里en=NH2CH2CH2NH2) 属于六配位螯合物,是A.Werner1912年制备和离析(拆分)的第一个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乙二胺的不对称螯合使分子与其镜像不相重合,它们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的方向不同而成为一对光学异构体.两种异构体中,一种异构体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右旋转,而另一种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左旋转,通常以(+)表示右旋,而以(-)表示左旋.本实验[2]是硫酸钴溶液在有乙二胺(en)和活性碳的条件下被空气氧化.活性碳对迅速生成的配合物[Co(en)3]2+氧化成[Co(en)3]3+起催化作用.由此得到的[Co(en)3]SO4Cl与旋光性的右旋酒石酸根[(+)tart]形成非对映体因溶解性不同而分别析出.[(+)Co(en)3][(+)tart]Cl是可溶性最小的非对映体,优先从溶液中结晶成五水化合物,[(+)Co(en)3][(+)tart]Cl与KI反应转化成[(+)Co(en)3]I3.H2O,生成物的比旋光度[α]D20为+89.然后向溶液中加入KI,有[(+)Co(en)3]I3.H2O的混合物析出,因[(-)Co(en)3]I3.H2O在温水中的溶解度比其对映体大得多,重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Co(en)3]I3.H2O,其[α]D20为-89.通过测定各旋光异构体的比旋光度[α]D20,与理论值相比,可求得样品中异构体的纯度.这一过程的反应式如下:CoSO4+3en=[Co(en)3]SO44[Co(en)3]SO4+O2+4HCL=4[Co(en)3]SO4Cl+2H2O[(+)Co(en)3]3++(+)tart+Cl-+5H2O=[(+)Co(en)3][(+)tart]Cl.5H2O↓[(-)Co(en)3]3++(+)tart+Cl-=[(-)Co(en)3][(+)tart]Cl[(+)Co(en)3][(+)tart]Cl+3I-=[(+)Co(en)3]I3.H2O+(+)tart+Cl-[(-)Co(en)3]3++(+)tart+I-=[(—)Co(en)3]I3.H2O+Cl-3 实验仪器与药品3.1 仪器WXG-4目视旋光仪(仪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WRS-1A数字熔点仪(上海物理光学仪器厂);DGF30/14-ⅡA电热鼓风干燥箱(南京实验仪器厂);仪器系统有限TP-214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电热套;10ml量筒;250ml量筒;烧杯;50ml容量瓶3.2 药品(药品均为分析纯)碘化钾,碳酸钡,(+)酒石酸),硫酸钴,丙酮,无水乙醇,乙二胺,活性炭4 实验步骤将10g(+)酒石酸溶于50ml水中,加入13g碳酸钡,微沸半小时使反应完全,沉淀水洗,干燥.将14g七水合硫酸钴溶于26ml水中,加入40ml24﹪的乙二胺、10ml浓盐酸和2g 活性碳,充分搅拌并使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静置氧化约3天.稀盐酸和稀乙二胺调节pH为7.0~7.5.溶液在蒸汽浴上加热15min,过滤除去活性碳.将14g(+)酒石酸钡加入上面的滤液中,蒸汽浴上加热半小时.滤出BaSO4沉淀,沉淀水洗,滤液浓缩到约30ml,冷却,过滤(+)[Co(en)3]Cl[(+)C4H4O6]的橙红色晶体(保留滤液供以后离析左旋异构体用).晶体热水溶解,冷却重新析出晶体,过滤,无水乙醇洗涤晶体,干燥.干燥后的晶体溶于20ml热水中,加入浓氨水1ml及KI溶液,搅拌.冷却,过滤得到橙红色的(+)[Co(en)3]I3··H2O针状晶体,30%KI,乙醇和丙酮洗涤晶体,凉干,称量.在上面保留的滤液中加入1ml浓氨水,6gKI,冷却,过滤得到不纯的(-)[Co(en)3]I3··H2O.用30%KI洗涤沉淀.热水溶解,滤出未溶解的消旋酒石酸盐,加2g KI于50℃的滤液中.冷却.此时有橙黄色的(-)[Co(en)3]I3··H2O晶体析出,过滤,乙醇和丙酮洗涤,干燥,称量.表征.5 实验结果及讨论5.1 实验结果实验条件:室温为20℃.拆分得到的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左旋体及右旋体晶体显微镜视图见图1图2所示;实验分别称取右旋体0.2568g左旋体0.2514g,分别配成溶液25ml.数字熔点仪和旋光测定仪测得的实验数据见表1表2.5.2 讨论5.2.1 实验结果表明,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熔点量程均为0~1℃,两种异构体光学纯度也较高,尤其右旋体纯度高于左旋体,达到约98%纯度.达到拆分效果,符合实验要求.5.2.2 对金属配合物进行充分的氧化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根据实验条件,可以采取直接通入2小时氧气的方法进行氧化.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本实验采用在空气中静置3-4天进行氧化.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验每周一次的特点,空气中静置7天则氧化效果更好.5.2.3 学生实验每周一次半天,试验总用时为三周.6 教学实践效果本实验涉及到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及结构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操作方法,使用多种仪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后期的毕业论文工作奠定了基础;本实验涉及到手性物质的合成——化学中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在大四学生中开设此课程的实践证明,实验方法简便易行,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参考文献:〔1〕王大伟,曹会兰.手性分子研究与手性技术发展.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7(2):30-32.〔2〕张寒琦,徐家宁.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的旋光异构体的制备、拆分和旋光度测定.综合和设计化学实验,2006(5):20-25.。
配合物知识点归纳
3.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体
• 配体:配合物中提供孤电子对以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 称为配体
• 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 位原子
• 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注意配位数与配体 数目的区别
• 配体的主要类型 含有孤电子对的分子,如CO,NO,NH3 含有孤电子对的阴离子:如Cl–,CN– 含有π电子的分子或离子:乙烯
3.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体
• 配体的分类
单齿配体: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双基配体:含有二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多基配体: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 两可配体:
SCN— —— 硫氰酸根
NCS — —— 异硫氰酸根
NO2 — ONO —
—— 硝基 —— 亚硝酸根
3.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体
en C2O42-
第4章 配合物
4.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 配合物的定义:配合物是由一定数量的可以提供孤电 子对或π电子的离子或者分子(统称配体)与接受孤 电子对或π电子的原子或者离子(统称中心原子)以 配位键相结合的化合物
• 配位键:两个原子间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 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配位键
• 配合物的组成:外界+内界(中心原子+配体)
CN=6
sp3d2 d2sp3
外轨, 内轨
空间构型 直线型 正四面体 正方形
例子
正八面体
正八面体
4.3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 外轨内轨的判断 根据中心原子电子构型判断,中心原子具有d10,只能形 成外轨型配合物,中心原子内层d轨道存在空轨道可形成 内轨道形配合物 根据配体配位能力强弱判断,强场配体形成內轨型配合 物,弱场配体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根据配合物的磁性判断杂化类型 根据 n(n 2) 可用未成对电子数目n估算磁矩µ(理 论值)
第二章配合物的合成
脱掉水后只有乙醇和金属配合形成[Ni(EtOH)6]2+,它 可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ClO4-形成 [Ni(EtOH)6](ClO4)2,后者容易被分离出去。
• 由于HClO4是强氧化剂,易发生爆炸反应,故在分 离中采用MClO4。上述配合物必须在无水介质中合 成,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如下反应:
H [Ni(EtOH)6](ClO4)2 2 O
[Ni(H2O)6]2++6EtOH+2ClO4-
•
•
4.[Cr(NH3)6](NO3)3的合成
无水CrCl3可同液氨反应,但主要产物是
[Cr(NH3)5Cl]Cl2,剩下一个内界的Cl-很难被取代。 但是,碱性水解反应比中性水解反应要快得多。 因此,用碱催化液氨溶剂来取代剩下的Cl-是可能 的,此时NH2-是碱,而进场配体是NH3。反应可 能遵循如下机理:
[Cu(acac)2] + py→ [Cu(acac)2py]
2-2 利用取代反应合成配合物
一、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最常用)
此法是在水溶液中的一种金属盐和一种配体之间的反应。 实际上是用适当的配体去取代水合配离子中的水分子。例如 [Cu(NH3)4]SO4的制备。此法也适用于Ni( Ⅱ)、Co(Ⅱ)、Zn(Ⅱ) 等氨配合物的制备。但不适合于Fe(Ⅲ)、Al(Ⅲ)、Ti(Ⅳ)等氨配合
物的制备。
原因: NH
3
H 2O
NH
4
OH
存在着NH3与OH-对金属离子的竞争。由于Fe(Ⅲ)、Al(Ⅲ)、
Ti(Ⅳ)等的氨配合物稳定性较小,而其氢氧化物很难溶,虽然加
入过量氨水,仍是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因此,需用其他方法来 制备这类配合物。
配合物的分解与合成反应路径
配合物的分解与合成反应路径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配体构成的化合物。
在化学反应中,配合物的分解与合成反应路径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配合物分解与合成的反应路径,并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因素。
一、配合物的分解反应路径配合物的分解反应可以通过热解、溶剂效应、酸碱效应等多种途径进行。
下面以一种常见的配合物—[Cu(NH3)4]2+为例,讨论其分解反应路径:1. 热解反应当[Cu(NH3)4]2+受热时,可以发生热解反应,生成氨气和氧化铜:[Cu(NH3)4]2+ → CuO + 2NH3↑2. 溶剂效应在适当的溶剂中,配合物的分解也可由溶剂效应引起。
以[Co(H2O)6]2+为例,当置于无水乙醇中时,[Co(H2O)6]2+发生水合络合物Cl^-的置换,生成[Co(Cl)(H2O)5]2+:[Co(H2O)6]2+ + Cl^- → [Co(Cl)(H2O)5]2+ + H2O3. 酸碱效应在酸碱条件下,配合物的分解也较为常见。
以[Fe(CN)6]4-为例,当加入强酸HCl时,可以发生配体CN^-的置换反应,生成HCN气体:[Fe(CN)6]4- + 6HCl → 6CN^- + FeCl62- + 6H+二、配合物的合成反应路径配合物的合成反应可以通过配体的配位反应、络合反应等进行。
下面以一种例子—[Fe(CN)6]4-为例,讨论其合成反应路径:1. 配体的配位反应当配体CN^-与中心金属离子Fe3+接触时,可以发生配位反应,生成六配体的[Fe(CN)6]4-:CN^- + Fe3+ → [Fe(CN)6]4-2. 离子的络合反应在合适的条件下,离子的络合反应也能够合成配合物。
以[Cr(H2O)6]2+为例,当加入硝酸银AgNO3时,发生离子间的络合反应,生成[Ag(NH3)2]+离子,进而生成[Cr(NH3)6]2+:[Cr(H2O)6]2+ + 3Ag(NH3)2+ → [Cr(NH3)6]2+ + 3Ag+ + 6H2O三、影响配合物分解与合成反应路径的因素配合物的分解与合成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配合物反应路径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配合物的合成
4.加入沉淀剂。当制得的配合物是一个阳离
子时,可能需要加入一种合适的阴离子,使它生
成一种难溶盐将其分离。反之,为了沉淀一种配
阴离子,可以加入一种合适的阳离子。
二、对于非经典配合物,通常是共价性的化
合物,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具有较低的熔点和 沸点。也可用上述方法分离,但更常用蒸馏、升华 和色层分离的方法。 重结晶: 若配合物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可采用在沸水中 进行重结晶。也可选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在有机相 中重结晶。
[Cr(en)3]I3 + 3AgCl → 3AgI↓+ [Cr(en)3]Cl3
• 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溶剂是二甲基替甲酰胺 (DMF)(CH3)2NCH利用此溶剂能够以高产 O 率通过下面反应制得cis-[Cr(en)2Cl2]Cl:
[Cr(DMF)3Cl3] + 2en (灰蓝色)
[Co(NH3)5Cl]Cl2 [Co(H2O)6]Cl2+NH3+NH4Cl (紫色) O 活 性 炭 HCl [Co(NH3)6]Cl3 (橙黄色)
[Cu(acac)2] + py→ [Cu(acac)2py]
2-2 利用取代反应合成配合物
一、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最常用)
此法是在水溶液中的一种金属盐和一种配体之间的反应。 实际上是用适当的配体去取代水合配离子中的水分子。例如 [Cu(NH3)4]SO4的制备。此法也适用于Ni( Ⅱ)、Co(Ⅱ)、Zn(Ⅱ) 等氨配合物的制备。但不适合于Fe(Ⅲ)、Al(Ⅲ)、Ti(Ⅳ)等氨配合
4
2 NMe
3
trans [ SnCl 4 ( NMe 3 ) 2 ]
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热稳定性:配合物在加热 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化学稳定性:配合物抵抗 化学反应的能力
结构稳定性:配合物在结 构上保持稳定的能力
配位稳定性:配合物在配 位环境中的稳定性
配合物与反应介质 的作用
配合物在反应中的 稳定性
配合物的反应速率 与机理
配合物在合成与其 他化学反应中的应 用
催化剂:配合物可用于制造各种工业催化剂,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药物研发:配合物可用于药物设计和合成,治疗各种疾病。 环保领域:配合物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废气,降低环境污染。 农业领域:配合物可用于农药和肥料的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配合物在生物体内 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机制
配合物在生物催化 剂中的应用
配合物在药物设计 和治疗中的应用
配合物在生物成像 和检测技术中的应 用
催化剂:配合物可用于合成化学反 应的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 性。
生物成像:配合物可用于荧光、磁 共振等生物成像技术,有助于生物 医学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新能源开发:利用配合物提高太阳 能电池的效率
红外光谱:确定配合物中的配 体和金属中心
核磁共振谱:研究配合物中原 子核的磁性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配合物的 电子跃迁
X射线衍射:确定配合物的晶 体结构和分子构型
配合物的组成:由中心原子或离子 和配体组成
配合物的键合方式:包括配位键和 共价键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常见的有四面 体型、八面体型和直线型等
配合物的性质表征:如颜色、溶解 度、磁性等
溶解性:配合物的溶解度及其影响 因素
磁性:配合物的磁性及其影响因素
添加标题
配合物的合成实验报告
配合物的合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合成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配合物,并通过实验步骤和结果验证合成过程的可行性和成功性。
实验器材和试剂•试剂A:苯乙烯(10 mL)•试剂B:二茂铁(5 g)•试剂C:氯化铜(2 g)•试剂D:三氯化铁(3 g)•试剂E:苯甲酸(5 mL)•反应容器:干燥的三口瓶(50 mL)•搅拌棒:玻璃搅拌棒•试管:干燥的试管(50 mL)•化学药品:酒精,乙醇(100 mL)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试剂溶液1.取一个干燥的三口瓶,将试剂A、试剂B、试剂C、试剂D按照配比加入瓶中,并进行充分混合。
2.将试剂E加入干燥的试管中,用酒精溶解。
步骤二:反应过程1.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将试剂溶液从步骤一的三口瓶中转移至干燥的试管中。
2.将试管放入恒温槽中,将恒温槽温度设定为80°C,反应时间设定为4小时。
3.在反应过程中,用玻璃搅拌棒轻轻搅拌试管中的溶液,以保证反应均匀进行。
步骤三:产物分离和纯化1.将反应结束的试管取出恒温槽,冷却至室温。
2.加入适量的乙醇溶液,用于溶解未反应的杂质。
3.将溶液过滤,得到产物的固体。
4.用乙醇反复洗涤固体产物,去除杂质。
5.将洗涤后的固体产物干燥,得到纯净的配合物。
实验结果与讨论使用上述实验步骤合成的配合物经过纯化后,得到了纯净的产物。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认了产物的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
此次实验成功合成了预期的配合物,并进一步验证了合成方法的可行性。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确保反应均匀进行,采用了恒温槽控制温度,并通过搅拌棒搅拌溶液。
通过适当的溶剂选择和纯化步骤,有效地去除了未反应的杂质,得到了纯净的产物。
实验结果表明,本合成方法可用于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配合物,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同时,本实验也展示了合成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为今后的化学实验提供了参考。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配合物,并通过纯化步骤得到了纯净的产物。
3-2配合物的合成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
K2[Ni(CN)4] + 2K K4[Ni(CN)4] 2[Pt (PPh3)2C12] + 4PPh3 + N2H4 2[Pt(PPh3)2]4 + 4HCl + N2 有的配合物本身就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以用来氧化或还原另外一个配合 物。实际上就是发生了配合物间的电子转移反应。K3[Fe(CN)6]是一个常用 的氧化剂。 K2[CoII(edta)] +K3[FeIII(CN)6] K[CoIII (edta)] + K4[FeII (CN)6] 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考虑其氧化还原能力,也要考虑 反应后的分离和纯化,要尽可能地避免在反应中引入由氧化剂或还原 剂本身反应后产生的副产物。氧气(空气)、H2O2等都是很好的氧化剂, 被还原后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产物。KMnO4、K2Cr2O7等就不是好 的氧化剂,会给反应带人难于分离的副产物。 同样N2H4或NH2OH是较理想的还原剂,因为它们被氧化后产生N2,不 会给反应引入其他副产物。其他常用的还原剂还有H3PO2、Na2S2O3以 及溶于液氨中的Na、K或者是溶于四氢呋喃(THF)中的Li、Mg等。
取代和交换反应
Cl Cl 2- NH3 Cl NH3 Cl - NH3 NH3 Cl
Pt
Cl
Pt
Cl Cl
Pt
NH3 Cl cis-[Pt(NH3)2Cl2]
NH3
Cl
Pt
NH3 Cl
过量NH3
NH3
NH3
Cl HCl NH3
NH3
+ HCl
Cl NH3
NH3
Pt
NH3 NH3
Pt
NH3
Pt
Cl trans -[Pt(NH3)2Cl2]
Ph3P Ph3P RhI Cl PPh3 Cl PPh3 + Cl2 + H2 Ph3P H H RhIII PPh3 Cl RhIII Cl Cl PPh3
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实验教案
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实验教案
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与原理;
2.了解配合物的拆分原理及方法;
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与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
配合物是指由配体(L)与中心原子(M)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记作[ML]。
配合物的合成是将配体与中心原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
反应条件和试剂。
拆分是将已形成的配合物中的配体与中心原子分离,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三、实验步骤:
1.配合物的合成:
(1)准备试剂:选择适当的配体(L)和中心原子(M),根据需要准备适量的溶剂(如水、乙醇等);
(2)将配体溶解在溶剂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3)将中心原子溶解在溶剂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4)将配体溶液与中心原子溶液混合,搅拌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
(5)分离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纯品。
2.配合物的拆分:
(1)将配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2)加入适当的拆分剂,根据拆分剂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
(3)搅拌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
(4)分离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纯品。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
2.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3.分析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掌握了配合物的形成原理及拆分方法。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注意安全操作。
通过本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与观察分析能力。
配合物总结
配合物总结引言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多个配体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结构单位。
配合物在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催化反应、药物设计和材料科学等。
本文将对配合物的定义、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和阐述。
## 定义和性质配合物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多个配体通过配位键(共价键)结合而成。
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是配合物中的核心,并且在配位空间中形成一个坐标数。
配体是通过给予或共享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的电子对来形成配位键。
配位键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实体,也可以是共享的电子对。
配合物的性质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性质决定。
中心金属离子的选择将决定配合物的化学性质,例如高或低的反应活性,以及溶解性等。
而配体的选择将影响配合物的颜色、稳定性和结构等性质。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水合合成法水合合成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配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在水溶液中通过溶剂作用或水合反应直接合成配合物。
例如,可以将金属离子与水合氯化钠反应生成水合离子,进而与适当的配体反应,形成配合物。
配体置换法配体置换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配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已有配体替换为新的配体,从而形成不同的配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与相应的金属离子等进行反应实现。
气相法气相法用于制备低挥发性的配合物。
该方法涉及到蒸发和冷凝的过程,通过控制气相中的温度和压力,使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进行反应。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例如溶胶-凝胶法、固相法等。
配合物的应用由于配合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质,它们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催化剂许多配合物被用作催化剂,用于加速化学反应速率。
这些配合物可以通过调节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配位键性质,来调控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药物设计配合物在药物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金属离子可以作为药物的活性中心,而配体则通过配位键与金属离子结合,从而调控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光电材料一些配合物因其特殊的光电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配合物的实验报告
配合物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引言: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其在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一种铁配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实验步骤:1. 合成配合物:首先,我们准备了所需的试剂和药品,包括铁盐和配体。
然后,我们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将铁盐和配体混合,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和洗涤的步骤得到了目标配合物。
2. 表征配合物:我们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对合成得到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首先,我们进行了元素分析以确定配合物的组成。
然后,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来研究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晶体结构。
实验结果:1. 配合物的合成:经过反应和纯化步骤,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一种铁配合物。
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组成为FeL2(L代表配体)。
这表明每个中心铁离子与两个配体形成了配位键。
2. 配合物的性质: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配合物中的配体与铁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在可见光区域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线,显示出不同于铁离子和配体的吸收峰。
这表明配合物具有特定的吸收性质。
热重分析结果显示,配合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配合物开始分解,失去部分质量。
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配合物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其晶胞参数和晶体结构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一种铁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性质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特定的组成和结构,其性质与铁离子和配体有所不同。
配合物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吸收特性,并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配合物提供了基础。
本实验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化学实验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的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物质,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药物、材料等领域。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各种配位化合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合成方法。
一、配合物溶液的合成1.普通配位反应普通配位反应是配合物溶液合成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Co(NH3)6]Cl3为例,实验中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氯化合物溶液和氨的氯化钠溶液,将其反应后转移到酒精醇溶液中,并在恒温搅拌下结晶得到单斜晶系的[Co(NH3)6]Cl2。
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2.配位配离子交换反应配位配离子交换反应是指将一个或多个配体从一个金属中心物种转移到另一个金属中心物种的反应。
例如,可以通过将CuSO4和盐酸铵同时混合,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反应后产生[AuCl2]^-离子,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
二、固相合成固相合成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在固相条件下进行,结晶得到配位化合物。
例如,通过将金属阳离子和配体混合,然后在高温下熔融,冷却结晶得到配位化合物晶体。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晶体纯度高等优点,常用于制备难溶于水或有害物质的配位化合物。
三、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配位化合物。
例如,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过程中,使用酸性氨水溶液溶解LiOH,然后用过量浓硫酸调节pH,再加入盐酸反应生成2-[Revaprazan]的四氢萘溶液,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最终得到分散稳定性较好的配位化合物。
四、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将溶胶转变为凝胶体系,然后通过干燥获得配位化合物的方法。
例如,将硝酸铈和硝酸尼钴在10 mL乙醇中共同溶解,加入适量的三甘醇并搅拌均匀形成透明凝胶,经过干燥后得到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第八章配合物
• 配合物概述 • 配合物的分类 •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 配合物的合成与分离 • 配合物的重要应用
01
配合物概述
配合物的定义
配合物的定义
配合物是由金属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的配位体 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配位体
配位体是提供电子对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的分子或离子。
晶体场分类
根据配位体对中心原子的 作用方式,可分为正八面 体场、正四面体场、平面 正方形场等。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解释配合物的磁性和光谱 性质,预测配合物的稳定 性。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定义
配合物分子中电子的能量状态,由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的原子轨道 线性组合而成。
分子轨道分类
根据电子填充情况,可分为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
色谱分离法
利用色谱柱对不同配合物的吸附能力不同, 实现配合物的分离。
配合物的纯度鉴定
物理性质检测
通过测定配合物的熔点、沸点、 密度、折光率等物理性质,与标 准值进行比较,判断配合物的纯 度。
元素分析
通过测定配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判断配合物 的纯度。
谱学分析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 谱等谱学手段对配合物进行结构 分析,判断配合物的纯度。
03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键理论
配位键定义
配位键的特点
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另一个原子提 供孤对电子,两者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通常比较稳定。
配位键的形成
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 对电子,通过配位键与中心原子结合。
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定义
配合物晶体中中心原子周 围的配位体所形成的场。
[Ag(pba)(Et-dtc)]·p-C_6H_4(CH_3)_2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
其 中独 立衍 射 点 [ >2 ( ) 为 79 4 R =0 0 18 。最终 偏 差 因子 R1 . 3 , =0 1 8o I a ] 4 ( i . 2 ) :0 0 88 wR2 . 0 E >2 () 。 ] 配合 物 的晶体 结构 用直 接法 解 出 , 多轮 F u ir 经 o r 法合 成获 得全 部非 氢原 子坐 标 , 差值 F uir e 用 o r 法 e
C。, 对它 的结 构性 质进 行 了研 究 。本 文 以 Ag l 并 ] NO。 N, 二 [二 苯基 膦 ) 甲基 ]苯胺 等 为原 料 合成 和 N一 ( 亚 一 标题 化 合物 , 并用 I x 射线 衍射 等进行 分 析和 表征 。 R、 一
l 实验 部分
I I 试 剂与 仪 器 .
Se t 01 p .2 1
2 1 年 9月 01
E (b ) E —t) ・ — 6 ( H32 合 物 的 Ag p a ( tdc - P C H4C ) 配 ] 合成 、 晶体结构及光谱性 质
黄 廷洪 , 王 苗, 马 凯 , 坤 国 , 瑛达 , 腾丽 , 修建 杨 黄 游 王
第2卷 9
第 3 期
广西 师范 大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Jun l f ag i r l ies y N trl c neE io o ra o n x ma Unv ri : aua S i c dt n Gu No t e i
Vo . 9 No 3 I2 .
P p cr m eF I 型 傅 立 叶变 换 红 外 光 谱 仪 ( r压 片) 美 国 P r i— l r公 司 ) B u e E S etu On T— R KB ( ekn E me ; rkr S MAR C T C D衍 射仪 ;o i— re时 间分 辨荧 光仪 ( 国) JbnHo b 法 。
三乙二胺合钴结构简式
三乙二胺合钴结构简式一、引言三乙二胺合钴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三乙二胺合钴的结构简式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三乙二胺合钴的化学性质2.1 化学式三乙二胺合钴的化学式为(C2H5)3N•Co。
2.2 分子结构三乙二胺合钴分子由一个钴原子和三个乙胺分子组成。
钴原子位于分子的中心,周围被三个乙胺分子配位。
2.3 配位键三乙二胺合钴中的钴原子与乙胺分子通过配位键相连。
配位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使得钴原子与乙胺分子之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2.4 空间构型三乙二胺合钴的空间构型为八面体形。
钴原子位于八面体的中心,乙胺分子则位于八个顶点上。
三、三乙二胺合钴的合成方法3.1 反应方程式三乙二胺合钴的合成反应方程式为:CoCl2 + 3(C2H5)2NH → (C2H5)3N•Co + 2C2H5Cl3.2 合成步骤合成三乙二胺合钴的步骤如下: 1. 将氯化钴溶解在乙胺中,生成CoCl2溶液。
2. 在室温下搅拌溶液,使其充分反应。
3. 过滤产物,得到三乙二胺合钴。
3.3 实验条件合成三乙二胺合钴的实验条件如下: - 温度:室温 - 压力:常压 - 反应时间:约1小时四、三乙二胺合钴的应用4.1 催化剂三乙二胺合钴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
其配位键的形成使得钴原子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4.2 医药领域三乙二胺合钴也在医药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金属配合物药物。
例如,三乙二胺合钴可以用于治疗某些肿瘤疾病。
4.3 其他应用除了催化剂和医药领域,三乙二胺合钴还广泛应用于电池、染料、涂料等领域。
其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这些领域中的重要材料。
五、总结本文对三乙二胺合钴的结构简式进行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通过对其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乙二胺合钴这一重要化合物。
三乙二胺合钴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化学领域的知识,还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配合物的合成实验报告
配合物的合成实验报告配合物的合成实验报告一、引言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其周围的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通过合成不同的配合物,可以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本实验旨在合成一种特定的配合物,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结构和性质。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氯化铜(CuCl2)- 氯化钠(NaCl)- 氯化钾(KCl)- 氯化铵(NH4Cl)- 乙酸铜(Cu(CH3COO)2)- 氨水(NH3)- 乙醇(C2H5OH)- 蒸馏水2. 实验方法:(1) 合成Cu(NH3)4Cl2:a. 将适量的CuCl2溶解于少量的蒸馏水中,得到溶液A。
b. 将适量的NH3溶解于少量的蒸馏水中,得到溶液B。
c. 将溶液B缓慢加入溶液A中,同时搅拌,直至出现深蓝色沉淀。
d. 将沉淀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Cu(NH3)4Cl2。
(2) 合成Cu(NH3)2(CH3COO)2:a. 将适量的Cu(CH3COO)2溶解于少量的蒸馏水中,得到溶液C。
b. 将适量的NH3溶解于少量的蒸馏水中,得到溶液D。
c. 将溶液D缓慢加入溶液C中,同时搅拌,直至出现浅蓝色沉淀。
d. 将沉淀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Cu(NH3)2(CH3COO)2。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Cu(NH3)4Cl2的合成:在实验过程中,将CuCl2溶液与NH3溶液缓慢混合后,观察到了深蓝色的沉淀。
这表明CuCl2与NH3发生了配位反应,形成了Cu(NH3)4Cl2配合物。
配合物的颜色变化是由于电子转移引起的。
通过合成Cu(NH3)4Cl2,我们可以推测其结构为四个氨分子和两个氯离子配位于中心的铜离子。
2. Cu(NH3)2(CH3COO)2的合成:在实验过程中,将Cu(CH3COO)2溶液与NH3溶液缓慢混合后,观察到了浅蓝色的沉淀。
这表明Cu(CH3COO)2与NH3发生了配位反应,形成了Cu(NH3)2(CH3COO)2配合物。
通过合成Cu(NH3)2(CH3COO)2,我们可以推测其结构为两个氨分子和两个乙酸根离子配位于中心的铜离子。
配合物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配合物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配合物的制备过程及操作技能。
3. 分析配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二、实验原理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本实验以氯化铜和氨水为原料,合成[Cu(NH3)4]2+配合物。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沉淀溶解等现象,了解配合物的生成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氯化铜(CuCl2)、氨水(NH3·H2O)、蒸馏水、滴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滤纸、干燥器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电子秤、试管、锥形瓶、离心机、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氯化铜溶液:称取0.1g氯化铜,加入10ml蒸馏水,溶解后备用。
2. 氨水处理: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
3. 沉淀溶解:继续滴加氨水,直至蓝色沉淀溶解,形成深蓝色透明溶液。
4. 配合物的分离:将深蓝色溶液过滤,收集滤液,并用滤纸吸干滤液中的水分。
5. 干燥:将滤液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固体。
6. 红外光谱分析:对干燥后的固体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溶液颜色从无色变为蓝色,说明氯化铜与氨水反应生成了[Cu(NH3)4]2+配合物。
2. 在滴加氨水过程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形成深蓝色透明溶液,说明配合物的生成。
3.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结构为[Cu(NH3)4]2+。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氨水滴加速度对配合物的生成有较大影响。
滴加速度过快,会导致溶液中出现较多沉淀,影响配合物的生成;滴加速度过慢,会导致配合物生成不完全。
2. 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效果。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合成了[Cu(NH3)4]2+配合物。
2.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沉淀溶解等现象,了解了配合物的生成过程。
3. 掌握了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操作技能,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形成状态
[Fe(H2O)6]2+ + 3bpy(乙醇溶剂
[Fe(bpy)3]2+ + 6H2O
[Co(DMF)3Cl3]+2en (DMF溶剂)
[Co(en)2Cl2]Cl
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形成状态
反应驱动力 浓度差---加入过量的新配体或者直接使用新配体做为
溶剂 交换前后配体配位能力的差别---配位能力强取代配位
CrCl3.6H2O + en
Cr(OH)3↓
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形成状态
可在乙醚中,按如下方法合成:
en 无水Cr2(SO4)3
KI
AgCl
溶液
[Cr(en)3]I3
[Cr(en)3]Cl3
2)[Ni(phen)3]Cl2(phen为邻菲咯啉)
NiCl2·6H2O + phen
[Ni(phen)3]Cl2
Cl
Cl
Cl
Cl
Cl
NH3
NH3 NH3
Pt
NH3
2+ Cl-
NH3
NH3 NH3
Pt
NH3
+ Cl-
Cl
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形成状态
Cl NH3
NH3 Pt
Cl
2)[PtCl(NO2)NH3(MeNH2)] 三种异构体的制备:
2-
2-
Cl
Cl Pt
NO2- Cl
NO2 Pt
Cl
Cl
Cl
Cl
Cl
Pt
四、几何异构体的制备
反位效应 trans effect
在几何图形有对称中心的金属配合物中,配体有使 其反位的另一配体不稳定的效应。
碳酸根配合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酸根配合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碳酸根配合物是指由碳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或配合物形成的化合物。
碳酸根(CO3^2-)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离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碳酸根配合物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重要性。
碳酸根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这使得它们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方面,碳酸根配合物在化学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适的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不同金属离子和碳酸根配合物。
这些配合物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在催化剂、荧光材料、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碳酸根配合物在环境科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含碳酸根配合物的化合物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与其他污染物发生特定的反应,从而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此外,碳酸根配合物还可以用作药物载体,通过与药物分子的配位作用,实现针对性药物输送和控制释放。
总之,碳酸根配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化学合成、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碳酸根配合物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其结构和性质,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文章结构的设定对于一篇长文的组织和阅读流程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以"碳酸根配合物"为主题,在整理内容时,我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碳酸根配合物的定义2.2 碳酸根配合物的合成方法2.3 碳酸根配合物的应用领域3. 结论3.1 总结碳酸根配合物的重要性3.2 对碳酸根配合物未来发展的展望3.3 结论在引言部分,我将对碳酸根配合物的概念进行简要概述,并明确本文的目的:介绍碳酸根配合物的定义、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在正文部分,我将详细阐述碳酸根配合物的定义,包括其化学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我将介绍碳酸根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涵盖常见的合成途径和关键步骤。
最后,我将探讨碳酸根配合物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医药、催化剂等,展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KI + O O O O O CH3OH O O O O K O O I
直接法
(2)无溶剂法:
O NaI + O O O O
加热熔融
取代和交换反应
(2)配体取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新配体可以可以取代原配合物中的一个、几 个或全部配体,得到新的配合物。例如: Ni(CO)4 + 4PCl3 Ni(PCl3)4 + 4CO [NiCl4]2- + 4CN- = [Ni(CN)4]2- + 4C1- [Ni(H2O)6] 2+ +3bipy = [Ni(bipy)3] 2+ + 6H2O [Fe(H2O)6] 2+ +3phen = [Fe(phen)3] 2+ + 6H2O [Co(NH3)5Cl]C12 +3en = [Co(en)3]C13 + 5NH3 K2[PtCl4] + en = [Pt(en)C12]+ 2KCl K2[PtCl4] +2en = [Pt(en)2]C12 + 2KCl K2[PdCl4] +2en = [Pd(en)2]C12 + 2KCl K2[Pt(en)2]C12 + 2HCl = K2[Pd(en)Cl2] + H2enCl2
取代和交换反应
Cl Cl 2- NH3 Cl NH3 Cl - NH3 NH3 Cl
Pt
Cl
Pt
Cl Cl
Pt
NH3 Cl cis-[Pt(NH3)2Cl2]
NH3
Cl
Pt
NH3 Cl
过量NH3
NH3
NH3
Cl HCl NH3
NH3
+ HCl
Cl NH3
NH3
Pt
NH3 NH3
Pt
NH3
Pt
Cl trans -[Pt(NH3)2Cl2]
3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3.1 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3.2 金属烯烃配合物的合成 3.3 金属
直接法
所谓直接法就是由金属和配体直接反应合成配合物的方法, 主要包括溶液中直接进行配位反应-即溶剂法、无溶剂法、 气相法、金属蒸气法及固相反应法等,本节介绍几种常用的 合成方和交换反应
金属离子的置换有一定的规律,由于不同的配体与金属离子 的配位能力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配体有着不同的金属置换顺 序。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一种螯合物出发合成一系列不同的 过渡金属配合物。另一类金属交换反应发生在金属与有机金属 化合物之间,一般活泼的金属能从有机金属化合物中置换出活 性较低的金属,形成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例如: Mg + Bu2Hg Bu2Mg + Hg Zn + Et2Hg Et2Zn + Hg 2Ga + 3Ar2Hg 2Ar2Ga + 3Hg 2In + 3Ar2Hg 2Ar2In + 3Hg
真空泵 水冷电极
产物出口
蒸气或挥发性液体导管
氧化铝坩埚(蒸发器)
液氮
金属蒸气法反应器示意图
取代和交换反应
(1) 金属交换反应: 金属配合物与其它金属的盐 (或化合物)之间发生金属离子交 换,可以用下式表示: MLl + M’n+ M’Lk + Mm+ + (l-k) L 式中 M 可以是过渡金属也可以是非过渡金属, M’ 是过渡金 属,L是螯合配体,反应结果是生成了更加稳定的螯合物M’Lk ,例如: 2Ln(NO3)3 + 3Ba(tfacam) = 2Ln(tfacam)3 + 3Ba2+ + 6NO3- 式中tfacam = d- trifluoroacetylcamphanone, 即d-三氟乙酰樟 脑。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1 经典配合物的合成 1.1 直接法 1.2 取代反应法 1.3 氧化还原法 1.4 模板法 1.5 水热、溶剂热法 1.6 固相反应法 1.7 特殊配合物的合成
2 簇状化合物的合成 2.1 含羰基簇状化合物的合成 2.1.1 配体取代 2.1.2 加成反应 2.1.3 缩合反应 2.1.4 金属交换反应 2.2 非羰基金属簇的合成 2.2.1 卤离子金属簇的合成 2.2.2 其它非羰基金属簇的合成
直接法
(4) 金属蒸气法: 金属蒸气法是指在蒸发器中 经高温生产活性很高的金属 蒸气,这些活泼的金属原子 与配体分子或原子在低温沉 积壁上发生反应而得到配合 物。显然,该方法要求高真 空、高温,对反应设备要求 很高。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合 成低价金属配合物、金属有 机配合物及原子簇配合物。 例如由钴原子直接合成 Co2(PF3)8
取代和交换反应
平面四边形配合物的反位效应: 在平面四边形配合物 (Ni 、 Pt 、 Pd 等的配合物 ) 中,反位效应 顺序可以作为合成新配合物的指导原则。所谓反位效应就是 指在二价铂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中,某配体对它对位上(即反 位 ) 的配体 (离去基团 )产生影响,即对其反位上的配体有活化 作用,使之容易离去,也就是容易被其它配体取代。经大量 实验研究二价铂的配合物反位效应顺序为 CO , CN— , C2H4 >PR3-,H—>CH3-,SC(NH2)2>I-,NO2-,SCN— >Br— >Cl—>py,NH3,RNH2>OH—>H2O。
O
O I
Na O O O
(3)气相反应法: 最典型的反应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由CO与过渡金属粉 末反应生产羰基化合物。如: Ni(s) + 4CO(g) Ni(CO)4 Fe(s) + 5CO(g) Fe(CO)5 Mo(s) + 6CO(g) Mo(CO)6 RuH2(PPh3)3 + N2 RuH2(N2)( PPh3)3
顺式和反式二氯二氨合铂的合成
取代和交换反应
对于含有易水解金属离子的体系,如Fe3+、Cr3+等,或者配 体的配位能力较弱,在与金属离子配位时竞争不过水分子, 取代反应只能在非水溶剂中进行才能够顺利完成。例如: [Cr(H2O)6]Cl3 + 3en [Cr(OH)3] + 3H2O + 3enHCl CrCl3 + 3en [Cr(en)3]C13 [Cr(DMF)3Cl3] + 2en cis-[Cr(en)2C12] + 3DMF 常用的非水溶剂:乙腈、无水乙醇、无水甲醇、丙酮、氯仿、 二氯甲烷、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DMF)、脂肪醚 类如1,2—二甲氧基乙烷、乙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