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之我见
美术鉴赏学习课心得体会6篇
美术鉴赏学习课心得体会6篇短暂的美术鉴赏课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我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本学期,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艺术学科。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学到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对我们的性格、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艺术素养以及人文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这几个星期的短暂学习,我收获良多。
美术鉴赏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领略到了美术领域的独特魅力。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但对每个儿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人生与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
在美术上,我国发展的尤为迅速,从古到今,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描写的是淋漓尽致,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
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世博会上看到的《清明上河图》。
由北宋的张择端费劲精力所作的一幅惊世之作。
我驻足在这幅唯美的画前,被它的美丽与精致所深深得吸引住了。
回家后我在网上还有一些文献上查找了很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了解到《清明上河图》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时期,首都清明时节郊区、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北宋年间的卞京,城内河流贯通,交通发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
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
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
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作者:车靖芳来源:《黑河教育》2015年第09期在普通高中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必修课程。
那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呢?一、正确认识学习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音体美的完善落实下,我们美术教育也被推到了最前沿。
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美术教师应多方面探索发展之路,当然也要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来促进教育。
高中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有效改变其在高中这个成长阶段的理性思维。
现在高中生确实面临着沉重的高考压力,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如果学生适当参加一些艺术教育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左右脑的均衡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从教育的规律看,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高中所提倡的,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这段时间是一个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经过了初中阶段,其兴趣可能已经比较集中地落到某一点上,如果在高中阶段有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接触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会有助于选择以后的发展方向。
二、美术鉴赏课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应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学生思维的启发在创新教育实施中起到突破作用。
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手让他们大胆学习和创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讲到米勒《拾穗》作品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原作创意出新的作品形式,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有的作品把三位农民放到太空中捡拾垃圾,还有捡人民币的,还有在拾穗之余抽空打高尔夫的。
有一幅作品是在纽约市郊,代表着美国文化的自由女神及可口可乐,还有纽约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但是三位农妇俯拾的却是制造都市脏乱的冷饮空罐,这幅作品体现了贫富对立,与米勒的《拾穗》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较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高中生培养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桥梁。
在美术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共同的美术鉴赏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从中得到审美享受,促进学生审美鉴赏力、审美判断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 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审美主体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是人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得并不断发展的特殊能力。
审美能力是衡量现代学生修养、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正式将美育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青年时期是精力旺盛、充满幻想和渴望创造的时期,是一个人初步形成世界观、审美观的关键时期。
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本来对学生就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对高中学生来说,美术鉴赏课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很多美术教师发现学生对美术鉴赏课兴趣不够,感觉美术鉴赏课很难开展。
我认为原因之一是因为陈旧、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提供认识、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以及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我对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以下认识。
一、营造和谐的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感知、激发审美想象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审美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指窗明几净的教室、美观整齐的班级财物、配套齐全的学科教学仪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多彩的文化设施。
2023美术赏析课听课心得精选5篇
2023美术赏析课听课心得精选5篇2023美术赏析课听课心得篇1美术鉴赏,老师授课的方式与多数老师一样,PPT作品展示,这种授课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它的乐趣与浪漫同时也是任何学科都无法媲美的。
经过这一学期的相处和学习,在美术方面,我也略有所知,了解了美术的发展史。
同时知道了许多美术方面的伟大的作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
美术鉴赏课,一堂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的课,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喜欢老师的平易近人以及她的温柔,最重要的是,老师总是以愉悦的态度对待我们,没见她发过脾气。
通过学习美术鉴赏,我也慢慢的学会了欣赏美术,在美术鉴赏学习中,我紧跟着老师讲课的步伐,通过对不同美术作品的欣赏,也渐渐的感觉自己还有那么一丁点的美术细胞,自己也稍微的有点成就感。
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地介绍美术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感觉到美术的乐趣。
一直都觉得,直到现在还是这么认为,美术很深奥、很有内涵、很专业,像我这样的人事没办法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其实我也挺喜欢美术的,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呼吁全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积小胜为大胜,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我喜欢它。
美术就好像是一种符号,它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美术是一种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演的艺术。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不但可以看它的变化,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了解美术表现的方法手段,同时老师也注重培养我们对美术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以及理解力。
美术鉴赏课堂,老师讲授了许多美术作品,例如:梵高的。
我国的民族美术可以说是艺术聚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
美术鉴赏总结
西方的大师画人物,也画风景、静物、肖像,对象只是作为启发他感受的一个材料,什么东西都可以感受,都可以入画,都可以进入到他的感情。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有很大的区分。
西方晚期的风景画,也不是实际的写生,而是在室内闭门造车,画一个也许,因而不是太生动。西方真正的风景画,是印象派油画,真正是对景写生,画出本人不同的感受。
今年五一我有幸去了文化古城西安,这座曾是十三朝古都的城市,现在看来依旧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进入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那些文物,我心中无比兴奋,认真观赏那些漂亮的艺术品,揣摩它们的历史,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美术学问。当我看到兵马俑的雄浑壮美,我最终体会到了历史书上对于秦朝的描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言不虚也!
西方印象派的鼎盛时期消失了许多位大师,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化田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其中莫奈的《睡莲》在看似随便轻松的笔触中却将光线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移的睡莲的温顺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睡莲》颜色非常丰富,但是全部的颜色在画面中都是格外的严厉和均衡。仅仅是描绘莲花的颜色也是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而颜色变化多端,让人虽不能一口断定是什么颜色的睡莲,但是却又觉得那些鲜艳的睡莲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笔触都似乎在描绘着莫奈当时对池中睡莲的宠爱。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莲看似都是有色块堆砌而成,却疏密真假相得益彰,让人一目了然却又回味无穷。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耀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明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颜色的对比也是单纯剧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布满了才智和灵气。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忱的生命体。我喜爱他那绚烂的颜色,满怀酷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颜色的对比也是单纯剧烈的。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关注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首先,我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包括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对艺术史的了解和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学习艺术史的基本知识,如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等。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去博物馆、画廊等地欣赏真实的艺术作品,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其次,关注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美术鉴赏的基本功,学生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来理解艺术作品的细节和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察艺术作品的指导,如从整体到细节,从形象到色彩等逐步深入观察。
另外,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艺术鉴赏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问题,如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意图等,以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再次,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美术鉴赏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需要实践的训练。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艺术媒材和技巧,如绘画、素描、摄影等,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我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情绪表达能力。
艺术作品往往可以通过表达情感和情绪来打动观众,而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情感与情绪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同时也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情绪表达能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欣赏艺术,从中受益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应注意突出美术特征,做到德育与审美教育相互渗透;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注意沟通,共同参与;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等手段。
想方设法提高美术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索之见我们的美术鉴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且教育的功能体现在美术学科上是应该超越美术本体的,所以必须让美术作品或者艺术家与人的精神世界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审美教育的目的。
下面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突出美术特征,并做到德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突出美术特征,一方面要防止过多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
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语句,将学生本来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了深奥难懂的研究课,这既不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美术欣赏的教学目标,学生审美价值观得不到满足,美术的学科目标也难以实现,并将导致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的丧失。
教师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新课改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创造的能力。
如有的教师过多介绍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轶闻趣事,或过多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或只是单纯的只搞技法训练等,这都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喧宾夺主。
二、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作品欣赏相结合如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或“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不能并重的表现。
“像”或“不像”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但若单纯地只是拿“像”和“不像”来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么,在当今这个数码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美术中的许多绘画作品又如何才能立脚?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更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精选7篇)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精选7篇)美术鉴赏篇1第一: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
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
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
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
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
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
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
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总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之我见
49神州教育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之我见贺富洲江西省永新县第二中学摘要:美术学科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学习美术不仅能够提高人的专业能力,强化人的专业素养,更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良好品质。
美术鉴赏课是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可以通过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艺术品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应用美术的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美术的观念,促进高中生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是否具有较为高超的美术鉴赏能力,已经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称得上是人才的标准。
由此可见,学习高中美术鉴赏,成为学生素质强化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工程深入开展的当前教育教学形势下,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学生打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打造成祖国伟大发展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美术鉴赏,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感知、联想、判断、分析的过程,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及内涵获得深入的理解与体会,获得审美情趣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形成良好的气质,获得观察美、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
在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因此对美术鉴赏的学习精力就相应减少了,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老师就更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效果了。
一、灵活机动地运用美术鉴赏教材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教材,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学都要以教材为基础开展,也并不意味着依照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就是正确的。
如果不能灵活机动地运用教材,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打折扣,学习感受也会受到较大影响,课堂教学也只能变成一潭死水,毫无波澜。
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需要在对高中美术鉴赏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减少枯燥乏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各异的风土人情》教学中,依据当地的民俗和传统文化,开设一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形式表演,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能够接收到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学生现状,切入实际的进行有效教学。
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介绍美术作品,了解美术流变的关系等,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的理解,从提高视知觉的感受能力去带动对作品的情感体验,用心去与作品交流,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习惯态度,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目的。
要让学生有机会比较和体会各种艺术不同语言的特点,锻炼用口述和笔述的方式加强对艺术语言的感受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欣赏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熟悉几件作品,了解一些与作品有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作品的审美感受。
在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提高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具体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
1 直观感受对作品最初的直观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由于这种感受是一种未受干扰的整体的把握,因而它是新鲜的、生动的,但这种感受的强弱程度是因人而异的。
它取决于观赏者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知觉样式。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造成学生欣赏过程不能进一步深入的原因,有时正是由于学生对该作品的形式感不理解,从而激发不起审美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
实际上,对学生直观感受能力培养的过程,也就是要求观赏者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增强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并使之运用于欣赏实践的过程。
2 分析理解学生的欣赏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感性阶段,还必须引导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这就有赖于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艺术家总是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
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高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集艺术理论研究、作品欣赏、审美能力培养于一身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对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和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从我的角度出发,我将从多个方面谈谈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进行良好的教学。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我们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美术鉴赏课程应该覆盖不同时期、地域和流派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参观博物馆等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语言。
同时,我们也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学者来进行讲座或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方法的同时增进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在美术鉴赏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作、展览评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要求他们撰写观后感或写作品评论,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方式。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技巧。
另外,我们也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在美术鉴赏课上,我们可以将艺术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
比如,我们可以与历史课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与文学课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文学和艺术的交叉对比,深入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美术鉴赏的同时,也能探索其他学科的知识。
此外,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美术鉴赏课上,我认为老师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
美术鉴赏课感悟(5篇范例)
美术鉴赏课感悟(5篇范例)第一篇:美术鉴赏课感悟美术鉴赏课感悟短短几周,我的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获益匪浅。
我深深感受到绘画,建筑,陶瓷,玉器的美感。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仿佛进行了一场美的旅程,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进入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世界的美,明白了我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真正的陶冶了我的情操,领略到体会到多种艺术作品的美。
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感觉我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在身边的各种各样事物中发现美的足迹。
通过在课堂上和课下对一些艺术作品的赏析,我真正的开阔了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了我的审美意识。
在像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书画中,我仿佛臵身到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中。
在这幅名画中,作者以长卷形式,主要描绘了两部分的景象,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
据说画中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让我们不禁对作者高超的画技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且在这样一部名作中我对宋朝的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大大的开拓了我的视野。
在许多的这种鉴赏活动中,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许多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我感觉在这种的名作的赏析过程中我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情操得到了陶冶,总之在无形中我的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玉器的赏析时,我对中国的玉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领略到了玉中所蕴含的美,看到了玉器所折射出的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在进行相关的课程时,我逐渐体会得到了:玉器是中国之粹,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施审美教育之我见
名画的感知和理解 ,不能苟合于某一种鉴赏模式 ,它将会 莎 》一 些鲜 为人 知 的东西 ,这 正是 作 品的神 秘之 处 ,也正
随着 人们逐 步认 识而 不断深 化 。 的抒 发形 式 。我们 在 鉴赏 南宋 画家 马远 的作 品 《 寒江 独钓 们 的 四周 留下 了大 片的 空 白 ,这 空 白 ,是 水 ,还是 天 空? 是 我们 为什 么在 高 中美术 鉴赏 课 教学 中 ,要 对学 生进 行直 我 们从 教学 实践 中体 验 到 ,审美 教育 是高 中美 术鉴 赏 鉴 赏课 是 实施 审美 教育 的教 学载 体 。在高 中美 术鉴 赏课 教 触 景生情 是 高 中美术 鉴赏 课实 施 审美教 育 的特有 情感 观 审美 教育 的意义 之所 在 。
罔 》时 ,首先能看到画面中画了-, f 扁舟和几道水波 ,它 课 教学 的核 心 。实施 审美 教育 的方式 多种 多样 ,高 中美 术
或 是别 的什 么 ,画家 没有 说 明 ,但 是 ,根据 画 家所 表现 的 学 中,只有 正确 培养 学 生健康 的审美 情趣 和感 受 ,树立 正 主 题和 刻 画的 艺术 形象 ,学 生完全 可 以想 象得 出 ,这空 白 确 的审美 观念 ,掌 握一 定 的审美 知识 ,才 能正 确 分析 、鉴 既 是代 表水 ,同时也 代 表天 ,这种 水 天一 色 ,无边 无 际 , 赏具 体 的美术 作 品 ,进 而才 能更 加深 刻地 认识 和 理解 作品
_ 卷j 簿 燕≮ 察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施审美教育之我见
◎ 柳青春
高 中阶段 是学 生树立 正 确 的人生 观和 世界 观 的关键 时 是促 进美 术鉴 赏 活动 的润滑 剂 ,可 以强化 高 中生对 美术 作 期 ,也 是学 生 的思想 、感 情 、理想 和 追求 等发 生深 刻变 化 品 的感 受 ,从而形 成 高 中生 所应 表现 的审美 情绪 。 的阶 段 。正因 如此 ,我觉 得 在这 期间 对他 们进 行 审美 教育 我们 在追 求 和尝试 新 的教学 模式 的 同时 ,也 不能抛 弃 显得 尤为 必要 ,高 中美术 鉴 赏课 就给 他们 提供 了一个很 好 好 的传统 的教 学 方法 。直 观教学 就是 一 种 比较 常 用的 教学 的平 台 。在高 中美术 鉴 赏课 教学 中,教师 为 了更好 地实 施 方法 ,在 高 中美术 鉴赏 课教 学实 施 审美 教育也 是 至关 重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搞好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
?鉴赏相比之欣赏,更多了主观意识的参与,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不只是去“赏”,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去“鉴”。
关键字:美术鉴赏、美术教学、高中美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更是来自生活。
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等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又和艺术家本人的身世、个性、世界观、艺术观、创作激情、潜意识等密不可分,这些就如同基因一样被带入作品的每一块色彩与笔触之中。
因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美术作品,不仅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可视形象的艺术世界,而且还散发着这些“基因”的信息,它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就关系到人的生活品质的提高。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呢?这就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目标之所在。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
高中美术鉴赏课以鉴赏为主,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
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关系到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
但在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单纯的美术鉴赏课教学过于枯燥,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就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
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不知所云,纯粹是“看热闹”,整堂课上的是索然无味。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呢?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如何更有效的组织鉴赏课堂产生了一些想法,并用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一定的收效。
第一、创设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思维敏捷,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获得自主的、有益的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课之我见
高中美术鉴赏课之我见摘要:本文阐述了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论述了如何把枯燥、单调的美术欣赏课变得轻松愉快、丰富多彩。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3)教学中要以活动为中心;(4)多欣赏中国画,增加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关键词:美术鉴赏;学习兴趣;学生主动意识导言:在高中课程中,美术鉴赏课的开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后,美术鉴赏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体现了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整体的多元化,美术鉴赏的高效课堂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反思研究。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一下几方面来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美术的基本知识薄弱,知识结构狭窄,因此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不大或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不能长久保持,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不感兴趣,被动地学习,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去学,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美术鉴赏是一门以美术作品为主,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的性质给美术鉴赏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教学。
可以通过引进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达到欣赏的目的,更是激发了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也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同时还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美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广泛地了解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感受人类社会和生活的丰富性;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发展创造能力的目标。
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之我见
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之我见
开设高中美术欣赏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但事与愿违,高中生却对欣赏课并不十分感兴趣,欣赏课上很多学生都无所事事,各干各的,如何才能将欣赏课上好,让学生爱听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下面谈点个人见解。
第一,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无论是系统性还是宽广性,都远不能满足欣赏的需要,更无法把作品与其文化情境相联系起来。
欣赏美术作品时,需要欣赏者调动自己已有的大量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经历。
如:在欣赏古希腊的美术作品时,如不了解希腊神话就无法理解其内容表现。
这时我们便应该先从古希腊神话中找到适合学生的感兴趣的事例讲给学生听,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审美习惯和方法不能满足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学生缺少对美术语言的感受训练,他们的审美态度并未完全形成,对艺术的形态!形式!风格缺少识别能力。
他们已经习惯了用文字语言描述问题和内容,在对待美术作品时,也总是带着这种习惯进行欣赏。
导致的结果是,面对美术作品却无法把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转化为情感体验。
无法理解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和作者的创作思想,从失去继续欣赏的欲望。
这时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思维的情景及空间,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第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观,养成欣赏艺术作品的习惯,并能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精神升华及美的享受,从而达到喜欢欣赏美术作品并提高自已艺术情操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鉴赏课之我见
摘要:美术鉴赏课涉及范围广,知识面大,针对高中生个性成长、知识增长、责任心提高等特点,鉴赏课的开设成为他们看大世界的小窗口,对拓展高中生的审美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设计鉴赏教育学生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的开设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它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美术鉴赏课涉及范围广,知识面大,针对高中生个性成长、知识增长、责任心提高等的特点,鉴赏课的开设对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高中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来看,学习相对比较紧张。
时间抓得紧、纪律抓得严。
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
况且,在应试教育还没有完全失去力量的前提下,高中生更是每天除了学习就是考试,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更不用说去旅游或考察,而阅读课外书籍和外出旅游是高中生生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完成素质教育目的的关键。
美术鉴赏课在高中学校的开设已成为高中生看外面大世界的小
窗口,鉴赏课更是发挥了网络资源这种强大的力量,使高中生“足不出户”便可看到外面世界的多彩,拓展课他们的审美视野。
我们有理由相信,设计鉴赏课的学习除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外,同时也会成为放松他们紧张学习情绪的好途径。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曾说:“愉悦可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接受。
”也就是说,愉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那么针对美术鉴赏课来说,其在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下区别于传统教学,没有1+1=2的标准答案,它欲意打破各种形式的千篇一律,发觉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倡导他们进行天马行空想象的同时也会不失时机的展示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的掌握了学习的知识。
在繁重的文化课学习的压力下,一节轻松快乐的美术课无疑也成了他们缓解压力的最好时机。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美术设计鉴赏课对其它科目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美术鉴赏课尤其是设计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其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美术等门类,综合了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可见,美术设计鉴赏课和文化课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换句话说,高中开设美术设计鉴赏课从某种角度促进了高中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活跃了学生解题思维,而这种作用是潜默移化的,我们不应该忽视。
相反,要想上好美术设计鉴赏课也要有
一定的文化基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看其它科目的书、或者说话、睡觉甚至吃东西。
老师讲的知识学生一点学习的兴趣都没有。
这时候老师往往把大多时间花在管理纪律上。
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想尽了办法,老师的讲解也离正题相差千里。
这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只谈作品背后的故事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的。
我们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畅所欲言,艺术无所谓对与错,只有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正面的鼓励,学生会踊跃的发表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言论。
比如,在讲第一节色彩构成的时候,我会尽量少说,把大部分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回答色彩间搭配带来如何的感受,用词语准确的表达出来,哪一个小组说的多那一个小组就获胜,最后,我总结出这种颜色的性格特征以及色彩间组合带来的不同感受。
这样从侧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竞争”的气氛下,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课堂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的学生每两周才有一次高考不计入总分的美术鉴赏课,他们渴望在鉴赏课上放松紧张的学习状态,而我们老师既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放松却学习不到任何知识,也不能把如此生动的课讲得像化学物理一样死气沉沉。
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效果就会比我们以前的教学方法效果好得多。
把课堂中老师的话语“你们要记住这件作品表达的是这种意思!”变为“大家觉得
这件作品表达了什么含义?”我们正是要把充满感叹号的课堂变为充满问号的课堂。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在这里,教师就是一棵树、一朵云、一个起到唤醒作用的灵魂。
作为美术鉴赏课的老师一方面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积极正确的生活态度。
譬如,学习图形创意时,学生从环保海报中能够学习到爱护环境、勤俭节约、关爱生命等观念。
在学习色彩时,学生也能从色彩的感情表现与联想中,领悟到色彩明亮的积极生活态度。
学生的各种能力大部分是在教师的长期培养下形成的。
所以美术鉴赏课的老师要以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自身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
很多人认为美术教育只是单纯的技法上的训练,忽视了美术背后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做背景,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课正是浩瀚人文知识海洋中的一个个渡口,从这一个个渡口中高中生可以向更深更远的人文精神海洋处航行。
参考文献:
[1]莫忌华.反思中国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06,5
[2]阿恩海姆(美)周宪译.艺术的心理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