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1)
实验六 石蜡切片法1

四、实验结果
包埋后的石蜡快应为均匀的半透明状,蜡块中没有 气泡。
包埋材料摆放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修块效果:每个蜡边与材料平行,蜡边的上下左右摇 平行。
切片效果:得到厚薄均匀的蜡带,蜡带无破损。 展片效果:展片后蜡带或蜡片平整,无气泡、粘附牢 固,蜡带略呈透明状,后续制片不易脱落。
五、作业
实验完毕,每人交包埋块一个,在纸盒上写
上材料名称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实验完毕,每人交玻片两张,用铅笔在载玻
片上写上材料名称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实验报告(姓名和日期)。
苦味酸液(波茵氏液)
甲液: 1%铬酸 10%醋酸 乙液: 甲醛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50ml 20ml 25ml 75ml
包埋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包埋后的石蜡块应为均匀半透明状,有时出现白色浑浊 结晶(像雪花一样)部分,这样在切片时就有妨碍,不易切出 薄的切片。 原因:①组织内部或石蜡中混有透明剂;②脱水不干净;③石 蜡本身品质不良;④组织块移入纸盒时动作太慢,周围的石蜡 已成凝固状态;⑤冷却用水温度不够低,石蜡凝固太慢。 解决办法:属于前三个原因者应在包埋之前就须注意;属于后 二个原因者,可将包埋块再投入Ⅲ蜡中熔化后重新包埋,但必 须注意熔化包埋过的石蜡块的时间不宜过久。
实验六 石蜡切片法
—— 包埋、切片和贴片
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是显微制片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除了
藻类、菌类、木材和骨骼外一般的材料均可以使用,既 可制成较薄的切片,使材料各部分都清晰可见,同时也
可制成连续切片,观察材料的动态发生及层次,所以,
它在显微制片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掌握, 同时也是进行透射电镜观察超薄切片的基础。
无机化学实验六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1

实验六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pH法一、实验目的1.测定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2.学习pH计的使用。
[教学重点]醋酸的电离度、电离常数的测定[教学难点]pH计的使用[实验用品]仪器:滴定管、吸量管(5mL)、容量瓶(50 mL)、pH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药品:0.200 mol·L-1HAc标准溶液、0.200 mol·L-1NaOH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标准缓冲溶液(pH=6.86、pH=4.00)二、基本原理HAc → H++ Ac-C:HAc的起始浓度;[H+]、[Ac-]、[HAc]:分别为平衡浓度;α:电离数;K:平衡常数α = × 100%K a = =当α小于5时,C - [H+]≈C,所以K a≈根据以上关系,通过测定已知浓度HAc溶液的pH值,就可算出[H+],从而可以计算该HAc 溶液的电离度和平衡常数。
(pH=-lg[H+],[H+]=10-pH)三、实验内容1.HAc溶液浓度的测定(碱式滴定管)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HAc的浓度。
滴定序号 1 2 3C NaOH(mol·L-1)V HAc(mL 25.00 25.00 25.00V NaOH(mLC HAc 测定值平均值2.配制不同浓度的HAc溶液用移液管或吸量管分别取2.50 mL、5.00 mL、25.00 mL已测得准确浓度的HAc溶液,分别加入3只5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并计算出三个容量瓶中HAc溶液的准确浓度。
将溶液从稀到浓排序编号为:1、2、3,原溶液为4号。
3.测定HAc溶液的pH值,并计算HAc的电离度、电离常数把以上四种不同浓度的HAc溶液分别加入四只洁净干燥的50 L杯中,按由稀到浓的顺序在pH计上分别测定它们的pH值,并记录数据和室温。
将数据填入下表(p.129.),计算HAc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溶液 C (mol·L-1) pH [H+] α(%)电离常数K编号(mol·L-1) 测定值平均值1 1/20 C HAc2 1/10 C HAc3 1/2 C HAc4 C HAcK值在1.0×10-5~2.0×10-5范围内合格(文献值25℃1.76×10-5)四、提问1.烧杯是否必须烘干?还可以做怎样的处理?答:不需烘干,用待测溶液荡洗2~3次即可。
实验六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1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
(90分)
第一、引入内容(10分钟左右)
最大摄氧量的定义及测定意义、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实验过程(75分钟)
一、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本实验的依据的基础是心率、功率和摄氧量间的密切关系,输出功率增加时,摄氧量也成比例的增加,最后达到最大摄氧量且形成稳定状态。研究证实,功率-吸氧量和功率-心率变化成直线相关,因而,通过次最大摄氧量测出的耗氧量和心率就可以非常近似地推测出最大摄氧量,本实验按照Astand-Ryhnuity设计的方法,让受试者在自行车上做次最大强度运动,测出这时的心率及输出功率,然后推测出该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
注意事项:
1.负荷、心率和最大摄氧量的单位要让学生明确
2.前后两分钟所测的心率相差不得超过5次/分,否则延时运动1分钟,用第6和第7分钟心率的平均值推测之。
四、本课总结、如何写实验报告(5分钟)
课堂小结:
二、实验器材及实验对象
器材:Monark功率自行车、Dell笔记本及其软件分析系统,心率遥测仪,棉签,水杯
对象:学生
三、步骤指导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受试者要穿运动服,实验前一小时不得吃东西,不能吸烟。
2.记录受试者的体重(公斤)和年龄。
3.调整车座,使踏到最低点时腿略有弯曲,将自行车阻力指示器跳到零点。
4.令受试者以50周/分的速度开始蹬车,调整负荷,女子开始可为300千克米/分,男子为600千克米/分,持续6分钟。
5.休息分钟,重复上述步骤,但负荷适当增加,前后两次负荷下的心率都要在120-170次/分之间。
6.记录两种负荷下的第5分钟和第6分钟心率,用其平均值来推测最大摄氧量,最后求出两次的平均值。
20121210-食品营养学实验六-计算法食谱编制举例(供参考模版)-(1)

具体案例分析附录:计算法食谱编制举例我们以一位30岁的成年男性轻体力劳动者为例,用计算法进行一周食谱的编制。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该男子每日需要热能约为2 400 kcal (10.03MJ)。
第一步计算该成年男子一日膳食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给量表-1能量供给量快速查询表表-2 不同体重成年人每日单位体重能量供给量表按照蛋白质供给量占热能供给量的12%,脂肪占热能供给量的25%,碳水化合物占热能供给量的63%计算,则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给量分别为:蛋白质=2 400 × 12%÷4= 72(g)脂肪=2 400 × 25%÷9= 67(g)碳水化合物=2 400 × 63%÷4= 378(g)第二步计算该成年男子一日膳食主食与副食的供给量根据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计算一日主食的供给量。
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主食以米、面为主,考虑到合理营养的需要,可以增加一些杂粮品种。
一般性况下,每100g 主食中含碳水化合物 75 g ,则主食的供给量为:主食供给量= 2 400 ×63% ÷75%= 411 (g)考虑到其他食物,特别是一些蔬菜、水果中也含有碳水化合物,因此,可以将主食的供给量定为4 00 克。
第三步计算该成年男子一日膳食动物性食物的供给量动物性食物的品种和供给量可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结构”中的要求与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一杯牛奶(250ml),一个鸡蛋(50g), 肉类(100g),鱼类(50g)计算出该男子一日膳食蛋白质总重量,如果不足72 g, 则补充豆制品达到蛋白质供给量72 g。
第四步计算该成年男子一日膳食副食种类与营养素的供给量表-3某成年男子一日膳食副食种类与营养素的供给量表由上表-1可以看出,目前所选择的各类食物,除蛋白质的供给量已经基本满足需要外,其它营养素的供给,都还远远低于需要量。
实验六-1交换机端口安全实验

实验:确保交换机接入安全一、实验目的了解交换机端口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如何配置交换机端口连接的最大安全地址数掌握如何配置交换机端口绑定指定的MAC地址二、实验要求将一台交换机做本地服务器提供DHCP服务在另一台交换机上做端口安全配置,配置802.1x查看有关端口安全地信息三、实验方法及手段1、两人一组分组实验,每组两台交换机。
2、通过实际设备互联,完成Cisco3550、Cisco3560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操作。
Pc124是自动获取地址,pc3是静态地址。
上方的交换机为DHCP ,下边那个为Switch。
同学们自己更改设备名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Switch(config)#vlan 10Switch(config-if)#int range fa0/1-5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range)#int fa0/1 //端口安全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001b.01cd.143b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sticky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Switch(config-if)#endSwitch# show port-security //查看端口安全Switch# show port-security addSwitch#conf terSwitch(config)#aaa new-model //配置802.1xSwitch(config)#radius-server host 10.0.0.1 key ciscoSwitch(config)# aaa authentication dot1x default group radiusSwitch(config)#dot1x system-auth-controlSwitch(config)#int fa0/2Switch(config-if)dot1x port-control autoSwitch(config-if)# dot1x host-mode multi-hostSwitch(config-if)endSwitch#show dot1x all //检查Switch(config)#ip dhcp snooping //dhcp监听Switch(config)#ip dhcp snooping vlan 10Switch(config)#int fa0/4Switch(config-if)#ip dhcp snooping trustSwitch(config-if)#ip dhcp snooping limit rate 200Switch(config)#int fa0/1 //源IP地址防护的配置Switch(config-if)#ip verify source port-securitySwitch(config)#ip source binding mac-address vlan 10 192.168.1.10 interface fa0/3 注意mac-address是pc3的mac地址Switch(config-if)# endSwitch# show ip source binding //查看绑定Switch(config)#ip arp inspection vlan 10Switch(config)#int fa0/5Switch(config-if)#ip arp inspection trustSwitch(config-if)#ip arp inspection limit rate 100DHCP(config)#int vlan 10DHCP (config-if)#ip add 192.168.1.251 255.255.255.0 DHCP (config-if)#exitDHCP (config)#ip dhcp eDHCP (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1.10 DHCP (config)#ip dhcp pool vlan10DHCP (dhcp-config)#netDHCP (dhcp-config)#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DHCP dhcp-config)#int fa0/1DHCP (config-if)#swDHCP (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五、课堂作业1.完成pc3和switch的认证,保证能通。
实验6-传感器之火焰篇

火焰是由各种燃烧生成物、中间物、高温气体、碳氢物质以及无机物质为主体的高温固体微粒构成的。
火焰的热辐射具有离散光谱的气体辐射和连续光谱的固体辐射。
不同燃烧物的火焰辐射强度、波长分布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其对应火焰温度的 1 ~ 2 μ m 近红外波长域具有最大的辐射强度。
例如汽油燃烧时的火焰辐射强度的波长。
火焰传感器是机器人专门用来搜寻火源的传感器,当然火焰传感器也可以用来检测光线的亮度,只是本传感器对火焰特别灵敏。
火焰传感器利用红外线对对火焰非常敏感的特点,使用特制的红外线接受管来检测火焰,然后把火焰的亮度转化为高低变化的电平信号,输入到中央处理器中,中央处理器根据信号的变化做出相应的程序处理。
火焰传感器是探测在物质燃烧时,产生烟雾和放出热量的同时,也产生可见的或大气中没有的不可见的光辐射。
火焰传感器又称感光式火灾传感器,它是用于响应火灾的光特性,即探测火焰燃烧的光照强度和火焰的闪烁频率的一种火灾传感器。
火焰传感器实验简介6.1讯方公司传感器实验2 1、通过该实验项目,学生能够了解火焰传感器的硬件电路和工作原理;2、通过该实验项目,学生能够学会编写火焰传感器的程序。
1、编写一个读取火焰传感器输出电平信号的程序;2、将火焰检测状态做简单的处理显示,正常无火焰状态为0,检测到火焰状态为1;3、用按键KEY1控制ZIGBEEN是否发送数据。
6.4.1硬件部分1、ZIGBEE调试底板一个;图6-1 ZIGBEE调试底板2、20PIN转接线一条和带USB的J-Link仿真器一个;图6-2 J-Link仿真器实验内容6.3实验目的6.2实验设备6.4电源开关电源传感器C端口指示灯 2J-LINK接口ZigBee_DEBUG复位键节点按键拨码开关ZigBe按键红外发射指示灯1ZigBee复位键可调电阻传感器A端口传感器B端口方口USB线,另一端连接电上电指示灯20PIN转接线,另一端接转接板实验六 传感器之火焰篇33、转接板一个;图 6-3 转接板4、9~12V 电源适配器2个;图6-4 电源适配器5、带普通USB 线的ZIGBEE 仿真器一个;图6-5 ZIGBEE 仿真器普通USB 线10PIN 转接线20PIN 转接线接口10PIN 转接线接口串口接口电源(上)和状态指示灯讯方公司 传感器实验4 6、智能网关一台;图6-6 智能网关7、ZIGBEE 模块两个;图 5-7 ZIGBEE 模块8、火焰传感器一个;图 6-8 火焰传感器ZigBee 模块组合接口电源及开关开关按钮显示屏SD 卡USB 下载数据线+5V 输入 TTL 信号输出 GND 输入输出信号指示灯,低有效火焰感应探头模拟信号输出灵敏度调节旋钮,顺时针增大实验六 传感器之火焰篇59、10PIN 转接线和传感器连接线各一条。
上海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六(1)班陈可馨

上海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六(1)班陈可馨作者:来源:《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2021年第10期♀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陈可馨。
我是一个兴趣广泛、性格开朗的女孩,喜欢阅读、写作、绘画,也喜欢旅行。
我从7岁开始写诗,师从诗人丁云,目前已有60多首诗歌发表在《中国青年作家报》《光明日报》《少年诗刊》等报刊上。
我的部分诗歌作品被收录于《这不是童诗集?》《童诗三百首》《诗歌里的童年》《孩子选孩子的诗》《2020年度中国儿童诗精选》等10多本诗集中。
2021年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个人诗集《天空中的马戏团》。
我曾荣获2019年“文新”青少年文学综合实践全国总展示一等奖、第二届“长嘉”全国少儿诗歌大赛一等奖、首届“母语时代杯”童诗大赛一等奖等20多个奖项,以及全国首届99小诗人、第四届当代小诗人“全国十佳小诗人”、第五届“未来作家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百佳小作家”等多个称号。
◎读书、写作故事诗歌就是力量2020年寒假,新冠病毒忽然来了,当时的我很害怕,但仍想做点什么。
妈妈提醒我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有益于防疫抗疫的事。
“力所能及”?妈妈的话点醒了我。
对!我可以写诗、画画,以笔为矛来战“疫”,给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加油鼓劲!没有他们的负重逆行,怎能有我们的岁月静好?回想那些日子我从电视、网络上看到的故事,我有很多话想说,于是《勇士》《一个孩子的梦想》《最美的颜色》……一首首抗疫诗就这样诞生了。
突然我的脑袋里蹦出了一个问号—面对疫情,诗歌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国内疫情暴发时在日华侨及日本友人捐赠给湖北的一批抗疫物资包装箱上印着的话,虽寥寥数字,却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更是表达了人们同仇敌忾、战胜病毒的决心。
后来,日本疫情严重,我们回赠给日本的抗疫物资包上印上了“青山一道,同担风雨”“鲸波万里,一苇可航”……这些捐赠寄语背后,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
六(1)学生实验记录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学生实验记录
班级:六(1)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时间:。
生物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必修1)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必修一P61“探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水准的收缩。
因为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持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
也可用水绵代替。
0.3g/ml的蔗糖溶液。
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三、实验步骤:
实验讨论答案:
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
答:不会。
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
实验六抗体效价的Elisa测定(1)(共31张PPT)

镜检观察或进行自动化测定
为使结果重复应固定洗涤次数及放置时间,切忌相互污染。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荧光显微镜,射线测量仪,酶标检测仪, 酶标板的清洗:采用ELx50TM型微孔板洗板机,注射泵驱动的液体输送,条状单排清洗或全板清洗 镜检观察或进行自动 按“METHOD”键选择测试的波长类型(Single或Dual)、波长大小(340、405、450、490或630nm)、微孔板类型(96孔、48孔或24孔)。 电子显微镜和发光免疫测定仪等 用目测法则以较阴性对照深色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抗体效价。 化测定 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酶、铁蛋白、胶体金及化学(或生物)发光剂
1 PBS/Tween
2 1:100阴性血清
3 1:1,000
4 1:5,000
5 1:10,000 6 1:50,000
阳性血清
7 1:100,000
8 1:500,000
4.4 加酶标抗体:加入HRP-抗体(抗抗体,本实验中已经根据说明书稀释一千 倍),每孔加l00μL,封板后置37℃温育lh,按上法至少洗涤5次,最后用蒸
Across)。
3 按“READ”键,酶标板推进入仪器,开始读数并计数, 打印机输出数据。
4 按“MAIN MENU”键回到主菜单,关闭电源。
酶标板的清洗:采用ELx50TM型微孔板洗板机,注射泵驱
动的液体输送,条状单排清洗或全板清洗
免疫检测
灵敏度 辣根过氧化物酶:10-20pg
碱性磷酸酶:10-50pg
自动酶标仪(Elx800UV)使用程序
1 开机,进行System self-test…
2 按 “ DEFINE” 键 , 进 入 “ SELECT ASSAY NUMBER”, 用 “NUMERIC”或“OPTION”键输入测试号(注:assay 01 为 quick read,最大测试号为55);按“ENTER”键修改测试的 “NAME”;再按“ENTER”键进入下列菜单:
实验六 醋酸离解度及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 (1)

实验六醋酸离解度及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酸度计法测定醋酸离解度和离解平衡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
3、了解酸度计的构造及测定pH 值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离解:
HAc=H ++Ac -
离解达平衡时,标准离解平衡常数K a θ表示为
θθ+H c ,而
-+=Ac H c c (2)HAc 的pH 四1.用移液管移取20.00mL0.1mol·L -1HAc 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此溶液至呈微红色,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下所用的NaOH 溶液体积。
平行测定3份,数据填入表1中。
2.配制不同浓度HAc 溶液 用吸量管分别取2.50mL 、5.00mL 、10.00mLHAc 溶液于三个洁净的50mL 容量瓶中(分别标为1、2、3号),加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3.测定HAc 溶液pH 值
用四只洁净干燥的50mL 烧杯(标为1、2、3、4号),分别取上述三种浓度的HAc 溶液(分别对应标号为1、2、3号烧杯))及一份未稀释的HAc 标准溶液(对应4号烧杯),按浓度由稀至浓顺序测定它们的pH 值,数据填入表2。
五、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
根据表1的数据,计算HAc溶液的浓度。
完成表2.
表2HAc溶液pH的测定及K aθ和α计算
1
HAc
结
注释
[1]。
实验6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研究【精选】

实验原理(二)
三压法测φ原理 任意阻抗Z和R串联,如图a所示,则其相量如图b、
利用余弦定律可以计算串联后总阻抗角为φ
实验内容
1. 研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电流大小与相位的关系, 阻抗随频率变化的关系。 按图接线,元件参数如下、C上
的电压,并进行计算,其中I=UR/R。注意,当改
测量流过各元件的电流(采用取样电阻法)数据 记录在下表中,改变元件时重调US=IV。
元件参数C=0.2μF,L=200mH,R=1KΩ,R0=10Ω (取样电阻) 信号源F=800Hz,Us=1V
思考题
当XL=XC=R 时 ①流过 R、L 、C 元件的电流相同吗? ②仅是R 、L 并联时其电流大小是否小于R 、 L 、 C 并连时的电流? ③ LC并联时的电流一定大于仅接 C时的电流吗? 以上三点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向量加以说明。
电感元件:UL=jXLI ,式中XL=WL=2ΠfL 称为感抗 。 当 L为常数时, XL与频率 f成正比, f越大,XL 越 大,f 越小,。XL越小。理想电感的特征是电流I 滞 后于电压 90
电容元件:UC=-jXCI ,式中XC=1/WC=1/2ΠfC 称 为容抗。当 C为常数时,XC 与 f成反比, f越大, XC越小。. 电容元件的特点是电流I 的相位超前于电 压 90 。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 原理简述。 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电路、表格、数据等。 整理并计算实验数据,检查数据是否与理论值相
符,并加以解释分析。 画出电阻、电感、电容,RC 串联,RL 串联电流
电压的向量图。(共5个) 当频率升高时,阻抗lZ l 的变化趋势,cosφ 的变
化趋势,画出向量图加以说明。
2014实验六1-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六 1-溴丁烷的制备预习要求:1.阅读教材P 97-98,1-溴丁烷的制备;2.复习教材P 53-57,萃取(分液漏斗的使用——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洗涤);3.复习教材P 22-26,干燥与干燥剂(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干燥操作)。
一、实验目的1.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制备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等基本操作; 3. 巩固分液漏斗的使用(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洗涤操作); 4. 巩固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干燥操作。
二、实验原理主反应:副反应:2NaBr+H 2SO 4→Br 2+SO 2↑+2H 2O四、主要试剂用量及规格溴化钠 正丁醇 浓硫酸饱和碳酸氢钠 无水氯化钙NaBr + H 2SO 4HBr + NaHSO 4n-C 4H 9OH + HBrn-C 4H 9Br + H 2OCH 3CH 2CH 2CH 2OHCH 3CH 2CH=CH 2 + CH 3CH=CHCH 32CH 3CH 2CH 2CH 2OHCH 3CH 2CH 2CH 2OCH 2CH 2CH 2CH 3五、仪器装置1. 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反应装置2. 粗蒸装置(尾接管接橡皮管)3. 精蒸装置六、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步骤现象和数据记录具体步骤见书(略)七、产品和产率W理论产量=10.96 gW实际产量=产率=(W实际产量/W理论产量)×100% =产品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八、讨论1. 正溴丁烷是否蒸完,可从哪方面判断?答:正溴丁烷是否蒸完,可从下列三方面来判断:①馏出液是否由混浊变为澄清;②蒸馏瓶中上层油层是否已蒸完;③取一支试管收集几滴馏出液,加入少许水摇动,如无油珠出现,则表示有机物已被蒸完。
2.反应后的粗产物中含有哪些杂质?各步冼涤的目的何在?答:反应后的粗产物中主要含有1-溴丁烷、正丁醇、正丁醚、硫酸、硫酸氢钠、丁烯、水等。
各步冼涤的目的如下:10mL水洗——除水溶性杂质5mL浓硫酸洗——除正丁醇、正丁醚、丁烯10mL水洗——除大量的硫酸10mL饱和碳酸氢钠洗——中和未除尽的酸10mL水洗——除盐3.为什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前先要用水洗一次?答:除硫酸,以减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量,同时防止直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时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六实验报告

实验六实验报告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实用技术实验任课教师:包崇明姓名:匿名学号:2013…….专业:软件工程成绩:实验6 数据库完整性实验6-1 完整性约束1、在学生表上面创建下列CHECK约束【注】:因为学生表已经存在,所以这里使用添加check约束的方法实现:(1)创建入学日期约束“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假定该学校于1923年4月30日创建。
要求:入学日期必须大于等于学校创建日期,并且小于等于当前日期测试语句:结果(添加的check约束起作用了),如图:(2)创建学生年龄约束“Age_rule”。
要求:学生年龄必须在15~30岁之间测试语句结果(添加”Age_rule”成功,并且年龄为’2015/4/27’没有违反”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约束,进一步说明了(1)中的check约束添加成功,如图:【注】:考虑到时间关系,下面的部分解答中将会省略测试约束的步骤。
(3)创建学生性别约束“Sex_rule”。
要求:性别只能为“男”或“女”(4)创建学生成绩约束“Score_rule”。
要求:学生成绩只能在0~100之间(5)用图形方法查看学生成绩约束“Score_rule”,截图为:2、删除约束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测试语句:结果:(更新成功)3、创建声明式默认约束:在创建表的过程中创建默认约束(1)创建表“default_example”,表中包含字段pid、name、sex、age。
要求设定sex的默认值为“男”、age的默认值为18。
创建default_example表语句:采用SQL语句进行插入元祖:执行结果为:(默认值起作用了!!)(2)插入一条编号为100 的记录,执行结果为:(3)修改默认值一般先删除老的默认约束,再新建一个默认约束方法如下:删除约束:alter TABLE default_example drop 约束名新建默认约束:alter TABLE default_example add constraint df_age default(20) for age①删除老的默认约束:②新建默认约束:请将年龄默认值更改为19,执行结果为:测试语句:结果(默认年龄被修改为19),如图:3、在“学生管理数据库”各个数据表中建立相应的主键、外键、惟一值、以及check约束,要求:学生的年龄必须是两位数,其中第一位是1或2:(1)学生表【添加主键和年龄约束】:(2)授课表【添加主键和外键】:(3)课程表【添加主键】:(4)成绩表【添加主键和外键】:第一次添加外键失败,因为两个表中的学号长度不等,所以我需要修改使其相等再添加。
实验六 菠菜叶绿体分离与荧光观察 (1)

菠菜叶片叶绿体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
掌握基本分离方法。 2、观察叶绿体自发荧光与间接荧
光
实验原理
细胞器的分离:
先匀浆→差速离心。
将组织匀浆后在等渗介质中差速离心, 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实验原理
用低渗、超声破碎或研磨等匀浆方法可使细胞质 膜破损,形成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 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和细胞组分组 成的混合匀浆,再通过差速离心,可将各种亚 细胞组分和各种颗粒分开。
实验原理
差速离心:即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 分离各种亚细胞组分和各种颗粒。 在一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大小不同的颗粒 其沉降速度不同,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密度及大 小不同的颗粒会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 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颗粒在离心场中,其沉降速度取决于其大小、形状和密度,
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二、叶绿体的间接荧光观察
取叶绿体悬液1滴于载玻片上, 滴加1滴0.01%吖啶橙,染色10min, 加盖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的间接荧光。 注意事项:
思考题
P110 第3题:
叶绿体分离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在分离叶绿体时应注意什么问题?ຫໍສະໝຸດ 也与离心力及介质黏度有关。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沉降顺序:核——线粒体——溶酶 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与高 尔基体——核蛋白体。
High speed
Low speed
实验原理
自发荧光:细胞内含有的某些天然物质,
经短波光照射后所发出的光。
诱发荧光:物体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再 经短波光照射所发出的荧光。
六(1)实验实验 报告单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人员: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人员:
无为县中小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无为县牛埠中心小学学科:科学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人员:。
实验六 细胞器的分离与观察1.jsp

注射器再混悬液下轻轻加入4倍体(至1ml)积
0.88mol/L蔗糖溶液-0.5mmol/Mg(Ac)2溶液。尽 量使两种溶液明显分层。以1500g (4752r/min ) 离心16min。弃上清液,沉淀即为经过纯化的细 胞核,用PBS溶液悬浮,4˚C保存。
(4)鉴定:将分离纯化的细胞核制成涂片,空气
中性红-詹纳斯绿染色
詹纳斯绿(Janus green B)是对线 粒体专一的活细胞染料,毒性很小,属 于碱性染料,解离后带正电,由电性吸 引堆积在线粒体膜上。由于线粒体内具 有细胞色素氧化酶系,能使詹纳斯绿保 持在氧化状态(淡蓝绿色),在胞质区 詹纳斯绿则被还原为无色。中性红的阳 离子可与带有一定负电荷的原生质及细 胞核结合,而使原生质与细胞核染色。
(2)鉴定: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1~2滴中性红詹纳斯绿染液,用牙签挑取沉淀物均匀涂片。盖上
盖片,染色5min,镜检。
线粒体蓝绿色,呈小棒状或哑铃状。
五、 实验结果
核DNA呈蓝绿色,核仁和混杂的细胞质RNA呈 红色。 线粒体蓝绿色,呈小棒状或哑铃状。 观察每个视野中所见完整细胞核和线粒体的 数量及纯度。
的0.25mol/L蔗糖溶液洗涤数次。30滴0.25mol/L蔗糖
溶液悬浮肝组织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匀浆过程要在
冰浴中进行。匀浆完毕,过滤,移入1.5ml(1.5ml)离
心管中。
(2)离心:低温离心机中进行。 每次离心前一
定要在天平(托盘天平)上将两离心管配平。第
一次以600g(3005 r/min )离心10min。将其上
(3)分析 分级分离得到的组分,可用细胞化
学和生化方法进行形态和功能鉴定。
Unna染色法(甲基绿-派洛宁染色)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实验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实
验六》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完成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几种形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观
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工具和材料
- 水杯
- 冰块
三、实施步骤
1. 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并解释水的几种形态变化。
2.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冰块的形态。
3. 让学生将冰块放在桌子上,观察冰块的变化。
4. 向学生解释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说明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5. 让学生观察融化后的水,了解液体的形态。
6. 结束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四、实验要点
- 学生应该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并描述出来。
- 学生应该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受伤。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发现冰块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逐渐融化,形成液体水。
这说明冰块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处于不同的形态。
六、实验延伸
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1. 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融化速度是否有所差异。
2. 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融化前后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
七、实验小结
通过完成本实验,学生了解了水的几种形态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结果验证了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处于不同的状态下。
这些知识对理解水的性质和科学实验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八、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保持对科学实验的兴趣,积极探索和实践,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C语言
实验项目名称:第六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指导教师:陈宏
报告人:康宁学号:2008110163 班级: 2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1. 设计C 语言程序,按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
1111
e=1+1!2!3!n!
+++++
使误差小于给定的误差限
ε。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 int i; float x,e,w; i=1;x=1;e=0; printf("误差限:"); scanf("%e",&w); while(1/x>w) { e=e+1/x; x=x*i; i=i+1; } printf("e=%8.5f\n",e); }
2.递增的牛群:若一头小母牛,从第4个年头开始每年生育一头母牛,按照此规律,第n年时有多少母牛?请设计求解该问题的C语言程序。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long int x1,x2,x3,d,z,n;
int i;
x1=1,x2=0,x3=0,d=0;
printf("输入第几年:");
scanf("%d",&n);
for(i=1;i<=n-1;i++)
{
d=d+x3;
x3=x2;
x2=x1;
x1=d;
}
z=x1+x2+x3+d;
printf("第%d年母牛总数: %-12ld\n",n,z);
}
3.设计C 语言程序,验证欧拉公式
2
41n a n n =-+
是否是一个n 在-39~40范围内计算素数的通项公式。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 int n,a,i,k; for(n=-39;n<=40;) { a=n*n-n+41; k=sqrt(a); for(i=2;i<=k;i++) if(a%i==0)break; if(i>k)n++; else printf("公式不是满足范围内计算素数的通项公式\n"); } printf("欧拉公式a=n*n-n+41是满足n=-39到40范围内计算素数的通项公式\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