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兰花诗之画兰【宋】郑思肖

合集下载

宋末诗人郑思肖的诗句大全

宋末诗人郑思肖的诗句大全

宋末诗人郑思肖的诗句大全1.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郑思肖《寒菊》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3.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郑思肖《爱竹歌》4.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郑思肖《爱竹歌》5.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郑思肖《爱竹歌》6.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郑思肖《爱竹歌》7.武子耽书不暂忘,练囊终夜照凄凉。

——郑思肖《车武子聚萤读书图》8.读来读去东方白,笑杀流萤数点光。

——郑思肖《车武子聚萤读书图》扩展阅读:人物简介郑思肖,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生,元仁宗延佑五年卒,年78岁。

父亲郑起(初名震),字叔起,号菊山,官南宋平江(今江苏苏州)书院山长。

郑思肖年少时秉承父学,明忠孝廉义。

20岁左右,为太学优等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当元军大举南下时,郑思肖到临安(今杭州)叩宫门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

因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未予上报。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学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

因肖是赵(赵是宋的国姓)的构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字号忆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

郑思肖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

郑思肖原与宋宗室、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

后赵降元并任官。

郑思肖即与之绝交。

郑思肖擅画兰,宋亡后,所画兰均无土和根,因土地已沦丧于异族。

无从扎根。

当时一些权贵向他索要画兰,尤靳不与。

庸人孺子颇契其意者,则反与之。

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胁以赋役取。

先生怒曰:“头可断,兰不可画!”他每逢岁时伏腊,望南野哭而再拜。

郑思肖喜佛老教,工画兰,疎花简叶,不求甚工,画成即毁之,绝不轻易随便给予他人,所以他能存世至今画的兰花极其少,现存《墨兰图卷》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墨兰图》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藏。

兰花诗词名句解析兰花的诗句千古名句

兰花诗词名句解析兰花的诗句千古名句

兰花诗词名句解析兰花的诗句千古名句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描写兰花的优美古诗句。

5、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6、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7、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8、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

描写兰花的优美古诗句。

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9、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

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0、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1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2、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14、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

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15、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16、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17、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8、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19、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20、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21、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2、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3、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24、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25、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26、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27、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兰花诗词

兰花诗词

兰花诗词兰花,四季常青,挺拔萧洒,风度翩然,姿色俊秀,幽艳吐芳,香气四溢,清雅沁人,惹人喜爱。

兰花品种繁多,按开花季节分为春兰、夏兰(蕙兰)、秋兰(建兰)、寒兰、报岁兰(墨兰)。

花色依时而异。

被誉为“香祖”、“国香”、“空谷佳人”、“花中君子”。

历来被为文人墨客所称颂。

唐唐李世民《芳兰》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张九龄《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陈子昂《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唐高蟾《楚思》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

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唐唐彦谦《兰二首》(一)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兰二首》(二)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唐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唐李白《赠友人》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唐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句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唐李群玉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峤《兰》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刘驾《兰昌宫》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

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

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唐陆龟蒙《方响》击霜寒玉乱丁丁,花底秋风拂坐生。

王母闲看汉天子,满猗兰殿佩环声。

融情于兰物我合:从《墨兰图》看郑思肖思想

融情于兰物我合:从《墨兰图》看郑思肖思想

融情于兰物我合一——从《墨兰图》看郑思肖思想摘要:一直以来,南宋“遗民诗人”郑思肖都被当做忠君爱国精神的代表,人们通过郑氏的诗画创作不断地解读着郑氏思想发展轨迹中爱国的一面。

但是,爱国不应该成为郑氏思想发展的终结。

本文旨在通过郑思肖的《墨兰图》所表现出的深层次意义,来解析郑思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体现出的思想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墨兰图;郑思肖;爱国;物化Abstract:All alo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poet "in the" adherents Zheng Sixiao as loyal patriotism,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eopl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eng's poetry creation continuously with the trajectory of the cheng thought the patriotic side. However, the end of the patriotic should not become the cheng thought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hrough Zheng Sixiao "moran figure" of deep meaning, to parse Zheng Sixiao as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reflects the idea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ck.Key words:Moran figure; Zheng Sixiao; Patriotic; Physical and chemical一直以来,郑思肖被界定为“遗民诗人”,诗歌和画作中反映出的爱国思想被后世文人所推崇,明末清初的名士顾炎武借苏州承天寺井中发现《铁函心史》一事,写下《井中心史歌》:有宋遗臣郑思肖,痛哭胡元移九庙。

小学描写兰花的古诗句

小学描写兰花的古诗句

小学描写兰花的古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学校描写兰花的古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写兰花的诗句大全兰花诗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樊《咏怀》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寅《冬兰》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1再弹,天际如可作。

华岩《兰》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2.兰花的古诗句《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绿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3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2首》明李日华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见,花开不与我商议.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明景翩翩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兰》明徐渭莫讶春光不属侬,1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折枝兰》清郑板桥多画春风不值钱,1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2月天. 《山顶妙香》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1片遮.《题画兰》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兰花》浣溪沙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1集是离骚.3.兰花的诗句1、春兰兮秋菊,常务绝兮终古。

兰开的打油诗

兰开的打油诗

兰开的打油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兰开的打油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兰花开花的诗句一、懊恨幽兰强主见,开花不与我商议。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画兰》明李日华(简介:李日华,明代戏曲、散曲作家。

字实甫,江苏吴县人。

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无考。

约生活于正德、嘉靖前后,以剧作《南西厢记》著名。

)二、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芳香。

《兰》宋丁谓(简介:丁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

)三、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

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

道远不行求,余怀为谁写。

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

《采兰吟》宋-释文珦(简介: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

)四、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芳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兰》宋梅尧臣(简介: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闻名现实主义诗人。

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

)五、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芳香。

《芳兰》唐李世民六、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七、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写兰》明景翩翩(简介:景翩翩,原名遥,一说双文,字三昧,一作惊鸿,明末建昌曲妓。

)八、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折枝兰》清郑板桥(简介: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

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

“扬州八怪”之一。

)九、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着色兰》明张羽(简介:张羽,元末明初文人。

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

天真烂漫的成语故事

天真烂漫的成语故事

天真烂漫的成语故事出处: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郑思肖》工画墨兰,尝自画一卷,长大会,高可五寸许。

天真烂漫,超出物表。

释义:“天真”指单纯;“烂漫”自然的意思,这则成语常用来指人心地单纯,坦率自然。

也用来比方青少年或儿童心地单纯和善。

故事: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同学的资格,参与博学词科考试。

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见反抗,但未被接受。

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

原来,宋朝是赵姓打的天下,“肖”是赵的偏旁。

画家表示自己永久思念南宋,并隐居在苏州的一所寺庙里。

郑思肖在自己的寓所里挂了一块大脸,匾上是他亲笔写的“本穴世界”四个字:原来,“本”由“大”、“十”两字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在“穴”字中间,就成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

说明自己仍旧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内。

有一次.他画了二卷高五寸,长一丈多的墨兰。

画上的`墨兰,自然全无土根的。

他还在画上题上八个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大家观赏了这幅画后,赞不绝口,全都夸它画得纯真自然,生气勃勃。

2 天真烂漫的成语故事材料【注音】tiān zhēn làn màn【解释】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出处】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尺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裳无不宜。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儿童等【近义词】烂漫天真懵懂无知3 天真烂漫的成语故事点评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举例造句】:他的性情又是那样天真烂漫,笃实敦厚。

有一句和天真烂漫搭配的歇后语:三岁小孩,烟花凌空时;五彩云霞空中飘的灯谜是天真烂漫。

天真烂漫的成语故事2【汉字书写】:天真烂漫【汉语注音】:tiān zhēn làn màn【成语出处】: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郑思肖》:“工画墨兰,尝自画一卷,长大会,高可五寸许。

兰花的古诗100首

兰花的古诗100首

兰花的古诗100首1.《家语》(春秋)孔子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2.《饮酒·十七》(晋)陶渊明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3.《种兰》(南北朝)袁淑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

楚少别玉人,门当植兰所。

4.《幽兰五首》(选一)(南北朝)鲍照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思颜。

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

5.《咏兰》(南北朝)萧詧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6.《和令狐侍御赏蕙草》(唐)杜牧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7.《咏兰》(唐)唐彦谦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霭空谷。

8.《兰》(宋)梅尧臣楚泽多兰人未辨,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惟取芳馨袭衣美。

9.《兰》(宋)司马光艺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

青葱春蕊擢,皎洁秋英堕。

10.《朱朝议移法云院兰》(宋)王安石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干闼婆。

11.《蔬兰》(宋)王令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

12.《次韵答人幽兰》(宋)苏辙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13.《兰花》(宋)苏辙李径桃蹊次第开,秾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14.《幽兰花》(宋)苏辙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15.《墨蕙》(宋)陈与义人间风露不到畹,只有酪奴无世尘。

何须更待秋风至,萧艾从来不共春。

16.《题画兰》(宋)张浚翠袖冲寒暮倚楼,高山流水思悠悠。

玉人何处空遗珮,月落沧江一笛秋。

17.《咏兰》(宋)杨万里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18.《兰涧》(宋)朱熹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19.《苏叔党所作兰蕙》(宋)居简风雅传衣到小坡,笔头分外得春多。

佩寒帐冷空遗恨,澹写孤芳续《九歌》。

有关描写兰花高贵圣洁的诗词文章

有关描写兰花高贵圣洁的诗词文章
浪漫满屋
[学弟] 求有关描写"兰花高贵圣洁"的诗词文章?0分
标签:兰花 描写 诗词
回答:2 浏览:7970 提问时间:2007-03-26 01:27
共0条评论...推荐资料: 小说《暮光之城:新月》完整版.txt更多"暮光之城"相关资料>>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
那应迎鹤书,肯羡于洞洪。
《秋望寄王使君》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曰,清啸正相宜。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将行愁浥迳,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崔 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韩 偓《偶题》
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
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孙 顾《清露被皋兰》
谢谢你的回答!!!!!!!!!!!!!!!!1

画兰说

画兰说

主 张 “作画贵 有 古 意 ,苍 古 无 意 ,
虽 工 无 益 。 ” 以 笔 墨 圆 润 苍 秀 见
长 ,开 创 了元 代 新 画风 。其 妻 管道
《兰 图》 元 ·雪 窗 32.9cm×36cm 日本 东京 国立 博 物 馆 藏
升 ,亦 工 书 画 ,擅 画墨竹 梅 兰 。僧 普 明 (生 卒年 不详 ) ,字雪 窗 ,以
画兰 说
口乙 茗
雪 窗 等 。郑 思 肖 (1 24 1 1 3 1 8) 字
忆翁 , 号所 南 ,福建 连 江 (今属 福
建 ) 人 ,宋亡 后 隐 居苏 州 画兰 。 其
作 品花 叶萧疏 ,根 不着土 , 多为 悬
岩 下垂 之 势 。元 四 家之 一 的倪瓒 为
其 题诗 云 : “秋 风 兰蕙 化 为茅 ,南
国凄 凉 气 已消 。 只有 昕南心 不 改 ,
Hale Waihona Puke 泪 泉 和 墨 写 离 骚 。 ” 至 此 , 兰 花
便 成 为 “忠 贞” 的 象征 ,故 有 兰
出 “郑 赵 (孟 坚 ) ”之 说 。 赵 孟烦
(i 254~ i, t22) ,字子 昂, 号松 雪
道 人 ,湖 州 吴兴 人 。他 托古 改制 ,
清 代 , 随 着 花 乌 画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画 兰 名 家 更 多,有 朱 耷 、石 涛 、 金 农 、 李 觯 、郑 燮 、李 方 膺 、 汪 士 慎 、 罗聘 、吴 昌硕 等 。 朱 耷 (1 62 6—1 705) ,别 号 雪 个 、 个 山 、八 大 山 人等 ,江 西 南 昌人 。 其 作 品 笔 墨 凝 重 、 圆浑 、蕴 藉 ,构 图 险奇 简 略 ,物 象 极 度 夸 张 变 形 ,主观 情 感鲜 明突 出 ,惜 画 兰不 多。 李方膺 (】695- 1 754) ,字虬 仲 , 号 晴 江 、秋 池 、抑 园 ,又 号借 元 主 人,南通 人 是一位有创造性 的画家。其画兰造诣极 深 ,爱画 以风 雨为背景 的兰竹 ,用笔纵横豪放 ,苍劲 有 力 ,叶 势飘 舞 ,超 凡脱 俗 ,且 常 用题 画 诗 抒 发 其 怀 才 不遇和孤傲 之情。郑燮 (】69,_ t一】765) ,字克柔 , 号板 桥 ,江 苏 兴 化 人 。 其 专 画 兰竹 石 , 自称 “四时 不 谢之兰 ,百节长 青之竹 ,万 古不 败之石 ,千秋不变之 人” 。其 作 品笔 情 纵逸 ,天 姿 豪迈 , 自成 一格 。吴 昌硕 (1 844-1 927) ,初 名俊 、俊 卿 ,字 昌硕 、仓 石 ,浙 江 安吉人。他30岁左右始作画,受任伯年启发 ;并吸取徐 渭、朱耷 等诸家之法 ,兼 以篆书、狂草笔意入画 ,色酣 墨饱 ,浑厚苍 劲 。

赏析最美的兰花诗50首

赏析最美的兰花诗50首

赏析最美的兰花诗50⾸兰花在中国久负盛名,有花中君⼦的美誉,以⾹取胜,⾊泽宜⼈,迎寒怒放,风姿潇洒,品格⾼洁,⾃古以来就深受⼈们的喜爱,也成为古今⽂⼈描写的对象。

闲暇之⽇,漫游旷野,倘徉于兰花之中,回味⼀下⽂⼈墨客对兰花的优美描写,颇有⼀番诗意。

1.《家语》(春秋)孔⼦不以⽆⼈⽽不芳,不因清寒⽽萎琐。

⽓若兰兮长不改,⼼若兰兮终不移。

2.《饮酒·⼗七》(晋)陶渊明幽兰⽣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见别萧艾中。

3.《种兰》(南北朝)袁淑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

楚少别⽟⼈,门当植兰所。

4.《幽兰五⾸》(选壹)(南北朝)鲍照倾辉引暮⾊,孤景留思颜。

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

5.《咏兰》(南北朝)萧詧折茎聊可佩,⼊室⾃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6.《和令狐侍御赏蕙草》(唐)杜牧寻常诗思巧如春,⼜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君⼦,绕栏今更为何⼈。

7.《咏兰》(唐)唐彦谦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

美⼈胡不纫?幽⾹霭空⾕。

8.《兰》(宋)梅尧⾂楚泽多兰⼈未辨,尽以清⾹为⽐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惟取芳馨袭⾐美。

9.《兰》(宋)司马光艺植⽇繁滋,芬芳时⼊座。

青葱春蕊擢,皎洁秋英堕。

10.《朱朝议移法云院兰》(宋)王安⽯幽兰有佳⽓,千载閟⼭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闼婆。

11.《蔬兰》(宋)王令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世⽆贤⼠纫为佩,犹有幽⼈⽇取餐。

12.《次韵答⼈幽兰》(宋)苏辙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满⾝。

壹⼨芳⼼须⾃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13.《兰花》(宋)苏辙李径桃蹊次第开,秾⾹百和袭⼈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14.《幽兰花》(宋)苏辙珍重幽兰开壹枝,清⾹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15.《墨蕙》(宋)陈与义⼈间风露不到畹,只有酪奴⽆世尘。

何须更待秋风⾄,萧艾从来不共春。

16.《题画兰》(宋)张浚翠袖冲寒暮倚楼,⾼⼭流⽔思悠悠。

⽟⼈何处空遗佩,⽉落沧江壹笛秋。

17.《咏兰》(宋)杨万⾥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宋代两幅《墨兰图》之比较——以郑思肖、赵孟坚作品为例

宋代两幅《墨兰图》之比较——以郑思肖、赵孟坚作品为例

郑思肖和赵孟坚的《墨兰图》是留存下来画兰的经典之作,并且二人是“兰史”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宋朝文人画兴起,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一客观物象,是文人的心照不宣,也是时代的造就。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兰花为载体,表现自己的思想情趣,观察两者现留存于世的作品,其笔法、风貌、气质迥然。

画同一题材,言不同意志,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内在因素不无意义,同时也为处于相似历史背景下的文人如何表达文化诉求提供思考案例。

一、“兰画”盛行的时代因素兰花盛开于修长飘逸的叶片之中,不似其他花卉色彩鲜艳、花瓣硕大,兰含蓄开放有谦谦君子之态,花朵不起眼却香气悠远,符合古代文人追求收敛清雅的审美风尚。

其作为象征或意象可抒发作者的幽情逸趣,成就了文人画四君子“梅、兰、竹、菊”典型形象。

后逐渐有了以“兰”为美好比喻的形容词,如“兰章”[1]、“兰交”[2]分别形容优雅的诗文作品和纯洁的友谊。

这是客观物象所包含的形外之意。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达于事理,如水般包容、悠然、活泼;而仁者宽厚、崇高、安宁如大山一般。

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无妻无子,隐居在杭州孤山,过着植梅放鹤的生活,被称为“梅妻鹤子”,传为千古佳话。

[3]他写出梅花的千古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笔下生出了梅花的风姿。

林逋在暗香浮动中看到隐者的高标。

陶渊明爱菊,因其在傲霜残枝中看到孤臣的劲节。

梅、菊等物象皆和兰花一般承载着文人对于情感追求的寄托。

文人画的出现可追溯到南朝的宗炳和王微;唐朝王维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被誉为南宗之祖;宋苏东坡诗“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影响了大批文人;明董其昌是文人画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们的理论皆形成了文人画尚简、写意的基础。

据邓椿在《画继》中的记载,他曾见过米芾画的纸本《梅松兰菊图》,并说道:“梅、松、兰、菊相因于一纸之上,交柯互叶而不相乱,以为繁则近简,以为简则不疏。

太高太奇,实旷代之奇作也。

”可知北宋时兰还未成为绘画的主题,而是和其他物象一起出现于画面中。

他笔下的兰花无根无土,却有情有义!

他笔下的兰花无根无土,却有情有义!

他笔下的兰花无根无土,却有情有义!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倪瓒《题郑所南兰》他孤介有节,一生忠于大宋王朝,与仕元的赵孟頫绝交,但他却自称“不忠可诛,不孝可斩”;他画兰花为“神品”,虽是无根无土,却见真情真义!郑思肖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

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字忆翁,号所南。

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宋亡,隐居平江(今江苏苏州)的寺观和陋巷。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从“一心中国梦”到以“孤臣”自居《郑所南先生文集》郑思肖生于南宋末年,他年少聪颖,秉承父学(父亲郑起为平江书院山长),明忠孝廉义。

20岁左右,为太学优等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那个年代,兵荒马乱,风雨飘摇。

宋亡以前,他一心想“为朝廷理乱丝”。

当元军大举南下时,郑思肖到临安(今杭州)叩宫门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

因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未予上报。

在南宋灭亡前三年(1276年),郑思肖曾写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的诗句,意思是说:我一心梦想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那首万古传诵的《下泉》所表达的,正是今日人们的愿望。

《下泉》为诗经中的一篇,写曹国臣子受大国欺辱,怀念周初的安定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郑思肖的这首诗,正是“中国梦”一词的最早出处。

宋亡以后,郑思肖仰慕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愿向蒙元臣服,自称“孤臣”。

他有一首《寒菊》诗,借菊言志,以示不屈不移、忠于故国之心,被广为传颂: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于亡国之悲愤,他改名“思肖”,因肖是赵的构成部分(赵的繁体字为“趙”),暗指赵宋;改字“忆翁”,则表示不忘故国;号为“所南”,意为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他题其书斋名“本穴世界”,以示对宋的忠诚,因为将“本”字的笔画十移入“穴”字,就构成“大宋”两字。

宋代闽画家惠崇和郑思肖

宋代闽画家惠崇和郑思肖

福建艺术40 FUJIAN ARTS / 2021.3宋代闽画家惠崇和郑思肖◎张莉福建地区因远离中原,一直到唐代中叶还被 视为蛮荒地区,受到地形和生产技术的限制,福 建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在宋代以前一直都处于落后 状态。

宋代政权南移后,北方在中国古代绘画发 展中的地位便开始衰落,长江上游蜀地的绘画传 统优势也逐渐丧失,难以再现其五代至宋初的显 耀地位。

赣闽地区因南移政权后经济增长迅猛,导致其文化地位不断上升,在这样的氛围下,江 西与福建地区所出绘画人才在全国所占之比重开 始大幅上升,东南绘画发展的整体水平随之也有 了实质性的飞跃。

“啳昔欧粤险远之地,为今东 南全盛之邦。

[|]”形象的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宋代福 建变化之快的惊愕。

据史料记载,宋代福建地区的画家虽人数不 多,但绘画作品都有区别于当时画坛主流风貌的 鲜明特点。

“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

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

[21”为当时所兴。

其时,福建画家善于融合各家之所长,敢于创新,表现 出独特的绘画风貌与异趣。

宋代最为出众的闽画 人物是惠崇和郑思肖。

惠崇工诗善画,其“惠崇 小景”更是打破了北宋画坛一直以来崇尚“长松 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峻绝,峰峦秀起”的大山大 水之象,其善画小景,多有萧洒虚旷之意。

缘于 惠崇僧人的身份,他将禅宗妙学融于画作的飘渺 之境中,别具灵寄。

由南宋人元的郑思肖博学鸿儒,游历四方。

其独创“无根兰”以无土、无根之兰 花象征着国破家亡而无所依托的漂泊之感。

其在 《寒菊》诗中所题“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 北风中。

”亦成为千古绝唱。

他的清傲与气节影 响了众多元代的遗民画家,其“无根兰”之风也 因此在福建画坛盛行至清末。

本文试图探究惠崇 和郑思肖的部分绘画作品,寻求其绘画中的笔墨 意趣。

惠崇的小景画惠崇,北宋僧人,工诗善画。

专精五律,多 写自然小景。

惠崇位列宋初九僧之一。

九僧之名,源于欧阳修之《六一居士诗话》:“国朝浮图以 诗名于世者九人,故时有集,号《九僧诗》,今 不复传矣。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

(宋·苏轼)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兰》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蕙》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兰花诗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同上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明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明李日华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明景翩翩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清郑板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溪沙兰花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郑思肖的《墨兰图》分析

郑思肖的《墨兰图》分析

62美学2019/05一、“四君子”题材之兰纵观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四君子”这一题材因受到人们的推崇而广为文人士大夫所表现。

现在,我们仍能从现存的绘画作品中发现“四君子”的身影,人们赋予“梅”“兰”“竹”“菊”以“君子”完美的品格,并力图通过“四君子”表现自身的志趣,所谓“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1]。

文人画家们通过他们掌握的“四君子”题材,并结合诗书印形成了影响巨大的文人画派。

在我国绘画发展史上,就出现了一大批乐于表现“四君子”题材的文人画家,如王冕等人喜爱表现高洁傲岸的梅花;赵孟坚、郑思肖等人喜爱表现清高脱俗、幽雅空灵的兰花;文同、苏轼等人喜好表现虚心有节的竹子;还有恽寿平等人喜爱表现冷艳清贞的菊花。

他们借助这些题材表达了自己的情怀,或者表达自己所追求的君子风度,亦或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抑郁不得志。

宋元之际的郑思肖便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典型,他忠于“兰”,并将其作为表达心志的一个重要手段。

被人咏叹的兰花其实早在孔子之时就已经开始奠定了其文化地位。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19年而未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在返回鲁国的途中,孔子看到了杂草丛中的幽兰,便感叹道:“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

”[2]孔子以兰花自比,认为自己也如兰花一样“与众草为伍”而不得赏识,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情。

此后,便有更多的文人墨客在作品中留下了“兰”的影子。

屈原在其作品《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等诗句,体现了屈原对兰花的喜爱。

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中也描绘了兰花“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体现了兰花荒芜、孤独的生存状态,一句“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体现兰花独处于荒芜之地,“香气”得不到人的赏识,这里其实是一种“比德”手法的运用,作者以“兰花”自比,以兰花的无人赏识表达了才华被埋没的伤感之情。

郑板桥也在《高山幽兰》中称赞兰花是“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表现了兰花的孤傲、幽雅。

历代名人咏兰诗词

历代名人咏兰诗词

历代名人咏兰诗词国兰,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传统名花。

它叶态绰约多姿,叶色终年常青,花朵高洁幽香。

数千年来,兰花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不少人把赏兰、绘兰、写兰作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经。

现将历代名家写兰的诗词辑录如下: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孔丘《猗兰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陶渊明《幽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屈原《九歌》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张衡《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释无可《咏兰》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花药四时相续,常可留玩)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陈陶《种兰》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岛,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

杜牧《蕲州兰溪》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