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姚本先版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名词、简答、辩析、论述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心理学、认知发展、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需要、动机、情绪、意志、学习动机、人格、气质、性格、智力、能力、教师角色、心理健康
二、辨析题
1、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3、智力的个别差异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4、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5、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
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6、在全人口中,智力低常的人与智力超常的人数基本相等。
7、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8、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
9、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基本上是匀速直线前进
的。
10、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11、对于人类来说遗忘并不都是有害的。
12、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
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13、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它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因此,可以这
样认为,动机越强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14、创造性是天生的,主要靠学生的悟性,很难通过学校教育进行培养。
15、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
16、不论什么气质的人,遇到高兴的事,都会情绪高涨;遇到不愉快的事总会情
绪低落。
17、竞赛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应尽量少搞
竞赛。
18、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
对心理现象的认识
当我们开始关注心理现象时,我们会发现人类心智的复杂和多样性。心理现象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包括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这种自我认识的提升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成熟、理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其次,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而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可以让我们更加敏感地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这种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此外,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而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这种心理素养的提升可以使我们更加坚韧、乐观、积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总的来说,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积极关注心理现象,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使自己更加成熟、理性、积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各种挑战。
心理学疑难及答案
心理学疑难及答案
1.心理状态常常是由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的一个过程环节。
答:对。
2.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完全丧失。
答:错。遗忘并不是所记忆的信息完全丧失,而是所保持的信息不能在使用时顺利的提取出来。有的遗忘是因为提取信息的线索不当造成的,这种叫暂时性遗忘;有的遗忘是由于丢失的信息过多无法提取的永久性遗忘。
3.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边看见了。在花店里待久了,就觉得里面不香了。请说明。
答:这是一种感觉适应现象。感觉适应是指:当刺激持续作用于人的感观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感觉适应在视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
4.低年级的学生常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原因。
答:主要是由于他们不善有组织自己的行为,没有掌握好一定的行为方式,还没有形成概括化的道德概念,因而不善于迁移的原故。
5.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随大流”等成语或俗语,往往人们也经常有意或无意这样做的。试说明这种现象。
答:这是从众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
6.三岁的王力很怕上医院。他父亲便拿了一些塑料注射器玩具让他玩,让他熟悉穿白褂的人。慢慢地王力不再害怕上医院了。
答:王力的父亲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了王力对医院的恐惧。
7.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虽然早慧,最终却只能“泯然众人矣。”请解释。
答:智力早熟的认尽管遗传素质优异但不经学习,不接受教育就成才是做白日梦。方仲永虽然早慧,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培养,最终只能“泯然众人矣”。8.如何科学的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实质?
(完整版)心理学 讨论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P2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得来的、不学而能的反射,可分为食物反射、探究反射、性反射;P43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学习而产生的反射,可分为经典性反射和操作性反射;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几个方面? P3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但主要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3.如何科学地理解心理现象的实质?P22-31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可以从心理与脑、心理与客观现实两方面加以理解: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其中包括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4.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P1
1879年,德国哲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第三章注意
1.名词解释: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征,注意也是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P55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不由意识控制的,也叫不随意注意;P57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人有意识的控制的,也叫随意注意;P58
2注意的品质有哪些?P75
也叫注意的特征,包括四个方面: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心理学简答题
六、简答题(每题5分)
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回答要点:①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②人能认识世界,创造性地改造世界;
③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2.如何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回答要点:①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②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③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
3.影响创造性解决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要点:①创造动机;②知识经验;③思维定势;④功能固着;
⑤个性特征。
4.判断一个人的记忆好坏的标准有哪些?
回答要点:①记忆的敏捷性;②记忆的持久性;③记忆的准确性;④记忆的准备性。
5.心理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回答要点: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前提;②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学校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④实践活动和自觉能动性也是极其重要的。
6.什么是观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回答要点:(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也叫思维的知觉。(2)培养:①激发知欲,培养兴趣;②丰富知识,提高观察广度和深度;③教会方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④提供机会,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
7.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运用其规律组织课堂教学?
回答要点:(1)条件:①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②合理地组织活动;③良好的间接兴趣;④坚强的意志力;(2)教学:①进行学习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②科学组织课堂教学;③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
8.研究气质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回答要点:①气质类型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和行为方式。②气质是择业和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③气质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点。④学生气质特征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
科学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通过严谨的科学方法来探索和解释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等心理活动。科学心理学的目标是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人们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情境来观察和控制变量,以确定因果关系。观察研究则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人类行为来获取信息和了解心理现象。调查研究则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搜集大量数据,以揭示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科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分支。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探索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组织信息。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互动,揭示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性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临床心理学则研究和治疗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科学心理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应用,它可以为我
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我们的生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积极的生活。
心理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的心理机制
人类心理机制是指人类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和机制。了解和理解人类心理机制对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改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幸福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心理机制。
一、认知与感知
认知是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感知是人类通过感官获得外界信息并进行处理的能力。
1. 知觉: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得感觉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和解释,形成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不同的感觉器官对应着不同的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2. 注意:注意是选择和集中心理活动的过程。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会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不重要的信息。注意可以分为自主注意和被动注意。
3. 记忆:记忆是指对经历和学习所得信息的保持、存储和再现的心理过程。记忆可以分为感知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遗忘是指记忆信息的丧失或消退。
4. 思维:思维是人类处理信息、认识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
方式包括概念形成、判断推理、问题解决等,不同思维方式会对人类
的行为产生影响。
二、情绪与动机
情绪是人类在特定时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动机则是驱使
人们行动和追求某种目标的内部推动力。
1. 情绪:情绪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的心理反应,包括快乐、愤怒、悲伤等。情绪可以通过生理反应、表情和语言等方式来表达。
2.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人类对情绪的管理和调整。积极的情绪
调节能力有助于提升幸福感和应对压力。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讨论与应用
1.辩证唯物主义是怎样解释人的心 理的实质的?
2.古诗云:“天昏昏兮人郁郁”, 试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环境对人的 心理的影响。
3.“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4.传说东海某地有个人死了 母亲,因其十分孝顺,哭得十 分悲哀,很多人都随他的哭声 而落泪。而且据说他哭的时候 总有大群的鸟飞到他家的院子 里,人们都说他的孝心感动了 上苍,连鸟雀也和他一同悲哀。
2、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由脑干发出, 共12对;
(2)脊神经从脊髓发出, 共31对;
(3)植物性神经,也叫自 主神经
是由分布于平滑肌、心肌 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 神经纤维所构成。
()
三
内 分 泌 系
人体的内分泌腺主 要包括:
脑垂体(分为前叶 和后叶)
统
甲状腺
肾上腺(分皮质与
髓质)
(1)低级中枢
低级中枢主要包括脊髓、脑干、 间脑和小脑四部分。
(2)高级中枢
中枢神经的最高级部位是大脑, 其最高级的调节者是大脑皮层。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1)大脑皮层: 三条显著沟裂: 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
裂。 四个叶: 额叶、颞叶、顶叶、枕叶 (2)边缘系统 (3)基底神经节
观
从心理产生 的物质基础 来看,心理 是脑的机能;
心理学复习题
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3.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心理状态。
5.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现象,它的产生需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6.脑是心理的物质载体,主要是说明一切心理活动只有依附于脑器官及其机能才能实现;但这并不等于说人脑本身就会自动产生心理现象。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7.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8.代表着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理论取向是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除此之外,心理学还在各个层面的发展上呈现综合化、实用化、全球化、本土化的趋势。
9.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心理学主要有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行为主义理论取向、认知理论取向、精神分析理论取向、人本主义理论取向和现象学理论取向等。
10.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提升。
11.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分别是: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学习、记忆与思维,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个性心理
气质
个体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 定性等方面的特征,如急躁或沉 着等。
性格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 式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如勇敢或懦弱等。
社会心理
社会认知
指个体对社会群体的认知和理解,包括社会 知觉和社会印象等。
社会知觉
个体对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认识和判断。
社会印象
个体对社会群体及其成员形成的持久而稳定的印 象。
心理的实质研究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生 活质量和幸福感,通过了解和调节人 的心理活动,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 和生活质量。
心理的实质研究有助于解释和预测人 的行为,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指导 和实践依据。
Part
02
心理的实质构成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信息 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 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可以推断出其内在的 心理活动和体验。
心理的实质与行为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心理活动的影响,还受 到环境、社会文化、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心理的实质研究的重要性
心理的实质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 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心理学的 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个性心理
兴趣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喜好和关注程 度。
理想
个体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的目标。
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个性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
二、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2.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3.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由一系列连续的
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下列哪一项不是认知操作?( ). A.动机 B.编码 C.选择 D.提取和使用
4.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
之为 (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5.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
A.观察法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
6.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7.在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
8.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
心理学复习资料(姚先本)
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答:首先,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第二,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
第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4.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UM P 7
1)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心理与脑):
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现象,它的产生需衣服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
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3)个性心理活动的主体性(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
其次,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第三,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反面;
最后必须指出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人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做意识,有了意识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
5.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
◆行为主义理论取向——华生,强化
◆认知理论取向
◆精神分析理论取向——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在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本章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与唯心主义心理观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第一节科学的心理观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虽然是在人的各种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每个人都体验过或正在体验着的、非常熟悉的现象。但是,心理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否有专门的器官,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关系怎样,也就是说,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人们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争论了几千年,产生了许多关于心理实质的不同观点,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心理观,即唯物主义心理观和唯心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物质的东西是第二性的。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对神形问题,即心与身的关系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战国时代的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明代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之中”。认为心理是世界的本源,心是万物和宇宙的主宰
一些人甚至认为心理是“灵魂”寄附在肉体器官内的表现,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灵魂活动的结果,灵魂是世界的本源,灵魂独立于宇宙而存在于某一“空间”中,当人降生之后,他就驻入人体,当人死亡时,灵魂就脱离肉体回到它来的那个“空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由灵魂组成的“理念世界”,在“理念世界”里人们已经获得了一切知识,只是在投胎人世之时,由于肉体的污浊而遗忘了,因此,人的认识、智慧只不过是对灵魂在“理念世界”所获得的知识的回忆。这种把心理看成是脱离物质的、虚无缥缈的、灵魂的产物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对心理现象实质的理解
对心理现象实质的理解
心理现象是指人类在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状态和外在反应。心理现象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异常的,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和推理都有其自身的实质和意义。
心理现象的实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如以下几点:
1.生理本质
心理现象与人类的生理结构紧密相连。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交互产生了我们所有的思考、感觉和行为。比如,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经常伴随着身体上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等。这说明,人类心理现象的实质与生理现象密不可分。
2.文化和社会因素
人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也会对心理现象的实质产生影响。比如,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习俗和社会标准等都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人可能会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这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现象。
3.历史和发展的影响
一个人的心理现象也可能涉及到历史和发展。人类的经历、个性和生命历程都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行为。比如,一个拥有良好经历和教育的人可能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理性和成熟的心理现象,而那些经历过创伤或偏离正常心理发展轨道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心理现象。
4.个人特质和差异
人类的心理现象也与个体特质和差异有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思维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所以同一种情境下不同人产生的心理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理解心理现象的实质也需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心理现象的实质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概念,要全面理解心理现象实质需要考虑到生理、文化、历史、个性等多个因素。理解心理现象的实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也能更有效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心理的实质
试从哲学的角度浅谈心理的实质
摘要:心理实质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心理实质问题的研究历史,再从哲学的角度对“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地反映。”这一论断进行再思考,最后,笔者就本学期带着“我是谁”的疑问学习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的感想启示进行分享,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心理学学习的浅薄收获。
关键词:心理的实质;哲学角度;人格;自尊
引言
为什么人脑可以记忆思考?为什么人会有七情六欲?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按照一种内在规律发展变化的?这就涉及人的心理实质问题。
心理的实质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传统上是从心——物关系和心——身关系,这两个问题入手思考的。也正因为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看法,导致了心理学者们对心理实质问题的争论,从而使心理实质观对立、分隔。
在此,我们从心——物和心——身关系两个维度来看看国内外学者们对心理实质这个问题的探讨。
一、中西方学者对心理实质的探讨
(一)西方心理学者对心理实质问题的探讨
1.西方心理学者关于心——物关系的看法
心——物关系的问题实际上是探讨的是人的心理和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即研究人如何认识外界的客观事物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心理学者们分成了唯心和唯物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取向,又在两种取向中分成了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分支。“唯心一元论”支持者认为:人的心理是所有一切存在的根源,所有的事物都是人的心理构成的结果,代表学说有“灵魂说”、“心脏说”等早期心理实质理论;而“唯心二元论”则承认除了心理之外还存在一个外在的世界,但认为外在世界的存在只因心理的存在而有意义,代表学说有“机能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学派;与之相反的“唯物一元论”是指人的心理完全由外界客观事物所决定的,任何心理现象和过程都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西方的行为主义特别是激进行为主义是此类思想的代表;而“唯物二元论”在坚持客观事物对人的心理作用的同时还强调了人的心理对于外部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作用,信息(认知)加工心理学是其代表理论。
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1、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
有一个短期的历史。是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2)科
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
的思想就早已出现。(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
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已经脱离哲学母体
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
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大脑的活动特点及规律:
大脑皮层是人体机能活动的高极中枢,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物
质基础。大脑皮层对来自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加以分析和综合,
产生感觉、思维,并建立语言和支配行动,以保证人类对自然和社会
的改造与适应能力。大脑皮层功能活动与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样都具有
一定的生物规律,大脑皮层生理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是:
(1)始动调节:
人们在从事学习、研究等脑力活动时,通常在开始时工作效率较低,经过一个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称之为始动调节,这种始动调节
是因为神经细胞也和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具有“惰性”,需要通过一定
时间来克服大脑本身的这一弱点,并加以调整,而且神经系统对其他
器官、系统的调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中均可见到。根据大脑皮层始动调节这一特点,在教学安排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甚至可以充分运用大脑皮层活动的始动规律,将难度大的课程安排在每周二、三、四神经兴奋活动的高涨期。
(2)动力定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答案:1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一切心理活动的产生都依赖于大脑这个机构
2心理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脑的反映形式,有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复杂变化和刺激量的不断增长,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出现了动物的反映形式——心理
3客观现实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是说脑本身及可以产生心理。人的心理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就没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没有人的心理。
4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一个个具体的人的身上实现的。人的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是像镜子一样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的反映
5人的心理是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个体的心理随着实践轰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越来越发展。人的心理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加以检验。
二能否一心二用?
1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叫做注意的分配。事实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的。
2但是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
应该是高度熟练的;为了能够很好的分配注意,必须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有联系的活动才能便于注意分配。
三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防止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多样化的复习。
四谈谈你对情商的理解?
1情商即人的情感和社会机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
情商包含三种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思维的能力。
2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绪特征和理智感,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3情感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情感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身心健康,良好的情绪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情绪可以造成疾病,损害人的健康。
4所以要对情绪情感进行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注意情绪锻炼,培养和塑造自己良好的个性,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消极情绪情感的调节和控制,变化生活环境,表情训练法,改变对事物答对认识,学会运用自我心里调试机制。
五意志的品质有哪些?
1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的行动有明确的目的,尤其是能充分的意识到行动效果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集体利益
的一种品质。
2意志的果断性,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们,不失时机地,快速的有效的采取决断病坚决执行的心理品质,
3意志的自制性,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一种心理品质。
4意志的坚决性,在行动中,百折不饶的克服困难,为实现预定的目的坚持到底的心理品质。
六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具有个人的特色,这叫做能力的个别差异。体现在:1能力的类型差异,同种能力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这遍构成人的能力的差异。不同的人在感知,记忆,表象,想象,言语和思维等方面存在类型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所谓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是指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心理学家在描述智力水平时常用超常、中等、低常三个层次来概括儿童的智力水平。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中年成才,大器晚成。
4智力的性别差异,男女智力的年龄差异,男女智力差异的认识领域。
七如何看待人的气质类型差异?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并表现在外部行为上。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不能决定人的个性倾向性的性质,他只
是使个性带有一定的动力色彩,
2气质无好坏之分,不能把某些气质类型评定为积极的,而把另一些类型评定为消极的,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也就是说气质具有双重性。
3气质不能决定人的成就水平,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气质虽然不能对实践起决定性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意义。8.分析自身的性格特点并说明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