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温度测量仪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RS 1327 无接触红外射线温度测量仪手持版说明书

RS 1327 无接触红外射线温度测量仪手持版说明书

Infrared ThermometerRemo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Non-Contact)1327 INSTRUCTION MANUALTABLE OF CONTENTSTITLE PAGE INTRODUCTION (1)Ⅰ. SAFETY INFORMATION (1)Ⅱ. FEATURES (3)Ⅲ. SPECIFICATIONS (3)Ⅳ.GENERAL LA YOUT AND OPERATING CONTROLS (5)Ⅴ. LCD DISPLA Y DESCRIPTION (7)Ⅵ. EMISSIVITY ADJUSTMENT (8)Ⅶ.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11)Ⅷ. SETTING MODE (13)Ⅸ.BATTERY REPLACEMENT (15)INTRODUCTIONThe RS 1327 hand-held Infrared Thermometer is easy to use and operate. The thermometer has a laser to assist in sighting the sensor for making measurements.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s a backlight function which may be turned on to assist measurements made in a dark place. Other features include reading auto-hold, auto power-off, maximum and minimum readings, all of which can be selected for maximum operating convenience.The instrument does not rely on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object whose temperature is to be taken, but measures the radiated infrared energy from the object. This allow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to be made of items such as rotating machinery, bus-bars carrying electric current, or inaccessible objects which would be difficult or hazardous to touch.Ⅰ. SAFETY INFORMATION1. Read the following safety information carefully before attempting1sources of ignition.2. Precautions:a). Do not operate the thermometer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electrical or magnetic fields, as this may prevent correctoperation.b). Use and store the thermometer away from direct sunlightor other strong source of light, high temperatures, high humidity or dust.c). If the thermometer has been kept in area of high or lowtemperature, wait until it has reached a stable temperature before use.d). Condensation may form on the focal lens if thethermometer is moved quickly from a cold to a hot environment. Before taking measurements, wait for the condensation to dissipate.e). Do not touch the focal lens.3.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 Altitude up to 2000 meters.2b). Relatively humidity: 80% max.c). Operating ambient temperature: 0 to 50 o C4. Maintenance & Clearing:a). Repairs or servicing should only be carried out bycompetent persons using the correct parts, test equipmentand procedures. If repair or servicing is required, contactthe supplier or RS Components. The address is given atthe end of these instructions.b). Periodically clean the case with a dry cloth. Do not useabrasives or solvents.5. Safety symbols:¾C/ F Selectable.¾ Backlit LCD display.¾ Sighting laser.¾ Auto-hold function.¾ Maximum/minimum reading recorder function.¾ Auto power-off.Ⅲ. SPECIFICATIONS3-1 General Information:Display: Backlit LCD display.Auto power-off time: Approx.15 sec.Data memory capacity: 50 set. (Direct reading onLCD display)3Over-range indication: “OL” or “-OL”.Low battery indication:symbol is displayed on LCD when the battery voltage drops below the operating voltage.Power supply: Single 9V battery 006P 9V,IEC6F22, or NEDA1604.Battery life: Approx. 100 hours (with laserpointer and backlight off) Operating temperature: 0 o C to 50 o C (32 o F to 122 o F),Operating humidity: Below 80%RH.Storage temperature –10 o C to 60 o C (14 o F to 140 o F), Humidity: Below 70%RH.Dimensions: 172(L)×118(W)×46(H) mm6.8(L)×4.6(W)×1.8(H) inches.Weight: Approx. 220g with battery.Accessories: Instruction manual, battery.3-2 Electrical specifications:Measuring range: -20 o C to 500 o C (-4 o F to 932 o F) Resolution: 0.1 o C, 0.2 o FAccuracy: ± 2% of reading or ± 2 o C or 4 o F(whichever is greater).Temperaturecoefficient: 0.1 times the applicable accuracyspecification per o C from 0 o C to18 o C and 28 o C to 50 o C (32 o F to4564 o F and 82o F to 122 o F).Measurement rate:2 times per second.6 to 14um. Field of view:10:1; optics ratio with a 1” min target. Emissivity:0.17 ~ 1.00 (presettable) Sighting: Laser marker < 1mw (class 2). Sensor: Thermopile.R▲d From Read mode increments the memory location numbere From SET mode increases the value of the selected parameter.5. Measuring trigger :c Trigger for turning the thermometer on.Pull the trigger to turn on the thermometer and make ameasurement.d In SET mode, pull the trigger to store the required value andexit SET mode.e Press and hold the button, then pull the trigger to entercontinuous measurement mode.f In continuous measurement mode, pull the trigger to turnthe meter off.cover.Laser aperture.lens.73. Minimum reading 13. Hi alarm4. Low battery indicator 14. Memory and Read address number5. Maximum/minimum value 15. Read memory data6. Emissivity value setting 16. Memory clear indication7. Measured value 17. Memory full indication8. Measure indication 18. Store data to memory9. Laser enabled indicator 19. Units “o C , o F ”10. SET symbolⅥ. Emissivity Adjustment1. Emissivity:Emissivity is a value between 0.17 and 1 whichindicates an object’s ability to emit infrared energy. Emissivity is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the objects’ composition and surface finish.The thermometers’ sensitivity to emissivity “ε” is preset at0.95, because this setting will be applicable to 90% ofsurfaces, but can be adjusted as required.2. Emissivity adjustmentc Apply black tape, matt-black paint or black magic marker tothe object if it is safe to do so.d “ε” is set at 0.95 to indicate correctly from a dark surface.e Aim the sensor at the black surface, pull the trigger andnote the reading as T1.f Remove the black tape or matt-black paint and aim thesensor at the same area again. Pull the trigger and note the reading as (T2).g Change the emissivity value “ε” until T2 and T1 are equalas follows:a). Enter setting mode (refer to button above).b). Press button to select the εvalue setting.c). Press ▲ or ▼ buttons to set desired value.8d). Pull the trigger to store the setting value and exit set mode.The following table gives typical emissivity values forcommon materialsEmissivity VALUESTypical Emissivity Values; MetalsSURFACE EMISSIVITY Zinc (oxidized) 0.1*Galvanized iron 0.3Tin-plated steel 0.1*Gold (polished) 0.1*Silver (polished) 0.1*Chromium (polished) 0.1*Iron and SteelCast iron (polished) 0.2Cast iron (turned at 100℃) 0.45Cast iron (turned at 1000℃) 0.6 to 0.7Steel (ground sheet) 0.6Mild steel 0.3 to 0.5Steel plate (oxidized) 0.9Iron plate (rusted) 0.7 to 0.85Cast iron (rough) rusted 0.95Rough ingot iron 0.9EMISSIVITY VALUESTypical Emissivity Values; MetalsSURFACE EMISSIVITY Molten cast iron 0.3Molten mild steel 0.3 to 0.4Stainless steel (polished) 0.1Stainless steel (various) 0.2 to 0.6AluminumPolished aluminum 0.1*Aluminum (heavily oxidized) 0.259Aluminum oxide at 800℃0.3Aluminum Alloys various 0.1 to 0.25BrassBrass (polished) 0.1*Brass (roughened surface) 0.2Brass (oxidized) 0.6CopperCopper (polished) 0.05*Copper plate (oxidized) 0.8Molten copper 0.15LeadLead (pure) 0.1*Lead (oxidized at 25℃) 0.3Lead (oxidized , reated to 200℃) 0.6Nickel and its alloysNickel (pure) 0.1*Nickel plate (oxidized) 0.4 to 0.5Nichrome 0.7 Nichrome (oxidized) 0.95Emissivity Values; Non-metalsRefractory & Building materialsRed brick (rough) 0.75 to 0.9Fire clay 0.75Asbestos 0.95 Concrete 0.7 Marble 0.9 Carborundum 0.85 Plaster 0.9 Alumina (fine grain) 0.25Alumina (coarse grain) 0.45Silica (fine grain) 0.4Silica (coarse grain) 0.55Zirconium silicate up to 500℃0.851011the trigger to stop measuring and auto-hold the reading. The meter will turn off automatically after 15 seconds.2. MAX/MIN hold function :Pull & hold the trigger, then press MODE once to cycle through maximum (MAX), minimum (MIN) and current reading (MAX/MIN) modes.Press and hold the MODE button for 3 seconds to exit this mode.button and then pull the trigger to turn the meter oncontinuous measurement mode. The symbol will not be visible in the LCD, indicating the Hold function is disabledc To exit continuous measurement mode: Pull the trigger tostop continuous measurement and turn the meter off.d MAX/MIN reading: When in continuous measurement mode,press the button once to cycle through maximum (MAX), minimum (MIN) and current reading (MAX/MIN) modes.Laser offset: The laser beam is offset 18mm(0.71in) from the focal lens. Choose a sampling spot that is large enough to include the laser offset.Surface Temperature: The thermometer will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irst surface it detects, e.g. a glass cover, dust or fog. Ensure the object whose temperature is to bemeasured is not obstructed.4. Selecting o C/ o F units:When the instrument is turned on, the units that appear in the LCD are the last units measured. T o change the temperature units, pull the trigger to turn the meter on, then press and hold for 3 seconds until the “SET” mark appears on the LCD.12Press ▲ or ▼ to select the desired o C or o F units and then pull trigger to store the setting.5. Data memory store and read procedure :c To clear the data from the memory:With the instrument turned off, press and hold the M button, then pull trigger until “CLR” appears on the LCD.d Data memory: Press and hold the M button for 3 seconds tostore the current set of readings into memory.e Reading the memory data: Press and hold the R button for3 seconds to enter READ mode. Press the ▲ or ▼ buttonsto select to desired memory data location. Press thebutton to exit READ mode.Ⅷ. SETTING MODEPull trigger to turn the meter on. Press & hold the button for 3 seconds until “SET” appears on the LCD.1. Parameter settings for measuring:Under the infrared parameter setting mode, the LCD will SETshow . Press the button to select setting of “℃/ ℉”, “ALM ON/OFF” , “ÈALM” “ALMÇ” and emissivity “ε ”. Pull the trigger to exit setting mode and return to normal measurement mode.2. Parameter settings:13c “℃/ ℉”: Temperature unit / ℉, press ▲ or ▼ to select units℃or ℉.d ALM (Alarm function ON/OFF): Press ▲or ▼ to select alarmfunction on or off.eÈALM (Lo Alarm Function): Press ▲ or ▼ to set a value as an alarm value. When this Lo alarm value is exceeded, the beeper will sound and the “ÈALM” symbol will appear on the LCD.f ALMÇ (Hi Alarm Function): Press ▲ or ▼ to set up a valueas an alarm value. When this Hi alarm value is exceeded, the beeper will sound and the “ALMÇ” symbol will appear on the LCD.Example:To sound the alarm if the temperature exceeds 100℃ or falls below 0℃, set the Hi Alarm point to100℃ and theLo Alarm point to 0℃.Setting procedure:a). Press and hold the key for 3 seconds until theLCD displays the “SET” mark.b). Press “▲”button to select ℃ unit.c). Press the button once to enter ALARM ON/OFFsetting mode, then press the ▲ or ▼ key to select “ON”mode.d). Press the button once to enter ÈALARM (LoAlarm point) setting mode.Press the ▲ or ▼ button until the display reads 0.0℃.e). Press the button once to enter ÇALARM (Hi14Alarm point) setting mode.Press the ▲ or ▼ button until the display reads100.0℃.f). Pull the trigger to store the setting and exit the setting mode. gε (Emissivity): Press ▲ or ▼ to adjust the value.h▲ : Button for increasing the value. Hold down to increase the parameter value rapidly.i▼ : Button for decreasing the value. Hold down to decrease the parameter value rapidly.Note:After the setting procedure is terminated, theparameter will be stored until changed.Under setting mode, the backlight, laser, memory store and read functions are disabled.Pull the trigger to exit setting mode.BATTERY REPLACEMENTⅨ.insufficient power in the battery to provide an accurate measurement. Replace the battery with a fresh one as follows:a) Ensure the instrument is turned offb) Open battery compartment cover on the rear of the grip.c) Remove the exhausted battery from the compartment.d) Fit a new battery of the type given in the specifications .15e) Close the battery cover.f) Turn the instrument on and check for correct operation.16。

腕式多功能无线生理指标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

腕式多功能无线生理指标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编号:16711742(2011)01008105腕式多功能无线生理指标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陈北辰,杨斌,李小林,张益涛,杨川(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1756)摘要:针对单体便携医疗装置功能单一、无网络通信功能的缺陷开发了腕式多功能无线生理指标测量仪。

采用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集成设计并实现了体温、血压、脉搏、心电、血糖等医学常用生理指标实时采集和测试功能,并通过蓝牙将测量数据及时传送给网络监护平台,完成对病人远程监护。

对血压、脉搏、体温等生理指标进行测试,与单体医疗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

血糖识别颜色与试纸测试结果一致。

整体设计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移动数字医疗;生理指标测量;无线监护中图分类号:TP311.52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5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6333)移动数字医疗网络系统是今后医疗数字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单体便携医疗装置,诸如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

这些产品功能分散、无法联网、实时性差,难以直接融入大医疗服务系统中。

因此开发一种可以检测、监测多项人体基础生理指标、便于携带、可接入当前医疗服务网络的集成式医疗设备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腕式多功能生理指标测量仪可以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心电图、血糖,并通过蓝牙接入网络,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保存,通过网络接入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并响应远程控制指令。

以期搭建医患信息桥梁、实现移动数字医疗。

图1系统构架1总体构架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医疗设备都以单体为主,不能与外部进行信息交互,测量结果只能本地保存甚至不保存,第26卷第1期2011年2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JOUR NAL OF CHENGDU UNIVER SITY OF INFOR MAT ION TECHNOLOGY Vol.26No.1Feb.2011:2010122:10101总是遵循一个测量,显示一种模式。

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

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

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须知1.使用手持式测温仪前,请先了解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的各个部件和功能,并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2.在使用手持式测温仪前,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个人安全。

3.使用手持式测温仪时应注意环境的安全,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度、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中使用。

4.仪器使用过程中,不得将手持式测温仪接近火源或高温物体,以免损坏或烫伤。

5.使用手持式测温仪时,禁止将仪器插入水中或与水接触,以避免电击或损坏。

6.仪器使用结束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拔下电源插头。

二、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将手持式测温仪取出并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确认电量是否充足,确保仪器可以正常使用。

2.打开电源:按照说明书要求,打开手持式测温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仪器启动完成。

3.校准仪器:在测量温度前,应先对手持式测温仪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会根据不同的测温仪型号有所不同,一般都要求将仪器放置在已知温度的环境中,然后进行校准操作。

4.测量温度:将手持式测温仪的测温头对准待测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持稳定,观察仪器显示的温度数值即可。

注意,不要将仪器长时间对准同一位置进行测量,以免温度过高或因长时间接触造成损伤。

5.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纸和笔进行记录,或通过仪器自带的数据记录功能进行记录。

记录时需注意准确的记录待测物体的位置和测量的时间等信息。

6.清洁和存储:测温结束后,应清洁仪器的测温头,以防污垢对下次测量的影响。

同时,将手持式测温仪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三、故障排除1.如果手持式测温仪无法启动,请检查仪器的电池是否已用尽或插入是否良好。

2.如果手持式测温仪显示的温度不准确,可能是由于校准不准确、环境温度变化等原因导致,请重新进行校准或换个环境进行测量。

3.如果手持式测温仪出现其他故障,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查和修理,切勿私自拆解。

四、注意事项1.手持式测温仪测温范围有限,使用时必须确保待测物体的温度不超过仪器的测量范围。

温度测量方案

温度测量方案

温度测量方案摘要本文档介绍了一种可靠的温度测量方案,旨在为需要测量温度的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该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算法以及部署指南,可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温度测量需求。

引言在许多工业、科研和生活应用中,温度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无论是温度控制、环境监测还是产品质量检验,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可靠的温度测量方案,帮助用户在各种场景下实现精确的温度测量。

硬件设备实施本温度测量方案需要以下硬件设备:1.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测量温度的关键设备。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热敏电阻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类型。

2.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温度传感器的信号。

可以选择单片机、微控制器或嵌入式系统等设备。

3.连接电缆: 电缆用于将温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起来。

选择适当类型和长度的电缆以确保传输稳定可靠。

4.电源: 温度测量系统需要稳定的电源供电,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电源方案。

软件算法实现温度测量方案的关键是设计合适的软件算法,以将温度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转换为温度数值。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软件算法示例:1. 初始化温度传感器。

2. 循环执行以下操作:a. 读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

b.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c. 根据传感器的特性曲线,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温度数值。

d. 输出测量得到的温度数值。

e. 等待一段时间,继续下一次测量。

3. 结束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温度传感器的类型和特性,可能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计算和校准。

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部署指南以下是一个一般的部署指南,以帮助用户实施温度测量方案:1.放置温度传感器: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要监测温度的位置。

确保传感器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以获得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

2.连接电缆: 将温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通过电缆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稳定可靠,并避免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03b红外测温仪产品说明

303b红外测温仪产品说明

VICTOR303B说明书一、产品简介VICTOR303B是一种专业手持式非接触红外线测温仪,使用简单,设计严谨,测量准确度高,测温量程范围宽等特点。

它具有激光瞄准,带背光源LCD显示器,超温报警,发射率可调及自动关机功能。

使用时,只须将探测窗口对准物体,就能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二、基本工作原理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物体,均会依据其本身温度的高低发射一定比例的红外辐射能量。

辐射能量的大小及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依据此原理,能准确地测定物体的红外发射能量,便得出被测物体的准确温度。

三、产品特点◆采用HEIMANN红外测温探头,测量精度高,性能更稳定;◆具有测量温度高(阀值可设置)、声音提示功能;◆背光型液晶(LED)数字显示;◆华氏、摄氏两种模式选择;◆发射率0.1~1.00可调;◆内置激光瞄准器;◆自动关机功能(节省电池耗费);◆体积小巧、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四、主要技术指标(一)、正常工作条件:1.环境温度: 10℃~30℃;2.储存温度: -10℃~40℃3.相对湿度:≤90%;4.电源:一只9V电池(NEDA1604/6F22或同等型号);(二)、基本尺寸: 97mm×43mm×160mm(长×宽×高)。

(三)、重量(净重):125g(不含电池)。

(四)、LCD显示分辨力(精确度):0.1℃/℉。

(五)、测量范围:-20℃~550℃(-4℉~1022℉)。

(六)、消耗功率:≤50mw。

(七)、测量误差:±2.0℃或±2%(在0℃-25℃为±3.0℃)取大值。

(八)、测量时间:≤0.5秒。

(九)、测量距离:D:S=12:1(测量距离与物体目标比,测量条件:真空介质)。

(十)、自动关机时间:60秒。

(十一)、安全设计标准:符合欧洲CE安全规范。

EMC/RFI在强度3伏特/米的射频电磁场中,可能影响读数,但是仪器性能不会受到永久影响。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系统方案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系统方案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系统方案一.系统主要功能(1)通过“脉冲测距法”来完成激光测距仪对距离的测量。

(2)完成面积测量,体积测量,连续测量,存储测量数据等功能。

(3)还可完成对测量距离的加、减运算。

二.主要技术资料1.电源:3伏直流电2.测量范围:5cm至200m,从前端起5cm,最大识别距离750m,不含目标板传统测量范围:白色砌石墙面,70m;水泥,50m;砖墙,50m。

最大测量距离由以下条件而定:(1)目标物表面的反射性(2)周围环境光照条件。

3.精确度:一般情况下,测量一次或多次的精确度为±1.5mm。

4.最小显示单位:1mm5.光束直径:在10m处小于6mm,在50m处小于30mm,在100m处小于60mm。

6.基本操作模式:单一测量,连续测量,计算/功能7.显示:液晶显示器,显示操作情况及电池情况。

8.激光:可见光,620-690nm,激光等级2级,输出功率<1mw。

三.系统测量原理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

本系统采用脉冲法,需要对时间进行精确测量,采用了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TDC-GP2。

在脉冲激光测距中,使用激光器对被测目标发射一个光脉冲,然后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脉冲,通过用TDC-GP2测量光脉冲往返所经历2S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目标的距离,即:S=v*t/2,式中v为光速,v=3×108m/s。

1.TDC-GP2的时间测量原理1.1内部结构TDC-GP2内部主要有脉冲产生器、数据处理单元、时间数字转换器、温度测量单元、时钟控制单元、配置寄存器以及与单片机相接的SPI接口组成。

TDC-GP2的工作电压:输入输出为1.8~5.5V,核电压为1.8~3.6V,所以可以采用电池供电。

同时和单片机由4线的SPI相连,可以把TDC-GP2作为单片机的一个外围设备来操作。

通过单片机的控制由TDC-GP2采样脉冲激光的发射和接收,通过内部ALU单元计算出时间间隔,并将结果送入结果寄存器保存起来。

基于51单片机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2)1.2 国内外现况 (3)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4)1.最小的单芯片系统的硬件设计; (4)2.液晶屏的硬件设计; (4)3.警告声光报警电路; (4)4.硬件功能测试程序。

(4)1.4 开发环境介绍 (4)1) 开发环境 (4)2) 运行环境 (5)第二章硬件介绍 (6)2.1 STC89C52概述 (6)图2-1 51单片机管脚图 (6)1 主电源引脚 (7)2 时钟源 (7)3 控制,选通或复用 (7)4 多功能I/O端口 (7)2.2 keilC51的开发环境 (8)2.2 Nokia/诺基亚5110 LCD (9)图2-2 Nokia5110显示屏 (10)2.3 GP2Y0A02YK0F红外激光测距模块 (10)1、距离测量范围: 20 to 150 cm (10)2. 信号输出类型:电压模拟信号 (10)3. 包装尺寸:29.5×13×21.6 mm (10)4. 功耗:标称值33 mA (10)5. 供电电压:4.5 to 5.5 V (10)6.精度和采集的AD位数以及转化计算公式相关,10AD一般能达到0.1CM (10)图2-3 测距原理 (12)图2-4传感器数值曲线图 (12)第三章硬件系统介绍 (13)3.1 红外激光测距的实现构想 (13)3.2 结构框图 (13)图3-1 结构框图 (13)3.3系统硬件结构电路图 (14)图3-2 整体电路图 (14)3.3.1 ISP电路 (14)图3-3 下载与擦除电路 (15)3.3.2 稳压电路 (15)图3-4 稳压电路 (15)3.3.3 显示模块Nokia5110lcd (15)图3-5 5110显示电路 (16)3.3.4 键盘 (16)图3-6 按键 (17)3.3.5红外激光测距模块 (17)图3-7 测距模块 (17)3.3.6复位电路 (17)图3-8 复位电路 (18)3.3.7 时钟电路 (18)图3-9 时钟电路 (19)3.3.8蜂鸣器电路 (19)图3-10 蜂鸣器电路 (19)3.4测距原理与测距方法的选择 (20)3 3.1相位激光测距 (20)3.4.2脉冲法激光测距 (20)3.4.3 激光三角法测距 (21)3.4.4激光的选择 (22)1. 采用红外激光的发光二级管,结构很简单,体积小,成本较低 (23)2. 对红外的调制很简单,能够实现编码发射 (23)3. 红外线不会通过阻碍物 (23)4. 具有低耗能,反应快的特点 (24)5. 具有极强的在干扰环境下工作的能力 (24)6.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基本上对于人畜无害 (24)第四章软件系统设计 (25)4.1 系统软件流程图 (25)图4-1 软件流程图 (25)4.2 部分代码 (26)LCD部分 (26)c -= 32; (27)x <<= 3; (27)y <<= 1; (27)第五章实物制作与调试说明 (31)5.1 材料的选择 (31)5.2 电路板PCB的设计 (31)5.3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32)5.4 单片机测试 (32)5.5 电路调试 (32)5.6 红外激光测距的调试 (33)第六章总结 (33)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这个项目的需求是不用进行接触测量,开发出运行快速,准确度高,而且具有能够忍受强干扰,体积小,重量轻的激光测距仪。

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正确使用介绍

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正确使用介绍

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正确使用介绍红外测温技术被广泛使用于实验室、工厂、医院、学校等应用场所,手持式红外测温仪作为一种便携式的红外测温仪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备工具。

但是,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存在一些误区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技术原理手持式红外测温仪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可以快速非接触式地测量温度,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测温工具。

但是,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使用受到环境和物体的影响,需要在正确的测量环境下使用,才能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准备工作在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之前,请确保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打开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开关。

2.插入热电偶或选择测量模式。

3.待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启动后,等待五分钟,使其温度平衡。

测量环境正确选择测量环境对于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非常重要。

因此,在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之前,请先选择合适的测量环境,环境温度应在 -10℃~50℃之间,湿度应在 10%RH~90%RH 之间。

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时,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首先,在准备好的环境中打开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等待五分钟,使其温度平衡。

2.正确握持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将测温仪对准测量目标的表面。

3.按下测温仪上的测量键,即可在测温仪上看到检测到的温度数值。

4.将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移开测量目标,松开测量键。

注意事项在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时,还有以下的一些注意事项:1.注意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测量范围,不要超出其测量范围。

不同型号的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测量范围不同,使用时需仔细阅读说明书,选择正确的测量范围。

2.避免测量目标表面受到人体体温、太阳光照、强风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在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时,应该注意测量环境的稳定性,如有大风、阳光直射、灯照等因素,应该将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目标放在稳定环境中测量。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设备,它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来准确测量其表面温度。

这种仪器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包括工业、医疗、农业和家庭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是基于物体的热辐射特性。

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辐射,其强度与物体表面温度成正比。

这种仪器通过接收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然后将其转换为温度值。

其核心技术是红外线传感器和温度计算算法。

在使用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时,首先需要将其对准目标物体,然后按下测量按钮。

仪器会发射一束红外线来接收目标物体发射的辐射,然后将其转换为温度值显示在屏幕上。

这个过程非常快速,通常只需要几秒钟。

由于是非接触式测量,所以可以安全地在较远的距离测温,这对于高温或危险环境下的测量非常有用。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有许多应用。

在工业领域,它可以用于测量设备、机器或工艺过程中的温度。

由于非接触式测量,它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风险,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在制造业中,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检测设备的故障、监测电路板的热量分布以及进行温度控制等方面。

在医疗领域,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被广泛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特别是在爆发流行病或传染病时,它可以提供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测量方法。

只需将仪器对准人体额头或其他部位,即可获取体温值。

这种仪器常常被用于公共场所,如机场、医院、学校等,以确保人群的健康和安全。

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也可以在农业领域得到应用。

它可以用于监测农作物、畜禽的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保护农作物和动物的健康。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监测温室内部的温度分布,帮助农民进行温度控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以上应用外,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还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

它可以用于测量室内外温度、检测热量浪费,帮助家庭节能减排。

此外,它还可以在烹饪中使用,用于测量食物的温度,确保食品安全和烹饪的准确性。

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

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

1 综述温度计的测量和控制之间的关系:检测是控制的基础和前提,而检测的精度必须高于控制的精确度,否则无从实现控制的精度要求。

不仅如此,检测还涉及国计民生各个部门,可以说在所以科学技术领域无时不在进行检测。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现代化的检测手段能达到的精度、灵敏度及测量范围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的水平越高,又为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提供了新的前提手段。

目前温度计的发展很快,从原始的玻璃管温度计发展到了现在的热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数字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等。

目前的温度计中传感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度灵敏度基本决定了温度计的精度、测量范围、控制范围和用途等。

传感器应用极其广泛,目前已经研制出多种新型传感器。

但是,作为应用系统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要求选用适宜的传感器,并与自己设计的系统连接起来,从而构成性能优良的监控系统。

2 设计方案2.1 设计方案一:温度计电路总体设计方框图如下图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三位LED数码管一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主控制器单片机AT89S51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四个端口只需要俩个口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二节电池供电。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采用三位共阳LED数码管,从P3口RXD,TXD串口输出段码。

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

图2-1 总设计方框图2.2 设计方案二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

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

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一、引言手持式测温仪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确保准确测量温度,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特制定本手持式测温仪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手持式测温仪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该测温仪的操作手册,并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2.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将测温仪置于高温或湿度过大的环境中,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3. 测温仪不可与其他电子设备共用一个电源插座,以防电源过载或短路引起安全事故。

4. 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测温仪与尖锐物品接触,以免刮伤测温仪表面。

5.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测温仪,并拔掉电源插头。

四、测温仪操作流程1. 打开测温仪开关,待仪器显示正常后进入工作状态。

2. 将测温仪指向待测物体,保持与物体距离适当(通常为10厘米),并按下扳机键进行测量。

3. 仪器会立即显示测量结果,并保持数秒钟。

若需测量多个点位,请重新对准目标物体并按下扳机键进行测量。

4. 使用完毕后,通过关闭测温仪开关停止测量。

五、测温仪维护与保养1. 定期对测温仪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校准频率可根据使用频率和厂家要求确定。

2. 测温仪应妥善保管,避免摔落、碰撞或严重震动,以免影响仪器的性能。

3. 清洁测温仪时应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料轻拭,切勿使用有腐蚀性的化学品或液体。

4. 长时间不用测温仪时,应取出电池,以免漏电导致电池损坏。

5. 若测温仪出现损坏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进行处理。

六、故障排除在使用手持式测温仪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故障情况:1. 无法开机:请检查电池是否已正常安装,电池是否电量不足,是否需要更换电池。

2. 温度读数异常:请检查测温仪与待测物体的距离是否适当,以及是否正对目标物体进行测量。

3. 显示屏异常:请检查是否有杂质侵入显示屏,可用干净柔软的布轻擦显示屏。

2024年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分析现状摘要随着健康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手持红外测温仪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对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引言手持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可以通过红外辐射来测量目标表面温度的设备。

由于其非接触式测温的特点,手持红外测温仪在疫情防控、工业制造、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市场研究公司统计,2020年手持红外测温仪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亿美元。

市场需求的增加主要源自于疫情期间对非接触式温度检测设备的需求上升。

3. 市场发展趋势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持红外测温仪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一些新型手持红外测温仪具备更高的测温精度、更远的测温距离以及更快的测温速度,满足了市场对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应用领域扩大:手持红外测温仪在疫情期间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手持红外测温仪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工业制造、食品安全、建筑工程、能源监测等领域都有对手持红外测温仪的需求,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价格下降:随着手持红外测温仪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价格逐渐下降。

这使得手持红外测温仪对于个人用户和中小型企业来说更加可负担,进一步拉动了市场的增长。

4. 产品特点手持红外测温仪的产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接触测温:手持红外测温仪通过红外辐射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避免了传统温度测量方式的接触感染风险,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快速响应:手持红外测温仪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目标表面的温度数据,大大提高了测温效率。

•宽温度测量范围:手持红外测温仪的测温范围较广,通常可达-50℃至1000℃,适用于不同行业的不同温度测量需求。

手持式测温仪使用说明书

手持式测温仪使用说明书

手持式测温仪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1. 介绍手持式测温仪是一种便携式设备,用于测量物体或人体的温度。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测温仪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 外观和功能手持式测温仪外观小巧轻便,方便携带。

主要功能包括:- 温度测量:测温仪配备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或人体的温度。

- 温度显示:测温仪配备数码显示屏,可直观显示测量结果。

- 温度单位切换:测温仪支持摄氏度和华氏度之间的切换,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 记忆功能:测温仪能够储存多组温度数据,方便日后查询和比对。

3. 使用方法- 步骤一:打开测温仪电源,待仪器自检完成后,数码显示屏将亮起。

- 步骤二:将测温仪对准待测物体或人体,保持距离合适,并按下测量按钮。

- 步骤三:仪器将在短时间内完成温度测量,并在数码显示屏上显示结果。

- 步骤四:若需储存当前测温结果,按下储存按钮,测温仪将记录当前温度数据,方便以后查阅。

4. 注意事项- 避免阳光直射:在使用测温仪时,请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保持稳定:在测量过程中,请保持手持式测温仪的稳定,以免因晃动而影响测量结果。

- 符合测量距离:请将测温仪放置在距离测量物体或人体的正确距离上进行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温度单位切换:根据需要,可通过设定菜单进行温度单位的切换。

请确保选择正确的温度单位。

- 清洁与维护:请定期清洁测温仪的探测头,以免灰尘等物质影响测量结果。

若有需求,可使用软布轻擦。

5. 故障排除- 若测温仪无法开启,请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若电池电量低,请更换电池。

- 若测温结果显示异常或不准确,请检查测量过程中是否受到外界干扰,或者探测头是否干净。

6. 免责声明- 手持式测温仪仅为辅助工具,准确性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用户在使用测温仪时请自行判断结果。

- 本厂商不对使用不当、使用失误或由此产生的损害负责。

7. 联系方式如对产品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售后服务,请联系客服中心:XXX。

手持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

手持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

手持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1. 引言手持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非接触测温的特点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手持红外线测温仪,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仪器概述手持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便携式的测温设备,通常由红外线传感器、显示屏、电池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被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捕捉和分析,转化为对应的温度值。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确保手持红外线测温仪的电池处于充足状态,必要时更换电池。

•在需要测温的环境中,确保手持红外线测温仪与被测物体之间无遮挡物。

•对于特殊场景,如高温环境或易爆环境中的测温,需按照相关规范操作。

•仔细阅读并理解手持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说明书。

3.2 测温操作1.打开手持红外线测温仪的电源开关。

2.确保红外线测温仪与被测物体的距离在合理范围内,通常为1-10米之间。

3.瞄准被测物体,并将仪器的测温点对准目标。

4.按下测温按钮,触发测温过程。

5.仪器会立即显示出当前测温结果,同时可能会有相关的温度指示灯或声音提示。

6.根据需要,可将测温结果记录下来。

3.3 注意事项•避免在强烈光线下进行测量,以免影响测温结果。

•避免在强烈电磁场或干扰源附近进行测量,以保证测温的准确性。

•注意避免在有风或空气流动的条件下进行测量,以免影响测温结果。

•手持红外线测温仪通常需要一定的预热时间,确保在使用前进行预热操作。

•对于不同类型的被测物体,可能需要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辅助设置或调试。

4. 维护与校准•定期对手持红外线测温仪进行维护保养,清洁仪器的镜头与显示屏。

•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仪器的校准,以确保测温结果的准确性。

•如发现仪器故障或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售后服务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5. 安全注意事项•在测量高温物体时,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高温表面,以免烫伤。

•使用过程中避免仪器掉落、碰撞或受到振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不要将手持红外线测温仪放置在易爆环境或高温环境中,以免造成损坏或危险。

手持式测温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手持式测温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手持式测温仪使用方法说明书使用手持式测温仪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便捷地测量温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说明书旨在向用户详细介绍手持式测温仪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一、产品概述手持式测温仪是一种便携式温度测量设备,采用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可快速、无接触地测量目标物体的表面温度。

它适用于家庭、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的温度测量,并具备易于使用、高精度、可靠性强等特点。

二、外观和组成部分1. 外观:手持式测温仪外观小巧轻便,便于携带。

通常由仪器主体、显示屏、测温探头和按键组成。

2. 仪器主体:包括电源开关、测量模式选择按钮、菜单导航按钮等。

通过这些按钮可以进行测温仪的开关、功能选择等操作。

3. 显示屏:用于显示测温仪的工作状态、测量数值、单位等信息。

通常具备清晰、易读的特点,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直观地了解测量结果。

4. 测温探头:是手持式测温仪的核心部件,通过红外辐射技术接收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温度数值。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测温探头对准目标物体进行测量。

三、使用步骤1. 打开手持式测温仪:按下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完成,屏幕将显示“准备就绪”等提示信息。

如果长时间未使用,建议关闭仪器以节约能量。

2. 选择测量模式:通过测量模式选择按钮,选择所需的测温模式。

通常,仪器提供两种模式:表面模式和体温模式。

具体使用场景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3. 对准目标物体:将测温仪的测温探头对准需要测量的目标物体,保持一定距离(通常为5-15厘米),确保测量范围与目标物体大小相匹配。

4. 进行测量:按下测量按钮,仪器将自动开始测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测量结果。

测量过程中,保持手持稳定,尽量避免手抖或摇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记录测量结果:根据实际需求,用户可选择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手持式测温仪通常会提供测量数据的保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菜单导航按钮等操作将数据保存在内部存储器或者外部设备中。

手持式红外热像仪使用方法

手持式红外热像仪使用方法

手持式红外热像仪使用方法手持式红外热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设备,它可以通过红外辐射来捕获物体的热图像。

以下是手持式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1. 打开设备,首先,按下电源按钮或开关,等待设备启动。

通常会有指示灯或显示屏来显示设备状态。

2. 对焦,使用设备上的对焦环或按钮,调整镜头使其对准你想要测量的物体。

确保图像清晰并且对焦准确。

3. 测量距离,根据设备的规格和说明,确定最佳的测量距离。

通常来说,距离物体越近,测量结果越准确。

4. 观察热图像,通过设备的显示屏或者连接到手机或电脑上的应用程序,观察捕获到的热图像。

热图像会显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5. 测量温度,根据设备的操作说明,选择合适的测温模式,通常会有单点测温、多点测温或者区域测温等模式。

将设备对准物体,触发测温按钮,记录温度数据。

6. 存储和分析数据,一些红外热像仪可以存储测量数据,也可以通过连接到电脑或手机来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

根据需要,保存和分析测量数据。

7. 关闭设备,在使用完毕后,按下电源按钮或开关,将设备关闭。

在使用红外热像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设备在正确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避免直接照射强光源;注意设备的电池电量,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根据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指南正确操作设备,避免损坏设备或造成误操作。

总之,手持式红外热像仪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测温设备,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并且可以在工业、建筑、电力维护、医疗保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手持式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方法。

红外线测温仪AR330使用说明

红外线测温仪AR330使用说明

红外线测温仪AR330使用说明
一、产品简介
AR330是一种手持式电子温度测量仪,采用红外线测量技术,可以实
时测量目标物体温度。

它采用特斯拉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
可靠的特点,采用2.4英寸TFT液晶显示屏,分辨率高,显示清晰,并且
具有良好的消能性和便携性。

热电偶工作模式更加可靠,安全性和精确性
更高。

二、主要特点
1.采用特斯拉温度传感器,测量技术先进,非接触式测量,准确性高。

2.精度高,测量范围宽,测量范围从-50℃~330℃,精确度可达
0.1℃。

3.测量目标有限,可测量物体表面和气体中的温度。

4.人机界面良好,采用2.4英寸TFT液晶显示屏,分辨率高,显示清晰,使人机交互更方便。

5.16个支持手持操作,超长自动关机功能,续航时间长,维护方便。

6.可设定多种报警温度,设定值内设定的警报声光提醒,极大地提高
了安全性。

三、使用方法
1、准备好测量目标和温度测量仪;
2、开机:按下电源按钮,屏幕上显示LOGO和温度测量仪界面;
3、选择测量模式,分别是物体表面和气体中的温度;
4、设置测量范围:根据您要测量的温度范围,设置热电偶测量范围;。

手持式测试仪使用说明

手持式测试仪使用说明

手持式测试仪使用说明一、外观介绍手持式测试仪通常由仪表主体、显示屏、操作按钮、接口等组成。

其中,仪表主体为手持式设计,便于携带和操作。

显示屏通常为彩色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测试结果和参数。

操作按钮用于对测试仪进行各种设置和控制。

接口通常提供USB、RS232、LAN等多种接口,用于数据传输和设备连接等。

二、基本功能介绍1.电压测量:手持式测试仪可以对电路中的电压进行测量,并显示在屏幕上。

2.电流测量:手持式测试仪可以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测量,并显示在屏幕上。

3.频率测量:手持式测试仪可以对电路中的频率进行测量,并显示在屏幕上。

4.电阻测量:手持式测试仪可以对电路中的电阻进行测量,并显示在屏幕上。

5.温度测量:手持式测试仪可以通过连接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并显示在屏幕上。

6.测试仪器校准:手持式测试仪可以进行自身的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使用方法1.开机准备:插入电池或连接电源适配器,按下电源按钮打开测试仪。

2.功能选择:在测试仪的主界面上,通过方向键或触摸屏选择需要的功能,然后按下“确认”按钮进入。

3.参数设置:对于一些功能,可以通过调整参数进行设置。

根据具体情况,在屏幕上选择相应的参数设置界面,并进行调整。

4.连接设备:如果需要连接特定的设备进行测试,可以通过接口连接设备,并确保连接稳固。

5.执行测试:按下“开始测试”或类似的按钮,测试仪将自动进行测试,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结果。

6.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在屏幕上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果需要,可以通过保存数据或打印报告等方式将测试结果记录下来。

7.关机:测试完成后,按下电源按钮或选择关机选项,将测试仪关闭。

四、注意事项1.在使用手持式测试仪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使用前请确保测试仪的正常工作状态,如发现故障或异常,请勿使用。

3.使用时请注意安全,避免触电或其他意外伤害。

不要用湿手操作测试仪。

4.对于带电设备的测试,请确认设备断电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手持测温热像仪的使用方法

手持测温热像仪的使用方法

手持测温热像仪的使用方法
手持测温热像仪是一种便携式设备,用于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并生成热像图像。

以下是手持测温热像仪的使用方法:
1. 打开热像仪: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设备启动。

2. 校准设备:在使用前,先校准热像仪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校准通常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和设备的自身特性。

3. 瞄准目标:将热像仪对准你要测量的对象或区域。

保持一定的距离并确保目标完全出现在屏幕中。

4. 调整设置:根据需要,可以在热像仪上调整一些设置,例如温度单位、色彩调节等。

根据设备的型号,可能还有其他可调整的参数。

5. 进行测量:按下测量按钮,热像仪会开始扫描目标物体并测量表面温度。

在扫描过程中,热像仪会生成热像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

6. 分析结果:根据热像图像,你可以分析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温度高亮显示为亮色,温度低则为暗色。

7. 存储数据:一些热像仪可以存储测量数据,你可以根据需要将数据保存到设备或电脑中。

8. 关闭设备:使用完毕后,按下电源按钮关闭热像仪。

确保设
备存放在干燥、防尘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手持测温热像仪时,要确保使用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强烈的阳光、风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不同型号的热像仪可能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使用前最好参考设备的说明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持温度测量仪设计方案第1章绪论1.1 温度测量的背景和现代技术温度测量在物理实验、医疗卫生、食品生产等领域,尤其在热学实验(如:物体的比热容、汽化热、热功当量、压强温度系数等教学实验)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现在所使用的温度计通常都是精度为1℃和0.1℃的水银、煤油或酒精温度计。

这些温度计的刻度间隔通常都很密,不容易准确分辨,读数困难,而且它们的热容量还比较大,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很难读准,并且使用非常不方便。

DS18B20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相比,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

而在传统的远距离温度测量系统中,需要很好的解决引线误差补偿问题、多点测量切换误差问题和放大电路零点漂移误差问题等技术问题,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另外现场的电磁环境都非常恶劣,各种干扰信号较强,影响测量精度。

因此,在温度测量系统中,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案,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一款性能优异的数字式传感器,具有体积更小、精度更高、适用电压更宽、采用一线总线、可组网、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测温装置普遍存在的携带不便、易损坏、易受干扰等不足,可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中的各种温度监控。

1.2 研究方法本论文是用单片机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实用的手持式温度控制系统。

首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温度测量的资料,从而确定了用哪个单片机芯片和用哪类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何种液晶显示器。

通过研究比较,我们选择89C51芯片,DS18B20温度传感器,以及1602液晶显示器和PQ05RF11的+5V稳压集成电路。

为了达到预期的成果,我们首先熟悉和了解了DS18B20的工作原理和于单片机的接口编程,其次我们也熟悉和了解了89C51单片机和1602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它的显示编程,并进行硬件连线,并进行调试。

1.3 预期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我们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我们取得成功卓越的成果。

硬件方面:把DS18B20的测温输入端口和单片机实现了连接,并实现了液晶显示器与单片机的连接并用Protel 99 SE作出硬件连线图。

在软件方面:我们成果的实现接口之间的匹配了并用单片机进行精确的温度测量然后把测量结果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

从而较好的达到了毕业设计的预期目的。

第2章设计方案及主要技术2.1 设计方案在设计中,我们采取总分总的结构。

首先我们介绍了总体的构架即我们是如何做这个设计,用何种方法,如何做的问题。

其次,我们分开介绍设计中要用到的各个器件的技术性能描述、应用范围以及它的注意事项,同时我们也进行了硬件的设计和连接,运用Protel 99 SE软件,把硬件的连线图直观的画出来。

最后,我们在硬件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的编程和调试。

2.2 89C51单片机中文简介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

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

AT89C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2.2.1 单片机的主要特性与MCS-51 兼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 ~ 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2.2单片机的管脚说明[1]图2-1 AT89C51的示意图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 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

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P3.0 RXD(串行输入口)P3.1 TXD(串行输出口)P3.2 /INT0(外部中断0)P3.3 /INT1(外部中断1)P3.4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P3.5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

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在平时,ALE 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注意加密方式1时, /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 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 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

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

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

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

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2.2.3 芯片擦除[2]整个PEROM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 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来完成。

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此外,AT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

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

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

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2.3 温度传感器DS18B20[3]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在其内部使用了在板专利技术。

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一线总线独特而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轻松地组建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概念。

它体积更小、更经济、更灵活。

使你可以充分发挥“一线总线”的优点。

同DS1820一样,DS18B20也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为-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

DS1822的精度较差为±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与前一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支持3V~5.5V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方便。

而且新一代产品更便宜,体积更小。

DS18B20可以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精度为±0.5°C。

可选更小的封装方式,更宽的电压适用范围。

分辨率设定,及用户设定的报警温度存储在EE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

DS18B20的性能是新一代产品中最好的!性能价格比也非常出色!DS1822与DS18B20软件兼容,是DS18B20的简化版本。

省略了存储用户定义报警温度、分辨率参数的EEPROM,精度降低为±2°C,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成本控制严格的应用,是经济型产品。

继“一线总线”的早期产品后,DS1820开辟了温度传感器技术的新概念。

DS18B20和DS1822使电压、特性及封装有更多的选择。

2.3.1 DS18B20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4](1)DS18B20的引脚介绍图2-2 DS18B20的图示序号名称引脚功能描述1 GND 地引号2 DQ 数据输入/输出引脚3 VDD 可选择的VDD引脚(2)DS18B20的主要特性①适应电压范围更宽,电压范围:3.0~5.5V,在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电。

②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③DS18B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组网多点测温。

④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⑤测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