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
导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象1.社会主义概念历史演变一般了解2.概念重点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它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是彻底而严格的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
它研究的对象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
揭示的是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并解放全人类的普遍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1.1848年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2.社会主义由理论理想变为现实。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为标志3.社会主义改革20世纪50年代开始~现在20世纪四大贡献简答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对人类贡献1.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基本上消灭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防止了两极分化,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和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平等、民主、自由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优越性。
3.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支持和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二世界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重大政治力量。
4.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制止和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和中流砥柱。
三次历史性飞跃1.1848年2月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2.1917年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来亚非拉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制度的第二次飞跃。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今,改革中人们正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以 过 渡到废除阶级并 同阶级 一 起废 除 国 家
因
而 它应 以无 产阶级专 政为 主 轴来形成 其科学 的 理 论 体 系
: 持这种观 点 的 理 由是 科 学社会 主
。
义是 资本 主 义社会 的产物
义 和阶级 斗争
,
是 无 产 阶级 反 对 资产阶级 的产物
。
斯 大林说
:
“
如果 没有资本 主
,
无 产 阶级革命
,
、
无 产阶 级 专政 和 社会 主 义 社会建 设 等
还 应研 究如何 按 照 客观 经济规 律进行 建 设
“
如何 分 清 当 代各 种社会 主 义 流 派 的 真假是 如 何 发展 社会 主 义 的科学
,
、
如 何分清各 种社 会 主 义 也有 人认 为
,
模式
、
”
的优 劣利弊
、
;
, , ,
有些 则是
在斗争 中 自 己 创造 的 件 在 社 会 主 义 时期
,
在 资本 主 义 时期
,
是 无 产阶 级 获得 解 放 的 首 要 条
无 消 灭 了生 产 资料私有 制 为 彻底 消 灭 阶级
消 灭 了 剥 削阶级
的领导
“
依靠 无 产 阶级专 政
。
建成完 全 的 社会 主 义
技术
、
文 化等
:
:
科 学社会 主 义是
经济
、
一 门综 合性的科 学
要 从 整体 上研究 社会 主 义 社会 的各个
。
方面
诸如政 治
、
教育
法律
对 外关系 和社会 主 义 的管 理制度 等等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导论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实践进程科学主义是一门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反杜林论》《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这三篇文章中,科学社会主义是揭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发展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主体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同时还包括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
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很多时候可以用互换?因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他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并最终走向灭亡的规律。
科学主义理论特定的研究对象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规律。
无产阶级的解放条件是科学研究的重点。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般目的或者说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
(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根据运动发展进程中所表现的不同任务、不同特点和取得的不同成就,大体上可以划分以下几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1847—1871年。
1847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同盟到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时期:1871-------1917年。
从1871奶奶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从1872到1904年,是革命“和平”发展的阶段,资本主义有自由竞争向垄断过度。
1889年7月,第二国际建立。
第三时期:1917----20世纪50年代。
这是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时期。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研究方法论和认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研究方法论和认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研究方法论和认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认识事物要从事物的内部矛盾出发,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必然性的演进过程。
2. 实证主义和批判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实证主义方法,即通过观察、实证和验证来获取科学知识。
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倡导批判理论,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解构来揭示社会的潜在矛盾和问题。
3. 社会调查和历史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研究方法包括对社会现象的实地调查和观察,以及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社会调查和历史研究,可以获取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提供实证和案例。
4. 阶级分析和社会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通过阶级的立场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的。
研究方法上要注重阶级分析,揭示社会不同阶级的利益和矛盾,同时重视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改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研究方法论和认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强调实证主义和批判理论相结合,注重社会调查和历史研究,同时关注阶级分析和社会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及研究对象:含义: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包括三方面含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
理论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他们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研究对象: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书目:
• • • • • • • 1. 2. 3. 4. 5. 6. 7.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哥达纲领批判》 列 宁:《论粮食税》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邓小平文选》1—3卷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
9. 莫尔:《乌托邦》 10. 康帕内拉:《太阳城》 11.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2.黄宗良、孔寒冰主编:《世界社会主义史 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3 .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理论前提 1、德国的古典哲学 2、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最直 接的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反映资本主义原 始积累的过程,以英国的莫尔、德国的闵采尔和 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为代表。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反映资本主义手工业 工场状态,以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为 代表。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体现资本主义大 机器生产的特点,‚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 西门、傅立叶、欧文,代表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最 高水平。
7、工人阶级只有组织成为独立的政党才能 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三)马、恩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理(主要有以下七条):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2、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旧 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制度。 3、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农民、中等 阶级等)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主讲教师: 屠静芬
导
论
“社会主义‛源于古代拉丁文Socialis, 即同伴、善于社交等意。18世纪指人的社会 性。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分子将之用作一种 他们所向往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 社会制度。 马克思将之冠之以‚科学‛二字是为了区 别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讲稿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学说、思想体系,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所以又称为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从广义上说,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专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一是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严密的科学性;三是直接的现实性;四是发展的开放性。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即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并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包括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就是指研究无产阶级运动同以往的运动的质的区别、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即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而不是其他阶级的运动。
这即指研究这一斗争的阶级性、阶段性和特殊性。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般目的,就要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近目标和最终结果。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和归宿。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和实质来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和精髓。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行动纲领和胜利的旗帜。
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革命事业的需要;(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区分真假社会主义。
(四)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以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
科学社会主义
1. 1. 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与探究对象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1、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每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即它所研究的客体。
每门科学也都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其理论体系。
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因此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科学的对象。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主要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重点,是客观的经济规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运用。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在当代,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对社会主义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一般而言,社会主义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社会主义思潮、理论和流派;二是指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三是指社会主义学说指导和影响下的社会运动。
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
由于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性,外延的广泛性,发展进程的曲折性和外在环境的复杂性,社会主义概念自产生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理论丰富,思潮复杂,流派众多,我们很难对社会主义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第一,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社会主义的最终理想是消灭人类社会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消灭产生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解放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二,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继承物和超越物。
第三,社会主义是开放的体系。
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汲取新鲜的营养成分。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和本质要求,发展创新是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社会主义只有坚持开放原则,在实践中发展,才能得以合理存在和不断壮大。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赫西俄德是古希腊的诗人,在他看 来,人类自诞生至今共经历了五代。第 一代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其次是白银、 青铜、英雄与黑铁时代。在他的笔下, 黄金时代的人类“像神灵那样生活着, 没有内心的忧伤,没有劳累和忧愁。他 们不会可怜地衰老。他们远离所有的不 幸,用永远有力的手足享受着宴饮的快 乐。他们的死亡就像熟睡一样安详,他 们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肥沃的土地自 动慷慨的出 产吃不完的果实。他们和 平轻松地生活在富有的土地上。羊群随 处可见,幸福的神灵眷 爱着他们。”
《启示录》中是这样描述的:基督下凡, 推翻罗马统治之后,将会把撒旦扔进无底坑里, 关上一千年。在这一千年里,基督将与死去又 复活了的殉道者一起做王。这是神的第一次复 活。但是一千年之后,撒旦会被释放,并且将 与圣徒们重新开战。这一次,神将降下天火, 烧灭魔鬼,并将对所有死去的人的灵魂,进行 一次最后的审判,也即是《圣经》许多卷中反 复提到的末日审判。作恶的,将扔进“火湖”, 永远不可再生。为善的,则将进入新天新地, 即新的“千年王国”。在这个新的“千年王国” 中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 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对于神或上帝来说, 这是第二次,也是永远的复活 。
“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 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 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象它 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 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三,它创造的政治文明改变了世界面貌,使民主制度为 一切文明民族所认同。
“共产主义”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Communis, 意为公共。19世纪80年代法国工人开始把“共产 主义”一词用作他们要努力争取的在消灭资本主 义之后实现的理想社会的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
一、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进而创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形态的研究客体的。
资本主义社会是继封建社会之后私人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最后一个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生产资料思资本家私有制和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制度;政治上,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统治人民。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
他是继承资本主义的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弊端而产生得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且要研究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目前我国理论界还有多种不同看法。
一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旧世界是如何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的。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特点1.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时代性,其发展同样具有时代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2.科学社会主义是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它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真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线,而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又运用共产主义基本原则时,把这些原则在细节上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用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3.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践中产生的,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资料
绪论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和理论体系二、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飞跃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的意义和方法绪论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和理论体系1、科学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含义社会主义有多种含义,其基本的含义是:一是指思想,即思想理论体系、学说。
二是指运动,即在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社会运动。
三是指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2、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基本问题和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一个核心”、“两块基石”、“十大问题”。
理论体系:可以说是三大块:即革命论、建设论、实现论。
二、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1、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2、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和实质所在。
3、从对革命实践的作用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旗臶,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
三、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有三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是在19世纪40——90年代实现的。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它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到20世纪中期实现的。
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转变,它是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正在实现过程中。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第一,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社会主义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社会主义存在发展的无限潜力。
第三,社会主义发生的严重曲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这决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第四,认清人类社会发客观规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目的:学习理论,掌握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_1978年以来我国学术界研究状况述评
“一般目的 ” 几个字; 他指出 :
“共产主义现在已 不再意味着凭空设想一种尽可能完善的社会理想 , 27
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
而是意味着深入理解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 ⑥ ” 至此, 马克 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 思恩格斯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完成了对科学社会 主义研究对象的明确规定。 此后,这一时期的科社教材进一步对无产阶级 斗争的性质、解放的条件和一般目的进行了解释 。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就是要研究无 产阶级运动同以往运动的质的区别。 无产阶级运 动,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是消灭资本主义 和一切剥削制度的运动,是解放全人类的运动。科 学社会主义要阐明无产阶级运动的特殊性质 ,使这 个运动进程始终打上无产阶级的标记 ,同资产阶级 和一切剥削阶级运动鲜明地划清界限 。同时,无产 阶级运动不但同以往的一切运动有本质的不同 ,而 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个阶段, 也有质的区 别。科学社会主义还要研究无产阶级运动的阶段划 分及其不同的性质,使无产阶级运动避免犯 “左 ” 的或右的错误。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研究消灭一 切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解放自己的途径和 手段问题。 消灭一切阶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事 业,需要有客观的和主观的、国内的和国际的种种 条件,包括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制定正确的战略 和策略,经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 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解放的 条件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随着历史时期的更替 而发展变化的。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无产阶 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并使这种斗争发展为 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 条件; 而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生产资 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则必须实 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把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 动生产率的任务放在首位。 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 在不同的国家也不完全一样。1854 年马克思谈到 : “英国工人阶级既然创 英国工人阶级的解放时说 造了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 ,也就实现了解 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现在它应当实现解放劳动的 第二个条件。它应当把这些生产财富的力量从垄断 ⑦ 。 组织的无耻的枷锁下解放出来 ” 后来, 列宁从帝 国主义时代俄国经济、 文化水平落后的情况出发, 明确提出首先实现解放劳动者的第二个条件 ,即夺 , “剥夺剥夺者 ” , 然后利用政权, 创造解 取政权 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所以,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 条件,一定要从无产阶级运动的不同时期 、不同国 家的特点着手。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般目的 ,就是要研 究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28
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讲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 展到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其标志是十月革 命的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3、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 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点的多种模式的实践,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其标志是中国改革 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意义 (即为什么学)
1、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它研究的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社会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揭示的是无产阶级自 己解放自己并解放全人类的普遍规律。这就是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历史进 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经济学的理论归宿和落脚点。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 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其标志是《共 产党宣言》的问世。
马克思、恩格斯进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着重研究了资本 主义社会经济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 济学。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科学根据。
最后,在两大理论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阐明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实现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具体条件和道路,这是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 具体运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导论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意义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即学什么和研究什么)
浅谈科学社会理论
浅谈科学社会理论以前的政治历史课已经上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近现代史内容,后来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但这学期上的《科学社会主义》,一方面以这些课程为基础,另一方面,是对整个社会主义历程的高度概括。
它从人类发展的高度回顾过去、正视当前、展望未来,看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变迁。
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又称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
人们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即作为运动或制度的社会主义,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
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C.H.de圣西门、C.傅立叶和英国的R.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有:①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完整)
课程主要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三次飞跃2.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两必然和绝不会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力量—使命论4.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道路—革命论5.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革和特色6.科学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7.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绪论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1.“社会主义”的最早使用及含义演变1753年,德国安塞尔姆•德辛第一次使用。
把倡导自然法的人同信奉天主教的神学家加以区分。
由于倡导自然法的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德辛就称之为“社会主义者”。
从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到表达一种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是“社会主义”概念的一大进展。
19世纪初,意大利贾科莫•朱利阿尼《驳斥社会主义》中,抨击资本主义是个人主义。
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是社会的人,所以社会主义是自然的要求,是历史的遗留,而个人主义则是反社会主义的。
他在书中抨击当时盛行的个人主义和个人主义者,他把社会主义说成是上帝安排的传统制度,最终没有走出神学。
从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想出发,到追求人类美好生活状态的理想,是“社会主义”概念涵义的又一大进展。
圣西门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初使用“社会主义”一词,表达了他们不满资本主义制度,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的憎恶和对理想社会制度的向往19世纪30、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已经在欧洲普遍使用实际上,空想社会主义最初他们把自己的学说称作“乌托邦”。
第一次把“乌托邦”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使用“乌托邦社会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这个名词的,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路易•布朗基的哥哥、经济学家日洛姆•布朗基。
他于1839年在《政治经济学史》中用“空想社会主义”这个词来指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以及他们的信徒。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一词的理解和使用:“共产主义”一词和“社会主义”一词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来源于拉丁文,意为公有。
二者既有联系:19世纪30年代它们都是作为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潮和派别出现的。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它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狭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一、概念的演变:从“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socialist)”一词的出现要早于“社会主义(socilism)”。
早在1753年,德国的一位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就在与人论战中使用了“社会主义者”一词,所指是注重人的社会性的人。
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主义”概念是英国欧文派在其主办的《合作杂志》于1827年11月所刊登的文章中首先使用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学说时,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称为“社会主义”,而是称为“共产主义”。
1849年后,马克思偶尔也把他们创立的学说叫做“革命的社会主义”。
到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概括他们的理论。
马克思解释说:“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想对应时才使用。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1、重新界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时代的要求。
世界的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新境遇使科学社会主义需要研究的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的拓展了,因而重新界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也变得极为重要、非常必要。
2、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经典表述: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阵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3、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新表述: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工人阶级领导人们群众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这一表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性、发展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色,同时又与其他在社会主义派别区别开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无产阶级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和深入探讨,是培养和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点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进行复习,并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下为正文内容,可结合需要增加字数的情况进行补充)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按劳分配代替按资分配、共同富裕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科学社会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根据国情和时代特点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布局和总战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建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方面。
这些理论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五、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积极的时代作用,是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的有力理论工具。
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方面。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复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党员干部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巩固马克思主义学习大局的重要内容。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对象的思考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对象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科学去研究的起点和方法,通过重新研读这部经典著作,从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本来意义出发,重新梳理恩格斯在论文中提到的关于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去研究的任务、内容、重点及不同角度的表达,挖掘这些表达背后的深刻含义,思考其对界定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对象的启发,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标签: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2015年12月18日-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升到了学科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实践、学科的新发展和新要求,给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就能获得新发展,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先进武器,错过机遇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将面临被其他学科排挤压制,逐步萎缩的境地。
当务之急是回归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来意义,并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进一步研究、明确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等一系列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本文在进一步研读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科学去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来意义在1882年德文第一版预言、1891年德文版第四版序言、1892年英文版导言中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篇论文的书名均做了说明,由于版次和译本的不同,曾使用过《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的和科学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科学社会主义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又可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 义学。 它研究的是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 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 学科。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客体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探寻其发展的 一般规律; 包括: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 国性过渡时期、世界性过渡时期的基本规 律。
其四: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各种 社会主义思潮 *环顾世界资本主义在新科技革命中的变化; *评介当代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
其五: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分析世界发展的趋势; *展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 *认清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新挑战; *展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 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 的三个层次。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社会主义理论部分“所涉及的仅仅是我所主 张的观点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
――1885年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版序言
“社会主义的学说,即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列宁《再论杜马内阁》1906年
“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理论,共产 主义科学,即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不再是 19世纪一位天才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而 成了全世界千百万无产者的学说”。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 1920年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相比较,科学 社会主义更直接、更全面的贯彻了无产阶 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一主题思想,它直接 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 活动,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的核心。
实践: 列宁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 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实践;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体系------李璐摘要: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或者说是一门政治学。
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按照自觉的目的建立和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第649页。
)也即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但是我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人类历史是一种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则是一种自觉的自然历史过程。
这里就涉及到如何理解自发、自觉和自然历史过程的问题。
所谓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种类自然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和规律。
亦即,社会发展不是主观意志或神意的产物,也不是偶然事件的汇集,而是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
但是,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却以社会主义为分水岭,分为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和自觉的自然历史过程。
当然,社会发展中的自发性,与自然发展中的自发性在表现上迥然不同,自然过程无人参与而自发运演,历史过程则与人的活动须臾不可或离。
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展现,人的活动的总体性发展即构成历史过程。
而人的一切活动无不具有目的性、意识性和选择性,因此,任何历史活动都不是盲目和无意识的。
那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是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呢?这里的自发性是指,人们的行为虽然具有目的,但是其目的是直接的和短期的。
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怀着动机,凭着激情,去从事各种活动,追求各种目标。
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未能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趋势。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前,人们也不可能按照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去规划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前,尽管个人或集团的活动都具有目的性和意识性,但作为人类整体的活动却并非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意识的自觉的个体活动所构成的整体活动却往往呈现出自发性。
而社会自然历史过程即在这种呈现出自发状态的历史活动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在人们各种活动的相互冲突中为自己开辟道路,历史运动的合目的性是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中体现出来的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已经经历了160多年风风雨雨的考验,至今仍然生机勃勃。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主题就是关于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是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而言的,正如马克思于1874年所指出的: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才使用。
当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在吸取前述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难看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变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1使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一般规律。
科学的本质是实事求是,科学是经实践检验的,主观符合客观的知识体系,也是不断从实际出发探索真理的实践活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总结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精神升华和理论成果。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兴衰与更替,变革与革命,其最终决定力量都是生产力。
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的根本任务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们并不懂得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只是在人们对物质利益需求的驱动下自然发展的。
而统治阶级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则取决于它们的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是否一致。
当统治阶级处于上升阶段时,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其经济和政治行为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当统治阶级处于没落阶段时,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趋势相悖,其经济和政治活动势必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无产阶级政党通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自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的特定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独特的学科性质。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释。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对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创立的目的也在于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服务,武装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去剥夺剥夺者,争取彻底解放,为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实现。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和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所在。
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都否认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性,否认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否认无产阶级和广大任命群众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否认无产阶级是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
科学社会主义体现着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作为先进生产力中的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了,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既然是一门学科,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可能一诞生就十分完善,它需要后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新理论。
列宁时期地帝国主义论和一国首先胜利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成果,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的发生、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创新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断地进行的理论创新。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科学。
改变资本主义旧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是人类社会根本的、全面的变革,涵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领域。
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社会政治为先导,揭示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四大领域活动规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总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包括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开展阶级革命、如何夺取政权、如何全面开展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如何从各方面积累社会主义因素;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怎样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怎样确定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和发展动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和路径选择;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社会建设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自主与开放以及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如何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等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和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共性即一般规律.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都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产生马克思主义的欧洲国家大不相同。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初所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经济、文化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料想不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简单搬用《宣言》或其他经典著作的现成结论,只有自己寻找出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而必须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揭示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找到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根据为首要内容。
更重要的是,由此确定r对待这一大历史阶段社会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坚持这种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一个集中表现是承认各民族社会运动和革命实践有其特殊性。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独特性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走的特殊道路作过深入地研究。
马克思分析了俄幽与西欧的Ⅸ别: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茳而言,在西欧,“问题是把一种私有制形式变成另一种私有制形式,相反地,在俄国农民中,则是要把他们的公社变为私有制?”根据这种Ⅸ别,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作出削断说:“假如俄四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允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我以为:问题不在马克思作什么具体结论,问题在于马克思所使用的科学方法论,即同时承认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
我以为: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邓小平研究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认识和把握它的社会结构的中介性和社会运动的过渡性。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生动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二元性或中介性,他写道:“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若干的铁路航路、普通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和用脚还不好走的路时存在”。
从生产力或技术结构、生产方式或产业结构、经济关系或产权制度都指明了两种历史结构的同时存在,这就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二元性或中介性。
毛泽东在从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到1949年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的一系列著作中,科学地规定了取代半封建半殖民地旧社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介性。
在1956年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鉴于过分一律的公有制并不符合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中介过渡的规律,毛泽东提议:“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
发展个体工商业、私营经济,吸引华侨投资,甚至办“私营大厂”多少年不没收。
此项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的“新经济政策”就是把中国刚刚进入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仍然看作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阶段。
把这些历史地展开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看,中国近现代社会实际上走着一条从封建社会解体,经过半封建的旧社会、半资本主义半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社会主义成分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三个前后相继的中介过渡碰社会,走到比较完整成熟的丰t会主义社会的道路.这条道路有其相对的客观必然性,我称之为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中介过渡”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