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究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五篇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五篇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1一、联系现实进行教学教学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小学阶段正处于学习形象思维逻辑的阶段,对于问题的学习只是引入表面问题并不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教学,把事实教学带入课堂,把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例子带入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觉得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熟悉、常见的,但又会感觉新奇,具有挑战性。
2.打破以往认知,联系实际教学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精力不集中的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教学,要打破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所认知的枯燥无味,吸引学生进行自发的学习。
3.重视学以致用随着现代信息的发展迅速,数学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是希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例如碰到一个应用题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去讲述这个应用题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不是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教学的话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运用有趣生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问题的深入讨论、探究、理解和运用。
二、运用教材与多媒体设备教学1.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是要靠教师的灵活运用”,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能促进各项能力全方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
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所有的知识,并对不理解与不懂方面的教学需要请教教学经历多的教师和查找资料。
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懂点要有合理教学理解和教案安排,有效地将所要教学的内容教授。
教师也需要样式多彩的教案来有效的把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激活,从而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实践来提高教学质量。
2.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者多媒体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不断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教育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一、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它通过收集大量的实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验证,以得出数学教育的规律和结论。
实证研究法依靠数据和实证结果进行证明,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运用实证研究法探究数学教材的有效性和学习方法的影响因素。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何种学习环境下对数学知识掌握更好,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深入研究特定个案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具体的数学教育案例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探索其中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法,从而为数学教育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运用案例研究法来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具体情境。
通过深入了解问题的起因和解决的方法,研究者可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三、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它通过发放问卷并分析回收的数据,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数学教育的看法和需求,为教育改革和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程度、教师对数学教育的观念和态度,以及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期望和支持力度。
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实践性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它通过将研究者作为行动者参与实际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教育实验和反思。
研究者可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改变教学方式并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与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程,既需要理解概念,又需要掌握解题技巧。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成绩,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数学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数学兴趣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和实际应用,让数学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例如,可以使用游戏、谜题和实际生活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看到数学的实用性。
二、掌握基本概念在学习数学时,掌握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需要理解数字的概念,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教具、图片和实际物品,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此外,鼓励学生多进行口算和思维练习,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建立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采用一些策略。
例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抽象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掌握灵活的解题方法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多种解题方法,并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运用。
例如,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和解题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并培养他们自信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学习数学需要合理规划时间。
小学生需要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学习数学。
在学习中,可以采用短时间集中学习的方式,避免长时间的单调学习。
间隔性复习也是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六、练习和巩固练习是掌握数学的关键。
适量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布置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此外,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尝试。
七、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发现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探究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探索探究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需要一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探索探究式学习法(Inquiry-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
本文将探讨探索探究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探索探究式学习法简介探索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索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实施实验和分析结果等方式,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二、探索探究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
通过提出问题和自主探索,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此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也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喜爱程度,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探索探究式学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自主提问、收集信息和实验验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将积极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探究式学习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结成小组,共同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
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4. 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探索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的概念和原理,还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具自信心。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思考来提高的学科。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知识的坚实基础。
本文将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并分析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优势。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学习方法。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发现来建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通过自主探索和问题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并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探究学习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给学生一个数学问题,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得出结论。
例如,通过观察一组数字,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协作和讨论,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和观察: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来建构知识。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游戏和观察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在教室中布置各种数学游戏和实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加深对数学规律和原理的理解。
三、探究学习方法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自主探索和问题解决,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法
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法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又基础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法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法,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探究学习法的概述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探究学习法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探究学习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学习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一个蛋糕被平均分成四块,你能找到其他的几种分法吗?”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还要求他们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探究学习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理解。
学生可以一起探索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例如,在学习数据统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共同分析数据,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讨论提高对统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探究学习法的优势1.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探究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果。
2.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法,学生需要进行思考、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探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探究2023年,数字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也在数字化趋势的推动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阶段,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从具体的实物开始入手,以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渐进式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渐感知数学的本质和意义。
例如,在数的认知上,老师可通过让学生数日常生活中糖果、铅笔等物品的数量,让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感受到数的本质,从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加减法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如蛋糕、糖果等角度出发,注重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必须要保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注重多元化、创新化的教学方式的建立。
例如,在数字认知的教学中,采用数字卡片配对游戏、数字碎片拼接等多种趣味化的游戏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字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加减法的教学中,老师可通过音乐、舞蹈等多种创新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数学能力。
三、教学评价手段的完善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应尽可能量化,注重细节,细致入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数字认知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结束后的评分、竞赛排名等等多种方式来激励孩子的学习热情,在孩子们中形成学习的集体氛围,在教学中达到价值最大化,提高教学效果。
四、建立个性化教学模式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成长阶段不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也有不同的需求。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一些方式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一些方式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方式:
1. 观察实物进行探究。
学生可以观察实物、模型、图片等,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数学的规律。
例如: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木块,发现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2. 问题探究。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解决。
例如:如果矩形的一条边长是5cm,另一条边长是8cm,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是多少?
3. 游戏探究。
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数独游戏、连连看等数学游戏。
4. 探究性学习课堂。
老师可以在探究性学习课堂中开展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探究对话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探究。
总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很多,前提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探究数学。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教授小学生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具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具可以直观地展现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使用小学生常用的算盘、拼图等教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践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面积计算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让他们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关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实践和体验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标准这个重要的新理念,就是提倡学生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
那么,如何把小学数学课堂变为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使小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呢?一、把握探究内涵探究性学习,顾名思义实质是“探究性”,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掌握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有利于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有:1.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最显著的特征是:把学生真正地置于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体参与、自主实践、主动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实验、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性,就不成其为探究性学习。
2.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实质是“探究性”。
整个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
由学生经过独立的探究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牢固和深刻。
3.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实践性。
实践具有多样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等探究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开放性表现在:一是探究内容上的开放,数学新知识、新概念的学习与形成可作为形成型探究性学习内容,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可作为应用型探究性学习内容;二是探究时空的开放。
探究过程中不能程式化,要有足够的探究时空;三是探究方式的开放。
5.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把探究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比较、思考、猜测、推理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等探究活动,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增强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学生从中知道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
讲一千遍,不如学生亲自经历过程。
6.创新性。
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性。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大胆地想象、猜测,提出创新的见解,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飞翔,不断地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案例分析与反思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方式就是“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教师总结”为主要形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降低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则打破了原有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成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合理地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构建。
例如:在“加法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手机短信这个工具,让学生填写手机号码。
当完成后,学生会很快发现多数同学都是在电话薄里输入的手机号码,这时教师及时告诉他们说,今天老师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所填的号码正是我们南通的手机短信中心在过去几年中所统计到的前100个人气旺盛的手机号码!请大家都踊跃地拨打出去,或者通过手机发短信告诉那些不认识你的人你叫什么名字,或者说说你的学校等等,同学们都高兴地鼓掌欢呼起来。
由此可见,巧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富有趣味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我们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善良、单纯的。
只是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实践中,有的被扭曲,有的迷失了自我。
要改变孩子的现状,就需要教师尊重孩子的人格,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肯定、多表扬。
孩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热情,教师就要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允许孩子犯错误,鼓励孩子不断尝试,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思考,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培养途径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培养途径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小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途径对于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培养途径。
1.基础知识的学习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包括数的概念、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以及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测量知识。
小学生应该通过教科书、课后习题和练习册来学习这些基础知识。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和解答问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除了教科书和课后习题,小学生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来学习数学。
这包括数学游戏、数学类的动画视频、数学题库APP等。
这些资源可以让小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解题思路数学解题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解题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可以先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然后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最后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鼓励孩子多思考,多尝试,慢慢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4.实践应用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公式和方法,更要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通过购物、旅行、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实践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5.创设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
学习环境包括学习的场所、时间和氛围。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场所,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数学。
同时,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坚持学习并克服困难。
6.强化知识运用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运用。
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孩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与培养途径是多样化的。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引言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被认为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学生的影响和效果。
1. 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及原理•定义: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实践活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并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探索知识领域。
•原理:探究式学习强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被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他们通过个人经验和参与实践来获得。
2.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丰富多样的问题,并让孩子积极参与解决过程。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探究式学习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更容易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培养合作精神: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被鼓励进行合作交流和团队互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推广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建议•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接受相关培训和专业发展,提升探究式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巧。
•教材设计与开发:编写贴近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材,促进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实施。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共同呵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
结论通过对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探讨,可以得出结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能够激发孩子求知欲、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教育方法。
然而,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环境。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摘要】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应用、影响、成功案例以及挑战与解决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揭示了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则需要积极参与学习,勇于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可以为提升我国数学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定义、应用、影响、成功案例、挑战、解决方式、发展、教师启示、学生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对数学概念深入理解的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学科教学研究的深入,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表明,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建立起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并不广泛,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障碍。
教师普遍缺乏探究式教学的经验和能力,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匮乏也限制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有必要对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推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深入了解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效果。
探究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探究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过去,数学教学注重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探究式学习方法开始应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
这一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基于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式学习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数学规律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探究式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实际问题、启发性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来探索几何形状的性质和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相互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三、探究式学习方法带来的益处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探究式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学科,而探究式学习方法正是培养学生这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及其优势。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发现、探索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学生主动提问、观察、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来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且主动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加法时,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有4个苹果,再增加3个苹果,你们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总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使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2. 设计探究性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例如,在学习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室中找到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并用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描述。
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于数学形状的认识和理解。
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学习时间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平时关心的活动,如放学时间、课间休息时间等,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并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时间的概念。
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优势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4篇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4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方法一、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将二者有机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掌握知识应该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手脑并用,视觉、触觉、嗅觉结合。
要想让小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概念,只有直观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眼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他们身上还具有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所以,我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特别注意他们手、脑、口并用。
比如,在教学加法时,我会拿出粉笔、火柴棒、黑板擦这些实物,问同学们“一支粉笔放在盒子里了,如果我再放进去一支,大家一起看看盒子里有几支粉笔呢?之前我们一个手指数一个数,那么现在该伸出几个手指了呢?小学数学注重的是数学基础和实用性,多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鉴于这一点,我也会采用实际情景设定问题,如分给学生纸板,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剪裁三角形,让学生们一起开动脑筋思考回答问题。
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了数学逻辑观念,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长期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智力基础,同学们不仅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了,还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
在教学中,学生不是局外人,而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只有这样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调动出来,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为学生成功创造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潜能和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创造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
最后,展示成功,为学生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2.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集中。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图画、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在教育领域中并不陌生,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和运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而在数学学科中,自主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通过自主学习,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生自主学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可能不足,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动机等。
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性的验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家长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有效性,通过研究了解自主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学策略的指导作用。
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关注点之一,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目的还在于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教育者、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研究领域。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节奏,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
而且,自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1. 引言1.1 了解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提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应用,探索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策略和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数学探究的方法,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2. 正文2.1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性学习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动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面临的问题更贴近生活实际,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探究性学习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2.2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们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
一、培养数学兴趣首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并不只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它可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如购物、旅行等,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巩固基础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往往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教师们需要确保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正确无误。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讲解和实际应用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三、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解题方法。
例如,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的学习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们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例如,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进一步挑战自己;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取更加细致耐心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究
作者:杨桂玲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年第08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一般指其接受和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与程序。
一、教给学生阅读课本自学的方法
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每次教学新内容,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我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转化的观点去自学。
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时,因为百分数应用题中有不少的例题是在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就是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因此,在指导自学过程中,我注意紧紧抓住了这种联系,并因势利导,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地解决新的问题,既使学生学得轻松,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指出疑问,才能有进步,正所谓:“于不疑有疑方是进矣”。
质疑问题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始对于易提出疑问,需要教师启发引导,一旦有了这个习惯,他们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问。
从何处着引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呢?好奇、好动、好问、好表现自己,爱受表扬、是儿童的天性。
课堂上给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他们就会想问题、谈看法。
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在每个环节留有余地,引导学生重点围绕老师、同伴和教材三个方面进行质疑。
例如学习圆柱体的知识,让学生计算:一只直圆柱水桶,底面直径2.8分米,高3分米,做这只小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至多能装多少水?(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前一个问题中要加上“至少”后一个问题要加上“至多”两个字?是否可以省掉?
这时,老师可告诉学生你计算后再仔细想一想。
①底面积:3.14×(2.8÷2)2=6.1544(dm2)
侧面积:3.4×2.8×3=26.376(dm2)
需要铁皮:6.1544+26.376=32.5304(dm2)
②容积:6.1544×3=18.4632(dm3)=18.4632(升)
然后让学生讨论,根据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按“四舍五入法”行吗?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有的说不可以。
学生的讨论变成争论,争论转化为辩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最后同学们终于发现:所需铁皮32.5304平方分米,取近似值32.5平方分米的话,少一点点铁皮不能做成这只水桶;容积18.4632升,取近似值约可装水18.5升的话,则这只水桶会装不了,水会溢出来。
所以遇到实际问题时,应灵活处理,前者要用“进一法”,需用铁皮32.6平方分米,后者要用“去尾法”能装水约18.4升。
这样,学生由对教材的质疑展开讨论,思维得到拓展,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给学生化归的思想方法
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
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
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已知和未知、复杂和简单、熟悉和陌生、困难和容易等,实现这些矛盾的转化,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都是化归的思想实质。
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一个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
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
我们实施教学时,也是经常用到它,如化生为熟、化难为易。
如:小数除法通过“商不变性质”化归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化归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通过“通分”化归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等;在教学平面图形求积公式中,就以化归思想、转化思想等为理论武器,实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同化和顺应,从而构建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