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新生儿输血及输血制品后

合集下载

甘孜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临床用血现状及分析

甘孜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临床用血现状及分析

2021年1月第11卷第2期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1 No.2 January 2021175·调查研究·甘孜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临床用血现状及分析龙丽香1 李素英1 李国超2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输血科,四川康定 626000;2.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内三科,四川康定 626000[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科的临床用血,了解血液浪费情况,为减少血液浪费,有效节省血液资源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58例新生儿输血进行分析。

结果 58例输血患儿中早产或超低体重出生儿40例占69%,四年输血科发往新生儿科血液总量为20 550 ml,但新生儿科实际输入3317 ml,占总量的16.14%,剩余17 233 ml,占总量的83.86%。

结论 我院新生儿科血液浪费严重,新生儿科申请输血时,可根据申请给予库存最小剂量进行合血,避免血液浪费。

[关键词] 新生儿科; 临床用血; 血液浪费; 小剂量输血[中图分类号] R457.1;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2-0175-03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n blood for clinical use in neonatologydepartment of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LONG Lixiang 1 LI Suying 1 LI Guochao21.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Kangding 626000, China;2. Department Ⅲof Internal Medicine,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Kangding 62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lood for clinical use in neonatology department,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blood waste, to provide basis for reducing blood waste and to save blood resources effectivel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9, 58 newborns cases of blood transfusion admitted to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the four years, 58 children with blood transfusion were treated in neon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among which 40 cases were born prematurely or with ultra-low birth weight, accounting for 69%. The total amount of blood delivered to neonatology department in four years was 20 550 ml, but the actual input in neonatology department was 3 317 ml, accounting for 16.14% of the total, and the remaining was 17 233 ml, accounting for 83.86% of the total. Conclusion In our hospital, blood waste is seriou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When the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applies for blood transfusion, the minimum amount of blood in bank could be transfused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to avoid blood waste.[Key words] Neonatal department; Blood for clinical use; Blood waste; Low dose blood transfusion健康血液的输入和补充是非常昂贵的,合理优化使用血液制品极为重要[1]。

新生儿输血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新生儿输血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新生儿输血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一、新生儿输血管理制度1.1 目的为了规范新生儿输血工作,提高新生儿输血治疗效果,确保新生儿输血安全,降低输血相关风险,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新生儿输血工作的管理,包括新生儿输血前的评估、输血过程中的管理、输血后的监测及并发症的处理等。

1.3 组织架构成立新生儿输血管理小组,由新生儿科、输血科、儿科、护理部等相关人员组成。

新生儿科负责新生儿输血的临床需求评估和输血治疗;输血科负责新生儿输血血源的筛查、交叉配血和血液制品的供应;儿科和护理部负责新生儿输血后的监护和护理。

1.4 输血前评估1.4.1 临床医生应根据新生儿病情、出血原因及程度、输血指征等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1.4.2 新生儿输血前应进行全面的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型、交叉配血、病毒感染标志物等。

1.4.3 医生应向家长详细解释输血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1.5 输血过程管理1.5.1 输血前,护士应再次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年龄、病床号、住院号、输血种类、剂量、速度等信息。

1.5.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输血时间、剂量、速度、不良反应等。

1.5.3 输血完毕后,护士应再次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年龄、病床号、住院号等信息,确保输血无误。

1.6 输血后监测及并发症处理1.6.1 输血后,新生儿科、儿科、护理部等相关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1.6.2 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1.6.3 对输血相关并发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改进新生儿输血工作提供依据。

二、新生儿输血应急预案2.1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新生儿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保新生儿安全和输血安全。

2.2 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2.1 新生儿输血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时的处理流程。

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肝功能检测指标分析

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肝功能检测指标分析

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肝功能检测指标分析马婷;苏舒;王李秦;宋奥微;孙杨;杨江存【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22(24)2【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胎龄不同日龄住院输血新生儿输血前肝功能检测指标,为深入研究不同胎龄新生儿肝功能指标参考范围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回顾性调研方式,以全国46家医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收治的5669例输血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统一的数据采集表,采集新生儿住院诊治数据,对采集数据按胎龄分为<32周组,32~36周组,≥37周组三组,分析不同日龄不同胎龄的新生儿输血前肝功能检测指标。

结果(1)ALT结果显示,早产儿两组ALT中位数0~28 d分别为5~8 U/L和8~11 U/L,足月儿ALT较高为11~22 U/L,不同胎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同日龄组间比较,ALT随胎龄增大逐渐增高,足月儿ALT值最高。

各组间比较时除日龄13~14 d无差异外,其余日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不同胎龄新生儿随日龄增大,TBIL及DBIL呈先升高后减低趋势,相同日龄组间比较时,随胎龄增大TBIL及DBIL值更高。

(3)三组TP值比较显示,出生后1~2 d下降,随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不同日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日龄组间比较时,随胎龄增大TP多呈现增高趋势。

(4)相同日龄组间比较时,随胎龄增大ALB呈现增长趋势。

结论肝功能指标参考区间与新生儿胎龄和日龄有关,研究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新生儿肝功能指标范围,有助于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精准治疗。

【总页数】7页(P163-169)【作者】马婷;苏舒;王李秦;宋奥微;孙杨;杨江存【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省人民医院数据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相关文献】1.石嘴山某医院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回顾性分析2.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疾病谱前五名疾病的血液检测指标分析3.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血气检测指标分析4.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分析5.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血常规检测指标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输血的应急预案

新生儿输血的应急预案

新生儿输血的应急预案1. 引言新生儿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注给新生儿,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改善症状或预防并发症的一种治疗方法。

虽然输血是常见的医疗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档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一种应急预案,以应对新生儿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2. 术前准备在进行新生儿输血前,医疗机构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定输血指征:确保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并且存在输血的明确证据。

•确定输血血型:通过新生儿和供血者的血型配对,避免血型不合引发的不良反应。

•获取合适的输血血液或血液制品:确保血液稳定且符合新生儿的需求。

•确保输血设备齐全且无损坏:如输血管、输血针头、输血泵等。

3. 输血操作步骤按照正常的输血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操作规范、无菌并防止交叉感染。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事项:•新生儿输血时应使用血滤器:血滤器可过滤悬浮的血栓、凝块等颗粒,防止输血时产生栓塞。

•输血速度控制:初次输血应缓慢进行,通常控制在1-2ml/kg/h。

观察反应情况,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速。

•监测体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4. 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新生儿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输液反应:如果新生儿出现荨麻疹、呼吸急促、高热等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药物。

同时观察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如有需要,可给予氧气辅助治疗。

•输血反应:如果新生儿出现发热、寒战、荨麻疹、血压下降等输血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评估患儿的呼吸、循环及心电图等情况。

必要时采取抗过敏药物、抗生素等治疗措施。

5. 输血后监测新生儿输血后需要密切观察,确保其病情稳定,以防不良反应的延迟发生。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以评估其生命体征的稳定性。

•血液学检测:定期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凝血功能检测等实验室检查,评估输血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输血前评估及用血后评价制度(5篇)

输血前评估及用血后评价制度(5篇)

输血前评估及用血后评价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用血管理,规范临床合理用血,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中输血专指输注全血、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

二、本制度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

医师在对上述五种不列入评估的类型进行输血时,应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中相应选项处注明。

三、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四、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五、输血后评价:1、本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填写结果、签名。

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历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检验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

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检验科每季度抽取输血病历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季度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

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输血前评估及用血后评价制度(2)是指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和有效使用血液制品而制定的一系列评估和评价措施。

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护理课件

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护理课件

输血前评估制度
建立严格的输血前评估制度,确保只有符合输血指征的患者才能 接受输血。
输血申请审核制度
建立输血申请审核制度,确保输血申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输血后监测制度
建立输血后监测制度,对输血后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 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输血操作培训与考核
定期培训
0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血操作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
案例分析
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会,对典型输血不良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医 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06
CATALOGUE
新生儿输血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应用
1 2 3
自动化输血系统
通过使用自动化的输血系统,能够减少人为错误 ,提高输血效率,确保血液安全。
血液成分的分离与保存
利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将血液中的不同成分进行 分离,并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延长血液的有效 期。
02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输血,给予 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糖皮 质激素等,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 症之一,通常表现为输血后1-2小时 内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输血,给予解热 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监 测生命体征,查找并处理发热原因。
反应。
其他禁忌症
如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严重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输血
可能会加重病情。
02
CATALOGUE
新生儿输血规范流程
输血前评估
01
02
03
评估患儿病情
了解患儿的病史、病情状 况、血红蛋白水平等,判 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实验室检查

40例早产儿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与悬浮红细胞的对比

40例早产儿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与悬浮红细胞的对比

·临床医学·16340例早产儿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早产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早产儿均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其基本资料均无太大差别。

1.2 输注情况目前推荐的早产儿输注方法一般为每次5~15 mL/kg,我院常规输注两次,间隔为1 d。

A组患者连续两天输注洗涤红细胞;B组患者连续两天输注悬浮红细胞。

1.3 数据分析记录记录每组患者输血前以及输血后的血红蛋白(Hb)值、红细胞计数(RBC)以及红细胞压积(Hct)。

记录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输血还存在发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的风险。

对于新生儿而言,减少输血、提高输血安全性更是尤为 重要。

早产儿输注洗涤红细胞,其主要考虑为去除白细胞,预防巨细胞病毒CMV的传播;由于病毒感染为迟发型的输血反应,在短暂的治疗期间难以发现,因此在本次研究报道中尚未发现。

常规制备洗涤红细胞时,红细胞悬液经过3次生理盐水的洗涤,造成红细胞的流失,红细胞回收率≥70%,白细胞清除率≥80%,血浆蛋白清除率≥98%,同时也去除了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钾、氨、乳酸等代谢产物;减少血浆中血型抗体及某些同种异体抗体造成的免疫反应:洗涤后红细胞去除了大部分细胞膜表面黏附的IgG和IgM抗体,能避免输血后体内致敏抗体生164作者单位温州市人民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成引起的过敏反应和溶血反应。

在输注洗涤红细胞时,建议选择O型,Rh同型洗涤红细胞能减少因新生儿ABO溶血而产生的溶血反应。

在洗涤过程中。

红细胞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造成红细胞脆性增加使得红细胞寿命降低,从而影响输血效果。

虽然洗涤红细胞存在30%的红细胞丢失率,但是在本次研究中输注洗涤红细胞与悬浮红细胞在临床疗效中并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然而输注洗涤红细胞在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方面优于悬浮红细胞。

输血导致病毒性疾病传播的风险无法避免,对于新生儿来说更是严重。

新生儿输血规范

新生儿输血规范

新生儿输血规范一、引言新生儿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医疗行为,对于纠正新生儿贫血、提高新生儿免疫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新生儿生理特点及输血相关风险的考虑,新生儿输血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本规范旨在为新生儿输血提供专业、准确、有见地的指导,以确保新生儿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新生儿输血指征1. 缺血性贫血:新生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低于13g/dL,伴有临床症状者。

2. 出血性疾病: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如新生儿出血症、血友病等。

3. 免疫性溶血病: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如ABO溶血病、Rh溶血病等。

4. 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需行手术治疗者。

5.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

6. 其他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

三、新生儿输血原则1.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根据新生儿病情、体重、血红蛋白水平等综合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输血。

2.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根据新生儿病情选择全血、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制品。

3. 尽量减少输血量:新生儿输血量应根据体重、血红蛋白水平、病情等确定,尽量减少输血量。

4. 注意输血速度:新生儿输血速度宜慢,一般为24mL/kg·h。

5. 加强输血监测: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面色、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四、新生儿输血操作流程1. 输血前准备:(1)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2)交叉配血: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血液相容。

(3)血液制品的准备:根据新生儿病情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并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制备。

2. 输血操作:(1)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合适的静脉,建立静脉通道。

(2)输血:按照输血速度要求,缓慢输注血液制品。

(3)观察: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面色、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输血后处理:(1)记录输血情况:记录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2)观察新生儿病情:观察新生儿贫血、出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为切实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19条“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J和第28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J的规定,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

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

二、本制度规定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

三、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制度执行。

四、临床用血前评估:1.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2.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严格按照≪xx市第五人民医院输血指征评价指标》中的相关规定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适应证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

3.医师应将输血前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4.患者签署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时的态度也是用血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5.医师在择期手术或计划用血患者需要用血时尽可能要求患者家属进行互助献血。

6.申请红细胞类血液,必须进行患者Hb,HCt检测,评估患者有无出血或溶血,心肺功能情况和组织供氧情况,对失血或贫血的耐受力等。

7.申请血小板,务必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观察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是否预期作外科手术等。

8.申请输注血浆及冷沉淀,必须查PT,APTT和Fib,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或创面有无弥漫性渗血。

五、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在输血后临床医师应尽快给患者开急查血常规医嘱复查血常规,并切实落实到位。

在器官移植和输血的接受者中西尼罗病毒感染的最新调查

在器官移植和输血的接受者中西尼罗病毒感染的最新调查

在器官移植和输血的接受者中西尼罗病毒感染的最新调查龚震宇;吴铟;杨小平
【期刊名称】《疾病监测》
【年(卷),期】2003(018)008
【总页数】1页(P320)
【作者】龚震宇;吴铟;杨小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7
【相关文献】
1.接受输血者西尼罗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J], 屠宇平;杨小平;龚震宇;杨小平
2.美研究器官移植或输血传播西尼罗河病毒的可能性 [J],
3.《实体器官移植等待者和接受者的疫苗接种:
美国移植学会传染性疾病实践团体指南》解读 [J], 刘龙山;李建一;王长希
4.70例新生儿输血及输血制品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 [J], 郑惠童;邹红梅;程冰梅;刘倩筠;高伟玲;黄翠玲
5.核酸检测后输血传播的西尼罗病毒感染 [J], 杨华松;赵国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输血及不良反应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输血及不良反应的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 100*10 9/L,危重患儿应预防输注
急性失血,失血量>血容量10%
4
输血的的指征
粒细胞输注:
生后第一周ANC<3*109g/L,伴有严重败 血症
血浆输注: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出血
生后一周以后ANC<3*109g/L,伴有严重 败血症
V-K1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出血 抗凝蛋白缺乏血栓形成
新生儿输血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1
新生儿输血
输血及血制品的应用是临床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治 疗措施,治疗的基本目的是恢复血容量,补充血液成 分,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以恢复或保持机体血液循 环的平衡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2
新生儿输血的目的
1.全血的输入,可以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保持有效循环血量, 提升血压。
输注血小板:
Pc(50~100)*10 9/L,伴有明显出血
中度心肺疾病, Hb<100g/L(Hct<0.3) Pc(20~50)*10 9/L,有不同程度出血
大手术, Hb<100g/L(Hct<0.3)
Pc< 20*10 9/L,是输注的绝对指征
有贫血症状, Hb<80g/L(Hct<0.24)
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出 现呼吸困难发绀等过敏症状应暂
停输血,并保持静脉通畅,准备 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抢救。
8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三)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者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 的反应。
护理: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血制品不能随意加入其它药品;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发生溶血反应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5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一、输血前评估1.1 手术及创伤患者1.1.1 红细胞输注1) 血红蛋白(Hb)>100g/L,血细胞容积( Hct)>0.3,可以不实施输注;2) Hb<70g/L,Hct <0.21,应立即实施输注;3) Hb为(70~100)g/L,倘若患者伴有较明显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包括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

1.1.2 血小板输注1)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可以不实施输注;2)Plt<5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3)Plt为(50~100)×109/L,倘若伴有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应实施输注;4) 特殊情况:①留置导管、胸腔穿刺、腰穿、骨穿、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拔牙或补牙等有创操作或检查,或正常阴道分娩或剖腹产或体外循环等,Plt≤50×109/L,应实施输注;②硬膜外麻醉,Plt≤80×109/L,应实施输注;③大手术,Plt≤100×109/L,应实施输注;④头颅、眼部、脊柱与前列腺等特殊部位手术,Plt≤100×109/L,应实施输注。

1.1.3 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1) 凝血酶原时间(PT) 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1.5倍正常值,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肝病患者INR>1. 3) ,伴有创面弥漫性渗血,应立即实施输注;2)急性大出血输注大量保存期相对较长红细胞制剂后,出现出血不止,应立即实施输注;3)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病史,伴有出血倾向,在相应血浆药源性制剂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4) 对抗华法令药物过量,可以实施输注。

1.2 非手术患者1.2.1红细胞输注1) Hb>100g/L,Hct>0.3,可以不实施输注;2) Hb<60g/L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Hb<40 g/L],Hct <0.20,应立即实施输注;3) Hb 为(60~100)g/L,倘若患者伴有较明显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包括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

新生儿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一、引言新生儿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救治新生儿疾病和保证其生命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以及输血过程中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输血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新生儿输血流程1. 评估新生儿输血指征:在确定需要输血之前,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新生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输血的指征。

2. 准备输血血液:选择适合新生儿的输血血液,通常是新鲜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

血液应经过严格的安全筛查和检测,确保不含有病原体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3. 确定输血方式: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和输血指征,医生会决定采用何种输血方式。

常见的方式包括静脉输血、动脉输血和脐静脉输血等。

4. 进行输血操作:在进行输血前,需确保输血设备和器材的清洁和无菌。

输血时,需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血液输注的安全和有效。

5. 监测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 输血后处理:输血结束后,需要对新生儿进行观察和处理。

包括观察输血效果、记录输血量和输血时间,并做好输血后的护理工作。

三、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血液安全规范:输血血液应经过严格的安全筛查和检测,确保不含有病原体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同时,输血设备和器材的清洁和无菌也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2. 确保输血指征准确:输血应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和输血指征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操作。

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3. 注意输血反应的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减慢输血速度、停止输血等。

4. 保持输血环境安静舒适:输血过程中,应保持输血环境安静舒适,减少新生儿的刺激,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5. 注意输血量和输血时间:记录输血量和输血时间,以便评估输血效果和调整输血计划。

新生儿感染 ppt课件.ppt

新生儿感染 ppt课件.ppt

(三)保持婴儿室或母婴同室的洁 净度和适宜的环境温度
新生儿感染
• 感染来源广 • 易感因素多 • 病情变化快 • 易聚集或流行 • 病死率高 • 社会影响大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发病率最高,威胁最 大的一组疾病。上海一组调查结果显示: 3517例新生儿,总发病率1710/00,其中感染 占90%
徐秀华等报告1990-1993年全国共发生37 起医院感染流行事例,其中新生儿感染流 行占60.7%,有死亡病例的9起全部为新生 儿感染。
70例新生儿输血及血制品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 (郑惠童等,广州)
76例新生儿输注血或血制品后3-4月后 CMV-IgM(+),阳性率8.57% 输单一种27例,无一例阳性; 输注多种血源或多种血制品43例,
CMV-IgM阳性率13.95% 母分娩前CMV-IgG,IgM均(-) 婴儿输注血液或血制品前CMV-IgM
? 为什么新生儿感染发病率高, 且易发生聚集或流行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对病原体普遍易感;
☻与公用医用器材、环境、生活用品接触机会多; ☻医院编织少,工作忙,未进行前瞻性监测; ☻流水线护理操作,忽视了医务人员手的清洗消毒
新生儿易感因素
(一)免疫功能低 非特异性免疫
屏 化学屏障 PH偏硷性,分泌型IgA低 障 机械屏障 通透性高(缺氧、损伤) 功 生物屏障 常居菌群尚不健全,抗外
IgM: 巨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对 G-杆菌有抵抗作用。
IgA : 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主要因子
新生儿感染部位分布
(湘雅医院资料)
部位
构成比(%)
血液
32.3
肺部
17.4
耳鼻喉眼口腔 14.2
皮肤
10.1
胃肠道

新生儿输血操作指南

新生儿输血操作指南

新生儿输血操作指南引言新生儿输血是指将新生儿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血管途径输入给新生儿,以纠正血液功能障碍或缺失的治疗措施。

新生儿输血操作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新生儿输血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帮助医务人员正确管理新生儿输血过程。

适应症新生儿输血的适应症包括:1. 出生后出血不止或伴有出血倾向的新生儿。

2. 严重贫血或需要补充血红蛋白的新生儿。

3.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的新生儿。

4. 其他需要输血治疗的特殊情况,如出生窒息后的复苏等。

准备工作1. 确认输血的适应症,并与患儿的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

2. 完成输血相关的医嘱,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3. 检查血型与交叉配血结果,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4. 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器具,包括输血管、输血针、输血袋等。

5. 检查输血血液制品的标签,确保所使用的血液制品与医嘱一致,并检查血液制品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输血操作步骤1. 患儿接受输血前,应经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其输血的需要和风险。

2. 确保输血器具的无菌和完整性,同时准备好止血材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

3. 在输血前,正确核对患儿的身份和输血相关的医嘱信息。

4. 患儿需要静脉通道作为输血途径,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如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

5. 打开输血器具的包装,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装配输血管、输血针等。

6. 将输血针插入患儿静脉通道,注意插入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血管壁。

7. 确保输血管与输血针连接牢固,并通过检查与患儿的血管连接处是否有渗血来确认连接的紧密性。

8. 将输血袋中的血液缓慢注入给患儿,通常开始输注速度为510滴分钟,后续根据患儿的情况逐渐增加输注速度。

9. 在输血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和生命体征,特别关注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10. 在输血过程中,根据需要监测血气分析、血红蛋白浓度和凝血功能等指标。

11. 输血完成后,将输血管从患儿的静脉通道中拔出,及时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和止血措施。

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制度

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制度

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颁布和施行,我院制为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把降低输血总量,提高成分输血比例作为医院的目标,根据国家卫生部制订医疗用血评价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的要求,将对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是否有必要使用大量的血液和血液成份制品正确应用进行用血前评估,对是否有必要用血以及用血能起多大的作用进行输血后评价。

第一条、本暂行规定输血专指输注红细胞,其他血液制品暂不列入本暂行规定范畴。

第二条、本暂行规定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

医师在对上述五种不列入评估的类型进行输血时,请在“用血前评估(附件1)和或用血后效果评价表”(附件2)中相应处注明。

第三条、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第四条、输血前评估:(一)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附件3)和或内科输血指南”(附件4)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二)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第五条、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在输血后八小时之内必须由临床医师给患者开急复查血常规医嘱并切实落实到位。

第六条、输血后评价:(一)本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双流县中医医院合理用血评价表”(附表1)填写结果、签名。

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二)质控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按照“双流县中医医院合理用血评价表”(附表1)抽查至少20%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简报的一部份内容。

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解析

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解析

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解析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这组患儿通过换血进行治疗,观察患儿进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和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制定相关的护理方面的方法。

结果这组患儿产生最多的不良反应为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血小板减少症等。

通过Logistic回顾性分析显示,出胎龄≤28w。

换血的过程,病症的状态属于造成换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P<0.05。

结论换血治疗的过程,会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所以护理中应注意新生儿的孕龄和病症,做好警惕工作。

标签: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常会出现的疾病,其会造成患者神经系统的损伤,比较难以进行治愈,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新生儿的死亡现象。

换血的治疗方法为当前治疗的最佳方式之一,但因为换血会对全部的机体造成一定的冲击,就会致使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选取某院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实行换血治疗,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相关的因素,现进行具体的报道[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資料选取某院7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满足《实用儿科学》的相关诊断的标准,衡量患儿是否满足换血方面的指征。

其中包括男性36例,女性34例,初生儿的体重为2176~4100g,平均出生的体重为(3138.2±670.5)g,日龄为1d~6d,平均(3.5±1.4)d,孕龄为32~38w有30例,36~40w有40例。

血清的总胆红素(TBiL)>342.1mmol/L,换血治疗的主要病症为红细胞葡萄糖5-磷酸脱氢酶缺陷病症的患者有20例,ABO血型不溶血症患者有18例,Rh血型不合溶血症有2例,不能够明确产生病症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有22例,合并败血症有4例,合并DIC有4例。

临床方面的表现为:黄疸加重、持续不能够降低,巩膜和周身的皮肤会产生黄色比较明显的病症。

新生儿医疗事故案例

新生儿医疗事故案例

新生儿医疗事故案例新生儿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与幸福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事情。

然而,医疗事故却时有发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新生儿医疗事故案例,以便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新生儿输血事故。

某医院的一名新生儿因出生后出现贫血症状,医生决定给其进行输血治疗。

然而,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却错误地给予了不同血型的血液,导致新生儿出现了严重的输血反应,不幸身亡。

经过调查发现,是因为医院的输血管理制度不严格,护士在操作时没有仔细核对患者的血型信息,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案例二,新生儿药物过量事故。

一名新生儿因感染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但在输药过程中,护士错误地计算了药物剂量,给予了过量的抗生素,导致新生儿出现了药物中毒反应,情况十分危急。

经过紧急处理,新生儿虽然幸运地保住了性命,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对药物的使用和计量不够熟悉,导致了这一医疗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新生儿手术意外事故。

一名新生儿因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出现了手术器械故障,导致手术无法继续进行,新生儿失血过多,情况十分危急。

经过医生们的紧急抢救,新生儿幸运地保住了性命,但手术失败导致了后续的并发症,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的手术器械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导致了这一严重的医疗事故。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新生儿医疗事故不仅给患儿本身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警惕,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新生儿医疗的管理和监督,医护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同时,家长们也要对新生儿的医疗情况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新生儿医疗事故的关注,共同努力,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NICU新生儿输注血液制剂的现状分析

NICU新生儿输注血液制剂的现状分析

NICU新生儿输注血液制剂的现状分析刘海燕【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24(21)5【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输注血液制剂的现状,为更好地指导新生儿输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NICU收治的406例输注血液制剂新生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新生儿输注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的分布特点以及输注前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凝血指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生化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肌酐、尿素氮、血清钾离子]水平。

结果 406例新生儿疾病分布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6例,新生儿黄疸105例,新生儿肺炎67例,新生儿溶血病11例,新生儿贫血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例,新生儿脓毒症3例,其他疾病4例。

381例输注红细胞的新生儿中极早早产儿输注例数、次数及输注量均明显高于足月产儿、晚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和早期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输注例数、次数及输注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73例输注血小板的新生儿中极早早产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输注例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制剂输注后,新生儿血常规指标中Hb、HCT水平均明显高于输注前,而MCH、MCV水平均明显低于输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凝血指标中APTT水平明显低于输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输注前,而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输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例新生儿输血及输血制品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郑惠童,邹红梅,程冰梅,刘倩筠,高伟玲,黄翠玲(广州市妇婴医院,广东广州510180)摘要:目的 了解婴儿输血和血制品后巨细胞病毒(C M V)感染情况。

方法 70例产妇分娩前C M V2IgG,Ig M 均阴性,其婴儿因各种疾病需输血及输注其他血制品,输注前婴儿血C M V2Ig M均阴性,输注后3~4个月复查C M V2Ig M。

结果 70例婴儿血C M V2Ig M阳性有6例,发生率为8.57%,输单一种血制品27例,C M V2Ig M阳性率是0,输注多种血源的血液及多种血制品,C M V2Ig M阳性率是13.95%(P<0.05)。

结论 输血和血制品婴儿可以感染C M V;输多个血源的血液或血制品比输单个血源或血制品感染C M V机会大得多。

关键词:输血及血制品;C M V;感染;新生儿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01)0620404202I nvestiga tion of Newborn Cytom ega lov irusI nfection af ter Blood and Blood Product Tran sfusion:Ana lysis of70ca sesZH EN G H u i2tong,Z OU Hong2m ei,CH EN G B ing2m ei,L I U Q ian2jun,GAO W ei2ling,HU AN G Cu i2ling(M a terna l and N eona ta l H osp ita l,Guang z hou510180,Ch 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infan t cytom egaloviru s(C M V)infecti on after receiving b lood tran sfu si on and b lood p roduct tran sfu si on.M ETHOD S Seven ty lying2in w om en tested C M V2Ig M,Ig M negative befo re deliv2 ery,w ho se infan ts received b lood tranfu si on and b lood p roduct tran sfu si on.C M V2Ig M of the infan ts w ere nega2 tive befo re tran sfu si on,w h ich w ere tested4mon th s after tran sfu si on.RESUL TS T here w ere six infan ts w ith po sitive C M V2Ig M in70cases(tw o received album in and b lood exchange tran sfu si on,one received album in and in travenou sΧ2i m m unoglobu lin,th ree received album in,in travenou sΧ2i m m unoglobu lin and w ho le b lood tranfu2 si on).T he po sitive rate w as8.57%.Tw en ty seven infan ts received on ly one b lood p roduct,the C M V2Ig M po si2 tive rate w as0.T he C M V2Ig M po sitive rate of the infan ts w ho received b lood of m u ltisou rce and m u lti p le b lood p roducts tranfu si on w as13.95%,P<0.05.CONCL USI ONS Infan ts w ho received b lood and b lood p roducts tran sfu si on m ay be infected C M V;Infan ts w ho received b lood and b lood p roducts of m u ltisou rce tran sfu si on had mo re chances to be infected C M V.Key words:B lood and b lood p roducts tran sfu si on;C M V;Infecti on;N eonate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在我国相当普遍,且大多在幼年时期发生。

C M V感染分先天性感染、围生期感染、生后感染(获得性感染)。

而生后感染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和输血、器官移植等而获得感染1。

为了调查婴儿输血及血制品而获得感染的情况,我们从1997年5月~1999年5月调查70例在本院分娩及本院输血及血制品的婴儿C M V感染情况,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0例新生儿,男36例,女34例;收稿日期:2000208218; 修订日期:2001205221足月儿45例,早产儿25例;曾患高胆红素血症34例;多脏器损害19例;颅内出血5例;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12例。

70例婴儿因上述疾病在新生儿期曾输血及输注血制品,其中用单一制品27例(白蛋白22例,血浆2例,静脉丙种球蛋白3例)用多源血或多种制品43例:输注白蛋白后再换血11例,而且是两个以上供血者,静脉丙种球蛋白加白蛋白10例,静脉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少量全血22例。

全血和血浆由广州中心血站提供。

人血白蛋白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静脉丙种球蛋白由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 70例婴儿的母亲分娩前血C M V2IgG, Ig M均阴性,在新生儿期输血和血制品前采静脉血・44・Ch in J N o socom i o l V o l.11N o.62001检测C M V2Ig M,均为阴性,生后3~6个月(其中68例3~4个月、2例6个月)在门诊再次采静脉血查C M V2Ig M,发现C M V2Ig M阳性时,再抽取其婴儿父母亲静脉血查C M V2Ig M。

检测静脉血C M V2 IgG,Ig M用EL ISA法,试剂是美国C lark公司生产。

2 结 果 70例婴儿中C M V2Ig M阳性6例,发生率是8.57%,6例阳性婴儿,父母亲C M V2Ig M均为阴性,婴儿临床均无症状。

单纯用1种血制品的27例婴儿C M V2Ig M阳性率0%,而换血及使用多种血制品婴儿43例,C M V2Ig M阳性率是13.95%,其中换血2例阳性占18.1%,两种血制品+少量全血3例阳性占13.6%,两种血制品1例阳性占10.0%。

用ς2检验P=0.0465,P<0.05,两组差异显著。

3 讨 论我国C M V感染率非常高,绝大多数是在小儿时期感染。

方氏对1678例小儿C M V进行筛查,发现1~3岁组C M V感染率达83.2%;~7岁组达83.7%;~14岁组达87.3%;成人组95%2。

朱宏等3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岁组C M V感染率达16.7%。

小儿C M V感染分为先天性感染、围生期感染、生后感染(获得性感染),而获得性感染包括:围产期新生儿经产道或母乳感染;密切接触感染;经输血、器官移植感染1。

输血传播也是C M V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Sayers等4指出,世界范围内供血员的C M V抗体阳性为40%~100%。

张平等5报道国内正常供血者中,C M V2DNA阳性率高达48.3%。

上海儿童医院李华良等6检测血源(供体)标本71份,C M V2DNA阳性19份占28.2%,而检测受体血标本30份阳性10份。

说明小儿血源性传播C M V 是存在的。

本组调查70例6个月以内婴儿,通过输血或输血制品而获得C M V的感染率是8.57%,说明输血和输注血制品可以引起C M V感染,尤其是新生儿时期接受多个输血源的血液和血制品感染C M V的机会更大。

本组输注单一血制品婴儿27例(血浆2例,白蛋白22例,静脉丙种球蛋白3例)C M V感染为0,而换血接受多种血源的血制品婴儿C M V感染率为13.95%,P<0.05,差异显著。

说明婴儿输多源性血制品C M V感染率大大高于输单一血制品,因此临床上应尽量减少多源性输血和血制品,提倡成分输血,能大大降低输血或血制品后引起的C M V 感染。

预防输血引起的C M V感染,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限制输血,许多研究表明,输血传播C M V感染的危险性,随输入红细胞的单位数而增加;减少血制品中白细胞浓度,使用离心法仅去除每单位血液中存在的约6%的白细胞,即可减少传播的危险性,过滤是处理供血液另一种方法,可减少可能存在的传染性;筛选抗体研究提示,伴有C M V抗体的供体仅约10%可传播疾病,在识别这些抗体之前,需进行筛选,最常用方法是EL ISA和乳胶凝集试验;避免使用新鲜血液,特别是24h以内的血能降低C M V 感染率4。

参考文献: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142815.2 方峰,董永绥.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397.3 朱宏,白京荣.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1996,12(4):237.4 Sayers M H,A nderson KC,Goodnough L T,et al.R educing the risk fo r transfusi on2trans m itted cytom egalovirus infecti on [J.A nn Intern M ed,1992,116(1):55.5 张平,钱绩虎.地高辛树标记HCM V D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1,9(4):201.6 李华良,蔡文杰,董庆元,等.输血、血浆与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4):219.(接第423页)生员养成科学、规范的隔离习性。

其3,给卫生员进行预防接种,注射乙肝疫苗,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停班治疗或调换岗位。

其4,合理安排工序和作息时间,女性最好在月经期派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