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输血
小儿输血及注意事项
预防
• 三、溶血反应:发生率低,但危险性大,死亡率高。
临床表现
1、轻型:发热、茶色尿或轻度黄疸。2、重型:心悸、 腰酸、胸痛、腰背疼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 下降、酱油色尿,少尿、无尿、肾衰竭,甚至并发 DIC。
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2、及时积极抢救,抗休 克,维持有效循环,保护肾脏及防治或纠正 DIC的发生。 1、严格执行配血操作规章,严格核对。 2、慎输或不输冷凝集血。3、抗红细胞抗体 效价低,配血时出现弱凝者要重视。
可疑输血反应的处置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尤其输血开始后15~20分钟,严密观察有无 局部疼痛及输血反应,如出现荨麻疹、发冷、心悸、呼吸困难。 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输血,评估患儿,保留余血送血库。 立即通知医生,按医嘱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静脉通畅。 安慰患儿及家长,已稳定情绪。 通知血库,填写输血卡,将剩余血液送往血库,进一步查找输血反 应的原因。 记录和报告患儿的反应及给予的护理措施。
小儿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内一科 张玉娅
凝血因 子
免疫球 蛋白 血液携 氧能力
血容量
输血可 增加 微量元 素
电解质
血浆蛋 白浓度
输血目的
静脉输血适应症
出血 贫血、低蛋白血症 严重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CO中毒、苯酚等化学物质中毒 溶血性输血反应、重症新生儿溶血
血液制品的种类
全血 新鲜血 库血 自体血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浓缩悬液 血小板浓缩悬液
④
⑤
小儿输血的注意事项
① 输血前检查血液有无异常,检查血袋有无破损、血 有无凝块、有无变色、气泡及有效期。 ② 双人核对医嘱、血交叉单、血液出库报告单、血袋、 输血卡、输血申请单。查对内容:输血者姓名、床 号、住院号、性别、年龄、ABO血型、RH血型、需 输的血液类型、血量;配血者编号、血袋号、ABO 血型、RH血型、血液类型、血量、交叉配血结果。 ③ 以静脉输液法在生理盐水中插上输液器,备齐用物 至患儿床边。 ④ 核对床号、床头卡,询问患儿姓名,应有患儿或家 长说出名字(如不能说出,唯一可以确定患儿身份 的是患儿腕带上的患儿姓名及住院号),说明目的 和程序,要求患儿及家长及时报告不舒适的情况, 取得配合。
小儿输血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小儿输血安全,预防和处理输血反应,降低输血风险,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小儿科所有输血治疗。
三、应急预案1. 输血前准备(1)严格执行血液采集、储存、输注等相关规定,确保血液质量。
(2)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过敏史、输血史,评估输血风险。
(3)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评估病情,制定输血方案。
(4)输血前向家长告知输血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取得家长同意。
2. 输血过程中(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输血反应症状。
(3)输血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以下措施:a. 更换输血器,改输生理盐水。
b.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
c.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d. 必要时,将保留血袋及患者血样送检验科检查。
3. 输血后(1)输血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平稳。
(2)输血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3)若患者出现输血反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医生。
四、输血反应处理1. 一般过敏反应(1)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3)若病情好转,可继续观察,做好记录。
2. 溶血反应(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等药物。
(3)保留血袋及患者血样,送检验科检查。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输血治疗。
3. 细菌污染(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3)保留血袋及患者血样,送检验科检查。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输血反应识别、处理、报告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小儿输血
小儿输血一、小儿血液系统具有许多成人不同的特点:①造血系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造血功能不稳定。
②造血系统的工作量大,负担较重。
③易出现髓外造血。
④小儿易受感染或营养缺乏等不利因素影响。
⑤不少血液病与遗传有关。
⑥未成熟儿易引起特殊的未成熟儿贫血,此表现与其他贫血不一。
⑦小儿淋巴组织发育旺盛,淋巴结肿大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多见。
⑧不同年龄组的血细胞组成成分不同。
在治疗时尤其是输血治疗是需特别考虑上述特点。
二、输血剂量与速度小儿每公斤体重输全血6ml,可提高Hb10g/L。
一般情况下,以全血10-20ml.kg/次,0.5-1.5ml/min输入,必要时24小时后可重复输入。
对伴有严重营养不良或(和)心肺功能不全者,可减至半量,速度也可减半,间隙时间约24小时待心功能症状稳定后,方可反复多次输血。
对严重急性溶血或大量失血,应迅速足量输入,必要时行中心静脉插管输注。
新生儿输入与患儿血型相合的红细胞为宜。
输血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需血量(dl)=[预期Hb(g)-测得Hb(g)]x0.9x体重(kg)/输入血每100ml含Hb(g)新生儿(尤其未成熟儿)体温调节功能极差,心肺发育尚不成熟,在输血时温度不宜过低,以室温为佳(<37℃);速度宜慢0.28-0.98ml/min;输入前后所用生理盐水尽量少(总量20-30ml)。
三、成分输血(一)红细胞输注小儿除急性失血、部分急性溶血(如蚕豆病)以及较易去除病因的营养性贫血患儿,经1-2次输血达到治疗目的。
另外,尚有许多血液系统疾病,需长期、反复地输血,如血红蛋白病(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红细胞酶缺陷溶血、白血病及再障等,最好输注红细胞悬液。
对有长期反复多次输血史或有输血反应史患儿,宜输注洗涤红细胞或祛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
(二)粒细胞输注现普遍认为对粒细胞计数<0.5x109/L伴严重感染,经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及G-CSF、GM -CSF治疗效果欠佳者,才选用粒细胞浓缩液输注。
儿科输液输血计划书
儿科输液输血计划书一、患儿基本信息姓名:[患儿姓名]性别:[患儿性别]年龄:[患儿年龄]体重:[患儿体重]住院号:[住院号]诊断:[患儿诊断]二、输液/输血目的本次输液/输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患儿的[具体目的,如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失衡、提供营养支持、输血治疗贫血或特定疾病等]。
三、输液/输血类型1.输液类型:[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电解质溶液、血浆代用品等]2.输血类型:[如全血、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等]四、预计开始与结束时间预计开始时间:[具体开始时间]预计结束时间:[具体结束时间]五、输液/输血速率1.输液速率:[具体速率,如每分钟多少滴或每小时多少毫升]2.输血速率:[具体速率,如每分钟多少毫升]六、监测与观察要点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
2.输液/输血反应观察: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过敏反应、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3.尿量监测:记录每小时尿量,评估肾功能及液体平衡情况。
4.皮肤及穿刺部位观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等情况,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七、注意事项与风险提示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调整输液/输血速率和量。
3.输血前应做好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液相容性。
4.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5.如遇紧急情况,如输血反应、过敏等,应立即停止输液/输血,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八、紧急应对措施1.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保持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上报输血科。
2.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输血,更换输液器,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情况严重,应迅速进行抢救,如心肺复苏、抗休克治疗等。
3.其他紧急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如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心率失常者给予心电监护等。
请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本计划书,确保患儿输液/输血过程的安全与有效。
儿童输血的注意事项
儿童输血的注意事项
儿童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程序,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儿童输血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以确保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液配型和交叉配试,儿童输血前需要进行血液配型和交叉
配试,以确保输血血液与儿童的血型相容,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输血前,需要确保输血设备的完好,
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预热输血设备、准备输血袋等。
3. 输血速度,儿童的输血速度通常要比成人慢,以减少对儿童
循环系统的影响。
输血速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临床情况来
调整,避免输血过快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4. 监测和观察,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浓度、凝血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输血反应。
5. 输血反应的处理,如果儿童出现输血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等,需要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6. 输血后的观察和护理,输血完成后,需要继续观察儿童的情况,包括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的持续或延迟发生,以及输血后的护理工作,如保持输血部位的清洁干燥、饮食护理等。
总之,儿童输血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儿童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小儿输液与输血课件
输血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输血的过程、输血量、输血反应等情况,及时向 医生报告,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04
小儿输液与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
输液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输液器具的清洁和消毒。
仔细检查输液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污染的药物。
输液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速度和输 液量,避免过快或过慢输液。
血制品的储存与处理
严格按照血制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处理,确保血制品在输注前保持良 好的质量和活性。
输血前的检查与评估
患儿病情评估
01
全面评估患儿的病情,了解输血的需求和预期效果,制定个性
化的输血方案。
输血前检查
02
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
征的监测,以及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密切观察小儿的生命体征及过敏症状的变 化,直至过敏反应完全消退。
案例三:小儿输液与输血中并发症的综合处理
预防为主
在输液与输血前,详细了解 小儿的过敏史、家族史等, 评估可能的风险因素,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及时处理并发症
一旦发生并发症,如发热、 过敏等,应立即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确保小儿的生命 安全。
小儿输液与输血课件
目录
• 小儿输液与输血概述 • 小儿输液技术 • 小儿输血技术 • 小儿输液与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临床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小儿输液与输血概述
小儿输液与输血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小儿输液是指通过静脉给予液体和药物,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供 给营养物质、治疗疾病等;小儿输血则是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给患儿,以补充 血容量、改善贫血、治疗凝血障碍等。
小儿输血量的计算公式
小儿输血量的计算公式
小儿输血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儿的年龄、体重、血红蛋白水平、贫血程度、输血前的血容量状况以及预期的输血效果。
通常,输血量的计算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输血指南来决定。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考虑因素:
1.体重法:根据患儿的体重来计算输血量。
通常,每公斤体重需要输注10-15毫升的全血或血液成分。
2.血红蛋白水平:根据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来估算输血量。
对于严重贫血的患儿,可能需要输注更多的血液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3.脱水程度:对于伴有脱水的患儿,需要根据脱水的程度来调整输血量。
4.输血效果:考虑输血后的效果,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的提升、临床症状的改善等。
5.输血安全性:考虑患儿对输血的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副作用等。
由于小儿输血量的计算涉及复杂的医学评估和风险考量,因此,实际操作中应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来决定。
家长和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不应自行计算或决定输血量。
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输血
效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儿科输血工作总结
儿科输血工作总结
儿科输血是儿科医生和护士们在治疗儿童疾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儿童因为年龄小、免疫系统不够成熟等原因,对输血的需求和反应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儿科输血工作需要更加细心和专业。
首先,儿科输血需要进行严格的血液筛查和配型工作。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不同类型的血液成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输血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配型工作,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儿科输血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护理工作。
儿童的皮肤更加娇嫩,对注射和输液的刺激更为敏感,因此在输血过程中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舒适性。
另外,儿科输血还需要更加注重监测和反应处理。
儿童的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对输血的反应也可能更为复杂和敏感。
在输血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总的来说,儿科输血工作是一项需要更加细心和专业的工作。
儿科医生和护士们需要在输血前进行严格的筛查和配型工作,注重细节和护理工作,及时监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儿科输血工作能够得到更加重视和关注,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科输血工作总结
儿科输血工作总结
儿科输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对于儿童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在儿科输血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操作技能,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儿科输血工作需要严格的血液筛查和配型。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确定输血的适应症和血液配型。
此外,还需要进行血液传染病筛查,确保输血过程中不会传播疾病。
其次,儿科输血工作需要精准的输血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血袋连接、输血速度控制、输血监测等。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输血反应,及时处理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最后,儿科输血工作需要细心的护理和观察。
输血后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同时,还需要对患儿进行输血后的护理指导,确保患儿的康复和安全。
总的来说,儿科输血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疗工作,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命。
小儿输血
小儿输血(一)术前评估对每例较大的选择性手术,术前血红蛋白(Hb)在正常范围(见表1)很有必要。
术前伴有贫血者如病情允许应推迟手术,并加以诊断和治疗。
如病情不允许,则应在术前输入浓缩红细胞,一般4ml/kg浓缩红细胞(相当于6ml/kg的全血)可提高Hb1g/dl。
估计手术出血量较大[≥10%估计血容量(EBV)]病例(EBV:早产儿新生儿90—95ml/kg,小儿85ml/kg),术前应配血备足血量,另外,对术前就存在低容量休克和/或估计术中需大量输液、输血的,应在手术前就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表1 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年龄Hb(g/L)出生第1天200(180~220)2周1703月100~1102岁1103~5岁125~1305~10岁130~135>10岁145在手术开始时就应在麻醉记录单上记录病儿的EBV和术前的Hb。
(二)出血量估计手术过程中须不断地精确估计出血量,可从下面几方面分析并作出判断:(1)持续监测和判断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变化,收缩压是反映婴幼儿血容量最可靠的指标;(2)从以下几方面综合估计出血量:①最精确的是称纱布法(1g=1ml 血液);②测量吸引瓶内的血量;③估计手术布单上的血量。
(3)记录手术过程各阶段的出血量;(4)注意体腔中的积血量。
术中出血量估算:失血量=吸引器吸出量+纱布吸血量+术野周围敷料吸血量-术中各种冲洗水总量其中20 cm×40 cm 4层纱布垫浸透吸血量为53 ml,25 cm×30 cm 1层纱布浸透吸血量为12ml。
麻醉手术期间允许失血量范围测算:1、估计病人全身血容量。
2、测定术前病人的红细胞容量(术前Hct×全身血容量)。
3、计算病人安全范围Hct30%血细胞容量(30%×全身血容量)。
4、计算病人从术前红细胞容积到安全Hct30%时,红细胞容量的差值。
5、得出允许失血量为3*上述差值。
简单且易记忆的公式如下:MABL = Wt x EBV/kg x ( Hct preop – Hct target ) x 3(MABL:最大允许失血量;Wt:kg,Hct preop,Hct target单位为%,EBV:ml/kg)例:患儿10kg,术前Hct 38%,允许Hct 30%MABL=10*85(38%-30%)*3=206ml(三)输血(1)术中是否给予输血决定于病儿术前Hb水平、术中失血量和心血管的反应状况。
儿科临床输血指南最新版
所有接受 IUT 的婴儿均需要转入新生儿病房,早期给予光照治疗,观
察是否继续发生溶血或贫血。
红细胞输注和血液成分类型
IUT
IUT容量≈245 mL /袋,保存时间≤5 d。
Hct: 0.70-0. 85,辐照: 辐照后<24 h输注,保存液为CPD(C枸
宫
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
内 1) IUT 红细胞的技术要求: 红细胞需经过辐照处理以预防 TAGVHD; 用
红细胞 IUT
IUT
1) 用于治疗胎儿贫血: 胎儿贫血最常见原因有抗-D、抗-c 及抗-K 或者
宫
胎儿细小病毒感染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内
2) 对于高危妊娠,一般做超声监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middle
输
cerebral artery peak systolic velocities,MCA PSV) 1 次/周,超声检测
血
娠晚期需要做 IUT 时,务必要考虑到其风险/效益比将加大。FBS /IUT 的
并发症包括流产/早产、胎儿心动过缓、脐带血肿、血管痉挛、穿刺部位
出血和胎儿死亡。
4) IUT 的实施需要连续超声指导和即刻分析胎儿血液 Hb、Hct 或 Plt 的设 备,操作医师能同时做出胎儿输血的有关决定。
5) 实施 IUT 的胎儿医学中心及其医院输血实验室与后续负责婴儿接生医 院的胎儿医学中心及其输血实验室保持多学科之间的良好沟通非常重要。
输
于 IUT的红细胞经过辐照后保存期≤24 h,因此血液供应机构常要求提
血
前 24 h 约血; 如果贫血胎儿需要紧急 IUT,宜与血液供应机构的医学主 管紧急协商解决办法,到底是要紧急制备适宜的血液或者采用能快速获
小儿输血指征与液体治疗
小儿输血指征与液体治疗2008—09—26 19:16小儿患者的输血指征与液体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硕曾宋海波刘进红细胞(RBC)能增加贫血病人的携氧能力和氧供(DO2),但健康病人都有很好的生理储备和代偿适应机制,只要氧的摄取不受氧含量或氧运输的限制,用RBC增加DO2的作用可能小.然而,重症患儿因疾病(如脓毒败血症或受器官功能衰竭)和个体差异,这些适应机制就会受到损害,这时RBC输血就能增加他们氧的运输和DO2。
但输血有一定风险,小儿患者是否也应制定合理的输血指征,值得关注(1)。
同时小儿的液体治疗也很重要,输多少和输什么?也是当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一、输血的风险近年来,虽然乙肝(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病毒经输血传播已很少见,但细菌污染,巨细胞病毒(CMV)以及目前仍不能检测的病毒(如TTV,HHV—8和HGV等)对小儿也存在一定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严重非感染性输血并发症,他们包括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循环容量负荷过重(1:100病人),低血压,脓毒症病人肠道缺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急性溶血(1:25000RBC单位),过敏反应(1:20000RBC单位),荨麻疹(1:1400RBC单位),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差错(1:12000单位),急性非溶血性发热(1:100RBC单位),红细胞同种免疫(有8%受血者发生,尤其是小女孩),输血后紫癜,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增多症,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及其他等等(2)。
RBC输血可导致受血者免疫功能抑制。
衰老的RBC含有更多的促炎性介质:细胞因子,补体激活因子,氧自由基,组胺,溶解性磷脂酰胆碱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他们能启动、维持和加剧炎症反应过程,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性综合征,院内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升高死亡率.SIRS是MODS的危险因素和前奏,其发生率分别为82%和18%,给有SIRS的患儿输用RBC,他们对MODS的敏感性比成人更高(3).储存时间长的RBC中,ATP下降,输注后存活率也低,也必然会发生更多溶血,游离的血红蛋白(Hb)与一氧化氮(NO)结合,会引起血管收缩。
小儿输血治疗的血液成分选择及指征
小儿输血治疗的血液成分选择及指征
1.红细胞:
急性Hb≤60g/L,慢性Hb≤40g/L;
急性失血:20ml/kg,24h Hb下降>30g/L;
失血量大于循环血容量的15~20%
2.血小板:
婴幼儿:浓缩血小板2~3U/次
年长儿:机采10U/次
以血小板数10*109/L作为是否输注的指征
伴有龈血、尿血、便血等严重出血
3.新鲜血浆:10~15ml/Kg
血友病甲、丙需6小时内新鲜血浆
血友病乙可输5天内的库存血或血浆
血友病甲12小时1次,连用2~3天
血友病乙24小时1次
血友病丙可2~3天输1次
4.8因子制剂
1单位相当于新鲜血浆1ml
需要输入的单位数=要求达到的8因子浓度*体重(kg)*0.5
5.冷沉淀物
每袋内含有8因子80~100单位
纤维蛋白原100mg左右
●普通冷冻血浆
5天内从全血中制备,缺少8因子和5因子●新鲜冷冻血浆
6小时内制备,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血小板输注适应症
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血小板下降50~70% 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症(用保存血作大量输血)
血小板可能下降到2.0*109/L
DIC 结合阻止DIC和/或针对病因治疗●冷沉淀物
1~5℃条件下不溶解的白色沉淀物
主要成分为8因子和纤维蛋白原
●血浆白蛋白制剂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小儿输血
3. 酸碱失衡
库血pH低,乳酸丙酮酸,CO2均升 高,可能加重酸中毒,但枸掾酸盐代 谢产物是NaHCO3,CO2可经肺排出 。大量输血后血pH与呼吸功能关系 大 应根据血气分析决定是否输注NaHCO3
小儿输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 金熊元
输血可增加
血容量 血液携氧能力 血浆蛋白浓度 凝血因子凝血功能
输血(Transfusion)是同种异体血液移植
(Homologous Blood Transplantation ),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和疾病传播, 严重者可以致命。
成分输血可有效利用血液制品, 增进疗效,减少输血并发症。
随着自身输血、血液稀释、血 浆及血液代用品的进展,同种输 血有减少趋势。
输血适应证
一、出血
小儿血容量小,与体重有关 早产儿 90-100 ml/kg 足月新生儿 80-85 ml/kg 婴儿 70-80 ml/kg 儿童 70 ml/kg 出血占血容量20%以上,必需输血 出血低于血容量20%,输平衡液和血浆代用品
治疗 轻型 抗组胺药,异丙酚 1mg/kg 肌注
重型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静注
严重喉水肿需气管切开
细菌污染反应
少见 高热寒战→低血压休克 全麻下—低血压,手术创面渗血 血液涂片和细菌培养明确诊断
治疗 停止输血、抗休克、大量抗生素
急性溶血性反应
常由ABO血型不合引起RBC迅速在血 管内破坏引起溶血。 输血10ML,诉头痛腰背部剧烈疼痛, 心前区压迫感继以寒战发热,血压下降 :DIC,肾功能不全 麻醉下低血压创面渗血,血红蛋白尿
大量输血
1H内输入1/2病儿血容量 或24H输入3/2病儿血容量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属大量输血
早产儿输血标准
早产儿输血标准
早产儿输血标准主要基于血红蛋白值和临床症状。
一般来说,当血红蛋白值低于110g/L时,早产儿可能需要输血。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输血指征:
1. 需要中度以上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血红蛋白值≤110g/L,红细胞压积≤0.35。
2. 需要轻度以上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血红蛋白值≤100g/L,红细胞压积≤0.30。
3. 需要吸氧,但无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血红蛋白值≤80g/L,红细胞压积≤0.25。
4. 无症状的患儿,血红蛋白值≤70g/L,红细胞压积≤0.20。
此外,对于日龄≤28天的早产儿,如果血红蛋白值≤90g/L,或者红细胞压积≤0.30,也可能需要输血。
对于日龄>28天的早产儿,如果血红蛋白值≤80g/L,或者红细胞压积≤0.25,同样可能需要输血。
在输血过程中,一般采用分次输血的方法,即一次配血后分两次输红细胞悬液。
第一次输血量为10~15ml/kg,24小时后再输另一袋同等量的悬浮红细胞。
在输血后24小时,会采集末梢血复查血常规,以了解贫血的纠正情况。
请注意,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
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是否输血以及输血的量。
同时,治疗早产儿贫血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补铁等方式来搭配治疗,以快速产血,改善贫血的症状。
此外,产妇多补充一些维生素以及蛋白质,也可以提高母乳中这类物质的含量,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贫血状况。
小儿围术期输血指
围术期输血
术前评估
1.择期手术患儿要求血红蛋白﹥100g/L(新生儿140g/L)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前输血:输注4ml/kg 的浓缩红细胞可增高血红蛋白10g/L
血容量估计
估计失血量
• 纱布称量法
• 手术野失血估计法?
• 小型吸引瓶,以便于精确计量
估计失血量
• 术中可使用简易红细胞比积和血红蛋白测定 根据血细胞比容前后变化计算出血量: EBL=EBV*(Hct术前-Hct测量时)/Hct术前
例如:25kg患儿, 术前Hct 36%,术中为22%, 出血量:EBL=25*70*(36-22)/36=680ml
输血:维持Hct>25%, 新生儿>30%
年龄 早产儿 新生儿 3个月 1岁 6岁 允许Hct(%) 35 30-35 25 20-25 20-25
输血参考的几个基本公式
估计红细胞数量(ERCM)=EBV× Hct/100 可接受的红细胞丢失量(ARCL) =ERCM-可接受的Hct时的ERCM 可接受(允许)的失血量(ABL) =EBV×(患儿Hct-该年龄可接受的Hct)/患儿Hct 最大允许失血量(MABL)=EBV×(患儿Hct-30)/患儿Hct
输浓缩红细胞液
1.浓缩红细胞液的血球压积达70%左右,所以输注100ml的 浓缩红细胞液,其中70ml是红细胞 2.该例患儿如果失血量超过最大允许失血量150ml,最低血 球压积设定为30%,根据公式可以算出应补充的红细胞 液量 3.150×30%=45ml 血球压积为100%的红细胞液
因此,45÷0.7≈65ml 浓缩红细胞液
例如:25kg患儿,估计血容量(EBV)70×25=1750ml 基础Hct 36%,目标血球压积为25%,则
儿科患儿输血治疗管理规范
儿科患儿输血治疗管理规范【目的】通过规范的管理,确保安全输血。
【血交叉标本采集】1对于需输血的患儿,医生开具输血或成分输血的医嘱,填写输血申请单。
输血治疗同意书第一次输血时需家长签字,如患儿住院超过3个月,需再次签字。
2.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抽血的目的,取得配合。
3.抽血前双人核对输血申请单、血交叉单、血交叉标本标签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住院号,核对无误后方可抽血。
4.PDA扫描标签条码和腕带条码,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5.抽血后用PDA扫描确认抽血结束,在输血申请单上双签名,并将标签贴于血交叉试管上(紫色真空管);再用PDA扫描确认送检,由专职人员将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和血交叉标本送至输血科。
【输血】输血前由两名有执照的医护人员共同检查核对:1输血前检查:①血袋有无破损;②血液有无异常:有无凝块、变色、气泡及是否在有效期内。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与输血科联系:①血袋有破损、漏血;②血液中有明显的血凝块;③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④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⑤血小板凝集成块;⑥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⑦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⑧红细胞层呈紫红色;⑨血液超过有效期;⑩血液不是由本院输血科验收并发放的。
2.双人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输血科检验报告单、血袋上信息、输血治疗同意书等。
PDA扫描血袋条码查对内容包括:①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的姓名、病历号是否与住院首页相符;②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的姓名、病历号、血型是否与血袋上的标签相符;③交叉配血单上供血者的产品号、血液品名、血型、血量是否与血袋标签相符;④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的血型是否与血型报告单上的血型相符;⑤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相符;⑥交叉配血结果。
核对无误后在PDA点击确认。
3.根据医嘱于输血前半小时使用抗过敏药物。
4.以静脉输液法在生理盐水中插上输血器,备齐用物至患儿床边。
5.解释输血的目的和程序,介绍输血注意事项,要求患儿及家长及时报告不舒适的情况。
小儿输血量计算公式
小儿输血量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小儿输血量计算公式”的内容:咱都知道,孩子生病需要输血的时候,那可得谨慎再谨慎,这输血量要是算错了,可就麻烦大啦!今天咱就好好聊聊小儿输血量的计算公式。
就拿我之前遇到的一个事儿来说吧。
有一次在医院,碰到一个小朋友因为生病急需输血。
家长那叫一个着急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医护人员,就盼着孩子能快点好起来。
小儿的输血量计算可不像大人那么简单直接。
咱得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体重、病情等等好多因素。
一般来说呢,新生儿的输血量计算公式和大点儿的孩子还不太一样。
对于新生儿,常用的公式是:输血量(ml)= 体重(kg)×血容量(85ml/kg)×期望提高的血红蛋白值(g/L)÷供者血红蛋白值(g/L)。
比如说,有个 3 千克的新生儿,咱想让他的血红蛋白提高 20g/L,供者的血红蛋白是 120g/L,那算下来输血量就是3×85×20÷120 ≈42.5ml 。
再说说稍微大点儿的孩子,比如 1 岁到 7 岁的,常用的公式是:输血量(ml)= 体重(kg)× 0.08×期望提高的血红蛋白值(g/L)÷供者血红蛋白值(g/L)。
举个例子,一个 5 岁、体重 20 千克的孩子,想让血红蛋白提高15g/L,供者血红蛋白是 110g/L,那输血量就是20×0.08×15÷110 ≈2.2ml 。
7 岁以上的孩子呢,公式又有点变化啦,输血量(ml)= 体重(kg)× 0.07×期望提高的血红蛋白值(g/L)÷供者血红蛋白值(g/L)。
就像我碰到的那个小朋友,6 岁,体重 25 千克,需要把血红蛋白提高 18g/L,供者血红蛋白 105g/L,那算下来输血量就是25×0.08×18÷105 ≈ 3.4ml 。
不过啊,这只是个大概的计算,实际操作的时候,还得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比如有没有其他疾病,身体的耐受情况等等来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贫血的定义小儿贫血是指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健康儿童的正常值。
(一)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个月Hb<140g/L,3个月Hb<110g/L,6个月~6岁Hb<120g/L,7~13岁Hb<130g/L,>14岁Hb与成人相同。
(二)我国6个月内的婴儿贫血标准(会议暂定)新生儿Hb<145g/L; 1~4个月Hb<90g/L; 4~6个月Hb<100g/L。
二、病因(一)红细胞和Hb生成不足1.造血原料缺乏:缺铁、叶酸、维生素B12等;2.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继发性);3.感染、癌症、慢性肾病等。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1.红细胞内在缺陷。
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2.红细胞外在因素。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三)红细胞丢失(失血)三、小儿代偿性贫血(一)代偿性贫血的临床特征1.呼吸和心率增快;2.反应灵敏;3.能饮水或吃奶;4.正常、平静地呼吸,伴有腹部运动;5.极小的胸部运动。
(二)代偿性贫血的治疗1.支持疗法;2.针对病因治疗;3.密切观察,暂不输血。
四、小儿失代偿性贫血(一)失代偿的原因1.需氧量增加(感染、疼痛、发热、运动);2.氧供应的减少(急性失血、肺炎)。
(二)失代偿的早期征象1.呼吸快速伴三凹征;2.因呼吸增加腹肌的使用;3.鼻翼扇动;4.喂食困难。
(三)失代偿的体征1.呼吸窘迫;2.精神状态改变;3.脉搏减弱;4.肝脾肿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5.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6.进食困难。
* 重度贫血儿童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少见,其呼吸困难可能是酸中毒所致。
(四)失代偿的治疗1.支持治疗(1)改善通气,如坐起;(2)高浓度吸氧;(3)如有发热应降低体温以减少氧的需要;(4)取血标本作交叉配血试验及有关检查;(5)用利尿剂治疗血容量超负荷和心力衰竭;(6)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2.输血适应证(1)Hb<40g/L (Hct < 0.12)不论临床情况如何都需要输血;(2)Hb40~60g/L (Hct 0.13~0.18)伴有酸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也需要输血。
3.输血注意事项(1)如需要输血则应给足量红细胞使病情稳定;(2)红细胞5mL/kg通常能缓解症状(存在继续出血或溶血除外)(3)用儿科小包装血液或输血装置以控制输血速度和容量;(4)如果需要快速输液则应首先输注红细胞5mL/kg,以消除组织缺氧的急性症状。
随后的输血速度应放慢,5mL/kg的红细胞历经1小时输入;(5)为避免发生肺水肿,输血前口服呋塞咪(速尿)1mg/kg或静注0.5mg/kg,缓慢注射,最大剂量20mg/kg(药物不能加入血袋中);(6)输血期间要密切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及急性输血反应等情况;(7)输血后复查Hb或Hct,必要时再输红细胞5~10mL/kg;(8)为减少细菌污染的危险,输血前应保持血袋在2℃~6℃,不用已离开冰箱30分钟以上的血液,一袋血输完不能超过4小时。
五、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发展中国家有50%儿童缺铁)(一)病因1.先天性储存铁不足:如早产、双胎;2.铁摄入不足:如: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未添加营养品,牛乳喂养;3.生长发育快:随体重增加未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4.铁的丢失过多:如:钩虫病,未加热鲜牛奶引起过敏致小量肠出血等。
(二)临床特点(6个月~2岁最多见,起病缓慢)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不爱活动等;2.髓外造血:肝脾肿大,年龄越小,肿大越明显;3.非造血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可有异食癖,智力差等。
(三)实验室检查1.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铁代谢检查异常(血清铁、铁蛋白、骨髓可染铁等)(四)治疗(去除病因及补铁)1.补铁应以口服铁剂为主(注射铁剂不比口服铁剂产生更快或更好的疗效);2.铁剂的剂量以元素铁计算(3mg/kg•d)3.一般不应输血,3岁以下儿童患重度贫血,特别合并急性感染者死亡率高,应输红细胞(5~10mL/kg)。
六、其他营养缺乏性贫血(相对少见)(一)病因缺少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A等,由于不适当的饮食引起,感染使其加重;(二)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联合用药,不轻易输血。
七、感染性贫血(少见)(一)病因1.反复发生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起贫血;2.婴儿长期反复感染、营养不良伴贫血称雅克什综合征;3.寄生虫感染,如钩虫引起失血性贫血,疟原虫引起溶血性贫血,HIV感染也会贫血。
(二)治疗针对病因治疗,严重贫血也有输红细胞适应证。
八、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一)病因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二)临床特点1.先天性生后2~3个月出现明显贫血,肝脾不大,骨髓中红系增生极度低下;2.获得性2岁以后发病,突然发生贫血并逐渐加重,肝脾轻度肿大,网织红细胞为零,骨髓红系抑制,病程呈自限过程。
(三)治疗1.先天性首选免疫抑制剂治疗,红细胞输注仅限于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2.获得性去除病因,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贫血可输红细胞。
九、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病因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种因素所致,有的病因不明。
(一)临床特点1.分急性和慢性两型,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和感染;2.血象三系细胞减少;3.骨髓象增生重度减低为急性型,增生不良为慢性型。
(二)治疗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造血干细胞移植;4.药物治疗;5.成分输血(1)Hb<60g/L,对贫血耐受差可输红细胞;(2)血小板<20×109/L,严重出血应输血小板;(3)中性粒细胞<0.5×109/L伴感染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输浓缩白细胞。
十、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一)病因红细胞内缺乏G6PD,进食蚕豆或某些药物发生急性溶血。
(二)临床特点在某些诱发因素作用下,患儿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及血红蛋白尿)。
(三)治疗1.治疗原则去除病因,补充血容量、碱化尿液等;2.输血(1)Hb70~90g/L有血红蛋白尿应输红细胞;(2)Hb<70g/L,无论有无血红蛋白尿都应输红细胞;(3)应输入G6PD正常者血液,防止二次溶血。
十一、地中海贫血(一)病因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二)临床特点1.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2.轻型者呈轻度贫血或无症状;3.重型者贫血较重,常合并肝脾肿大;4.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三)治疗1.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本病的唯一有效措施;2.输血轻型者不需输血,重型者靠输红细胞维持生命,不宜输全血(最好输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3.输血方法(1)低量输血:间歇输红细胞使Hb维持在60~70g/L的“安全”水平,摆脱近期死亡威胁;(2)高量输血:通过输血使Hb最低90~100g/L,不是单纯为了减轻贫血症状,而是使患者的生长发育接近正常;(3)超高量输血:通过输血使Hb维持在正常水平,由于极大地增加了输血量,现已很少使用;(4)输年轻红细胞:可减少输血次数并延长输血间歇。
由于只能降低输血要求的12%~16%,且制备繁琐、价格贵,也较少采用;(5)为防止长期输血发生血色病,当血清铁蛋白>1000μg/L时需用去铁胺治疗。
十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一)病因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速的一种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二)临床特点1.温抗体型(1)急性:3岁以下婴幼儿,起病急,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2)慢性:多见于年长儿,起病慢,反复发作性溶血伴黄疸,肝脾肿大。
2.冷抗体型以中老年患者为多,除贫血和黄疸外其他体征很少。
(三)治疗1.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2.输血(1)输血应十分慎重,可输可不输时尽量不输;(2)病情稳定,即使Hb在40g/L左右原则上不输血;(3)患者的自身抗体能使输入的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溶血;(4)输入相对大量的红细胞,自身抗体可使输入的红细胞严重破坏,导致输血无效或溶血现象;(5)应输注洗涤红细胞,输血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血量不宜太大,输血速度宜慢,病情垂危或年幼者<1mL/(kg•h);(6)当患者的ABO定型发生困难时,可用温盐水洗涤红细胞后再定型,如仍有凝集现象可将洗涤后的红细胞在45ºC水浴中放散数分钟,再用温盐水洗涤数次后重新定型;(7)如果ABO血型一时难以鉴定,病情又十分危急,需要紧急输血挽救生命时可输O型洗涤红细胞;(8)在交叉配血不完全相合时,应选择多份ABO血型相同的血液做配合性试验,采用患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反应最弱的血液输注;(9)患儿取血样一次仅作一次配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