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你的家,我的家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你的家我的家》 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你的家我的家》 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你的家我的家》湘美版教学内容《你的家我的家》是一节富有创造性和情感表达的一年级下册美术课。

本节课以“家”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自己及同学的家庭环境,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家的情感。

学生将学习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状,创作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家庭场景画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状,创作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家庭场景画作。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描绘家庭场景,增强对家的情感,培养家庭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难点1. 技巧掌握: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状,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2.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画作,通过绘画表达对家的情感,这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提出了挑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绘画参考图。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家庭场景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画作中的元素,如人物、家具、色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状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观察并描绘自己及同学的家庭环境,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家庭场景画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你的家我的家》2.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形状3. 创作要求:富有生活气息的家庭场景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创作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家庭场景画作。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状,表达对家的情感。

中班《你的家,我的家》主题活动反思

中班《你的家,我的家》主题活动反思

中班《你的家,我的家》主题活动反思一、活动设想:“家”是我们展开人生的第一个场所,“家”也是温暖、安全与爱的代名词。

只要稍稍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幼儿时常会把“我家……”“我妈妈……”“我们家里……”挂在嘴边,因为这是他们最熟悉的人生经验!因此,在新学期的新年刚过的愉悦中,我们特别选择了这个十分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课程主题,开心地陪同着幼儿积极地向“家”的港湾走去!由于新年开学的安排与以往有所差别,我们在本次主题活动的第一周历程里,搜索、贯穿进了语言《快乐的新年》、健康《小小舞龙会》等几个领域的活动来组成了为时两天的有关新年的内容。

而接下来的三天活动内容则经由语言《你爱我吗?》,以及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等富有爱意的相关活动来加以链接,以落实“从温馨感受爱的暖流中,幸福走进第二周的,有关‘家’的一些结构的认识”的主旨,达成高效的呼应融合效果!因此第二周中我们又用心安排了:通过绘本阅读《你的家,我的家》,了解家从哪里来,通过科学活动《家的样子》,和孩子一起探究家的外观与外部结构,并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创作不同特征的房子,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家的外观认识。

最后,通过社会活动《温暖的家》,落实“由家的外观,过渡到家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不同房间功能”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第三周里,我们则继续通过研究家的内部结构,并设计《我家的平面图》,在此基础上阅读绘本《幸福的大桌子》,体验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感觉,然后于周五,开展仿编故事《幸福的....》,并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绘本《幸福的....》的活动,从而让幼儿在与家人一起专注、幸福地做同一件事的温馨中,结束为时三周的本主题活动!在这个多变的时代、社会中产生许多新的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的客观现象,总是时有发生,因此,建议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在带领幼儿学习本课程单元时,要充分注意本班幼儿家庭的差异性。

“家”的世界轻松有趣,邀请您与幼儿一同深入其境!二、实施后调整: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带领幼儿从认识、了解家的结构入手,逐步探析家的甜蜜与温馨。

我的家你的家教案

我的家你的家教案

我的家你的家教案主题:我的家,你的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2. 学习描述和谈论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的句型。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家庭生活的描绘。

2. 句型“我的家里有......”,“他/她是我的......”。

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家庭关系的概念。

2. 句型“我的家里有......”,“他/她是我的......”在实际对话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些照片和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我的家,你的家”。

2. 导入新知:通过介绍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的描绘词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家庭成员和他们的关系。

3. 学习句型:(1)教师给学生展示句型“我的家里有......”,然后逐句讲解其结构和用法。

请学生跟读。

(2)让学生分组练习对话,运用学过的句型描述自己的家庭。

(3)展示句型“他/她是我的......”,并进行讲解和练习。

4. 情景对话:(1)为学生准备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和角色扮演卡片。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作为主持人,其他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的家庭成员。

(3)主持人给每位家庭成员描述,并提问其他学生回答。

(4)通过观察和听力回答问题,学生们可以学会使用句型描述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

5. 拓展活动:(1)学生们用所学句型描述自己的家庭,写在小黑板上。

然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2)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例如:“你和你的父母是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家庭在你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

(3)布置家庭调查作业,要求学生们访问他们的家人或亲属,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和兴趣爱好。

六、教学反思:在本课中,通过图片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家庭生活的描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句型,“我的家里有......”,“他/她是我的......”,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家庭情况,并能用英语与同学进行对话。

湖南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教案

湖南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教案

湖南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画笔和色彩表现自己家庭的特色;2.了解不同地区的家庭特点和文化差异;3.促进学生对自己家庭的认知和亲情意识的培养;4.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不同地区的家庭特点和文化差异;2.能够用简单的画笔和色彩表现自己家庭的特色。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2.促进学生对自己家庭的认知和亲情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自己家庭的特点,讨论学生家庭的不同之处,并呈现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知(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的家庭特点和文化差异,并让学生通过图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想象中的家,包括室内或室外的景象以及周围的环境。

3. 创作实践(30分钟)让学生用画笔和色彩来表现自己家庭的特点和亮点。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例如如何将自己家庭的特点映射到画面中,如何利用色彩优化画面效果等。

4. 展示分享(10分钟)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特点和文化差异。

为了鼓励学生展示的勇气和信心,老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总结反思(5分钟)在课程结束时,老师可以进行总结,并邀请学生评论整个课程。

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在画图表达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及对自己家庭特点的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参考1.《湖南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湖南省美术教育委员会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朱灿定等编著,《小学美术教学参考书(下册)》(湖南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1今天四年级的美术活动课是《我的家,你的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家居环境的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房间模型。

以此来使学生的空间感,色彩搭配以及综合运用材料制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活动前就请学生把自己的房间画出来,带到学校,学生又准备了许多材料,如铁丝、卡纸、盒子、固体胶、水彩、橡皮泥等,学生们准备的材料很充足,表现学生积极地学习态度和热情。

在活动时学生把自己的房间介绍给同学,并且欣赏同学的房间图片,做到了资源共享,使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房间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在制作时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象,每个学生房间的风格各具特色,色彩搭配很鲜明,充分体现学生的童心灿烂。

在制作同时学生还相互“家访”“串门”吸取别人的长处,如果是两个人一组还相互讨论:写作业的地方在这;镜子摆在这;电视在这觉得不错;看我的床头多好看……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地位。

本课的活动较成功,达到活动预期的目标,不足之处是还可以尽可能对房间的细微处进行细化装饰。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2这节课是新教材第二册的内容,它涉及到“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是:1、记忆创造,感受生活乐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2、了解各种房屋的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

3、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是:掌握房屋基本特点,画自己的家。

教学难点:相互协作,辨别方向,画出家与学校的方位图。

看起来学习内容比较复杂,故我将学习重点分解,采用逐个击破的方法。

教学活动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决房屋的.基本画法问题;第二部分解决辨别方向合理布局的问题。

学习方式第一部分采用个体独立完成作业;第二部分采用集体协作完成作业。

整体上采用先分工后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展示个体的魅力,又感受合作成功的乐趣。

一上课,我就利用课题吸引孩子们,(因为讲的是他们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的时候,孩子们兴致勃勃,在快乐的合作中去体验,大胆创造。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小班语言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小班语言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小班语言《以你的家我的家》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家庭成员的称谓,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让学生明白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

3.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家庭成员的头像卡片、家庭成员的称谓卡片。

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中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学生进行活动和表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头像卡片,让学生猜猜这些人是谁。

然后教师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这些人是学生的家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 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称谓卡片,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让学生认读这些词语,并进行朗读。

3. 学习用语言描述家庭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如:“我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爷爷,一个奶奶。

”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言进行表达。

4. 情境操练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家庭成员的情况,如:“这是我的爸爸,他很高,他喜欢唱歌。

”等等。

5. 温故知新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刚才学过的家庭成员的称谓和用语言描述家庭的内容。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通过图片和情境操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和用语言描述家庭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让学生明白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教案标题:你的家我的家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描述家庭成员的词汇和句型。

2. 学会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家庭成员的词汇和句型。

2. 描述自己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家庭照片或图片。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家庭照片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家庭的讨论。

2.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What is a family?"(家庭是什么?)和"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你喜欢你的家庭的什么?)。

Step 2: 词汇学习 (10分钟)1. 在黑板或PPT上呈现家庭成员的词汇,如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parents等。

2. 逐个教授每个词汇的发音和意思,并帮助学生进行模仿和记忆。

3. 进行词汇练习,如师生对话、图片配对等。

Step 3: 句型学习 (15分钟)1. 呈现描述家庭成员的句型,如"My father is a doctor."(我的爸爸是医生。

)和"I have one sister."(我有一个妹妹。

)。

2. 解释句型的结构和用法,并进行示范。

3. 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可以使用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句型练习。

Step 4: 口语练习 (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

2.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引导。

3.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Step 5: 听力训练 (10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听力材料,如一段对话或短文。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你的家我的家》教学反思「篇一」《文具的家》这篇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学生如何整理自己的东西。

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教学,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培养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教师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

在教学中,没有过多地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

二、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

教师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三、走近文本,走近生活这篇课文,准确地指出了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天丢了铅笔,明天又找不到橡皮,后天作业本又没有带来,上课时,书又不在书包里了等等。

基于此情况,教学时,我就出示了学生们丢失的一大把文具——铅笔、橡皮、尺子等等。

问问这是谁丢失的?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承认是自己的。

那怎么办呢?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我让他们仔细想想,看看,这一大把文具里有没有自己的东西呢?于是让小朋友们辨认自己的东西,通过仔细观看,有的同学说,铅笔像我的。

另一个同学说,尺子是他的。

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说起来了,丢失的文具都找到了自己的小主人,找到自己的家了。

引导学生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让文具找到家的呢?引入课文内容。

以此方法引入课文,激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四、教育学生爱护文具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出示妈妈说的话,让孩子们认真多读几遍。

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学习小组里先来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妈妈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再指名在班级里述说,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共鸣,这样学生就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爱护文具,放学回家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不足之处:上课时有一些前紧后松,如果把后面的时间合理运用。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主题:家庭教育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探讨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 提高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能力。

4. 培养家庭成员间的合作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家庭教育的合理实施。

2. 家庭成员间的协作与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观看相关影片,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倡导开展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家庭教育的话题,向学生们介绍家庭教育的定义和内容。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兴趣。

2. 探讨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自己家庭教育的经验。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如言传身教、鼓励分享、共同参与决策等。

3. 观看影片和讨论观看展示家庭教育的影片,引发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深度思考和讨论。

通过问答环节,强化学生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联系。

4. 开展家庭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如共同参与家务、一起讨论家庭事务等。

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分享,彼此交流自己在家庭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5. 总结与展望总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让学生们明确合理的家庭教育对于家庭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并展望自己未来在家庭教育中的成长和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家庭教育的参与和思考情况。

2. 收集学生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自己家庭实践的反思。

3. 学生间的小组讨论和分享情况。

4. 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并在后续课堂分享和反思。

2. 组织家庭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及时反馈和总结体会。

大班社会:你的家、我的家

大班社会:你的家、我的家

大班社会:你的家、我的家在幼儿园的大班,孩子们开始有了更加清晰的社会意识和观念,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人和事物,向成人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家庭。

家庭: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也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

在家庭中,孩子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分享、如何爱护环境等等。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石,它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道德和价值观基础。

孩子们经常会分享自己的家庭情况,他们的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的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很少与孩子相处,有的孩子的父母则十分热爱孩子,经常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看电影、阅读故事书等等。

从中,孩子们也学会了如何理解不同的家庭模式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家庭模式和成员在大班幼儿园中,孩子们经常会遇到和自己家庭不同的孩子。

有些孩子可能和祖父母、外婆外公、叔叔阿姨同住,也有的可能是由单亲妈妈或者爸爸抚养,当然也有的孩子可能家庭幸福美满,有着父母的关爱陪伴。

通过观察和交流,孩子们也学会了尊重其他家庭模式和成员,并且理解到每个家庭都是相对独立的,都各有各的习惯、规则和信仰。

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在幼儿园大班的社会生活中,孩子们也不仅是和家庭成员交往,在园中也有着不同的同伴和朋友,他们来自于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通过社会生活,孩子们也逐渐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多样性。

有些孩子喜欢读书,有些孩子喜欢打球,有些孩子喜欢画画,他们各有各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孩子们也了解到在社会中有不同的职业,比如医生、老师、农民、警察等等,他们都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社会生活,孩子们也感受到了互相帮助的重要,不论是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中,困难时别人的支持和关心总是能够让孩子们更加坚强和勇敢。

总结通过社会生活,大班幼儿开始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也了解了不同的家庭模式和成员。

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学会了尊重和宽容。

这些价值观和道德素养也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家庭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如夸张、变形、拟人等。

2. 以家庭为主题,创作一幅漫画作品,表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表现家庭温馨和幸福的漫画作品。

2. 难点:如何运用漫画手法表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漫画作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家庭漫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家庭的关系和温馨。

2. 新课导入:介绍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如夸张、变形、拟人等。

3. 讲解与示范:讲解如何运用漫画手法表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并进行示范创作。

4. 学生创作: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的温馨和幸福,然后进行漫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漫画手法:夸张、变形、拟人等。

2. 家庭温馨与幸福的表现:亲情、关爱、和谐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家庭漫画作品,表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2. 写一篇关于家庭温馨和幸福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让学生关注家庭,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漫画手法的掌握程度不高,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漫画表现技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班主题《我的家》教案及活动反思

中班主题《我的家》教案及活动反思

中班主题《我的家》教案及活动反思(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优质课件、节日课件、语言课件、科学课件、健康课件、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high-quality courseware, holiday courseware, language courseware, science courseware, health course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班主题《我的家》教案及活动反思设计背景在平时与幼儿谈话交流中,当我问“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有好几个小朋友的回答是不爱,因为爸爸妈妈会打他,不给吃零食。

《你的家,我的家》(加)玛丽安娜迪比克责编刘燕军译者余治莹吴愉萱读后感

《你的家,我的家》(加)玛丽安娜迪比克责编刘燕军译者余治莹吴愉萱读后感

《你的家,我的家》(加)玛丽安娜迪比克责编刘燕军译者余治莹吴愉萱读后感第一篇范文《你的家,我的家》——探寻家园情怀的温暖之旅在玛丽安娜迪比克的笔下,《你的家,我的家》以一种细腻而深刻的视角,探讨了人与家园之间的深厚情感。

责编刘燕军和译者余治莹、吴愉萱联手为我们呈现了这部充满温情的作品。

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我对这本书的感悟。

一、尊重事实,描绘真实的生活画卷作者以加拿大为背景,通过详实的调查和丰富的案例,展现了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

书中提到:“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故事,这些故事组成了我们的生活。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尊重事实的创作态度。

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我们得以窥见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家园的理解和追求。

二、条理清晰,深入剖析家园情怀书中从家庭、社区、城市等多个维度对家园情怀进行了深入剖析。

作者指出:“家园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的寄托。

”这种观点让人深思。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忽略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而这本书恰恰提醒了我们,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感悟家园的温暖。

三、观点独特,引人深思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

例如,她认为:“家园不仅是我们的庇护所,也是我们的责任。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享受家园带来的温暖时,也要为家园的和谐美好付出努力。

此外,作者还强调:“我们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找家的感觉。

”这无疑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心灵寄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旁征博引,丰富文化底蕴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和名人名言,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如作者所言:“家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抒怀。

”这些旁征博引的例子,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家园情怀的共通之处,又能领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园的独特魅力。

五、触类旁通,引发共鸣作者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园文化,让我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例如,作者在书中写道:“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对家园的渴望都是相同的。

你的家我的家美术教案

你的家我的家美术教案

你的家我的家美术教案教案标题:你的家,我的家——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特点和建筑风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特点和建筑风格。

2. 分析和比较不同家庭的特点和建筑风格。

3. 进行美术创作,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特点和建筑风格。

2.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画笔、颜料、彩纸等。

3. 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教案主题,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特点和建筑风格。

-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家庭的特点和建筑风格。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讲解和讨论,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特点和建筑风格。

-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对家庭的影响。

3. 创作活动(30分钟):- 让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家庭特点和建筑风格作为创作主题。

- 学生使用美术工具和材料,创作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想象的作品。

-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绘画、拼贴等。

4. 分享和展示(10分钟):-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指定区域,供全班欣赏和交流。

5. 总结和反思(5分钟):- 总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特点和建筑风格,以及学生的创作成果。

-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美术创作对于表达自己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或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来班级分享家庭特点和建筑风格。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了解和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

3. 组织学生参与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之间的作品分享和交流。

3. 学生的创作成果和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足够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

你的家我的家教案教案:你的家,我的家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关于家庭的基本词汇。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家庭价值观的认知。

3.通过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和卡片:房子、父母、兄弟姐妹、宠物、家具等。

2.家庭树模型制作材料。

3.图书:《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爸爸妈妈不在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播放关于家庭的歌曲,并让学生一起听和跟唱。

2.展示一张家庭图片,让学生描述家庭中的人和事物。

3.教师和学生一起用卡片介绍家庭成员的称谓。

二、输入新知(15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认识与家庭有关的词汇(如房子、父母、兄弟姐妹、宠物、家具等)。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和表达方式。

三、读书分享(15分钟)1.教师选择一本与家庭有关的图书,属于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方式的故事。

2.让学生共同阅读并讨论,分享书中的情节和感受。

四、合作练习(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制作家庭树模型,展示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

2.通过角色扮演和问答练习,让学生复习家庭成员的称谓和表达方式。

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家庭树模型,并简单介绍自己家庭的情况。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家庭的特点、习俗或活动等,增进对不同家庭文化的理解。

六、评价和反思(10分钟)1.教师以个别或小组形式给予学生反馈,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学生们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对家庭的认知和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教学延伸:1.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拓展学生对家庭形式的了解。

2.写作练习: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家庭成员”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爱和感激之情。

3.访谈活动:学生可以互相采访,了解彼此的家庭情况,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通过词汇和图书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知和价值观。

第7课《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第7课《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你的家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家的概念,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掌握家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剪贴、添画等方法表现自己理想中的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家庭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为湘美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你的家我的家》,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了解家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运用剪贴、添画等方法表现自己理想中的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家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运用剪贴、添画等方法表现自己理想中的家。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家的特点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创新表现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范作、剪刀、胶水、画纸等。

学具:剪刀、胶水、画纸、铅笔、水彩笔、蜡笔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家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布局。

(3)提问:你们理想中的家是什么样子呢?为什么?2.教学新课(1)教师展示范作,引导学生分析家的构图和表现手法。

(2)讲解剪贴、添画等表现方法,并示范操作。

(3)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家。

(2)学生运用剪贴、添画等方法,将设计的作品表现出来。

(3)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4.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你的家我的家基本结构: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表现方法:剪贴、添画七、作业设计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家,用相机或画笔记录下家的样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家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了剪贴、添画等表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作品评价环节,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湘美版】一下第7课你的家我的家教案

【湘美版】一下第7课你的家我的家教案
八、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本节课的课堂表现总体积极,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对家庭场景的观察和描绘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也发现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提醒和引导。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大多数小组能围绕家庭场景主题展开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观察视角和描绘手法。但也有个别小组讨论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 艺术表现:鼓励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如线条、色彩、形状等,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创作的能力。
3. 文化理解:通过描绘不同类型的家庭,使学生了解和尊重家庭文化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本课程紧密结合课本内容,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实践性和生活化,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 例如:针对不同美术技巧进行专项练习,如线条的练习、色彩的调配,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作品中。
四、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
- 画纸、画笔、水彩、蜡笔等绘画材料;
- 白板、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
- 家庭场景图片或实物模型。
2. 软件资源:
- 美术教学软件;
- 课本配套的教学资源;
- 家庭主题的美术作品集。
- 美术创作:以家庭场景为主题进行创作,锻炼绘画技巧。
- 生活观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家庭场景,提高审美能力。
- 情感表达:通过家庭场景描绘,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次《你的家 我的家》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收获也有反思。让学生观察和描绘家庭场景,他们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创作,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一:我的家,你的家(3月5日——3月9日)2012-3-5 星期一活动六语言社会:回乡偶书(古诗)活动目标:1、欣赏中国水墨画,理解古诗所描述的情境。

2、学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3、初步理解文字和口语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1、“中华文化”:《回乡偶书》(请参见幼儿用书)。

2、挂图:《回乡偶书》。

3、中国古典音乐一段作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1、运用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猜猜图画中的故事。

——图画中有谁?在哪见过这样的穿着打扮?——告诉幼儿这是用水、墨、简单的彩色颜料画的中国画,讲述了一个古代中国人回家乡的故事。

2、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引导幼儿理解古诗。

——请幼儿认真倾听,感受古诗的意境。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解释古诗:诗人从小离开家乡,几十年后才回来,虽然家乡口音没有改变,但头发胡须都变白了。

晚辈们见了都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你听懂了这个故事了驶到?哪一句你不懂?请幼儿大胆说出来,教师或其他幼儿来帮助解释。

3、请幼儿翻到“中华文化”:《回乡偶书》,学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感。

可以提醒幼儿边念边指文字。

效果分析:老师出示挂图时,幼儿都能说出里面的打扮是古代的;老师配乐朗诵古诗时,再引导幼儿理解古诗。

其中能理解的幼儿有:李雨姮、柯丁宁、崔晋诚等等,特别是柯丁宁理解的很好,再提问时都能答对。

在引导幼儿朗诵古诗时,读的很好的是林子豪,整节课全体幼儿,都表现得很好!(3月5日——3月9日)2012-3-5 星期一活动六数学:好吃的小饼干活动目标:1、认识10以内相邻两数之间的多1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第2页。

2、小饼干,数字卡1-10人手一份。

3、夹子、盘子。

活动过程:1、幼儿分组在小桌子上玩点数卡,比较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以小饼干当点心时,请幼儿拿出自己的数字卡5-10,并任意从中抽一张。

——如抽到数字6,即拿6块小饼干。

再将数字6拿出来摆在桌上。

——再取一块小饼干,请幼儿数数看,盘子里有几块小饼干,然后拿出对应的数字卡。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多1、少1关系。

“你刚刚取了6块饼干,又取了一块,变成7块,7块比6块多几块?6块比7块少几块?”——每个小朋友都说一说你取的是几块?(9以内的任意数)再加一块变成几块?这两个数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2、看看《我的数学》第2页,仔细观察数一数两东西各有多少个?哪一边多1个,请把多1个的圈涂上颜色。

效果分析:通过实物点数,来认识10以内相邻两数之间的多1、少1的关系,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大部分的幼儿都能拿出正确的数量物品和点卡,其中表现较好的有:崔晋城、苏颖妍、李雨姮、李政雨等。

新来的几名幼儿还没完全掌握,仍需要努力。

(3月5日——3月9日)2012-3-6 星期二活动七语言社会:什么是家活动目标:1、理解家的含义。

2、感受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1、白板或海报纸。

2、字卡:“家”。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讲一讲什么是家?——根据幼儿的回答来提问,以促进他们思考。

例如,幼儿回答:“家就是有爸爸妈妈的地方。

”老师接着问:“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吗?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那公园算不算家?”或幼儿回答:“家就是房子。

”老师可问:“只要是就是家吗?学校是不是家?为什么?”——总结全班讨论出来的答案:“家”就是“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地方”。

2、老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字卡,或在白板上边画边解释“家”字的演变:——“宀”像房子的屋顶,代表房子:“豕”是猪的意思。

——以前的人从山里抓来野猪后,会先把它养在家里,等猪养肥了就杀来吃。

他们把猪养在房子的下层,自己住在上层。

——后来愈来愈多人在住的房子下面养猪,所以那时只要看到有人养猪的地方,就知道别人的“家”在那儿了。

——久而久之,这个下层养猪,而上层住人的地方,就称为“家”。

——“家”就是住人的地方,里面住的人是“家人”,“家”的意思是“家人在一起住的地方”。

效果分析:主节课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家,知道家的含义,不是说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是大家住在一起生活的地方才是家。

在展示“家”字卡,幼儿都认得出这个是家字,在演示“家”字演变,个别幼儿都能演变出来,其中能演变出来的幼儿有:柯丁宁、朱彦熙、李雨姮。

(3月5日——3月9日)2012-3-7 星期三科学社会:家的样子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的家不同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创作不同特征的房子。

活动准备:1、“名画欣赏”:《这是我的家》2、白板或海报纸,各种家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1、带领幼儿到园所附近的街道逛逛,观察街道旁的“家”。

请幼儿观察不同“家”的外貌,观察重点在屋顶、大门、窗户、墙壁、门牌号码及楼层数等。

2、回到幼儿园后与幼儿一同讨论观察到的家的样子,老师将幼儿所说的画在白板上。

——画几种不同的家,总结出不同外貌的家,如:平房、多层楼房、高楼大厦。

——喜欢哪一种房子?3、幼儿创作自己喜欢的房子。

——请幼儿比较大家所画的家“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如:都有屋顶、大门、窗户、门牌号码。

——不相同的地方,如:楼层数不同,有的一楼,有的十楼。

有人的家有三层楼,有人是住在整栋大楼的某一层楼。

4、请幼儿把自己创作房子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幼儿回想、讨论。

效果分析:这节课老师带领幼儿到园附近逛逛,幼儿一听特高兴,当老师说出去观察房子的,都纷纷说自己的房子是怎样的?幼儿都能说出房子的样子:门、窗户、、墙壁等。

观察完后,回园老师让幼儿能把自己想像的房子画出来,展示在主题墙上。

其中画的比较好:刘言心、苏颖妍、李雨姮等等。

(3月5日——3月9日)2012-3-8 星期四艺术社会:我的家活动目标:1、对家的内部构造有初步的了解。

2.、知道不同房间的功能。

活动准备:1、“社会万花筒”:《我的家》2、学习单:《我家的平面图》3、海报纸、白板、笔活动过程:1、请幼儿想一想家里面有哪些房间,幼儿边说,老师边记录在海报纸或白板上。

——家里有哪些房间?如:客厅、厨房、浴室卧房。

——这些房间有哪些东西?——你和你的家人会在这些地方做什么事?例如:看电视、画图。

——比较大家说出来的答案一样吗?例如:有的人会在客厅吃饭,有的人会在厨房吃饭;有些人家里有书房,有的人家里有玩具房。

2、请幼儿翻开“社会万花筒”:《我的家》,说一说不同房间的功能。

——猜猜这是哪一个房间?你怎么知道呢?——这些房间跟你们家里的有哪里不一样?客厅:这里是我们全家人最喜欢待的地方,我们会在一起聊天、看电视。

厨房:阿姨和妈妈总是在厨房里,一边聊天一边做蛋糕。

餐厅:快来餐厅看一看,好吃的东西放了满满一桌。

卧室:我房间里有软软的床、有好多玩具、还有好看的故事书呢。

浴室:想上厕所在这里,浴室还有个大浴缸,哥哥常在里面边洗澡边唱歌。

书房:爸爸喜欢在这里打电脑,妈妈也会在这里看看书。

——你最喜欢家里的哪一个房间?为什么?3、发放学习单,请幼儿尝试画出自己的家的平面图。

效果分析:幼儿对家的内部构造都很熟悉了,都能说出来了,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功能,幼儿最喜欢就是自己的玩具房,能说出来这些地方可以做些什么事?其中表现很棒的有:庞喆、张泽佳、万盈莹等等。

(3月5日——3月9日)2012-3-9 星期五活动十艺术社会:创作我的家活动目标:1、大胆表达对家内部构造的想法。

2、尝试根据房间的功能摆放相应的家具。

3、感受家的亲情与温暖。

活动准备:1、“社会万花筒”《我的家》2、旧家具杂志、大卖场或超市的广告单、家具或电器目录,卡纸、笔、白纸、白胶或胶水、胶带、剪刀。

3、家具和电器(床、衣橱、电脑、台灯、冰箱、桌椅……)的纸样模型。

活动过程:1、布置我的家。

教师拿出许多漂亮的家具和电器(床、衣橱、电脑、台灯、冰箱、桌椅……)的纸样,示范制作过程。

——先选择要创作家里的哪一个房间,如:卧室。

——想一想这个房间里要放什么东西?如:床、镜子、衣橱。

找一找旧杂志和广告单上有没有这些东西。

有的话剪下来,提醒幼儿尽可能沿着物品边缘剪。

——想一想这些东西要如何摆到卡纸上,如:床要放在这张纸的哪里?镜子和衣橱又要放哪里?先试着摆摆看,再用胶水贴上。

也可以先画好设计图再贴上图片。

2、请幼儿分组制作“家”的不同房间。

——每组4~6人,分配好要制作哪些房间,一人负责一间:客厅、卧室、玩具房、浴室、厨房、餐厅。

——提示幼儿粘贴时要考虑一下家具的方向,比如小椅子的方向如何安排才能很地围在餐桌边。

贴完了自己检查一下家里的家具,有没有贴倒和贴错地方的,把自己的新家打扮得漂漂亮亮。

——做好后,以四张大白卡纸组成房子的四壁。

3、分享幼儿的作品,请给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是家的哪一个房间。

效果分析:幼儿能大胆对家内部构造的想法,其中张泽佳小朋友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爸爸最喜欢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花生”。

幼儿都能根据房间的功能摆放相应的家具,都表现得很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