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3月)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年3月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卷(考试版)

理科综合试题 第1页(共18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2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2018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Ga 70 As 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缺氧时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NADH 但不产生ATPB .浆细胞运输与分泌抗体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C .胰岛素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均可发生在胰岛B 细胞中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可参与合成蛋白质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酶均合成于细胞中的核糖体上,酶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发挥作用B .使用酶时需提供适宜温度和适宜pH ,但保存酶时需要低温和适宜pHC .Fe 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活化能,同时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D .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 的实验中,第一步应将酶与底物进行混合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猫叫综合征和红绿色盲症的变异原理分别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与基因突变B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基因重组C .用农药处理害虫时,农药诱导害虫发生不定向变异,但定向选择了害虫中有抗性的个体D .秋水仙素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间期4.某二倍体雌雄动物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Dd (A 、a 和D 、d 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自然选择的情况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雌雄个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B .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雄性个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AD 、Ad 、aD 、ad 四种精细胞C .若雌雄个体中基因A 和基因D 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雌雄个体交配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 子代的概率为1/4D .若雌性个体中基因A 和D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雄性个体中基因A 与d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雌雄个体交配后产生杂合子的概率为15.神经细胞内K +浓度高于细胞外,而Na +浓度低于细胞外。
推荐-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3月)物理试题及答 精品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理科综合物理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毎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霈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S:32 Fe:56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三根平行的长直导体棒分别过正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并与该三角形所在平面垂直,各导体棒中均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则三角形的中心0处的合磁场方向为A.平行于AB ,由A 指向BB.平行于BC ,由B 指向CC.平行于CA ,由C 指向AD.由0指向C15.从某高度处将一物体水平抛出,以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在抛出点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则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A. 6π B. 4π C. 3π D. 125π 16.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0点,0点恰好是下半圆的圆心,有三条光滑轨道它们的上下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三轨道都经过切点0,轨道与竖直线的夹角关系为α>β>θ。
现在让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则物块在每一条 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A.t AB = t CD = t EFB.T AB >t CD >t EF17.库仑定律是电学中被发现的第一个定量规律,它的发现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
2018届河南省六市高三一模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六市2018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共3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校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F 19Na 23 Al 27 Si 28 P 31 S 32 Ca40 Ni 5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⑤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全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⑥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⑧将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A.全部不正确 B.有一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有三个正确2.下列实验所选用的材料、试剂和实验目的正确的一组是A.利用甘蔗组织样液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会出现明显的砖红色沉淀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0.5g健那绿和50mL蒸馏水配制的染液C.观察渗透现象时,在长颈漏斗口外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向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3.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及淋巴因子的作用,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4.某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B.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C.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5.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
2018年3月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卷

理科综合试题 第1页(共18页) 理科综合试题 第2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18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Ga 70 As 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缺氧时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NADH 但不产生ATPB .浆细胞运输与分泌抗体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C .胰岛素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均可发生在胰岛B 细胞中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可参与合成蛋白质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酶均合成于细胞中的核糖体上,酶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发挥作用B .使用酶时需提供适宜温度和适宜pH ,但保存酶时需要低温和适宜pHC .Fe 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活化能,同时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D .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 的实验中,第一步应将酶与底物进行混合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猫叫综合征和红绿色盲症的变异原理分别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与基因突变B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基因重组C .用农药处理害虫时,农药诱导害虫发生不定向变异,但定向选择了害虫中有抗性的个体D .秋水仙素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间期4.某二倍体雌雄动物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Dd (A 、a 和D 、d 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自然选择的情况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雌雄个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B .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雄性个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AD 、Ad 、aD 、ad 四种精细胞C .若雌雄个体中基因A 和基因D 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雌雄个体交配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 子代的概率为1/4D .若雌性个体中基因A 和D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雄性个体中基因A 与d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雌雄个体交配后产生杂合子的概率为15.神经细胞内K +浓度高于细胞外,而Na +浓度低于细胞外。
2018年3月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卷(全解全析)

2018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C B CD D D B A C D B12131415161718192021C A B B C A C BD AD CD1.C【解析】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细胞膜中糖蛋白是与糖结合的膜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膜蛋白是指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包括糖蛋白,B错误。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均属于调节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够降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够升血糖,二者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3.C【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错误;卵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增加了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而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4.D【解析】动物体的脑干中含有呼吸和心跳中枢,下丘脑参与控制生物节律,机体的运动受脊髓的直接控制,并受大脑皮层的间接控制,A错误;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小脑含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B错误;只有反射弧完整才能发生反射活动,若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无相应效应产生,C错误;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刺激感受器,有相应感觉,无相应效应产生,D正确。
5.D【解析】图1中ab段生长素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b点时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强,bc段生长素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直到虚线以下,开始起抑制作用,A错误;由于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促进作用较强,导致背光侧生长较快,故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a点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B错误;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因此图2的标注中茎与芽是颠倒的,根的标注是正确的,C错误;若图2标注正确,从图2曲线的特点可知,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度是不同的,D正确。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 理科综合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 16 Na23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剑“沈卢”以剂钢为见,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D.《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8.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D.水解生成故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3种10. 根据如围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A.反应①②③④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生成黑锰矿的反应中,3mol Mn参加反应转移4mol电子C.生成等量的0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 2D.反应⑤为铝热反应11.世界著名学术刊物近期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一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O2-由b极移向a极.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0x+2xe- =Fe+xO2-C.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H20(g) +Fe=FeOx + xH2D.若有22.4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有4mol电子转移12.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是地壳中含3最量最高的元素,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
A、B、C、D、E是由其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A + B = D + F,A+C = E+F。
常温下,0.1mol/LD溶液的pH为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A、C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 1.0L0.1mol/L E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1molD. 1mol A与足量B完全反应共转移l mol电子13.已知:常温下,H2C03 K a1 =4.2×10-7,K a2 =15.6×10-11;某二元酸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分别在三者中所占的物质的最分数(a)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6. (14分)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剧毒物质,严重危客人类健康。
2018届高三六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六校高三联考理综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大的桥要建很长的引桥,减小斜面的倾角,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达到行车方便和安全的目的B.幼儿园的滑梯很陡,是为了增加小孩滑滑梯时受到的重力,使小孩下滑得更快C.运动员做引体向上(缓慢上升)动作时,双臂张开很大的角度时要比双臂竖直平行时觉得手臂用力大,是因为张开时手臂产生的合力增大的缘故D.帆船能逆风行驶,说明风力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前15.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登上火星、探寻火星的奥秘是人类的梦想,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
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
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行星半径/m质量/kg轨道半径/m地球6.4×1066.0×10241.5×1011火星3.4×1066.4×10232.3×1011A.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B.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大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小D.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小16.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合上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I1、I2和U的变化情况是A.I1增大,I2不变,U增大B.I1减小,I2不变,U减小C.I1增大,I2减小,U增大D.I1减小,I2增大,U减小17.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C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B.小球从A 到C 与从C 到B 的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C.小球从A 到C 与从C 到B 的过程,速度的变化相等D.小球从A 到C 与从C 到B 的过程,由于从A 到C 所花时间更短,所以该段损失的机械能更少18.长为L 的水平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 ,板间距离也为L ,板不带电,现有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极板间中点处垂直磁感线以速度v 水平射入磁场,欲使粒子不打在极板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A .使粒子的速度v>3BqL/2m B .使粒子的速度v<5BqL/4m C .使粒子的速度v>BqL/2m D .使粒子速度BqL/4m<v<5BqL/4m19.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eV 。
最新-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3月)理科数学试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数学(理科)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30},{1,}A x x x B a =-<=,且A B 有4个子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3) B .(0,1)(1,3) C .(0,1) D .(,1)(3,)-∞+∞2、已知i 为虚数单位,a R ∈,若2ia i-+为纯虚数,则复数2z a =+的模等于A C 3、若110a b<<,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22a b < B .2ab b < C .0a b +< D .a b a b +>+4、向量,a b 均为非零向量,(2),(2)a b a b a b -⊥-⊥ ,则,a b的夹角为A .6π B .3π C .23π D .56π5、已知正弦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n a 和都是等差数列,且公差相等,则6a = A .114 B .32 C .72D .1 6、实数,x y 满足01xy x y ≥⎧⎪⎨+≤⎪⎩,使z ax y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两个,则1z ax y =++的最小值为A .0B .-2C .1D .-1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左)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 .8、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若结束时输出的结果不小于3,则t 的取值范围为A .14t ≥B .18t ≥C .14t ≤D .18t ≤ 9、已知点12,F F 分布是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过1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21::3:4:5AB BF AF =,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2B .4 C10、三棱锥P ABC -中,6,AB BC AC PC ===⊥平面,2ABC PC =,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53πB .252πC .833πD .832π 11、一矩形的一边在x 轴上,另两个顶点在函数22(0)1xy x x =>+的图象上,如图,则此矩形绕x 旋转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的最大值是A .πB .3π C .4π D .2π 12、已知函数()ln(2)x f x x=,关于x 的不等式()()20f x af x +>只有两个整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ln 2]3B .1(ln 2,ln 6)3--C .1(ln 2,ln 6]3--D .1(ln 6,ln 2)3-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毎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霈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S:32 Fe:56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物质,多为糖蛋白,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的部位,可将受体分为细胞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下列供选项中,含有N元素及可与受体结合的分别有()项①磷脂②抗体③甘氨酸④纤维素⑤尿嘧啶⑥叶绿素⑦胰岛素⑧淀粉酶A.6 2B.6 1C.7 2D.7 12.如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具有极性运输特点,最好应选择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丁D.丙和丁3.将各种生理指标基本一致的健康小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置于25℃和15℃的环境中,比较两组产热量(Q甲、Q乙 )与散热量(q甲、q乙 )的大小关系错误的是A. Q甲= Q乙B. Q乙 = q乙C.Q甲 > q乙D. Q乙> q甲4.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某红色染料的水溶液(染料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渗透压相当于质童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用低倍显微镜能清淅地观察到A.细胞中红色区域减小B.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核中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 D.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对提取的DNA进行差速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B.判断生物是否进化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是否改变C.Aabt(黄皱)XaaBb(绿圆),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则对说明控制黄圆绿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密码子的简并对于当某种氨基酸使用的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6.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人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才具有的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2015年玉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为保护好环境,工业生产应从源头上减少或尽量消除生产对环境的污染B.在某爆炸事故救援现场,消防员发现存放金属钠、电石、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化学品的仓库起火,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将火扑灭C.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蒿素(结构如右图所示)联合疗法是当下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靑蒿素属于烃类物质D.某品牌化妆品在广告中反复强调:“十年专注自然护肤”,该产品中不含任何化学成分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8g乙烯中存在的电子总数为12N AB.标准状况下,22.4LHF的物质的量为1molC.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标况下22.4L氢气,理论上铅蓄电池中消耗氢离子个数为4N AD. lmol的Na2C03溶于盐酸形成混合溶液1L,常温下在pH =4时,c(CO32- ) +c(H2C03) =0.lmol/L9.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l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molNaOH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6H1705C.最多可与7molH2发生加成D.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10.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
X 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X、Y、Z 3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甲可与Z的某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强酸B.化合物乙中一定只含共价键C. W和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极性键D. 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11.将烧喊吸收H2S后的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的阳极区进行电解,以实现H2S转化为S 的目的。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电解过程中阳极区发生如下反应:S2--2e- =S (n-l)S+S2-= S n2-B.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0+2e- =H2↑+20H- 。
C.电解后阳极区的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硫单质,其离子方程式可写成S n2-+2H+ =nS↓+H2↑D.该装置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12.下列实验操作能实现符合题中要求的是A.能证明制取HBr 的现象是烧杯中红色褪去B.实验室可用此装置制取氨气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D.用 KMn04 滴定 H 2C 20413.常温下,将Cl 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mol/L 的NaOH 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可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B.a 点的溶液中:C(H+) = c(CL-) +c(HCL0) +c(OH _)C.c 点所示溶液中;c(Na +) = 2c(CLO )+c(HCIO)D.由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溶液中)()(-+CLO c H c 减小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三根平行的长直导体棒分别过正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并与该三角形所在平面垂直,各导体棒中均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则三角形的中心0处的合磁场方向为A.平行于AB ,由A 指向BB.平行于BC ,由B 指向CC.平行于CA ,由C 指向AD.由0指向C15.从某高度处将一物体水平抛出,以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在抛出点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则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A. 6π B. 4π C. 3π D. 125π 16.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0点,0点恰好是下半圆的圆心,有三条光滑轨道它们的上下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三轨道都经过切点0,轨道与竖直线的夹角关系为α>β>θ。
现在让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则物块在每一条 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A.t AB = t CD = t EFB.T AB >t CD >t EF17.库仑定律是电学中被发现的第一个定量规律,它的发现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
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同时考虑万有引力和库仑力。
现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带有大量负电荷且电荷也均匀分布,将一个带电微粒在离该星球表面一定高度处无初速度释放,发现微粒恰好能静止。
若给微粒一个如图所示的初速度,不计阻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将做圆周运动B.微粒将做平抛运动C.微粒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微粒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8.电流传感器在电路中相当于电流表,可以用来研究自感现象。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L是自感线圈,其自感系数足够大,直流电阻值大于灯泡D的阻值,电流传感器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
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时刻断开开关S。
在下列表示电流传感器记录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接有一个定值电阻R和热敏电阻R1(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
若热敏电阻R1,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电阻消耗功率增大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大20.2018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由圆形轨道I从A点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
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经过B点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度等于在轨道I上经过A点的速度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点的加速度21.质量为2.5kg的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F做的功 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物体与水平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重力加速度g取l0m/s2.则A.x=0至x=3m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是5m/s2B.x=3m至x=9m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是0.8m/s2C.x=3m至x=9m过程中,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x=0至x=9m过程中,合力对物体做的功是4.5J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最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上丨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
(2)将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0 ;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 ;砝码盘中每次増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 至L6 ,数据如下表:(3)请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合适的U-Ic图线。
(4)由作出的U-Ic图线求得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4.(13分)如图所示,倾角为0 = 37。
的斜面上,离地面高度为A = 2.4m处有一小物块A由静止释放,同时在斜面底端0处有一与A相同的小物块B以初速度v0 =6m/s开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块与斜面、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0.5,忽略物块A在0点处与水平地面的碰撞。
已知Sin37°=0.6,co s37°=0.8,求:(1)A物块到斜面底端时B物块的速度;(2)A与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相距的距离;(3)要使A与B能在水平地面上相遇,则A物块释放的高度应满足什么条件?25.(19分)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屈板间接有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两板间电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两极板外无电场,极板长L=0.2m,板间距离d=0.2m,在金属板右侧有一边界为MN 的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MN与两板中线00'垂直,磁感应强度B=5xI0_3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