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岳麓11 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
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二单元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深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④ C.②③④ 【答案】 【解析】 A 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彻底改变显然 B.①②③ D.①③④
的第四计划中详加说明。孙中山提出的修筑铁路的计划非 常详备,准备修筑七大铁路系统。“西北”(实为北方)、 “西南”(实为南方)、“中央”等三大系统为纵向主干, 均起止于北方、南方、东方三大港,“东北”、“东南”、 “西北”(扩张)、高原等四大铁路系统,分布于东、南、 西、北四角,为横向辐射布局,并与三大主干系统连成一 体,从而形成一个内连全国,外通全球的网状体系。整个
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
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 科技的传入。然而西方科技的先进性是无法抗拒的,不管 中国愿不愿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大 潮。中国传统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被先进 的交通和通讯方式所代替。
岳 麓 版 历 史
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
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解析】 B 由“沿河流”到沿“铁道线”再到“沿电 ( )
岳 麓 版 历 史
车道”,看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第二单元 3.下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 上部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
岳 麓 版 历 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6
电报线
有轨电车
17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 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 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新式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 生怎样的影响?
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18
真正起步—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拟五大民航路线
——《铁路发展史》 材料三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 修建的铁路主要有湘桂铁路、滇缅铁路、叙昆铁路、 湘黔铁路和陇海铁路的宝鸡至天水段。
——《铁路发展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国时期交通与通讯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
21
近代中国的交通与通讯体现怎样的变化特征? 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对中国有何影响?
请你结合上述有关竹枝词的介绍,并参照本 课出现的竹枝词,自己写一首赞美近代出现 的一种交通或通讯工具的竹枝词。
24
13
这种状况出现说明了什么? 14
上海轮船招商局
“海地”轮
15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 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 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 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 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发展社会经济,抵制列强入侵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
明不久就传到了中
国,首先拥有它的
是在沿海做生意的
西商。上海第一个
拥有脚踏车的华人,
据埃米莉·哈恩
《宋美龄传》说,
是宋氏三姐妹的父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岳麓版必修1)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二)电报电信事业的发展
_1_8_7_7_年,福建巡抚在台__湾___架设第一条电 报线,成为中国__自__办_电__报__的_开__端__.仅短短数年, 电报线遍及各省,__民__用_电__报___也普遍开展.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 (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何为驿传?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传”
(一) 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问:下列对于我国近代邮政发展过程中有关 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②清政府设立邮传部 ③中国“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④外国在华“客邮”一律撤销
旧式沙船(流行于长江流域, 平底,甲板宽敞。船舷采用多根 大掳,从船首直压船尾,增强整 体结构强度。这种船在沙滩上搁 浅时不易损坏或倾覆。)
英国太古轮船 公司的“长沙”轮
(1)兴起

代 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开始兴起
水 标志:1_87_2_年_轮_船_招_商_局_的_成_立。
运 的
(2)清末的发展
问2:那铁路在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呢?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甲午战争之前)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是_英__国__商__人__于 _1_8_7_6__年 非法修建的___淞__沪____铁路。
吴淞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迷信风 水的人说这条铁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要求 清政府干涉。结果清政府把铁路给拆除了, 机车和车辆沉入江底。
国营招商局 的“新铭”轮
国营招商局的 江轮“江裕”号
1930年,国民政府将其改为国营;1932年归 属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 运的机构。

12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通讯

12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通讯

婚姻礼仪 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 识层以及官宦人家
丧葬礼仪 由厚葬变为西方文明、卫 生、简洁的丧葬礼仪
23
史实篇——交通运输
24
铁路的发展
时间
发展情况
1876年 英国商人建造淞沪铁路 第一条铁路
晚 1881年 唐胥铁路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清 1888年 紫光阁铁路(宫廷专列)
时 期
甲午战后 1909年
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1)、“断发”
时间
同治、光 绪年间
戊戌维新 期间
1910年清 政府
民国政府
概况
中国留学生“改装去辫”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建议“断发易 服改元”
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法令 颁布《剪辫通令》强制剪发
结果
政府禁止 因变法失 败未实现
影响不大 彻底革除
10
(2)、不缠足运动




影响最大的报纸。1884年《点石斋画报》
维新运动中,变法人士大力宣传维新思想,报纸 发展 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的武器。
( 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 普及 心,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15
女明星
阮玲玉
周璇
16
大众传媒之电影篇
时间
概况
地位
19世纪末 电影传入中国
2、清政府:改革官府、军服。
3、民国: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 的形制。
4、中西合璧的趋势:中山装和旗袍。
5
看图说史
三民 主义
中山装——中西合璧 五权分立
以文治国


礼 廉
6
中 西 合 璧
7
看看想想:陈独秀变了服 饰外,还变了什么?

中国近代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中国近代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 制水上飞机,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 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开通。 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
运营。 ——依据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教材整理
与铁路运输业相比,材料表明中国航空业发 特点:航空事展业历的程发有展起何步特较点晚?,但是发展较快。
交通拥挤
能源紧张
环境污染
不良信息
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
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 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 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 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 情况表明( )
、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上海成为女性解 放的中心、女性读书开始为人们接受、民族 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从材料中可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谈谈出 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信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受顽固派的阻挠发 展迟滞。
原因:清政府的迂腐;封建迷信对人的毒化。
如果说世纪、年代,中国铁路开始出现但 受阻挠,到了世纪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 了,原因是什么?
《马关条约》签订,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 出(投资或贷款)的新时代。
“黄鹄”号轮船
“万年青”号轮船
创办于年上海轮 船招商局是近代最早 的航运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的经营广告:“宗旨——发展中国航 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 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 评”等。对该“广告”解读错误的是
.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以下哪个变化最直接地体现了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A. 城市人口向市中心集中B. 城市用地向郊区扩展C. 城市商业中心向交通便利的地方迁移D. 城市绿化带面积增加2、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地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 速度变慢,质量下降B. 速度加快,质量提高C. 速度不变,质量不变D. 速度下降,质量提高3、下列哪种通信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模式,使得信息传递更为迅速和便捷?A、邮政系统B、电话通信C、无线电广播D、互联网4、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对以下哪个方面影响最小?A、经济增长B、文化交流C、就业机会D、养殖业规模5、题干:下面哪项交通方式最有利于发展物流业?()A、铁路B、公路C、水路D、航空6、题干:以下哪个通信方式可以长时间传递信息?()A、电话B、手机C、无线网络D、邮政7、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B、加剧了环境污染C、促进了经济全球化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8、下列关于交通线路布局的叙述,错误的是:A、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经济效益原则B、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安全原则C、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自然条件原则D、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文化原则9、我国高铁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效率。

截至2021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位居全球首位。

请问,中国高铁线路最长的铁路是哪一条?A、京沪高铁B、京广高铁C、哈大高铁D、兰新高铁 10、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快速。

请问,下列不属于现代通信技术的是:A、电子邮件B、传统的书信C、微信交流D、视频通话11、我国高速公路的修建与发展对区域经济起到了什么作用?A. 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B. 工业化进程加快,促进产业升级C. 交通运输便利化,提高物流速度D. 劳动力流动加剧,带来人口红利1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手机通信取代了固定的电话通信B. 电话通信更加不方便,因为通信设备更小、更便携C. 互联网通信整体上取代了传统通信D. 传统通信手段和互联网通信并存,各有优势13、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 交通运输效率提高B. 人口流动增加C. 城市规模扩大D. 地理环境恶化14、题目:在交通运输与通信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 交通运输网络布局B. 通信技术进步C.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 生态环境保护15、下列哪项不是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B、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增加了城市的污染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6、以下哪种交通方式最能体现高速和便捷的特点?A、自行车B、火车C、飞机D、电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 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

(二)水运的发展(编写水运发展史) 水运的发展(编写水运发展史)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 、鸦片战争前后, 国内江和外海。 国内江和外海。 2、1872年,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 --轮船 、 年 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 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3、1900年前后,民间兴起的各种轮船航运 、 年前后, 年前后 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4、卢作孚与民生轮船公司 、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说明: 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说明: 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导入语
西风东渐,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通讯 西风东渐,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 手段逐渐传入中国, 手段逐渐传入中国,使中国的交通和通讯 发生了巨变。 发生了巨变。由于西方列强的压制和战乱 的环境,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的环境,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和 通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通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中国近代航空业的发展
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的主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 张。 2、飞机设计师冯如 、 3、1918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 、 年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设“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 空事宜处”先后拟订民航线路。 空事宜处”先后拟订民航线路。 4、1920年,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随 、 年 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 后发展很快。 后发展很快。 5、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建立的两家航空公司。 、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建立的两家航空公司。 6、1949年,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 架各种 、 年 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70架各种 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 万千米。 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 万千米。

直线的投影——习题讲解

直线的投影——习题讲解

2.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 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 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筹办航空事宜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 邮传邮正传式部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台设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办电报的开端。
C’
d’ a’
b d
a
a ax
a
az a
ay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正垂线
c(d)

d c
xd
c
侧垂线
e f e(f) ●
x
ef
① 投影面垂直线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 必积聚成一个点。
② 另外两个投影 都反映线段实长。且垂直于 相应的投影轴。
2.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什么?
b
a
x
a
b
b a
投影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近代通讯
上海外 滩的电报大 楼。 大清邮 政局邮局代 封票一枚。 封票一枚。
1924 年兴建的 天津电报 总局。 总局。 18
四、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 : 近代交通、
随着西学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 随着西学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 先后传入中国 交通、通讯为之一变 一变。 交通、通讯为之一变。
沪 淞 铁 路
2
猜一猜, 猜一猜,这是发生 在哪条铁路上的故 事?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起自唐山, 止于胥各庄(今河北 省丰南县) 千米,由李鸿章主持修建。 省丰南县),长9.7千米,由李鸿章主持修建。现为北京至沈阳 铁路的一段。 1881年 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 轨距为1435 月完工。 铁路的一段。于1881年5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轨距为1435 毫米,采用每米重15千克的钢轨。唐胥铁路建成后, 15千克的钢轨 毫米,采用每米重15千克的钢轨。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 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 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 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 , 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 。 直至 1882年始改用机车牵引 这条铁路有利于当时开平煤矿的煤运。 年始改用机车牵引。 1882年始改用机车牵引。这条铁路有利于当时开平煤矿的煤运。 中国铁路的出现比英国晚了半个世纪。 中国铁路的出现比英国晚了半个世纪。 3
(1)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个民用水运企业 中国第一个民用水运企业
(2)中国民办水运业的艰难发展
10
水运业概况
①19世纪50年代,中国旧式航运业被外国轮船航运业挤 19世纪50年代, 世纪50年代 压得只剩下400余艘; 压得只剩下400余艘; 400余艘 1872年 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②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 的诞生; 的诞生; 1900年前后 民间兴起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 年前后, ③ 1900年前后,民间兴起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 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1925年 卢作孚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④1925年,卢作孚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⑤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13
航空业概况
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的主张, ①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的主张,但在旧中 国经济落后的条件下难以实现; 国经济落后的条件下难以实现; 1909年 21日 ②1909年9月21日,旅美华人冯如制成中国的 第一架飞机; 第一架飞机; 1918年 中国航空业真正起步, ③ 1918年,中国航空业真正起步,福建马尾 造船厂附设了海军飞机工程处; 造船厂附设了海军飞机工程处;北洋政府设立 筹办航空事宜处” “筹办航空事宜处”; 1920年 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 ④1920年,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航 空业获得较快发展; 空业获得较快发展; 1949年 各航空公司共拥有70多架飞机。 70多架飞机 14 ⑤1949年,各航空公司共拥有70多架飞机。
7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 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 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 1908年 1908年3月5日,自南京路 外滩到今西藏中路率先通 车。两个月后法租界也通 车了。 车了。最早的电车为一节 车厢,车速很慢, 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 随时上下。 随时上下。但由于封建传 统的约束,老百姓怕" 统的约束,老百姓怕"触 电",不敢乘。经过一再 不敢乘。 喧传和保证,乘的人多了, 喧传和保证,乘的人多了, 就分成头等和三等票价, 就分成头等和三等票价, 头等多为洋人所坐。 头等多为洋人所坐。 8
一、中国近代的铁路
1.近代铁路出现的原因 1.近代铁路出现的原因 (1)西方列强入侵的需要。 (2) 19世纪中期以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中期以来, 世纪中期以来 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历程, 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历程, 修建铁路成为运输建设的重点。 修建铁路成为运输建设的重点。
6
除了火车和轮船等远程交通工具, 除了火车和轮船等远程交通工具,你知道还有哪些 新式城市交通工具进入中国吗? 新式城市交通工具进入中国吗?
黄包车,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 黄包车,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最初时是用铁皮 年自日本引进中国 包着木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 包着木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由于车身漆成黄 于是便叫成黄包车。 色,于是便叫成黄包车。

请思考: 请思考: 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变化具有什么 重要历史意义? 重要历史意义?
19
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意义
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抵制了列强的侵略,鼓舞了国人爱 (1)政治: 国救亡的斗志,增强了民族自信 )政治: 国救亡的斗志, 心。
a.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 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 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 (2)经济: )经济: 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3)思想: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 )思想: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 久就传到了中国, 久就传到了中国,首先拥有 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 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 车的华人,据埃米莉 哈 宋美龄传》 恩《宋美龄传》说,是宋 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9
二、水运与航空
1、中国近代的水运业
16
2.中国第一条电报建设的时间 中国第一条电报建设的时间 和地点分别是?
1877年 福建巡抚 1877年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
1884年 1884年,电报 总局迁移上海
后的办公处所 (位于今上海外 盛宣怀 滩中山东一路) 滩中山东一路)
1880年 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 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 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 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1884年 总局迁移上海。 2500公里 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上海。
5
3.铁路事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顺利吗? 铁路事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顺利吗?
答:不顺利.因为: 不顺利.因为: (1)外国资本的控制和侵略 (1)外国资本的控制和侵略 (2)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2)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为什么? 为什么?
(3)失去生计和土地的船夫、 (3)失去生计和土地的船夫、苦力与农民的反对 失去生计和土地的船夫 (4)社会不稳定, (4)社会不稳定,经济凋敝 社会不稳定
15
1.中国近代邮政发展概况 中国近代邮政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被称为 客邮” “客邮”。 1896年 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 1896年 “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标志近代邮政在中国得到 承认,并正式开办) 承认,并正式开办) 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设全部驿站 1913年 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联 1914年 1920年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1923年 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全部撤销, 1923年,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全部撤销,维护了国家主 权和民族尊严 抗日战争期间国内邮政归于统一
13课 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 交通、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 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
1、我国最早的铁路,1876年通车; 我国最早的铁路,1876年通车; 年通车 英国商人非法修建; 2、英国商人非法修建; 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掷入大海。 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掷入大海 3、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掷入大海。
爱国救亡的紧迫性。 (3)爱国救亡的紧迫性。 铁路速度快、运力大、 (4)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 于国计民生, 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4
2、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 、
名称 淞沪铁路 时间 1876年 1876年 地位及影响 中国境内最早的铁路。 中国境内最早的铁路。清政府赎回并拆毁
20
1.国内: 国内: 国内
2.世界的影响 世界的影响
增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21
11
右上图: 右上图: 重庆朝天门码 头。 右下图: 右下图: 民生轮船公司 的客轮民俗号 的客轮民俗号
“搞交通运 输业, 输业,不能忘 记卢作孚。 记卢作孚。” ——毛泽东 毛泽东
12
2、中国近代的航空业
• 1909年:冯如自行设计了中国第一 1909年 台飞机 • 1918年:航空工业的开端,海军飞 1918年 航空工业的开端, 机工程处 • 1920年:中国民用航空业正式开始 1920年
三、从驿传到邮政
中国古代驿站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 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 在政府掌管下,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 在政府掌管下, 定。 随着国门打开、列强入侵, 随着国门打开、列强入侵,新的交通工 具和信息技术的传入,驿传制度走向衰落, 具和信息技术的传入,驿传制度走向衰落,
(1)唐胥 1881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1)唐胥 1881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 铁路 真正开端 (2)京张 1909年 (2)京张 1909年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 铁路 第一条
铁路建设未入 正轨 民国以后 政局不稳,军阀混战、 政局不稳,军阀混战、经济凋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