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堂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D 2、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C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 B 五千年左右
• C 七、八千年 • D 一万年左右
D
课堂练习
• 2、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以下三个
• A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
• B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欧
• C 西欧、中南美洲和东亚
• D 西亚、拉丁美洲和东亚
A
课堂练习
• 3、中国原始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北方以()为主, 南方以()为主。
它也是将土地开成一 条条沟和垄,因为第一 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 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 耕种﹐所以称代田法。
耕耙耱技术
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 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 术。
耕是指耕地;耙是指把土块弄碎;耱是用 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平整土地。


都江堰全景
外江 内江
鱼嘴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玉米、甘薯
羊驼
水稻、粟
狗、猪、鸡、 水牛
(二)奴隶社会的农业 (夏、商、西周)
1、生产工具: 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2、生产技术: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农作物: 粟、稻、黍、稷、麦、桑、麻 等 4、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5、耕作方式: 集体耕作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ppt课件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农器篇
(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水利篇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田制篇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
器篇
《白虎通》云:古之人民,
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用之天
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ěi sì),教民农业,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农政全书校注·经史典故》
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土地兼并,而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封建国家的性质决定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
材料二:在封建社会,由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
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而使土地占有关系很不固定,
土地买卖盛行,这就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
No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Image
淳安中学 洪秋昱
读农书 学农史 走进农耕文明
徐光启著(明) ,《农 政全书》共60卷,50多万
字,内容非常详尽。全书
共分为十二目。分别是农
本、农事、农器、水利、
田制、 树艺、蚕桑、蚕
桑广类、树植、牧羊、制
造、荒政。
——《农政全书导读》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农政全书校注·田制》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田制篇
井田制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
国有制度,井田制出 现于商朝,到西周时 已发展很成熟。
思考:井田制产生于什么时期?在此之后又确立什么新 的土地制度?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田制篇
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历史必修二》课件

《历史必修二》课件
《历史必修二》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历史必修二》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世界 古代文明与社会变革、欧洲中世纪风云变幻、14-16世纪的文化繁荣与科技革 命,以及17-19世纪欧洲的政治革命和新思潮。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
夏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迄今为 止最早的朝代之一。
周朝
汉朝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统一王朝, 出现了丝绸之路和文化繁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欧洲中世纪风云变幻
1
十字军东征
2
在中世纪,欧洲人进行了多次的东征,
以推进基督教信仰和扩张势力。
3
黑死病爆发
14世纪,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疫疫情, 导致了人口的锐减以及社会剧烈变革。
文艺复兴
15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重视人文主义 和知识的新思潮,注重个人能力和创造 力的发展。
1. 波士顿茶叶事件 2. 独立宣言的起草和签署 3. 约克镇战役的胜利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 宣布人民的平等和民主权利, 并对欧洲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人民的要求与不满 • 巴士底狱的袭击事件 • 大革命决议的颁布
14-16世纪的文化繁荣与科技革命
1 文化繁荣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文化艺术得到蓬勃发 展,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
2 印刷术发明
1450年,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纪元。
3 哥伦布的航海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为欧洲的航海和探险开辟了新的道路。
以分封制和周礼著称的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 个时期。
商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全国的王朝,出现了青铜 器和甲骨文。

高中历史必修二ppt1(课件+教案)-人民版2全篇

高中历史必修二ppt1(课件+教案)-人民版2全篇
一五计划最佳方案
实际完成数
煤(万吨)
3550
6800
7500
6440
石油(万吨)
1160
1900
2200
2140
生铁(万吨)
338
800
1000
616
钢(万吨)
430
830
1040
592
棉织品(亿米)
26.78
57
62
26.94
材料: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存在的问题:
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发展缓慢,农、轻、重比例失调
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2、形成标志:
1936年颁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 颁布(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3、形成过程:
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⑴所有制: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⑵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价值规律作用,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⑶分配体制: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⑷经济结构: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农业制度
农、轻、重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工业化道路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
西方模式(英国)
(2013江苏学测).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优质PPT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优质PPT课件

夏、商、周:官府垄断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4、主要成就和影响:
领先世界的冶金业;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历史悠久;素 称发达;世界 领先。
第二页,共29页。
(1)高超的冶金技术:
技术 冶铜技术 冶铁技术
炼钢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铁剑 )春秋战国:使用铁农具,并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 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 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
来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第七页,共29页。
鉴宝
当一回文物鉴定专家,请同学辨别其它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瓷器大国”
第二十页,共29页。
探究小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1、中国古代手工业是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三种家经庭营手形工态业并存。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
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 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 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
"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
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
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
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中国艺 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PPT课件

【探究结论】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 经营。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耕 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
(3)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 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脆弱性: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就会导致小农 经济的破产。
特别说明:小农经济的这些特点对中国历 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 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 进步的主要因素。
——张养浩的《山坡羊》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 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 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 ——董煟《救荒活民书》
【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中“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得出 结论(1)(2);由材料二中“一个犁牛半块田, 收也凭天,荒也凭天”“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得出结论(3);由材料三中“狼狈无策”“流离 饿莩”得出结论(4)。
• 4.影响:人们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 5.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1.耕作方式
• (并1)逐春渐秋推战广国。时期:铁农具和____牛__耕__开始使用
• (2)两汉时期 •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出现犁壁。 • ②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 • (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___,安
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中国 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 源,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 结构。在西周时期,后世的主要农作物粟、稻、 黍、稷、麦、桑、麻等就已具备。
2.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借助铁犁牛耕, 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并得到推广,成为中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 西汉时出现耦耕、犁壁,隋唐时出现曲辕犁, 以及播种工具耧车和水利灌溉工具的出现,都 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走向精耕细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主题三 世界市场的发展
2.表现: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输出资本;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主题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
3.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形成了垄断组织。 (1)原因: ①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资本需求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②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 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 织。
引起生产力领域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
促使工业生产结构变化
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重大变革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 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 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 ( B ) 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科技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 这对它们来说( C )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3.19世纪最后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 “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 ( A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 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 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必修二历史ppt课件

必修二历史ppt课件

近代历史教训:战争与和平的抉择
战争的教训
研究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分析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启示。
VS
和平的抉择
探讨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国际合作和 外交斗争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
现代历史教训: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思潮的冲突
全球化进程
分析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推动因素和影响, 探讨全球合作与竞争的利弊。
逆全球化思潮
研究逆全球化思潮的起源、表现和影响,探 讨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当代历史教训
全球性挑战
分析当前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新冠疫情 、经济不平等等的起源、影响和应对措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讨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模式, 促进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分析全球化对于经济增长、科 技创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积 极作用,并举例说明。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探讨全球化对于国家主权、民 族认同、环境等方面的冲击, 并举例说明。
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提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策略和 建议,如加强国际合作、推动
可持续发展等。
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战争
国际恐怖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阐述国际恐怖主义的背景、原因和演 变过程,重点分析恐怖主义的危害和 影响。
详细描述
古罗马文明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统治着地中海地区。它的建筑风格如罗马竞技场、罗马万神庙等 ,至今仍为世人所瞩目。此外,罗马法律制度也是该文明的杰出成就之一,为后世法律体系奠定了基 础。
中世纪欧洲
总结词
黑暗而动荡的时期,但也孕育了现代西方文明的萌芽。
详细描述
中世纪欧洲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然而,这个时期也孕 育了现代西方文明的萌芽,如基督教文化、封建制度等,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乔家运银货的驼队曾多次在其必经之路 的蒙古草原、戈壁险滩被土匪所抢劫,造 成很大损失。据说领头的劫匪绰号“流矢 儿”,其人武艺高强,射箭百步穿杨。并 和官府勾结,作恶草原。乔家深受其抢劫、 勒索之害,……
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0
21
● ●
长途贩运贸易 两个红点分别 是晋商、徽商 的形成之处
11
大家一起想想想: 为他排忧解难,并说明你的理由。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5000
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安买飞钱
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么
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 邸店
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益州
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 柜坊
22
“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 有山西商人。”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乔氏家 族的第一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 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 家最大商号。到第三代乔致庸,金融资 本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大约相当于现 代的近百亿资产。素有“皇家有故宫, 民宅看乔家”之说。“凡有麻雀能飞到 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15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至州 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 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 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 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过桥即投西大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 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 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 、分茶、酒店、香药铺。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
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涿郡

济 608年


朝 大
长安

洛阳 605年



605年 沟
6江10余都年杭江南河
运 河 的 开 凿
隋唐运河沿岸经济的交流
9
大家一起想想想: 为他排忧解难,并说明你的理由。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5000
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么
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 邸店
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益州
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 柜坊
,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
14
柜 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
借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比地 中海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的时间。
历代城市布局图
6
凡市,以日中 击鼓三百响, 而众 以会;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声,而众 以散。 《唐六典》卷20
材料说明汉唐对 市的设置有什么 限制?
经商受时空限制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 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 商业上的特点吗?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这段材料说明北宋时期商业发展水平如何?有何表现?
空前繁荣;商品种类众多
农民桥赶上着驮的碳 的商毛驴业进区城
车水马龙 的码头区
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图卷描写 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北宋时期:出现川世蜀界地上区最商早业的交易纸极币为—繁交盛子,但
,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
12
邸 店 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机 构,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东 晋时已出现,唐朝时各大商业城市大量兴办 。
13
大家一起想想想: 为他排忧解难,并说明你的理由。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5000
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安买飞钱
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小钱 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 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 即难以携持。”
分析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为什么会在四川首先出现?
1、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量大增; 2、当时四川地区通用的铁钱沉重、携 带极为不便; 3、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进步; 4、北宋连年用兵,节约金属材料。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概况 食官:靠
商周
初产步生发展
春秋战国
官府给的 善于经商;工商食官 粮食生活
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安买飞钱
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么 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 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益州 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 ,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
10
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唐后期出
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 进奏院,领取票券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 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 也不用运输税钱。
; 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人
的社会地位提高,出现许多的大商人
艰难发展
秦汉
重农抑商,发展艰难;经商受时空限制
(分析艰难发展的原因)
进一步发展:
隋唐
草市兴起;邸店、柜坊、飞钱出现 注意:分析发
展原因
宋元 空前繁荣,种类增加,“交子”,
原因
商税

继空续前繁 繁荣 荣:
明:பைடு நூலகம்清
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商品化;长途贩运;商帮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 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 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 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 直延续到今天。
商朝:“商人”出现
货币为贝壳
商业由官府控制
商业的祖师——范蠡
吕不韦:战国末年秦相。命 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了先 秦各派学说,故史称“杂家”。 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 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 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 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 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