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属螺杆菌属
肠道病原菌引起肠道疾病的病原菌包括肠杆
04
CATALOGUE
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
总结词
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主要病原菌。
详细描述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微需氧菌,主要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通过口口传 播和粪口传播感染。感染后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是全 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胃部感染性疾病。
空泡螺杆菌
总结词
水、休克等并发症。
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同时需补充水分
03
和电解质。
哈氏弯曲菌
01
02
03
哈氏弯曲菌是一种人畜 共患病的病原菌,主要 寄生于动物肠道中,通 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
给人类。
感染后通常会导致腹泻 、腹痛等症状,严重时 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
乱霉素等,同 时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沙门氏菌属
总结词
沙门氏菌属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病原菌 ,可引起食物中毒和胃肠炎等疾病。
详细描述
沙门氏菌感染通常在摄入被污染的食 物后发生,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 热等。沙门氏菌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但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 紊乱等并发症。
志贺氏菌属
总结词
志贺氏菌属引起的疾病称为志贺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肠道病原菌引起肠 道疾病的病原菌
contents
目录
• 肠杆菌科 • 弧菌属 • 弯曲菌属 • 螺杆菌属 • 其他病原菌
01
CATALOGUE
肠杆菌科
埃希氏菌属
总结词
埃希氏菌属是肠道病原菌中最常见的 菌属,包括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 氏菌等。
详细描述
埃希氏菌属主要通过污染食物和水源 传播,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其中 ,大肠埃希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 称为大肠埃希菌肠炎。
第16章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第十六章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型)1.引起牛的感染性不育的是A.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B.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C.空肠弯曲菌D.简明弯曲菌E.海鸥弯曲菌2.25℃生长,42℃不生长的是A.胎儿弯曲菌B.大肠弯曲菌C.猪肠弯曲菌D.空肠弯曲菌E.简明弯曲菌3.HP定植的最佳部位是A.胃体B.胃窦C.十二指肠D.喷门E.幽门4.诊断HP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是A.快速脲酶试验B.分离培养C.碳标记尿素呼吸试验D.病理组织活检E.直接镜检5.可鉴别大肠弯曲菌与胎儿弯曲菌的是A.生长温度差异B.革兰染色镜检C.营养要求不同D.菌落特征E.生长所需气体环境的不同6.微需氧菌的培养条件为A.3%O2,17%CO2,80%N2B.5%O2,10%CO2,85%N2C.10%O2,15%CO2,75%N2D.15%O2,5%CO2,80%N2E.10%O2,5%CO2,85%N27.与胃癌密切相关的是A.嗜肺军团菌B.空肠弯曲菌C.恶臭假单胞菌D.幽门螺杆菌E.流感嗜血杆菌8.弯曲菌属中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原菌是A.胎儿弯曲菌B.大肠弯曲菌C.简明弯曲菌D.海鸥弯曲菌E.空肠弯曲菌9.马尿酸水解试验阳性的是A.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B.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C.痰液弯曲菌痰液亚种D.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E.空肠弯曲菌多依尔亚种10.在25℃,42℃都能生长的是A.胎儿弯曲菌B.猪肠弯曲菌C.空肠弯曲菌D.黏膜弯曲菌E.直线弯曲菌11.HP与空肠弯曲菌的鉴别可用A.快速脲酶试验B.氧化酶试验C.触酶试验D.γ-谷氨酰转肽酶试验E.精氨酸胺肽酶试验(二)、A1 型题(否定型)1.HP的生物学性状不包括A.微需氧菌B.生长缓慢C.营养要求较高D.对温度要求较高E.生化反应活跃2.HP的快速诊断方法不包括的是A.分离培养B.血清学试验C.快速脲酶试验D.直接镜检E.碳标记呼吸试验3.HP的生化鉴定试验错误的是A.快速脲酶试验阳性B.氧化酶阳性C.触酶阴性D.硝还阴性E.马尿酸水解试验阴性(三)、B1型题(配伍题)问题1~3A.CAMP 试验B.Ascoli试验C.霍乱红试验D.Elek平板毒力试验E.快速脲酶试验1.可用于HP快速诊断的是2.炭疽芽孢杆菌的初步鉴定试验为3.可用于弧菌属细菌初步鉴定的是二、填空题1.与HP毒力密切相关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07.螺形菌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 于近海岸的海水和鱼、贝类海产品中,具有 致病性的菌株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是我国 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1、G- 菌,常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 形性,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营养要求不高, 故在外界可长期生存。本菌特点嗜盐,在含 3.5%-4.5%NaCl的培养基中最易生长,在无 盐蛋白胨水中生长很差,甚至不生长。生长 的pH范围是7.0-9.5,最适pH为7.7
2、绝大多数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能产
生溶血毒素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溶解。其溶
血能力与该菌的致病力呈平行关系,而大多
数非致病性菌株则无此毒素。该毒素也具有
肠道毒性
3、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经海产品及盐淹渍后,经2-26h潜伏期后
发病 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呕吐及发热,粪便为水样 或糊状,少数有血水样便或粘液血便。多发于夏秋季, 病程较短,一般恢复较快
90%以上。
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
疾病相关。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G-,细长弯曲呈螺形。一 端或两端有多根带鞘鞭毛, 运动活泼有动力。鞭毛在定 居中起锚住作用。
培养特性
1. HP为微需氧菌,最适温度为37℃
2. HP对湿度(85%以上)要求较高,营养要求较高
需含血液才能生长,常用血琼脂培养基,经
72h才长出菌落
3. HP的菌落形态为圆形孤立的小菌落,无色半 透明呈露滴状
生化反应
• HP生化反应不活跃,不能利用糖类。
• HP具有大量高活力的胞外脲酶,故脲酶活性的
测定可作为HP的快速诊断方法。
• 还能产生氧化酶、触酶、碱性磷酸酶、α-谷
氨酰转肽酶、亮氨酸胺肽酶和DNA酶等。
微生物学--弧菌
分离培养与鉴定
分离培养 粪便或肛拭标本:直接接种改良Campy-BAP
选择平板 血、脑脊液标本:布氏肉汤增菌后转种分离培
养基 微氧环境培养 不同细菌培养温度不同
Key Points
革兰阴性逗点状或S形的菌,运动活泼 微需氧:最佳生长环境为含5%O2、10% CO2、
85%N2 最适生长温度因菌种而异 营养要求高 氧化酶、触酶阳性,不能利用、不发酵各种糖类,
(3)快速诊断:O1和O139抗体做玻片凝集
(4)霍乱毒素的测定
二 分离培养和鉴定
初次分离用pH8.5碱性蛋白胨水,经4~6小时 液体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
二 分离培养和鉴定
TCBS(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
霍乱弧菌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 发酵蔗糖的较大的黄色菌落
含亚碲酸钾的培养基:4号琼脂 庆大霉素琼脂
临床意义 (致病因素)
1.侵袭力
进入小肠,鞭毛、菌毛、分泌黏液,O139群有荚膜
穿过小肠黏膜表面黏液层
黏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 状缘的微绒毛上大量繁殖
临床意义 (致Βιβλιοθήκη 因素)2.霍乱肠毒素 MW:80000-90000 A1:活性亚单位 21812 A2:连接亚单位 5000 B:结合亚单位
霍乱弧菌肠毒素(CE, cholera enterotoxin)
鉴
定
定
生物学特性(培养特征)
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嗜盐(无盐不生长,最适盐浓度
3%) TCBS上形成绿色菌落
副溶血弧菌在TCBS 上菌落
鉴定特征
革兰阴性弧菌或杆菌,动力(+) 氧化酶(+),临床分离株脲酶常(+) TCBS上绿色菌落、氯化钠生长试验 神奈川现象(+) 各种生化试验 TDH和TRH的检测:毒素和基因检测
弯曲菌与螺杆菌解析
李向阳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是分类学上两个独立 的菌属
大小及形态相似,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 性菌,呈弧形或螺旋形菌,较难区别 为了便于鉴别诊断,将这两类细菌放在同 一章介绍
第一节 弯曲菌属
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是一类呈逗点 状或S形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动物 界 其中有些可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 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病 对人致病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 儿弯曲菌等,其中空肠弯曲菌是腹泻的常 见病原菌
三、生物学特性
本属细菌的抗原成分有菌体(O)抗原、热不 稳定抗原(HL系统)和鞭毛(H)抗原。 根据O抗原不同,将空肠弯曲菌和大肠弯曲 菌分为65个血清型。 根据HL系统抗原,将空肠弯曲菌、大肠弯 曲菌和海鸥弯曲菌至少分160个血清型
三、生物学特性
弯曲菌为微需氧菌,空肠弯曲菌和其他大 多数弯曲菌生长时需氧浓度为5%~10% (V/V)。最佳气体环境为含5%氧气、10% 二氧化碳及85%氮气 细菌抵抗力不强,室温可迅速死亡。对热 敏感,标本在4℃冰箱可保存3周。
一、分类
弯曲菌原归属于弧菌属,1973年正式命名为 弯曲菌属 Campylobacter源自希腊语意为弯曲的杆状 1984年在伯杰手册中将其分为5个种(亚种)。 近年来发现了弯曲菌的许多新种和亚种。
二、临床意义
空肠/大肠弯曲菌广泛分布于温血动物。未经处理的水以及 生牛乳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弯曲菌的传播途径主要以食 物和水的传播为多见,经口摄入是本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HP致病机理
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第章 螺杆菌属
第章螺杆菌属螺杆菌属(Spirillum)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一类,外观呈螺形、弯曲环状或蛇形,是一类存在于土壤、水体、动植物体内等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
本文将着重介绍螺杆菌属的分类、特征、分布、应用等方面。
一、分类螺杆菌属隶属于螺杆菌科(Spirillaceae),包含有多种不同的菌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1.小螺杆菌(Spirillum minor)2.大螺杆菌(Spirillum volutans)3.细螺杆菌(Spirillum serpens)4.光合螺杆菌(Spirillum winogradskyi)其中,小螺杆菌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乳酸菌饮品发酵的优良乳酸菌。
大螺杆菌是螺杆菌属中最大的一个种类,通常是由多个单细胞生长而成,能在淡海水中自由运动。
细螺杆菌则是一种球形、神经元样的菌株,可以通过钻入其他微生物来获取营养。
而光合螺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深海微生物。
二、特征螺杆菌属的菌株具有较为明显的形态特征,通常呈螺旋状、弯曲状态,其中一端比另一端略为尖锐。
此外,螺杆菌属的菌株还具有以下特征:1.非芽胞形成:螺杆菌属的菌株无法形成芽胞,通常通过分裂来进行繁殖。
2.非革兰氏阳性:由于螺杆菌属的菌株细胞壁上缺乏革兰氏阳性菌株所具有的染色体着色特征,因此无法被染成紫色。
3.厌氧/兼性厌氧:螺杆菌属的菌株可以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生长繁殖,被认为是一类相对较为厌氧的微生物。
三、分布螺杆菌属的菌株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水体、土壤、淡水、深海等各种环境。
此外,一些螺杆菌属菌株被发现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成为一些生物的共生体。
比如,小螺杆菌存在于乳酸菌饮品中,能够促进发酵;而细螺杆菌则会与某些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形成联合菌群。
四、应用由于螺杆菌属菌株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特性,因此在各种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例子:1.生物防治:某些螺杆菌属菌株可以被用作有害昆虫和真菌的生物防治剂,如 S. entomophilum 能够对抗某些害虫的幼虫。
致病菌检验6——革兰氏阴性微需氧和厌氧菌
空肠弯曲菌通常对红霉素敏感,耐药率小于5%;而80 %以上的大肠弯曲菌对红霉素耐药。胎儿弯曲菌引起 的全身感染可用红霉素、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和氯 霉素治疗。
第2节 螺杆菌属 Helicobacter
螺杆菌属(Hilicobacter)是一群氧化酶和触酶阳性、微 需氧、37℃生长、25℃和42℃均生长不良的革兰阴性弯 曲菌。
三 生化特性
氧化酶和触酶阳性,可还原硝酸盐,不分解、不发酵各种糖类,不分解尿素。
四 抵抗力
本属细菌抵抗力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但耐寒, 在4℃冰箱或水中可存活4周。
五 毒力
本菌具有粘附定居和入侵上皮细胞的能力,通过产生 的肠毒素、细胞毒素和内毒素等多种毒力因子致病, 病变部位通常在空肠和回肠,也可蔓延至结肠。
复习思考题
1. 弯曲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2.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和微生物学检查
幽门螺杆菌
一、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呈螺旋 状弯曲,杆状,尤其在胃粘膜 环境中,幽门螺杆菌具典型螺 旋形或弯曲形,但在陈旧培养 物中菌体可呈圆球状;多数细 菌具有位于菌体一端的多根带 鞘鞭毛,运动活泼。
二 培养特性
微需氧,有氧及无氧环境均不生长,潮湿,37℃,5-10 %O2、5-12%CO2生长良好,5-10%H2可刺激其生长; 最适温度35-37℃,30和42℃均生长不良,此点可与其 他弯曲菌区别,生长pH5.5-8.5。 普通培养基不生长,需补充血、血清、淀粉、活性炭等。 常用心脑浸出液琼脂、布氏琼脂、哥伦比亚琼脂等。 选择性培养基:改良的Skirrow琼脂培养基加入万古霉 素、两性霉素和头孢磺啶。 血平板:经3-5d形成小的半透明灰色菌落,有微弱的溶 血环,革兰氏染色浅。
水产养殖弧菌鉴别知识点
水产养殖弧菌鉴别知识点水产养殖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疾病也逐渐增多。
其中,水产养殖弧菌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养殖业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鉴别和防治水产养殖弧菌病,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一、水产养殖弧菌的病原特征1. 弧菌分类:水产养殖弧菌主要包括弧菌属(Vibrio)和非弧菌属(non-vibrio)。
其中,弧菌属包括了多个种类,如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黑质弧菌(Vibrio harveyi)等。
2. 形态特征:水产养殖弧菌通常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呈弯曲状。
观察其形态特征可以帮助鉴别不同种类的弧菌。
3. 病菌传播途径:水产养殖弧菌可以通过水源、饲料、病鱼及其排泄物等途径传播。
尤其是受到污染的水体和饲料是引起养殖弧菌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二、水产养殖弧菌病的症状与防治1. 弧菌感染症状:养殖弧菌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鱼体表面溃疡、肌肉出血、眼球凸出、鳃腔红肿、腹腔积液等。
不同种类的弧菌感染所引起的症状有所不同,需要通过临床观察来鉴别。
2. 防治措施:针对水产养殖弧菌病的预防与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饲养管理,做到合理投喂,避免过度饲养和饲料污染;(2)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保持水体清洁;(3)强化养殖环境卫生,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和消毒;(4)采取合理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养殖,以减少感染风险;(5)定期进行病原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三、水产养殖弧菌的鉴别方法1. 细菌学鉴别法:通过细菌培养和生化试验,可以鉴别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弧菌。
例如,对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芽胞形成情况、产气情况等进行观察和测试,可以初步判断是属于弧菌属还是非弧菌属。
2. 分子生物学鉴别法:利用PCR技术、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对养殖弧菌进行准确的鉴别。
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弧菌,并确定其亚型和毒力基因。
弧菌属螺杆菌属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理
2.所致疾病
霍 乱 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
传染源 病人、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临床表现 上吐下泻 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物),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 ,低容量性休 克及心力不齐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
“米泔水样”粪便
无盐培养基中不生长,氯化钠含量超 过8%不能生长。 神奈川现象: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在Wagatsuma 琼脂平板上多出现β溶血。
副溶血性弧菌: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菌毛(黏附作用)、溶血素。 传播方式:食入烹饪不当(不耐热、不耐酸)
的海产品或腌制品,可导致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可从自限性腹泻至霍乱样腹泻。
别名
O抗原成份
稻叶型
A、C
小川型
A、B
彦岛型
A、B、C
O1群霍乱弧菌:生物型
古典生物型和EI Tor生物型。 相同性:两种生物型的霍乱弧菌在许多生物
学特性、临床表现和流行特点等方 面基本相同。 区别性:表现在某些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差异。
霍乱弧菌的生物型
初筛试验(P270)
霍乱红试验;粘丝试验;O/ 敏感试验
鉴别试验
特征 鸡红细胞凝集
古典生物 型
—
V-P 试验
—
多粘菌素 B 敏感试验
+
Ⅳ组噬菌体裂解
+
Ⅴ组噬菌体裂解
—
El-Tor 生物型 + + — — +
抗原构造与分型(根据O抗原不同,现已有155个血清
群)
霍乱弧菌
O1血清分群 生物学分型 血清学分型
非O1群( O139群) 小川型
[医学微生物学]弧菌属 螺杆菌属 厌氧性细菌
教学目第弧的菌11与属章要求
(一)掌握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 和所致疾病;掌握霍乱肠毒素及其作用机制;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 (二)熟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弧菌属(Vibrio)
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G-
第一节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
Vibrio cholerae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免疫性
感染霍乱弧菌后,机体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SIgA起主要作用。
Vibrio cholerae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
污染水、食物和粪便,病人肛试子。
2.直接镜检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涂片 可见G-弧菌,鱼群状排列。
3.分离培养
碱性蛋白胨水或选择培养基TCBS增菌。
90%:十二指肠溃疡;50-80%胃溃疡 传染源:人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Helicobacter pylori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IgM、 IgG和IgA型抗体,但是否对机体有保护作 用尚不清楚。
Helicobacter pylori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 ★
G-,弧型或逗点状,单鞭毛; 液体中,运动非常活泼,呈穿梭样; 涂片中,排列整齐,呈鱼群状。
Vibrio cholerae
一、生物学特性
(二)培养特性 ★
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碱 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TCBS培养基(thiosulfate-citrate-bile-sucrose, TCBS) (三)抵抗力
*1979-1981年,Warren和Marshall首次在胃活检 组织中发现并分离培养出Hp。
第9版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中与医学有关重要细菌菌属
第9版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中与医学有关重要细菌菌属.doc第9 版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中与医学有关重要细菌菌属1.有细胞壁革兰阴性细菌含第116 群,同义名薄壁菌门。
群1 包柔体属(Borrelia,同义名疏螺旋体属);短螺旋体属(Brachyspira, Havind-Havind-Hougen 1982 年);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滚线体属(Treponema ,同义名;密螺旋体属)。
群2需氧/微需氧、有动力、螺形/ 类弧形的革兰阴性细菌。
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同义名螺旋菌属);螺菌属(Spirillum);沃廉菌属(Wolinella ),齿龈病原菌。
群4革兰阴性需氧/微嗜氧的杆菌和球菌。
无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不动杆菌属);阿菲菌属(Afipia,Brener et al,1991);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异单胞菌属(Alteromonas );鲍特菌属(Bordetella);布氏菌属(Brucell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弗兰西斯菌属(Francisella );金氏菌属(Kingella);军团菌属(Legionella);莫拉菌属(Moraxella);摩洛球菌属(Morococcus ,Long et al,1981);奈瑟菌属(Neisseria);赭石菌属(Ochrobactrum ,Holmes et al,1988);奥利菌属(Oligella,Rossau et al,1987);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湿杆菌属(Psychrobacter ,Juni and Heym ,1986 年);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群5兼性厌氧革兰阴性杆菌,有4 个亚群。
弧菌属、杆菌属和厌氧性细菌
弧菌属Vibrio-----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G-菌体,在水面上生长较为活跃。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一、生物学性状特征简述备注形态结构G-,弧形或逗点形,有菌毛,无芽孢,有些菌株有荚膜,有单鞭毛,运动很快(取病人米泔水样粪便或培养物作悬滴观察,细菌呈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排列如“鱼群”状①初次分离霍乱常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②O1群和O139群引起霍乱,O1群又分为小川型、稻叶型和彦岛型,每一个血清型又分为古典生物型和ElTor 生物型③O139型在抗原性方面与O1群无交叉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得更好温度:18-37℃(可在外界生长);pH:8.8-8.9培养结果:碱性琼脂培养基:圆形、透明或半透明S形、无色、扁平菌落TCBS培养基:菌落黄色、培养基暗绿色生化反应能分解葡蔗甘,产酸不产气;能还原硝酸盐;吲哚反应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抗原O抗原(耐热)、H抗原(不耐热)抵抗力对热和一般的消毒剂敏感,100℃煮沸1-2min (55℃10min),不耐酸;对氯敏感(以1:4比例加漂白粉处理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1h)二、致病性致病类型致病物质简述疾病侵袭力鞭毛运动有利于穿过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层霍乱●甲类法定传染病●人是唯一易感者●O1群霍乱弧菌感可从无症状或轻型腹泻到严重的致死性腹泻●在吞食细菌后2-3天出现剧烈的腹泻和呕吐,最严重时,每小时失水量达1L,排出米泔水样腹泻物●古典生物型>ElTor型●O139>O1●病菌携带在胆囊里荚膜O139粘附素acf和tcpA编码的粘附素和菌毛蛋白毒素内毒素——外毒素霍乱肠菌素:cholera toxin最强致泻毒素热不稳定多聚体蛋白,前噬菌体ctxA/B基因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不治疗,死亡率60%常见临床表现:洗衣工手、舟状腹、皮肤干皱且湿冷无弹性、烦躁声嘶口渴、眼窝深陷、两颊深凹(代谢性酸中毒、低碱血症、低容量性休克、心率不齐和肾衰)三、免疫力1、感染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少见2、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局部粘膜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3、O1群的免疫对O139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四、微生物检查1、新鲜时立即送检(Cary-Blair保持液)2、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有助于诊断3、用TCBS培养基:含有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及蔗糖,霍乱弧菌因分解蔗糖呈黄色菌落五、治疗: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是关键【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1、嗜盐耐碱:35g/L NaCl,pH:7.5-8.52、神奈川现象(KP):在普通平板(含羊、兔和马血)上不溶血或α溶血,在含有高盐(7%)的人O型血或兔血及以D-甘露醇作为碳源的我萋琼脂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区别致病和非致病菌株)3、该菌主要存在于海产品中,因烹饪不当的海产品和腌制品传播,表现为自限性腹泻至中度霍乱样病症。
弯曲菌属和幽门螺杆菌及检验
第二十一章弯曲菌属和幽门螺杆菌及检验一、弯曲菌属(一)概述:弯曲菌属细菌是一类微需氧,不分解糖类,氧化酶阳性,菌体弯曲呈逗点状、S形或螺旋状,有动力的革兰阴性菌。
包括5个种和5个亚种。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
前者是人类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后者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
(二)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革兰阴性、细长、螺旋形或海鸥展翅状、S形的弯曲杆菌。
一端或两端具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有时呈螺旋状运动。
一端单鞭毛多见于胎儿亚种,两端单鞭毛多见于空肠弯曲菌,无芽胞,无荚膜。
2.培养特性:微需氧菌,初次分离时需在含5%O2、85%N2、10%CO2气体环境中生长,传代培养时能在10%CO2环境中生长。
本属菌最适生长温度随菌种而异(生长温度差异可作为菌种鉴别要点)。
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
需加入血液、血清才能生长。
常用的选择培养基有Skirrow琼脂和Campy-BAP培养基。
这些培养基以血琼脂为基础,加人多种抗生素,能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有利于本菌的分离。
空肠弯曲菌初次分离时,经48h培养可形成两种菌落;一种为扁平、湿润、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常沿接种线扩散生长的菌落;另一种为圆形、凸起、半透明、针尖状、有光泽、单个细小菌落。
两种菌落均不溶血。
在布氏肉汤内呈均匀混浊生长。
3.生化反应:本属细菌生化反应不活泼。
不分解糖类、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V-P和甲基红试验均阴性。
氧化酶均为阳性,大多数弯曲菌能还原硝酸盐、触酶试验为阳性,空肠弯曲菌马尿酸水解试验阳性。
4.抗原结构:有菌体(O)抗原、热不稳定抗原和鞭毛(H)抗原。
根据O抗原可将空肠弯曲菌分为42个血清型。
5.抵抗力:抵抗力较弱,56℃5分钟即被杀死。
干燥环境中仅能存活3小时。
(二)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采集:立即送检,及时接种。
2.检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涂片1)悬滴标本检查: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投镖式或螺旋状运动的细菌。
弧菌属
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弯曲菌属、螺杆菌属●共性:G-直或微弯杆菌,氧化酶+,分属不同科。
●第一节弧菌属●定义:一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直杆状G-菌,端单H,运动迅速;兼性厌氧,葡F,多需2~3%盐;氧+;●弧菌科: 弧菌属、异单胞菌属(气、邻单胞菌、发光杆菌属、利斯顿菌属、许旺菌属......弧菌属霍乱、副霍乱:O-1群霍乱弧菌、O139群霍乱弧菌胃肠炎:非O-1群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胃肠炎、伤口感染菌血症:其他弧菌:拟态弧菌、河弧菌、溶藻弧菌、霍利斯弧菌、创伤弧菌、麦契尼可夫弧菌、......等)鉴别要点●弧菌:氧化酶+(区别于肠菌科)葡F(区别于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霍乱弧菌临床意义一、致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依O抗原(至少)分155个血清型O1群:生物型分古典生物型(霍乱)、ElTor生物型(副霍乱)血清型分小川型(AB)稻叶型(AC)彦岛型(ABC)O139(1992年分离)遗传及毒力基因与O1群似。
发病机制:过程:1、不洁饮食,粪-口途径传播胃酸易感2、菌毛(定植于肠粘膜上皮细胞)3、霍乱毒素(CT,属肠毒素)4、细胞分泌水、电解质;肠腔内水、钠潴留5、剧烈吐泻(“米泔水”样粪便)6、继而体液丢失、缺水、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死亡微生物检查:(一)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早期用药前,肛拭或棉拭粘取患者或疑似患者大便、呕吐物以及外环境样品;采得的标本应立即接种于培养基(床边接种,置于灭菌带棉塞试管或碱性胨水中),尽早送检;较远则应放卡-布运送培养基(旧时为“文─腊氏”保存液内1:2),严密不易碎容器,室温专人送检。
需增菌的标本一般要在18小时内完成。
检验程序:步骤:见标本(呕吐物,米泔水样粪便)分别进行1、直接革兰染色Gˉ弧菌,运动活跃;2、分离培养碱性胨水、凝集反应;3、PCR肠毒各培养上的生长特征:●碱性胨水(APW,PH8.5): (增菌液)迅速,6~9h(El:2~3h),大量生长, 薄菌膜;●碱性琼脂: 中等大圆齐透或半无色或带青砖色如水滴状;●TCBS: 大、黄(蔗+)、轻凸;●双─洗: 大、圆、扁、齐、透或半;●亚─洗:中心呈浅灰褐色;●SS:不长;●血琼脂:古典——草绿色环;ElTor——透明溶血环生化特性:cb+明胶+“漏斗状”生长,霍乱红反应+,LOA++-,U-C+ONPG+葡乳麦甘蔗阿+-+++-,DNA酶+,0%~6%盐+羊RBC溶血、鸡RBC凝集、V-P、多B敏感、IV组Ф裂解、V组Ф裂解古典生物型/ El-Tor生物型:---++-/D++--+废弃物处理:1.污染饮用水须严格消毒处理;2.污水需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3.被污染食物就地封存,消毒处理;4.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5.污染物品须严格消毒或焚烧;6.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处理后应当立即火化。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第十章 弧菌属 第十一章 螺杆菌属
直接镜检
涂片见G-性弧菌,鱼群状排列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
分离培养
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选择培养基为TCBS 玻片凝集反应
四、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疫区封锁 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 疫苗预防接种:死疫苗
B亚单位-全菌灭活口服疫苗 治疗霍乱的关键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流行病学概况
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 种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 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缅甸、 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 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2003年, WHO报告45个国家111575例病例——O139 群霍乱弧菌引起。
第十章 弧菌属
第一节 霍乱弧菌
流行病学概况
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
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 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皆 由O1群的古典生物型引起。
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至 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 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它 们由O1群的埃尔托(El Tor)生物型引起。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 嗜盐性弧菌 • 海产品中,食用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 • 沿海较常见
第十一章 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H. pylori)
生物学特性
• 螺旋形弯曲 • 在胃粘膜粘液层中常呈鱼群样排列 • 微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血液或血清 • 脲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丰富 • 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胃
• 临床表现: 上吐下泻: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物),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 低容量性休克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
【医学微生物学】9.弧菌、螺菌
(五)免疫性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再感染者少见, 主要是体液免疫。
O1群的保护性免疫包括抗肠毒素、抗菌(O 抗原)、肠道粘膜表面的SIgA的中和作用。
O139群的保护性免疫主要以抗菌免疫为主 — —针对荚膜多糖和脂多糖(O抗原)。
O1群的免疫不能交叉保护O139群的感染。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快速诊断: 荧光菌球法 协同凝集试验
+
-
噬菌体Ⅳ组裂解(106/ml)
+
-
噬菌体Ⅴ组裂解(106/ml)
-
+
+即90%以上为阳性;-即90%以上为阴性;d即10~89%阳性。
(四)抵抗力
可在水中存活20天左右 对热、干燥敏感,100℃ 1~2min即死亡。 怕酸而耐碱,在正常胃酸中仅能生存4min。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对氯敏感,用漂白粉处理
O1群的菌体抗原由A、B、C三个抗原成份组成。
型别 原型 异型 中间型
霍乱弧菌O1群血清型
别名
O抗原成份
稻叶型
A、C
小川型
A、B
彦岛型
A、B、C
霍乱弧菌O1群两个生物型的鉴别
性状
古典型
E1 Tor 型
溶血(1%绵羊红细胞)
-
d
血凝(2.5%鸡红细胞)
-
+
V-P试验
-
+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50U/片)
排泄物可达到消毒目的。霍乱弧菌对链霉素、 氯霉素和四环素敏感,但El Tor生物型对一定 浓度的多粘菌素B及庆大霉素有耐药性。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条件
正常胃酸可杀灭霍乱弧菌,当胃酸分泌缺 乏或低下;暴饮暴食而降低胃酸的作用——入 侵的霍乱弧菌未被胃酸杀灭而进入小肠,在碱 性肠液内迅速繁殖。
第11章弧菌科
第11、12章弧菌属与螺杆菌属一、名词解释1、弧菌属2、 Cholera entero toxin二、填空题1、霍乱弧菌可分为O-1群霍乱弧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物型。
2、霍乱弧菌耐_________不耐酸,其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
3、霍乱肠毒素的A1肤链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使________不断转化为_________,引起肠液大量________,导致严重腹泻。
4、霍乱肠毒素的毒性中心是___________,结合中心是_________,后者与肠上皮细胞的________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
5、霍乱弧菌有耐热的____________抗原和不耐热的___________抗原。
6、霍乱弧菌感染后主要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霍乱弧菌根据O抗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个血清群,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引起霍乱。
8、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________性弧菌,能引起________,病后免疫力__________。
9、空肠弯曲菌广泛存在于禽类__________,人类接触后主要引起_______________。
10、幽门螺杆菌形态似______状,目前认为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等疾病有关。
三、选择题A型题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A、鞭毛B、菌毛C、毒素共调菌毛D、外毒素E、内毒素2、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弧菌,有单鞭毛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现象D、ELTor真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E、有菌毛和荚膜3、关于霍乱肠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A亚单位与细胞受体结合B、B亚单位迸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升高D、其受体是糖蛋白E、不耐热外毒素4、霍乱病人排泄物的特点A、脓血便B、水样便C、米泔水样便D、果酱样便E、柏油样便5、关于霍乱,错误的是A、属于烈性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6、弧菌主要分布于A、空气B、水C、土壤D、人体肠道E、动物体肠道7、关于EL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所致疾病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两者感染后,机体免疫力有强弱之别B、两者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C、人类是唯一易感者D、传染源均为病人或带菌者E、传播途径均为污染水源或经食物摄人8、O139群霍乱弧菌与01群霍乱弧菌的不同之处是A、形态染色性B、产生肠毒素C、成人病例比例高D、在TCBS琼脂培养基呈黄色菌落E、所致临床表现9、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经什么传播A、污染用水B、病畜肉C、病鼠尿污染食物D、苍蝇污染食物E、海产品或盐脯制品10、一男性病人,43岁,头晕,腹胀,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1天。
第七章 弧菌属与螺杆菌属
• 不分解糖,氧化酶(+) • 过氧化氢酶(+) • ※快速尿素酶(+) • Ⅰ(表达细胞毒相关基因编码蛋白和空泡毒素)
Ⅱ(不表达 ) 第二节 副溶血弧菌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鞭毛与※尿素酶 2.黏附素 3.脂多糖 4.毒素(空泡毒素V第acA二、节细副胞溶毒血素弧相菌关CagA)
存力较古典型为强
• 本菌不耐酸,不耐热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1.鞭毛、菌毛 • 鞭毛运动:有助于细菌穿过肠黏膜表面黏液层而接近
肠壁上皮细胞。 • 普通菌毛: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须的因子。
2.霍乱肠毒素(choleratoxin) : • A亚单位(ctxA)
活性亚单位 • B亚单位( ctxB)
麦甘
蔗
胨水 胨水 胨水 水
防治
• 治疗可用抗菌药物 • 严重病例需输液和补充电解质
第二节 副溶血弧菌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一、生物学性状
• ※ G-细长弯曲、S型或海鸥展翅状,有多根鞭毛 • 营养要求高 、一定湿度 • 细小、针尖状、半透明菌落
水卫生。 • 应用O1群霍乱弧菌死疫苗皮下注射为主要特异性预防
措施,但保护力不强(50%左右),且持续时间短。 • 治疗应选择使用四环素或环丙沙星抗菌药物。 • 补液,预防失水导致的休克和酸中毒是关键。
五、霍乱特殊护理措施
• 患者需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 制度,消毒患者用物及排泄物,以防交叉感染。
血或兔血及以D-甘露醇作为碳源的wagatsuma琼脂平 板上可产生β溶血第。二节 副溶血弧菌 • 来自患者的菌株中96.5%为KP+,而来自海产品及海水 的菌株仅1%为KP +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中 运动非常活泼 呈穿梭样
涂片中 排列整齐
呈鱼群状
分布广泛,水中居多,大多数是非致病菌
致病菌主要是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霍乱 食物中毒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 营养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
在pH 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碱性琼脂平板上 生长良好 • 无盐环境生长,其他致病性弧菌不能 • -运动、穿透
穿过肠粘膜粘液层接 近肠黏膜细胞
菌毛--粘附、定居作用
霍乱肠毒素(CT):致泻毒素中最强烈的毒素 蛋白质, 不耐热,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B亚单位与受体结合 A亚单位作用于腺苷环化酶
结合部位B 毒性部位A
ATP转化成cAMP, cAMP
水、电解质过度分泌,腹泻、呕吐
B亚单位 与小肠粘膜 上皮细胞 GM1神经节苷脂受
体结合
所致疾病
• 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我国甲类法定传染病 •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 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经口传染 • 一般情况被胃酸杀灭,胃酸减少时可进入小肠
• 临床表现: 上吐下泻: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物),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 低容量性休克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
流行病学概况
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 种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 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缅甸、 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 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2003年, WHO报告45个国家111575例病例——O139 群霍乱弧菌引起。
四、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疫区封锁 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 疫苗预防接种:死疫苗
B亚单位-全菌灭活口服疫苗 治疗霍乱的关键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 嗜盐性弧菌 • 海产品中,食用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 • 沿海较常见
第十一章 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H. pylori)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系
第一节 霍乱弧菌
流行病学概况
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
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 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皆 由O1群的古典生物型引起。
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至 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 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它 们由O1群的埃尔托(El Tor)生物型引起。
生物学特性
• 螺旋形弯曲 • 在胃粘膜粘液层中常呈鱼群样排列 • 微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血液或血清 • 脲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丰富 • 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胃
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
历史上的霍乱恐惧
• 1893年的一天,53岁的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成功地 演出<悲怆>第六交响曲
• 酒馆去庆贺 • 口渴 • 一杯生水 • 当天夜里,身体不适 • 发病第四天与世长辞 • 一代音乐大师倒在了小小的霍乱病菌下 • <悲怆>也就成为了一曲“绝唱”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G-, 弧型或逗点状,有菌毛,单鞭毛
免疫性
• 可获得牢固免疫,再感染少见 • 可出现保护性抗肠毒素抗体(抗B亚单位)、
抗菌抗体(抗O抗原) • 肠腔中SIgA发挥重要作用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人粪便,肛拭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水样)
标本
直接镜检
涂片见G-性弧菌,鱼群状排列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
分离培养
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选择培养基为TCBS 玻片凝集反应
3. 抗原构造与分型
O抗原: 现已有155多个血清群
O1群与O139群引起霍乱
O1群
古典生物型 El Tor生物型
H抗原: 特异性低
4. 抵抗力
较弱,不耐热 对酸敏感,耐碱耐低温 对一般消毒剂都敏感 对链霉素、氯霉素敏感 按比例加漂白粉处理呕吐物、排泄物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鞭毛、菌毛、霍乱肠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