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

合集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意义。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教授古诗词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

下面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材选择是古诗词教学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应该适量地选入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优秀的文化遗产。

教材选择应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合理分配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习进度。

注重选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古诗词,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优化教材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评价方式是古诗词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语文考试评价方式主要以诵读和填空题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古诗词理解和欣赏能力的考察。

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朗诵比赛、创作分享、主题阅读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在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和表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评价方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态度和效果,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策略,给予学生及时而具体的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包括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朗读赏析和图画解读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朗诵比赛和创作分享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只有通过多方位的教学和评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能力,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和质量。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则是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诗词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的诵读教学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诗意表达、情感抒发、节奏把握等等。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古诗词诵读的方法1.注重诗词的意境古诗词往往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悟。

在诵读古诗词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背后意境,帮助学生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历史背景等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以便更好地诵读出诗词的内涵。

2.重视音韵节奏古诗词的音韵节奏是其独特之处,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地方。

教师可以通过朗诵、韵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模仿和吸收古诗词的音韵特点,学会正确地吟诵出古诗词的音律和韵律,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3.培养情感表达古诗词的诵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的机械复述,更需要学生能够从内心感受其中的情感并加以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情感疏导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诗词中领悟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之能够融入到诵读中去,从而诵读出更有情感的诗词。

4.结合表演古诗词诵读也可以结合表演形式,让学生在诵读的同时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更好地表达诗词的情感。

可以进行小组朗诵、戏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诗词的表达中去。

1. 运用故事讲解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后故事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诵读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开展朗诵比赛开展古诗词的朗诵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表现。

在比赛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词的诵读中去。

4.结合音乐表演可以将部分古诗词结合音乐表演,通过音乐的力量来加强古诗词的表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使诵读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难以突破的难题。

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语文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使古诗词教学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古诗词的魅力得以彰显。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路径。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感受到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诗词朗诵比赛、诗词创作比赛等形式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词之中,进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

老师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增强对古诗词的感情投入。

二、情感引领,突破理解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引领的方式来突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难题。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古诗词,引导学生观察诗词内容和语言特点,教导他们如何感受古诗词表达的情感,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导他们自主思考,由浅入深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对古诗词的感情认同。

三、体验生活,融入课堂四、创新方式,提升技能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情投入外,还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可以通过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创作比赛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比赛中获得实际的锻炼和提升。

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写诗写文、绘画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创作来表达对生活和情感的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这些创新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提升古诗词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五、家校合作,共育学生成长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在其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古诗词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词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词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词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词,通过朗读来感受韵律和节奏,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情感。

可以采用范读、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2. 背景介绍: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通过背景介绍、作者介绍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3. 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理解诗词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分析关键词句、修辞手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语言的鉴赏能力。

4. 想象与联想:通过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和情境,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通过描述诗词中的景象、人物形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5. 互动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拓展与延伸:推荐相关的古诗词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主题阅读等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7. 写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写作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模仿经典作品、
创作自己的诗词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综上所述,古诗词有效阅读教学需要采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拓展阅读、实践写作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朗读技巧不够娴熟、对古文的理解力较弱等。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出一些有效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培养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是重点。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到全情投入,感受文学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通过朗诵、合唱、音乐、美术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多元魅力,同时启发他们的感性思考和创造能力。

其次,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理解能力是必须的。

在古诗文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不仅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和语法运用,更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学生需掌握古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文化内涵等要素,深入挖掘出文化意义。

老师可以采用设问法开展课堂教学,带领学生探究古人的人生哲学,形成对古代文化的情感认同。

最后,在小学生阅读古诗文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涵义。

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文难度较大,逐字逐句地拆解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法、概括法等探究方法,让学生体验文学中的美,发现文学中的情境,概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同时,运用图像和配乐等多元的视听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加深对古诗文意境的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板,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时间、不同课程、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老师应该灵活运用以上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优秀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操,完成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开展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三种途径

开展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三种途径

素质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而古诗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古诗词阅读教学。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一下开展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三种方法。

一、播放歌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其年代久远,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时通常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对此,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播放相关的歌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感受华夏文化的魅力。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

她在创作这首词时,北宋已经灭亡了,她的夫君赵明诚也已经离开了人世。

词中,李清照通过描写自己在残秋时节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孤苦寂寞的情感。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大型古装电视剧《知否知否》的主题曲,唤起学生对之前所学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记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首歌曲的歌词由张靖怡改编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以男女对唱的形式进行诠释。

音乐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听完了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答道:“《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细细聆听音乐,回忆词的内容,我可以感受到闺中少女伤春惜花的苦闷之情。

”有的学生答道:“我仿佛可以看见李清照醉酒后的慵懒姿态。

”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诵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并比较两首词的不同。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两首词都不像同一个人写的。

”很明显,他们都察觉到了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并对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非常感兴趣。

此时,教师再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就会轻松许多。

二、开展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的意象学习古诗词,必然要分析其中的意象。

意象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表达情感的媒介。

因此,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开展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的意象,体会其中的情感。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小学古诗词教学更是对学生进行文学启蒙,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为此,本文试图探索一种新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积极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经典为主。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以经典的古诗词为主要内容,如《静夜思》、《将进酒》等。

这些经典的古诗词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富有深刻的内涵和精美的艺术表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

注重情感体验。

古诗词作为古代文人的精神写照,其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具有深邃的情感内涵。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赏析等方式,深入体验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多媒体辅助教学。

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使古诗词的艺术形象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活动化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相联系的活动,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画展、古诗词歌曲演唱会等,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多元化评价。

在古诗词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朗诵表现、赏析能力、创作能力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情况,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简单的死记硬背。

情感导向评价。

古诗词具有高度的情感性,评价方式应该注重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以情感表达为重点,激励学生更好地感悟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思想意蕴。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引导型教学。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古诗词学习,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情怀,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在现代教育中,对古诗文的传承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古诗文的诵读教学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透过诵读,学生可以深入品味古诗文的美妙之处,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理解,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古诗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诵读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从古诗文的背景故事入手,向学生讲述古诗文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传世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向往心。

可以选取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情感共鸣的古诗文进行教学,如《咏柳》、《登鹳雀楼》等,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触古诗文,激发学习兴趣。

二、导入诵读教学的方法在诵读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导入部分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表现技巧和意境表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品读古诗文时,注重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三、培养学生的诵读技巧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诵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古诗文的韵律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诵读规律和节奏感。

教师可以通过朗诵和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模仿优秀诵读者的诵读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组织诵读比赛或朗诵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诵读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拓展诵读教学的内容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拓展诵读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提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提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提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学瑰宝,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语言艺术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思想和情感财富。

古诗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而如何有效地提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是当前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提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是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等,展示古诗文背后的故事、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从视听上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文的音韵美和表现力,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实际感受。

利用互动教学手段,如讨论、分组朗诵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中去,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感。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上古诗文。

二、拓展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地域、人文、思想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拓展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古诗文所反映的历史变迁、社会风貌、人文景观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认同。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古诗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等,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

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文是文学艺术的精品,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文所表达的情感、情感与意境的关系、作者的意图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以适当的启发,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表达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使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经典古诗文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古诗文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诵读古诗文,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更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美感情趣。

如何有效地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文学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铺垫,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诵读经典古诗文之前,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铺垫活动,引导学生对诗文内容进行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古诗文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产生共鸣的情感。

让学生在情感上与古诗文产生共鸣,使他们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容易投入到诵读活动中。

二、注重韵律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古诗文之所以经典,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美妙韵律。

在诵读古诗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古诗文的韵律感,要求学生关注诗句的音韵、节奏,让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文的音乐之美。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古诗文的韵律,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美妙之处。

三、注重表情语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语音语调、表情神态等多种方式,将诗文的意境和情感传达出来。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文之前,通过分析诗文内容,了解诗文的情感内涵,然后根据诗文内容和意境,适当地调整语音语调,通过表情神态来表达古诗文的意蕴,使诵读更加动人、真实。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实践锻炼,提高诗歌诵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四、注重背诵传承,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文学修养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背诵古诗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诵读古诗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背诵。

通过背诵古诗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记忆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可通过课堂、课外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古诗文背诵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古诗文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古诗文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古诗文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古诗文教学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掌握基本的语言
技能与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古诗文也能为孩子们带来思维的活力。

针对古诗文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引入性教学。

在古诗文教学中,首先通过引入的形式,通
过课堂的探讨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了解学习,可以通过分析典型古诗
文的结构、内容与表达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

第二,贴近性教学。

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做到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美意和启发性。

可以通过创建实践活动,以及使用与古诗文相关的文学传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诗文的精髓。

第三,鼓励性教学。

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将古诗文的内容作为
文本,把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作为一个竞争性的活动。

学生在学习古诗
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以及参加竞赛的形式来增加
自己的编辑能力,让古诗文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乐趣。

此外,在古诗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们
有机会去了解古诗文历史,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总之,只要教师合
理利用上述方法和路径,就能够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上有一次全新的
改变,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心态更加良好。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珍贵文化遗产。

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那么,在古诗词诵读教学方面,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和策略呢?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古诗词有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结合中国古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背景来讲解古诗词,使学生在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可以通过介绍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他的创作情况、他的诗歌风格等一系列内容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结合唐诗宋词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活动中感受诗词之美,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美和审美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来感受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意境之美。

在诵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蕴含的音韵美、意境美和形象美,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领略其中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诗人们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的结晶,它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意境感悟。

在古诗词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感悟。

在诵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练习,让他们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古诗词作者的情感,领悟其中的意境,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意境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和课外调研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让学生阅读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课外书籍、资料和论文,了解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从而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了解和理解。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
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采取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
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之一。

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简单、优美、富有情感的古诗词给学生朗读或背诵,让他们
感受到其中的美。

也可以通过唱诵、演讲、配乐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利用古
诗词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引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包括对古诗词艺术形
式的认识和对古诗词情感表达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例,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构思、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
提问、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体味
和欣赏。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包括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
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及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只有通过综合运用这些
途径,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并逐渐培养他们对中华
文化的赞赏和传承意识。

古诗词个性化阅读赏析“四步教学法”

古诗词个性化阅读赏析“四步教学法”

古诗词个性化阅读赏析“四步教学法”古代诗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古诗词的阅读教学流程,提高学生自主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肯綮。

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古诗词教与学的过程,探索出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诵诗→品诗→绘诗→唱诗”四步教学法。

一、诵诗“诵”,《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三种解释。

笔者在这里仅引用从中受到启发的两种含义:①读出声音来;念。

举例:朗诵。

②背诵。

举例:熟读成诵。

笔者根据“诵”的两种含义,认识到学习古代诗词要有一个从朗诵到背诵的过程。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按“诵”的两种义项的先后次序进行操作。

1.朗诵朗诵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做到抑扬顿挫。

叶圣陶先生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可见对古诗词教学,加强朗诵及朗诵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读——要读准古诗词的声调。

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按照普通话的四声调读准古诗词的声调,正如朱熹所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只有这样才能读得流畅,进而要“多诵遍数”,方得“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二读——要读准古诗词的节奏和重音。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指导学生按意义单位或音节单位在适当地方用“/”画出古诗词的节拍,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前者按照意义单位划分为两个节拍,后者按照音节单位划分为三个节拍。

此外,还要用“.”标出需重读的词。

一般情况下需要重读的词有四类:①表示动作的词语,例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与“空”二字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应重读。

②表示性状与程度的状语,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与“旧”二字是表示性状的词语,应重读。

③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例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肥”与“瘦”二字是表示结果的补语,应重读。

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诵读

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诵读

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诵读第一篇: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诵读看了这位老师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实录后,我有以下感受:1、这位老师注重了情感场景的创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感情景中朗读这首诗,体会不同的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读出了相同的感情。

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

2、这位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横向知识的传授和横向知识的联系,如她在教学中引用了不少同类的诗,让学生读,体会情感,既让学生学习了同类的几首诗,又让学生深化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引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3、这位老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肯定了学生的几种学习古诗的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自学古诗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4、这位老师在阅读方面做的很好,会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阅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5、这位老师还会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古诗的意思,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值得借鉴。

下面谈谈我在古诗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诵读的几点做法:1、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提出不认识的字,通过小组或班际交流解决生字问题。

2、教师范读,扫清学生阅读障碍。

3、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进行评价,再分组读,全班齐读,教师指导读法。

4、学生进行比读,评价、鼓励。

5、品读,边读边悟,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一句,与大家交流,再提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6、整体赏读,课外阅读,或将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同类或者同一作者的诗读给大家欣赏。

第二篇: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我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首诗时,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指导学生诵读:一、激趣导入1、请同学们谈谈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怎样?2、今天,我们带着这种依依惜别之情送别另外一个好朋友,好不好?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00页(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解题。

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的?(“送”)谁送谁呢?(李白送孟浩然)李白在什么地方送孟浩然呢?(黄鹤楼)孟浩然要去哪里呢?(广陵)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呢?(学生评价)齐读课题。

古诗词教学中的“自主式”阅读

古诗词教学中的“自主式”阅读
读 中,增强 了对文意的理解 ,同时 , 也体会到 , 音顿的确定也不是一成不 变的 , 以根据诗意、诗情 、 可 诗理作 灵活变通 , 但不管如何 ,都要形成一

读诗诵诗知诗意
古诗的重要特点是意境美 , 而意 境 美是 通过 “ 音韵美”等来实现的 。 如杜甫 《 绝句》 “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 ,进行
复述性 重写 。有位学 生是这 样想 象
的:
冬去春来,新市的徐公店旁,竹 条儿编成 的篱笆稀稀疏疏,弯弯曲曲
的小路两旁 , 头的花儿凋落了,树 树
叶还没有成荫,柳树抽去 了 嫩绿 的芽
儿 ,新芽JI皮地探着脑袋 ,舒展开 LI , '  ̄ 那黄绿眉眼,就像身着绿衣 的仙女冲
写作能力 的培养 , 借此拓展诗情 ,有
利于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根据学 生 的特 点 ,经常进 行一些 复述性 重 写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 的 能力 ,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迁移运用 的 能力。
如 ,诵读李 白的 《 夜思》 静 ,一 般会 以五言诗相对固定的节律来处理
对童年生活的美好 回忆 。在教学 中,
本言语情味的整合体。简而言之 ,诵 读是一 种富有 想象 、富有感情 的朗 读 。读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 白鹭 上青天” ,眼前再现着这样一幅画面:
细看近窗处 ,柔密成荫的绿树枝头 , 有 黄莺在 对唱 。它们婉 转清脆 的歌 声 ,使翠柳也仿佛要翩翩起舞了。再 将视线推广开去 , 较远的漠漠水 田之
… 02 0
网,正追逐着 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只 见蝴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好像在和
儿童逗乐。蝴蝶几次将要被捉住 ,却 又不见 了,也不知什么时候 ,黄蝶窜 入 了菜花丛中……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 , 但他 们的 想象与文本对接 , 与生活沟通 ,表现 出浓 烈的生 活情趣 。这 种复述 性重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诗词教学方法往往只是单纯的背诵和默写,缺乏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注重情感交流。

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比较强,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交流,通过朗诵、演唱和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发现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其次,注重形象感知。

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记忆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图画、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形象感知古诗词中的描写和意蕴,使其对古诗词的感知更为深刻和印象深刻。

再次,注重文化交流。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程安排,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和优秀传统。

还可以增加文化元素的渗透和传承,让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最后,注重实践体验。

针对古诗词的实践体验和游戏化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立体化感知和深度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可以通过古诗词朗诵比赛、写诗活动、阅读推广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风韵和魅力,体验古诗词的文化价值和美感。

总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情感交流、形象感知、文化交流和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实现。

只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古诗词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理解典籍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古诗词教学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美学能力和文学素养。

运用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构建古诗词教学进阶路径

运用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构建古诗词教学进阶路径

运用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构建古诗词教学进阶路径《池上》是白居易一篇富有情趣的古诗,全诗细致逼真,活泼生动,有静有动,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

本文采用南京大学黄伟教授的三层级阅读理论,分析课堂教学中凭借“释义”“解码”“评鉴”三个层次拾级而上,让学生从浅到深地理解古诗词,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基于释义层,读懂古诗,授之以鱼阅读教学中的释义与普通阅读不同。

阅读教学就是教学阅读,要注重理解的基础性,要关注释义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教师必须进行正确的解读、深度的解读,然后在课堂阅读实践中找到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科学生动地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全过程。

1.以字带句见诗意通过对照注释,学生都能够明白《池上》这首诗的内容,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小娃”“白莲”的理解有歧义。

当老师直接出示“小娃:美丽的少女”“白莲:白色的荷花”时,孩子们认为与他们的理解不一样,这时候老师利用这一矛盾冲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推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兴趣的生发。

2.知人论世见诗人学生要能触及古诗的灵魂,对诗人的了解是必要的。

就《池上》这首诗而言,需要对诗人白居易进行适当的介绍,帮助学生真正弄懂小娃指美丽的少女、白莲指白色的荷花。

于是教者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在释义层,有些信息的获取学生可以通过主观上的阅读去提取概括,但有些信息是学生无法主观获得的,而告诉也是一种获取手段。

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这些概念性的内容,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3.图文对比见编者在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模式了解了诗句的真正意思之后,教师展示2021年版和2023年版教材《池上》一课的插图,让学生对照插图说说不同。

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人物、荷花颜色都发生了变化,就连原先的莲蓬也不见了,由此认识到编者意图。

这一环节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对于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求真务实的精神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思考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力和总结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和对课堂环境的要求,古诗词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探索有效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途径,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注重情感体验。

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欣赏、体验,感受古诗词的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朗读诗句时,可以注重调音、语调、节奏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感受到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变化。

教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共读、共同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中描述的情感。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

古诗词作为文化遗产,常常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多重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词句、研究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等多角度进行理解。

在教学《春晓》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意义,区分春天的自然特点和人们赋予春天的情感意义,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对春天的理解和情感。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提倡注重集体合作。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室氛围的营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和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感知诗词的力量和美妙。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共同编写诗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古诗词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情趣的结晶,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古诗词与自身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南京的冬天》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居住的城市的冬天,感受冬天的气息和特点,并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与诗词结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以苏轼《水龙吟》教学为例江苏省泗洪中学程振理在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论坛上,笔者执教了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受到与会专家与老师们好评。

反思这一节研究课,我觉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权力,让学生“自觉”阅读,“自觉”认知,“自觉”理解,“自觉”赏析,“自觉”评鉴。

笔者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自觉”体悟,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应然路径。

一、解构文本学习心理,让学生“自觉”阅读阅读学认为,文本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心理认知活动。

因而,文本阅读离不开读者的个性体验与独特感受。

“语文即语言”[1],其文本的载体是语言文字。

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东西,通常总是通过“自觉”的心理活动而实现其认知、理解、赏析、评鉴和沟通交流的。

人们阅读生活的方式,包括对文本的“阅读”与“内化”,原本就伴随着“自觉”的心理认知活动。

也就是说,文本阅读本身实质上就是一种对言语文本的“自觉”行为。

这里所谓的“自”是指“自己、自主、自然、自发、自动、独自”等;“觉”,含有“感觉、察觉、品觉、悟觉、醒觉”等意。

许慎《说文》:“觉,寤也。

从见,学省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寐觉而有言曰寤”。

因而,“自觉”主要指“自己感觉、自能察觉、自主品觉、自可悟觉、自会醒觉”之意。

任何文本的字词句篇,按照不同规则组合的语言文字,分别表达着不同的含义与意蕴,传递着不同的思想与情感。

即便是同样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不同的人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譬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独特意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复杂情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奇特神韵……阅读者无不以“自觉”得之,古诗词阅读尤其如此。

例如,笔者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将学习目标设计为:“初步学会古典诗词鉴赏方法,自觉感悟苏轼词作言语意蕴”,而将导学方式确定为“自觉自悟,对话交流”。

这是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2]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权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3],即不宜作过多的呈现与分析,而要让学生“自觉”阅读。

二、抓住诗词体裁特征,让学生“自觉”认知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较之小说、散文、戏剧等,诗歌更显其含蓄、凝练、跳跃、丰富。

面对同一篇古诗词文本,每一位读者都会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运用自己独特的的认知方法,遵循自己思维的“自觉”路径,自主领悟文章的内涵与优美,自主体验思想情感释放的快意,因而必然产生“自觉”的文本解读。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自觉”的平台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体悟与建构文本意义。

笔者在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时,为了引导学生对词这种独特的体裁有所认知,利用上课之前的两分钟特意设计播放了一个说唱《水龙吟》的视频,学生们很快听出了唱词的内容,顿时兴趣大增,怀着好奇而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的学习环节。

在多种形式的反复吟咏《水龙吟》之后,笔者率性大胆地为《水龙吟》现场谱曲并演唱,唱出自己的理解与情意。

在我的感染和鼓励下,个别大胆的学生也颇具个性的唱上了一两句。

这其中,无论是老师的曲调,还是学生的唱声,自然不乏阅读者对诗词内容的个性化解读,其实更是一个独特的心理“自觉”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自觉”释放的过程。

不仅如此,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歌曲如《青花瓷》等,引导学生以今溯古、比较体味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与章质夫《水龙吟?杨花词》(燕忙莺懒花残)的韵脚与重音等,以使学生加深对古诗词体裁特征的认知,体味古诗词体裁的独特与魅力,进而个性化地“自觉”阅读与品味。

三、把握诗词言语风格,让学生“自觉”理解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形象、含蓄等特点,通常需要学生字斟句酌、自觉理解,方能读懂诗词句意,领会言语内在情蕴。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词言语风格,关注古诗词语言现象。

语言风格诸如“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清空骚雅”“密丽质实”等,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风格的语言背后,寄寓着作家不同的情感。

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语言幽怨缠绵,寄寓了目睹杨花而惜春伤己之情;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语言雄壮超脱,则寄寓了身经风雨而潇洒旷达之情。

古诗词语言现象,例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月”涉及音乐文化常识,指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绿”和“闹”,涉及古诗词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另有特定语境义,这里是可爱、顽皮的意思;“昨夜西风凋碧树”中的“西风”隐喻严寒甚至是反动势力,“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东风”则隐喻希望、美好或是革命的力量,等等。

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深入体味,去理解和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

这必然是一个“自觉”理解的过程。

在教学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对话交流:读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后,你最欣赏词中哪一句?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句?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旨在引导学生从把握诗词语言风格的角度,自觉理解词句内蕴。

学生自主展示时,仅“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一句,就有多名学生的多种解读:有的学生说“惜,怜惜的意思。

从教坠,即任凭坠落。

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有的学生说“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这就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有的学生说“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作者于‘无人惜’处,暗暗透出缕缕怜惜之意”,还有的学生引唐圭章《唐宋词简释》语解读“咏杨花确切,不得移咏他花。

人皆惜花,谁复惜杨花者?全篇皆从一‘惜’字生发……”。

如此诸多解读,虽为学生“自觉”所悟,却又都能够自成其理,自圆其说,可见古诗词的阅读与理解,本身就是一个“言语自觉”的过程。

四、感悟诗词形象意境,让学生“自觉”赏析形象与意境是诗歌内容的主体。

品读和感悟诗歌的形象与意境,便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情感倾向,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主旨。

一般来说,诗歌的形象多表现为人物和意象。

一首诗中的意象往往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内蕴丰富的。

在传统的诗歌中,一些诗的意象通常有其固定的象征内涵,如明月象征团圆或寄托相思、杨柳象征离情别绪、蝉喻指品行高洁、冰雪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等。

诗人对形象或意象描写所形成的特有境界或情调,往往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大多也正是借助具体形象(人、事、物、景或意象)及其相互关系来体现的。

感悟诗词形象意境,同样要让学生“自觉”赏析。

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独特意境、情感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自觉”建构文本意义。

因为,人对语言的理解与内化原本就是“一个自我发掘、发现、发展的过程:从人生而具有的脑内语言习得机制(LAD),到得到后天刺激形成具体某一门语言的表达能力”[4],是一个信息输入、内化加工、合成输出的自觉过程。

笔者导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时,问学生:“这首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你如何理解这首词刻画的形象?”问题一出,学生积极讨论,主动交流,发言也不尽相同:生:这首词意境凄惋,刻画了一个像杨花“抛家傍路”一样的游子形象。

生:这首词借写杨花的忽飞忽坠,意境缠绵悱恻,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刻画了一位伤春思妇的形象。

生:这首词的意境幽怨迷离,但既不是写杨花,也不是写思妇,杨花和思妇其实都是作者苏轼的化身。

生:这是首咏物词,意境凄伤悲怨,既刻画了杨花的“物”的形象,也刻画了如苏轼一般的游子离人形象。

……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运用自己独特的的认知方式,追寻着心中“自觉”的理想答案,甚至当场就有别的小组成员站起来反驳,学生思绪得到了“自觉”地飞翔。

显然,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学生的赏析是“自觉”的。

五、教给诗词赏鉴方法,让学生“自觉”评鉴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历来并无固定模式,然而但凡鉴赏古诗词,总离不开阅读理解、体悟品味与分析评价,诸如刘勰的“玩味说”“披文入情说”、曾国藩的“涵咏说”等,仍是一个阅读个体内在的心理“自觉”过程,需调动起阅读者自身的生活体验与知识积累。

为此,在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最为通用的鉴赏流程:“看一看(观其作,识其人)、查一查(查其注,辨其体)、读一读(读其词,感其味)、议一议(议其作,明其旨)、品一品(品其句,悟其妙)、想一想(想其技,得其法)、评一评(评其优,获其美)、悟一悟(悟其境,领其情)、背一背(诵其句,会其心)、写一写(写其意,赏其蕴)”,姑且称之“诗词鉴赏十步诀”。

学生在“自觉自悟,对话交流”过程中,通常会涉及诗词评鉴诸要素,比如炼字、赏句、析景、悟情等,还包括对诗词所用表现技法之赏析评鉴。

教师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基本的诗歌技法与评鉴方法。

古诗词表达方式以描写、抒情为多,其表现手法通常有比喻、对比、对偶、借代、双关、引用(用典)、衬托(正衬、反衬),情景交融、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等。

凡此种种,皆须以学生为赏鉴主体,让学生走进文本,“自觉”评鉴。

在教学环节中,我还让学生“结合历代评家鉴语,品读比较苏轼《水龙吟》与章质夫原作《水龙吟》的异同,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此举并不强求学生一定要认同历代评论家的观点,而是倡导独立思考、自觉品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评鉴观点。

何况,教材所提供的历代评家鉴语,本就是各执一词。

因而,学生对古诗词的评鉴,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当然,这并不是说古诗词的鉴赏就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解读,这里只是侧重强调古诗词的解读要经历一个阅读个体“自觉”的过程。

例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虚实结合,画龙点睛,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

究竟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

此情此意,需要教师“垫路搭桥”,相机引导,学生方能“自觉”体悟,而不是教师直接呈现所谓的“标准解读”。

总之,正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说:“古人之言,包含不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高下,各有心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