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6_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化简:的值为()A.4 B.﹣4 C.±4 D.162.有些国家的国旗设计成了轴对称图形, 观察如图代表国旗的图案, 你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3.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5cm, 9cm, 12cm B.7cm, 12cm, 13cmC.30cm, 40cm, 50cm D.3cm, 4cm, 6cm4.在实数、﹣、0.1010010001、、3.14、﹣中, 无理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5.已知点A(a, 2016)与点B关于x轴对称, 则a+b的值为()A.﹣1 B.1 C.2 D.36.如图, 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 面积是16, 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 AB边于E, 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 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 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A.6 B.8 C.10 D.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7.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它的周长为.8.比较大小:4(填“>”或“<”)9.估算:的值是(精确到0.1).10.若点A的坐标(x, y)满足条件(x﹣3)2+|y+2|=0, 则点A在第象限.1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 则底角等于.12.如图, 在△ABC中, ∠ACB=90°, AB=10cm, 点D为AB的中点, 则CD=cm.1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2、16、20,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4.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知点A(3, 4), 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至OA′, 则点A′的坐标是.15.在长、宽都是3, 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外部, 一只蚂蚁从顶点A沿纸箱表面爬到顶点B点, 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16.在△ABC中, AB=13cm, AC=20cm, BC边上的高为12cm, 则BC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 共10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步骤)17.(1)计算:﹣(π+2)0+|1﹣|;(2)已知:(x+1)2=16, 求x.18.如图, 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1)图1、图2中已知线段AB、CD, 画线段EF(图1与图2不得相同), 使它与AB、CD 组成轴对称图形;(2)在图3中画出一条以格点为端点长为的线段MN.19.已知:如图, P、Q是△ABC边BC上两点, 且AB=AC, AP=AQ.求证:BP=CQ.20.已知在△ABC中, 三条边长分别为a、b、c, 且a=n2﹣1、b=2n、c=n2+1, △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21.已知:如图, △ABC的角平分线BE、CF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A的平分线上.22.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1, 5), B(﹣1, 0), C(﹣4, 3).(1)求出△ABC的面积;(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3)写出点A1, B1, C1的坐标.23.如图, 在△ABC中, ∠C=90°, CB=6, 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 CD=5.(1)求线段AC的长;(2)求线段AE的长.24.在Rt△ABC中, ∠ACB=90°, AC=BC, D为BC中点, CE⊥AD于E, BF∥AC交CE的延长线于F.(1)求证:△ACD≌△CBF;(2)求证:AB垂直平分DF.25.阅读材料, 解答下列问题:例:当a>0时, 如a=5, 则|a|=|5|=5, 故此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a=0时, |a|=0, 故此时a的绝对值是0;当a<0时, 如a=﹣5, 则|a|=|﹣5|=﹣(﹣5), 故此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综上所述, 一个数的绝对值要分三种情况, 即:|a|=, 这种分析方法渗透了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1)请仿照例中的分类讨论, 分析的各种化简后的情况;(2)猜想与|a|的大小关系;(3)当1<x<2时, 试化简|x+1|+.26.已知, 点P是Rt△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 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 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1)如图1, 当点P与点Q重合时, 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 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 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 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 并给予证明;(3)如图3, 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 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化简:的值为()A.4 B.﹣4 C.±4 D.16【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表示16的算术平方根, 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解:原式==4.故选A.2.有些国家的国旗设计成了轴对称图形, 观察如图代表国旗的图案, 你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可知:加拿大国旗、瑞士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符合题意;澳大利亚国旗、乌拉圭国旗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5cm, 9cm, 12cm B.7cm, 12cm, 13cmC.30cm, 40cm, 50cm D.3cm, 4cm, 6cm【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这里给出三边的长, 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52+92≠122,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项错误;B、72+122≠132,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项错误;C、302+402=502,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项正确;D、32+42≠62,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项错误.故选C.4.在实数、﹣、0.1010010001、、3.14、﹣中, 无理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 ②无限不循环小数, ③含有π的数, 解答即可.【解答】解:、﹣是无理数,故选:A.5.已知点A(a, 2016)与点B关于x轴对称, 则a+b的值为()A.﹣1 B.1 C.2 D.3【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 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出a、b的值, 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点A(a, 2016)与点B关于x轴对称,∴a=2017, b=﹣2016,∴a+b=2017+(﹣2016)=1.故选B.6.如图, 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 面积是16, 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 AB边于E, 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 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 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A.6 B.8 C.10 D.12【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连接AD, 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 点D是BC边的中点, 故AD⊥BC,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的长, 再再根据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可知, 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 故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AD,∵△ABC是等腰三角形, 点D是BC边的中点,∴AD⊥BC,=BC•AD=×4×AD=16, 解得AD=8,∴S△ABC∵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CDM的周长最短=(CM+MD)+CD=AD+BC=8+×4=8+2=10.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7.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它的周长为3a.【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进而求出它的周长.【解答】解:因为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 而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所以它的周长为3a.故答案为3a.8.比较大小:4>(填“>”或“<”)【考点】实数大小比较;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4, 比较和的值即可.【解答】解:4=,>,∴4>,故答案为:>.9.估算:的值是 4.2(精确到0.1).【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先估算的范围, 再尝试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4<<5, 4.22=17.64, 4.32=18.49,∴≈4.2,故答案为:4.2.10.若点A的坐标(x, y)满足条件(x﹣3)2+|y+2|=0, 则点A在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之和等于0的特点, 求得x, y的值, 求出点A的坐标, 即可判断其所在的象限.【解答】解:∵(x﹣3)2+|y+2|=0,∴x﹣3=0, y+2=0,∴x=3, y=﹣2,∴A点的坐标为(3, ﹣2),∴点A在第四象限.故填:四.1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 则底角等于5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 再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即可分别求出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解答】解:÷2=100°÷2=50°.故答案为:50°.12.如图, 在△ABC中, ∠ACB=90°, AB=10cm, 点D为AB的中点, 则CD=5cm.【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中, 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解答】解:∵∠ACB=90°, 点D为AB的中点,∴CD=AB=5cm.故答案为:5.1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2、16、20,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6.【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再进一步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条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求解.【解答】解:∵122+162=400=202,∴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16=96.故答案为96.14.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知点A(3, 4), 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至OA′, 则点A′的坐标是(﹣4, 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过点A作AB⊥x轴于B, 过点A′作A′B′⊥x轴于B′,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OA=OA′, 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OAB=∠A′OB′, 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B和△OA′B′全等,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B′=AB, A′B′=OB, 然后写出点A′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 过点A作AB⊥x轴于B, 过点A′作A′B′⊥x轴于B′,∵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至OA′,∴OA=OA′, ∠AOA′=90°,∵∠A′OB′+∠AOB=90°, ∠AOB+∠OAB=90°,∴∠OAB=∠A′OB′,在△AOB和△OA′B′中,,∴△AOB≌△OA′B′(AAS),∴OB′=AB=4, A′B′=OB=3,∴点A′的坐标为(﹣4, 3).故答案为:(﹣4, 3).15.在长、宽都是3, 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外部, 一只蚂蚁从顶点A沿纸箱表面爬到顶点B点, 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10.【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分情况讨论, 将纸箱展开后, 蚂蚁可经上表面爬到B点, 也可经右侧面爬到B点.求出这两种情况所走路线的长度, 比较可得答案.【解答】解:将纸箱展开, 当蚂蚁经上表面爬到B点, 则AB==当蚂蚁经右侧面爬到B点, 则AB==比较上面两种情况, 一只蚂蚁从顶点A沿纸箱表面爬到顶点B点, 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即10.16.在△ABC中, AB=13cm, AC=20cm, BC边上的高为12cm, 则BC长为21cm或11cm.【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分两种情况:①∠B为锐角;②∠B为钝角;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CD, 即可求出BC的长.【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当∠B为锐角时, 如图1所示,在Rt△ABD中,BD===5(cm),在Rt△ADC中,CD===16cm,∴BC=BD+CD=21cm;②当∠B为钝角时, 如图2所示,在Rt△ABD中,BD═==5(cm),在Rt△ADC中,CD===16cm,∴BC=CD﹣BD=16﹣5=11(cm);综上所述:BC的长为21cm或11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 共10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步骤)17.(1)计算:﹣(π+2)0+|1﹣|;(2)已知:(x+1)2=16, 求x.【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分析】(1)本题有零指数幂、立方根、绝对值化简3个考点.在计算时, 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 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2)根据平方运算, 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求出x的值.【解答】解:(1)原式=2﹣1+﹣1=;(2)因为(±4)2=16所以x+1=4或x+1=﹣4∴x=3或x=﹣5.答:x的值为3或者﹣5.18.如图, 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1)图1、图2中已知线段AB、CD, 画线段EF(图1与图2不得相同), 使它与AB、CD 组成轴对称图形;(2)在图3中画出一条以格点为端点长为的线段MN.【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勾股定理.【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画出线段MN即可.【解答】解:(1)如图1, 2所示, 线段EF即为所求;(2)如图3所示, 线段MN即为所求.19.已知:如图, P、Q是△ABC边BC上两点, 且AB=AC, AP=AQ.求证:BP=CQ.【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可得BO=CO, PO=QO, 根据等式的性质, 可得答案.【解答】证明:过点A作AO⊥BC于O.∵AB=AC, AO⊥BC∴BO=CO∵AP=AQ, AO⊥BC∴PO=QO∴BO﹣PO=CO﹣QO∴BP=CQ.20.已知在△ABC中, 三条边长分别为a、b、c, 且a=n2﹣1、b=2n、c=n2+1, △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判断一组数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就是看是否满足两较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n2﹣1)2+(2n)2=n4+2n2+1=(n2+1)2,∴a2+b2=c2,∴能成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1.已知:如图, △ABC的角平分线BE、CF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A的平分线上.【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过点P作PD⊥AB、PM⊥BC、PN⊥AC垂足分别为D、M、N,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PD=PM, 同理可得PM=PN, 从而得到PD=PN, 再根据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证明即可.【解答】证明:如图, 过点P作PD⊥AB、PM⊥BC、PN⊥AC垂足分别为D、M、N,∵BE平分∠ABC, 点P在BE上,∴PD=PM,同理, PM=PN,∴PD=PN,∴点P在∠A的平分线上.22.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1, 5), B(﹣1, 0), C(﹣4, 3).(1)求出△ABC的面积;(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3)写出点A1, B1, C1的坐标.【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剪去周围多余三角形的面积即可;(2)首先找出A、B、C三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 再顺次连接即可;(3)根据坐标系写出各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的面积:3×5﹣﹣﹣=6;(2)如图所示:(3)A1(2, 5), B1(1, 0), C1(4, 3).23.如图, 在△ABC中, ∠C=90°, CB=6, 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 CD=5.(1)求线段AC的长;(2)求线段AE的长.【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2CD=10,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2)连接BE, 设AE=x,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AE=x, 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 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AB的垂直平分线,∴CD为中线,∵∠C=90°,∴AB=2CD=10,∵∠C=90°,∴;(2)连接BE,设AE=x,∵AB的垂直平分线,∴BE=AE=x,∴CE=8﹣x,∵∠C=90°,∴CE2+BC2=BE2,∴(8﹣x)2+62=x2,解得:,∴线段AE的长为.24.在Rt△ABC中, ∠ACB=90°, AC=BC, D为BC中点, CE⊥AD于E, BF∥AC交CE的延长线于F.(1)求证:△ACD≌△CBF;(2)求证:AB垂直平分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ACB=90°, 求证∠CAD=∠BCF, 再利用BF∥AC, 求证∠ACB=∠CBF=90°, 然后利用ASA即可证明△ACD≌△CBF.(2)先根据ASA判定△ACD≌△CBF得到BF=BD, 再根据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ABC=∠ABF, 即BA是∠FBD的平分线, 从而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证即可.【解答】解:(1)∵在Rt△ABC中, ∠ACB=90°, AC=BC,∴∠CAB=∠CBA=45°,∵CE⊥AD,∴∠CAD=∠BCF,∵BF∥AC,∴∠FBA=∠CAB=45°∴∠ACB=∠CBF=90°,在△ACD与△CBF中,∵,∴△ACD≌△CBF;(2)证明:∵∠BCE+∠ACE=90°, ∠ACE+∠CAE=90°,∴∠BCE=∠CAE.∵AC⊥BC, BF∥AC.∴BF⊥BC.∴∠ACD=∠CBF=90°,在△ACD与△CBF中,∵,∴△ACD≌△CBF,∴CD=BF.∵CD=BD=BC,∴BF=BD.∴△B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 CA=CB,∴∠ABC=45°.∵∠FBD=90°,∴∠ABF=45°.∴∠ABC=∠ABF, 即BA是∠FBD的平分线.∴BA是FD边上的高线, BA又是边FD的中线,即AB垂直平分DF.25.阅读材料, 解答下列问题:例:当a>0时, 如a=5, 则|a|=|5|=5, 故此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a=0时, |a|=0, 故此时a的绝对值是0;当a<0时, 如a=﹣5, 则|a|=|﹣5|=﹣(﹣5), 故此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综上所述, 一个数的绝对值要分三种情况, 即:|a|=, 这种分析方法渗透了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1)请仿照例中的分类讨论, 分析的各种化简后的情况;(2)猜想与|a|的大小关系;(3)当1<x<2时, 试化简|x+1|+.【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实数大小比较.【分析】(1)分a>0, a=0及a<0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2)根据(1)的结果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x+1, x﹣2的符号, 再去绝对值符号, 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1)当a>0时, 如a=5, 则==5, 即=a;当a=0 时, ==0, 即=0;当a<0时, 如a=﹣5, 则==5, 即=﹣a.综合起来:=;(2)由(1)可知=|a|;(3)∵1<x<2,∴x+1>0, x﹣2<0,∴|x+1|+=|x+1|+|x﹣2|=x+1﹣(x﹣2)=3.26.已知, 点P是Rt△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 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 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1)如图1, 当点P与点Q重合时, 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AE∥BF, 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QE=QF;(2)如图2, 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 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 并给予证明;(3)如图3, 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 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1)根据AAS推出△AEQ≌△BFQ, 推出AE=BF即可;(2)延长EQ交BF于D, 求出△AEQ≌△BDQ,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Q=QD,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点性质得出即可;(3)延长EQ交FB于D, 求出△AEQ≌△BDQ,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Q=QD,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点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解:(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 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AE∥BF, 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AE=BF,理由是:∵Q为AB的中点,∴AQ=BQ,∵AE⊥CQ, BF⊥CQ,∴AE∥BF, ∠AEQ=∠BFQ=90°,在△AEQ和△BFQ中∴△AEQ≌△BFQ,∴QE=QF,故答案为:AE∥BF, QE=QF;(2)QE=QF,证明:延长EQ交BF于D,∵由(1)知:AE∥BF,∴∠AEQ=∠BDQ,在△AEQ和△BDQ中∴△AEQ≌△BDQ,∴EQ=DQ,∵∠BFE=90°,∴QE=QF;,(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 此时(2)中的结论成立, 证明:延长EQ交FB于D, 如图3,∵由(1)知:AE∥BF,∴∠AEQ=∠BDQ,在△AEQ和△BDQ中∴△AEQ≌△BDQ,∴EQ=DQ,∵∠BFE=90°,∴QE=QF.2016年12月8日。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有答案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有答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4的平方根是( )A.2 B.C.±2 D.±2.在﹣0.101001,,,﹣,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3.今年我市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约为6.01×104人.对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确到百分位 B.精确到百位C.精确到十位D.精确到个位4.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5,2,2.5 B.4,5,6 C.2,3,4 D.1,,35.如果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x≠﹣B.x<﹣C.x≥﹣D.x≥﹣6.与点P(a2+1,﹣a2﹣2)在同一个象限内的点是( )A.(3,2)B.(﹣3,2)C.(﹣3,﹣2)D.(3,﹣2)7.设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下列关于a的四种说法:①a是无理数;②a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3<a<4;④a是18的算术平方根.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8.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a,较长的直角边为b,那么(a+b)2的值为( )A.169 B.25 C.19 D.139.若A(x1,y1)、B(x2,y2)是一次函数y=(a﹣2)x+1图象上的不同的两个点,当x1>x2时,y1<y2,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 C.a<2 D.a>210.在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O、A2B2B1、A3B3B2、…、A n B n B n﹣1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A1、A2、A3、…、A n均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点B1、B2、B3、…、B n均在x轴上.若点B1的坐标为(1,0),点B2的坐标为(3,0),则点A n的坐标为( )A.(2n﹣1,2n﹣1)B.(2n﹣1,2n﹣1﹣1)C.(2n﹣1,2n﹣1+1)D.(2n﹣1﹣1,2n﹣1)二、填空题11.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1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上中线的长度是__________.13.已知点A(x,1)与点B(2,y)关于y轴对称,则(x+y)2013的值为__________.14.下列说法:①无限小数是无理数;②5的平方根是;③8的立方根是±2;④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x≥﹣1;⑤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有理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15.如图,A、B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到至A1B1,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__________.16.过点(﹣1,﹣3)且与直线y=1﹣x平行的直线是__________.17.如图,函数y=﹣2x和y=kx+b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2x >0的解集为__________.18.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BC=60°,点D是BC边上的点,BD=2,将△ABC沿直线AD翻折,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P是直线AD上的动点,则△PEB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6分)19.计算或化简(1)()2﹣﹣(2)(﹣)﹣1﹣+(1﹣)0﹣|﹣2|20.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x﹣1)3﹣27=0;(2)(2x+1)2=.21.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1)请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格点△ABC;(2)求出这个三角形ABC的面积.22.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9的立方根是2,c是的整数部分,求a+b+c的平方根.23.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5),且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相交于点(2,a).(1)求a的值;(2)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并求这两条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4.已知点P(m,n)在第一象限,并且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5.如图,△ABC中,AB=BC,BE⊥AC于点E,AD⊥BC于点D,∠BAD=45°,AD与BE交于点F,连接CF.(1)求证:BF=2AE;(2)若CD=,求AD的长.26.为发展旅游经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对门票采用灵活的售票方法吸引游客.门票定价为50元/人,非节假日打a折售票,节假日按团队人数分段定价售票,即m人以下(含m 人)的团队按原价售票;超过m人的团队,其中m人仍按原价售票,超过m人部分的游客打b折售票.设某旅游团人数为x人,非节假日购票款为y1(元),节假日购票款为y2(元).y1,y2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观察图象可知:a=__________;b=__________;m=__________;(2)直接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某旅行社导游于5月1日带A团,5月20日(非节假日)带B团都到该景区旅游,共付门票款1900元,A,B两个团队合计50人,求A,B两个团队各有多少人?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 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1)求点A、B的坐标,并求边AB的长;(2)求点D和点C的坐标;(3)你能否在x轴上找一点M,使△MDB的周长最小?如果能,请求出M点的坐标;如果不能,说明理由.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坐标为(2,0),点B坐标为(0,b)(b>0),点P是直线AB上位于第二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C垂直于x轴于点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设点P的横坐标为a.(1)当b=3时:①求直线AB相应的函数表达式;②当S△QOA=4时,求点P的坐标;(2)是否同时存在a、b,使得△Q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4的平方根是( )A.2 B.C.±2 D.±【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在﹣0.101001,,,﹣,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无理数有:,﹣共2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3.今年我市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约为6.01×104人.对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确到百分位 B.精确到百位C.精确到十位D.精确到个位【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数字6.01×104精确到百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近似数,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精确到哪一位是需要识记的内容.4.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5,2,2.5 B.4,5,6 C.2,3,4 D.1,,3【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和大边的平方,看看是否相等即可.【解答】解:A、1.52+22=2.52,即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B、42+52≠62,即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22+32≠42,即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12+()2≠32,即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注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难度适中.5.如果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x≠﹣B.x<﹣C.x≥﹣D.x≥﹣【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x+2≥0,解得:x≥﹣.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注意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6.与点P(a2+1,﹣a2﹣2)在同一个象限内的点是( )A.(3,2)B.(﹣3,2)C.(﹣3,﹣2)D.(3,﹣2)【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平方数非负数的性质求出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正负情况,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P所在的象限,然后解答即可.【解答】解:∵a2≥0,∴a2+1≥1,﹣a2﹣2≤﹣2,∴点P在第四象限,(3,2),(﹣3,2)(﹣3,﹣2)(3,﹣2)中只有(3,﹣2)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7.设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下列关于a的四种说法:①a是无理数;②a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3<a<4;④a是18的算术平方根.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数与数轴;正方形的性质.【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3,再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判断②;利用估算无理数大小的方法判断③;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判断④.【解答】解:∵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a===3.①a=3是无理数,说法正确;②a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说法正确;③∵16<18<25,4<<5,即4<a<5,说法错误;④a是18的算术平方根,说法正确.所以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实数中无理数的概念,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估算无理数大小,有一定的综合性.8.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a,较长的直角边为b,那么(a+b)2的值为( )A.169 B.25 C.19 D.13【考点】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分析】先求出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求解即可.【解答】解:∵大正方形的面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13﹣1=12,即4×ab=12,即2ab=12,a2+b2=13,∴(a+b)2=13+12=25.故选B.【点评】注意完全平方公式的展开:(a+b)2=a2+b2+2ab,还要注意图形的面积和a,b之间的关系.9.若A(x1,y1)、B(x2,y2)是一次函数y=(a﹣2)x+1图象上的不同的两个点,当x1>x2时,y1<y2,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 C.a<2 D.a>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y=(a﹣2)x+1,当a﹣2<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分析即可.【解答】解:因为A(x1,y1)、B(x2,y2)是一次函数y=(a﹣2)x+1图象上的不同的两个点,当x1>x2时,y1<y2,可得:a﹣2<0,解得:a<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函数经过的某点一定在函数图象上.解答该题时,利用了一次函数的图象y=kx+b的性质:当k<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k >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k=0时,y的值=b,与x没关系.10.在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O、A2B2B1、A3B3B2、…、A n B n B n﹣1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A1、A2、A3、…、A n均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点B1、B2、B3、…、B n均在x轴上.若点B1的坐标为(1,0),点B2的坐标为(3,0),则点A n的坐标为( )A.(2n﹣1,2n﹣1)B.(2n﹣1,2n﹣1﹣1)C.(2n﹣1,2n﹣1+1)D.(2n﹣1﹣1,2n﹣1)【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规律型.【分析】首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A1、A2的坐标;然后,将点A1、A2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该直线方程是y=x+1;最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推知点B n﹣1的坐标,然后将其横坐标代入直线方程y=x+1求得相应的y值.【解答】解:如图,∵点B1的坐标为(1,0),点B2的坐标为(3,0),∴OB1=1,OB2=3,则B1B2=2.∵△A1B1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1OB1=90°,∴OA1=OB1=1.∴点A1的坐标是(0,1).同理,在等腰直角△A2B2B1中,∠A2B1B2=90°,A2B1=B1B2=2,则A2(1,2).∵点A1、A2均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解得,,∴该直线方程是y=x+1.∵点A3,B2的横坐标相同,都是3,∴当x=3时,y=4,即A3(3,4),则A3B2=4,∴B3(7,0).同理,B4(15,0),…B n(2n﹣1,0),∴当x=2n﹣1﹣1时,y=2n﹣1﹣1+1=2n﹣1,即点A n的坐标为(2n﹣1﹣1,2n﹣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该题的难点是找出点B n的坐标的规律.二、填空题11.的平方根为.【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先计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解答】解:=3,3多的平方根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上中线的长度是5.【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计算题.【分析】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斜边中线长的2倍,所以求斜边上中线的长求斜边长即可.【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长==10,∴斜边中线长为×10=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本题中正确的运用勾股定理根据2直角边求斜边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点A(x,1)与点B(2,y)关于y轴对称,则(x+y)2013的值为﹣1.【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到x、y 的值,进而计算出答案.【解答】解:∵点A(x,1)与点B(2,y)关于y轴对称,∴x=﹣2,y=1,∴(x+y)2013=﹣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点的变化规律.14.下列说法:①无限小数是无理数;②5的平方根是;③8的立方根是±2;④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x≥﹣1;⑤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有理数.其中正确的是②④(填写序号).【考点】无理数;平方根;立方根;实数与数轴;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即可判断②③;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判断④;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能建立一一对应,即可判断⑤.【解答】解: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①错误;5的平方根是±,∴②正确;8的立方根是2,∴③错误;要使有意义,必须x+1≥0,即x≥﹣1,∴④正确;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实数,∴⑤错误;故答案为:②④.【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平方根、立方根、实数与数轴、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等知识点的应用,能熟练地运用进行说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5.如图,A、B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到至A1B1,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平移前后的坐标变化,得到平移方向,从而求出a、b的值.【解答】解:∵A(1,0)转化为A1(2,a)横坐标增加了1,B(0,2)转化为B1(b,3)纵坐标增加了1,则a=0+1=1,b=0+1=1,故a+b=1+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找到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6.过点(﹣1,﹣3)且与直线y=1﹣x平行的直线是y=﹣x+2.【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设所求直线解析式为y=kx+b,根据两直线平行的问题得到k=﹣1,然后把点(﹣1,3)代入y=﹣x+b中计算出b的值,从而得到所求直线解析式.【解答】解:设所求直线解析式为y=kx+b,∵直线y=kx+b与直线y=1﹣x平行,∴k=﹣1,把点(﹣1,3)代入y=﹣x+b得1+b=3,解得b=2,∴所求直线解析式为y=﹣x+2.故答案为y=﹣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相交或平行的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k值相同.17.如图,函数y=﹣2x和y=kx+b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2x >0的解集为x>﹣.【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首先将点A的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中求得m的值,然后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解答】解:∵函数y=﹣2x经过点A(m,3),∴﹣2m=3,解得:m=﹣,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2x>0可以变形为kx+b>﹣2x,由图象得:kx+b>﹣2x的解集为x>﹣,故答案为:x>﹣.【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m的值,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确定不等式的解集.18.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BC=60°,点D是BC边上的点,BD=2,将△ABC沿直线AD翻折,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P是直线AD上的动点,则△PEB的周长的最小值是3+.【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连接CE,交AD于M,根据折叠和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出当P和D重合时,PE+BP 的值最小,此时△BPE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BE+PE+PB=BE+CD+DB=BC+BE,先求出BC 和BE长,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连接CE,交AD于M,∵沿AD折叠C和E重合,∴∠ACD=∠AED=90°,AC=AE,∠CAD=∠EAD,∴AD垂直平分CE,即C和E关于AD对称,BD=2,∴CD=DE=,∴当P和D重合时,PE+BP的值最小,即此时△BPE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BE+PE+PB=BE+CD+DB=BC+BE,∵∠DEA=90°,∴∠DEB=90°,∵∠BAC=30°,∴∠B=60°,∵DE=,∴BE=1,即BC=2+,∴△PEB的周长的最小值是BC+BE=2++1=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求出P点的位置.三、解答题(共76分)19.计算或化简(1)()2﹣﹣(2)(﹣)﹣1﹣+(1﹣)0﹣|﹣2|【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第一项利用负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4+3﹣10=﹣3;(2)原式=﹣2﹣+1﹣2+=﹣3.【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x﹣1)3﹣27=0;(2)(2x+1)2=.【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1)先整理成x3=a的形式,再直接开立方解方程即可;(2)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x﹣1)3﹣27=0,(x﹣1)3=27,x﹣1=3,x=4;(2)(2x+1)2=,2x+1=4,或2x+1=﹣4,x1=,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性质解方程.要灵活运用使计算简便.21.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1)请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格点△ABC;(2)求出这个三角形ABC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三个角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所示;(2)S△ABC=3×3﹣×1×2﹣×1×3﹣×2×3=9﹣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9的立方根是2,c是的整数部分,求a+b+c的平方根.【考点】平方根;立方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首先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可得2a﹣1与3a+b﹣9的值,进而可得a、b的值;接着估计的大小,可得c的值;进而可得a+b+c,根据平方根的求法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2a﹣1=9,3a+b﹣9=8;故a=5,b=2;又∵2<<3,∴c=2,∴a+b+c=5+2+2=9,∴9的平方根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无理数的估算能力,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运算技能,灵活应用.“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23.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5),且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相交于点(2,a).(1)求a的值;(2)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并求这两条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1)把(2,a)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a的值;(2)把(﹣1,﹣5)、(2,1)代入y=kx+b中可得关于k、b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k、b即可;(3)先利用描点法画哈图象,再求出两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1)把(2,a)代入y=x得a=1;(2)把(﹣1,﹣5)、(2,1)代入y=k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3;(3)如图,直线y=2x﹣3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直线y=x与y轴的交点为原点,这两条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3×2=3.【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它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k值相同.24.已知点P(m,n)在第一象限,并且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第一象限的特点和一次函数的点的坐标解答即可.【解答】解:把x=m,y=n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得:n=2m﹣1,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可得:,解得:m>0.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如图,△ABC中,AB=BC,BE⊥AC于点E,AD⊥BC于点D,∠BAD=45°,AD与BE交于点F,连接CF.(1)求证:BF=2AE;(2)若CD=,求AD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证明题.【分析】(1)先判定出△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D,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CAD=∠CBE,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DC和△B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F=A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C=2AE,从而得证;(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F=C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CF,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F=CF,然后根据AD=AF+DF代入数据即可得解.【解答】(1)证明:∵AD⊥BC,∠BAD=45°,∴△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BD,∵BE⊥AC,AD⊥BC∴∠CAD+∠ACD=90°,∠CBE+∠ACD=90°,∴∠CAD=∠CBE,在△ADC和△BDF中,,∴△ADC≌△BDF(ASA),∴BF=AC,∵AB=BC,BE⊥AC,∴AC=2AE,∴BF=2AE;(2)解:∵△ADC≌△BDF,∴DF=CD=,在Rt△CDF中,CF===2,∵BE⊥AC,AE=EC,∴AF=CF=2,∴AD=AF+DF=2+.【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6.为发展旅游经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对门票采用灵活的售票方法吸引游客.门票定价为50元/人,非节假日打a折售票,节假日按团队人数分段定价售票,即m人以下(含m 人)的团队按原价售票;超过m人的团队,其中m人仍按原价售票,超过m人部分的游客打b折售票.设某旅游团人数为x人,非节假日购票款为y1(元),节假日购票款为y2(元).y1,y2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观察图象可知:a=6;b=8;m=10;(2)直接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某旅行社导游于5月1日带A团,5月20日(非节假日)带B团都到该景区旅游,共付门票款1900元,A,B两个团队合计50人,求A,B两个团队各有多少人?【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用购票款数除以定价的款数,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用第11人到20人的购票款数除以定价的款数,计算即可求出b的值,由图可求m的值;(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y1,分x≤10与x>1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y2与x的函数关系式即可;(3)设A团有n人,表示出B团的人数为(50﹣n),然后分0≤n≤10与n>10两种情况,根据(2)的函数关系式列出方程求解解即可.【解答】解:(1)∵=0.6,∴非节假日打6折,a=6,∵=0.8,∴节假日打8折,b=8,由图可知,10人以上开始打折,所以,m=10;(2)设y1=k1x,∵函数图象经过点(0,0)和(10,300),∴10k1=300,∴k1=30,∴y1=30x;0≤x≤10时,设y2=k2x,∵函数图象经过点(0,0)和(10,500),∴10k1=500,∴k1=50,∴y1=50x,x>10时,设y2=kx+b,∵函数图象经过点(10,500)和,∴,∴,∴y2=40x+100;∴y2=;(3)设A团有n人,则B团的人数为(50﹣n),当0≤n≤10时,50n+30(50﹣n)=1900,解得n=20(不符合题意舍去),当n>10时,40n+100+30(50﹣n)=1900,解得n=30,∴50﹣n=50﹣30=20,答:A团有30人,B团有20人.故答案为:a=6;b=8;m=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准确识图获取必要的信息并理解打折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要注意分情况讨论.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 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1)求点A、B的坐标,并求边AB的长;(2)求点D和点C的坐标;(3)你能否在x轴上找一点M,使△MDB的周长最小?如果能,请求出M点的坐标;如果不能,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对于直线解析式,分别令x=0与y=0求出对应y与x的值,确定出A与B的坐标,得到OA与O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2)过D作DE垂直于x轴,过C作CF垂直于y轴,根据四边形ABCD的正方形,得到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三个角相等,利用AAS得到三角形EDA,三角形AOB以及三角形BFC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DE=OA=BF=4,AE=OB=CF=2,进而求出OE与OF的长,即可确定出D与C的坐标;(3)找出B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DB′,交x轴于点M,此时BM+MD=DM+MB′=DB′最小,即△BDM周长最小,设直线DB′解析式为y=kx+b,把D与B′坐标代入求出k与b 的值,确定出直线DB′解析式,令y=0求出x的值,确定出此时M的坐标即可.【解答】解:(1)对于直线y=x+2,令x=0,得到y=2;令y=0,得到x=﹣4,∴A(﹣4,0),B(0,2),即OA=4,OB=2,则AB==2;(2)过D作DE⊥x轴,过C作CF⊥y轴,∵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AD,∠ABC=∠BAD=∠BFC=∠DEA=∠AOB=90°,∵∠FBC+∠ABO=90°,∠ABO+∠BAO=90°,∠DAE+∠BAO=90°,∴∠FBC=∠OAB=∠EDA,∴△DEA≌△AOB≌△BFC(AAS),∴AE=OB=CF=2,DE=OA=FB=4,即OE=OA+AE=4+2=6,OF=OB+BF=2+4=6,则D(﹣6,4),C(﹣2,6);(3)如图所示,连接BD,找出B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DB′,交x轴于点M,此时BM+MD=DM+MB′=DB′最小,即△BDM周长最小,∵B(0,2),∴B′(0,﹣2),设直线DB′解析式为y=kx+b,把D(﹣6,4),B′(0,﹣2)代入得:,解得:k=﹣1,b=﹣2,∴直线DB′解析式为y=﹣x﹣2,令y=0,得到x=﹣2,则M坐标为(﹣2,0).【点评】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对称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坐标为(2,0),点B坐标为(0,b)(b>0),点P是直线AB上位于第二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C垂直于x轴于点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设点P的横坐标为a.(1)当b=3时:①求直线AB相应的函数表达式;②当S△QOA=4时,求点P的坐标;(2)是否同时存在a、b,使得△Q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②由①知点P坐标为(a,﹣a+3),可求出点Q坐标,再利用S△QOA=×|OA|×|﹣a+3|求出a的值,即可得出点P的坐标.(2)分两种情况①当∠QAC=90°且AQ=AC时,QA∥y轴,②,当∠AQC=90°且QA=QC 时,过点Q作QH⊥x轴于点H,分别求解即可.【解答】解:(1)①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k≠0),将A(2,0),B(0,3)代入得,解得,所以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x+3,②由①知点P坐标为(a,﹣a+3),∴点Q坐标为(﹣a,﹣a+3),。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含答案)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大学的校徽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中国人民大学 D.浙江大学2.如图,已知AB=AD,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3.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SSS B.SAS C.SSA D.ASA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A.AB=3,BC=4,CA=8 B.AB=4,BC=3,∠A=30°C.∠A=60°,∠B=45°,AB=4 D.∠C=90°,AB=6(第2题)(第3题)(第5题)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 cm,其中一边长为3 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A.3 cm或5 cm B.3 cm或7 cm C.3 cm D.5 cm6.如果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则a:b:c可以等于(▲ )A.1:2:4 B.2:3:4 C.3:4:7 D.5:12:13 7.如图,在△ABC中,∠ABC=45°,F是高AD和高BE的交点,若FD=4,AF=2.则线段BC的长度为(▲ )A.6 B.8 C.10 D.128.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ACD,且EF∥BC交AC于M,若CM=3,则CE2+CF2的值为(▲ )A.36 B.9 C.6 D.18(第7题)(第8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如图,△OAD≌△OBC,且OA=2,OC=6,则BD= ▲ .10.如图,a∥b,点A在直线a上,点C在直线b上,∠BAC=90°,AB=AC,若∠1=25°,则∠2的度数为▲ .(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1.如图,△ABC≌△ADE,∠B=100°,∠BAC=30°,那么∠AED=▲ .12.如图,∠1=∠2,要使△ABE≌△AC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填上一个条件即可)13.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B=5,AC=4,则△ADE的周长是▲ .14.如图,点D在边BC上,DE⊥AB,DF⊥BC,垂足分别为点E、D,BD=CF,BE=CD.若∠AFD=140°,则∠EDF=▲ .15.如图,∠BAC =100°,若MP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则∠PAQ = ▲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16.如图,AB //CD ,O 为∠BAC 、∠ACD 的平分线的交点,OE ⊥AC 于E ,且OE =1,则AB 与CD之间的距离等于 ▲ .1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它的第三条边的平方是 ▲ .18.把两个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90ACB DEC ∠=∠=︒,45A ∠=︒,30D ∠=︒,斜边12AB =,14CD =,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5︒得到△11D CE (如图乙),此时AB 与1CD 交于点O ,则线段1AD 的长度为 ▲ .乙甲D 1ACB ABE DE 1CO(第18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19.(8分)如图,△ABC 与△C B A '''关于直线l 对称,若∠A =76°,∠C '=48°.求∠B 的度数.20.(8分)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再涂黑4个小正方形,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21.(8分)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中点,∠BAD =36°.求∠BAC ,∠C 的度数.22.(8分)如图,△ABC 中,AB =AC ,两条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1)证明:△ABD ≌△ACE ; (2)证明:OB =OC .23.(10分)如图,AD ∥ BC ,∠ A =90°,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AD 于点E ,连接BE ,过点C 作CF ⊥BE ,垂足为F .求证:AB =FC .FEDCBADEOCBA24.(10分)如图,在△ABC中,∠BAC=90°,AB=20,AC=15,AD⊥BC,垂足为D.求AD,BD的长25.(10分)如图,△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BD=DE.(1)若∠BAE=40°,求∠C的度数;(2)若△ABC周长为14 cm,AC=6 cm,求DC长.26.(10分)如图1,在4×8的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P、Q分别从点D、A同时出发向右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0.5个单位,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0<t<8).(1)请在4×8的网格纸图2中画出t为6秒时的线段PQ.并求其长度;(2)当t为多少时,△PQB是以BP为底的等腰三角形?27.(12分)如图,△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BE交AC于F,AD交CE于H,连接FH.(1)求证:△ACD≌△BCE;(2)求证:AH=BF;(3)求证:△CFH为等边三角形.28.(12分)(1)操作发现:如图①,D是等边△ABC边BA上一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DC上方作等边△DCF,连接AF.你能发现线段A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2)类比猜想:如图②,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与BD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深入探究:<Ⅰ>如图③,当动点D在等边△ABC边BA上运动时(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下方分别作等边△DCF和等边△DCF′,连接AF、BF′,探究AF、B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探究的结论.<Ⅱ>如图④,当动点D在等边△ABC的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③相同,<Ⅰ>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并证明你得出的结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数学答题纸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三、解答题19.(8分)20.(8分)21.(8分)22.(8分)DEOCBA23.(10分)FE DCBA24.(10分)25.(10分)26.(10分)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答案一、选择题B C D C C D C A二、填空题9.4 10.70°11.50°12.BE=CE(或∠BAE=∠CAE,或∠ABE=∠ACE)13.914.50°15.20°16.2 17.25或7 18.10 三、解答题19.56°20.略 21.72°;54° 22.略23.略24.12,16 25.35°,4 26.5,6 27.略28.(1)AF=BD.证明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C=AC,∠BCA=60°(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理知,DC=CF,∠DCF=60°.∴∠BCA﹣∠DCA=∠DCF﹣DCA,即∠BCD=∠ACF.在△BCD和△ACF中,∵BC=AC,∠BCD=∠ACF,DC=CF,∴△BCD≌△ACF(SAS).∴BD=A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AF=BD仍然成立.通过证明△BCD≌△ACF,即可证明AF=BD.(3)<Ⅰ>AF+BF′=AB.证明如下:由(1)知,△BCD≌△ACF(SAS),则BD=AF.同理△BCF′≌△ACD(SAS),则BF′=AD.∴AF+BF′=BD+AD=AB.<Ⅱ> <Ⅰ>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AB+BF′.证明如下:在△BCF′和△ACD中,∵BC=AC,∠BC F′=∠ACD,F′C=DC,∴△BCF′≌△ACD(SAS).∴BF′=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由(2)知,AF=BD,∴AF=BD=AB+AD=AB+BF′,即AF=AB+BF′.。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16—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16—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试卷2016.1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个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A.1 B.2 C.3 D.4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9 B 2 C=-3 D 33.在实数,﹣,﹣3.14,0,,2.61611611161…(每两个6之间依次多一个1),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8或10 B.8 C.10 D.6或125.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kg精确到0.01kg,可得近似值()A.2.03kg B.2.02kg C.2.0kg D.2kg6.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A.AB=AC,BD=CD B.∠B=∠C,BD=CDC.∠B=∠C,∠BAD=∠CA D.∠ADB=∠ADC,DB=DC(第6题)(第7题)7.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3,AB=5,BC=9,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连结DE,则四边形ABED的周长等于( )A.17 B.18 C.19 D.208.给出下列命题:①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边长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10;②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b 2+c 2=a 2,则∠C=90°;③△ABC 中,若∠A :∠B :∠C=1:5:6,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④△ABC 中,若 a :b :c=1: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假命题的有哪几个(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9. 如图,∠MON =30°,点A 1、A 2、A 3…在射线ON 上,点B 1、B 2、B 3…在射线OM 上,△A 1B 1A 2、△A 2B 2A 3、△A 3B 3A 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1,则△A 6B 6A 7的边长为( ) A .6 B .12C .32D .6410.如图,点P 、Q 分别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ABC 边AB 、BC 上的动点,点P 从顶点A ,点Q 从顶点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 ,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有( )个. ①BP=CM ;②△ABQ ≌△CAP ;③∠CMQ 的度数不变,始终等于60°;④当第秒或第秒时,△PBQ 为直角三角形.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1.925的算术..平方根是 ,64 的立方根是 . 12.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2和a ﹣4,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点A 、D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B=∠E ,要使△ABC ≌△DEF ,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第13题) (第14题) (第16题)B14.如图,在Rt △ABC 中,∠C=90°,AB=8,AD 平分∠BAC ,交BC 边于点D ,若CD=2,则△ABD 的面积为 .15. 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是 ,斜边上的高是 . 16.如图,在△ABC 中,CD ⊥AB 于点D ,E 是AC 的中点,若AD =6,DE =5,则CD 的长为 .17.如图,在钝角△ABC 中,已知∠A 为钝角,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D 、E ,若BD 2+CE 2=DE 2,则∠A 的度数为 °.18.如图,一个上方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紧贴地面,一只蚂蚁由盒外AE 的中点处出发,沿着盒子面爬行到盒内的点C 处,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4,问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第17题) (第18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题,共70分) 19.(本题8分)计算. (1)4)5()1(202--+-+-(2)322781-3+)(20.(本题8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1) 16)2(2=+x (2) 56)1(83-=+x21.(本题6分)(1)尺规作图:如左图,在四边形ABCD 内找一点P ,使得点P 到AB 、BC 的距离相等,并且点P 到点A 、D 的距离也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右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 、B 、C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①△ABC 的面积为_______.②在图中画出与△ABC 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的△A 1B 1C 1.22.(本题6分)如图,已知:在△AFD 和△CEB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E=CF ,∠D=∠B ,AD ∥BC .求证:△AFD ≌△CEB.23.(本题8分)如图,已知:△ABC 中,AB=AC ,M 是BC 的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且BD=CE . (1)求证:MD=ME .(2)若D 为AB 的中点,并且AB=8,求ME 的长.24.(本题6分)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这两条相邻的边称为这个四边形的勾股边。

江苏省无锡市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的平方根是()A. 4B. 2C.D.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A. 或B.C. 或D.3.如图,与左边正方形图案属于全等的图案是()A.B.C.D.4.在3.14159、、-、、π、1.20202020…,这五个数中,无理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下列各图中,一定全等的是()A.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 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等腰三角形C. 各有一个角是,腰长都是3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 底边和顶角都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6.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A. 12,15,18B. 12,35,36C. ,,D. 5,12,137.若x<-1,则等于()A. B. C. 3x D.8.如图,在△ABC中,AQ=PQ,PR=PS,若PR⊥AB,PS⊥AC,垂足分别为点R、S,下列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PR≌△QPS,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C. ①②D. ①③9.野营活动中,小明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的铁皮代替锅,烙一块与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烙好一面后把饼翻身,这块饼能正好落在“锅”中.小丽有四张三角形的铁皮(如图所示),她想选择其中的一张铁皮代替锅,烙一块与所选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烙好一面后,将饼切一刀,然后将两小块都翻身,饼也能正好落在“锅”中.她的选择最多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0.如图1所示为三角形纸片ABC,上有一点P.已知将A,B,C往内折至P时,出现折线,,,其中Q、R、S、T四点会分别在,,,上,如图2所示.若△ABC、四边形PTQR的面积分别为16、5,则△PRS面积为()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1.若,则x2008+2008y= ______ .12.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a+b=______.13.如图,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BCE的周长是53cm,则BC= ______ cm.14.△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则BC的长为______.15.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AF⊥BC,则∠EFC=______°.16.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从左起第1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1,第2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2,以此类推.若OA1=1,则a2016= ______ .17.△ABC中,AB=13,BC=20,AC=21,AD平分∠BAC,M、N分别是AD、AB上的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4,CD=3,∠ABC=∠ACB=∠ADC=45°,则BD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4.0分)19.求x的值:(1)(x-1)3=-27(2)(2x+1)2=;(3)=100.20.已知5a-1的平方根是±3,b、c均为有理数,且b、c满足等式b+c+2=c2+5,求a+b+c的算术平方根.21.如图A、B在方格纸的格点位置上.(1)若要再找一个格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格点C在图中共有______ 个;(2)若要再找一个格点D,使△ABD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格点D在图中共有______ 个;(3)若要再找一个个点E,使△ABE的三边均为无理数,则这样的格点E在图中共有______ 个.22.我们把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B=CB,AD=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AB,OF⊥CB,垂足分别是E,F.求证:OE=OF.23.如图,在△ABC中,已知∠ACB=90°,CA=CB,AD⊥CE于点D,BE⊥CE于点E.(1)求证:AD=CE;(2)连接AE,若AB=5,BE=3,求四边形AEBC的周长和面积.24.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2)指出线段DC和线段B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连接BD,试说明:△ABD的面积和△ACE的面积相等.2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点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1)探索AB与BF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2)若BF=1,求BC的长.26.如图,△ABC中,∠C=90°,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1秒后,△ABP的周长=______;(2)当t=______时,△BCP是以BP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 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7.已知,△ABC中,AC=BC,∠ACB=90°,D为AB的中点,若E在直线AC上任意一点,DF⊥DE,交直线BC于F点.G为EF的中点,延长CG交AB于点H.(1)若E在边AC上.①试说明DE=DF;②试说明CG=GH;(2)若AE=3,CH=5.求边AC的长.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4,4的平方根是±2.故选:D.先求得的值,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得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①当80°为顶角时,其他两角都为50°、50°,②当80°为底角时,其他两角为80°、20°,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以是50°,也可以是80°.故选C.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但已知没有明确此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应分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解决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问题,由于等腰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很多题目在已知不明确的情况下,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正确解题,因此,解决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的边角问题时,要仔细认真,避免出错.3.【答案】C【解析】解: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A、B、D图案均与题干中的图形不重合,所以不属于全等的图案,C中的图案旋转180°后与题干中的图形重合.故选c.根据全等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进行分析判断,对选择项逐个与原图对比验证.本题考查的是全等形的识别,主要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做题,属于较容易的基础题.4.【答案】D【解析】解:无理数有:-,π,1.20202020…共3个.故选D.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常见的三种类型(1)开不尽的方根,如等.(2)特定结构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0.303 003 000 300003…(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0).(3)含有π的绝大部分数,如2π.注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不能只看形式,要看化简结果.如是有理数,而不是无理数.5.【答案】D【解析】解:A、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不一定相等,所以A错误;B、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B错误;C、各有一个角是45°,腰长都是3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C也错误;D、正确,利用了AAS或ASA都可以.故选D此题是一道开放性题,实则还是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此处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但AAA、SSA,无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6.【答案】D【解析】解:A、不是,因为122+152≠182;B、不是,因为122+352≠362;C、不是,因为0.3,0.4,0.5不是正整数;D、是,因为52+122≠132.且5、12、13是正整数.故选D.根据勾股数的定义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此题考查了勾股数,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勾股数的定义,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7.【答案】D【解析】解:∵x<-1,∴2x-1<0,x+1<0,∴|2x-1|+=|2x-1|+=1-2x-1-x=-3x.故选D.将原式化为|2x-1|+,再根据x<-1判断出2x-1和x+1的大小,化简即可.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和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化简.二次根式规律总结:当a≥0时,=a;当a≤0时,=-a.8.【答案】C【解析】解:如图,在RT△APR和RT△APS中,,∴RT△APR≌RT△APS(HL),∴∠AR=AS,①正确;∠BAP=∠1,∵AQ=PQ,∴∠1=∠2,∴∠BAP=∠2,∴QP∥AB,②正确,∵△BRP和△QSP中,只有一个条件PR=PS,再没有其余条件可以证明△BRP≌△QSP,故③错误.故选:C.易证RT△APR≌RT△APS,可得AS=AR,∠BAP=∠1,再根据AQ=PQ,可得∠1=∠2,即可求得QP∥AB,即可解题.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RT△APR≌RT△APS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C【解析】解:如图,第一个沿直角三角形作斜边上的中线切,第二个三角形在钝角处沿20°角的另一边切,第三个三角形在60°角处沿20°角的另一边切,第四个三角形无法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所以,她的选择最多有3种.故选C.根据翻身后饼也能正好落在“锅”中,考虑把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判断出翻折后正好能够重合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得△BTQ的面积和△PTQ的面积相等,△CQR和△PQR的面积相等,△ASR的面积和△PSR的面积相等.又△ABC、四边形PTQR的面积分别为16、5,∴△PRS面积等于(16-5×2)÷2=3.故选C.根据折叠,知△BTQ的面积和△PTQ的面积相等,△CQR和△PQR的面积相等,△ASR的面积和△PSR的面积相等,结合已知△ABC、四边形PTQR的面积分别为16、5,即可求解.此题主要是能够根据折叠,得到重合图形的面积相等.11.【答案】2【解析】解:由,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得解得x=1,故y=0,∴x2008+2008y=12008+20080=2.由于已知等式的两个二次根式有意义,而二次根式要求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由此列不等式组求x、y的值,接着就可以求出结果.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指数运算,属于基础题,需要熟练掌握.12.【答案】11【解析】解:∵,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a=5,b=6,∴a+b=11.故答案为:11.根据无理数的性质,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整数,即可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大小,得出比较无理数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答案】21【解析】解:∵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EB,AE+EC=AC=32cm,∴BE+EC=32cm,∵△BCE的周长是53cm,∴BE+EC+BC=53cm,∴BC=53-BE-EC=53-32=21cm,故答案为:21.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EB,然后根据△BCE的周长是53cm,即可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4.【答案】14或4【解析】解:(1)如图,锐角△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BD=9,在Rt△ACD中AC=13,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CD=5,∴BC的长为BD+DC=9+5=14;(2)钝角△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BD=9,在Rt△ACD中AC=13,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CD=5,∴BC的长为DC-BD=9-5=4.故答案为14或4.分两种情况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CD,再由图形求出BC,在锐角三角形中,BC=BD+CD,在钝角三角形中,BC=CD-BD.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把三角形斜边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解答.15.【答案】45【解析】解:∵DE垂直平分AB,∴AE=BE,∵BE⊥AC,∴△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E=∠ABE=45°,又∵AB=AC,∴∠ABC=(180°-∠BAC)=(180°-45°)=67.5°,∴∠CBE=∠ABC-∠ABE=67.5°-45°=22.5°,∵AB=AC,AF⊥BC,∴BF=CF,∵EF=BC(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BF=EF=CF,∴∠BEF=∠CBE=22.5°,∴∠EFC=∠BEF+∠CBE=22.5°+22.5°=45°.故答案为:45.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然后求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E=∠ABE=45°,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C,然后求出∠CB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F=C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F=EF,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BEF=∠CB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求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22015【解析】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2a1,a3=4a1=4,a4=8a1=8,a5=16a1,以此类推:a2016=22015.故答案是:2201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2a1,得出a3=4a1=4,a4=8a1=8,a5=16a1…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4a1=4,a4=8a1=8,a5=16a1…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17.【答案】12【解析】解:∵AD平分∠BAC,作N关于AD的对称点N′,则N′在AC上,连接MN′,则MN=MN′,过B作BE⊥AC于E,∵BM+MN=BM+MN′,∴BM+MN≥BE(垂线段最短),设AE=x,则CE=21-x,则,解得:x=5,∴BE==12,即BM+MN的最小值是12.通过作辅助线,先找出BM+MN的最小值是BE,设AE=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组可求出x的值,从而得BE的长,即是BM+MN的最小值.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垂线段最短,得三角形的高线BE即是最短路径.18.【答案】【解析】解:作AD′⊥AD,AD′=AD,连接CD′,DD′,如图:∵∠BAC+∠CAD=∠DAD′+∠CAD,即∠BAD=∠CAD′,在△BAD与△CAD′中,,∴△BAD≌△CAD′(SAS),∴BD=CD′.∠DAD′=90°由勾股定理得DD′=,∠D′DA+∠ADC=90°由勾股定理得CD′=,∴BD=CD′=,故答案为:.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AD与∠CAD′的关系,根据SAS,可得△BAD与△CAD′的关系,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与CD′的关系,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作出全等图形是解题关键.19.【答案】解:(1)由题意得x-1=3,解得:x=4;(2)由题意得:2x+1=±2,解得:x=或x=-.(3)由题意得:x-1=±100,解得:x=101,x=-99.【解析】(1)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可得到x-1=3,故此可求得x的值;(2)依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得到2x+1=±2,故此可求得x的值;(3)先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到|x-1|=100,从而可求得x的值.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解:∵5a-1的平方根是±3,∴5a-1=9∴a=2,∵b+c+2=c2+5,∴c=-2,b=9,∴a+b+c=2-2+9=9,∴9的算术平方根是3.【解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实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21.【答案】10;8;16【解析】解:(1)如图所示:AB==2,以B为顶点,BC=BA,这样的C点有2个;以A为顶点,AC=AB,这样的C点有2个;以C为顶点,CA=CB,这样的点有6个,所以使△ABC的等腰三角形,这样的格点C的个数有10个.(2)如图所示:若要再找一个格点D,使△ABD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格点D在图中共有8个.(3)如图所示:若要再找一个个点E,使△ABE的三边均为无理数,则这样的格点E在图中共有16个,故答案为:10;8;16.(1)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B=2,然后分类讨论确定C点位置;(2)找到△ABD的面积为3的格点即为所求;(3)本题需根据勾股定理和图形即可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进行推理计算与作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答案】证明:∵在△ABD和△CBD中,,∴△ABD≌△CBD(SSS),∴∠ABD=∠CBD,∴BD平分∠ABC.又∵OE⊥AB,OF⊥CB,∴OE=OF.【解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欲证明OE=OF,只需推知BD平分∠ABC,所以通过全等三角形△ABD≌△CBD(SSS)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BD=∠CBD,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3.【答案】(1)证明:∵BE⊥CE,AD⊥CE,∠ACB=90°,∴,∠ADE=∠ADC=∠E=90°=∠ACB,∠ACD+∠BCE=90°,∠CBE+∠BCE=90°,∴∠CBE=∠ACD,在△ACD和△CBE中,,∴△ACD≌△CBE(AAS),∴AD=CE;(2)解:连接AE,如图所示:∵∠ACB=90°,CA=CB,∴CA=CB=AB=5,∴AD=CE===4,∵△ACD≌△CBE,∴CD=BE=3,∴DE=CE-CD=1,∴AE===,∴四边形AEBC的周长=AE+BE+BC+AC=+3+5+5=13+;四边形AEBC的面积=△ACE的面积+△BCE的面积=×4×4+×4×3=14.【解析】(1)证出∠CBE=∠ACD,由AAS证明△ACD≌△CB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连接AE,由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A=CB=AB=5,由勾股定理求出AD=CE=4,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BE=3,求出DE=CE-CD=1,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E即可得出四边形AEBC的周长,四边形AEBC的面积=△ACE的面积+△BCE的面积,代入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答案】解:(1)图2中△ABE≌△ACD,证明如下:∵△ABC与△AE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E=AD,∠BAC=∠EAD=90°,∴∠BAC+∠CAE=∠EAD+∠CAE,即∠BAE=∠CAD∵在△ABE和△ACD中,∴△ABE≌△ACD;(2)DC=BE,CD⊥BE,理由:∵△ABE≌△ACD,∴CD=BE,∠ACD=∠B=45°,∵∠ACB=45°,∴∠DCB=90°,∴CD⊥BE;(3)过A作AH⊥BC于H,∵△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H=BC,∴S△BCD=BC•CD=AH•BE,S△ABE=BE•AH,∴S△BCD=2S△ABE,∵△ABE≌△ACD,∴S△ABD+S△ABC=S△ABE=S△ABC+S△ACE,即S△ABD=S△ACE.【解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C,AE=AD,∠BAC=∠EAD=90°,求出∠BAE=∠CAD,根据SAS证△ABE≌△ACD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过A作AH⊥BC于H,根据三角形面积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25.【答案】解:(1)结论:AB=3BF.理由:∵BF∥AC,∴∠C=∠CBF,∵BC平分∠ABF,∴∠ABC=∠CBF,∴∠C=∠ABC,∴AB=AC,∵AD平分∠BAC,∴DC=BD,在△CDE与△DBF中,,∴△CDE≌△DBF(ASA),∴DE=DF,CE=BF,∵AE=2BF,∴AC=3BF,∴AB=3BF.(2)∵AC=AB,CD=BD,DE⊥AC,∴AD⊥BC,∴∠CDA=∠CED=90°,∵∠C=∠C,∴△CED∽△CDA,∴CD2=CE•CA,∵CE=BF=1,AC=3BF=3,∴CD2=3,∴CD=,∴BC=2CD=2.【解析】(1)首先证明AC=AB,再证明△CDE≌△DBF,推出DE=DF,CE=BF,由题意AE=2BF,AC=AB=3BF.(2)只要证明△CED∽△CDA,得CD2=CE•CA,由此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26.【答案】(7+)cm,;1.5s或2.7s【解析】解:(1)如图1所示:由∠C=90°,AB=5cm,BC=3cm,∴AC===4(cm),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出发2秒后,则CP=2cm,∴AP=2cm,∵∠C=90°,∴PB==(cm),∴△ABP的周长为:AP+PB+AB=2+5+=7+(cm),故答案为:(7+)cm,(2)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所示:当点P在边AC上时,CP=BC=3cm,3÷2=1.5(s),此时用的时间为1.5s,△BCP是以BP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②如图3所示:当点P在边AB上时,CP=BC=3cm,过C作斜边AB的高CD,则CD==2.4(cm),在Rt△PCD中,PD===1.8(cm),∴BP=2PD=3.6cm,所以P运动的路程为9-3.6=5.4(cm),则用的时间为5.4÷2=2.7(s),△BCP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当t=1.5s或2.7s 时,△BCP是以BP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1.5s或2.7s;(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6所示:当P点在AC上,Q在BC上,则PC=2t,CQ=t,∵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t+t=4-2t+3-t+5,解得:t=2;②如图7所示:当P点在BC上,Q在AB上,则BQ=t-3,BQ=2t-9∴AQ=5-(t-3)=8-t,CQ=3-(2t-9)=12-2t,∵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4+8-t+12-2t=t-3+2t-9,解得:t=6,综上所述:当t为2s或6s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1)根据速度为每秒2cm,求出出发2秒后CP的长,然后就知A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B的长,最后即可求得周长.(2)由勾股定理得AC=4cm,有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边AC上时;②当点P 在边AB上时;求出点P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果;.(3)分类讨论:当P点在AC上,Q在BC上,则PC=2t,CQ=t,根据题意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当P点在BC上,Q在AB上,则BQ=t-3,BQ=2t-9;根据题意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此题涉及到了动点,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答案】解:(1)①连接CD,∵∠ACB=90°,D为AB的中点,AC=BC,∴CD=AD=BD,又∵AC=BC,∴CD⊥AB,∴∠EDA+∠EDC=90°,∠DCF=∠DAE=45°,∵DF⊥DE,∴∠EDF=∠EDC+∠CDF=90°,∴∠ADE=∠CDF,在△ADE和△CDF中∴△ADE≌△CDF,∴DE=DF.②连接DG,∵∠ACB=90°,G为EF的中点,∴CG=EG=FG,∵∠EDF=90°,G为EF的中点,∴DG=EG=FG,∴CG=DG,∴∠GCD=∠CDG又∵CD⊥AB,∴∠CDH=90°,∴∠GHD+∠GCD=90°,∠HDG+∠GDC=90°,∴∠GHD=∠HDG,∴GH=GD,∴CG=GH.(2)如图,当E在线段AC上时,∵CG=GH=EG=GF,∴CH=EF=5,∵△ADE≌△CDF,∴AE=CF=3,∴在Rt△ECF中,由勾股定理得:,∴AC=AE+EC=3+4=7;如图,当E在线段CA延长线时,AC=EC-AE=4-3=1,综合上述AC=7或1.【解析】(1)①连接CD,推出CD=AD,∠CDF=∠ADE,∠A=∠DCB,证△ADE≌△CDF 即可;②连接DG,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求出CG=EG=GF=DG,推出∠GCD=∠GDC,推出∠GDH=∠GHD,推出DG=GH即可;(2)求出EF=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C,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28、如图,在△ABC中,∠BAC=90°,AB=AC,BD平分∠ABC时(本题8分)
(1)若CE⊥BD于E,①∠ECD=0;
②求证:BD=2EC;
(2)如图,点P是射线BA上A点右边一动点,以CP为斜边作等腰直角△CPF,其中∠F=90°,点Q为∠FPC与∠PF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当点P运动时,点Q是否一定在射线BD上?若在,请证明,若不在;请说明理由.
11、近似 数3.20×106精确到万

12、如图,则小正方形的面积S=
13、若a< <b,且a,b为连续正整数,则b2﹣a2=
14、实数 、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 =
15、已知 ,则 =
16、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0°,则它的顶角是
17、如图,在△ABC中,∠C=90°,BD是∠ABC的平分线,DE⊥AB,AC=8cm,AE=4cm,则DE的长是
∵4x+2y+1的立方根是1,
∴4x+2y+1=1,
∴y=﹣4,(2分)
4x﹣2y=4×2﹣2×(﹣4)=16,
∴4x﹣2y的平方根是±4.(4分)
22、∵AE=AC,AD平分∠BAC
∴AD垂直平分CE(三线合一)
∴CD=ED(2分)
∴∠DEC=∠DCE(3分)
∵EF∥BC
∴∠FEC=∠DCE
∴∠DEC=∠FEC
(2)求AB的长
(2)若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则△BDP周长的最小值=
27、在△ABC中,AB=8,BC=10,AC=6,动点P从点C出发,沿着CB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到达点B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解答下列问题:(本题8分)
(1)求BC上的高;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美丽的车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 B.6 C.7 D.25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则它的周长为()A.17 B.20 C.22 D.17或22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B.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D.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5.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6.已知△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B :∠C=3:4:5B .a :b :c=5:12:13C .a 2=b 2﹣c 2D .∠A=∠C ﹣∠B7.在联合会上,有A 、B 、C 三名选手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是在△ABC 的( )A .三边中线的交点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 .三边中垂线的交点D .三边上高的交点8.如图,BD 是∠ABC 平分线,DE ⊥AB 于E ,AB=36cm ,BC=24cm ,S △ABC =144cm 2,则DE 的长是( )A .4.8cmB .4.5cmC .4cmD .2.4cm9.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上画有两条线段.现在要再画一条,使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满足条件的线段有( )A .2条B .3条C .4条D .5条10.如图所示,已知∠AOB=α,在射线OA 、OB 上分别取点OA 1=OB 1,连结A 1B 1,在B 1A 1、B 1B 上分别取点A 2、B 2,使B 1B 2=B 1A 2,连结A 2B 2…按此规律下去,记∠A 2B 1 B 2=θ1,∠A 3B 2B 3=θ2,…,∠A n+1B n B n+1=θn ,则θ2016﹣θ2015的值为(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3分,共24分.)1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共有条对称轴.12.△ABC是等腰三角形,若∠A=80°,则∠B= .13.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cm、8cm,则斜边上高的长是cm.14.如图,∠1=∠2,要使△ABE≌△AC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15.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16.如图,△OAD≌△OBC,且∠O=70°,∠AEB=100°,则∠C= °.17.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18.已知:如图,AD、B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AD⊥BE,AD=8,BF=5,则AC的长等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6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9.作图题:(1)如图,在图1所给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标号为①②③的三个三角形均为格点三角形(顶点在方格顶点处),请按要求将图2中的指定图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使它们与标号为①②③的三个三角形分别对应全等.(分割线画成实线)(2)如图3,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①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②请直线L上找到一点P,使得PC+PB的距离之和最小.2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B=CD,A、F、E、C在同一直线上,∠ABE=∠CDF.(1)试说明:△ABE≌△CDF;(2)试说明:AF=CE.21.中菲黄岩岛争端持续,我海监船加大黄岩岛附近海域的巡航维权力度.如图,OA⊥OB,OA=36海里,OB=12海里,黄岩岛位于O点,我国海监船在点B处发现有一不明国籍的渔船,自A点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驶向黄岩岛所在地点O,我国海监船立即从B处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某直线去拦截这艘渔船,结果在点C处截住了渔船.(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处的位置;(2)求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22.如图,△ACB与△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点D为AB边上的一点,(1)试说明:∠EAC=∠B;(2)若AD=10,BD=24,求DE的长.23.如图,△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CF是边AB上的中线,且DC=BF,DE⊥CF于E,问E是CF 的中点吗?试说明理由.24.探索研究.请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ABC中,∠A=90°,∠B=67.5°,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并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图不够可以自己画.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2)已知等腰△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连接AD,若△ABD和△ACD都是等腰三角形,则∠B的度数为(请画出示意图,并标明必要的角度).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12,AB=CD,BD=15,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D→A→D匀速移动,点F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向点B作匀速移动,点G从点B出发沿BD向点D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移动时间为t秒.(1)试说明:AD∥BC;(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有△DEG与△BFG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次?并分别求出此时的移动时间t和G点的移动距离.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美丽的车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第1,2,3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2.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 B.6 C.7 D.25【考点】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建立格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AB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B==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格点三角形中勾股定理的应用.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则它的周长为()A.17 B.20 C.22 D.17或22【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即是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长求周长;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和9,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1)若4为腰长,9为底边长,由于4+4<9,则三角形不存在;(2)若9为腰长,则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9+9+4=2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B.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D.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画出图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判断即可.【解答】解:A、∵△ABC≌△DEF,∴AB=DE,∠B=∠E,BC=EF,∵AM是△ABC的中线,DN是△DEF中线,∴BC=2BM,EF=2EN,∴BM=EN,在△ABM和△DEN中∴△ABM≌△DEN(SAS),∴AM=DN,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如教师用得含30度的三角板和学生用的含30度的三角板就不全等,错误,故本选项正确;C、∵△ABC≌△DEF,∴AB=DE,∠B=∠E,∵AM是△ABC的高,DN是△DEF的高,∴∠AMB=∠DNE=90°,在△ABM和△DEN中∴△ABM≌△DEN,∴AM=DN,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AAS即可推出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除具有定理SAS,ASA,AAS,SSS外,还有HL定理..5.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得到三角形全等,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答】解: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依据SSS可判定△COD≌△C'O'D'(SSS),则△COD≌△C'O'D',即∠A'O'B'=∠AO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已知△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3:4:5 B.a:b:c=5:12:13C.a2=b2﹣c2D.∠A=∠C﹣∠B【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A、∵∠A:∠B:∠C=3:4:5,且∠A+∠B+∠C=180°,可求得∠C≠90°,故△ABC不是直角三角形;B、不妨设a=5,b=12,c=13,此时a2+b2=132=c2,即a2+b2=c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C、由条件可得到a2+c2=b2,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ABC是直角三角形;D、由条件∠A=∠C﹣∠B,且∠A+∠B+∠C=180°,可求得∠C=90°,故△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可以利用定义也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7.在联合会上,有A、B、C三名选手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是在△ABC的()A.三边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D.三边上高的交点【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为使游戏公平,要使凳子到三个人的距离相等,于是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可知,要放在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上.【解答】解:∵三角形的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中间的凳子的距离相等,∴凳子应放在△ABC的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最适当.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能力,要注意培养.想到要使凳子到三个人的距离相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BD是∠ABC平分线,DE⊥AB于E,AB=36cm,BC=24cm,S△ABC=144cm2,则DE的长是()A.4.8cm B.4.5cm C.4cm D.2.4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过点D作DF⊥BC交BC的延长线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S△ABC =S△ABD+S△BCD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BC交BC的延长线于F,∵BD是∠ABC平分线,DE⊥AB于E,∴DE=DF ,∵S △ABC =S △ABD +S △BCD ,AB=36cm ,BC=24cm ,∴×36×DE+×24×DF=144,即18DE+12DE=144,解得DE=4.8c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上画有两条线段.现在要再画一条,使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满足条件的线段有( )A .2条B .3条C .4条D .5条【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能满足条件的线段有4条.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10.如图所示,已知∠AOB=α,在射线OA 、OB 上分别取点OA 1=OB 1,连结A 1B 1,在B 1A 1、B 1B 上分别取点A 2、B 2,使B 1B 2=B 1A 2,连结A 2B 2…按此规律下去,记∠A 2B 1 B 2=θ1,∠A 3B 2B 3=θ2,…,∠A n+1B n B n+1=θn ,则θ2016﹣θ2015的值为( )A .B .C .D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用α表示出∠A 1B 1O ,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用α表示出θ1,再用θ1表示出θ2,并求出θ2﹣θ1,依此类推求出θ3﹣θ2,…,θ2013﹣θ2012,即可得解.【解答】解:∵OA 1=OB 1,∠AOB=α,∴∠A 1B 1O=(180°﹣α),∴(180°﹣α)+θ1=180,整理得,θ1=,∵B 1B 2=B 1A 2,∠A 2B 1B 2=θ1,∴∠A 2B 2B 1=(180°﹣θ1),∴(180°﹣θ1)+θ2=180°,整理得θ2==,∴θ2﹣θ1=﹣==,同理可求θ3==,∴θ3﹣θ2=﹣==,依此类推,θ2016﹣θ2015=.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图形的变化规律,依次求出相邻的两个角的差,得到分母成2的指数次幂变化,分子不变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3分,共24分.)1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共有 4 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对称轴的定义,直接作出图形的对称轴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共有4条对称轴.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根据定义得出个正多边形的对称轴条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ABC 是等腰三角形,若∠A=80°,则∠B= 80°或50°或2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此题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C为顶角;②∠A为顶角,∠B为底角;③∠B为顶角,∠A为底角.【解答】解:∵∠A=80°,△ABC是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①当∠C为顶角时,∠B=∠A=80°;②当∠A为顶角时,∠B=(180°﹣80°)÷2=50°;③当∠B为顶角时,∠B=180°﹣80°×2=20°;综上所述:∠B的度数为80°、50°、20°.故答案为:80°或50°或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分三种情况讨论,不要漏解.13.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cm、8cm,则斜边上高的长是 4.8 cm.【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然后从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求法入手,代入公式后计算即可.【解答】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cm,8cm,∴斜边长为=10cm.∵直角三角形面积=×一直角边长×另一直角边长=×斜边长×斜边的高,代入题中条件,即可得:斜边高=4.8cm.故答案为:4.8.【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看清条件即可.14.如图,∠1=∠2,要使△ABE≌△AC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B=∠C (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题意,易得∠AEB=∠AEC,又AE公共,所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容易寻找添加条件.【解答】解:∵∠1=∠2,∴∠AEB=∠AEC,又 AE公共,∴当∠B=∠C时,△ABE≌△ACE(AAS);或BE=CE时,△ABE≌△ACE(SAS);或∠BAE=∠CAE时,△ABE≌△ACE(ASA).【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5.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10 c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要求所用细线的最短距离,需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解答】解:将长方体展开,连接A、B′,∵AA′=1+3+1+3=8(cm),A′B′=6cm,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10cm.故答案为:10.【点评】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本题就是把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化立体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16.如图,△OAD≌△OBC,且∠O=70°,∠AEB=100°,则∠C= 15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CAE=∠O+∠D=∠O+∠C,推出∠AEB=∠C+∠CAE=∠C+∠O+∠C,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OAD≌△OBC,∴∠C=∠D,∵∠CAE=∠O+∠D=∠O+∠C,∴∠AEB=∠C+∠CAE=∠C+∠O+∠C,∵∠O=70°,∠AEB=100°,∴100°=70°+2∠C,∴∠C=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C=∠D和推出∠AEB=∠O+2∠C.17.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5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由AE⊥AB,EF⊥FH,BG⊥AG,可以得到∠EAF=∠ABG,而AE=AB,∠EFA=∠AGB,由此可以证明△EFA≌△ABG,所以AF=BG,AG=EF;同理证得△BGC≌△DHC,GC=DH,CH=BG,故FH=FA+AG+GC+CH=3+6+4+3=16,然后利用面积的割补法和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图形的面积.【解答】解:∵AE⊥AB且AE=AB,EF⊥FH,BG⊥FH⇒∠FED=∠EFA=∠BGA=90°,∠EAF+∠BAG=90°,∠ABG+∠BAG=90°⇒∠EAF=∠ABG,∴AE=AB,∠EFA=∠AGB,∠EAF=∠ABG⇒△EFA≌△ABG∴AF=BG,AG=EF.同理证得△BGC≌△DHC得GC=DH,CH=BG.故FH=FA+AG+GC+CH=3+6+4+3=16故S=(6+4)×16﹣3×4﹣6×3=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相关知识.作辅助线是本题的关键.18.已知:如图,AD、B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AD⊥BE,AD=8,BF=5,则AC的长等于13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ASA证得△AFB≌△DFB,得出AB=BD,AF=FD=AD=4,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AG,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解答】解:∵AD⊥BE,∴∠AFB=∠DFB=90°,在△AFB 和△DFB 中∴△AFB ≌△DFB ,∴AB=BD ,AF=FD=AD=4,∴AB=BD===,∵BD=DC ,∴BC=2, 作AG ⊥BC 于G ,∵S △ABD =BD •AG=AD •BF ,∴AG===,∴DG===,∴CG=+=∴AC===13;故答案为:13.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作出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6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9.作图题:(1)如图,在图1所给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标号为①②③的三个三角形均为格点三角形(顶点在方格顶点处),请按要求将图2中的指定图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使它们与标号为①②③的三个三角形分别对应全等.(分割线画成实线)(2)如图3,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①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②请直线L上找到一点P,使得PC+PB的距离之和最小.【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1)根据图1中三角形的边长将图2中的图形分割即可;(2)①作出各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②连接CB′交直线l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点.【解答】解:(1)如图2所示;(2)①如图3所示;②如图3,点P即为所求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B=CD,A、F、E、C在同一直线上,∠ABE=∠CDF.(1)试说明:△ABE≌△CDF;(2)试说明:AF=C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E=∠DAF,又由AB=CD,∠ABE=∠CDF,即可证明△ABC≌△DEF;(2)由△ABC≌△DEF,得到AE=CF,所以AE﹣EF=CF﹣EF,即AF=CE.【解答】解:(1)∵AB∥CD,∴∠BAE=∠DAF,在△ABC和△DEF中,∴△ABC≌△DEF.(2)∵△ABC≌△DEF,∴AE=CF,∴AE﹣EF=CF﹣EF,∴AF=CE.【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1.中菲黄岩岛争端持续,我海监船加大黄岩岛附近海域的巡航维权力度.如图,OA⊥OB,OA=36海里,OB=12海里,黄岩岛位于O点,我国海监船在点B处发现有一不明国籍的渔船,自A点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驶向黄岩岛所在地点O,我国海监船立即从B处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某直线去拦截这艘渔船,结果在点C处截住了渔船.(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处的位置;(2)求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1)由题意得,我海监船与不明渔船行驶距离相等,即在OA上找到一点,使其到A点与B点的距离相等,所以连接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连接BC,利用第(1)题中作图,可得BC=AC.在直角三角形BO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122+(36﹣BC)2=BC2,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OA交于点C;(2)连接BC,由作图可得:CD为AB的中垂线,则CB=CA.由题意可得:OC=36﹣CA=36﹣CB.∵OA⊥OB,∴在Rt△BOC中,BO2+OC2=BC2,即:122+(36﹣BC)2=BC2,解得BC=20.答: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为20海里.【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不仅仅能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而且它也是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重要的等量关系.22.如图,△ACB与△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点D为AB边上的一点,(1)试说明:∠EAC=∠B;(2)若AD=10,BD=24,求DE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由于△ACB与△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CE,CB=CA,∠B=∠CAB=45°,∠ACB=∠ECD=90°,于是∠ACE+∠ACD=∠ACD+∠BCD,根据等式性质可得∠ACE=∠BCD,利用SAS可证△ACE ≌△BC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解答;(2)根据△ACE≌△BCD,于是∠EAC=∠B=45°,AE=BD=24,易求∠EAD=90°,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DE=26.【解答】解:(1)∵∠ACB=∠ECD=90°,∴∠ACB﹣∠ACD=∠ECD﹣∠ACD,∴∠ECA=∠DCB,∵△ACB和△ECD都是等腰三角形,∴EC=DC,AC=BC,在△ACE和△BCD中,,∴△ACE≌△BCD,∴∠EAC=∠B.(2)∵△ACE≌△BCD,∴AE=BD=24,∵∠EAC=∠B=45°∴∠EAD=∠EAC+∠CAD=90°,∴在Rt△ADE中,DE2=EA2+AD2,∴DE2=102+242,∴DE=26.【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先证明△ACE≌△BCD,从而求出AE,以及∠EAD=90°.23.如图,△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CF是边AB上的中线,且DC=BF,DE⊥CF于E,问E是CF 的中点吗?试说明理由.【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连接D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F=BF=AB,然后求出CD=D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即可.【解答】解:E是CF的中点,理由如下:如图,连接DF,∵AD是边BC上的高,CF是边AB上的中线,∴DF=BF=AB,∵DC=BF,∴CD=DF,∵DE⊥CF,∴E是CF的中点.【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探索研究.请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ABC中,∠A=90°,∠B=67.5°,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并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图不够可以自己画.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2)已知等腰△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连接AD,若△ABD和△ACD都是等腰三角形,则∠B的度数为45°或36°(请画出示意图,并标明必要的角度).【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A=90°,∠B=67.5°,则∠C=22.5°,要使分割成的两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必须要得出一个角为22.5°,或另一个角为67.5,因此需要把90°的角或67.5°的角得出22.5,从这两个角入手分出22.5°的角解决问题;(2)要使分成的△ABD和△ACD都是等腰三角形,首先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次想到“黄金三角形”,由此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如图,(2)如图,【点评】此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特殊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12,AB=CD,BD=15,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D→A→D匀速移动,点F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向点B作匀速移动,点G从点B出发沿BD向点D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移动时间为t秒.(1)试说明:AD∥BC;(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有△DEG与△BFG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次?并分别求出此时的移动时间t和G点的移动距离.【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由AD=BC=12,AB=CD,BD为公共边,所以可证得△ABD≌△CDB,所以可知∠ADB=∠CBD,所以AD∥BC;(2)设运动时间为t,设G点的移动距离为y,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1)证明:在△ABD和△CDB中,,∴△ABD≌△CDB,∴∠ADB=∠CBD,∴AD∥BC,(2)解:设G点的移动距离为y,∵AD∥BC,∴∠EDG=∠FBG,若△DEG与△BFG全等,则有△DEG≌△BFG或△DGE≌△BFG,可得:DE=BF,DG=BG;或DE=BG,DG=BF,①当E由D到A,即0<t≤3时,有4t=12﹣t,解得:t=2.4,∵y=15﹣y,∴y=7.5,或4t=y,解得:t=1,∵12﹣t=15﹣y,∴y=4,②当F由A返回到D,即3<t≤6时,有24﹣4t=12﹣t,解得:t=4,∵y=15﹣y,∴y=7.5,或24﹣4t=y,解得:t=4.2∵12﹣t=15﹣y,y=7.2,综上可知共有三次,移动的时间分别为1秒、2.4秒、4秒、4.2秒,移动的距离分别为4、7.5、7.5、7.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第(2)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好三角形全等解得.。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16的算术平方根是()A.4 B.﹣4 C.±4 D.83.在实数﹣、0、﹣、201六、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4.假设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别离为2和5,那么那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9 B.12 C.7或9 D.9或125.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别离为3和4.那么第三边的长为()A.5 B.C.D.5或6.在Rt△ABC中,∠C=90°,AC=9,BC=12,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A.B.C.D.7.如图,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AD∥BC B.DF∥BE C.∠D=∠B D.∠A=∠C8.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那么BC的长为()A.﹣1 B.+1 C.﹣1 D.+19.如图,已知Rt△ABC中,∠C=90°,∠A=30°,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符合条件的P点有()A.5个B.6个C.7个D.8个10.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以下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AE=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1.9的平方根是,﹣的绝对值是.12.把按四舍五入法精准到的近似值是.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120°,那么它的底角是.14.假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别离是4cm,5cm,那么它的面积是cm2.15.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极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假设AB=3cm,BC=5cm,那么重叠部份△DEF的面积是cm2.16.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EF=BF,那么∠EFC=°.17.如图,△ABC中,AB=AC=13,BC=10,AD是BC边上的中线,F是AD上的动点,E 是AC边上的动点,那么CF+EF的最小值为.18.如图,方格纸中△ABC的3个极点别离在小正方形的极点(格点)上,如此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图中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个(不含△ABC).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进程或演算步骤.)19.(10分)计算①﹣﹣()2②|﹣3|﹣(π﹣)0﹣.20.(10分)求以下各式中x的值①(x﹣1)2﹣25=0②5(x﹣3)3﹣40=0.21.(6分)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B=∠DEF,BE=CF.求证:AC=DF.22.(8分)已知5x﹣1的平方根是±3,4x+2y+1的立方根是1,求4x﹣2y的平方根.23.(6分)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我海监船加大钓鱼岛海域的巡航维权利度.如图,OA ⊥OB,OA=45海里,OB=15海里,钓鱼岛位于O点,我国海监船在点B处发觉有一不明国籍的渔船,自A点动身沿着AO方向匀速驶向钓鱼岛所在地址O,我国海监船当即从B 处动身以相同的速度沿某直线去拦截这艘渔船,结果在点C处截住了渔船.(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处的位置;(2)求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24.(10分)如图,已知点D为OB上的一点,按以下要求进行作图.(1)作∠AOB的平分线OC;(2)在OC上取一点P,使得OP=a;(3)爱动脑筋的小刚通过认真观看后,进行如下操作:在边OA上取一点E,使得PE=PD,这时他发觉∠OEP与∠ODP之间存在必然的数量关系,请写出∠OEP与∠OD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10分)探讨: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在边CB、AC的延长线上截取BE=CD,连结BD、AE,延长DB交AE于点F.(1)求证:△BAE≌△CBD;(2)∠BFE=°.应用:将图1的△ABC别离改成正方形ABCM和正五边形ABCMN,如图二、3,在边CB、MC的延长线上截取BE=CD,连结BD、AE,延长DB交AE于点F,那么图2中∠BFE=°;图3中∠BFE=°.拓展:假设将图1的△ABC改成正n边形,其它条件不变,那么∠BFE=°(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26.(12分)如图1,△ABC中,CD⊥AB于D,且BD:AD:CD=2:3:4,(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2)已知S△ABC=10cm2,如图2,动点M从点B动身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BA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动身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抵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运动的时刻为t(秒),①假设△DMN的边与BC平行,求t的值;②假设点E是边AC的中点,问在点M运动的进程中,△MDE可否成为等腰三角形?假设能,求出t的值;假设不能,请说明理由.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第一个,第四个.共两个.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觅对称轴,图形两部份折叠后可重合.2.16的算术平方根是()A.4 B.﹣4 C.±4 D.8【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若是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术平方根,直接利用此概念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的平方是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4.应选A.【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此题要注意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3.在实数﹣、0、﹣、201六、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无理数.【分析】依照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穷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解答即可.【解答】解:﹣、π、…是无理数,应选:B.【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无理数的概念,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穷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2021•宿迁)假设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别离为2和5,那么那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9 B.12 C.7或9 D.9或12【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和2,而没有明确腰、底别离是多少,因此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可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腰为5时,依照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此情形成立,周长=5+5+2=12;当腰长为2时,依照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此情形不成立;因此那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2.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必然要想到两种情形,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类情形是不是能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超级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5.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别离为3和4.那么第三边的长为()A.5 B.C.D.5或【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此题中没有指明哪个是直角边哪个是斜边,故应该分情形进行分析.【解答】解:(1)当两边均为直角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5,(2)当4为斜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应选:D.【点评】题要紧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运用,注意分情形进行分析.6.在Rt△ABC中,∠C=90°,AC=9,BC=12,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A.B.C.D.【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第一依照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B的长,再依照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即可求出那么点C到AB的距离.【解答】解:在Rt△ABC中,∠C=90°,那么有AC2+BC2=AB2,∵AC=9,BC=12,∴AB==15,∵S△ABC=AC•BC=AB•h,∴h===.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运用勾股定理,确信AB为斜边.7.如图,点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AD∥BC B.DF∥BE C.∠D=∠B D.∠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依照以上定理逐个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D=∠B,理由是:∵在△ADF和△CBE中∴△ADF≌△CBE(SAS),即选项C正确;具有选项A、选项B,选项D的条件都不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8.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那么BC的长为()A.﹣1 B. +1 C.﹣1 D. +1【考点】勾股定理.【分析】依照∠ADC=2∠B,∠ADC=∠B+∠BAD判定出DB=DA,依照勾股定理求出DC 的长,从而求出BC的长.【解答】解:∵∠ADC=2∠B,∠ADC=∠B+∠BAD,∴∠B=∠DAB,∴DB=DA=5,在Rt△ADC中,DC===1,∴BC=+1.应选D.【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勾股定理,关键是熟练把握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必然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同时涉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二者结合,是一道好题.9.如图,已知Rt△ABC中,∠C=90°,∠A=30°,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符合条件的P点有()A.5个B.6个C.7个D.8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依照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结合图形即可取得结论.【解答】解:如图,第1个点在CA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BA=AP;第2个点在CB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AB=PB;第3个点在AC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AB=PB;第4个点在BC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AB=PA;第5个点在BC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AB=PB;第6个点在AC上,取一点P,使∠PBA=∠PAB;∴符合条件的点P有6个点.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来解决实际问题,其关键是依照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再利用数学知识来求解.10.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以下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AE=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易证△ABD≌△EBC,可得∠BCE=∠BDA,AD=EC可得①②正确,再依照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DAE=∠DCE,即③正确,依照③可求得④正确.【解答】解:①∵BD为△ABC的角平分线,∴∠ABD=∠CBD,∴在△ABD和△EBC中,,∴△ABD≌△EBC(SAS),…①正确;②∵BD为△ABC的角平分线,BD=BC,BE=BA,∴∠BCD=∠BDC=∠BAE=∠BEA,∵△ABD≌△EBC,∴∠BCE=∠BDA,∴∠BCE+∠BCD=∠BDA+∠BDC=180°,…②正确;③∵∠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DCE=∠DAE,∴△ACE为等腰三角形,∴AE=EC,∵△ABD≌△EBC,∴AD=EC,∴AD=AE=EC.…③正确;④过E作EG⊥BC于G点,∵E是BD上的点,∴EF=EG,∵在RT△BEG和RT△BEF中,,∴RT△BEG≌RT△BEF(HL),∴BG=BF,∵在RT△CEG和RT△AFE中,,∴RT△CEG≌RT△AFE(HL),∴AF=CG,∴BA+BC=BF+FA+BG﹣CG=BF+BG=2BF.…④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此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相等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1.9的平方根是±3,﹣的绝对值是.【考点】实数的性质;平方根.【分析】利用平方的意义,计算9的平方根,依照绝对值的意义,计算﹣的绝对值.【解答】解:因为(±3)2=9,因此9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一个数的平方根、绝对值.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12.把按四舍五入法精准到的近似值是.【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第一确信精准到哪一名,然后按要求四舍五入即可取得答案;【解答】解:∵中是指9所表示的数位,且7>5∴把按四舍五入法精准到的近似值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解题的关键是依照题意确信需要精准的数位.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120°,那么它的底角是3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20°,因此120°只能为顶角,从而可求出底角.【解答】解:∵120°为三角形的顶角,∴底角为:(180°﹣120°)÷2=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从而可求出解.14.假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别离是4cm,5cm,那么它的面积是20cm2.【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面积.【分析】依照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斜边,然后依照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长5cm,∴斜边=2×5=10cm,∴面积=×10×4=20cm2.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求出斜边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5.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极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假设AB=3cm,BC=5cm,那么重叠部份△DEF的面积是cm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依照折叠的性质知:AE=A′E,AB=A′D;可设AE为x,用x表示出A′E和DE的长,进而在Rt△A′DE中求出x的值,即可取得A′E的长;进而可求出△A′ED和梯形A′EFD 的面积,二者的面积差即为所求的△DEF的面积.【解答】解:设AE=A′E=x,那么DE=5﹣x;在Rt△A′ED中,A′E=x,A′D=AB=3cm,ED=AD﹣AE=5﹣x;由勾股定理得:x2+9=(5﹣x)2,解得x=;∴①S△DEF=S梯形A′DFE﹣S△A′DE=(A′E+DF)•A′D﹣A′E•A′D=×(5﹣x+x)×3﹣×x×3=×5×3﹣××3=(cm2);或②S△DEF=ED•AB÷2=(5﹣)×3÷2=(cm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折叠变换,能够依照折叠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E、A′E的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EF=BF,那么∠EFC= 45°.【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DE垂直平分AB,依照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又由BE⊥AC,可求得∠A∠ABE=45°,然后由AB=AC,BF=EF,求得答案.【解答】解:∵DE垂直平分AB,∴AE=BE,∴∠A=∠ABE,∵BE⊥AC,∴∠A=∠ABE=45°,∵AB=AC∴∠ABC=∠C=°,∴∠EBC=∠ABC﹣∠ABE=°,∵BF=EF,∴∠BEF=∠EBC=°,∴∠EFC=∠EBC+∠BEF=45°.故答案为:45.【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把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7.如图,△ABC中,AB=AC=13,BC=10,AD是BC边上的中线,F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的动点,那么CF+EF的最小值为.【考点】轴对称-最短线路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作E关于AD的对称点M,连接CM交AD于F,连接EF,过C作CN⊥AB于N,依照三线合必然理求出BD的长和AD⊥BC,依照勾股定理求出AD,依照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N,依照对称性质求出CF+EF=CM,依照垂线段最短得出CF+EF≥,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作E关于AD的对称点M,连接CM交AD于F,连接EF,过C作CN⊥AB于N,∵AB=AC=13,BC=10,AD是BC边上的中线,∴BD=DC=5,AD⊥BC,AD平分∠BAC,∴M在AB上,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D==12,∴S△ABC=×BC×AD=×AB×CN,∴CN===,∵E关于AD的对称点M,∴EF=FM,∴CF+EF=CF+FM=CM,依照垂线段最短得出:CM≥CN,即CF+EF≥,即CF+EF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线路问题,关键是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题目具有必然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18.如图,方格纸中△ABC的3个极点别离在小正方形的极点(格点)上,如此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图中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7个(不含△A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SSS判定两三角形全等.认真观看图形可得答案.【解答】解:如下图每一个大正方形上都可作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因此共有八个全等三角形,除去△ABC外有七个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考查的是SSS判定三角形全等,注意观看图形,数形结合是解决此题的又一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进程或演算步骤.)19.(10分)(2016秋•锡山区期中)计算①﹣﹣()2②|﹣3|﹣(π﹣)0﹣.【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分析】①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概念计算即可取得结果;②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零指数幂法那么,和算术平方根概念计算即可取得结果.【解答】解:①原式=2+3﹣7=﹣2;②原式=﹣3﹣1﹣5=﹣9.【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把握运算法那么是解此题的关键.20.(10分)(2016秋•锡山区期中)求以下各式中x的值①(x﹣1)2﹣25=0②5(x﹣3)3﹣40=0.【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1)第一把﹣25移到方程右边,然后再依照平方根可得x﹣1=±5,然后再计算出x的值;(2)第一把﹣40移到方程右边,然后再两边同时除以5,然后再依照立方根概念可得答案.【解答】解:(1)(x﹣1)2﹣25=0,x﹣1=±5,那么x﹣1=5,x﹣1=﹣5,解得:x=6或x=﹣4;(2)5(x﹣3)3=40,(x﹣3)3=8,x﹣3=2,x=5.【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关键是把握若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若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那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21.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B=∠DEF,BE=CF.求证:AC=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依照BE=CF,求出BC=EF,依照AAS推出△ABC≌△DEF,依照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出即可.【解答】证明:∵BE=CF(已知),∴BE+EC=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AAS),∴AC=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ABC≌△DEF,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2.已知5x﹣1的平方根是±3,4x+2y+1的立方根是1,求4x﹣2y的平方根.【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依照平方根的概念可得5x﹣1=9,计算出x的值;再依照立方根概念可得4x+2y+1=1,进而计算出y的值,然后可得4x﹣2y的值,再算平方根即可.【解答】解:∵5x﹣1的算术平方根为3,∴5x﹣1=9,∴x=2,∵4x+2y+1的立方根是1,∴4x+2y+1=1,∴y=﹣4,∴4x﹣2y=4×2﹣2×(﹣4)=16,∴4x﹣2y的平方根是±4.【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关键是把握若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若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那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23.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我海监船加大钓鱼岛海域的巡航维权利度.如图,OA⊥OB,OA=45海里,OB=15海里,钓鱼岛位于O点,我国海监船在点B处发觉有一不明国籍的渔船,自A点动身沿着AO方向匀速驶向钓鱼岛所在地址O,我国海监船当即从B处动身以相同的速度沿某直线去拦截这艘渔船,结果在点C处截住了渔船.(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处的位置;(2)求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1)由题意得,我渔政船与不明船只行驶距离相等,即在OA上找到一点,使其到A点与B点的距离相等,因此连接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利用第(1)题中的BC=AC设BC=x海里,那么AC=x海里.在直角三角形BOC中,BC=x海里、OC=(45﹣x)海里,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152+(45﹣x)2=x2,解得即可.【解答】解:(1)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OA交于点C;(2)设BC为x海里,那么CA也为x海里,∵∠O=90°,∴在Rt△OBC中,BO2+OC2=BC2,即:152+(45﹣x)2=x2,解得:x=25,答:我国渔政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为25海里.【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不单单能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而且它也是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重要的等量关系.24.(10分)(2016秋•锡山区期中)如图,已知点D为OB上的一点,按以下要求进行作图.(1)作∠AOB的平分线OC;(2)在OC上取一点P,使得OP=a;(3)爱动脑筋的小刚通过认真观看后,进行如下操作:在边OA上取一点E,使得PE=PD,这时他发觉∠OEP与∠ODP之间存在必然的数量关系,请写出∠OEP与∠OD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作图—大体作图.【分析】(1)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AOB的两边别离相交,再以两交点为圆心,以大于两交点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与O作射线OC即可;(2)在OC上取一点P,使得OP=a;(3)以O为圆心,以OD为半径作弧,交OA于E2,连接PE2,作PM⊥OA于M,PN⊥OB于N,依照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M=PN,利用HL证明△E2PM ≌△DPN,得出∠OE2P=∠ODP,再依照平角的概念即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OC即为所求;(2)如图,OP=a;(3)∠OEP=∠ODP或∠OEP+∠ODP=180°.理由是:以O为圆心,以OD为半径作弧,交OA于E2,连接PE2,作PM⊥OA于M,PN⊥OB于N,那么PM=PN.在△E2PM和△DPN中,,∴△E2PM≌△DPN(HL),∴∠OE2P=∠ODP;以P为圆心,以PD为半径作弧,交OA于另一点E1,连接PE1,那么此点E1也符合条件PD=PE1,∵PE2=PE1=PD,∴∠PE2E1=∠PE1E2,∵∠OE1P+∠E2E1P=180°,∵∠OE2P=∠ODP,∴∠OE1P+∠ODP=180°,∴∠OEP与∠ODP所有可能的数量关系是:∠OEP=∠ODP或∠OEP+∠ODP=180°.【点评】此题要紧考查了角平分线的作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都是大体作图,需要熟练把握,另外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25.(10分)(2016秋•锡山区期中)探讨: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在边CB、AC 的延长线上截取BE=CD,连结BD、AE,延长DB交AE于点F.(1)求证:△BAE≌△CBD;(2)∠BFE=120°.应用:将图1的△ABC别离改成正方形ABCM和正五边形ABCMN,如图二、3,在边CB、MC的延长线上截取BE=CD,连结BD、AE,延长DB交AE于点F,那么图2中∠BFE=90°;图3中∠BFE=72°.拓展:假设将图1的△ABC改成正n边形,其它条件不变,那么∠BFE==()°(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探讨:(1)依照△BCA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C=AB,∠ACB=∠ABC=60°,进而取得∠BCD=∠ABE=120°,从而取得△CBD≌△BAE(SAS);(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取得对应角相等,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BFE=∠BCD,进而得解;应用:利用正方形(或正五边形)的性质取得BC=AB,∠BCD=∠ABE,从而判定出△CBD ≌△BAE(SAS);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取得∠CDN=∠BCM,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取得对应角相等,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BFE=∠BCD,进而得解;拓展:利用相同的方式可得出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取得对应角相等,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出∠BFE的度数为正n边形的外角度数.【解答】探讨:(1)解:∵△BCA是等边三角形,∴BC=AB,∠ACB=∠ABC=60°,∴∠BCD=∠ABE=120°,在△CBD和△BAE中,,∴△CBD≌△BAE(SAS);(2)解:∵△CBD≌△BAE,∴∠E=∠D,∵∠EBF=∠DBC,∴∠BFE=∠BCD,又∵∠BCD=180°﹣60°=120°,∴∠BFE=120°,故答案为120;应用:图2中,依照SAS易证△CBD≌△BAE,∴∠E=∠D,∵∠EBF=∠DBC,∴∠BFE=∠BCD,又∵∠BCD=180°﹣90°=90°,∴∠BFE=90°,图3中,依照SAS易证△CBD≌△BAE,∴∠E=∠D,∵∠EBF=∠DBC,∴∠BFE=∠BCD,又∵∠BCD=180°﹣108°=72°,∴∠BFE=72°,故答案为90°;72°.拓展:假设将图1的△ABC改成正n边形,其它条件不变,那么∠BFE的度数为正n边形的外角度数,即∠BFE=()°,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也是一道规律题,要紧考查了正n边形的性质,解题时需要运用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推导,并找出规律.26.(12分)(2016秋•锡山区期中)如图1,△ABC中,CD⊥AB于D,且BD:AD:CD=2:3:4,(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2)已知S△ABC=10cm2,如图2,动点M从点B动身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BA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动身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抵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运动的时刻为t(秒),①假设△DMN的边与BC平行,求t的值;②假设点E是边AC的中点,问在点M运动的进程中,△MDE可否成为等腰三角形?假设能,求出t的值;假设不能,请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设BD=2x,AD=3x,CD=4x,依照勾股定理求出AC,依照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明白得答;(2)依照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依照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3)分DE=DM、ED=EM、MD=ME三种情形,依照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1)设BD=2x,AD=3x,CD=4x,在Rt△ACD中,AC==5x,又AB=5x,∴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2)S△ABC=×5x×4x=10cm2,解得,x=1cm,那么BD=2cm,AD=3cm,CD=4cm,AC=5cm,①当MN∥BC时,AM=AN,即5﹣t=t,∴t=,当DN∥BC时,AD=AN,那么t=3,故假设△DMN的边与BC平行时,t值为或3.②当点M在BD上,即0≤t<2时,△MDE为钝角三角形,但DM≠DE,当t=2时,点M运动到点D,不组成三角形,当点M在DA上,即2<t≤5时,△MDE为等腰三角形,有3种可能.若是DE=DM,那么t﹣2=,∴t=,若是ED=EM,那么点M运动到点A,∴t=5,若是MD=ME=t﹣2,那么(t﹣2)2﹣(t﹣)2=22,∴t=,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t值为或5或.【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把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形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016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2016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3 B.2,3,4 C.3,4,5 D.4,5,63.如图,△ABC中,AB=AC,BE=EC,直接使用“SSS”可判定( )A.△ABD≌△ACD B.△ABE≌△ACE C.△BED≌△CED D.△ABE≌△EDC4.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其中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9和25,则正方形A的面积是( )A.16 B.32 C.34 D.645.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8cm和6cm,那么它的周长是( )A.14cm B.20cm C.22cm D.20cm或22cm6.以下四个命题:①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角和第三个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真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7.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8.(﹣2)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9.0.001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10.已知△ABC≌△DEF,且△DEF的周长为12,若AB=5,BC=4,AC=__________.11.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5米,13米长的梯子可以到达该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____.12.如图,一块三角形玻璃裂成①②两块,现需配一块同样的玻璃,为方便起见,只需带上碎片__________即可.13.如图,AB∥DC,要证明△ABC≌△CDA,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____.(只添加一个条件即可)14.如图,是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赵爽弦图”,那么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15.已知:如图,AB=AC=12cm,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D、E,△ABD的周长等于28cm,则DC的长为__________.16.如图,a∥b,点A在直线a上,点C在直线b上,∠BAC=90°,AB=AC,点B到a、b 的距离分别为1和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68分)17.已知: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求证:△ABC≌△DEF.1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19.已知:如图,△ABO是等边三角形,CD∥AB,分别交AO、BO的延长线于点C、D.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20.已知:如图,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是l上任意两点(除AB的中点外).求证:∠CAD=∠CBD.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2.数学家鲁弗斯设计了一个仪器,它可以三等分一个角.如图所示,A、B、C、D分别固定在以O为公共端点的四根木条上,且OA=OB=OC=OD,E、F可以在中间的两根木条上滑动,AE=CE=BF=DF.求证:∠AOE=∠EOF=∠FOD.23.(1)作△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A′B′C′.(2)如果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24.如图,△ABC中,∠C=90°.(1)在BC边上作一点P,使得点P到点C的距离与点P到边AB的距离相等(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C=4,BC=3,求CP的长.25.如图,△ABC中,BE⊥AC,CF⊥AB,垂足分别为E、F,M为BC的中点.(1)求证:ME=MF;(2)若∠A=50°,求∠FME的度数.26.如图1,在4×8的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P、Q分别从点D、A 同时出发向右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0.5个单位,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0<t<8).(1)请在4×8的网格纸图2中画出t为6秒时的线段PQ.并求其长度;(2)当t为多少时.△PQB是以BP为底的等腰三角形.27.如图1,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和AC上,且∠ADC=∠AEB=90°,则CD=BE.探究发现:如图2,在△ABC中,仍然有条件“AB=AC,点D,E分别在AB和AC上”.若∠ADC+∠AEB=180°,则CD与BE是否仍相等?若相等,请证明;若不相等,请举反例说明.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3 B.2,3,4 C.3,4,5 D.4,5,6【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A、不能,因为12+22≠32;B、不能,因为22+32≠42;C、能,因为32+42=52;D、不能,因为42+52≠62.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ABC中,AB=AC,BE=EC,直接使用“SSS”可判定( )A.△ABD≌△ACD B.△ABE≌△ACE C.△BED≌△CED D.△ABE≌△ED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全等定理结合图形得出选项即可.【解答】解:根据AB=AC,BE=EC,AE=AE可以推出△ABE≌△AACE,理由是SSS,其余△ABD≌△ACD,△BED≌△CED不能直接用SSS定理推出,△ABE和△EDC不全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AS,ASA,SSS,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4.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其中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9和25,则正方形A的面积是( )A.16 B.32 C.34 D.64【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已知两正方形的面积分别得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的平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的平方,即可求出正方形A的面积.【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EF2=25,FG2=9,∠EFG=90°,根据勾股定理得:EG2=25+9=34,∴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A的面积为3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5.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8cm和6cm,那么它的周长是( )A.14cm B.20cm C.22cm D.20cm或22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由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8cm、6cm,分别从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cm或6cm去分析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分析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①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cm,底边长为6cm,∵8+6=14>8,∴能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8+8+6=22(cm);②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cm,底边长为8cm,∵6+6=12>8,∴能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8+6+6=20(cm).∴它的周长是:22cm或20cm.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三边关系.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小心别漏解.6.以下四个命题:①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角和第三个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真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命题与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解答】解:①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②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③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④有两角和第三个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其中真命题有2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7.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轴对称就是一个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对折,能够和另一部分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依据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故答案为:3.【点评】正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是一个基础题.8.(﹣2)2的算术平方根是2.【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乘方运算,可得幂,根据开方运算,可的算术平方根.【解答】解:(﹣2)2=4,=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先求出幂,再求出算术平方根.9.0.001的立方根是0.1.【考点】立方根.【分析】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立方根,根据此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0.1)3=0.001,故0.001的立方根是0.1,故答案是0.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概念的运用.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的三次方等于a(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10.已知△ABC≌△DEF,且△DEF的周长为12,若AB=5,BC=4,AC=3.【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求出△ABC的周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BC≌△DEF,△DEF的周长为12,∴△ABC的周长为12,又AB=5,BC=4,∴AC=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1.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5米,13米长的梯子可以到达该建筑物的高度是12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探究型.【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梯子、地面、建筑物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BC=5米,AB=13米,∴AC===12米.故答案为:12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如图,一块三角形玻璃裂成①②两块,现需配一块同样的玻璃,为方便起见,只需带上碎片②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②中两边及其夹角,进而可确定其形状.【解答】解:②中满足两边夹一角完整,即可得到一个与原来三角形全等的新三角形,所以只需带②去即可.故答案是:②.【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注意认真读图.13.如图,AB∥DC,要证明△ABC≌△CDA,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为:AB=DC.(只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可以是AB=DC或∠B=∠D或AD∥BC.【解答】解:AB=DC,理由是:∵AB∥CD,∴∠BAC=∠DCA,∵在△ABC和△CDA中∴△ABC≌△CDA(SAS),故答案为:AB=D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能正确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定理.14.如图,是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赵爽弦图”,那么阴影部分面积为1.【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分析】求出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即可得到面积.【解答】解:∵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是3和4,∴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为4﹣3=1,∴阴影部分面积为1×1=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赵爽弦图”,正方形的面积,熟悉“赵爽弦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差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如图,AB=AC=12cm,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D、E,△ABD的周长等于28cm,则DC的长为4cm.【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D、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BD,又由△ABD的周长等于28cm,可得2AD+AB=28cm,继而求得AD的长,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D、E,∴AD=BD,∵△ABD的周长等于28cm,∴AD+BD+AB=2AD+AB=28cm,∵AB=AC=12cm,∴AD=8cm,∴DC=AC﹣AD=4cm.故答案为:4cm.【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6.如图,a∥b,点A在直线a上,点C在直线b上,∠BAC=90°,AB=AC,点B到a、b 的距离分别为1和2,则△ABC的面积为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作CD⊥a,再利用AAS证明△ABE与△ACD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作CD⊥a,如图:,∵∠BAC=∠ADC=∠BEA=90°,∴∠EAB+∠EBA=∠DAC+∠EAB=90°,∴∠EBA=∠DAC,在△ABE与△ACD中,,∴△ABE≌△ACD(AAS),∴AE=CD=1+2=3,∵BE=1,∴AB=,∴△ABC的面积==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68分)17.已知: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求证:△ABC≌△D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求出AC=DF,根据S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解答】证明:∵AF=DC,∴AF+FC=DC+FC,∴AC=D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能正确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定理.1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求这个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设出顶角的度数,然后表示出底角,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顶角为x度,则底角为2x度,则:x+2x+2x=180,解得:x=36,所以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6°,72°,7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列方程,比较简单.19.已知:如图,△ABO是等边三角形,CD∥AB,分别交AO、BO的延长线于点C、D.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AOB=6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A=60°,∠D=∠B=60°,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ABO是等边三角形,∴∠A=∠B=∠AOB=60°,∵AB∥CD,∴∠C=∠A=60°,∠D=∠B=60°,∴∠COD=∠AOB=60°,∴△OCD是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已知:如图,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是l上任意两点(除AB的中点外).求证:∠CAD=∠CBD.【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C=BC,AD=BD,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CAB=∠CBA,∠DAB=∠DBA,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证明:∵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且C、D在直线l上,∴CA=CB,DA=DB,∴∠CAB=∠CBA,∠DAB=∠DBA,∴∠CAD=∠CBD.【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连接AC,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B及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AD及C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三角形ACD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直角三角形ACD的面积,即可求出四边形的面积.【解答】解:连接AC,如图所示:∵∠B=90°,∴△ABC为直角三角形,又∵AB=3,BC=4,∴根据勾股定理得:AC==5,又∵CD=12,AD=13,∴AD2=132=169,CD2+AC2=122+52=144+25=169,∴CD2+AC2=AD2,∴△ACD为直角三角形,∠ACD=90°,则S四边形ABCD=S△ABC+S△ACD=AB•BC+AC•CD=×3×4+×5×12=36.故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6.【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2.数学家鲁弗斯设计了一个仪器,它可以三等分一个角.如图所示,A、B、C、D分别固定在以O为公共端点的四根木条上,且OA=OB=OC=OD,E、F可以在中间的两根木条上滑动,AE=CE=BF=DF.求证:∠AOE=∠EOF=∠FO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AOE≌△COE(SSS),进而得出∠AOE=∠COE,同理可得∠COE=∠FO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在△AOE和△COE中,,∴△AOE≌△COE(SSS),∴∠AOE=∠COE,同理∠COE=∠FOD,∴∠AOE=∠EOF=∠FO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AOE≌△COE是解题关键.23.(1)作△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A′B′C′.(2)如果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的面积为5.【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作出各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2)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S△ABC=3×4﹣×2×2﹣×2×3﹣×1×4=12﹣2﹣3﹣2=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如图,△ABC中,∠C=90°.(1)在BC边上作一点P,使得点P到点C的距离与点P到边AB的距离相等(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C=4,BC=3,求CP的长.【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分析】(1)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P点,则点P到点C的距离与点P到边AB的距离相等;(2)作PD⊥AB于点,如图,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PD=PC,则可证明Rt△ADP≌Rt△ACP 得到AD=AC=4,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5,则BD=1,设PC=x,则PD=x,BP=3﹣x,在Rt△BDP中,利于勾股定理得(3﹣x)2=x2+12,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如图,点P即为所求;(2)作PD⊥AB于点,如图,∵AP平分∠CAB,PD⊥AB于D,∠C=90°,∴PD=PC.在Rt△ADP和Rt△ACP中,∴Rt△ADP≌Rt△ACP(HL),∴AD=AC=4,在Rt△ABC中,AB==5,,∴BD=5﹣4=1,设PC=x,则PD=x,BP=3﹣x,在Rt△BDP中,∵PD2+BD2=PB2,∴(3﹣x)2=x2+12,解得x=.答:CP的长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25.如图,△ABC中,BE⊥AC,CF⊥AB,垂足分别为E、F,M为BC的中点.(1)求证:ME=MF;(2)若∠A=50°,求∠FME的度数.【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ME=BC,MF=BC,得到答案;(2)根据四点共圆的判定得到B、C、E、F四点共圆,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答案.【解答】(1)证明:∵BE⊥AC,CF⊥AB,M为BC的中点,∴ME=BC,MF=BC,∴ME=MF;(2)解:∵CF⊥AB,∠A=50°,∴∠ACF=40°,∵BE⊥AC,CF⊥AB,∴B、C、E、F四点共圆,∴∠FME=2∠ACF=8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四点共圆的知识,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1,在4×8的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P、Q分别从点D、A 同时出发向右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0.5个单位,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0<t<8).(1)请在4×8的网格纸图2中画出t为6秒时的线段PQ.并求其长度;(2)当t为多少时.△PQB是以BP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动点型.【分析】(1)根据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0.5个单位可知,当t=6秒时,DP=6,AQ=3即可画出线段PQ;(2)设时间为t,则在t秒钟,P运动了t个单位,Q运动了t个单位,由题意得PQ=BQ,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得t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由勾股定理得PQ==5;(2)设时间为t,则在t秒钟,P运动了t格,Q运动了t格,由题意得PQ=BQ,即(t﹣t)2+42=(8﹣t)2,解得t=6(秒).答:当t为6秒时.△PQB是以BP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如图1,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和AC上,且∠ADC=∠AEB=90°,则CD=BE.探究发现:如图2,在△ABC中,仍然有条件“AB=AC,点D,E分别在AB和AC上”.若∠ADC+∠AEB=180°,则CD与BE是否仍相等?若相等,请证明;若不相等,请举反例说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分别作CF⊥AB,BG⊥AC,先证得△FBC≌△GCB,得出CF=BG,进而证得△CFD≌△BGE即可证得CD=BE.【解答】解:CD=BE.证明如下:如图2,分别作CF⊥AB,BG⊥AC,∴∠CBF=90°,∠BGC=90°.∵AB=AC,∴∠ABC=∠ACB,在△FBC和△GCB中,,∴△FBC≌△GCB(AAS).∴CF=BG,∵∠ADC+∠AEB=180°,又∵∠BEG+∠AEB=180°,∴∠ADC=∠BEG,在△CFD和△BGE中,,∴△CFD≌△BGE(AAS),∴CD=BE.【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作出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2021学年)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2021学年)

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女子一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

3的平方根是( )A.9ﻩB.C.﹣ﻩD.±2.下列各组数,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8,12,20 B.2,3,4 C.8,10,6 D.5,13,153.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A.1个ﻩB.2个ﻩC.3个D.4个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A.80°B.20°C.80°或20°D.不能确定5.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A.+1ﻩB.﹣+1 C.ﻩD.﹣1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 )A.SASﻩB.ASA C.AASﻩD.SSS7.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D⊥AB,CD=3,AB=9,AD=5,点P是腰AD 上的一个动点,要使PC+PB最小,其最小值为()A.13ﻩB.C.D.8.已知如图等腰△ABC,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上一点,OP=OC,下面的结论:①∠APO+∠DCO=30°;②△OPC是等边三角形;③AC=AO+AP;④S△ABC=S四边形AOCP.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ﻩB.①②④ﻩC.①③④ﻩ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9。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女子一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3的平方根是()A.9 B.C.﹣D.±2.下列各组数,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8,12,20 B.2,3,4 C.8,10,6 D.5,13,153.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A.80° B.20° C.80°或20°D.不能确定5.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A. +1 B.﹣ +1 C.D.﹣1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7.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D⊥AB,CD=3,AB=9,AD=5,点P是腰AD上的一个动点,要使PC+PB最小,其最小值为()A.13 B. C. D.8.已知如图等腰△ABC,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上一点,OP=OC,下面的结论:①∠APO+∠DCO=30°;②△OPC是等边三角形;③AC=AO+AP;④S△ABC=S四边形AOCP.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9.±= ;立方根是5的数是.10.若2m﹣1没有平方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11.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4,则这个正数是.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其中一边长是10,则腰长是.13.如图,把△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D点.若∠A′DC=90°,则∠A= 度.14.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分别是3cm和4cm,则它的面积是.15.某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平方和为800,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6.如图所示,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cm2.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点P.则三角形PBC的面积是.17.在Rt△ABC中,∠C=90°,若AB=20,AC=16,AD平分∠BAC交BC于点D,且BD:CD=5:4,则点D到线段AB的距离为.18.如图,AO⊥OM,OA=8,点B为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OB,AB为直角边,B为直角顶点,在OM两侧作等腰Rt△OBF、等腰Rt△ABE,连接EF交OM于P点,当点B在射线OM上移动时,PB的长度为.19.如图,两个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拼出四边形ABCD,点E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射线DA的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F.当t= 时,DF的长度有最小值,最小值等于.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明演算步骤、证明过程或必要的文字说明.)20.计算:(1)(﹣3)2﹣+(2)﹣|﹣2|﹣.21.解方程:(1)25x2=9;(2)(x+3)3=822.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从点A出发的一条线段AB,使它的另一个端点落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2;(2)以(1)中的AB为边的一个等腰△ABC,使点C在格点上,且三边中至少有两边的长度都是无理数.回答:符合条件的点C共有个,并在网格中画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C.23.已知△ABC中∠BAC=130°,BC=18cm,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与AB、AC分别交于点D、G.求:(1)∠EAF的度数.(2)求△AEF的周长.24.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①求证:△ABE≌△CBD;②若∠CAE=30°,求∠BDC的度数.25.如图,在△ABC中,AB=AC,BC=8,E是AC的中点,且点B与点E关于直线l对称,EF⊥BC于F,若CF=2,EF=3,直线l与BC交于点D,求BD长.26.定义:三边长和面积都是整数的三角形称为“整数三角形”.数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从32根等长的火柴棒已知∠ACD=90°,MN是过点A的直线,AC=DC,DB⊥MN于点B,如图(1).易证BD+AB=CB,过程如下:过点C作CE⊥CB于点C,与MN交于点E∵∠ACB+∠BCD=90°,∠ACB+∠ACE=90°,∴∠BCD=∠ACE.∵四边形ACDB内角和为360°,∴∠BDC+∠CAB=180°.∵∠EAC+∠CAB=180°,∴∠EAC=∠BDC.又∵AC=DC,∴△ACE≌△DCB,∴AE=DB,CE=CB,∴△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CB.又∵BE=AE+AB,∴BE=BD+AB,∴BD+AB=CB.(1)当MN绕A旋转到如图(2)和图(3)两个位置时,BD、AB、CB满足什么样关系式,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图(3)给予证明.(2)MN在绕点A旋转过程中,当∠BCD=30°,BD=时,则CD= ,CB=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女子一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015•李沧区一模)3的平方根是()A.9 B.C.﹣D.±【考点】平方根.【分析】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他们互相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解答】解:∵()2=3,∴3的平方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下列各组数,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8,12,20 B.2,3,4 C.8,10,6 D.5,13,1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再求出大边的平方,看是否相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82+122=208,202=400,∴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22+32=13,42=16,∴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82+62=100,102=100,∴,82+62=102,故办选项正确;D、52+132=194,152=225,∴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a、b、c(c最大)满足a2+b2=c2,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可知只有第三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有2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第三个图形找不到对称轴,则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第四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轴对称图形共有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A.80° B.20° C.80°或20°D.不能确定【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此外角可能是顶角的外角,也可能是底角的外角,需要分情况考虑,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顶角的度数.【解答】解:①若100°是顶角的外角,则顶角=180°﹣100°=80°;②若100°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180°﹣100°=80°,那么顶角=180°﹣2×80°=20°.故选C.【点评】当外角不确定是底角的外角还是顶角的外角时,需分两种情况考虑,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5.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A. +1 B.﹣ +1 C.D.﹣1【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特点和相关线段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即知表示﹣1的点和A 之间的线段的长,进而可推出a的值.【解答】解: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1,2,∴斜边长为=,那么﹣1和A之间的距离为,那么a的值是:﹣1,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主要利用了:已知两点间的距离,求较大的数,就用较小的数加上两点间的距离.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得到三角形全等,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答】解:由作法易得O D=O′D′,OC=O′C′,CD=C′D′,依据SSS可判定△COD≌△C'O'D'(SSS),则△COD≌△C'O'D',即∠A'O'B'=∠AO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D⊥AB,CD=3,AB=9,AD=5,点P是腰AD上的一个动点,要使PC+PB最小,其最小值为()A.13 B. C. D.【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直角梯形.【分析】作点C关于AD的对称点C′,连接BC′与AD相交于点P,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点P即为使PC+PB最小的点,过点C′作C′E⊥AB交BA的延长线于E,求出BE、C′E,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即为PC+PB的最小值.【解答】解:如图,作点C关于AD的对称点C′,连接BC′与AD相交于点P,由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点P即为使PC+PB最小的点,PC+PB=BC′,过点C′作C′E⊥AB交BA的延长线于E,∵AB∥CD,AD⊥AB,∴∠ADC′=90°,又∵C′E⊥AB,∴四边形ADC′E是矩形,∴AE=C′D=CD=3,C′E=AD=5,∴BE=AE+AB=3+9=12,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BC′===13,即PC+PB的最小值=1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直角梯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记各性质并准确确定出点P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8.已知如图等腰△ABC,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上一点,OP=OC,下面的结论:①∠APO+∠DCO=30°;②△OPC是等边三角形;③AC=AO+AP;④S△ABC=S四边形AOCP.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①利用等边对等角,即可证得:∠APO=∠ABO,∠DCO=∠DBO,则∠APO+∠DCO=∠ABO+∠DBO=∠ABD,据此即可求解;②证明∠POC=60°且OP=OC,即可证得△OPC是等边三角形;③首先证明∴△OPA≌△CPE,则AO=CE,AC=AE+CE=AO+AP.④过点C作CH⊥AB于H,根据S四边形AOCP=S△ACP+S△AOC,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连接OB,∵AB=AC,AD⊥BC,∴BD=CD,∠BAD=∠BAC=×120°=60°,∴OB=OC,∠ABC=90°﹣∠BAD=30°,∵OP=OC,∴OB=OC=OP,∴∠APO=∠ABO,∠DCO=∠DBO,∴∠APO+∠DCO=∠ABO+∠DBO=∠ABD=30°;故①正确;∵∠APC+∠DCP+∠PBC=180°,∴∠APC+∠DCP=150°,∵∠APO+∠DCO=30°,∴∠OPC+∠OCP=120°,∴∠POC=180°﹣(∠OPC+∠OCP)=60°,∵OP=OC,∴△OPC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在AC上截取AE=PA,∵∠PAE=180°﹣∠BAC=60°,∴△APE是等边三角形,∴∠PEA=∠APE=60°,PE=PA,∴∠APO+∠OPE=60°,∵∠OPE+∠CPE=∠CPO=60°,∴∠APO=∠CPE,∵OP=CP,在△OPA和△CPE中,,∴△OPA≌△CPE(SAS),∴AO=CE,∴AC=AE+CE=AO+AP;故③正确;过点C作CH⊥AB于H,∵∠PAC=∠DAC=60°,AD⊥BC,∴CH=CD,∴S△ABC=AB•CH,S四边形AOCP=S△ACP+S△AOC=AP•CH+OA•CD=AP•CH+OA•CH=CH•(AP+OA)=CH•AC,∴S△ABC=S四边形AOCP;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二、填空题9.±= ±2 ;立方根是5的数是125 .【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分别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直接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①± =±2;②∵53=125∴立方根是5的数是12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正的平方根即为它的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2)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3)0的立方根是0.10.若2m﹣1没有平方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m<.【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2m﹣1<0,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负数没有平方根,∴2m﹣1<0,解得:m.故答案为:m.【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1.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4,则这个正数是49 .【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2a+1﹣a﹣4=0,求出a即可.【解答】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4,∴2a+1﹣a﹣4=0,a=3,2a+1=7,∴这个正数为72=49,故答案为:49.【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应用,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其中一边长是10,则腰长是10或7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由于已知的长为10的边,没有说明是底还是腰,所以要分类讨论,最后要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来验证所求的结果是否合理.【解答】解:当腰长为10时,底长为:24﹣10×2=4;10﹣4<10<10+4,能构成三角形;当底长为10时,腰长为:(24﹣10)÷2=7;10﹣7<7<10+7,能构成三角形;故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或7.故填10或7.【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13.如图,把△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D点.若∠A′DC=90°,则∠A= 55 度.【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知∠ACA′=35°,从而求得∠A′的度数,又因为∠A的对应角是∠A′,则∠A度数可求.【解答】解:∵△ABC绕着点C时针旋转35°,得到△AB′C′∴∠ACA′=35°,∠A'DC=90°∴∠A′=55°,∵∠A的对应角是∠A′,即∠A=∠A′,∴∠A=55°.故答案为:55.【点评】根据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对应角.14.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分别是3cm和4cm,则它的面积是12cm2.【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AB,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在Rt△ACB中,∠ACB=90°,CE是△ACB中线,CE=4cm,∴AB=2CE=8cm,∴△ACB的面积是×AB×CD=×8cm×3cm=12cm2,故答案为:12cm2.【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应用,注意: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5.某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平方和为800,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0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已知三边的平方和可以求出斜边的平方,根据斜边的平方可以求出斜边长.【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又∵已知三边的平方和为800,则斜边的平方为三边平方和的一半,即斜边的平方为, =400,∴斜边长==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应用,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定义,本题中正确计算斜边长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所示,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cm2.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点P.则三角形PBC的面积是cm2.【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过点P作PE⊥BP,垂足为P,交BC于点E,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ABP=∠EBP,结合BP=BP 以及∠APB=∠EPB=90°即可证出△ABP≌△EBP(ASA),进而可得出AP=EP,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S△APC=S EPC,再根据S△PBC=S△BPE+S EPC=S△ABC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P作PE⊥BP,垂足为P,交BC于点E,如图所示.∵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点P,∴∠ABP=∠EBP.在△ABP和△EBP中,,∴△ABP≌△EBP(ASA),∴AP=EP.∵△APC和△EPC等底同高,∴S△APC=S EPC,∴S△PBC=S△BPE+S EPC=S△ABC=cm2.故答案为: cm2.【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根据三角形间的关系找出S△PBC=S△ABC是解题的关键.17.在Rt△ABC中,∠C=90°,若AB=20,AC=16,AD平分∠BAC交BC于点D,且BD:CD=5:4,则点D到线段AB的距离为.【考点】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的长,再求出CD的长,过点D作DE⊥AB于E,然后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DE=CD.【解答】解:∵∠C=90°,AB=20,AC=16,∴BC===12,∵BD:CD=5:4,∴CD=12×=,∵AD平分∠BAC,∴DE=CD=,即点D到线段AB的距离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AO⊥OM,OA=8,点B为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OB,AB为直角边,B为直角顶点,在OM两侧作等腰Rt△OBF、等腰Rt△ABE,连接EF交OM于P点,当点B在射线OM上移动时,PB的长度为4.【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过E作EM⊥OP于M,首先证明△ABO≌△BEN,得到BO=ME;进而证明△BPF≌△MPE,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过点E作EN⊥BM,垂足为点N;∵∠AOB=∠ABE=∠BME=90°,∴∠ABO+∠BAO=∠ABO+∠MBE,∴∠BAO=∠MBE;∵△ABE、△BFO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E,BF=BO;在△ABO与△BEN中,,∴△ABO≌△BEN(AAS),∴BO=ME,BM=AO;而BO=BF,∴BF=ME;在△BPF与△MPE中,,∴△BPF≌△MPE(AAS),∴BP=MP=;而BM=AO,∴BP=AO=×8=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灵活运用有关定理来分析或解答.19.如图,两个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拼出四边形ABCD,点E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射线DA的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F.当t= 9 时,DF的长度有最小值,最小值等于3.【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ECF=∠BCD得∠DCF=∠BCE,结合DC=BC、CE=CF证△DCF≌△BCE即可得;当点E运动至点E′时,由DF=BE′知此时DF最小,求得BE′、AE′即可得答案;【解答】解:∵∠ECF=∠BCD,即∠BCE+∠DCE=∠DCF+∠DCE,∴∠DCF=∠BCE,∵四边形ABCD是菱形,∴DC=BC,在△DCF和△BCE中,∴△DCF≌△BCE(SAS),∴DF=BE;如图1,当点E运动至点E′时,DF=BE′,此时DF最小,在Rt△ABE′中,AB=6,tan∠ABC=tan∠BAE′=,∴设AE′=x,则BE′=x,∴AB=2x=6,则AE′=x=3∴DE′=6+3,DF=BE′=3,故答案为:9,3;【点评】此题是旋转的性质,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及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明演算步骤、证明过程或必要的文字说明.)20.计算:(1)(﹣3)2﹣+(2)﹣|﹣2|﹣.【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1)根据平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绝对值、算术平方根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9﹣9+3=3;(2)原式=3+﹣2﹣5=﹣4.【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掌握平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1.解方程:(1)25x2=9;(2)(x+3)3=8【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x2=的形式,直接开平方即可求解;(2)把x﹣3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开立方即可求解.【解答】解:(1)∵x2=,∴x=±∴x=±;(2)∵(x+3)3=8,∴x+3=,∴x+3=2,∴x=﹣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运用.要熟练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解法才会在方程中灵活的运用.22.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从点A出发的一条线段AB,使它的另一个端点落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2;(2)以(1)中的AB为边的一个等腰△ABC,使点C在格点上,且三边中至少有两边的长度都是无理数.回答:符合条件的点C共有 4 个,并在网格中画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C.【考点】勾股定理;无理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作两直角边都是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利用网格结构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的格点到A、B的距离是无理数的都是符合条件的顶点C.【解答】解:(1)如图所示AB即为所作;(2)如图所示,满足条件的点C有4个,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网格结构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已知△ABC中∠BAC=130°,BC=18cm,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与AB、AC分别交于点D、G.求:(1)∠EAF的度数.(2)求△AEF的周长.【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由DE垂直平分AB,FG垂直平分AC,可得EB=EA,FA=FC,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E+∠FAC度数,继而求得答案;(2)由△AEF的周长等于AE+AF+EF=BE+CF+EF=BC,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DE垂直平分AB,FG垂直平分AC,∴EB=EA,FA=FC,∴∠BAE=∠B,∠FAC=∠C,∵△ABC中,∠BAC=130°,∴∠B+∠C=50°,∴∠BAE+∠FAC=50°,∴∠EAF=∠BAC﹣(∠BAE+∠FAC)=80°;(2)∵BC=18cm,∴△AEF的周长为:AE+AF+EF=BE+CF+EF=BC=18cm.【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转化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4.(10分)(2016•陕西一模)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①求证:△ABE≌△CBD;②若∠CAE=30°,求∠BDC的度数.【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①利用SAS即可得证;②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AEB=∠CDB,利用外角的性质求出∠AEB的度数,即可确定出∠BDC 的度数.【解答】①证明:在△ABE和△CBD中,,∴△ABE≌△CBD(SAS);②解:∵在△ABC中,AB=CB,∠ABC=90°,∴∠BAC=∠ACB=45°,∵△ABE≌△CBD,∴∠AEB=∠BDC,∵∠AEB为△AEC的外角,∴∠AEB=∠ACB+∠CAE=30°+45°=75°,则∠BDC=75°.【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中,AB=AC,BC=8,E是AC的中点,且点B与点E关于直线l对称,EF⊥BC于F,若CF=2,EF=3,直线l与BC交于点D,求BD长.【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连接DE,利用轴对称得出BD=DE,利用BC=8,CF=2,可得DF=6﹣BD,利用勾股定理得出(6﹣BD)2+32=BD2,即可得出BD的值.【解答】解:如图,连接DE,∵点B与点E关于直线l对称,∴BD=DE,∵BC=8,CF=2,∴DF=8﹣2﹣BD=6﹣BD,∵EF⊥BC于F,EF=3,∴DF2+EF2=DE2,即(6﹣BD)2+32=BD2,解得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得出BD=DE.26.定义:三边长和面积都是整数的三角形称为“整数三角形”.数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从32根等长的火柴棒(2016秋•崇安区校级期中)已知∠ACD=90°,MN是过点A的直线,AC=DC,DB⊥MN于点B,如图(1).易证BD+AB=CB,过程如下:过点C作CE⊥CB于点C,与MN交于点E∵∠ACB+∠BCD=90°,∠ACB+∠ACE=90°,∴∠BCD=∠ACE.∵四边形ACDB内角和为360°,∴∠BDC+∠CAB=180°.∵∠EAC+∠CAB=180°,∴∠EAC=∠BDC.又∵AC=DC,∴△ACE≌△DCB,∴AE=DB,CE=CB,∴△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CB.又∵BE=AE+AB,∴BE=BD+AB,∴BD+AB=CB.(1)当MN绕A旋转到如图(2)和图(3)两个位置时,BD、AB、CB满足什么样关系式,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图(3)给予证明.(2)MN在绕点A旋转过程中,当∠BCD=30°,BD=时,则CD= 2 ,CB= +1或﹣1 .【考点】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过点C作CE⊥CB于点C,与MN交于点E,证明△ACE≌△DCB,则△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即可得到BE=CB,根据BE=AB﹣AE即可证得;(2)过点B作BH⊥CD于点H,证明△B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DH的长,在直角△BCH中,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解答】解:(1)如图(2):AB﹣BD=CB.理由如下:过点C作CE⊥CB于点C,与MN交于点E,∵∠ACD=90°,∴∠ACE=90°﹣∠DCE,∠BCD=90°﹣∠ECD,∴∠BCD=∠ACE.∵DB⊥MN,∴∠CAE=90°﹣∠AFC,∠D=90°﹣∠BFD,∵∠AFC=∠BFD,∴∠CAE=∠D,在△ACE和△DCB中,,∴△ACE≌△DCB(ASA),∴AE=DB,CE=CB,∴△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CB.又∵BE=AB﹣AE,∴BE=AB﹣BD,∴AB﹣BD=CB.如图(3):BD﹣AB=CB.理由如下::过点C作CE⊥CB于点C,与MN交于点E,∵∠ACD=90°,∴∠ACE=90°+∠ACB,∠BCD=90°+∠ACB,∴∠BCD=∠ACE.∵DB⊥MN,∴∠CAE=90°﹣∠AFB,∠D=90°﹣∠CFD,∵∠AFB=∠CFD,∴∠CAE=∠D,又∵AC=DC,∴△ACE≌△DCB,∴AE=DB,CE=CB,∴△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CB.又∵BE=AE﹣AB,∴BE=BD﹣AB,∴BD﹣AB=CB.(2)MN在绕点A旋转过程中,这个的意思并没有指明是哪种情况,∴综合了第一个图和第二个图两种情况,若是第1个图:由(1)得:△ACE≌△DCB,CE=CB,∴△E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C=45°=∠CBD,过D作DH⊥CB.则△DH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BH,∴BH=DH=1.直角△CDH中,∠DCH=30°,∴CD=2DH=2,CH=.∴CB=+1;若是第二个图:过D作DH⊥CB交CB延长线于H.解法类似上面,CD=2,得出CB=﹣1;故答案为:2, +1或﹣1.【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6-2017学年苏科版初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苏科版初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
16. 如图,在△ABC 中,D 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AE=5 cm,△ABC 的周长为 26cm,则△ABD 的周长 为 ▲ cm.17.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D 平分∠BAC 与 BC 相交于点 D,若 BD=5, ▲ .
CD=3,则 AB 的长是
18.如图,在△ABC 中,AB=AC=10 厘米,BC=8 厘米,点 D 为 AB 的中点,如果点 P 在线段 BC 上 以 3 厘米/秒的速度由 B 点向 C 点运动,同时点 Q 在线段 CA 上由 C 点向 A 点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 动时, 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当点 Q 的运动速度为 ▲ 与△CQP 全等. 时, 能够在某一时刻使△BPD
14.如图,在△ABC 中,AB=AD=DC,若∠BAD=20°,则∠C=


A D
B
(第 13 题图)
C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
15.如图,以 Rt△ABC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7cm,以 AC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 积为 25cm ,则正方形 M 的面积为
2

cm .
A

B
O
C
第 10 题图
第 2 题图
第9 题
二.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 ) ........... . 11. 的算术平方根是 ▲ . ▲ . ▲ .
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2 和 6,则它的周长为
13.如图,已知 Rt△ABC 中,∠ACB=90°,D 是 AB 的中点,AB=5,则 CD=
D.∠BDA=∠CDA; ▲ )

2016-2017学年苏科版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苏科版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5)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 )A.(2,5)B.(2,﹣5)C.(﹣2,5)D.(﹣2,﹣5)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它的底角为( )A.50°B.65°C.50°或65°D.80°4.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 )A.60°B.75°C.90°D.95°5.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测验中的计算:①3a+2b=5ab ②4m2n﹣5mn3=﹣m3n ③3x3(﹣2x2)=﹣6x5④4a3b÷(﹣2a2b)=﹣2a ⑤(a3)2=a5⑥(﹣a)3÷(﹣a)=﹣a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各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的是( )A.x2+1 B.x2+2x﹣1 C.x2+x+1 D.x2+4x+47.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A.2m+3 B.2m+6 C.m+3 D.m+68.△ABC的三边长分别a,b,c,且a+2ab=c+2bc,则△ABC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9.和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边中线的交点C.三边上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10.如图,在△ABC中,BD⊥AC,BD=AC,以BC为底边作等腰直角△BEC,连接AE 并延长交BD于F点,下列结论:①△AEC≌△DEB;②AE⊥DE;③DE=DC;④S△AEB=S△CDE.其中正确的有( )个.A.1 B.2 C.3 D.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计算:(﹣a2)3=__________.12.()2+π0=__________.13.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的长分别是9和5,则周长为__________.14.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一点,∠BAD=80°,AB=AD=DC,则∠C=__________度.15.如下图,在△ABC中,AB=8,BC=6,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AC于点M、N.则△BCM的周长为__________.16.已知a+=3,则a2+的值是__________.17.已知10m=2,10n=3,则103m+2n=__________.1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96分)19.(16分)计算(1)a3b2c÷a2b(2)(﹣x3)2•(﹣x2)3(3)(﹣4x﹣3y)2(4)(x+2y﹣3)(x﹣2y+3)20.用简便方法计算(1)(﹣0.25)11×(﹣4)12(2)20152﹣2014×2016.21.先化简,再求值:(4ab3﹣8a2b2)÷4ab+(2a+b)(2a﹣b),其中a=2,b=1.22.(24分)因式分解(1)x2﹣9;(2)2a(x﹣y)﹣3b(y﹣x)(3)b3﹣4b2+4b(4)(x+y)2+2(x+y)+1.(5)(m2+n2)2﹣4m2n2(6)a2﹣2ab+b2﹣1.23.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3)、B(3,1)、C(﹣2,﹣2).(1)请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2)求四边形ABED的面积.24.如图,已知AE∥BC,AE平分∠DAC.求证:AB=AC.25.已知:如图,∠BAC=∠ABD,AC=BD,点O是AD、BC的交点,点E是AB的中点.证明:OE⊥AB.26.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1)求证:△BCE≌△ACD;(2)求证:△CHF为等边三角形.27.如图,在△ABC中,∠BAC=90°,AB=AC=6,D为BC的中点.(1)若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CF,求证:△AED≌△CFD;(2)当点F、E分别从C、A两点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A、AB运动,到点A、B时停止;设△DEF的面积为y,F点运动的时间为x,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点F、E分别沿CA、AB的延长线继续运动,求此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B、D都是轴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5)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 )A.(2,5)B.(2,﹣5)C.(﹣2,5)D.(﹣2,﹣5)【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2,﹣5)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2,5).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把握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它的底角为( )A.50°B.65°C.50°或65°D.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已知给出了一个内角是50°,没有明确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分50°的角是顶角或底角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求解.【解答】解:(1)当这个内角是50°的角是顶角时,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65°,65°;(2)当这个内角是50°的角是底角时,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80°,50°;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50°或65°.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解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4.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 )A.60°B.75°C.90°D.9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图形,利用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形成的图形全等.【解答】解:∠ABC+∠DBE+∠DBC=180°,且∠ABC+∠DBE=∠DBC;故∠CBD=90°.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5.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测验中的计算:①3a+2b=5ab ②4m2n﹣5mn3=﹣m3n ③3x3(﹣2x2)=﹣6x5④4a3b÷(﹣2a2b)=﹣2a ⑤(a3)2=a5⑥(﹣a)3÷(﹣a)=﹣a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幂的乘方的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①,②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③3x3(﹣2x2)=﹣6x5,正确;④4a3b÷(﹣2a2b)=﹣2a,正确;⑤应为(a3)2=a6,故本选项错误;⑥应为(﹣a)3(﹣a)=a4,故本选项错误;所以③④两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注意掌握各运算法则.6.下列各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的是( )A.x2+1 B.x2+2x﹣1 C.x2+x+1 D.x2+4x+4【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因式分解.【分析】完全平方公式是:a2±2ab+b2=(a±b)2由此可见选项A、B、C都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只有D选项可以.【解答】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可得,选项A、B、C都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D、x2+4x+4=(x+2)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判断和应用: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7.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A.2m+3 B.2m+6 C.m+3 D.m+6【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由于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那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剩余部分的面积可以求出,而矩形一边长为3,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另一边长.【解答】解:依题意得剩余部分为(m+3)2﹣m2=m2+6m+9﹣m2=6m+9,而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是(6m+9)÷3=2m+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解题关键是熟悉除法法则.8.△ABC的三边长分别a,b,c,且a+2ab=c+2bc,则△ABC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对已知条件进行化简后得到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解:整理a+2ab=c+2bc得,(a﹣c)(1+2b)=0,∴a=c,b=﹣(舍去),∴△ABC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由a+2ab=c+2bc得到a=c是本题的关键.9.和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边中线的交点C.三边上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解答】解: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此点称为外心,也是这个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难度一般.10.如图,在△ABC中,BD⊥AC,BD=AC,以BC为底边作等腰直角△BEC,连接AE 并延长交B D于F点,下列结论:①△AEC≌△DEB;②AE⊥DE;③DE=DC;④S△AEB=S△CDE.其中正确的有( )个.A.1 B.2 C.3 D.4【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①易证∠DBE=∠ACE,即可求证:△AEC≌△DEB;②根据①结论可得∠AEC=∠DEB,即可求得∠AED=∠BEG,即可解题;③不能求证;④根据②结论和AE=DE,即可求得E是AF中点,即可求得S△AEB=S△BFE,再证△BFE≌△CDE即可解题.【解答】解:①∵∠DGC=∠CBG+∠GCB=∠CBG+45°,∠DGC+∠ACE=90°,∴∠CBG+∠ACE=45°,∵∠CBG+∠DBE=45°,∴∠DBE=∠ACE,∵在△AEC和△DEB中,,∴△AEC≌△DEB,(SAS);故①正确;②∵△AEC≌△DEB,∴∠AEC=∠DEB,∵∠AEC=∠AED+∠CED,∠DEB=∠BEC+∠CED,∴∠AED=∠BEC=90°,∴AE⊥DE;故②正确;③不能求证;④∵AE=DE,AE⊥DE,∴E为RT△ADF斜边AF上中点,∠DAF=∠DFE=ADE=45°.∴AE=EF=DE,AD=DF,∴S△AEB=S△BFE,∵AC=BD,∴BF=CD,∵在△BFE和△CDE中,,∴△BFE≌△CDE,(SAS),∴S△CDE=S△BFE,;∴S△AEB=S△CDE,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BFE≌△CDE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计算:(﹣a2)3=﹣a6.【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先确定符号,再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计算即可.【解答】解:(﹣a2)3=﹣a2×3=﹣a6.故填﹣a6.【点评】本题考查幂的乘方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计算时要注意符号.12.()2+π0=1.【考点】零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可得()2=,再根据a0=1(a≠0)可得π0=1,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零次幂,以及有理数的乘方,关键是掌握a0=1(a≠0).13.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的长分别是9和5,则周长为19或23.【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9是底和腰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判断,再计算其周长即可.【解答】解:当边长为9的边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9、5、5,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其周长为19;当边长为9的边为腰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9、9、5,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其周长为23.故答案为:19或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一点,∠BAD=80°,AB=AD=DC,则∠C=25度.【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与外角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AB=AD=DC可得∠DAC=∠C,易求解.【解答】解:∵∠BAD=80°,AB=AD=DC,∴∠ABD=∠ADB=50°,由三角形外角与外角性质可得∠ADC=180°﹣∠ADB=130°,又∵AD=DC,∴∠C=∠DAC=(180°﹣∠ADC)=25°,∴∠C=25°.【点评】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分析各角之间关系的能力,运用所学的三角形知识点求解.15.如下图,在△ABC中,AB=8,BC=6,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AC于点M、N.则△BCM的周长为14.【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M=CM,则△BCM的周长即为AB+BC的值.【解答】解:∵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AC于点M、N,∴AM=CM.∴△BCM的周长=BC+BM+CM=BC+AB=14.【点评】此题主要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16.已知a+=3,则a2+的值是7.【考点】完全平方公式.【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把已知条件两边平方,然后整理即可求解.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解答】解:∵a+=3,∴a2+2+=9,∴a2+=9﹣2=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公式把已知条件两边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10m=2,10n=3,则103m+2n=72.【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的逆运算和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法则计算.【解答】解:103m+2n=103m102n=(10m)3(10n)2=23•32=8×9=72.故答案为:72.【点评】本题利用了同底数幂相乘的性质的逆运算和幂的乘方的性质的逆运算.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1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是2.【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过D作AE的垂线交AE于F,交AC于D′,再过D′作AP′⊥AD,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D′是D关于AE的对称点,进而可知D′P′即为DQ+PQ的最小值.【解答】解:作D关于AE的对称点D′,再过D′作D′P′⊥AD于P′,∵DD′⊥AE,∴∠AFD=∠AFD′,∵AF=AF,∠DAE=∠CAE,∴△DAF≌△D′AF,∴D′是D关于AE的对称点,AD′=AD=4,∴D′P′即为DQ+PQ的最小值,∵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D′=45°,∴AP′=P′D′,∴在Rt△AP′D′中,P′D′2+AP′2=AD′2,AD′2=16,∵AP′=P′D',2P′D′2=AD′2,即2P′D′2=16,∴P′D′=2,即DQ+PQ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96分)19.(16分)计算(1)a3b2c÷a2b(2)(﹣x3)2•(﹣x2)3(3)(﹣4x﹣3y)2(4)(x+2y﹣3)(x﹣2y+3)【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根据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算乘法即可;(3)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4)先变形,再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最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a3b2c÷a2b=abc;(2)(﹣x3)2•(﹣x2)3=x6•(﹣x6)=﹣x12;(3)(﹣4x﹣3y)2=16x2+24xy+9y2;(4)(x+2y﹣3)(x﹣2y+3)=[x+(2y﹣3)][x﹣(2y﹣3)]=x2﹣(2y﹣3)2=x2﹣4y2+12y﹣9.【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应用,能熟记运算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运算顺序.20.用简便方法计算(1)(﹣0.25)11×(﹣4)12(2)20152﹣2014×2016.【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平方差公式.【分析】(1)由积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运算,可得(﹣0.25)11×(﹣4)12=[(﹣0.25)×(﹣4)]11×(﹣4),继而求得答案;(2)由平方差公式可得:2014×2016==20152﹣1,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1)(﹣0.25)11×(﹣4)12=[(﹣0.25)×(﹣4)]11×(﹣4)=1×(﹣4)=﹣4;(2)20152﹣2014×2016=20152﹣×=20152﹣=20152﹣20152+1=1.【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平方差公式.注意掌握公式的逆运算是关键.21.先化简,再求值:(4ab3﹣8a2b2)÷4ab+(2a+b)(2a﹣b),其中a=2,b=1.【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平方差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最后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b2﹣2ab+4a2﹣b2=2a(2a﹣b),当a=2,b=1时,原式=2×2×(2×2﹣1)=12.【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去括号、合并同类项.22.(24分)因式分解(1)x2﹣9;(2)2a(x﹣y)﹣3b(y﹣x)(3)b3﹣4b2+4b(4)(x+y)2+2(x+y)+1.(5)(m2+n2)2﹣4m2n2(6)a2﹣2ab+b2﹣1.【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分析】(1)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答案;(2)根据提公因式法,可得答案;(3)根据提公因式法,可得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答案;(4)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答案;(5)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答案;(6)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平方差公式,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1)原式=(x+3)(x﹣3);(2)原式=2a(x﹣y)+3b(x﹣y)=(x﹣y)(2a+3b);(3)原式=b(b2﹣4b+4)=b(b﹣2)2;(4)原式=[(x+y)+1]2=(x+y+1)2;(5)原式=(m2+n2+2mn)(m2+n2﹣2mn)=(m+n)2(m﹣n)2;(6)原式=(a﹣b)2﹣1=(a﹣b+1)(a﹣b﹣1).【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23.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3)、B(3,1)、C(﹣2,﹣2).(1)请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2)求四边形ABED的面积.【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2)四边形ABED的面积为:×(6+2)×1=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梯形面积求法,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4.如图,已知AE∥BC,AE平分∠DAC.求证:AB=A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C,从而得到∠B=∠C,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解答】证明:∵AE平分∠DAC,∴∠1=∠2,∵AE∥BC,∴∠1=∠B,∠2=∠C,∴∠B=∠C,∴AB=A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已知:如图,∠BAC=∠ABD,AC=BD,点O是AD、BC的交点,点E是AB的中点.证明:OE⊥A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题意可证明△BAC≌△ABD,则OA=OB,再由点E是AB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OE⊥AB.【解答】证明:在△BAC和△ABD中,∴△BAC≌△ABD.∴∠OBA=∠OAB,∴OA=OB.又∵AE=BE,∴OE⊥A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26.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1)求证:△BCE≌△ACD;(2)求证:△CHF为等边三角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C=BC,CE=CD,∠ACB=∠ECD=60°,求出∠BCE=∠ACD,根据S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2)由CF=CH和∠ACH=60°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FH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证明:(1)∵△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C=AC,CE=CD,∠BCA=∠ECD=60°,∴∠BCA+∠ACE=∠ECD+∠ACE,即∠BCE=∠ACD,…在△BCE和△ACD中,,∴△BCE≌△ACD (SAS);(2)由(1)知△BCE≌△ACD,则∠CBF=∠CAH,BC=AC又∵△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CH=180°﹣∠ACB﹣∠HCD=60°=∠BCF,在△BCF和△ACH中,,∴△BCF≌△ACH (ASA),∴CF=CH,又∵∠FCH=60°,∴△CHF为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同时还要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创造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7.如图,在△ABC中,∠BAC=90°,AB=AC=6,D为BC的中点.(1)若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CF,求证:△AED≌△CFD;(2)当点F、E分别从C、A两点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A、AB运动,到点A、B时停止;设△DEF的面积为y,F点运动的时间为x,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点F、E分别沿CA、AB的延长线继续运动,求此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D=∠DAC=∠B=∠C=45°,进而得到AD=BD=DC,为证明△AED≌△CFD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利用S四边形AEDF=S△AED+S△ADF=S△CFD+S△ADF=S△ADC=9 即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依题意有:AF=BE=x﹣6,AD=DB,∠ABD=∠DAC=45°得到∠DAF=∠DBE=135°,从而得到△ADF≌△BDE,利用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得到S△ADF=S△BDE从而得到S△EDF=S△EAF+S△ADB即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解答】(1)证明:∵∠BAC=90° AB=AC=6,D为BC中点∴∠BAD=∠DAC=∠B=∠C=45°∴AD=BD=DC∵AE=CF∴△AED≌△CFD(SAS)(2)解:依题意有:FC=AE=x,∵△AED≌△CFD∴S四边形AEDF=S△AED+S△ADF=S△CFD+S△ADF=S△ADC=9∴∴;(3)解:依题意有:AF=BE=x﹣6,AD=DB,∠ABD=∠DAC=45°∴∠DAF=∠DBE=135°∴△ADF≌△BDE∴S△ADF=S△BDE∴S△EDF=S△EAF+S△AD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考查的知识点虽然不是很多但难度较大.。

最新-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数学测试试题含详尽答案.doc

最新-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数学测试试题含详尽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3 B .±3 C.3 D .2.27的立方根是( )A .3B .﹣3C .9D .﹣93.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D4 )A .4和﹣4B .2和﹣2C .4D .2 5.二次根式23-)(的值是( )A. -3B. 3或-3C. 9D. 36.要使式子x -2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2 C .x ≥2 D .x ≤2 7( )A .0.4与0.5之间B .0.5与0.6之间C . 0.6与0.7之间D .0.7与0.8之间8.在直角坐标中,点P (2,﹣3)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9.在实数2,722,0.101001,π,0,4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10.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3 B .2,3,4 C .3,4,5 D .4,5,611.点P(m-1,m+3)在直角坐标系的y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A.(-4,0)B.(0,-4)C.(4,0)D.(0,4)12.点P 在四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2)-- B .(3,2)- C .(2,3) D .(2,3)-13.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 ﹣6)2+=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 .底与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2,-3) B.(2,3) C.(-2,3) D.(2,-3)15.如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厘米、12厘米,那么斜边上的高是 ( ) A 、6厘米 B 、 8厘米 C 、1380厘米 D 、1360厘米 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6.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是3︰4,而斜边的长是20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17.若2<m<8,化简:=___________18.已知点P (2﹣a ,2a ﹣7)(其中a 为整数)位于第三象限,则点P 坐标为 . 19= .20.点(﹣3,7)到x 轴上的距离是 ,到y 轴上的距离是 .三、计算题(每题8分, 共16分)21.计算:011(3)2|()3--+-.22四、解答题(23、24、25每题12分,26、27每题14分 共64分)23.数学课上,对于313--a a ,小红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出a 的取值范围是a ≥31.小慧认为还应考虑分母不为0的情况.你认为小慧的想法正确吗?试求出a 的取值范围.24.(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3个点:A (-1,0),B (3,-1),C (4,3); (2) 顺次连接A ,B ,C ,组成△ABC ,求△ABC 的面积.25.已知c b a 、、是△ABC 的三边的长,且满足0)(22222=+-++c a b c b a ,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最全面江苏省无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有答案(精华版)

最全面江苏省无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有答案(精华版)

19.( 8 分)( 1)计算: 3 - 27-|1- 3|+ 2013 0 ( 2)求 x 的值: (x+ 1)2= 36
20.( 6 分) 如图,已知△ ABC,求作一点 P,使 P 到∠ A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 PA=PB.
C
A
B
21. ( 7 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DC ,延长线段 CB 到 E,使 BE= AD ,连接 AE、 AC,且 AE= AC,求证:( 1)△ ABE≌△ CDA ;( 2) AD∥EC .
( 3 分) ( 4 分) ( 5 分) ( 6 分)
26. 作 DH ⊥ AB 于 H…………………………………………… ( 1 分)
A
可得等腰 Rt △DBH ,由 AB= 4,可知 BC= 2 2……… ( 2 分)
于是 BD = 2, BH = DH =1……………………………… ( 3 分)

A.
B.
C.
D.
3.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3、 4、 5
B. 6、 8、 10
C. 5、 12、 13
D. 3、 2、 5
4. 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15的点可能是 ……………………………………… (

P
Q MN
?
? ??
0 1 2 34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 x 值为 7或 2……………………………………………… 6
( 8 分)
25. 作点 P 关于 OA 的对称点 P1,点 P 关于 OB 的对称点 P2,连结 P1P2, 与 OA 的交点即为点 M ,与 OB 的交点即为点 N……………………………… ( 2 分)

2016—2017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试卷(考试用时:120分钟 ; 满分: 15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真确答案)1.如下图是用纸折叠成的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图:若△ABE ≌△ACF ,且AB=5,AE=2,则EC 的长为()A .2B .3C .5D .2.53.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 .三角形有三条高的交点C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A. 50°B. 80°C. 50°或80°D. 20°或8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3.1410⨯是精确到十位B .4.609万精确到万位C .近似数0.8和0.80表示的意义不同D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42.510⨯,其原数是250006. 在ABC ∆中,C B A ∠∠∠,,的对边分别记为c b a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CB A ∠=∠-∠,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B 、如果222c b a -=,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 90=∠CC 、如果2:3:1::=∠∠∠C B A ,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D 、如果25:16:9::222=c b a ,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7.如图B 为原点,A 在-1上,线段BC 垂直于数轴,且BC 为一个单位长度,以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圆弧,与数轴相交于点D ,则点D 表示的数为( )A 、0.4B 、12-C 、22-D 、21-8. 如图,在ABC ∆中,有一点P 在直线AC 上移动,若5,6AB AC BC ===,则BP 的最第2题图小值为 ( )A 、4.8B 、5C 、4D 、24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16的平方根是 ,10.角的对称轴是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8,则它的周长是 .12.如图,已知△ABC ,BC=10,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 ,BC 于点E 、D .若△ACE 的周长为12,则△ABC 的周长为 .13. 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a ++2的化简结果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个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1B.2C.3D.4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2=9B.=﹣2C.=﹣3D.± =±33.在实数,﹣,﹣3.14,0,,2.6161161116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8或10B.8C.10D.6或125.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kg精确到0.01kg 可得近似值( )A.2.03kg B.2.02kg C.2.0kg D.2kg6.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A.AB=AC,BD=CD B.∠B=∠C,BD=CDC.∠B=∠C,∠BAD=∠CA D.∠ADB=∠ADC,DB=DC7.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3,AB=5,BC=9,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连接DE,则四边形ABED的周长等于( )A.17B.18C.19D.208.给出下列命题:①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边长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10;②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b2+c2=a2,则∠C=90°;③△ABC中,若∠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ABC中,若 a:b:c=1: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假命题的有哪几个(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6B6A7的边长为( )A.6B.12C.32D.6410.如图,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有( )个.①BP=CM;②△ABQ≌△CAP;③∠CMQ的度数不变,始终等于60°;④当第秒或第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1.(4分)的算术平方根是 ,﹣64的立方根是 .12.(2分)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则这个正数是 .13.(2分)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E,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14.(2分)如图,在Rt△ABC中,∠C=90°,AB=8,AD平分∠BAC,交BC边于点D,若CD=2,则△ABD的面积为 .15.(4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 ,斜边上的高为 .16.(2分)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 .17.(2分)如图,在钝角△ABC中,已知∠A为钝角,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若BD2+CE2=DE2,则∠A的度数为 °.18.(2分)如图,一个上方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紧贴地面,一只蚂蚁由盒外AE的中点处出发,沿着盒子面爬行到盒内的点C处,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4,问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题,共70分)19.(8分)计算.(1)|﹣2|+(﹣1)2+(﹣5)0﹣(2)()2﹣+.20.(8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①(x+2)2=16②8(x3+1)=﹣5621.尺规作图:如图1,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P,使得点P到AB、BC的距离相等,并且点P到点A、D的距离也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①△ABC的面积为 .②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1B1C1.22.(6分)如图,已知:在△AFD和△CEB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AE=CF,∠D=∠B,AD∥BC.求证:△AFD≌△CEB.23.(8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D=CE,(1)求证:MD=ME.(2)若D为AB的中点,并且AB=8,求ME的长.24.(6分)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这两条相邻的边称为这个四边形的勾股边.(1)如图(1),已知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O(0,0),A(3,0),B(0,4)请你画出以格点为顶点,OA,OB为勾股边且对角线相等的勾股四边形OAMB;(2)如图(2),将△ABC绕顶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连结AD,DC,∠DCB=30°.求证:DC2+BC2=AC2,即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25.(8分)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 ;(2)如果∠CAD:∠BAD=4:7,可求得∠B的度数为 ;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26.(10分)已等腰Rt△ABC中,∠BAC=90°.点D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移动,以AD为腰作等腰Rt△ADE,∠DAE=90°.连接CE.(1)如图,求证:△ACE≌△ABD;(2)点D运动时,∠BCE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它的度数;若变化,说明理由;(3)若AC=,当CD=1时,请直接写出DE的长.27.(10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是AC的中点,作∠ADB的角平分线DE交AB于点E,(1)求证:DE∥BC;(2)若AE=3,AD=5,点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当BP为何值时,△DEP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所有BP的值.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个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1B.2C.3D.4【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1得出,图形沿一条直线对着,分成的两部分完全重合及是轴对称图形,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根据图象,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得,第1,2,4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3个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根据定义判断出图形形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2=9B.=﹣2C.=﹣3D.± =±3【考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利用平方根与立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原式=3,错误;B、原式=|﹣2|=2,错误;C、原式没有意义,错误;D、原式=±3,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3.在实数,﹣,﹣3.14,0,,2.61611611161…(2015•荆门)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8或10B.8C.10D.6或12【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2是腰长与底边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①2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2、4,∵2+2=4,∴不能组成三角形,②2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4、4,能组成三角形,周长=2+4+4=10,综上所述,它的周长是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定.5.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kg精确到0.01kg 可得近似值( )A.2.03kg B.2.02kg C.2.0kg D.2kg【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把千分位上的数字6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解:2.026kg≈2.03(精确到0.01kg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6.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A.AB=AC,BD=CD B.∠B=∠C,BD=CDC.∠B=∠C,∠BAD=∠CA D.∠ADB=∠ADC,DB=D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BD=DC,AB=AC,再加公共边AD=AD可利用SSS定理进行判定,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B=∠C,BD=CD,再加公共边AD=AD不能判定△ABD≌△ACD,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B=∠C,∠BAD=∠CAD再加公共边AD=AD可利用AAS定理进行判定,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DB=∠ADC,BD=DC再加公共边AD=AD可利用SAS定理进行判定,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7.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3,AB=5,BC=9,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连接DE,则四边形ABED的周长等于( )A.17B.18C.19D.20【考点】梯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DE=CE,即可得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AB+BC+AD,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DE=CE,∵AD=3,AB=5,BC=9,∴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AB+BE+DE+AD=AB+BE+EC+AD=AB+BC+AD=5+9+3=17.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8.给出下列命题:①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边长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10;②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b2+c2=a2,则∠C=90°;③△ABC中,若∠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ABC中,若 a:b:c=1: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假命题的有哪几个(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和勾股定理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勾股定理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然后对③进行判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④进行判断.【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两边长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10或2,所以①错误;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b2+c2=a2,则∠A=90°,所以②错误;△ABC中,若∠A:∠B:∠C=1:5:6,则∠A=15°,∠B=75°,∠C=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③正确;△ABC中,若 a:b:c=1:2:,则a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9.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6B6A7的边长为( )A.6B.12C.32D.64【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B2=2B1A2,B3A3=2B2A3,∴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16,以此类推:A6B6=32B1A2=3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B3=4B1A2,A4B4=8B1A2,A5B5=16B1A2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10.如图,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有( )个.①BP=CM;②△ABQ≌△CAP;③∠CMQ的度数不变,始终等于60°;④当第秒或第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A.1B.2C.3D.4【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三边相等,且内角为60°,根据题意得到AP=BQ,利用SAS得到三角形ABQ与三角形CAP全等;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AQB=∠CP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确定出∠CMQ的度数不变,始终等于60°;分∠QPB与∠PQB为直角两种情况求出t的值,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BP不一定等于CM,选项①错误;根据题意得:AP=BQ=t,∵△ABC为等边三角形,∴∠ABQ=∠CAP=60°,AB=AC,在△ABQ和△CAP中,,∴△ABQ≌△CAP(SAS),选项②正确;∴∠AQB=∠CPA,在△APM中,∠PMA=180°﹣∠APM﹣∠PAM,∵∠CMQ=∠PMA=180°﹣∠APM﹣∠PAM,在△ABQ中,∠ABQ=60°,∴∠AQB+∠BAQ=120°,∴∠PAM+∠APM=120°,∴∠CMQ=∠PMA=60°,选项③正确;若∠PQB=90°,由∠PBQ=60°,得到PB=2BQ,即4﹣t=2t,解得:t=;若∠QPB=90°,由∠PBQ=60°,得到BQ=2PB,即t=2(4﹣t),解得:t=,综上,当第秒或第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选项④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1.的算术平方根是 ,﹣64的立方根是 ﹣4 .【考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的算术平方根是,﹣64的立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正数是它的算术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12.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则这个正数是 4 .【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和相反数得出2a﹣2+a﹣4=0,求出a=2,求出2a﹣2=2,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2a﹣2+a﹣4=0,∴a=2,∴2a﹣2=2,∴这个正数为22=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相反数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的值,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3.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E,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BC=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已知AB=DE,∠B=∠E,再加上条件BC=EF,可根据SAS判定△ABC≌△DEF.【解答】解:添加条件:BC=EF.∵,∴△ABC≌△DEF(SAS),∴BC=EF.故答案为:BC=EF.【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4.如图,在Rt△ABC中,∠C=90°,AB=8,AD平分∠BAC,交BC边于点D,若CD=2,则△ABD的面积为 8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E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作DE⊥AB于E,∵AD平分∠BAC,∠C=90°,DE⊥AB,∴DE=DC=2,∴△ABD的面积=×AB×DE=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 13 ,斜边上的高为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可先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然后再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得:AB2=52+122,则AB=13,直角三角形面积S=×5×12=×13×CD,可得:斜边的高CD=.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此题难度不大.16.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 8 .【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2DE=10;然后在直角△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CD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DE=5,∴DE=AC=5,∴AC=10.在直角△ACD中,∠ADC=90°,AD=6,AC=10,则根据勾股定理,得CD===8.故答案是:8.【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的长度是解题的难点.17.如图,在钝角△ABC中,已知∠A为钝角,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若BD2+CE2=DE2,则∠A的度数为 135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连接DA、EA,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B,EA=EC,得到∠DAB=∠B,∠EAC=∠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DAE=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连接DA、EA,∵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DA=DB,EA=EC,∴∠DAB=∠B,∠EAC=∠C,∵BD2+CE2=DE2,∴AD2+AE2=DE2,∴∠DAE=90°,∴2∠B+2∠C+90°=180°,∴∠B+∠C=45°,∴∠BAC=135°.故答案为:13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一个上方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紧贴地面,一只蚂蚁由盒外AE的中点处出发,沿着盒子面爬行到盒内的点C处,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4,问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10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画出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CM,在Rt△CMN中,CN=AE+AE=6,MN=8,∴CM===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是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展开图,根据题意画出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画出侧面展开图是解本题的难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题,共70分)19.计算.(1)|﹣2|+(﹣1)2+(﹣5)0﹣(2)()2﹣+.【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分析】(1)依据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2)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2+1+1﹣2=2(2)原式=3﹣9+3=﹣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求下列各式中的x:①(x+2)2=16②8(x3+1)=﹣56【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①先开平方,进而求解;②先两边都除以8,再移项,最后求立方根即可.【解答】解:①x+2=±4,x1=﹣2+4=2,x2=﹣2﹣4=﹣6,∴x1=2,x2=﹣6;②(x3+1)=﹣7,x3=﹣8,x=﹣2.【点评】考查用开方的方法解方程;注意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21.(1)尺规作图:如图1,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P,使得点P到AB、BC的距离相等,并且点P到点A、D的距离也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①△ABC的面积为 4 .②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1B1C1.【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分别作出AD的垂直平分线及∠ABC的平分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P点的位置;(2)①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出结论;②作出各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1)如图1,点P即为所求点;(2)①S△ABC=3×3﹣×2×2﹣×3×1﹣×3×1=9﹣2﹣﹣=4;故答案为:4;②如图,△A1B1C1即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如图,已知:在△AFD和△CEB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AE=CF,∠D=∠B,AD∥BC.求证:△AFD≌△CE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C,根据线段相互间的加减关系求出AF=CE,又有AD=CB,根据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AFD≌△CEB.【解答】证明:∵AD∥BC∴∠A=∠C∵AE=CF∴AE+EF=CF+EF∴AF=CE∵在△AFD和△CEB中∴△AFD≌△CEB(AAS)【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3.如图,已知:△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D=CE,(1)求证:MD=ME.(2)若D为AB的中点,并且AB=8,求ME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DBM=∠ECM,可证△BDM≌△CEM,可得MD=ME,即可解题;(2)连接AM,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直角△ABM,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D为AB的中点,所以DM=AB=4.【解答】解:(1)在△ABC中,∵AB=AC,∴∠DBM=∠ECM,∵M是BC的中点,∴BM=CM,在△BDM和△CEM中,,∴△BDM≌△CEM(SAS),∴MD=ME.(2)如图,连接AM,∵△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AM⊥BC,∴得到直角△ABM,∵D为AB的中点,∴DM=AB==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BDM≌△CEM.24.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这两条相邻的边称为这个四边形的勾股边.(1)如图(1),已知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O(0,0),A(3,0),B(0,4)请你画出以格点为顶点,OA,OB为勾股边且对角线相等的勾股四边形OAMB;(2)如图(2),将△ABC绕顶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连结AD,DC,∠DCB=30°.求证:DC2+BC2=AC2,即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勾股定理;多边形的对角线.【分析】(1)由于∠AOB=90°,则OB2+OA2=AB2=25,则找出格点M使它到O点的距离为5(坐标轴上除外)可得到满足条件的四边形OAMB;(2)连接CE,如图(2),利用旋转的性质得DE=AC,BC=BE,∠CBE=60°,则可判断△BC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C=CE,∠BCE=60°,再证明∠DCE=90°,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得到DC2+EC2=DE2,从而得到DC2+BC2=AC2.【解答】解:(1)如图(1),四边形OAMB或四边形OAM′B为所作;(2)连接CE,如图(2),∵△ABC绕顶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DE=AC,BC=BE,∠CBE=60°,∴△BCE为等边三角形,∴BC=CE,∠BCE=60°,∵∠DCB=30°,∴∠DCE=90°,∴DC2+EC2=DE2,∴DC2+BC2=AC2,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即【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25.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 14cm ;(2)如果∠CAD:∠BAD=4:7,可求得∠B的度数为 35° ;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操作一利用对称找准相等的量:BD=AD,∠BAD=∠B,然后分别利用周长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得答案;操作二利用折叠找着AC=AE,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设CD=x,表示出BD,AE,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操作一:(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BD,∵△ACD的周长=AC+CD+AD,∴△ACD的周长=AC+CD+BD=AC+BC=8+6=14(cm);故填:14cm;(2)设∠CAD=4x,∠BAD=7x由题意得方程:7x+7x+4x=90,解之得x=5,所以∠B=35°;故填:35°;操作二:∵AC=9cm,BC=12cm,∴AB===15(cm),根据折叠性质可得AC=AE=9cm,∴BE=AB﹣AE=6cm,设CD=x,则BD=12﹣x,DE=x,在Rt△BDE中,由题意可得方程x2+62=(12﹣x)2,解之得x=4.5,∴CD=4.5cm.【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图形的翻折问题;解决翻折问题时一般要找着相等的量,然后结合有关的知识列出方程进行解答.26.(10分)(2016秋•锡山区期中)已等腰Rt△ABC中,∠BAC=90°.点D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移动,以AD为腰作等腰Rt△ADE,∠DAE=90°.连接CE.(1)如图,求证:△ACE≌△ABD;(2)点D运动时,∠BCE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它的度数;若变化,说明理由;(3)若AC=,当CD=1时,请直接写出DE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由△ABC和△ADE都是等腰Rt△可得,AB=AC,AD=AE,∠BAC=∠DAE=90°,则有∠BAD=∠CAE,从而可证到△ACE≌△ABD;(2)由△ACE≌△ABD可得∠ACE=∠ABD=45°,从而得到∠BCE=∠BCA+∠ACE=90°;(3)可分点D在线段BC上时(如图1)和点D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如图2)两种情况讨论,在Rt△ABC中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C,从而得到BD,由△ACE≌△ABD可得CE=BD,在Rt△DCE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求出DE.【解答】解:(1)∵△ABC和△ADE都是等腰Rt△,∴AB=AC,AD=AE,∠BAC=∠DAE=90°,∴∠BAD=∠CAE.在△ACE和△ABD中,,∴△ACE≌△ABD;(2)∵△ACE≌△ABD,∴∠ACE=∠ABD=45°,∴∠BCE=∠BCA+∠ACE=45°+45°=90°;∴∠BCE的度数不变,为90°;(3)①点D在线段BC上时,如图1,∵AB=AC=,∠BAC=90°,∴BC=4.∵CD=1,∴BD=3.∵△ACE≌△ABD,∴CE=BD=3.∵∠BCE=90°,∴DE===;②点D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如图2,∵AB=AC=,∠BAC=90°,∴BC=4.∵CD=1,∴BD=5.∵△ACE≌△ABD,∴CE=BD=5.∵∠BCE=90°,∴∠ECD=90°,∴DE===.综上所述:DE的长为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D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移动,需分情况讨论.27.(10分)(2016秋•常熟市期中)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是AC的中点,作∠ADB的角平分线DE交AB于点E,(1)求证:DE∥BC;(2)若AE=3,AD=5,点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当BP为何值时,△DEP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所有BP的值.【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平行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D=AD=A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DE⊥AB,再根据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证明;(2)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DE的长,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BE=AE,然后分DE=EP、DP=EP、DE=DP三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1)证明:∵∠ABC=90°,点D是AC的中点,∴BD=AD=AC,∵DE是∠ADB的角平分线,∴DE⊥AB,又∵∠ABC=90°,∴DE∥BC;(2)解:∵AE=3,AD=5,DE⊥AB,∴DE==4,∵DE⊥AB,AD=BD,∴BE=AE=3,①DE=EP时,BP==,②DP=EP时,BP=DE=×4=2,③DE=DP时,过点D作DF⊥BC于F,则DF=BE=3,由勾股定理得,FP==,点P在F下边时,BP=4﹣,点P在F上边时,BP=4+,综上所述,BP的值为,2,4﹣,4+.【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难点在于(2)要分情况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