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检测)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测试卷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测试卷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08年5月18日,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四川省绵竹县遵道镇援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落成。

该学校的落成体现的教育方针是( ) A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 .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 . “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 .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对下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原子弹关键技术突破进度表A . 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B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为国防科技事业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D . 这是核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取得的巨大成就3.《江门日报》曾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喜爱。

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他( )A . 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B . 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 . 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D .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4.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大提出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

从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时间,科研成果达到了3 406项。

材料说明( )A . “双百”方针推动科技发展B . 科技领域出现“大跃进”C.社会主义制度凸显优越性D. “向科学进军”热潮初显成效5.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B. “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知识详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知识详解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专题主干知识:(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的重要发展历程1.1949~1965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起步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相继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

国务院也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从此,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走上由国家统一领导的大规模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科技发展起步时期,中国部分领域和科学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而且已初步具备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1966~1976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

“文化大革命”以来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的科研事业受到重创,但还是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选育出了杂交水稻新品种。

3.1977~1979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恢复时期。

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共中央很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口号,并为此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1980年至今,是新中国科技全面发展时期。

(1)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发展,在完善科技体制方面不断向前迈进。

(2)从1986年起,国家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及重点成果推广计划(六大计划),形成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格局。

(二)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的两个高峰及其出现的主要原因1.两个高峰:一个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另一个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2.主要原因(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开展。

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实行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

(3)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五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谭其骧在1994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

”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 A.“三个代表”B.“五讲”“四美”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三个面向”【答案】 C【解析】文化的发展指的是文学、艺术、学术方面的自由发展,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

所以C符合题意。

2.“文革”期间,出现了“八亿人口八个戏”的局面,“双百”方针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文化大革命”的开展C.“左”倾错误的影响D.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答案】 C【解析】据所学内容分析可知A、B、C、D四项均为原因,但A、B、D三项均为“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故C项正确。

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

”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A.发展科技文化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能力。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在文化上就要求大力发展科技文化,A正确;B、C、D均不符合材料。

故选A。

4.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

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A.文艺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左右B.该剧剧本存在严重的问题C.“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D.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答案】 A【解析】从材料看,该剧经历了好评——批判——恢复上演的曲折经历,在这一曲折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左”倾思想的影响而遭受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事业拔乱反正,一切又重回正轨。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高三历史限时练: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高三历史限时练: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高三历史限时练: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1.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如此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饥寒交迫的世界〞,他所赞誉的是〔〕A.黄道婆B.袁隆平C.爱迪生D.达尔文2.革新开放以来,国度把开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树立的首位,实行的开展战略是〔〕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科教兴国 C.启动〝希望工程〞 D.尊师重教3.1956年12月,我国文明部收回了«关于公营剧团试行付给剧作者剧本演出报酬的通知»,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那么,必需推行剧本演出报酬制度。

演出报酬制度确实立反映出〔〕A.市场调理机制指点文明树立 B.文明任务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C.国度对戏剧文明开展的注重 D.知识分子的待遇落后于其他阶级4.一篇名为«‘嫦娥二号’探月意义:为人类开发应用月球预备»的文章指出:〝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将为人类开发应用月球资源做预备……将促进我国经济可继续开展。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所带动的基础迷信和高新技术的提高,关于促进经济的开展将起到牵引和推进作用。

〞据此可知,〝嫦娥二号〞探月意义不包括〔〕A.增强者类开发应用月球资源的才干B.有利于我国坚持经济继续增长C.说明我国太空探求才干居世界抢先位置D.促进了我国迷信技术的提高5.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是〔〕A.中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B.〝西方红〞1号天然卫星升空C.前往式遥感卫星的发射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践上采取的是〝城市教育靠国度、乡村教育靠团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这一状况〔〕A.与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顺应B.表达了追求城乡公允的教育政策C.是〝左〞倾思想在教育范围的表达D.不利于社会主义树立人才的培育7.以下各项属于战争开发应用原子能的是〔〕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打破了美、苏核垄断C、我国相继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D、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气8.科技提高、经济兴盛和社会开展,从基本上说取决于〔〕A.革新科技体制B.提高休息者的素质C.革新教育体制D.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9.从〝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失掉开展,成为有社会主义醒悟的有文明的休息者。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测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测试卷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观察下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D.“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2.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

”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B.新中国成立初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D.新中国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5.下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人数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C.“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6.“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

”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2010年3月23日,袁隆平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接受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代表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兰西共和国农业成就勋章,其获奖理由是“他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A.研制出原子弹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在人类基因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D.成功研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8.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9.“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质量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时间:30分钟满分:6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新时期文艺经历了从80年代初歌咏健康自然人性的文化小说,到寻根思潮对民族文化血脉的发现和重构;从90年代中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到近年来对底层生活农民命运和反腐倡廉的关注,这表明新时期文艺( )A.注重人文关怀B.强调历史理性C.重在现实批判D.借鉴先进理念解析:选A 材料信息“歌咏健康自然人性”“人文精神大讨论”“对底层生活农民命运和反腐倡廉的关注”,都体现出新时期文艺注重人文关怀,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中皆无从体现。

2.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

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B.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C.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选A 据材料信息“航空”“地质”“矿业”“钢铁”可以看出是培养专业人才,主要是服务经济建设,故A项正确;提高国民科技素养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故C项错误;到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了恢复,故D项错误。

3.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

国家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 )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国家对人才的需要C.推动了教育大革命的实施D.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解析:选B 材料考查恢复高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故A项错误;由于恢复了高考,国家选拔人才有了一个相对公正的平台,故B项正确;教育大革命是文化大革命中教育的一种说法,故C项错误;知识青年待业问题是考试制度解决不了的,故D项错误。

4.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主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高中历史人民必修3章末检测: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人民必修3章末检测: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含答案解析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7年2月,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这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全本在新中国公演。

这主要是因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C.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2.《红岩》《红日》《红旗谱》《英雄儿女》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双百”方针后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A.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生活B.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C.反映古代历史人物D.反映政治生活3.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它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

下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邮票应该发行于()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4.2007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

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了那盖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

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C.使社会成员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5.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曾指出:“二为”方向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这里的“二为”方向是指文艺()A.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D.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7.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创设“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1课)及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1课)及答案

专题五第1课1.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两个高峰,分别是()A.20世纪5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B.“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后C.20世纪5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D.全面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 A【解析】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因为“双百”方针提出,改革开放后因为“二为”方针提出,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两个高峰。

2.毛泽东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

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

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

这一发言应该是在()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A.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C.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D.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答案】 B【解析】理解“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含义分别是:“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和“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4.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其目的是()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B.繁荣文学C.继承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D.繁荣艺术【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双百”方针目的的掌握情况。

繁荣文学艺术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5.下列文艺作品、电影作品、戏剧作品出现于“双百”方针提出后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A【解析】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综合检测 人民版必修3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综合检测 人民版必修3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综合检测人民版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广东佛山高二检测)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放开手脚大胆去写——三谈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1956年以来的“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下列适合“双百”方针主旨的口号是( )A.“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B.“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C.“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D.“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解析:选B。

本题考查“双百”方针。

“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是1942年提出的,故A 项错误;“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符合“双百”方针,故B项正确;“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在“文革”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在1944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

2.(2016·广东佛山高二期末)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期”,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应该( )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百家争鸣C.百花齐放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析:选B。

本题考查“双百”方针。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指文化之间的继承与交流,材料中是对封建社会分期的两种观点,不属于文化继承与交流,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是“双百”方针中的内容,是指学术问题要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故B项正确;百花齐放是“双百”方针中关于文学艺术领域的主张,与材料中的学术问题不符,故C项错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的方针态度,故D项错误。

3.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科学和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双百”方针的提出②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③广大科技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④政治运动的开展和“文革”进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出现繁荣景象原因的叙述”,①②③都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促进科学和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④是科学和艺术领域受挫的原因。

2.1957年2月5日,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全本在中国公演。

与之相关的政策背景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C.“文化大革命”开始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落实答案 D解析结合1957年我国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政策方针可知,答案为D项。

3.“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习俗、旧习惯。

右图为“文革”中孔子塑像的命运,反映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 )①破坏了文物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④破坏了社会秩序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A解析“文革”虽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改变。

4.爷爷说:“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

”“那段日子”是指( )A.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文革”十年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期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革”期间的文化发展状况。

“文革”十年,“双百”方针被废弃,文化园地一片凋零,出现“八亿人口八个戏”的局面,除“样板戏”外,其他剧目被禁止上演。

5.“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了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练习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练习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C.集中力量重点攻关D.近现代以来,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2.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A.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3.“反思”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

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意指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

出现该种文学的根源在于A.“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心灵带来了创伤B.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五讲四美”活动的大力开展D.“双百”方针开始得到复兴4.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包括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③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6.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列举出如下大事,请你为它们选择一个最为准确、全面的主题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B.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春天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7.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人民版)
2001年 1997年 1990年 80年代初
6.72% 12.21%
15.88% 23.5%
21

“文化大革命”——“教育革命”
① 各地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学秩序混乱
②中小学招生基本停顿,高校停止招生。
⑴史实
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④ “教育革命”
⑵影响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严重影响了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1
疑难突破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中国史角度: (1)中国在汉唐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封建大帝国, 与其对教育的重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2)中国近代,由于遭受列强的入侵,造成了教育 的落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3)“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秩序被破坏,造成 中国人才的断层。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两方发达国家。 2、世界史角度: 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需要重视的工作 很多,但两国政府首先投入大量的财力发展教育培养人 才,为两国的崛起振兴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两 同的经济就已跃居世界前列。
1970年4月24 日,“长征—1” 号航天运载火 箭顺利地将 “东方红—1” 号人造地球卫 星送入太空轨 道。重量超过 苏美的第一颗 卫星 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文 类别
课 化 第 成30就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作品名称
《红岩》 《红日》 《红旗谱》 《创业史》 文学创作 《保卫延安》 《谁是最可爱的人》 《林海雪原》 《雷锋之歌》 电影 剧目
《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 《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金花》
《龙须沟》《茶馆》 《蔡文姬》 《关汉卿》 《文成公主》
金鸡奖 百花奖 华表奖 金鹰奖 飞天奖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等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

这些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 )A.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B.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C.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D.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生活和民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为此,我党( )A.确定了“双百”方针B.提出“科教兴国”战略C.号召开展“文化大革命”D.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党和政府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迫切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此,我党提出了“双百”方针。

3.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方针。

它们的相同点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可知“双百”方针是1956年党中央确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为了正确解决、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对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B、C两项均只符合题干中的其中一个方针,D项与题干中的方针没有内在关系,故选A项。

4.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B.“文化大革命”中C.1958年“大跃进”中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故选B项。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正式提出来的 B.属于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C.与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任何关系 D.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2.右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看绍剧《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留影。

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

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C.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3.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4.“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习俗、旧习惯。

右图“文革”中孔子塑像的命运,反映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 )①破坏了文物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④破坏了社会秩序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成就斐然的根本原因是( )A.“双百”方针得到了重新确立 B.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C.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D.文艺工作者排除“左”的干扰6.在时代背景上,“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的主要区别是( )A.“二为”方向是建国初,“双百”方针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B.“二为”方向是改革开放时期,“双百”方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C.“双百”方针是“文革”时期,“二为”方向是建国初提出的D.“二为”方向是改革开放时期,“双百”方针是建国初提出的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8.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测评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测评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背景不包括(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蓬勃开展B.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将建立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4月,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属于“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条件。

答案:C2.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解析:“双百”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旨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以推动我国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双百”方针的基本内涵、主要目的和本质属性不符。

答案:D3.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毛泽东鼓励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4.“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文化领域形成了“八亿人口八个戏”的局面。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政治批判扩展到文化领域B.优秀文化典籍被大量破坏C.“左”倾错误得以恶性发展D.传统文艺失去了观众市场解析:“八亿人口八个戏”反映了文艺事业的凋零,根源在于“左”倾错误的泛滥,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5.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骚,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2.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中,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C.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D. 研制成功“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3.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

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A. 逐步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 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D. 落实“三个面向”方针4.中国百姓通过电视收看到国庆35周年阅兵式现场直播,与之直接相关的科技成就是( ) A. “银河”巨型计算机B. “东方红一号”卫星C. “神舟号”宇宙飞船D.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5.“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6.“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A.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B. 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C. 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D.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7( )A. 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B. 反右斗争扩大化C. “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D. 改革开放的进行8.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以下类型的文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理性王国的建立催生了浪漫主义作品B. 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C.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产生了现代主义D. 在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下,诞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开办工农学校③恢复高考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②④①③B. ②③④①C. ④③②①D. ④①②③10.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

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 )A. 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B. 是改革开放的成果C. 推动我国出台“双百”方针D. 是“左”倾错误在文化领域的反映11.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以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

”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

”这一科技成果是( ) A. 国产第一辆汽车下线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D.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2.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为期30天的空间科学实验。

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B.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D.航天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13.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B. 为“双百”方针提供理论基础C. 强调戏曲应居于文艺界的核心D. 帮助戏曲艺术走独立发展之路14.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

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

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竟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

这种改编反映了( )A. “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B. 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C. 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D. 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15.“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 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16.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

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A. 服务社会主义B. 照搬苏联经验C. 强调意识形态D. 脱离生产实际17.2017年9月28日下午,在杂交水稻之父的牵头下,青岛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种的第一批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迎来测产考。

测产结果是示,小面积测产最高产量为620.95公斤/亩。

这里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A. 钱学森B. 杨利伟C. 袁隆平D. 杨振宁18.1959年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

这个辉煌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C. “双百”方针的提出D. 1959年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19.20世纪90年代,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 开始推行扫盲教育B. 提出“双百”方针C. 恢复国家统一高考制度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

这“惊人”创举有( )①“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③“一五”计划期间,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1.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

国家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 )A. 保障了国家对人才的需要B.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C. 推动了教育大革命的实施D. 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22.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23.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这评论的是我国( )A. “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B.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C. 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D. “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24.在某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

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

”张爱萍将军也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上述言论( )A. 主张大力发展空间技术B. 表明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C. 针对美、苏核垄断与核威胁D. 旨在强调国家信息化的发展25.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

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反映了( ) A.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 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C. 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成D.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6.材料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4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出炉,确定了到200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同时,逐步实行高校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抓紧制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摘编自晋浩天《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历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3年中同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影响.27.材料一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

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

(1)依据材料一,与新中国初期科技奖励相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何突出特点,并指出该奖项的设立所反映的时代要求。

答案1.D2.C3.A4.D5.B6.C7.A8.B9.B10.A11.B12.C13.A14.D15.B16.C17.C 18.C19.D20.A21.A22.C23.D24.C25.B26.(1)背景: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全球化形势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中国教育体制自身问题突显。

(2)举措:从单一办学体制到多元办学体制;深化各级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自费化、择业自主化;立法促进教育规范化。

影响:推动了中国教育繁荣,增强科技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提升综合国力。

27.(1)特点:奖励层次更高,奖金数额更大。

时代要求: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