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知道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制作海报的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能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科学态度目标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适合人类的居住。
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难点:收集和整理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海报资料、双面胶、彩色笔、卡纸、剪刀、计算机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示范海报及海报设计说明。
聚焦1.引入:太阳、月球和地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一定的了解。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图片。
)每个天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让你用不同颜色代表太阳和月球,你会选择什么颜色?(预设:太阳温度高,是个大火球,用红色;月球的光比较柔和,可以用黄色。
我要给太阳涂上黄色或红色,因为太阳是火的星球,温度很高;我要给月球涂上银灰色,因为从照片来看,月球灰蒙蒙的。
)3.揭题: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今天,我们就来给地球做一张海报。
(板书:太阳、月球和地球)【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颜色表现对太阳和月球的认识,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1.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太阳和月球的颜色。
2.活动:指导学生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有利于学生表现对二者的认识,同时能方便教师进行评价。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气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7.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森林里的动物(三年级上册科学科课件)
新知讲解
猴子:猴子好动,自古被视为聪 明伶俐的形象。善于行走、攀爬、游 泳与跳,行动甚为灵活。爱吃香蕉, 枣,松子等。
新知讲解
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 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 发达,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5只锋 利的爪子,用来撕开食物和爬树。尾巴短小。熊 平时用脚掌慢吞吞地行走,但是当追赶猎物时, 它会跑得很快,而且后腿可以直立起来。大多数 熊食性很杂,既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 坚果,也到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 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 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
新知讲解
活动2: 它们生活在哪里
森林里的植物十分丰富,有低矮的草本植物, 有茂密的灌木,还有高大的乔木,这些植物为动物 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新知讲解
森林场景图
猫头鹰
啄木鸟
小猴子
小鸟
大象
梅花鹿
熊
蜥蜴 老鼠
雉鸡
青蛙 蛇
新知讲解
说一说它们生活在森林的哪些区域中? 猫头鹰、小鸟、猴子生活在树枝
新知讲解
啄木鸟生活在树干
新知讲解
熊生活在树洞里
新知讲解
蜥蜴、青蛙、蛇生活在地面草丛
新知讲解
老鼠生活在土壤里
新知讲解
大象、梅花鹿、雉鸡生活在树林里。
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猫头鹰生活在树干上。(√ ) 2.小白兔的食物是蔬菜,青草等。( √ )。
二、选择
生活在树洞里的动物是( A )
A.熊 B.猫头鹰
小白兔:兔子浑身长满了毛茸茸 的白毛,它的一双红眼睛被白毛包住 了,嵌在眼窝里。白兔两只长长的耳 朵,足有二寸半,鼻子扁扁的,嘴唇 分成三瓣。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1. 物体的常见性质
小学三年级的科学研究中,我们会研究到许多关于物体性质的
知识。
以下是物体的一些常见性质:
- 形状: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比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 颜色: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 大小: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大小,比如大、小、高、矮等。
- 重量:物体可以有不同的重量,比如轻、重、轻重适宜等。
- 材质:物体可以由不同的材质制成,比如金属、木头、塑料等。
2. 天气与季节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也会了解到关于天气和季节的知识。
以下
是一些小学三年级应该掌握的天气和季节相关的内容:
- 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是四个季节。
不同季节有不
同的天气特点和气温变化。
- 天气现象:我们会研究到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比如晴天、
阴天、雨天、雷阵雨等。
- 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基本的天气预报符号。
3. 植物和动物
在小学三年级的科学研究中,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植物和动物
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相关的内容:
- 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基本结构,
以及它们的功能。
- 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比如哺乳动物、鸟类、
鱼类等。
- 动物的特点:研究一些动物的基本特点,比如外形、食物链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的简单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小学生科学小实验
【导语】科学实验,是指根据⼀定⽬的,运⽤⼀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段,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是获取经验事实和检验科学假说、理论真理性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整理的《三年级⼩学⽣科学⼩实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制雪花】准备材料: 硼砂、热⽔、⽊棒、扭扭棒、铁丝、筷⼦、剪⼑、勺⼦。
实验步骤: 将扭扭棒剪成三段,长度相同。
把剪裁好的扭扭棒交叉起来,变成雪花的样⼦,⽤⼀根细铁丝固定。
倒⼀杯热⽔,然后加⼊硼砂。
⽤筷⼦不停搅拌,直到硼砂不再溶解为⽌。
将雪花浸在含有硼砂的热⽔⾥。
过⼀晚上,将雪花取出,神奇的⼀幕发⽣了~~ 实验原理: 往热⽔中加⼊硼砂使之饱和,当⽔冷却后,硼砂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种现象被称为“结晶”。
【吹⽓球】 准备材料: ⽓球、⼩苏打、⽩醋、饮料瓶。
实验步骤: 第⼀步:将⼀张纸折成漏⽃形状,放到⽓球⼝上。
第⼆步:通过漏⽃往⽓球⾥加⼊⼀勺⼩苏打。
第三步:往饮料瓶⾥倒⼊1/3瓶的⽩醋。
第四步:⼩⼼的把⽓球套在饮料瓶瓶⼝上,先不要让⼩苏打掉⼊瓶中。
第五步:将⽓球⾥的⼩苏打快速倒⼊瓶中,就能看到⽓球被慢慢吹⼤啦。
实验原理: ⼩苏打和⽩醋混合,快速产⽣⼆氧化碳从⽽把⽓球吹⼤!【让玻璃弹珠变成冰裂⽔晶】 弹珠⼤家都不会陌⽣吧,有没有想过连它都可以做成超好看的饰品呢?利⽤热胀冷缩的原理,让玻璃球弹珠出现冰裂⽔晶效果的⼿⼯⼩制作,喜欢就来试试吧~ 记得⼀定要在爸爸妈妈的指点下才可以动⼿哦,还是有⼀点点危险哒,切记切记! 将玻璃弹珠放⼊烤箱⾥⾯加热。
准备好⼀⼤盆的冰⽔,把加热好的弹珠倒⼊冰⽔中。
已经搞定咯,我们还可以给它配上挂绳作为项链呐!。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色龙在树丛中随环境改变,体色袋鼠在草原上跳的又快又远。
鸽子在空中自由飞翔2、鲤鱼的皮肤表面长有鳞片,刺猬的皮肤上长着刺。
大象的皮肤非常粗糙。
3、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于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4、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无色透明。
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5、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或甲等。
6、海燕能在暴风雨中飞翔,信天翁,能在天空中滑翔。
7、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8、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9、有的植物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
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10、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11、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的作用12、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13、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14、花瓣落下来会逐渐变成土壤的一种成分15、在加热土壤的实验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就是在反思16、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17、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
含沙多的是沙质土,含沙少的是黏质土。
含沙适中的是壤土。
这三类土壤渗水能力不同。
18、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黑土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厚度有的竟达1米。
19、土壤上种植着很多农作物。
土壤的形成过程很漫长。
20、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2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2、观察岩石的特征,需要在岩石的新断面上观察。
23、花岗岩中有黑色的斑点24、给采集来的岩石分类,制作岩石标本。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蒸气是气态,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肉眼看不到,摸不到,重量比较轻,并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3.水雾是液态,是由无数的小液滴组成的,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可以触摸到,重量比水蒸气重,且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
4.水和水蒸气它们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并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物质,都占据了空间,有一定的重量。
5.水每时每刻都在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蒸发。
水蒸发时会吸热。
不同的液体蒸发的速度不一样。
6.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7.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8.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9.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00℃开始沸腾逐渐汽化,水沸腾后的变化是从液态变成气态,变化属于汽化现象。
10.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11.水在0℃时会结冰,从液态变为了固态。
水在变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会下降,速胀大。
12.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加热时要用外焰,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13.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14.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15.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16.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17.测量水温的要注意:(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8.水和冰都是由同一种物质h2o组成,都是无色无味的物体。
19.水和冰的存在的形态不同,水是液态,而冰是固态,密度不同,水是1g/cm3,冰是0.9g/cm。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
总
1. 单元一:生活中的科学
- 物体的形状
- 物体的颜色
- 物体的材质
- 物体的大小
- 感知器官
- 小动物与人类的口、爪、牙等不同
- 人类行走步态与小动物的移动方式的区别
2. 单元二:空气和水
- 空气的存在
- 空气的性质
- 水的存在
- 水的性质
- 水的用途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单元三:更多的动物
- 鸟类、昆虫、两栖类、爬行类的特征与分类- 动物的生活环境
- 动物的饮食性
- 动物的行为性
- 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4. 单元四:植物的生长
- 种子的结构
- 植物的生长过程
- 植物的繁殖方式
- 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 植物的重要性
5. 单元五:物体的运动
- 动物和非动物的运动方式
- 物体的速度
- 物体的运动轨迹
- 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方向
- 物体运动中的摩擦力
6. 单元六:时间和计量
- 时间的概念
- 常见的时间表示法
- 时间的利用与安排
- 物体的长度、质量、容积等基本计量单位
- 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
- 测量的重要性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汇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探索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探索故事(四篇)故事一: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天,小明在学校的植物园里发现了一颗小苗。
他非常好奇,想知道这颗小苗是如何长大成为一棵大树的。
小明决定进行一次植物的生长实验。
他首先在一个小花盆里种下了一颗小苗,并给它适量的水和阳光。
他每天都观察这颗小苗,记录下它的变化。
几天过去了,小苗的根部开始往下延伸,茎也越来越长。
同时,小苗的叶子也逐渐长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苗长成了一棵小树。
通过这个实验,小明学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他知道了植物需要水、阳光和土壤养分才能健康生长。
他对植物的奇妙生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故事二:水的三态变化小红和小刚去海边玩耍,他们看到海水在阳光下变成了一片薄雾,然后又变成了细小的水滴。
小红好奇地问小刚:“为什么海水会变成薄雾和水滴呢?”小刚解释说:“这是因为水有三态变化。
当水受到太阳的热量时,它会蒸发成为水蒸气,形成薄雾。
当薄雾遇到冷空气时,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
”小红听了很开心,她明白了水的三态变化。
从此以后,她更加爱护水资源,明白水的珍贵。
故事三:磁铁的吸引力小李在家里玩磁铁时,发现磁铁能吸引一些金属物体,比如铁钉和小铁片。
他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于是,小李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他将磁铁放在桌子上,然后用一根细绳悬挂着一个小铁片。
他发现小铁片被磁铁吸引住了,悬在了空中。
小李很开心地告诉妈妈:“磁铁有吸引力,可以吸引一些金属物体。
这是因为磁铁里面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叫做磁力。
”通过这个实验,小李对磁铁的吸引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觉得磁铁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故事四:光的传播路径一天,小王在家里的阳台上看到了一只漂亮的彩虹。
他想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
于是,小王进行了一次关于光传播路径的实验。
他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放置了一个玻璃三棱镜,并用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
他发现,白光在经过三棱镜的时候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小王高兴地告诉妈妈:“彩虹是因为太阳光经过雨滴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雨滴像一个小小的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
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探索故事(四篇)
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探索故事(四篇)故事一:水的循环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在学校学习了水的循环。
他们非常好奇,于是决定在家里进行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观察水的循环过程。
首先,他们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些水,然后盖上一个盖子,放在窗台上。
他们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开始变热,水蒸气从杯子中升腾起来,并在盖子上凝结成小水滴。
接着,小明和小红注意到,盖子上的水滴开始聚集在一起,变得越来越大,最后滴落回杯子里。
这个过程让他们明白了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他们继续观察,发现水滴滴落回杯子后,又开始变热,再次蒸发升腾起来。
这样的循环一直持续下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水的循环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小明和小红不仅学到了水的蒸发和凝结,也明白了水的循环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让我们的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故事二:植物的生长小明和小红非常喜欢植物,他们在家里养了一些花草。
有一天,他们想要弄清楚植物是如何生长的。
他们准备了四个小花盆,每个花盆里都种了一颗豆子。
然后,他们把这些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观察。
第一个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都给它浇水;第二个花盆放在阴暗的地方,每天都给它浇水;第三个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不给它浇水;第四个花盆放在阴暗的地方,也不给它浇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明和小红发现,只有第一个花盆中的豆子长出了嫩绿的小苗。
其他三个花盆里的豆子都没有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他们明白了植物需要阳光和水才能生长。
没有阳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水,植物无法吸收养分。
故事三:磁铁的吸引力小明和小红在学校学习了磁铁的吸引力,他们非常好奇,于是决定在家里进行一个实验来观察磁铁的吸引力。
他们找来一根小磁铁和一些金属物品,包括铁钉、铁夹子和铁勺子。
他们尝试将小磁铁靠近这些金属物品,发现它们都被磁铁吸引住了。
接着,他们用一张纸将小磁铁遮住,再次将它靠近金属物品。
这次,金属物品没有被吸引住。
小明和小红对此感到很奇怪,于是他们想出一个解释:磁铁的吸引力是通过磁场传递的。
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
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一、实验内容:研究土壤成份所需仪器材料:土壤、烧杯、水、搅拌棒、纸巾、坩埚、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实验过程及步骤:1.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4.用酒精灯点燃加热土壤.5.让学生观察变化.6.等土块冷却,请学生再捏一捏硬度和原来的泥土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二、实验内容:不同土壤的渗水性所需仪器材料:沙土、黏土、壤土、漏斗、大小相同的杯子、纱布、水、放大镜实验过程及步骤:1.观察土壤样品2.放土: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3.倒水: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4.观察比较5.实验总结根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结果: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三、实验内容:制作肥料袋所需仪器材料:塑料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实验过程及步骤:1.放土2.放入蚯蚓3.加水4.翻动5.持续观察6.交流实验结果: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四、实验内容: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所需仪器材料:出芽豆、浸泡过的植物种子、放大镜、镊子实验过程及步骤:剥开浸泡过的种子及出芽豆,观察它的结构.实验结果:种子都有胚根、胚芽五、实验内容:种子萌发的条件所需仪器材料:4只一样大小、带盖的透明瓶子、纸巾、一些同种植物的种子、水实验过程及步骤:将4只一样大小、带盖的透明瓶子分别编号,在2号中装满水,3号中铺上湿润的吸水纸,然后在4个瓶子中放同种植物的种,将1、2、3号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4号放在冰箱中冷藏.实验结果: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六、实验内容:区分直根和须根所需仪器材料:各种植物的根实验过程及步骤:1.出示菠菜和葱的根,观察比较.2.介绍直根和须根.3.学生把带来的根分类.实验结果:直根:只有一根粗粗的主根.须根:有很多差不多粗细和长短的根.七、实验内容:茎的作用所需仪器材料: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烧瓶、红墨水、小刀实验过程及步骤:将一段芹菜插入红墨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芹菜,再切开芹菜的茎观察实验结果: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八、实验内容:花的构造所需仪器材料:花朵、镊子、放大镜、白纸实验过程及步骤:用镊子从外到内解剖花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植物的花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九、实验内容:认识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所需仪器材料: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图实验过程及步骤:1.出示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图.2.从下到上介绍各个部分的名称.实验结果: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种子.十、实验内容:研究固体性质所需仪器材料:石块、螺帽、玻璃、橡皮、放大镜、铁锤实验过程及步骤:1.用肉眼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形状.2.用放大镜观察固体的组成.3.用铁锤敲打,试软硬.实验结果:固体有一定的形状、颜色和硬度.十一、实验内容: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所需仪器材料:黄豆、玉米粉、绿豆、天平、砝码、量筒实验过程及步骤:1.出示材料、工具介绍.2.指导天平的正确使用.3.将三种物品分别装入量筒中,并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它们的质量.4.将它们倒入量筒中混合,用天平称出总重量.5.比较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6.分别用量杯量出100ml的黄豆、玉米粉、绿豆.7.将他们一起倒入量筒中,轻轻的摇晃,注意不要洒落在外面,读出读数.8.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实验结果: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十二、实验内容: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所需仪器材料:在水中会沉或浮的固体若干、不易判断沉浮的固体若干实验过程及步骤:1.指导学生预测,带来的固体放入水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2.在水槽中放入半盆清水.3.将带来的各种固体依次放入水槽中观察,注意提醒学生边实验边记录.4.交流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固体在水中或沉或浮.十三、实验内容:认识固体的溶解与分离所需仪器材料:适量面粉、盐、水、搅拌棒实验过程及步骤:一调制饱和盐水1、在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2、在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直加到盐不能继续溶解为止.二制作结晶树1、在热水里放入少许面粉,搅拌均匀.2、将盐水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慢慢蒸发.实验结果:树枝上会有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十四、实验内容:认识液体的性质所需仪器材料:油、水、蜂蜜、牛奶、天平、表面光滑的板子、滴管实验过程及步骤:一.认识液体性质观察四种液体,重在发现虽然每种液体从颜色、透明度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有很多液体的共同特性.二. 比较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和流速1、在烧杯里倒上同样50ml的蜂蜜、水、牛奶和油,放到已校准的天平上比较.2、在表面光滑的板子滴上几滴牛奶、蜂蜜、水和油,注意四种液体的量要差不多,然后慢慢将演示板提起,一定要让液体“自己”流下来,不能借助外力,观察、比较哪个流速快.实验结果: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十五、实验内容: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所需仪器材料:食用油、水、蜂蜜、烧杯实验过程:1、出示三个装有不同液体水、食用油、蜂蜜的杯子,预测将蜂蜜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演示实验:将蜂蜜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将食用油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3、学生观察实验.4、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程及步骤:实验结果: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面.十六、实验内容: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所需仪器材料:水、酒精、量筒或量杯、天平、砝码实验过程及步骤:一.测量质量的变化:1、用天平量取各50g的水、酒精.2、让学生预测水、酒精、混合后的总质量.3、将水、酒精充分混合在一起.4、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二测量体积的变化:1、用量筒量出各50ml水、酒精.2、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3、将酒精倒入水中,观察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实验结果: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十七、实验内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需仪器材料:橡皮泥、铝箔、硬币、木筷、吸管、泡沫塑料、潜水艇模型、盐、水、鸡蛋实验过程及步骤:1、将橡皮泥、铝箔、硬币、木筷、吸管、泡沫塑料、潜水艇模型、鸡蛋放入水中,观察记录.2、改变橡皮泥形状,增大或减小体积,观察记录.3、将鸡蛋放入水中,加入盐,直到鸡蛋浮起来.实验结果:增大物体的体积,物体就会浮起来;反之亦然.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后,物体也会浮起来.十八、实验内容:测量气温所需仪器材料:温度计、百叶箱1、实验过程及步骤: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室内、阳光下、背阴处的温度.2、把装有温度计的百叶箱放在阳光下测量气温.实验结果:气温一般是指在阳光下百叶箱中的温度.十九、实验内容:自制雨量器所需仪器材料: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实验过程及步骤:1、把塑料瓶剪开,去上部,成直筒形.2、侧面贴上标尺.3、将自制的雨量器放在地面,用喷壶喷水.实验结果:雨量器是测量雨量大小的器具.二十、实验内容: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所需仪器材料:木条、小珠子2个、木片或硬木板、大头针、泡沫塑料板和小球、量角器、长线1、实验过程及步骤:按书中方法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2、把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放在室外,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知识点汇总
1、像糖、盐这样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
2、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和红糖等,不能溶解沙子、油等。
3、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越强。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杯水中可以溶解的食盐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溶解的多有的则少。
5、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两杯一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为了保证公平,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水一样多,要等第一份完全溶解再加第二份。
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天平。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个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个3观察水生植物实验目的 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实验器材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我的猜测: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浮在水面上实 我的实验步骤:—1、把塑料袋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要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画出简图。
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看到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实验名称 实验 结论实验名称5观察蜗牛实验目的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2-3只蜗牛,1个放大镜,一条树枝实验器材—我的猜测:蜗牛的身体是硬的,由头,腹,尾巴组成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观察蜗牛的运动、身体构造方面的特点3、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的外面有贝壳。
实验蜗牛是软体动物,有壳、触角、腹、头、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我的猜测:铁片的弯曲程度最大我的实验步骤:1在相同厚度的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一端上分别标出刻度2、在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另一端挂上一个相同的重物3、把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一端用重物压住,挂重物的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
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4、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观察到的现象:弯曲程度最大的是塑料条,弯曲程度最小的是木条不同材料的韧性不相同,有的材料韧性较好,有的材料韧性较差实验 结论、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和我们用的纸是否相同。
观察到的现象:我们造的纸和我们用的纸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实验器材猜测:有些物体放进水中会沉下去,有些会浮起来我的实验步骤:1、将水倒入水槽中2、把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况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记录表 观察到的现象:1、石头、铁块会下沉2、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浮在水面物体在水中游的沉(石头、铁块),有的浮(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时间实验名称 14砖与陶瓷的性质实验目的 了解砖、瓦与瓷器、陶器的物理性质实验器材砖、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小刀实 验 结 论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学期。
充分考虑三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学习了观察》1、《走进科学》本单元用一个主体活动校园寻宝来架构全单元的教学,以宝贝(学生依寻宝清单找到的自然物)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寻找、观察、整理的顺序,依次设计出《校园寻宝》、《观察宝贝》、《整理百宝箱》三课,试图让学生在科学史的引领下,初步学习观察、分类、简单制作等方法,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愉悦,激发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2、《身边的动植物》本单元学习的是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
本单元以认识常见动植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在学习分类、归类,同时渗透关爱生命、敢于质疑的情感态度教育。
3、《土壤》本单元正是以土壤里有什么?、土壤里为什么能长出庄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土壤的构成,了解土壤对于人类的作用,感悟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
从探究能力的训练上看,本单元与三上其他单元一样,以观察、分类、比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兼顾其他探究能力的培养。
4、《奇妙的水》本单元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我们所熟悉的水,观察水的形状、测量水的体积、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探究流动的水的力量、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形式,等等,让儿童从多方面了解水的性质,加深对水的认识。
儿童对水的认识越深刻,就觉得水越奇妙,会从心底里觉得水的珍贵,自觉产生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年级小学生记住的20个科学知识点
【导语】科学知识社会学是⾮常⼴泛的⼀个包括了太空探索、⽣物观园、科学历史、地球故事、奇⼈奇事、⽣命科学、科技⽣活、相关下载、UFO、军事科技、科幻世界、数码家电、健康饮⾷、科普学术等知识。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路? 蛇的⾝上有很多鳞⽚,这是它们⾝上最外⾯的⼀层盔甲。
鳞⽚不但⽤来保护⾝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时,⾝体会呈S形。
⽽每⼀⽚在S形外边的鳞⽚,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
这些鳞⽚跟蛇的肌⾁互相配合,并能推动⾝体向前爬⾏,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动呀! 2.为什么⼈⽼了头发便会变⽩? 我们的头发中有⼀种叫「⿊⾊素」的物质,⿊⾊素愈多头发的颜⾊便愈⿊。
⽽⿊⾊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
⼈类到了⽼年时,⾝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啊! 3.为什么肚⼦饿了会咕咕叫? 肚⼦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物快消化完,胃⾥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
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内⾥的液体和⽓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
下次不要再为肚⼦咕咕叫⽽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理动作呢。
4.为什么驼鸟不会飞? ⾝型庞⼤的驼鸟类的⼀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是它们的⽻⽑都太柔软,翅膀⼜太⼩,根本不适合飞⾏。
另外,驼鸟的肌⾁不发达,胸⾻⼜平平的,对飞⾏都没有帮助。
驼鸟⽣活在⾮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
5.为什么罐头⾥⾷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豉鲮鱼、茄汁⾖......都是美味的罐头⾷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不易变坏。
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法进⼊。
⼈们在制造罐头⾷品的时候,把罐头⾥的空⽓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
在没有空⽓的情况下,即使⾥⾯的⾷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法⽣存或繁殖啊! 6.为什么婴⼉刚出⽣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刚出⽣时都会呱呱⼤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是他们正在⼤⼝⼤⼝地呼吸着第⼀⼝的空⽓呢!当婴⼉离开妈妈⾝体出⽣时,他们吸进的第⼀⼝空⽓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三年级科学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三年级科学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大揭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做的。
有的像是大自然的馈赠,比如树木、石头;而有的则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比如塑料、金属。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种材料,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吧!咱们来谈谈天然材料。
比如说,我们用的纸张,就是从树皮里撕下来的。
树叶、树枝、树皮,这些可都是大树的宝贝呢!再比如我们的书本,封面是纸,里面是书页,这些都是用木头做成的。
还有我们穿的布鞋,是用棉花、麻线和布做的,这些都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所以啊,天然材料就像是大自然的恩赐,既环保又实用。
再来说说人造材料吧。
这些材料可不是从大自然里来的,而是人类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制造出来的。
比如说我们常用的塑料,它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虽然轻便,但不太环保哦。
还有那些五彩斑斓的玩具,虽然好看,但是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所以啊,我们在享受这些便利的也要记得保护环境,让大自然更加美好。
那么,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到底哪个更好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
因为每种材料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比如,天然材料更环保,但可能不够耐用;人造材料更耐用,但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所以啊,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使用哪种材料。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试着自己动手做一些小玩意儿,比如用树叶做小船,用树枝编篮子,这样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呢!而且,这样的手工制品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别,真是一举两得呢!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它们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要珍惜人类智慧的结晶。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吧!。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选择题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鸟类?
A. 狗
B. 猫
C. 鱼
D. 鹦鹉(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物体是由金属制成的?
A. 木头桌子
B. 塑料椅子
C. 铁钉(正确答案)
D. 玻璃窗户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哪种气体?
A. 氧气
B. 二氧化碳(正确答案)
C. 氮气
D. 水蒸气
下列哪种天气现象通常与降雨有关?
A. 彩虹(正确答案)
B. 雾
C. 雪
D. 霜
下列哪种材料是导体?
A. 橡胶
B. 玻璃
C. 铜线(正确答案)
D. 塑料
下列哪种动物是昆虫?
A. 蜘蛛
B. 蚂蚁(正确答案)
C. 蜥蜴
D. 蝙蝠
水的三种状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固态
B. 液态
C. 气态
D. 等离子态(正确答案)
下列哪种植物通常生长在水中?
A. 向日葵
B. 荷花(正确答案)
C. 松树
D. 玫瑰
下列哪个星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
A. 金星
B. 水星(正确答案)
C. 地球
D. 火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一、填空、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森林)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阳光)和(泥土)。
3、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和()。
4、水生植物有(),(),(),()等。
5、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会吃(),会(),会()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有一对(),有六只()都长在胸上。
8、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身体表面有(),用()游泳,用()呼吸,吃()和()等,会()等。
9、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里,会(),需要(),会(),会对外界刺激做出(),会(),会()等。
10.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
11、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 )、()、()、()、()、()等。
12、金属的特性:()、()、()、()、()、()等。
13、塑料的特性:具有()、()、()、(防水、不透气)、(质轻)、( )等。
14、木头的特性:()、()、()、()、( )、()等。
15、砖瓦陶瓷是用()烧制而成的。
16、物体可以分为()、()、()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
17、水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会()的液体。
18、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覆盖着。
19、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
20、水是生命的源泉。
()、()和( )都离不开水。
22、蚕蛾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头上有();胸部有()。
23、蚕的一生经历()四种形态。
24、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
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
2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6、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
27、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
(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
(3)用手把冰焐化。
2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
29、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露: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30、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
31、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32、磁铁上()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33、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
34、指南针是利用()指示方向的仪器。
35、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是:(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四年级科学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3、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4、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6、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7、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8、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家庭一般用并联。
二、科学概念: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般分三类: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叫素食(水果、蔬菜、粮食等);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肉、蛋、水产、奶等);其他(水、调味品等)2、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分为:沉积岩(水成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沉积胶结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砾岩。
在岩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3、地球从里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
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4、岩石有不同的光泽,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蜡烛光泽、丝绸光泽、泥土光泽等。
矿物也有不同的光泽。
5、地表的岩石在慢慢地不断地变化着。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破坏的现象叫风化,岩石的风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6、岩石和矿物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
如: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石墨制造铅笔芯;铁矿石炼铁;花岗岩用于雕刻等。
五年级科学一、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3.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4.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5.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6.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7.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8.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9.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兔→蛇→鹰3、草→蝗虫→鹰4、草→蝗虫→蛇→鹰5、草→鸟→蛇6、草→鸟—→蛇→鹰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5、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6、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8、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9、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二、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2、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浮)。
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4、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5、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三、1、时间在流逝: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
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快);心情焦急、烦燥时,感觉时间过得(慢)。
2、太阳钟: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
3、机械摆钟: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
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4、摆的研究: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我们通过(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
摆绳(越长),速度(越慢)。
摆绳(越短),速度(越快)。
5、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
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
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6、实验题:摆的摆动快慢可能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摆绳的长度)等因素有关。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研究的问题: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吗?我们的猜测:有关。
摆绳越长,速度越慢。
摆绳越短,速度越快。
实验的材料:摆锤、摆绳、铁架台、秒表相同的条件:(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不同的条件:(摆绳的长度)实验的步骤:1、做一个摆长为30厘米的摆,测量1分钟摆动的次数。
2、做一个摆长为15厘米的摆,测量1分钟摆动的次数。
3、比较两次实验的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的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一、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
主要观点:1、地球是球体。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3、地球静止不动4、太阳围着地球转。
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他的著作是《天体运行论》。
主要观点:1、地球是球形,2、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3、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4、在太阳是静止不动的,5、地球围着太阳转。
三、证明地球在自转: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
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
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四、谁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正好是太阳运动方向相反,。
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
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
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