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十三)

合集下载

2017历史中考解题技巧

2017历史中考解题技巧

巧解选择题选择题作为历史试题的一种形式,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体现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

做好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2、看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一、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型题干常引用文章中的语句或引入时政材料创设情境。

解题的基础是读懂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中的转折词)。

明确材料反映的主旨内涵,联系课本,结合备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的答案。

1、(2015年)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二、图表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题技巧是“三看”: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图表中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四注意”: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语言;注意时间变化和数据变化;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2、(2013年)阅读下方《中美贸易趋向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是: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三、地图、图片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的技巧是“四审”:审时间空间;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审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审多图片间的联系或变化。

2017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

2017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一)一、复习课的特点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

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以初中毕业达标指导为纲,使学生能自主完成目标测评为据。

在中学历史复习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4:5:1,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二)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

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

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2017年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2017年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1.材料分析题一般分为以下三种问法: ①依据材料回答(归纳、指出、概括……) 答案从材料中去找 ②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归纳、概括、指 出……) 答案要严格结合材料并想想相关的知识点
③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或启示
先确定本题的主题,根据主题结合相应知识作答。 认识答看法,启示谈做法。评价从正反去答。
【例5】材料三 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 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 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 族的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 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 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 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项目
建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68.5 65.3 87.4 80.7 111.4 102.1 1952年 127.9 117.5
农民货币收入(亿元)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2)依据材料二,说明建国初期农民生活状况的变化。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作 用。(4分) 答:变化:建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逐年提高 原因:1)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并发展。 2)土地改革。 作用:为国家有计划的开展经济建设提供条件,为国家工业 化建设准备条件。
答:实行改革开放; 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等。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两点均可得2分)
材料三
我国小学、初中入学率统计图
(3)从材料三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 析1978年后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4分)

2017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辅导:备考复习要点

2017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辅导:备考复习要点

[键入文字]2017 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辅导:备考复习要点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一模考前辅导的内容。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①重视理解,融会贯通。

只有理解了的记忆才能持久;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时明晰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

②重视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是指对历史进程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制度等。

③重视原因、影响。

原因和影响往往比较抽象,许多人觉得难记,也不太重视,但它们却是命题的“亮点”。

④重视查缺补漏。

二、点、线、面结合,构筑知识网络。

“点”是典型事件;“线”是指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面”是反映历史时期的整个内容。

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放得开、收得拢。

三、学会“弹钢琴”,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对教学中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知识、重点内容,多花时间复习,把精力放在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上,特别是在一些有跨度的问题上。

四、重视审题能力的锻炼,加强题目的变异训练。

五、注重知识的整合,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四月调考试卷表明,今年的中考不会孤立考查某个知识点,而是一个题中系统考查几个有内在联系的历史问题。

建议同学们适当进行一些小专题训练。

2014 中考历史复习方法参考六、要注意知识间的迁移、联系。

今年中考试题很有可能联系当今热点问题,考查一些中外历史知识。

1。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九年级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复习内容较多,共涉及七八九年级六册教材内容,但课时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特制订如下复习计划:一、复习进度安排:计划三月中旬结束九年级下册新课内容的教学,然后进入考前综合复习阶段。

综合复习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梳理教材,细化知识点,夯实基础。

内容:1-----6册历史课本内容时间安排:3月18日---5月6日根据每一单元内容多少不同,预定一节课复习2-3个单元。

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历史作用和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对知识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热点讲解时间安排:5月7日---6月3日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千丝万缕。

作为历史教师要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

专题的设计要灵巧、细小。

切记不能设计过大的专题,进行大的专题知识梳理;要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角度、重点问题的角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设计一些轻巧灵便的小专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归纳和习题训练两部分,知识结构归纳使学生对本专题涉及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训练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

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时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搞好热点问题的梳理,找准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切入点。

通过热点讲解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提高能力。

2017中考历史复习攻略 如何有效复习

2017中考历史复习攻略 如何有效复习

2017中考历史复习攻略五大连池一中杨忠琴距离中考还有一百多天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既定目标,考出理想成绩,这一直是毕业班历史老师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复习提供几点参考,以求抛砖引玉。

一、调整心态不温不火。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面临中考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和压力,这里所说的调整心态首先是老师不要过于紧张,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最忌讳贪多求快,欲速则不达。

然后是调整学生的心态,现在的教育大气候对家长和学生的影响很大,大部分的家长对学生的中考比较重视,都想进重点高中重点班,所以家长就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导致睡眠不足,体力不支,精神过度紧张,浑浑噩噩,这样的状态怎么能有利中考呢?所以教师要利用时间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稳中求胜。

二、制定目标合情合理。

基于面临中考,目标也要明确,想要学生在考试中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包括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

还有中考前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中考应试能力,从演绎推理到归纳总结,从综合分析到答题技巧,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本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成绩才不会影响升学整体效果。

三、学情分析因班而宜。

我们历史学科老师所任课的班级一般都比较多,不同的班级整体状态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有的班级两极分化严重,有的班级学困生较多,有的班级等靠思想严重不爱思考,有的班级中考气氛不正常,这些都需要了解并一一对症下药,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但不恐惧中考,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有效复习而不是单纯靠时间的无效劳动,在教学上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调,反复记忆及训练,在这个基础上对部分优生要进行有意识的拔高训练。

四、研究课标明细考点。

认真研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切实把握中考历史的方向,《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是供复习时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

2017年历史中考备考

2017年历史中考备考

第四步:形成答案。实际上最好在这个阶 段分两步走: 1、先打腹稿或叫草稿。 2、形成最终的答案。 答案要求:要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5)活动与探究题(约占17%) 是压轴题,分值较大,区分度也较高。 注重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注重 历史思维的延伸。在呈现方式上体现出 综合性、概括性、分析探究性等特点。 题型有:材料型、实践活动型、阐述见 解型、小论文型等。
(3)让学生做好复习笔记:重点知识要 有划痕;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历 史意义、评价等要在相应的位置有标注, 且层次分明。
●笔记的布局合理:主要指笔记做的位置 合适。每一课的笔记要记在该知识点的同 一页;单元笔记要记在单元的最前面或最 后面;整册书的综合性知识则宜记在整册 书的最前面或后面。
(4)、选做部分优秀试题:试题来源应该 是安徽省历年的中考试题或2014—2016 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历史试题(有的安 徽中考历史试题就是从其他省份的中考 通过做题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技 试题中进行改编而成的)。
(1)目录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 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6分) (2)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 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 (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4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 趋势是什么?(2分)
答题技巧: 第一步:先看问题。看题目的设问,明白 提问的角度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在看材 料时有目的性、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也节省了一些时间。 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时要仔 细,不能遗漏,找到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 材料中归纳出一些观点等。
第三步:结合教材。一般来说,回答材料 题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也不是绝对的, 主要看题目的要求),借助教材,进一 步理解材料内容。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是什么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是什么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是什么中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之“排除法” 排除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在答题过程中,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意思,这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

当面对一道选择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题干的意思,只有准确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做到有的放矢,使排除更加有针对性。

第一:排“错”法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

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反过来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答案了。

例: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

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第二:排“正”法即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里的“正”是指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项的选择题。

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审题,切忌粗心大意。

因为在这类题目中,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错误”的选项。

中考历史问答题类型及答题技巧问答题是传统的大型主观性试题。

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并有很大的空间供分析问题能力的发挥。

所以问答题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它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历史问题,也适用于阐释历史理论问题和涉及情感价值观的问题。

由于其知识的容量和分值较小的原因而有别于大型主观性试题。

此题型的功能定位于应用能力考查层面上。

即解题的过程应体现知识的迁移,需要运用各种分析问题的方法。

主要包括叙述题(或简述题)、评述题、比较题、综合比较分析题和材料式问答题等。

问答题的解答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审题。

2017年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2017年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2013年历史中考备考计划中考是学校的一件大事,牵动着每一位任课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家长的心,要打好中考这一仗,我们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大纲为导向,以训练为主线,精心组织,务实基础,面向全体,重点突破.。

一、复习要求1、抓好课堂增实效,面对新考试,得用新方法,使用新策略。

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

2、突出重点求高效,由于中考内容考点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的复习,任务十分繁重。

我们必须抓住主干,强化重点,有详有略,追求高效。

对考点内容,我们要重点剖析、整合、演绎,并进行重点训练。

3、.处理好课本与资料的关系。

备考复习应以教材为蓝本,以资料相辅助,切忌本末倒置。

所用资料要筛选,题目要典型,切忌全盘照搬。

处理好导、学、练的关系。

备考复习一定要把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适度的课堂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导、学、练的有机统一,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4.处理好容易题与稍难题的关系。

学业考试是水平考试,难度值一般为容易70%,稍难10%。

因此我们的应考复习应要立足基础,得足70%的容易分,同时尽力多得10%的稍难分,从而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目标。

5、科学训练促提高,科学适度的练习训练,能有效巩固知识,有效的训练对于提高复习的质量帮助甚大。

训练题注意以下几点:①科学性—-题干科学,答案无误;②基础性—-考查全面,体现双基;③创新性—-设计新颖,具有创意;④针对性—-紧扣考点,下联实际;⑤灵活性—-创设情境,角度多变;⑥多样性—-选材丰富,视野开阔;⑦典型性—-特色鲜明,举一反三;⑧层次性—-梯度明显,分档合理;⑨时代性—-关注社会,捕捉热点;⑩综合性—-主题明确,一题多点。

6、指点学习方法,复习备考中,要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交给学生如何把握历史知识要素的方法、如何理解性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整理重组历史知识形成结构知识的方法以及如何审题、答题的方法。

如此,学生才能会分析,会考试,考试也才能少失误,得高分。

2017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2017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2017中考历史答题技巧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

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4.试题全部答完后一定要检查。

所有考生在时间允许时都要检查。

检查选择题主要是做个确认,特别不自信的答案必须要翻书证实,做到心中有数,非选择题部分则按上述答题原则中的“三化”,逐条对照答案,查看有没有漏答项,如果有,及时解决。

另外,认识、把握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历史中考成绩是很有必要并大有帮助的。

选择题选择题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以作出准确的选择,其次,根据题型特点?可以采用排除法和使用最佳选择法。

填空题填空题和相关连接题同样属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点,答案是唯一的,因此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在空格处填上准确的答案。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

2017中考历史复习:2017年中考历史解题技巧 (共93张PPT)

2017中考历史复习:2017年中考历史解题技巧 (共93张PPT)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雄鸡一声天下白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பைடு நூலகம்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一大
五四运动 吴起镇会师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百团大战
日本投降
台儿庄战役
西安事变
人民解放战争
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一五计划
1954年宪法 文 化 大 革 命
三大改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选择 C
• A.重庆谈判 • C.挺进大别山
B.转战陕北 D.渡江战役
• 从下列图片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中提炼出一个学习 主题,最恰当的是 C •
五四运动中商界声援学生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
解题技巧:如何归纳图片主题?
行军中的叶挺独立团
1、关注题干,寻找主题 (标语)“没有饭吃的穷人快来赶上红军”
• • • •
A.反抗列强的侵略 2、关注图片信息(文字提示), 找出相同点 B.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3、辨析选项,建议用排除法 D.国共合作与斗争的历程
选择 C
重要的历史人物
孔子
老子石像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戊戌变法
谭嗣同就义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陈独秀
李大钊
民族资产阶级
2、把握关键词“开天辟地”“书记”
3、识辨人物外貌
选择 A
• 下列属于古代西方文明成就的是 •
• A
解题技巧:
B
C
D
1、熟悉古代西方和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 2、读图,辨认各选项信息 选择 D

初三重点冲刺阶段学习中的历史考点与解题技巧

初三重点冲刺阶段学习中的历史考点与解题技巧

初三重点冲刺阶段学习中的历史考点与解题技巧历史学科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之一,在初三阶段是学生们备战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历史,本文将重点介绍初三重点冲刺阶段的历史考点和解题技巧。

一、重点考点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科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初三历史考试中也占据很大的比例。

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朝代的演变、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同学们需要了解中国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世袭制度等,以及汉、魏、晋、南北朝等朝代的性质和特点。

2. 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是初三历史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同学们需要重点关注各国的殖民扩张、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重大事件。

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和发展。

例如,同学们需要了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独立运动的背景和成果。

3. 历史文化知识历史文化知识也是初三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同学们需要了解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同学们需要了解中国的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等,以及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雅典卫城等。

二、解题技巧1. 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历史试题之前,同学们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

有些题目可能是要求解释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有些题目可能是要求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同等。

只有明确题目要求,才能更好地进行答题。

2. 打好基础知识历史学科是基础知识和逻辑推理的结合体,同学们需要打牢历史基础知识。

平时要认真听讲,做好历史笔记,并及时复习温故,扩大历史知识面。

只有充分掌握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解答考试中的问题。

3. 多做历史题型训练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多做历史题型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可以选择历年的中考历史真题进行训练,做到熟能生巧。

通过多做题目,同学们可以熟悉各种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4. 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同学们在解答题目时应该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

2017中考历史复习备考方案

2017中考历史复习备考方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复习方案目前,历史中考备考已进入冲刺阶段,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复习时间短的特点。

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

本人就新形势下做好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第一阶段(三月上旬到四月中旬)立足课本,纵向复习;紧扣考点,把握命题走向在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和复习的习惯,按历史知识的特性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比如,可以按国别史、也可以按单元,进行归类复习,给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单元综述——对将要复习的单元进行概括性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一单元或这一专题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了解。

(3-5分钟)基础链接——主要是把课文构建成知识网络式的复习提纲,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10-15分钟)考题再现——呈现历年来的一些与本专题相关的中考题,让学生了解中考到底是怎么考、考什么(10-15分钟)。

考点演练——按《考试说明》要求分别以考点设计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以巩固知识、提高考试能力(5-10分钟)。

《中考历史说明》即将见面,《说明》是中考历史复习的考试大纲,是考点所在,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在复习中,依据中考说明上的目标要求,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简述、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详细化编写成复习案和复习纲要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从而明确重点、难点和易混点,做到有的方矢。

同时,仔细研读考试目标要求和样卷,从中了解考试形式,题型。

并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二、第二阶段(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分类、分模块复习,突出重点,热点,拓展深化历史中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这是中考历史命题的原则,目的是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注意结合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与历史教材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并提炼出来。

2017届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一)

2017届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一)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考点1 北京人等早期原始人类文化遗存北京人1.地点:①____________。

2.年代:距今约②______________年。

3.活动情况: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保留了③______的某些特征,过着④________生活,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

考点2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已经使用 石器。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 式房屋。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住半地穴式房屋。

考点3 炎帝、黄帝的传说1.时间:距今约①___________年。

2.地点:②___________流域。

3.华夏族形成过程:③_________部落和④_______部落联合打败东方⑤_______部落,后经长期发展,形成⑥________族。

4.评价:黄帝被誉为⑦“__________”。

5.原因: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其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6.禅让制是原始社会一种⑧__________________首领的制度。

传说黄帝死后,尧、舜、禹依次采取⑨_____________首领的办法来更替部落联盟首领,人们把这种制度称为⑩“_________”制。

考点4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1.目的:①___________统治。

2.内容(1)天子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

(2)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③_______;向天子交纳④_________;平时镇守⑤_________,战时⑥________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等。

3.作用:通过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巩固西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2017中考历史备考策略

2017中考历史备考策略

[键入文字]
2017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内容。

一、加强对主干知识的记忆,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体系,做到基础知识不丢分。

复习到一个问题时,可联系到同类其他问题,例如:复习中国共产党几次重要会议时,可由一大联系到遵义会议、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回归教材,关注教材中的材料与相关结论。

首先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主题和历史线索,而且有利于快速查找知识。

三、加强模拟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读图题、材料题加强训练,加强在审题环节、分析环节的能力,增强答题准确性。

四、注意主观试题答案的组织。

做到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

观点和材料要统一,不脱离材料,答非所问。

中考试卷中的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尽量使用历史术语。

希望这篇中考历史备考策略,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2017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7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7中学历史教研计划如何才能做好中考考前复习,从容迎接2017年的中考,下面我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及想法.一、要理清线索,找出各个事件的联系点。

历史知识是一个知识网络,孤立地掌握零碎的知识,难记也难以理解,所以要找出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联系线索,例如复习世界近代史的内容时,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进行:一是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这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第二条线是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这就构成近代工运和国际工运的第二条线。

第三条是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把这些连点成线,又构成了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再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时,要抓住三条主线索: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及每次战争造成的严重危害,即构成第一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不断反抗,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二条线索即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着改变中国任人宰割、屈辱落后的状况,例如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撰写《海国图志》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开始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开始。

满清封建官僚在与侵略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落后,他们实践了林魏的主张,开展了学习西方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为改变中国被瓜分豆刨的命运、救亡图存,开展了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想通过温和的改革手段把垂死的清王朝改造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孙中山先生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地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并领导了辛亥革命,在文化领域,李大钊、陈独秀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倡导了新文化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获得胜利之后,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毛泽东又走上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突出重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中国近代史:19世纪中期、19世纪晚 期和末期、20世纪初、北洋军阀统治时 期(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 战争)(1927.4.18—1949.4.23) •新中国史: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文 革、改革开放
2017/5/25
三、后期的复习策略
1、巧用考纲,从宏观上明确考查主干。 例第二部分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 的抗争 1 .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 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被迫签定 的条约、影响。 2.中国人民的抗争:林则徐销烟
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一)中华文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明的起源
无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 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 史影响。 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 无 (西欧城市兴起) 意义
了解科举制度的废 除和京师大学堂的 开办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2017/5/25
原欧洲联盟:知道 欧洲联合的趋势和 欧盟的建立
二、2016年历史试题分析 •中国古代史7道。原始社会,春秋战国,秦汉,
改革开放会议决策: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选择题、综合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及意义:2010、2011、2013、2014、2015、 2016.选择、综合题
2017/5/25
4、如何解答启示类、认识类问题
(1)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 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 (2)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 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 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 识,不能脱离题目泛泛而谈。 (3)借鉴、建议、主张、态度、见解类:侧重从要怎么样的角度 回答。 万能答题术语 (1)世界各国改革的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 一; 商鞅、孝文帝、改革开 ③改革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 放、俄日、罗斯福新政、 ④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 苏联等 ⑤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甚至是血腥的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十三)第13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要点梳理考点1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1.原因(1)我国是由______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以汉族为______的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2.我国的民族政策:_________________制度。

3.全国已建立起_____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4.意义(1)对__________、民族_______、民族________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成为我国的一项_________和________制度。

考点2 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一国两制”(1)目的: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2)提出者:___________。

(3)含义:“一国”:指_______________;“两制”:指__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制度,__________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的提出,为实现祖国_____________指明了前景。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__________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____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回归时间:_______年7月1日香港回归;_______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历史意义:洗雪了百年_______;标志我国在完成_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考点3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大陆对台政策(1)建国初:明确提出要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___解放台湾。

(3)改革开放后: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台湾对大陆政策(1)1987年前,“________”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2)1987年后,海峡两岸同胞近______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3.“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1)“九二共识”:1992年,_________与_________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___________”。

(2)“汪辜会谈”: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___________”,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考点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的__________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______年底,我国政府同______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__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_______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_____、互不_____、互不干涉______、平等______、______共处。

(3)意义:成为处理__________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召开时间:_______年。

(2)召开地点:_______。

(3)会议性质: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国家参加的_______国际会议。

(4)中国与会代表:__________。

(5)中国提出的方针:“_____________”。

(6)中国所起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_______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考点5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1.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2)过程:1972年2月,________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___________》。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_______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_______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从对抗走向合作)。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年10月25日,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有利于世界和平、进步。

考点6 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承办___________组织会议: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2001年,我国________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加入__________组织(WTO):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2.我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在_______化的政治格局中地位日益重要;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在_______化的经济格局中,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知识架构当堂检测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2.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文指挥官高声说到时:“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3.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得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表明A.大陆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B.海峡两岸实现了“小三通”C.大陆正式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

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5.对下面两幅图片的理解认识不恰当的是A.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提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湾的基本方针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因素D.海峡两岸的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6.中国缅甸两国总理声明指出:“两国总理同意这些原则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这里所说的“原则”是指A.求同存异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 D.和平外交原则7.“新形势下,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任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1955年,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了A.“求同存异”的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8.“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这一决定出自于A.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第25届联合国大会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27届联合国大会9.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1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当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乔冠华开怀大笑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11.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材料三:“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材料四:它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99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后,……为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周恩来总理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从材料二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材料三中关于“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在哪两个地区得以成功实践?(4)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国际组织?2001年,中国哪座城市承办过该组织的会议?参考答案1-10 ACCDC BACCC11.(1)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答出一点即可)(2)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尼克松访华(3)“一国两制”;香港、澳门(4)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