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训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训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A.15 ℃时,甲和乙的饱和 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35 ℃时,30 g甲加入50 g 水中,得到80 g甲溶液
C√. 从 乙 溶 液 中 获 得 乙 晶 体 ,
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9.【中考·桂林改编】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是__氢__氧__化__钙______(填名称); (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
是__蒸__发__结__晶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现有40 ℃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 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 ℃,剩余溶液的质 量关系为硝酸钾溶液____<____(填“>”“=”或“<”) 氯化钠溶液;
√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分别将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60 ℃降至20 ℃, 甲析出晶体较多
2.【中考·山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A 物 质溶解度的信息,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 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
(3)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 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有__晶__体__析__出_____,乙试管内的 溶液为不_饱__和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训练角度 2 溶解度曲线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应
5.【中考·宿迁】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 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为25% 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图1
图2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考查点3 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大小比较(省卷5年3考,兰州5年2考) (4)50 ℃时,KNO3的溶解度为_8_5_._5_g_;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 NaCl的质量为_3_6__g。 (5)温度小于t ℃时,NaCl的溶解度_>__(填“>”或“<”)KNO3。
考查点5 溶液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省卷5年2考,兰
州5年3考)
(13)20 ℃时,将35 g KNO3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 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1_3_1_.6_g,溶质质量分 数约为_2_4_._0_%__(结果保留至0.1%),溶质和溶剂的 质量比为_7_9_∶__2_5_0_(填最简整数比);50 ℃时,137g 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3_7_g。 (14)10 ℃时,图示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为_N_a_C__l>__K__N_O__3_>__C_a_(_O_H__)2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 典例串讲 2 跟踪训练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典例串讲
考向1 溶解度曲线(省卷仅2022年未考查,兰州近5年连续考查)
例1
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考查点1 交含义(省卷、兰州均5年3考)
(1)图1中P点表示_t_℃__时__,__硝__酸__钾__和__氯__化__钠_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3.
(2021省卷)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
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教学设计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预测结晶现象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具体问题,如:“为什么冬天河水不易结冰?”让小组成员结合溶解度曲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各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分析、总结溶解度曲线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请保持书写工整,以便老师批阅。
3.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尊重客观事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化学知识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结合教材,让学生通过查找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如配制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等。
(2)针对溶解度与温度关系这一难点,设想如下: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如冬天的河水为何不易结冰,引导学生思考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设计实验,让学生在不同温度下观察溶解度变化,通过数据记录和分析,总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3.引入新课《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强调本节课将探讨如何运用溶解度曲线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概念,包括横坐标、纵坐标所代表的意义,以及溶解度曲线的形状。
2.结合教材,讲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阐述为何溶解度曲线呈现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
3.以具体物质为例,如食盐、糖等,演示如何从溶解度曲线上查找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9.2溶解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2溶解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表示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 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点
两曲线的交点 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 线
度变化的规律
曲线以上的区域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面
曲线以下的区域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知识全解
气体的溶解度:在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
谢谢观看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NaCl 的饱和溶液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再溶解 NaCl B.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 NaCl 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晶体,溶液质量变大 D.加入某物质后不发生溶解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再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全部溶解
温度升高后硝酸钾溶解能力升高
静置,冷却
硝酸钾有剩余 温度降低后硝酸钾溶解能力下降
(且剩余量较第二步多)
知识全解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①对于大多数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物质
②对于少数如氢氧化钙等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物质
知识全解
思考:如何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 保持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继续加入该溶质: 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Fra bibliotek知识全解
实验内容 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现象 硝酸钾全部溶解
在增加溶剂或分升析高温度的情况下, 3饱g和硝溶酸钾液能可全以部变溶成解不在饱10和m溶L 水液中
再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有剩余 6 g 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在10 mL 水中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的含义及其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含义及其曲线的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行为
技术要素
学习行为
教学媒体
0.5分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的知识。
应该说,这一内容是溶液整章的重点。
下语
集中注意。
6分钟
(板书)
1、什么是固体的“溶解度”呢?
2、溶液由什么组成?
3、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中,溶液的状态怎么样?
4、饱和溶液里溶质、溶剂怎样规定?
2、不同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相同。
溶解度曲线图
0.5分钟
很好!我们从溶解度曲线图还能获得很多信息,但今天就总结到这儿。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溶液的质量分数。希望大家在复习本课题的基础上进行预习。
课后作业是40页2、5题。
下课。
指导性言语
集中注意。
饱和溶液的质量就是:(100+S)g。
5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
很好!大家知道了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外因是:温度。
6、那么,随着温度的变化,固体的溶解度怎样变化呢?
回忆性提问
回忆性提问
回忆性提问
复述性提问
讲解性言语
回忆性提问
讲解性言语
启发性提问
回忆答问:
1、一定温度下固态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的溶解质量。
2、溶质和溶剂。
3、饱和。
4、溶质是S克(溶解度),溶剂是100克。
5、溶质、溶剂自身的性质和温度。
6、思考、想象。
粉笔
黑板
5分钟
请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图上的三条曲线分别说明什么规律?
2、图上的交叉点说明什么?
指导性言语
解释性提问
解释性提问
观察答问:
1、A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升高变化不明显,C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 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

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

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

(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

(同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

(质量分数最大的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100g+S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等效法)×100%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S纵+100g技巧引入: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

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滚动小专题(二)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滚动小专题(二)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解析】 t1℃时,相同质量的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质量相等,故A错误;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降 低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较大,则乙中混有少量甲 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B项错误;20 ℃ 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为易溶物质,根据图像,0 ℃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且随温度的升高,甲物质的 溶解度不断增大,所以甲属于易溶物质,故C正确; 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则在5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 25 g甲,形成75 g溶液,故D项错误。
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t2℃时丙的溶解度 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故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丙大于 甲,B错误;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时甲的饱和 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C正确; 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将t3℃时三种物质的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D正确。
典例1 (2015•河北)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 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 发水的方法
【解析】 比较②③数据可知,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
错误;20 ℃ 时10 g 水最多溶解3.6 g NaCl,故B错误;
由表中数据可知,③④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在相同温度
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
确;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g 100% 16.7% 2g+10g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运用课件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运用课件优秀课件PPT
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 强减少,气体的溶解度也减少。
2、喝了汽水或雪碧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 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
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 度有关,温度升高,气 体的溶解度降低。
你能解释吗?
1.夏天雷雨前,鱼儿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
雷雨前,压强偏低。氧气的溶解度变小。
2.在夏天的黄昏后,鱼会争相跃出水面,为什么?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问题探讨
下图中点P1、P2、P3、 P4点的含义是什么?
溶 200 解 190 度 180 ( 170 克 160 ) 150
140
从 130 溶 120 解 110 度 100 曲 90 线 80 分 70 析 60 结 50 晶 40 情 30 况 20
别降到10℃时,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关系是: C>B>A>D 。 若把“等质量”去掉,能比较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吗? ⑤ A、B、C、D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40℃分别降到10℃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 A>B>C>D 。 ⑥ 40℃时,把等质量的 A、B、C、D四种物质分别配制成溶液, 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 D 。
10
0
固体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1.降温结晶
(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较大的物质
如:KNO3
2.蒸发结晶
氯化钠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较小的物质 如:NaCl
混合物的分离:
硝酸钾(氯化钠) 降温结晶
氯化钠(硝酸钾) 蒸发结晶
温度(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例2:如图所示是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小专题五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小专题五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 问题。 (1)在 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甲甲<<乙 乙。 (2)某温度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之一是加加甲甲固固体体物物质质((或或恒恒温温蒸蒸发发溶剂溶)剂)。
(3)取一定量的甲物质和水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A.溶液从 b 点降温到 a 点,有晶体析出 B.60 ℃时,b、c 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 a 点的饱和溶液从 20 ℃升温到 60 ℃时仍是
饱和溶液 D.60 ℃时,向 50 g 水中加入 60 g KNO3 ,形成不 饱和溶液
( A)
Hale Waihona Puke 4.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小专题五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
专题讲解
1.溶解度曲线上点和线的意义 (1)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2)交点表示物质在该温 度下的溶解度相同;(3)曲线的延伸方向反映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情况;(4)曲线坡度的大小反映出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坡度越 大,影响越大)。
3.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 (1)可以依据溶解度曲线来判断物质的结晶方法; (2)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必须是在相同的温度下; (3)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比较析出晶体多少时,必须强调“等质量 饱和溶液”“降温幅度相同”等因素,否则不能作出比较。
专题训练
类型 1:溶解度表
1.不同温度下 KNO3 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 C)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KCl
B.40 ℃时,100 g KNO3 饱和溶液中含有 63.9 g KNO3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三)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4.在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恰好饱和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则表示未溶解的溶质与饱和溶液共存的混合物或过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类型1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例1 (xx·潍坊)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仍是饱和溶液B.a2℃时,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丙>乙思路点拨:根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都为不饱和溶液;a2℃时,乙和丙的溶液是否达到饱和都无法确定,所以无法比较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九单元难点突破: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九单元难点突破: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应用二:溶解度与溶液知识相结合 ☞解题引导 1.计算溶液的质量
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 溶质,求所得溶液的质量。 说明:应先根据溶液度曲线判断溶液能否全部溶解,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进去溶质质量加上溶剂质量。 2.比较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的大小: 说明: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大 小时,一定要强调“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少; “等质量”或“饱和”都无法比较。
3.根据溶解度曲线和所给出的溶质、溶剂质量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4.根据溶解度曲线的走向判断: ①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②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2.(2019·抚顺)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____t_3_℃__时__,__A_、__B__两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相__等________。
应用八: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
9.(2019·齐齐哈尔) t1℃时,向盛有等体积水的①
、②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 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 回答:
(1)t1℃时, ① (选填“①”或“②”)试管中的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 是 b (选填“a”或“b”);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 a物质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

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a有晶体
析出,b无晶体析出
D.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借助习题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了复习课一贯的“炒旧饭”而引起的枯燥乏味,巩固了学生的基础。同时通过最近几年的中考题作为例题和学生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t1℃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中考回顾;
(2012哈市中考)13.如图是氯化铵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2℃时,向18g NaCl固体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固体能全部溶解
B.
0℃时,NaCl和NH4C1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升温至t1℃,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可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4.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三、典型例题分析
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t1℃时,所得a,b两种物质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60
C.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C时,两烧杯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温度由t1C升高到t2。C时,b物质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四、课堂练习
4.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教材名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第九单元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授课教师:广河六中马引红
授课时间:2017年3月28日第3节
授课班级:九年级6班
溶解度曲线应用教学设计
广河六中马引红
课题
溶解度曲线应用
新授
教材分析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溶解度曲线一直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知识,溶解度曲线题涵盖面广,综合性强。将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定义、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转化、结晶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等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命题,可见溶解度曲线的中考试题增加了考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提高了能力考察的要求,是中考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
2、溶解度知识比较抽象,本节课利用典型例题和课堂巩固练习可以加强学生溶解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习题讲解过程只需对学生适当引导,尽可能的将分析讲解的机会留给学生,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培养。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
B.t2℃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C.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重点、
难点
对溶解概念的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结晶的方法,温度变化引起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
温度变化后,对析出晶体质量多少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启发式、诱导法、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如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有关溶液,溶解度、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转化、结晶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等基础知识,数学上也接触过有关图像的知识,本节课是利用图像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晶等基本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
(1)在t2℃时,A、B、C、三种物质
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2)O点表示
(3)P点表示。
(4)Q点为t3℃时,A的溶液,
P点为t3℃时,A的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5)欲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6)欲从B溶液中结晶B,采用的方法是。
(7)t3℃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
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

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a、
b两种物质各60 g后,再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t2℃时,将NH4Cl溶液降温到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D.
NH4Cl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H4Cl
二.探究新知
中考之溶解度曲线专题
一、专题分析
1、考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填空题。
2、考查内容:对溶解度曲线中点、线、面以及交点的含义的考察。
二、基本知识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2.通过练习,是学生会使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内外因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