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存量资金审计监督建议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运行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资金使用不透明:县级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到各项项目时,有些资金的使用并不是透明的,管理人员可能存在贪污、挪用等问题,导致资金被浪费或者没有得到合理使用。
2. 审批程序不规范:在资金发放和审批环节中,可能存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如果审批环节不健全,就会导致资金流向不合理、项目得到过度膨胀等问题。
3. 监管控制不力: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的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监管机构并没有做到及时的监管和检查,不能有效地保护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
4. 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在资金运作中,一些项目的经营效益并不高,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影响县级专项资金运行的正常发展。
二、建议探讨1. 加强资金使用透明度:对于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对于所有的资金支出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让各方均能够清楚地了解资金的使用去向,加强监督和管理。
2. 优化审批程序: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审批程序也应当健全,制定详细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审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规范各项资金的使用,避免资金流向不合理的情况出现。
3. 强化监管机构的职责: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应当加强职责管理,通过监管、审查等措施,对各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控,对于存在问题的的项目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罚,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4. 促进资金利用效率提高:对于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应当注重效益评估和效益分析,针对项目的运作情况,制定详细的经营方案和实施方案,推动项目高效稳步运行,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运行管理是县级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保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一方面,有些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未经科学论证,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在资金拨付过程中,对于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部分专项资金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 资金管理规定不健全。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一些规定不明确、不完善的问题。
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使用标准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容易导致资金管理中出现空白和模糊的地方。
3. 资金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县级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监督职责未能得到充分落实,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风险。
二、建议探讨1. 加强专项资金的论证和规划。
在资金使用前,应进行科学论证,明确资金使用的目标和路径。
应建立健全的专项资金评估机制,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2. 完善资金管理规定。
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流程和标准的制定,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尽量规避管理中的模糊和空白。
应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日常管理,例如加强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的统计和跟踪,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3. 健全专项资金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建立起有效的监控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汇报会议,加强与使用单位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及时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4.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
加强队伍建设,增加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确保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存在(cúnzài)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财政(cáizhèng)专项资金在“三农(sān nónɡ)”、交通、教育、城市建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fāhuī)了重要作用,体现了“集中(jízhōng)财力办大事”的主题思想。
巴州区在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中,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渠道繁多,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
在目前的投资体制下,投(融)资渠道繁多、资金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
行政主管部门各管一线,项目和资金来源渠道不一,造成一些部门和项目单位多头申报、多头立项、多头管理,给项目投资监督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财政部门在项目审核和资金监管上,很难形成统筹规划、集中投入,只有履行“过路财神”的义务,甚至许多专项资金不通过财政直接由主管部门层层下拨,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致使一些资金在使用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
同时,由于主管部门各自为政,很容易造成多头拨付,形成“撒胡椒面”的拨款方式,不能使有限的资金形成规模效应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项目不准,监控弱化,缺乏科学绩效评价体系。
从当前各地上报的专项资金项目看,往往缺乏其事前的真实性、可行性的科学判断,完全凭自下而上的经费申请报告主观进行决策。
一些资金的管理往往按计划拨款,以拨代支,对项目的事中监控弱化,时常出现挤占、截留、挪用现象,使专项资金难以安全、及时、足额到位,其项目绩效性也就大打折扣。
同时,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又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使下级挖空心思“拼命”向上级申报项目和资金,而忽视资金的使用与效益。
投资的盲目性和监管的缺位,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益低下和损失浪费。
(三)财力匮乏,配套难到位,导致项目建设迟缓。
对财政监督股意见建议
对财政监督股意见建议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提高财政监督股的效能和透明度:强化信息透明度: 提高对财政支出和收入的信息披露水平,确保公众和相关利益方能够了解和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
建立定期发布的财政报告,包括详细的收支情况、项目执行进展和财政目标达成情况。
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负责对财政监督股的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其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这有助于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的发生。
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
这有助于防范财政违规行为,并提高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 提高财政监督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来提升他们的财政管理和监督能力。
确保工作人员了解最新的法规和财政管理理念。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设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财政风险,防范危机的发生。
这可以通过制定财政监督的预警指标和建立预警系统来实现。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主动与公众、媒体和非政府组织沟通,接受社会监督。
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提高公众对财政监督股工作的满意度。
推动科技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财政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的问题。
建立奖惩机制: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财政监督股的绩效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这可以激励工作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财政监督股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的策略,包括法规制定、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的努力。
通过这些建议的实施,可以提高财政监督的水平,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状及几点建议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状及几点建议【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现状及提出改进建议。
在分析现状中发现,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存在着缺乏标准化、不规范、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和挑战。
为此,本文提出加强财政监管、落实风险防范机制等改进建议以提高县级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强调了加强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必要性,并指出财政监管的关键性。
加强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规范审批流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于县级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部分强调了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加强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状、问题、挑战、改进建议、财政监管、风险防范机制、必要性、资金利用效率、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重要性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理、高效的重要举措。
在县级财政领域,投资涉及面广,资金规模庞大,评审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效果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规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项目的评审审核,可以有效监督资金的使用,避免资金被挪用或浪费。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审,确保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才能有效地提高项目的效益和投资回报率,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通过评审工作,政府可以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于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只有充分重视和加强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以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财政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靳东妍随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各级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积极促进了相关项目建设进度和补贴政策的落实,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然而,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甚至会滋生腐败,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如何加强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一)专项分类不清晰财政专项资金是财政分配用于专项事业的资金,是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实际工作中,究竟哪些资金属于专项资金,哪些资金应纳入专项资金管理和核算尚不清晰,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也不能对本单位的资金性质进行很好的划分,且部分资金在财政拨款时未明确所拨款项的具体使用范围,导致将部分专项资金纳入正常性经费核算;部分专项资金中一次性补助及因日常工作开展安排的各类相关专项,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经费、办案经费、调研经费等没有明确界定。
导致在管理和核算的口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相关会计科目归类上易产生混乱、不统一,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留下了隐患。
(二)申报把关不严格项目资金的申报、建档、批复工作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的第一步,如果申报、审核把关不严格,未将不符合条件、要求的申报项目及时剔除出去,易出现资金滞留或项目重复申报的现象,不能使专项资金投入到更能使其发挥效益的项目上。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未能按照规定对申报项目资金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对需要配套自筹资金的项目,未能检查实施单位是否已事先落实好配套资金,造成部分项目存在重复申报,虚报自筹资金,套取国家财政补助资金的现象存在;部分项目在立项、申报时未进行学术论证和安排,在项目资金到位后不能按期正常施工,致使资金长期沉淀结转,如:在对申报专项资金的部分奶牛场进行实地查看时,发现绝大部分奶牛场需自筹资金建设的部分并未到位;同一项目在现代农业、千万吨奶业等多项专项资金中重复申报;某一专项项目因养殖场存在产权争议,导致该项目停止,资金滞留等现象。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县级财政单位用于特定目的的资金,通常用于特定项目或事项的支出。
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在资金规模不断增加的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较为特定,容易出现资金使用控制不严的情况。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存在资金挪用、侵占、滥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正确使用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流程通常较为繁琐,审批程序复杂,可能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拖延或者形式主义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的进展和效果。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监管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一些地方政府对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督不到位,容易导致资金流失或者被挪用的情况。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项目效果无法及时评估和调整,影响了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旨在对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优化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并加强绩效评估和监测机制建设,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能够优化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和监测机制,提升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科学合理运行,确保资金使用合法、规范和透明,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率,推动县级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分析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是用于支持县级财政事务的一种资金形式。
浅谈财政存量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使用率;一方面坚持存量资金使用权归属不动摇,加快 支出进度。
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主要措施
(1)清 理 一 般 公 共 预 算 结 转 结 余 资 金 。 对 历 年 结 转结余资金进行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将以前年度的一 般 公 共 预 算 全 部 纳 入 结 余 资 金 范 畴 内 ,并 将 其 用 于 编 制以后年度预算,将资金调剂到急需的项目中,提高资 金使用效率。
(3)部 分 财 政 资 金 下 达 时 间 晚 、未 能 及 时 形 成 支 出 。从 客 观 上 来 讲 ,拨 付 周 期 较 长 、下 达 时 间 较 晚 是 财 政 专 项 资 金 使 用 中 存 在 的 突 出 问 题 。这 些 资 金 一 般 于 年 底 才 匆 忙 拨 付 至 各 项 目 实 施 单 位 ,在 年 底 结 账 前 又 不能形成支出,最后直接影响预算执行进度,造成资金 沉淀。
浅谈财政存量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何正良
(西宁市林业局财务核算中心 青海 西宁)
摘 要:近几年来,财政资金利用率下降、存量高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有关部门,这些问题若不能及 时解决,势必会增加 小金库 、 突击花钱 的可能。笔者结合这几年工作实践,就财政存量资金管理 现 状 ,展 开 分 析 与 探 讨 ,同 时 对 出 现 的 问 题 提 出 相 关 建 议 。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责任者智慧和政府责任心的 具 体 体 现 。唤 醒 财 政 存 量 资 金 ,强 化 存 量 资 金 管 理 ,将 其 利 用 到 急 需 资 金 的 重 点 项 目 中 去 ,才 能 实 现 盘 活 存 量 资 金 的 预 期 目 的 ,全 面 提 升 资 金 管 理 水 平 和 预 算 执 行效果,带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确保财政资金的经 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建议
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建议财政收支审计是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审查和评价,旨在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促进财政工作的规范运行和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下面是关于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建议的十个具体措施:1. 强化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
建议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和审计监督,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同时,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跟踪,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计划,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2. 健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
建议建立健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加强对财政活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收支的规范性和效率。
3.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建议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加强资金流转环节的风险控制,防止资金滥用、浪费和损失。
同时,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的要求。
4. 加强对财政收入的监督和管理。
建议加强对财政收入的核算和监督,确保财政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加强对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的监督,减少税收漏税和非税收入流失,提高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5. 加强对财政支出的审计和监督。
建议加强对财政支出的审计和监督,确保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投资和财政拨款的监督,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果。
6. 加强对财政债务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建议加强对财政债务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债务的合规性和偿还能力。
加强对债务发行、债务偿还和债务风险的监督,防止债务风险的扩大,维护财政安全和稳定。
7. 完善财政统计和报告制度。
建议完善财政统计和报告制度,确保财政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对财政数据的审核和核实,防止数据造假和误导,提高财政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8. 推动财政信息化建设。
建议推动财政信息化建设,提高财政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加强财政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财政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为财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最新 县域财政监督的困难及建议-精品
县域财政监督的困难及建议一、目前县级财政监督存在的难点及问题(一)思想认识还不到位财政监督工作是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建立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为完善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提出政策建议,为严格预算分配、保障政策执行、加强增收节支、维护财经秩序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项工作。
但目前县级财政监督的精力,大部分放在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检查任务、实施本年度计划检查的内容和迎接省、市临时安排的专项检查工作上。
(二)机制建设还不健全县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财政监督往往在财政管理后期才介入,对财政管理前期筹备、中期执行的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使财政监督参与财政预算管理和执行的监督力度不够。
对财政监督缺乏长远打算,工作模式和方法单一的结果就是使财政监督陷入被动境地。
(三)监督手段比较落后随着各行各业电算化系统的覆盖面逐渐扩大,相比之下财政监督检查的信息化水平偏低。
一方面是对不同系列的财务操作平台比较陌生,检查中仍以翻阅纸质账、簿为主,经常出现科目打印不全和缺张少页的情况,影响检查质量和检查准确性;另一方面是缺乏专用的财政监督软件,财政监督效率亟待提高。
(四)监督队伍还需加强一方面是人员配备不够,以某县为例,编委定编人数为七人,实际在岗人员只有四人,其中两名还是不在编的上挂学习人员,人员问题直接影响了监督工作的开展。
年初,财政监督局在制定全年检查计划时,已经将检查计划排的满满的,这其中有本单位牵头的专项检查,还有配合其它业务股室联合实施的检查计划,人手不足问题显得很突出。
另一方面是培训机制不完善,县级财政监督干部,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不一。
(五)横向协调机制不畅财政监督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
一方面是各业务机构在履行相应监督职责时,专职监督机构在整个监督工作中的牵头和协调作用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是与审计、纪检监察、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
二、加强县级财政监督的对策(一)牢固树立大监督的思想克服为检查而检查、为应付监督而监督的小地域思维,建立纵观大局、服务大局、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政监督格局。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状及几点建议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状及几点建议目前,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此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并加以改进。
本文将就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改善和完善相关工作。
一、现状分析1. 财政投资评审流程不规范目前,一些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存在着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即在项目申报、评审、审批等环节中,程序不清晰,导致评审工作难以进行,增加了评审工作的难度和耗时。
2. 缺乏科学的评审标准在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评审标准不够科学、准确,使得评审结果不尽如人意,无法真正反映项目的优劣势,甚至存在主观随意性,影响了项目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3. 评审机构和人员不够专业部分县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项目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无法准确评估,导致评审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可信。
4. 不重视项目的后期监督一些县级财政投资项目在获得资金后,缺乏对项目的后期管理和监督,导致项目的成果无法充分发挥,浪费了财政资源。
二、改进建议1. 规范评审流程应当建立科学、清晰的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流程,明确项目申报、评审、审批的具体规定和流程,为评审工作提供规范的操作指南。
2. 完善评审标准应当建立科学、客观的评审标准,明确项目评审的各项指标和权重,推动评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强化项目的后期监督应当建立健全的项目后期监督机制,加强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成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浅谈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首先从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入手,指出其对于预防腐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财政监督检查不够严格、监督缺乏实效等。
接着提出了建议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措施,如加强监督力度、建立监督机制等。
还探讨了提高财政监督检查效率的方法和加强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评估和改进。
最后指出,只有通过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才能有效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和透明化发展。
【关键词】财政监督检查, 加强,存在的问题,建议,措施,效率,评估,改进,结论1. 引言1.1 引言财政监督检查是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法合规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财政纪律、促进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可忽视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一些问题。
只有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才能更好地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提高其有效性和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将分析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阐述为什么需要加强这项工作。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目前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督力度不足、监督措施滞后等。
然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建议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方法。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提高财政监督检查的效率,以及加强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评估和改进。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是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保障公共财政的安全和稳定。
财政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任何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都会对国家的财政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划拨给县级政府用于特定用途的资金。
这些专项资金通常用于扶贫、教育、卫生、农业等民生领域,是县级政府重要的财政收支支出部门,能够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切身利益。
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县级财政专项资金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使用不够规范。
一些县级政府在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时,存在着不够规范的现象,例如未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用途执行,滥用资金等情况,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和失误使用。
2. 监管不力。
由于一些县级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难以监管,容易出现资金被挪用、腐败等情况。
3. 不透明的决策程序。
一些县级政府在财政资金的支出决策上缺乏透明、公开的程序,导致资金使用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受到质疑,也容易引发社会的不信任和质疑。
4.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善。
由于县级政府缺乏专业的财政管理人才和制度,导致专项资金的管理不善,容易引发资金使用的混乱和错误。
二、建议探讨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国家层面上,应当加强对于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明确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程序及管理要求,以及违规使用的惩罚措施等,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
2. 加强监管力度。
国家应当加大对于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
3. 提高政府透明度。
县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决策的公开透明度,建立健全的决策程序和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让社会公众能够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在总体上,解决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政府的公开透明度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的良性运行。
健全完善财政制度,审计建议
健全完善财政制度,审计建议如下:
1. 建立健全预算制度:财政部门应建立健全预算制度,确保预算编制的科
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
同时,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
2. 强化财政监管职能: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
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同时,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防止出现违规使用、浪费等现象。
3. 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财政部门应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提高财政
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功能,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 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应加强对财政制度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财政制
度的严格执行。
同时,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防止出现违规使用、浪费等现象。
5. 完善财政制度体系:财政部门应不断完善财政制度体系,包括预算制度、国库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税收制度等。
同时,要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
6. 加强人员培训: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
业务能力。
通过培训,可以增强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财政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总之,健全完善财政制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预算制度、强化财政监管职能、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强审计监督、完善财政制度体系以及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才能实现财政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县级审计机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县级审计机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县级审计机关是国家监督和管理机构,负责对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财务、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保障国家资金的合理使用和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在发展的过程中,县级审计机关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问题1. 经费匮乏县级审计机关在发展初期经费相对较少,无法进行规模化的执法和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2. 人才不足由于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较大,而相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因此造成审计机关人才队伍的筹备不足,难以完成审计方面的工作。
3. 技术设备不足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审计监督的需求,而现代化的审计技术设备成本较高,使很多县级审计机关无法购买。
4. 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县级审计机关业务水平较低,审计监督工作不够规范、专业化,缺乏现代审计理念引导,使其审计监督工作效果不佳。
5. 司法保障不够一些县级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中,由于司法保障不够到位,难以有效地推进审计监督工作,审计结果难以得到充分的实质性的落实。
二、对策建议1. 加大经费投入国家应当逐步加大对县级审计机关的资金支持,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展。
县级审计机关也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以满足其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需要。
2. 提高人才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县级审计机关的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才投身于审计工作,提高整体审计人才的水平。
4. 提高业务水平县级审计机关应当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考核,引进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技术,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5. 加强司法保障国家法律法规应当进一步完善,对审计监督结果的实质性落实加强司法保障,使审计监督工作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和支持。
当前县级审计机关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县级审计机关本身共同努力。
只有政府加大对县级审计机关的支持力度,县级审计机关本身努力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在引言中,首先介绍了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意义,同时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对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展望了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进的前景,并总结了提出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其运行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原因分析、改进建议、改进措施、管理流程优化、前景、总结、建议探讨、县级财政管理1. 引言1.1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意义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指对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分配、使用、监督和评价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的工作。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是为了支持和保障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所设立的特定资金,具有明确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利于理顺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和流向,保障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通过明确专项资金的用途和管理程序,可以有效防止资金被挪用、滥用等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专项资金的设立和使用,能够有针对性地支持教育、医疗、扶贫、环保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利于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
通过规范管理和监督,可以使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更加规范地履行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责任感。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意义在于保障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是当务之急,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当前县级财政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状及几点建议
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状及几点建议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财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民生改善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
当前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效率不高、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现状出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改进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现状分析1. 资金分配不合理在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存在着部分资金被过度集中到某些项目,而其他项目则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实施的情况。
这种现象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互补性较低的项目得不到发展,影响了更广泛区域的经济发展。
2. 评审程序繁琐目前的县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程序繁琐,流程复杂,需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评审流程中。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投资的效率和透明度,也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3. 评审标准不统一不同的评审标准会导致评审的结果有所偏差,有的项目可能因为评审标准的不合理而被淘汰,而有的项目则因为标准的宽松而通过,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投资风险的增加。
二、建议1. 建立科学的评审标准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以科学的标准来评价各类项目的价值和风险。
要确保评审标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以避免因主观原因导致评审结果的偏差。
2. 统筹资金分配在资金分配时应该注意平衡各个项目的发展需求,不能盲目追求热门项目,而忽视其他项目的发展需要。
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合理分配财政资金,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 简化评审程序简化评审程序是提高评审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减少评审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程序,以提高评审效率的同时也降低评审成本,以达到提高财政投资效率的目的。
4. 强化财政监管加强对财政投资的监管和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投资中的问题和漏洞。
在评审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财政投资监管体系,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和投资项目信息公开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财政风险。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难点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难点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一、引言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在监督和管理财政资金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专项资金的复杂性和巨额资金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面临着诸多难点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分析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难点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为相关部门和审计人员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难点问题1. 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不足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可能存在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即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难以清晰查明。
这可能是因为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转移和结算的环节,导致审计人员难以获取准确的资金使用信息。
2. 审计对象多元化财政专项资金可能用于多个项目和领域,涉及的审计对象多元化,审计人员需要对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规定有清晰的了解,并且针对不同的项目和领域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和技术。
3. 难以确定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可能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包括政府政策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等,这可能导致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或存在风险。
审计人员需要通过相关证据和材料来确定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但这可能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4. 审计技术和手段的不足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需要运用一系列的审计技术和手段,包括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等,但是一些审计人员可能缺乏相关的技术和手段,导致审计效果不佳。
5. 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审计工作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可能会不断变化,审计人员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审计要求。
三、应对策略分析1. 加强审计准入针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特点,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准入要求,包括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审计经验,确保审计人员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素质来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
2. 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披露和公开,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使得审计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相关信息,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级财政存量资金审计监督建议
作者:黄龙翔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5期
[提要] 本文从基层财政审计视角,对财政存量资金进行剖析,并就如何利用审计监督力量,提高财政存量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财政存量资金;现状;成因;审计监督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24日
一、基层财政存量资金管理现状
财政存量资金,是指预算年度结束或项目建设周期结束后,没有按预算要求使用或没有使用完,仍然在账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
主要包括社保资金、代缴的非税收入,未使用的财政专户资金,用权责发生制虚列支出的预算资金,停留在预算单位账户上的部门预算安排的未使用、无法使用的部门预算资金和项目资金。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存量资金规模惊人,有权威部门测算2014年底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
笔者审计过的某县自2011年以来的3年中,各项财政存款余额也逐年攀升,分别达12.5亿元、15亿元、16.3亿元,分别占该县当年可用财力的52%、60%、60%,这还不包括那些以各名目出借、暂付的资金、未使用的政府债务资金等。
从存量资金的结构来看,其中社保资金占财政性存款余额的40%左右,其他60%的存款都属于可用资金。
大量财政存量资金的存在不仅反映出我国预算管理中存在严重缺陷,也不利于经济发展;不仅使财政宏观调控的杠杆失效,也滋生了腐败,威胁到财政资金的安全。
二、财政存量资金成因分析
(一)预算缺乏刚性约束,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预算执行监管力度不强是产生大量存量资金的根本原因。
尽管老预算法和新修改的预算法对财政预算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基层财政部门预算到位率低,频繁追加预算指标现象很普遍,财政预算年度内多次调整成为常态。
这样不仅助长了权力的任性,滋生了腐败,还导致了突击花钱,有钱无处花的怪相。
另外,有的地方财政部门在年初编制预算时,既不围绕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不参考历年资金使用情况,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开放性和精细化,导致县直单位之间、乡镇之间贫富悬殊,苦乐不均,财权事权不能统一,结果造成了浪费与资金积压共存。
地方人大,由于预算审核程序存在制度缺陷和缺少高层次财经人才,预算审查往往流于形式。
(二)财政管理缺乏主动性、科学性,没有意识到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的重要性,财政管理内控机制弱化,国库集中支付比例低,财政专户压而不缩,是财政存量资金逐年增加的内在原因。
笔者在与某县财政部门领导长期接触中发现,当地财政部门的许多同志缺乏现代财政观
念,抱残守缺。
对中央政策不敏感,对宏观经济大局看不清,尤其在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情况下,急需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拉动内需,提高投资,增强社会经济活力的时候,个别财政领导却如同葛朗台一般吝啬。
此外,县级财政部门内控机制也逐步被弱化。
以某县为例,近年来该县财政支出与预算指标管理严重脱节,先拨款后补指标或者无指标拨款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年份无指标拨款达到该年度预算支出的1/3之多。
与此同时,国库集中支付的比例仅占当年财政支出不到20%,大量的财政资金流进各股室的名目繁多的财政专户。
尽管近几年在审计部门强力监督下,要求依法依规清理财政专户,但财政部门“暗渡陈仓”,银行账户少了,而财政专户一个不减,专户存款增长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三)由于金融系统的激烈竞争,也助长财政存量资金的增加。
各个银行采取多种手段鼓励吸收财政存款,个别金融机构甚至不择手段对财政工作人员进行各种诱惑。
(四)许多地方通过城投公司等地方融资平台获得的政府债务资金,长期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
资金管理不透明、不科学、不高效,也是形成财政存量资金的一种源泉。
(五)监督乏力。
地方审计机关是财政资金的主要监管部门。
而审计部门受现行管理体制约束,在强势财政面前往往显得很弱势,尽管审计人员尽职尽责,每年投入大量的精力,但许多问题在报告中很难得到反映,揭示出来的问题也屡审屡犯,整而不改,无人问责。
社会监督更显苍白,财政业务很少公开,即使公开公示的部分连专业人士都很难看懂,何况毫无财经专业知识的公众,即使有意见也缺乏有效沟通的渠道。
三、对策和建议
面对财政存量资金存在的严峻形势和财政审计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在当前中央大力反腐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财政存量资金管理的有利形势下,若能做到如下几点,定能找到提高财政存量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严格执法,敢于揭露,以公开促问责。
严格比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和国办发[2014]70号文件及财政部财库[2014]175号文件等文件精神,在审计过程中秉公执法。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明察秋毫,要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要运用丰富的审计经验,查问题要稳、要精准、要有代表性。
审计报告要敢于披露问题;要多方努力,争取人大、政府等领导部门支持以加大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力度;同时应加大审计报告的公示力度,审计报告向社会公示后,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解读、解释审计报告,对那些一向漠视、藐视审计监督的人和单位制造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对主要责任人,督促有关部门强力问责。
(二)地方审计机关管理体制亟须改革。
地方审计机关现行管理体制,让地方审计机关尤其是县级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受到限制。
人、财、事皆仰仗地方政府的审计部门,在财大气粗的财政部门面前显得非常单薄,而财政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难的一个关键因素,也与地方党政领导支持不给力有关。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要想在最大的限度内,解决包括盘活存量资金在内的财
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体制改革首当其冲;另外,实行异地交叉审计也应该比现行的财政审计方式有效。
(三)财政审计过程中要有的放矢,抓住关键因素,加强财政部门内控机制的自我管控作用。
一要加强指标控制,指标应严格按照预算下达,财政部门的职能部门一定要按指标指定用途使用资金;二要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督力度,财政支出都必须通过国库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不得向专户拨款(中央政府有规定的除外),取消预算单位往来专户,预算单位支出一律通过国库零余额账户核算;三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直接缴库的监督,督促财政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非税收入直接缴库的过渡安排;四要揭示并严厉问责通过虚列支出,将国库资金转移到财政专户,逃避预算监督的行为;五要通过多种审计方式加强对财政专户的清理,加强对社保等专户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定期对财政部门和有关预算单位的项目资金进行清理,在盘活存量资金的同时,也要加大对资金安全的监督。
(四)积极向人大、政府献策,提出监督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有效对策。
要建议人大加强对财政预算的全过程监督。
预算编制前要听证,编制中要调研,编制后要请专业人士把关审核,审议中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行深度地讨论修正;预算执行中,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调整,不得已要调整,也要尽量减少调整次数和额度;事后监督,对违反《预算法》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监督政府严厉问责等。
建议地方政府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挥财政杠杆的牵引作用,提高积极财政政策对地方经济拉动的贡献度;对于难以盘活的社保资金等存量资金,在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杠杆作用,通过存款银行将存量财政资金转化为投向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同辉.财政存量资金再盘活.证券市场周刊,2015.9.
[2]李丽辉.让趴在账上的钱“醒”过来.人民日报,2015.1.22.
[3]崔文苑.专家详解《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经济日报,20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