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5b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含解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徐芑南:一生情系深蓝梦“蛟龙号”初次下水,在海面打出漂亮的蝴蝶水花;“蛟龙号”用机械臂灵活地把一面钛合金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底;1000米、5000米,直到7062米,“蛟龙号”成为目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当人们为“蛟龙号”的每一次进步欢呼雀跃时,有位老人默默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他是徐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

作为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他用一辈子的辛勤耕耘、执着奉献,实现了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深蓝梦。

徐芑南说过,他对大海是有感情的,他的一生都与大海紧密相连。

怀着强烈的报国热情,1958年从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的徐芑南,来到了中船重工集团七〇二所开始了潜艇结构的研究工作。

20世纪80年代,徐芑南积极投身于海洋装备的研制工作,先后担任了四项潜水器的总设计师。

他创造性地研制了多型载人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潜水器工作深度由300米、600米、1000米发展到6000米。

20世纪末,随着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国家对载人深潜器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

经过一系列论证、研究,2002年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终于正式批准立项。

选总设计师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芑南,作为业内公认的载人潜水器领路人,他是总设计师的最合适人选。

此时,徐芑南已经退休六年,深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困扰,但徐芑南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心底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看到中国人独立自主研制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能够在深海遨游。

“蛟龙号”立项之前,我国研制过的最深潜水器只有600米。

从600米到7000米,是非常大的技术跨越,深度每增加100米,海水的压力就会增加10个大气压,难度可想而知。

并且,作为一项大的系统工程,“蛟龙号”涉及耐压结构和密封技术设计、高比强度合金材料的加工成形技木、航行性能优化、水下定位、水下通信、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最前沿技术,需要联合国内上百家科研机构集智攻关。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诊断与突破学案15《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诊断与突破学案15《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学案15 如何紧扣传主作探究学案略语传记是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硬汉”李书福杨坤在汽车领域,李书福一直是位居高不下的话题人物,汽车界的传奇。

无论是白手兴家创建吉利集团,投资8亿多元建造全国最大民办大学——北京吉利大学,还是“迎娶”瑞典名车沃尔沃。

李书福那敢闯敢拼,豁得出去的架势,总能激发出无限可能。

只要你一提到“硬汉”“造车狂人”,几乎不用思考,大家都会对号入座地扣在李书福身上。

2019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事直接将李书福推到世界的舞台上,让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穷小子”。

在一片不被看好的唏嘘声中,无论从年销售额、资产规模还是发展历史、品牌影响力上看,吉利与沃尔沃都不在一个档次。

有的人更大肆吐槽:“就算是上汽那样的实力连个双龙都收拾不了,何况沃尔沃早已亏损严重,瑞典人自己都经营不下去,你小小的一个吉利又怎能收拾这么一个烂摊子?”就在大家都抱着看戏的心态,满心期待李书福将如何应付时,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了。

李书福以“只要我幸福就行了,自我感觉良好就可以了”一句帅气的话撂倒了一片好事者。

这种始终坚持自我,以“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的方式隔绝了外界所有不友善的舆论。

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就在3月28日这天,吉利最终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100%的股权,随之,各大报纸铺天盖地地报道穷小子“吉利”迎娶瑞典高贵公主“沃尔沃”的跨国世纪“婚礼”,那些看不起李书福的人统统都傻眼了。

收购协议签订完后的李书福笑得如同盛开的向日葵,小眼睛都成了两弯月牙。

因为这一刻,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努力和辛酸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2019年欧洲的经济非常不景气,但沃尔沃的两大主要工厂之一的比利时根特工厂,产销却较去年同期提升25%以上,达到27万辆,创下根特工厂45年历史最高纪录,让那些原本处于失业状态的人都有了工作的机会。

为了表彰李书福为比利时汽车工业所作出的贡献,比利时阿尔贝二世国王在10月24日,向李书福授予了比利时皇室最高荣誉——“利奥波德骑士勋章”。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跟踪训练12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跟踪训练12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跟踪训练(十二)传记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

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刚刚度过了他112岁生日。

“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

当生命终极刻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的那句经典“长寿感言”,为告别添了一丝和暖的意味——一个思想有光的灵魂,终于被上帝想起了。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之处,有人说,透过圣约翰的校训——“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似乎就能读懂周有光。

历经世纪沧桑,周有光身上葆有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

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

在圣约翰大学,周有光攻读经济学,但他还广泛阅读了文学、世界史等各方面的书籍,受益颇深。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读英文报,一位英国教师教导他们,每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向自我提问、独立思考,不知道就赶紧去查阅百科全书,这成为他一生治学的方法和习惯,他也因此积攒了极其丰厚的知识储备。

后来,沈从文还开过玩笑,送他一个“周百科”的称号。

这仿佛成为一个奇妙的隐喻。

改革开放后,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50岁前,致力于经济领域,50岁后,事业骤然改弦易辙。

1955年,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急需人才,周先生从上海调到北京。

此前,他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

把他作为专才调入“文改会”,是因为他的“业余爱好”。

从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关注语言文字,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

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是极力推进语文现代化,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周有光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后来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2019届高考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复习(共84张PPT)

2019届高考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复习(共84张PPT)
DNA的这种“错误”在产生变异的过程中,又因外因的
不同充满了各种偶然性,而且人类的智慧很难设计这种
“错误”,因此,它具有人类难以掌控的绝妙特性。
2019届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
• 一、2015年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 朱东润自传
2019届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物传记
考点3: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考题设计: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 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①文章主要说明了DNA 内部的不稳定性是物种进化的 “推动力”。②正是这一不稳定性,引发了DNA的一次 次变异,决定了地球物种的进化;而生物学上又找不到
更完美的词来准确表述它,只好用“错误”一词。③
• 2、《徐霞客传》一文中,只简略介绍了徐霞客 的足迹所到之处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如何登 雁荡山绝顶的事,这样详略处理有什么好处? • 答:好处:更具体地写出了徐霞客治学态度的 严谨
• 5)传记在叙述中的插叙要合理得当。插叙作用: • ①符合为别人写传记的文体要求。传记不管是 给别人写还是为自己写,都是一种回忆录的形 式,这样写符合整篇文章的真实感; • 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 ③体现了传主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
•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 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 理由。(8分) •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刻画 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却具有可读 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 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 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 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 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 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5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5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

• 【考查方向】
• 2017年全国卷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型发生 了变化,由原来的一道5选2的选择题和三道 简答题的形式变成了一道4选1和一道5选2的 选择题再加一道简答题的形式,更加注重考 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筛选整 合能力。加大了对选择题的考查力度,这在 复习时要引起重视。尽管2017年全国卷没有 考查传记,但传记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一类实
•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 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 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 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 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 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 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
•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 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 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 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 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 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 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 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 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
• (2016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 面的题。
•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 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 《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 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 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
•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 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 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 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 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 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 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 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题点五传记阅读题点对点练14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题点五传记阅读题点对点练14含答案

题点对点练14聚焦手法,重视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吴祖光:旷世才情不平则鸣吴祖光,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

戏剧导演牟森曾这样评价:“吴祖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极具名士风范。

”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

父亲吴瀛是位饱学之士,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

母亲也识文断字,经常念诗给他听。

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

他酷爱戏曲,常泡在戏园里看戏,接触了大量戏曲。

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在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20岁的吴祖光完成了他的话剧处女作《凤凰城》。

该剧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烈士的事迹写成的。

剧中歌颂了苗可秀领导“中国少年铁血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的艰苦顽强的斗争。

该剧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这部剧作,曾得到当时戏剧大师曹禺的大加称赞。

曹禺称他“一出手就是战士”。

但对这部剧作,晚年的吴祖光在《“投机取巧”的<凤凰城>——我从事剧本写作的开始》一文中介绍说:“这个剧本写得太幼稚,今天一看会让我感到脸红耳赤。

譬如剧中苗可秀别家出征总带着义仆张生,完全是旧戏里公子与随身的书童那样的主仆关系。

”随后几年间,他笔耕不辍,陆续创作了《正气歌》《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少年游》和《风雪夜归人》等声震文坛的剧作。

其中完成于1942年的《风雪夜归人》是吴祖光的代表作。

这部剧作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将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融合,尝试不同题材和富有异趣的创作风格,对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和现代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除了艺术上久负盛名,吴祖光还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作为剧作家,吴祖光连续撰文抨击国民党统治之下的审查制度,称之为“奴隶的审查制度”。

他抨击国民党删除曹禺之作《蜕变》中“打游击”的情节;他嘲讽蒋介石因自己是秃头而将张天翼的童话《秃秃大王》改成《猴儿大王》;他愤怒自己创作的《正气歌》被国民党删去关于朝廷昏庸的所有内容。

2019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十二小说、传记(有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十二小说、传记(有参考答案及解析)

小说+传记例1:(山东滕州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根叶谣符浩勇二喜8岁时就跟娘去逃荒。

路过黄家村时,娘病倒了,被一户人家接济。

娘对她说,这方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

黄家老俩口老来得子,取名祥生,刚满两岁,图日后有个照应,就答应了娘。

娘在黄家躺了半个月,病未见好就撒手走了。

黄家老俩口把二喜当亲生闺女待,饿寒不着她柔弱的身子。

二喜也勤快,把两岁的男人当弟弟,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

祥生长到10岁,也懂得怜惜她。

一回,娘让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给她买了一只蜻蜓发夹,回来说钱丢了,遭了爹一阵臭骂……二喜不敢戴那只蜻蜓发夹,她在溪边对着倒影梳妆时,祥生就掐边上的野花往她发髻上插……山里的水土养人,果然像娘说过的那样,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树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

二喜长到20岁,身上的短蓝布褂遮不住青春气息,祥生这才不再跟她挤一个被窝睡了。

那时,有支穷人的部队在邻村扎营下来,祥生去报名,竟然被收编了。

黄家老俩口这才想起办了婚嫁的事。

离别前夜,二喜捧着祥生的脸,说:“离开姐了,你出门在外可怎么过啊?”祥生忽然哭了:“姐,这辈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你,我走后,你要孝敬爹娘,你要等我回来!”二喜说:“你说什么话啊,把心放肚子里,谁跟谁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蜓一样跟着你走。

”二喜说话的时候摸出了那只蜻蜓发夹。

祥生刚走一年,就给家里捎信,说部队打了胜仗,还特地对二喜说,他当了连队号手,就像姐小时候带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树叶编成的哨儿,含在嘴里腮帮鼓鼓起地吹……二喜不识字,听念信的说,想着祥生顽皮的身影,眼里盈着泪光,心里却偷偷笑了。

3年后,部队有人探亲途经黄家村,带话说,祥生当警卫员了,嘱咐爹娘一定要多加保重身体。

二喜忙问:“什么是警卫员啊?”回答说:“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

”二喜听了焦急,千叮咛万嘱咐回家探亲的一定要带话给祥生,就说:“子弹不长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你自己一定要当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到了第5年,刚开春,部队就来了人,是个警卫员,却不是祥生。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陕西).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陕西).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陕西).【一】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斜戴一顶深蓝色贝雷帽,叼一支咖啡色烟斗,永远是时尚小老头黄永玉的标志。

被称为“一代鬼才”的他,绘画、雕塑、木刻、写作样样俱佳。

虽然今年已经87岁了,可是黄永玉有时像小孩,有时慈悲,有时兴高采烈,有时泪流满面,活得最像自己。

80岁过后的黄永玉曾说,除了画画和应付来客,他的工作就是写《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

黄永玉颇为自信地说:“小说写的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而非虚构。

如我这般的生活,没有人经历过,相信尤为引人注意。

它是部很好玩的小说,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但直到2017年,小说的故事依然在“黄永玉”4岁时徘徊,“我写得很慢,因为我是老老实实地写,没有随意删改,我要把所经历的每个时代与社会的各个侧面勾勒出来。

一些年代久远的事就让笔触随着记忆逶迤而行,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写多长。

”黄永玉解释说,写得慢的主要原因是“手里写着小说,却总想着要画上几笔”,“现在我得努力戒掉画画这个‘恶习,’不然把小说写完的可能性都不大了。

”回顾黄永玉的艺术成就,不难发现在黄永玉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对于荷花,中国的文人也画了上千年了,各种流派的,比如说像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那种残荷就有一种孤傲于世的感觉。

但是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

黄永玉打趣地说,荷花从哪儿长的,从污泥里面长的,什么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渗了水的那个叫做污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

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头再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

据黄永玉回忆,他小时候,外婆家附近有个荷塘,他一淘气犯事,外婆要找他算账的时候,他就把一个高高的洗澡盆滚入荷塘,跳到里面躲起。

“小时候个儿不高,看着荷花像房顶那么高,待久了,青蛙都过来了,水蛇什么,能够仔细地看到它了,于是发现荷花底下的那种变化,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种一根一根这么清清爽爽,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关系丰富多了,我开始画荷花。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25)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25)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含解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陈吉龙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

后来在父亲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编年体通史《通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

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一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

1898年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

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著作,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

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认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

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作一鸟瞰。

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

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

1904年,他在邑人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

那年他二十三岁,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

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

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志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

美籍校长卜芳济竞蛮横地将当时的国旗拉下,踩在地上。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编冲刺模拟卷二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编冲刺模拟卷二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编冲刺模拟卷二(考时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18·福建福州5月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

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

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

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

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

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

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

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

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

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5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5

2.为什么说 1985 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 料简要概括。(5 分)
[依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引领] “小说写于 1985 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 份”是一个领起下文的句子,出现在文章的第三段,答案可从第 三段至第五段中概括。注意围绕“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进 行简要概括。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 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 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 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 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解析] “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于文无据。 [答案] C
第四步:品“细” 就是找出刻画传主的细节并体会其作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 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在能帮助读者更 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的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 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第五步:思“旨” 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思考作者传达了传主怎样的思想、性 格、观点等,这需要结合传主的事迹思考;二是思考传记中的评 论性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 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 生》中。小说写于 1985 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 的最后 10 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 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 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 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 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 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 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全国ⅱ卷压轴卷)2019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试卷(word版,有答案)

(全国ⅱ卷压轴卷)2019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试卷(word版,有答案)

绝密★启封前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压轴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所谓批评实际上就是一种判断活动。

因此,艺术批评就是批评家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标准,对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所做出的评价。

艺术批评虽然与艺术鉴赏都属于艺术的接受活动,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艺术鉴赏基本上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体验,而艺术批评则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和判断活动。

在一般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受众只要能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艺术修养出发,较为准确地提到作品的意蕴,并从中体会到相应的审美愉悦,就可以说已经完成了鉴赏的任务。

而对于批评家来说则不然。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鉴赏活动所产生的感受和体验只是批评活动的起点而已。

批评家的真正工作在于运用自己的理论修养来对这种感性经验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分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超越个人观点的局限性,使自己的批评代表某种社会的要求与呼声,从而积极地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和读者与观众的审美趣味及思想观念。

同时,由于批评家有着远远超越一般读者的艺术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的批评必然不会局限于具体的艺术作品,而会延伸到整个艺术现象,并且在根本上把艺术与审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观照,这样,艺术批评就不再是一种狭隘的个人活动,而成了一种社会的事业。

不过,尽管艺术批评和鉴赏在性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

具体来说,一方面,艺术鉴赏仍是艺术批评的前提和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好的艺术批评家必然首先是一个好的艺术鉴赏家。

这是因为,艺术批评不同于其他的理论活动,它是对于艺术现象的解剖与分析,其中,艺术作品又是它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对象。

而对艺术作品的批评又必须服从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艺术批评在根本上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它必须以批评家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

如果一个批评家没有对作品进行细致的欣赏与玩味,直接就以理性的方式对作品加以分解和剖析,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把所握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得出的判断与评价也就没有任何美学上的意义。

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5b含解析

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5b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功鑫:愿为华夏之美接力许旸1972年大学毕业后,周功鑫从秘书室干起,当了16年展览组组长,直到2008年起担任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在则是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讲座教授。

在沪间隙,周功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在她上海朋友的家中,周功鑫端起茶盘上的瓷器茶壶,慢悠悠地发问:“你看到了什么?一般人第一眼看出瓷器颜色、大小,是否典雅好看;但如果这是展品,我就会动脑筋,让瓷壶背后的细节立体留存于观众脑中……这样人们来一趟台北故宫,就不止于走马观花,或仅仅为了看一眼‘翠玉白菜’。

”在周功鑫看来,策划文物、艺术品展览,考验的其实是博物馆人对宝物历史脉络、美学积淀的驾驭功力。

她擅长的一招,便是呈现同一时间轴下中外艺术精华共展。

“就像音乐有层次、复调,文学有比较文学领域,展览也可以在平行或垂直结构上动心思,但这需要策展人至少对两类文明都熟稔在心。

我也是慢慢体会到个中奥妙。

”时间拨回2011年“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两位中法君主“相遇”台北故宫,两大文明跨越千山万水,激荡起绵延至今的涟漪。

展览现场,法国仿制的白瓷中国男女像,呈现了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憧憬与想象……而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中建造的特里亚农瓷屋,成为西方人眼中神秘中国的象征。

一件件展品无声诉说着中法文化的交汇与碰撞。

拥有40余年博物馆界经验,周功鑫觉得,一间博物馆的潜力不可估量,如何释放它所蕴藏的文明能量,仍有很大空间去开掘,这也考验着博物馆人梳理展品的本事。

就拿雍正大展为例,不少观众看后“连历史观都改变了”——原来雍正皇帝并非野史中传说的那么粗鄙残忍,至少他在艺术风格上尤为细腻考究。

“展出的奏折里,雍正指导工人怎么把玛瑙杯打磨得更加圆润。

这就是让文物来说话,告诉观众雍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周功鑫判断,博物馆将成为大众学习休闲的最佳公共场所之一。

话说走上博物馆人这条路,并非外界看来这般顺风顺水。

周功鑫出身医学世家,身为家中老大,父亲对长女寄予厚望,承接衣钵学医,是父亲没说出口但谁都看得出的强烈愿望。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临考冲刺卷(二).doc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临考冲刺卷(二).doc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临考冲刺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

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

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

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

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

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穑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

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

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

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文言文阅读题点2文化常识题-分类积累,比附推断课件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文言文阅读题点2文化常识题-分类积累,比附推断课件

-8-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9-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解题思路 选 项 联系课内
牵引方向 在文中的意思是:豪族大户。右,右族, A 项“豪 《张衡传》 :“又多豪 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 右” 右,共为不轨”。 边,故称“豪右”。 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C 项“茂 《陈情表》“后刺史 这里是优秀的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 才” 臣荣举臣秀才” 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京师 学 文中的意思是“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 D 项“京 《张衡传》 .. 师” 者咸怪其无征。” 没有验证”。“京师”即都城的意思。
-3-
-4-


-5-


-6-


-7-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课内牵引 (2018全国卷Ⅱ,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 .. 何以为理?”宠顿首 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 .. 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 ,除温令。县 .. 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 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 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 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 伏。京师 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 (选自《后汉书· 王涣传》)
(选自《明史· 金濂传》,有删改)
-13-
方法1
方法2

普通高等学校2019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语文冲刺卷(二)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2019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语文冲刺卷(二)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高三语文(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

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

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

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

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

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穑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

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

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

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功鑫:愿为华夏之美接力许旸1972年大学毕业后,周功鑫从秘书室干起,当了16年展览组组长,直到2008年起担任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在则是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讲座教授。

在沪间隙,周功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在她上海朋友的家中,周功鑫端起茶盘上的瓷器茶壶,慢悠悠地发问:“你看到了什么?一般人第一眼看出瓷器颜色、大小,是否典雅好看;但如果这是展品,我就会动脑筋,让瓷壶背后的细节立体留存于观众脑中……这样人们来一趟台北故宫,就不止于走马观花,或仅仅为了看一眼‘翠玉白菜’。

”在周功鑫看来,策划文物、艺术品展览,考验的其实是博物馆人对宝物历史脉络、美学积淀的驾驭功力。

她擅长的一招,便是呈现同一时间轴下中外艺术精华共展。

“就像音乐有层次、复调,文学有比较文学领域,展览也可以在平行或垂直结构上动心思,但这需要策展人至少对两类文明都熟稔在心。

我也是慢慢体会到个中奥妙。

”时间拨回2011年“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两位中法君主“相遇”台北故宫,两大文明跨越千山万水,激荡起绵延至今的涟漪。

展览现场,法国仿制的白瓷中国男女像,呈现了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憧憬与想象……而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中建造的特里亚农瓷屋,成为西方人眼中神秘中国的象征。

一件件展品无声诉说着中法文化的交汇与碰撞。

拥有40余年博物馆界经验,周功鑫觉得,一间博物馆的潜力不可估量,如何释放它所蕴藏的文明能量,仍有很大空间去开掘,这也考验着博物馆人梳理展品的本事。

就拿雍正大展为例,不少观众看后“连历史观都改变了”——原来雍正皇帝并非野史中传说的那么粗鄙残忍,至少他在艺术风格上尤为细腻考究。

“展出的奏折里,雍正指导工人怎么把玛瑙杯打磨得更加圆润。

这就是让文物来说话,告诉观众雍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周功鑫判断,博物馆将成为大众学习休闲的最佳公共场所之一。

话说走上博物馆人这条路,并非外界看来这般顺风顺水。

周功鑫出身医学世家,身为家中老大,父亲对长女寄予厚望,承接衣钵学医,是父亲没说出口但谁都看得出的强烈愿望。

周功鑫并未随父愿,把爸爸气得够呛,“父女闹得很僵,可我必须要走自己的路。

”后来,周功鑫把《野鸽子的黄昏》悄悄放在爸爸书桌上,这本书的作者王尚义执着追随心中理想国但不幸早夭。

“爸爸翻完后若有所思,几天后他应该是被说服了,不再提学医一事。

”关于文创产业,在周功鑫看来,文创产业链上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创意,经由金点子点睛,某个历史概念、图像、故事,转化为文创产业的活水源头。

不过,在周功鑫看来,文创产品卖到多少亿不是关键,最终是为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

“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

观众看了展览之后,能学到东西,真正喜欢上博物馆,还愿意买文创品把美好的记忆带回家,形成一圈圈良性循环,这才是重点。

”她认为,训练有素的专业志工讲解员,加上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无疑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传播使者。

周功鑫发现,现在的孩子是在视觉影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图像、动画的喜爱与敏感,将是他们学习最直接有效的媒介。

于是,以文物穿针引线、结合动漫手绘的150册《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应运而生。

丛书由好莱坞动画分镜师担任艺术总监,绘画采用电影分镜概念,以战国、汉、唐和宋时期为主轴,利用考古资料及文献,徐徐展开不同朝代衣食住行的社会风貌画卷,每一册自成一座纸上的小博物馆。

平日里爱看艺术史书籍、闲暇会去逛特色店铺,68岁的周功鑫仍在追寻美、雕琢美、传播美。

她的胸襟上别着一枚银杏状镀金胸针,与申城满地黄金叶美妙“撞衫”;左手腕上的黑玉镯在主人十几年的陪伴下愈发莹润。

“胸针是逛巴黎一家vintage店(古董店)意外淘来;玉镯则是在台北玉店相遇,黑色大气沉稳,也很别致。

”多数人盼望岁月可以滑溜一点,最好不在自己的面容上磨出印儿,也不把身体撑开。

但显然,在身材妆容皆得体的周功鑫看来,留住美还有另一层深意,那就是对华夏之美的接力与传承。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物馆文物、艺术品的展览,可看出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文物历史脉络的把握程度,也可看出他们驾驭美学积淀的能力。

周功鑫最为擅长的是将同一时期中国和外国的艺术精华共同展示在观众面前。

B.周功鑫违背父亲让她“承接衣钵学医”的愿望,她对博物馆学苦苦探索和精心研究,是基于她“博物馆将成为大众学习休闲的最佳公共场所之一”的判断,而这个判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C.博物馆人要讲出宝贝背后的美学积淀,懂美的文化传播使者要让文物“活”起来,用好的中华文化读本来影响孩子对美的理解。

总之,要追寻美、雕琢美、传播美,为华夏之美接力。

D.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周功鑫的事迹启示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热爱它,要干一行爱一行,这样才能事业有成。

[解析]“而这个判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无中生有。

[答案] B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博物馆学专家,周功鑫在上海朋友家中一眼就看出朋友家茶盘上的瓷器茶壶是文物展品,并且能略动脑筋,说出这件文物背后的细节。

B.在周功鑫的策划下,台北故宫曾成功举办过“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这次展览是周功鑫对中法两种文明熟稔在心的结果。

C.在野史中,雍正皇帝是个粗鄙残忍的人,人们通过博物馆所展出的文物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可见博物馆是大众学习休闲的最佳公共场所之一。

D.人们可由博物馆的文物开发文创产品。

周功鑫认为,开发文创产品最终是为了给社会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食粮,造福于我们的社会。

[解析]A项,文中并没说朋友家茶盘上的瓷器茶壶是文物展品,该项有误;C项,从原文“周功鑫判断”“将成为”等信息看,该项错误;D项,由原文“最终是为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看,该项中的“带来物质财富”不对。

[答案] B3.在周功鑫看来,作为一个博物馆人应具备哪些素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应有对宝物历史脉络、美学积淀的驾驭功力;②能将博物馆所蕴藏的文明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③具有梳理展品的本事。

二、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4~6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想比什么都重要美国科学院院士:优先泊车?文汇报:美国科学院通知您新晋院士这个好消息的同时,还让您交了400美元的会费?袁钧瑛:前几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会费好像是每年200美元,现在也“涨价”了,每年400美元。

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主要分为三类:院士、荣誉院士和外籍院士。

院士拥有推荐和选举新院士的选举权,以及被推举担任美国科学院公职的被选举权。

如果院士3年没有缴纳会费的,就会被自动转为荣誉退休院士。

而在美国国家工程院,只要拖欠会费4个月以上,理事会就会将其转为非活跃院士,在其将拖欠的会费缴清后可以转回活跃院士;而连续缴纳会费10年以上的活跃院士,在年龄达到75岁以上的,可以申请转为荣誉退休院士。

文汇报:作为美国科学院的院士,有什么待遇吗?今后拿项目或者申请科研经费是不是更容易了?袁钧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

我记得最经典的例子是著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的故事,他是1979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1986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之后,加州伯克利大学在学校停车场给他立了一块牌子“此车位由李远哲教授优先使用”,并不是给他一个车位,仅仅是“优先使用”而已,车位的产权还是学校的。

科学院院士在美国是学术界的最高荣誉,但它和拿项目、申请科研经费并没有关系。

申请科研基金,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你项目本身的质量如何。

在成为院士之前,我申请经费也从来没有遇到过问题。

当然,如果你是院士,说明你过去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学术界较为广泛的承认,也许别人可能会比较尊重你的意见。

高分成绩单,未必能反映学生的科学理想文汇报:5年前,您就回国领衔组建了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并出任中心主任,您对国内科研的发展有何评价和建议?袁钧瑛:这几年,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得非常快。

我相信再这样锲而不舍地坚持发展二三十年,中国的科学事业,尤其是基础科学一定会有很大的飞跃。

但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国从事科学研究的团队与世界上科技领先的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以哈佛为例,在哈佛医学研究中心为圆心的1~2平方千米之内,有5家大医院,汇聚了大约1~2万名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工作。

这样的规模,我们国内与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文汇报:您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增强中国科学家的团队?袁钧瑛:我们的大学要培养年轻人的科学理想,他必须真的热爱科学,这是最重要的。

据我所知,哈佛生物医学专业大约每年在中国顶级的大学招2~3名博士生,二十多年来至少也招了四五十名了吧。

但他们现在留在哈佛做生物教授的只剩两三个人。

这几十个生物学博士去哪里了?除了去制药公司以外,很大一部分去了华尔街。

华尔街的收入可能是在哈佛做教授的两三倍啊!一个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理想,学校给的成绩单是未必能反映出来的。

但学校最重要的,恰恰是要培养一个人献身科学的理想、有强烈的科学发现的兴趣,但这无疑比教会学生背公式、背定理要难多了。

其次,还应加大对科学家团队的投入。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规定科学基金用于人力成本的比例是10%,也就是一个投入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用于科学家的收入只能有100万元,其余的只能用于购买设备、开会等等。

收入太低了,怎么可能把一流的科学人才吸引回来呢?科学发现、科学创造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是科学家啊!(选自2017年8月16日《文汇报》,有改动)相关链接袁钧瑛,女,1982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获神经学博士学位,1992~2000在美国哈佛大学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教授,2007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0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1年入选中组部顶尖千人计划。

2017年5月,袁钧瑛教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袁钧瑛教授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顾问,美中生物医学专家协会理事。

中组部第一批“顶尖千人”入选者,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

4.下面对上述访谈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级美国科学院院士需要每年缴纳会费,这一点从袁钧瑛教授那里得到了证实,从袁钧瑛教授口中得知,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会费还会“涨价”。

B.关于文汇报记者提问的美国科学院的院士的待遇问题,袁钧瑛教授认为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她以著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的一个故事证明了这一点。

C.作为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并没有什么权势,就连拿项目、申请科研经费也不会比非院士优先,它只是美国学术界的最高荣誉,说明你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承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