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兴趣入门第2讲坐地日行八万里—机械运动(教案)
初中物理兴趣入门第2讲坐地日行八万里—机械运动(教案)
第2讲坐地日行八万里-机械运动
【温故知新】(5-10分钟)
1.大家还知道毫米刻度尺使用注意的事项吗?使用前和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2.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秒表的使用?
此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
【趣味引入】(5-10分钟)
小表盘
每半格是半分钟
大表盘 每一大格是1秒钟 每一小格是0.1秒钟
《龟兔赛跑》,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小乌龟。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说,总有一天他会赢。
兔子说,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
兔子飞快的跑着,乌龟拼命地爬,不一会儿,兔子与乌龟已经离的有很大一段距离了。
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它要先睡一会,并且自以为是地说很快就能追上乌龟。
而乌龟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
此故事告诉大家:不可轻易小视他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
同学们那问题来了,兔子明明跑的很快,为什么被慢慢的乌龟超过去了,他们背后的物理现象是什么呢,用什么来描述物体的快慢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讲的内容
【知识梳理】(25分钟左右)
一、机械运动
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初中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优秀教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优秀教案初中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优秀教案【参考题材】1.列车开展的历史,包括我国的开展史和世界的开展史.2.各个阶段的列车的速度.3.各个阶段的列车的形式〔例如蒸气机到磁悬浮列车〕.4.世界各地区对列车开展的奉献.【评价方案】1.网上查阅的资料,列出历史记录.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的丰富性.3.在此根底上,看看学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化的问题.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模板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知道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才能目的:1、观察实验才能: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2、思维才能:判断和分析^p 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p 运动和静止的情况.3、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情感目的:1、辩证唯物运动观的教育.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浸透爱国教育.教材分析^p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络实际分析^p 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络实际判断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p 所选的参照物.在此根底上,感性的分析^p 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p 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考虑一些问题.教法建议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络实际,进步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和由理论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考虑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p ,老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p 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答复本节的练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p 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考虑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根底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教学设计例如教学单元分析^p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可以由运动情况分析^p 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过程分析^p一,机械运动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对学生列举的.例如可以进展分析^p ,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二,参照物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p ,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绘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绘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中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化分析^p 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分析^p 两类实例: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绘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详细情况可以老师提供参考例如学生分析^p ,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老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例如:“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三,匀速直线运动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考虑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根底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根底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查阅关于“列车速度”的资料【组织形式】。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概念2. 参照物的选择3. 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4. 实际问题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择,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2. 难点:实际问题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械运动的特点。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行驶、篮球运动等,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运动。
2. 新课: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讲解参照物的选择,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3. 实例分析:分析不同参照物下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判断运动员是否在运动等。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参照物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作业批改:分析学生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如制作简易滑轮组,观察滑轮组的运动原理。
2. 举办科普讲座,邀请专家讲解机械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机械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九、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八年级《机械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运动现象为例,如自行车行驶、电梯运动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公式时,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理规律,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如火车行驶、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机械运动》。
2.教学实施: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机械运动的了解,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描述运动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并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知识迁移与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6.适时反馈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物理故事、科学家传记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8.教学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具体实例中发现、感知机械运动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针对学生对运动状态、运动规律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教学教案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掌握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其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分类2. 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速度、加速度、位移3.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4. 运动和力的关系5. 实验:测定物体速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及运动和力的关系。
2. 难点: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判断,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械运动的特点。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物体运动的直观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上火炬传递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
2. 新课导入: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介绍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实验演示:进行测定物体速度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5.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机械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机械运动的情景,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运动概念。
2. 通过物理实验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机械运动的特点。
3. 使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物理教案:《机械运动》
物理教案:《机械运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教案:《机械运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教案:《机械运动》1一、学习目标: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二、【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运动的快慢【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自学互动,适时点拨(一)自学互动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知识回顾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nm= m,1微米=米;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 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选:观察刻度尺的和,根据测量的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 ____决定的。
(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 _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4)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 ___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 ;(2) .6、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叫做速度;(2)计算公式:速度=,用符号表示;(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物理意义是。
1km/h= m/s.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优秀4篇)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优秀4篇)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经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壹五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
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
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
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
)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
物理教案机械运动
物理教案:机械运动一、引言机械运动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运动。
本教案将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学的相关知识和常见的运动类型。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可以加深对机械运动的理解,掌握运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的定义: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2.机械运动的判断依据:机械运动的判断依据是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
3.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常用的描述机械运动的方法有位置-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
4.机械运动的研究对象:机械运动的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刚体或弹性体等。
三、知识点二:运动学的基本知识1.位置和位移:位置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位移是物体的位置变化。
2.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
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4.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不等的运动。
四、知识点三:常见的运动类型1.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轨道运动的方式称为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物体沿着曲线轨道运动的方式称为曲线运动。
3.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固定圆周轨道运动的方式称为圆周运动。
4.往复运动:物体在两个端点之间来回运动的方式称为往复运动。
5.旋转运动:物体围绕固定轴旋转的方式称为旋转运动。
五、实践应用通过实验和应用练习,加深学生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运动学的基本分析能力。
1.实验一:用直角坐标系记录跳水运动员下水的位置-时间图,分析运动员下水时的运动状态。
2.实验二:通过观察摆球运动,学习分析圆周运动和往复运动的基本原理。
3.应用练习一:利用运动学的概念和方法,分析摆钟和地球的运动特征。
4.应用练习二:通过分析自行车速度的变化,学习如何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六、总结本教案系统介绍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学的知识点和常见的运动类型。
机械运动教案
机械运动教案教案标题:机械运动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运动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施本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机械运动的过程。
教案目标:1. 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2. 掌握机械运动的分类和特点;3.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机械运动过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5.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时间:3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材和资源:1. 课本《物理教材:机械运动》;2. 幻灯片或板书;3. 实验材料,例如小木滑块、滑轮、线等;4.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步骤:第一节课: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机械运动的兴趣和思考。
2. 给出定义:向学生简要解释机械运动的含义,并与力和力的作用方向进行关联。
3. 知识点讲解: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展示机械运动的分类和特点,例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等,并解释其特点。
4. 基础练习:出示几道选择题,让学生巩固对机械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课:机械运动的分析与实验1. 回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和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机械运动实验装置,例如小木滑块和滑轮系统,让学生观察和实验,并指导他们记录实验结果。
3.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机械运动的特征和规律,例如速度、加速度和路径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实验结果,并在小组间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三节课:机械运动解决问题的应用1. 引入应用: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机械运动应用,如摩托车运动和自行车运动,引起学生对机械运动应用的思考。
2. 运动分析: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际机械运动进行分析,例如分析行车速度、加速度和路径等。
3. 创设问题:设计一些机械运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例如计算某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速度和加速度。
《机械运动》物理课堂教案
《机械运动》物理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
2. 让学生掌握参照物的选择,能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3.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转化,能运用机械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基本形式2. 参照物的选择与运动状态的判断3. 机械能的转化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择,机械能的转化。
2. 教学难点:机械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机械运动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机械能的转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和力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基本形式: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介绍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基本形式。
3. 讲解参照物的选择与运动状态的判断:讲解参照物的选择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讲解机械能的转化及其应用:讲解机械能的定义和转化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参照物选择和机械能转化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运动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机械运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能转化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意义。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运动的相关概念。
《机械运动》教案【优秀3篇】
《机械运动》教案【优秀3篇】篇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经典教案篇一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v=s/t 变形 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机械运动》教案
《机械运动》教案《机械运动》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械运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机械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决定。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够区别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重点是质点和位移的概念,难点是位移概念。
教材在本章开始处列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在本节一开始,也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参考系的概念,接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学习质点的概念,渗透理想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时刻与时间,位移和路程等概念。
每一小节重点突出,又相互关联,实例鲜明,配图恰当,便于学生的接受,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法建议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较多,很多知识初中时学过,并且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建议让同学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质点和位移的概念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引入与理解主要设计:一、参考系:(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1、什么叫机械运动?请举一些实例说明。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机械运动
物理授课方案-机械运动八年级物理授课方案授课目的知识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2、思想能力:判断和解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解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3、解决实责问题的能力:讲解、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感情目标: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授课浸透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解析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地址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实行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看法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质解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修业生会联系实质判断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解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解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下手,逐渐深入,最后解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虑一些问题.教法建议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质,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领悟.经过谈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虑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谈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看法,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解析,教师可以做谈论,最后总结解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授课中可以使用合适的媒体资料,比方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答复本节的练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授课,观察和解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虑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看法.授课方案比方授课单元解析本节授课重点是参照物的授课,关于参照物要求可以由运动情况解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授课过程解析一,机械运动谈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供应的参照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对学生列举的比方可以进行解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地址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二,参照物说明平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讲解,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看法,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经过实例解析,说明不同样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样,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样,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中选不同样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解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解析两类实例: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依照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详尽情况可以教师供应参照比方学生解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立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谈论,由教师评价.供应一些参照比方:“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三,匀速直线运动观察一些实例,可以供应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虑这些运动的特点,关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讲解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看法,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下手的.关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供应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关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部署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板书设计研究活动【课题】查阅关于“列车速度〞的资料【组织形式】学生小组【参照题材】1.列车睁开的历史,包括我国的睁开史和世界的睁开史.2.各个阶段的列车的速度.3.各个阶段的列车的形式〔比方蒸气机到磁悬浮列车〕.4.世界各地区对列车睁开的奉献.【谈论方案】1.网上查阅的资料,列出历史记录.。
走进运动 教案
走近运动本节教材分析:这一节介绍了机械运动、质点、参考系、位移和路程等内容,渗透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
在教学中,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建立概念,理解条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3.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
4.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和区别。
5.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能选择出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考系。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知道哪些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三、情感目标从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中,渗透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1.对质点概念的理解2.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3.路程与位移的区别教学难点: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研究物体看作质点。
2、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教学过程引入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可以看到物体的运动,如天体的运动,分子运动等,为了研究并描述它们,科学家需要先引入一些基本概念,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之一海森伯曾说过:“为了理解现象,首要条件就是引入适当的概念。
只有借助正确的概念,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观察到了什么。
”例子: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飞船在茫茫太空中的遨游等,如何描述它的运动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历数身边关于运动的事例)1、引导学生讨论载人飞船经历什么样的运动过程。
加速上升——绕地球运转——减速下降3、文学家、艺术家形象描述手法。
如“凌云戏月游银汉,转瞬翔天过太空”“凌云”、“戏月”、“游银汉”表示飞船的位置在变化“转瞬”、“过太空”表示飞船在短时间内通过了很长路程,运动得很快。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机械运动的兴趣引入(如宏观的天体运动或微观的分子运动)教学重难点:1.参照物选择?2.平均速度的测量和计算知识点一: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量程、最小分度值)?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测量长度的主要工具是,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①,②,③,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要单位是,常用单位是,⑴0.28Km=m=cm,⑵720s=min=h,⑶36min=h=s,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把细钢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绕32圈后用刻度尺量线圈长度为cm,细钢丝的直径是mm。
4.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圆柱体的直径为cm,5.⑴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刚数出了100张相同的纸张,压齐后,用刻度尺测出了100张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μm。
⑵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了这段线圈的总长度为L,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⑶小明想知道自己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他用停表测量,在1min内脉搏跳动了72次,则脉搏跳动一次大约需s。
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表盘上有长的秒针和短的分针,秒针转一圈通常是30s和60s两种,常用停表的分度值有两种0.2s和0.1s,停表上边的按钮用来旋紧发条和控制表秒的转动。
小表盘一周量度30min,分度值为0.2s.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min s.知识点三:误差和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精选5篇)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精选5篇)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篇1初二物理对学生是一门新的课程,刚接触到这一门课时,学生往往有新鲜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但很多学生只停留在兴趣上,或者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在物理教学上,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反思:一、多做实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而这方面教学方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会使课堂更!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我们就应利用学校以有的条件,尽量多做实验。
在研究光的色散现象时,我利用三棱镜让同学们观察白色光的色散现象。
我还从生物实验室借用了试管,让同学们研究敲击装有水的试管时,到底是不是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还有,在讲究凸透镜的习题时,我利用实验室里的凸透镜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并总结实验的结果。
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课外,我还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多做物理实验。
在学习色光的三原色时,我就要求同学们,利用自制的放大镜(装有水的圆形塑料瓶)观察自己家的电视机的颜色,是否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色光组合而成的。
二、让同学们学会观察,多观察首先,我上课时尽量多做演示实验,让同学们仔细的观察。
并用心的思考总结实验结论。
对错误的结论,并不是立刻指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毕竟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却是很多的。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表扬那些善于观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仔细观察过的学生,加以表扬,以鼓励同学们多去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并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
如果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就透过自己查阅资料,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还有问老师来解决。
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的乐趣。
三、尽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物理知识的应用看看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例子。
《机械运动》物理课堂教案
《机械运动》物理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物体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分类2. 参照物的选择3. 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4. 速度和速率的概念5.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分类,参照物的选择,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速度和速率的概念。
2. 难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速度和速率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械运动的特点。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采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运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分类,解释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4. 讲解速度和速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分类、参照物选择、物体运动状态判断、速度和速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理解误区。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表现,以及对实例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清晰的机械运动概念、分类、参照物选择、物体运动状态判断、速度和速率的定义及例题。
2. 实例视频或图片:用于辅助解释和展示不同类型的机械运动。
3. 练习题及答案:用于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分类,参照物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坐地日行八万里-机械运动【温故知新】(5-10分钟)1.大家还知道毫米刻度尺使用注意的事项吗?使用前和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2.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秒表的使用?此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趣味引入】(5-10分钟)小表盘每半格是半分钟大表盘每一大格是1秒钟 每一小格是0.1秒钟《龟兔赛跑》,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小乌龟。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说,总有一天他会赢。
兔子说,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
兔子飞快的跑着,乌龟拼命地爬,不一会儿,兔子与乌龟已经离的有很大一段距离了。
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它要先睡一会,并且自以为是地说很快就能追上乌龟。
而乌龟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
此故事告诉大家:不可轻易小视他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
同学们那问题来了,兔子明明跑的很快,为什么被慢慢的乌龟超过去了,他们背后的物理现象是什么呢,用什么来描述物体的快慢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讲的内容【知识梳理】(25分钟左右)一、机械运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
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及其选择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存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四、比较快慢的方法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通过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谁用的时间多,谁就慢。
在体育比赛中,裁判员就是根据这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2.经过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经过相同的时间,谁通过的路程长,谁就快;谁通过的路程短,谁就慢。
在观看体育比赛的田径赛时,观众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五、速度及其单位换算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是“千米/时”,符号是“km/h”。
“m/s”与“km/h”的换算为1m/s=3.6km /h常见的换算关系有:1m/s=3.6km/h,5m/s=18km/h10m/s=36km/h,15m/s=54km/h20m/s=72km/h,25m/s=90km/h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紧扣定义的,因为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某汽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则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汽车通过的【标注】讲师讲完一、二两个知识点后,可讲解【典题探究】中的例1、例2、例3;知识点三作为总结;讲解知识点四、五后,可讲解【典题探究】中的例4、例5、例6、例7。
【典题探究】(30分钟左右)例1.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不断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小红与小莉并肩在校林荫道下步行,以小红为参照物,小莉是(选填:运动、静止);以树木为参照物,小莉是(选填:运动、静止);因此运动与静止是相对。
[答案] 静止运动例2.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答案]B[解析]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A错;受油机相对飞机是静止的,相对地面就是运动的,故C错;小船相对河岸是运动的,故D错例3、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答案]D[解析]房屋相对地面是静止的,烟向左,故甲可能静止,可能想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但是运动速度慢;乙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比较快。
故D正确。
例4、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速度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一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 s通过15m,则它1 min内通过 m。
[答案] 运动快慢不变 180例5、5m/s=km/h 54 km/h =m/s 72km/h =m/s[答案] 18 15 20例6、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 12.91s。
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 30km/h。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答案] 8.52 8.33 刘翔大[解析] 110/12.91=8.52m/s ; 30km/h=8.33m/s例7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 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 9秒72的世界纪录。
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答案] 10.32m/s[解析]100/9.69=10.32m/s例8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答案]汽车[解析]火车的速度:72km/h=20m/s<30m/s【当堂练习】(20分钟左右)1.A、B两列火车同向并列停在车站上,当B车起动时,A车内的乘客感觉错误的是 ( ) A. 看车站,自己是静止的. B. 看B车,自己在向前运动C. 看B车,自己在向后运动.D. 看车站上流动售货车,自己是运动的[答案]B2.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答案]C3.在刮北风的日子里,一位骑车人却没有感到风,则说明骑车人 ( )A. 正在向北骑.B. 正在向南骑.C. 正在向东骑.D. 正在向西骑[答案]B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 ( )A.甲飞机B. 乙飞机C. 丙飞机D. 都无法确定[答案]C5.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一架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 ( )A. 一定向上运动B. 一定向下运动C. 一定是静止D.少判断的条件[答案]D6.空中加油机向受油机实施空中加油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机和受油机只要运动方向相同.B. 加油机和受油机只要运动快慢相同C. 加油机和受油机必须运动快慢和方向都相同D. 加油机和受油机必须都作直线运动[答案]C7.《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答案]D8.下列速度单位换算关系书写正确的是 ( )A. 45千米/时=45千米/时÷3.6=12.5米/秒B. 45千米/时=45×3.6米/秒=162米/秒C. 45千米/时=45×1/3.6m/s =12.5米/秒D. 45千米/时=45千米×5/8 米/秒=12.5米/秒[答案]C【家庭作业】(20分钟左右)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m.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 )A. 匀度直线运动B. 变速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答案]D2.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答案]A3.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答案]C4.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 A.60m/s B.6m/s C.1m/s D.1m/min[答案]C5.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答案] C6.洛溪桥全长1916m,正桥全长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所示,汽车通过正桥所用的时间为( )A.172.4s B.47.9sC.43.2s D.12s[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