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9430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8.png)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1. 背景危急值是指在医疗领域中,出现急需立即采取措施的重要检查结果或病情情况。
及时处理危急值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危急值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以保证患者在出现危急情况时能及时得到处理和照顾。
2.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用以规范危急值的报告和处理流程的制度文件。
其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2.1 制度目的明确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即确保对危急值的及时报告和处理,以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2.2 适用范围确定危急值报告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科室和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2.3 危急值定义与分类明确危急值的定义,并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或病情分类危急值,以便在报告和处理时能更好地确定优先级。
2.4 报告责任人员及流程确定危急值的报告责任人员和流程,包括从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到报告给相关人员所需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步骤。
2.5 报告方式规定危急值报告的方式,包括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以及相应的报告内容、格式和要求。
2.6 报告记录和追踪确保危急值报告能被记录和追踪,以便对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
2.7 监测与评估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包括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3. 处理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是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3.1 接收危急值报告接收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理解和判断危急值报告的内容,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3.2 确认危急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核实,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有必要,可与相关科室或实验室进行沟通和确认。
3.3 确定处理优先级根据危急值的分类和临床情况确定处理的优先级,以确保危急值能够按时得到处理和照顾。
3.4 通知相关人员将危急值报告通知给相关医生、护士和其他需要参与处理的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d5ee2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3.png)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对患者治疗或预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实验结果,需要迅速通知医师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
因此,危急值的管理和处理流程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的一般顺序:1.确定危急值的定义和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危急值定义和标准,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群体,制定相应的危急值范围,确保危急值的准确判定和通知。
2.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当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实验室人员负责实施相应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若项检验结果为危急值,实验室人员应立即注意并及时处理。
3.危急值识别和报告:实验室人员根据危急值的定义和标准,判断出危急值的结果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危急值信息及时通报给医疗技术人员。
6.危急值确认:医务人员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应立即与患者核实,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如确实属于危急值,医务人员应与实验室人员核对并记录,确保准确无误。
7.采取紧急措施:医务人员根据危急值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包括立即通知患者及其家属、调整治疗方案、紧急手术等。
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并确保采取的措施及时有效。
8.记录和追踪:对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通知时间、接受时间、采取措施以及患者的反应等。
此外,还应将危急值结果和相关处理措施进行追踪和回顾,以便评估和改进危急值管理流程。
9.宣教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危急值管理的宣教和培训,包括实验室人员的技能培训、医务人员的危急值处理培训等,使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危急值的标准和处理流程。
10.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危急值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a1c80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7.png)
医、护、辅要求 临床科室护士接到辅助检查科室报告后,应将病人的床号、姓名、 住院后、检查项目、接电话时间、辅助科室报告人姓名等记录在登 记本。医师必须在登记本上签字。临床科室须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 和辅助检查科室报告人员。
2.11.1 临床科室护士接到辅助检查科室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立即通知医 师或主任接听电话。如当时无疑是或主任在场,应做好记录,并做 好交接。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主要内容
危急值报告制度 相关危急值项目(住院患者)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2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
检查结果出现时, 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 的边缘状态, 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 息, 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 就可能 挽救患者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失去 最佳抢救机会。
严重高钾血症,可有心律失常、 呼吸麻痹
≥6.0mmol/L
低钾血症,呼吸肌麻痹
血清钾(新生儿) 出生后1周内:≥7.5mmol/L 同上 出生后1周后:≥5.5mmol/L
≤3.5mmol/L
同上
10
相关危急值项目(住院患者)
2.血清离子指标
检验项目 血钙(成人) 血钙(新生儿) 血钙 血钠(成人) 血钠(新生儿) 血钠(成人) 血钠(新生儿) 血镁(新生儿)
由相关科室共同制定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项目及危急界限值,包括 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辅助检查科室。
每半年召开一次相关科室会议,对危急界限进行分析,及时修订, 删除或增减,以适合临床及患者群体需要,达到持续改进。
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 急值界限值需要更改或增减,即使与医务科联系修订。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53f6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f.png)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危急值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者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结果。
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及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将介绍危急值处理的一般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
一、危急值处理流程:1.危急值发现:医学检验过程中,当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紧急情况时,需要尽快发现这些危急值。
一般来说,会有专门负责结果解读和报告的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临床医生共同参与危急值的监测和识别。
2.确认危急值:医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异常结果进行核实,确保其属于危急值。
4.即时采取措施:接到危急值通知的临床医生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或紧急干预。
同时,还需要将处理情况记录在病历中,便于后续的追踪和分析。
5.追踪和分析:医疗机构需要追踪危急值的后续处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此外,还需要分析危急值的发生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通过对危急值的分析,医疗机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危急值处理制度:1.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机构需要明确规定危急值的定义和影响范围,并建立相应的危急值报告准则和流程。
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危急值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减少患者因此造成的损失。
2.危急值通知责任制:医疗机构应该明确相关人员在危急值通知过程中的责任。
通知责任制可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按时、快速地通知到临床医生,并使相关人员明确自己在危急值通知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3.危急值记录与追踪制度: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危急值记录与追踪制度。
即使经过及时处理,医疗机构也需要追踪危急值的后续情况,确保患者获得持续的医疗关怀。
4.危急值讨论与分析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定期的危急值讨论与分析制度,对危急值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样可以不断优化危急值处理的流程,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结起来,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对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临床危急值报告处理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处理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99fc83ee06eff9aff80716.png)
临床危急值报告处理工作流程
一、接到电话。
确认危急值报告的对象为本科室病人,询问危急值。
二、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将患者的床号、姓名、危急值项目及报告时间填写于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
三、登记身份。
危急值报告者和危急值信息接收者相互留下姓名。
并将报告者的姓名填写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
四、及时报告危急值。
立即向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报告危急值,必要时报告上级医生。
五、通知责任护士,并与责任护士一起协助医生落实紧急医嘱处理及相关护理工作。
六、做好交接班。
向责任组长及下一班次的护士交接患者情况,请求予以关注。
七、给予相关处理后予以复查相关检查项目。
八、反馈。
管床医生与责任护士共同追踪患者该项检查化验结果,必要时上报于上级医师。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图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fa0c20befc4ffe473268ab0c.png)
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超声科 危急情况心电图 危急情况药学部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检验科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医学影像 危急情况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容(一)报告处理流程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在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容(一)报告处理流程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
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
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容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1)普放室“危急情况”:①小儿一侧肺不;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力性气胸;④急性肺水肿;⑤心包填塞;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3c2151d4d8d15abf234e15.png)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一)报告处理流程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一)报告处理流程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
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
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1)普放室“危急情况”:①小儿一侧肺不张;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④急性肺水肿;⑤心包填塞;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危急值处置方案
![危急值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4dba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0.png)
危急值处置方案危急值是指指标超出正常参考范围,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和生命安全的检验结果。
一旦发现危急值,医务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处置,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生命。
以下是危急值处置方案建议。
一、危急值的定义和标准危急值是指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等临床检验结果超出正常参考范围,在短时间内需立刻通知医生采取紧急处理的情况。
不同医院有不同的危急值标准,一般依据临床常规和本院特色科室配合确定。
二、危急值护理流程1. 对危急值的发现临床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后,检验人员应及时记录以下内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等信息;•危急值的检验指标、数值、检验时间等信息;•责任医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2. 对危急值的处理当检验人员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责任医师,医生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处理危急值。
具体处理流程如下:1.通知责任医师尽快处理危急值。
2.医生接到通知后,应认真查看患者的病历记录和化验报告。
3.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并尽快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3. 护理干预医生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案:•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应立刻进行抢救,包括心肺复苏、氧气吸入等方式。
•对于非常规危急值,应向临床部门专家进行会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非急诊患者,医生需对症予以治疗。
•医生还应记录诊断、处置情况、护理过程、患者的反应情况等,并进行指导,提供给护理工作人员参考。
4. 病情观察医学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意识、出血、皮肤黏膜等方面进行观察,根据观察内容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及时向医生反馈相关情况。
三、危急值状态的监控临床检验科应建立科学的危急值跟踪监测机制,包括建立预警系统、定期评估、开展培训等,确保危急值的及时处理和有效防控。
四、危急值的标准化管理为了更好地处理危急值,医院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标准化管理:1.设立危急值处理标准,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处理的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和义务。
2.要求临床检验人员在接到危急值通知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联系到相关医生,为病人提供紧急救治。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c76c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a.png)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加强患者的抢救救治工作,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此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门急诊、住院患者的危急值检测与处理。
三、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患者体检或检验结果超过限制范围,如不积极抢救处理将对患者生命产生危险的情况。
四、危急值的收集1. 根据医疗机构的临床诊疗规范,患者必须进行的检测,均需收集检测结果。
2. 检验科室检测结果异常即刻通知相关科室的值班医师,护士等工作人员,信息通报应该明确明确患者信息及检测结果。
3. 患者因病情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急诊室等特需科室进行治疗,该患者的危急值需及时上报该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工作人员。
五、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当患者的检测结果超出限制时,下列流程应被启动:1. 值班护士或医生立即确认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科别等,并核对联系方式,确保准确通报;2. 工作人员应该充分了解该检测项的正常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并采用合理的方案进行抢救处理;3. 对于需紧急处理的危急值,需立即采取行动处理,包括通知值班医师、急诊室或重症监护科室等相关科室,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维护患者生命安全;4. 医生要根据患者病情及检测结果,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及措施。
六、值班医师和护士的职责1. 监测危急值的接收和通知处理。
2. 确认并积极对待患者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3. 确保医生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操作并监视患者的应对状况。
4. 提醒医生管理并监控患者,咨询专业的后继护理。
五、制度执行1. 本制度应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全院工作人员都清楚危急值的定义和操作程序。
2. 工作人员应遵照本制度的各项规定,确保对患者忠诚、着眼于患者、保持高效领导方式的生命、尊严及财产安全和完整性。
3. 对于未及时处置危急值的情况,应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查与处罚。
4.本制度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提高处理危急值的效率和提取成功人士病历质量。
危急值的管理制度
![危急值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3ed9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5.png)
危急值的管理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治疗结果的结果值,如高度疑似白血病的患者的外周血象显示出白血病的白细胞表面标志物,需要立即通报(常规检测结果要在两个工作日异常报告)。
一般来说,危急值的定义应当包括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异常结果连续两次检查,或者经临床会诊并明确为异常结果。
二、危急值的通报流程1.实验室检查人员在发现危急值时,应当及时向医务人员通报,并详细记录患者信息、检查时间、结果值等相关信息。
2.医务人员接到危急值通报后,应当立即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并确定后续处理流程。
3.对于已确认为危急值的情况,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规定的流程进行通报,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危急值的接收与确认1.接收方应当及时回复确认信息,反馈给检查科,并明确后续处理措施,如需开具紧急处方、通知患者到场进行进一步检查等。
2.医务人员应当在确认危急值后,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排患者住院观察、更换治疗方案等。
3.危急值的确认应当尽量通过电话联系或实时短信沟通,确保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危急值的处理及反馈1.对于危急值的处理应当由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共同协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2.处理后应当及时向检查科反馈处理结果及患者的治疗情况,以便检查科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总结。
3.医务人员应当将危急值的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原因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
总的来说,危急值的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因此,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危急值的定义、通报流程、接收与确认、处理及反馈等方面的工作流程,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质量。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588986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6.png)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2页
“危急值”汇报制度目标
“危急值”目标: 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某一 项目或几项检验、检验“危急值”通知临床, 引发医务人员足够重视,主动采取对应 办法,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3页
“危急值”汇报制度目标
“危急值”汇报制度制订与实施, 能有效增 强医技工作人员主动性和责任心, 提升医 技工作人员理论水平, 增强医技人员主动 参加临床诊疗服务意识, 促进临床、医技 科室之间有效沟通与合作。
等内 脏器官破裂出血危重病人;
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
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⑦大面积心肌坏死;
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9页
“危急值”项目及汇报范围
检验 “危急值”汇报项目和警戒值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6页
“危急值”项目及汇报范围
(二)医学影像检验“危急值”汇报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疗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到达一个
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4页
“危急值”汇报制度目标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检验、检验汇报可为 临床医生诊疗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能更 加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诊 疗服务
危急值报告流程及处置原则
![危急值报告流程及处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1d46e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4.png)
危急值报告流程及处置原则一、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是指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大临床意义、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结果值。
危急值的报告流程通常如下:1.1 检验人员发现危急值在进行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会对结果进行即时判读。
一旦发现结果属于危急值范围,他们将立即进行确认,并确保结果准确无误。
1.2 确认危急值检验人员将危急值结果和样本信息交给负责确认的医师。
医师需要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和结果数值,确保结果是正确的,并判断该危急值是否需要立即报告。
1.3 报告危急值一旦医师确认了危急值,并认为需要立即报告,他们将立即与相关医务人员联系。
通常,医务人员会通过电话或电子系统进行报告,并确保报告能够及时到达相关部门或人员。
1.4 记录和跟踪医疗机构会在危急值报告后进行相关记录,并跟踪处置情况。
这样可以确保危急值得到了妥善处理,并能够提供相关的数据用于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二、危急值处置原则危急值的处置原则是为了尽快采取适当的行动,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常见的危急值处置原则:2.1 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一旦确认危急值并进行报告,必须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
这些人员通常包括主治医师、护士长、急救科医生等,以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处理。
2.2 确保患者安全在处理危急值时,患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减少进一步的损害。
2.3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在处理危急值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危急值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2.4 确定原因和采取措施医务人员需要尽快确定导致危急值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或干预。
这可能包括调整药物治疗、进行紧急手术或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
2.5 监测和追踪在处理危急值后,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他们还需要追踪患者的病情发展,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efc9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0.png)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当危急值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为此,我们特制定以下报临床危急值报告及登记制度。
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及登记制度:(1)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①医务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仪器传输是否有误;②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值班医生。
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
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
③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2)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
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科室应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3)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附:危急值项目与范围表超声科:急性外伤见大量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实质脏器破裂的危重病人。
大量心包积液考虑心包填塞的病人。
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大出血。
主动脉夹层及破裂的病人。
前置胎盘合并大出血。
胎盘早剥的病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医学影像检查:(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cm、急性重度脑积水;④颅脑CT或MRI 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⑥耳源性脑脓肿。
危急值管理流程
![危急值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587792f5335a8103d2206e.png)
危急值管理流程一、适用范围:全院各临床、医技等相关科室。
二、适用人员:医务科、护理部、临床医生、护士、医技科室等。
三、操作流程1.危急值管理流程:2.流程图四、附件常见危急值的处置流程和风险点1.低钾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2.高钾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3.低钠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4.高钠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5.低血糖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6.高血糖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7.肌钙蛋白危急值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8.血小板偏低危急值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附件 1 低钾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低钾血症的主要风险点:1.心血管系统:可使心肌应激性降低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轻者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重者可出现室速甚至室颤而危及生命。
2.神经肌肉系统:常见的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
严重者甚至膈肌、呼吸机麻痹而出现呼吸困难。
3.消化系统:会使肠蠕动减慢。
轻度缺钾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4.泌尿系统:长期低钾可使肾小管受损而引起缺钾性肾病。
附件 2高钾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高钾血症的主要风险点:1.心血管系统:高钾可使心肌收抑、心肌张力减低,故有心动徐缓,易发生心律失常。
2.神经肌肉: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痛,肢体苍白湿冷。
血钾达 7mmol/L 时四肢麻木软瘫,最后可影响呼吸肌发生窒息。
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3.其他症状:恶心、呕吐和腹痛。
附件 3低钠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低钠血症的主要风险点:1.血钠危急值时,易并发脑水肿,此时主要症状为头痛嗜睡、肌肉痛性痉挛、神经精神症状和可逆性共济失调等。
若脑水肿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脑疝、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2.如果低钠血症在 48 小时内发生则有很大危险,可很快出现抽搐、昏迷、呼吸停止或死亡,可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受损的后果。
3.补钠量(mmol)=[142-实际血钠浓度(mmol/L)]×体重(kg)×0.2。
危急值的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
![危急值的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a8fe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c.png)
危急值的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如下:
管理制度。
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
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
上报流程。
临床检验科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此外,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还包括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等。
危急值处理流程
![危急值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6b10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6.png)
危急值处理流程首先,危急值的确定需要依据临床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不同的指标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定义为危急值,因此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血氧饱和度低于90%、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心电图出现严重异常等情况都可能被定义为危急值。
一旦实验室确认了危急值,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在通知医生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异常数值、可能的影响等。
医生在收到危急值通知后,需要立即与临床实验室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确认异常结果,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针对不同的危急值情况,医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比如,对于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可能需要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或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血糖水平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立即给予葡萄糖注射或胰岛素治疗。
在处理危急值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医生的处理,对于实验室人员来说,及时准确地通知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建立健全的危急值通知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医生。
同时,实验室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记录和追踪机制,对危急值的处理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以便后续的质控和评估。
总之,危急值处理流程是医疗急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建立科学、规范的危急值处理流程,需要医生、实验室人员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严格的流程管理和有效的沟通协作,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高度重视危急值处理流程的建立和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8a217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e.png)
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流程危急值是指患者在临床检查或实验室检验结果中出现临床意义重大的异常,并且需要立即介入或治疗的情况。
在医学界,危急值被视为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处理危急值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检出危急值:医疗机构需要设定危急值的阈值,并建立相应的检出机制。
无论是临床检查还是实验室检验,一旦发现结果超出危急值范围,应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和报告危急值,以确保及时处理。
2. 验证危急值:一旦收到危急值的报告,医护人员需要进行验证确认。
这包括核对患者信息、检查时间、结果数值等。
如果有任何不一致或怀疑,应寻求其他的专业人员进行确认。
3. 确认患者状态:医护人员需要咨询患者或患者家属,了解他们的临床症状和就诊情况。
有时候,危急值可能是由于患者身体状况或样本收集错误引起的。
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判断和决策。
4. 通知相关人员:一旦确认危急值是真实存在且需要立即处理的,医护人员需要迅速通知相关的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这有助于协调团队资源,确保迅速响应和处理。
5. 制定应对方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这可能包括采取紧急治疗、进行手术、调整用药方案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患者的病情稳定与否、代谢能力、合并症和其他特殊因素等,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有效。
6. 监测并记录:在处理危急值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紧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这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重复检查危急值等。
所有的处理过程需要详细记录,以便后续追踪和复查。
7. 沟通和解释:处理危急值通常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紧急沟通。
医生需要解释危急值的含义、处理过程以及预后情况。
及时沟通有助于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慌和不安,增加互信和理解。
8. 回顾和改进:一旦处理完危急值,医疗机构应该对整个处理流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这包括分析处理时的操作流程、沟通情况、结果评价以及面临的困难等。
通过反馈和改进,可以提高危急值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4a788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7.png)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流程首先呢,什么是危急值?简单说就是那些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边缘的检验、检查数值。
那谁来发现这些危急值呢?当然是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啦,像检验科、影像科之类的。
他们在检测过程中要是发现了可能的危急值,可不能马虎哦!发现危急值之后呢?这时候就需要尽快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
不过这里面也有讲究的。
传递给谁呢?那肯定是患者的主管医生呀。
怎么传递呢?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
我觉得电话可能会更直接一些,但是信息系统也很方便,这就看各个医院自己的习惯啦。
主管医生接到这个危急值的通知之后,要特别重视!这可不是小事儿。
他得马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重新评估。
这一步真的很关键哦!根据经验,医生这时候最好再仔细查看一下患者的病例,看看之前有没有什么遗漏的信息。
然后呢?医生要根据重新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个治疗方案可能会比较复杂,不过一定要尽快实施。
小提示:别忘了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沟通一下这个危急值的情况和治疗方案哦!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但真的很重要呢!那医院其他部门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什么呢?护理人员也得行动起来呀。
他们要协助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说准备好治疗所需的药品、设备之类的。
有时候可能会手忙脚乱的,刚开始可能会觉得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
在整个危急值管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记录。
要把从发现危急值到最后治疗的整个过程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方便以后查看呀,如果有什么问题也能找到根源。
这个记录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怎么记录,不过一定要完整准确哦!最后呢,医院还得定期对危急值管理的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毕竟每个医院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嘛。
比如说,要是发现某个环节老是出问题,那就得好好想想办法改进一下。
步骤一其实很简单,但最好做一下步骤二,哦不对,还是按顺序来比较好。
危急值管理规范及流程
![危急值管理规范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a40d8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3.png)
危急值管理规范及流程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___制定了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所谓“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可能表明患者处于生命危险状态。
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因此,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在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中,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分诊员),护士(分诊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在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中,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在登记程序中,医技科室与门急诊、病区均建立《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
在处理程序中,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呼吸系统方面,需要注意气管、支气管异物、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压缩程度达到80%以上)以及肺栓塞、肺梗塞等问题。
循环系统方面,需要关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情况。
消化系统方面,需要注意食道异物、消化道穿孔、梗阻、急性胆道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以及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的问题。
超声科危急值报告范围包括异位妊娠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大量心包积液伴有心包填塞症状、腹主动脉瘤及腹腔动脉瘤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外伤至脏器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以及其他危重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
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
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
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张;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
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2)CT室“危急情况”
①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急性脑疝;
④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及以上);
⑤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⑥重要血管急性栓塞,包括肺栓塞(累及肺动脉主干或多发大血管急性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
⑦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
⑧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3)核磁共振室“危急情况”: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2、腹部超声科“危急情况”:
(1)股静脉及近心段大静脉血栓形成(静脉闭塞的);
(2)外周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动脉闭塞的);
(3)肝、脾、肾等内脏破裂岀血;
(4)外伤性胸、腹腔积液。
3、心脏超声科“危急情况”:
(1)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
(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4、妇科超声诊疗科“危急情况”:
(1)怀疑宫外孕、黄体破裂并腹腔岀血;
(2)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特危重情况;
(3)先兆子痫、子痫。
5、心电图室检查(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食道调搏)危急情况:
(1)心脏停搏(R-R间期大于2.0秒);
(2)急性心肌缺血(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3)急性心肌损伤(T波高耸、ST段斜型抬高、急性损伤阻滞所致QRS增宽、缺血型J 波及心律失常);
(4)急性心肌梗死(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面向心肌坏死区出现宽而深Q波、胸闷胸痛超过30分钟不缓解);
(5)重症心律失常如:心室扑动、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多元性、RonT型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心室率大于180次/mind的心动过速;II度II型及II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小于40次/mind的心动过缓;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注:以上情况均需结合患者自身症状、体征及其它检查内容作出综合评价。
6、药学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危急值报告范围:
附件1: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
附件2: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
附件1: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
备注:当INR、APTT检查结果出现超出报告值范围时,
检验科应立即与临床科室沟通确认是否属于危急值情况,经
核实属于危急值情况时按照危急值管理流程处理。
附件2: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