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卓越课堂育人魅力
什么样的课堂是卓越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是卓越课堂作者:吴永军来源:《江苏教育》2020年第22期【关键词】德泽文化;德泽课堂;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2-0068-01追求卓越是当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意味着不断超越现实,拥有走向更好未来的可能性。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河海实小”)卓越课堂的追求,正是这种不断超越、不断进阶的精神之体现。
那么,什么是卓越课堂呢?一、卓越课堂首先应当是德性课堂卓越原本就意味着德性,在古希腊,人们最看重“优越性”(Arete,即德性),常以Arete 作为判断万事之价值根据。
Arete就是某种事物能够达到的可能状态中的最好状态,也就是卓越性或者优越性。
河海实小以“德泽”文化立校,努力打造卓越课堂,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最优发展为本的课堂,是以儿童立场为支点的课堂,充满了德性之美,实际上是回应了卓越的原初意蕴。
二、卓越课堂应当是开放性课堂卓越课堂是努力寻求变革的课堂,因为它具有先进的儿童发展观,认为儿童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未完成性、创生性,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促进其自身逐步走向完善。
儿童发展具有人类发展的基本特点,也即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是人类生活世界的根本特征。
实现更多的可能性意味着需要接触更多更丰富的生活与世界,因此,卓越课堂必须向四面八方打开,不拘泥于学科知识,而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优发展,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把世界带进课堂,让学生与世界对话,在互动对话中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从而真正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三、卓越课堂还应当是创造性课堂中小学课堂以传承人类已有的既定文化为标志,但是这种传承绝不意味着学生只能以静听、接受为主,像容器一样被各种各样的知识所填塞。
当代的学习研究表明,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是接受,也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
可见,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丝毫的主体创造性,那么其人性的完善、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的形成与发展就无从彰显。
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教师专业素养研究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它凝结着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精神、品格魅力。
卓越的课堂标志着一名教师的成熟,教师熟练运用各种技能和特长来施教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风采,彰显课堂魅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一、卓越课堂有赖于教师的素养卓越课堂,一方面在于教师的卓越,另一方面在于教学效果的卓越。
手段是通过教与学,途径是课堂授课,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与配合,达到最终的卓越评价效果。
在所有的卓越课堂中,只是教学内容的差异,唯一不变的是主角的高水平,高层次,即教师的专业素养,它关系到课堂的卓越与否。
拥有良好素养的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是一位有魅力的引领者,其课堂必定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这样的课堂不卓越也难,卓越课堂力主实现教师的独立,自主,于是,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关键。
卓越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
众多的教育家对教师专业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从人类、学生以及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指出教师要想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必须热爱人类、胸怀博大且与时俱进,必须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成长,必须知识丰富渊博,必须学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凝聚教学智慧。
他将教师的专业素养分为专业理念、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三个部分。
[1]教育部师范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三个方面组成,这是决定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水平的高低的关键因素。
[2]柳海民教授在《现代教育原理》一书中指出教师应该具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具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积极合作的理念等。
[3]范春林教授在《中国电代教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2期“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一文中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能力,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一般认知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卓越课堂之“学案”唤起师生情感的共鸣
卓越课堂之“学案”唤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
师生初次接触难免有生疏之感,学生难免有敬畏心理。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打造高效卓越课堂,让“学案”唤起亲近的感情。
在学案中引领学生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挚关怀、耐心引导被学生理解,或在共同活动中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并且利用学案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融入新课程。
学生的反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学生对学案“情感升华”的反馈,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反思:“情感升华”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那些部分的感触最深,教师可以和自己教学设计对照,进而优化备课。
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体会。
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
高效卓越课堂前提是教师要做好学案的编写,因为“学案导学”使得教师不能再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如何让学生产生思想上共鸣,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二)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者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思想上的引领者。
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
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卓越课堂_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卓越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 打造卓越课堂的要素 • 实现卓越课堂的路径和方法 • 卓越课堂案例分享 • 对卓越课堂的反思与展望
01
卓越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卓越课堂是什么
卓越课堂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优质、均衡、充分为原则 ,聚焦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和 评价方式,突出课堂实效和育人的课堂。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04
卓越课堂案例分享
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教学
总结词:因材施教
详细描述:北京十一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丰富的教 育资源,采用“走班制”教学,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和能力进行学习,提 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上海育才中学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模式
03
实现卓越课堂的路径和方法
加强教师培训和提高教师素质
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
01
加强教师对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
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02
通过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包括教
学组织、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03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
卓越课堂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卓越课堂的特点
以学习者为中 心
卓越课堂注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聚焦课堂教学
卓越课堂强调课堂教学 的实效性和高效性,注 重教学策略、方法和技 术的运用,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
参与“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语文教学“三味课堂”论文
参与“卓越课堂”五年行动,探究语文教学“三味课堂”“卓越课堂”是重庆市全面落实新课改要求、着力推进“减负提质”的一种“优质课堂”形态。
为贯彻市教委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实施重庆市“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江津区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江津区教育质量,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上,体现在学生发展上。
江津区教委结合实际情况,特别制定了《江津区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
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集中学习,并通过各种教研教改活动,逐步推进和落实“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通过集中学习和参与活动,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一、“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因为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树立起体现时代要求的课改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转变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这些新的要求对我们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同时,我们更应该把它看作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遇。
一方面,为了落实这个“五年计划”的行动,区教委会紧锣密鼓地推出中小学教学常规、“卓越课堂”评价标准等更为具体的要求,这对我们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利的。
另一方面,区教委会更加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即将实施的“十、百、千教师专业提升工程”、“四级教研活动行动方案”和各种各样的卓越课堂展示活动,从大的层面说,这有助于形成全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研氛围;从小的层面说,这给我们提供了听课学习、参与活动和课题研究的机会,有助于促进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我们都是直接受益人,这是我们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难能可贵的机遇。
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打造“卓越课堂”就是要上出语文课的“三味”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称得上“卓越课堂”呢?正当我一片茫然之际,西南大学附中举办的“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活动”给了我最好的回答。
浅议构建小学语文卓越课堂的四个关键点
·小学教学·330浅议构建小学语文卓越课堂的四个关键点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 罗 露【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形成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围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从课前预习、反馈交流、合作探究和巩固训练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构建小学语文卓越课堂的措施和做法,以真正推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达到交给学生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方式 卓越课堂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一线,不断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以生为本,抓好课前预习、反馈交流、合作探究和巩固训练四个关键环节,努力构建小学语文卓越课堂,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抓课前预习,培养主动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是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尝试性地去学习新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自我实践,是学生独立动脑,探索思考,理解内化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
课前预习,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紧跟教学节奏,与老师产生共鸣,与同学产生互动,从而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是构建卓越课堂的基础。
有效的课前预习,不只是读读课文,认认新词,而是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基本的自我理解。
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文章大意。
预习时,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是了解写作方法。
预习时,要求学生基本捋顺文章的段落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三是提出疑难问题。
预习时,要求学生把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标记出来,提出2—3个自己不清楚明白的问题。
卓越课堂总结 什么是
卓越课堂总结什么是“卓越课堂”?《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我认为卓越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
卓越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
实施卓越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因此,卓越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卓越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卓越地教和学生卓越地学的教学状态。
课堂上怎样“卓越”?八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同的课型需要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每一个孩子思维的方式不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因而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是多样化的,没有一节课能够非常完美地按照预设的目标完成,课堂总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延展,学生也是在一次又一次迷惑中清醒和提高。
如何在以后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堂的高效,我认为:1、转变观念,追求有效意识。
切实实现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变学会为会学,全面达成“三维目标”,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意轻言、过分追求人文精神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
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特制定全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分阶段推进“卓越课堂”建设,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普遍达到“有效课堂”要求,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二)具体目标——在教学目标上,整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三维目标,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准备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课标要求,准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学环境,恰当选择教学素材,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力挖掘学科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灵活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教学评价上,既重视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既重视学习能力提升,又关注学习情感和态度。
加强学生日常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采用学生、教师、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卓越课堂”背景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重庆市 教育科学研 究院唐 果南所 长在《 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几个 问题 的思 考》 的讲座 中强调 , 教师要接纳新课 程 , 认识新课程 , 研究新课程 , 实践新课程 , 和新课程一起实现 自己的专业成 长。 作
语文课 堂要把过 程方法视 为教学 的重要 目标 , 突 出过程方法的地位 。尽 量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阅读 、 探索 、 思考 、 观察 、 操作 、 想象、 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 获得知识 ,使结论 和过程有机融合 , 知 识和能力和谐 发展 ; 关注学生 的情绪生 活和情感体验 , 努力使课 堂教学过程成 为 学 生 一 种 愉 悦 的 情 绪 生 活 和 积 极 的 情感体验 ;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 活和人格 养成 , 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 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二、 把 学 习的 主 动 权 还给 学生 和 科 学合理 的课堂教 学活动是优化 语文课 堂 教 学 的 保证 ( 一) 语 文 教 师要 把 学 习 的 主 动 权 还 给 学 生 2 0 1 1 年版《 语文课程标 准》 明确提 出 ,要 培 养学 生具 有 较 强 的 问 题 意识 , 能够发现和提 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 敢 于质疑 , 勤 于思索 , 逐步形成独 立思考 的能力。因此 , 语文教师在教学 中不仅 应使 自己所 提的 问题 能够引发 学生思 考, 使 学生思维 达到较高层 次 , 而 且 还 要 多鼓励学生 主动质疑 ,提出问题 , 带 着 问题学 习。 爱因斯坦说 : “ 提 出一个问 题 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为重要。” 学生学 习的过程实 际上就是 一个不断 提出问 题解决 问题 的过程 。李镇西老师在《 从
一
唐 光伦
李 涛
考 ,要布置很 多学 习任务让学生完成。 此时, 应 充分估计学生 的情况 , 在提 问 过程 中注意问题 的范 围和梯度 , 布置任 务尽可能做到 目标 明确 ,范围清晰 , 让 学生 的思考和活动有 的放矢 。 要 实 现 因 材施 教 , 切 实 发挥 学 生 学 习的主体性 , 就要求语文教师在 布置任 务时 , 充分掌握学情 , 合理安排 学习任 务, 并做好 科学 的分 工和协作 , 这样学 生学 习任务 明确 , 分1 二 合理, 才能各有 所 得 。要 考 虑 到任 务 的难 易 程 度 , 要 让 布置 的任务有一定的梯度 , 既不 浪费优 等生 的时间 , 又要兼顾后进生 的学情 。 ( 三) 语 文教 师要善 于雹 q 设“ 主 问 题” 教 学 为提高教学效率 , 特级 教师余 映潮 提 出 了实 行 课 堂 “ 主问题” 教学的理念。 所谓 主问题 , 是指阅渎教学巾能从课 文 整体 的角度或学 生的整体参 与性上 引 发思 考 、 讨论 、 理解 、 品味 、 探究 、 创编、 欣 赏 的重 要 提 问 或 问题 。 实 行 主 问题 教 学 的好处是 :有 利于学生整体 把握课 文, 避免肢 解课文 ; 有利于 培养学生深 入思考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 改进学 习方 式; 有利 于凸显教学 重点 , 戒 除蜻蜓点 水; 有 利于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 主体 的关 系, 消除满堂问。 ( 四) 语 文教 师要 引导 学 生 在 实 践
(小学数学论文)重视学法指导,追求卓越课堂
重视学法指导,追求卓越课堂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会学,而且要让学生爱学,这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课题。
学法即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技能等。
学生的学习由过程到结果,都离不开学法,要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我国自古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强调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之所以成绩优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
由此不难看出,教给学生学会学习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长知识,又长智慧,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根据这些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要做到重视学法指导,追求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下面谈谈我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学习数学要会读、会听、会想、会说、会写,会想也就是会思考,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
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只有让小学生眼、耳、手、口、脑都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训练。
课堂有效性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有效性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21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201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全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并要求各级教育单位认真执行。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浅谈个人对“卓越课堂”理念的理解和践行。
一、关于“卓越课堂”理念的解读与认识对于“卓越课堂”的解释,文件表述如下:“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可见,“卓越课堂”是一种课堂教学文化,是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形态,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思想,“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课堂教学理念,追求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积极性更有效调动,课堂“三维目标”更有效实现,一步步实现教学艺术与质量的超越。
总而言之,卓越课堂是“生本”“学本”的课堂。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是否取得巨大进步,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更好的学习;教师能否更有效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与挑战性,是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地服务等问题。
二、案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人认为,高中阶段卓越课堂理念更加适合处理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而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多以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进行更为有效。
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高三教学以学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稳固性为主,所以,采取灌输、反复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
下面,我将以自己的一次语音复习课的为案例,探索高三复习中如何运用“卓越课堂”理念。
浅议初中语文卓越课堂教学实质的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沛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外 , 还 必须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有效 , 课堂教学 的高效而组织学科 教学 的实践 。 有经验 的语文教 师提出 以下 四点 做法保证 学 科教学高效的组织 : 一是在语文学科授 课的过程 中应把握文章的重 点 , 突出一 两个 亮点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二是要构建 以学生为 主体 老师 为主导 的教学环节 ,在进行语 文教学 的时候 , 可请学生 把最能体现 中心意思 的词 句 找出来 , 然后进行 品味 与分析作者在此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不断地挖掘所表达 的感情 , 才能达到真正 了解文章学习 目 的。三是 学生与老师共同参 与教学 , 可 以采用在语 文课堂教学 当 中让 能力较 强 的来学 生主讲他们所 喜欢 的课 文 的 方式来提高学生学 习语文的积极性 。 在
浅议初 中语文卓越 课堂教学实质 的理解
重庆 市松 树桥 中学 肖冬梅
卓越课堂是 重庆市 中小学教 师课 信息技术 是融 知识性 、 技能性 和工 堂教学改革提 出的五年行动 目标 , 是打 具性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 , 是具有 为 造基础教育 学科优质课 的一个 总体要 学科学 习方式 的改变提供 信息化平 台 求 。重庆市教委在重庆市义务教育“ 卓 支持特征技术 。在信息化环境下 , 老师 向学习活 越课堂” 五年行动计 划中指 出 : “ 卓越课 将从单一 的知识传 授的角度 , 堂” 是指按 照新课程改 革的要求 , 坚持 动 的组织者 、 学 习过程的支持者等角色 德育为先 、 全面发展 、 能力为重 、 以人 为 转变 。学生也将从传统的被 动接受 、 死 本、 与时俱进 , 突出“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 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状况 中解脱 出来 , 研究性学 习和合作学习 生 的发展” 的核心理念 , 转 变教师教学 强调 主动参与 、 信息技术 与语文学科教学 方式 和学生学习方式 , 建立师生学 习共 的主要方式 。 可以构建起 “ 一个突出, 四 同体 , 彰显 多元 、 开放 、 包容的课堂 教学 的资 源整合 , 文化 , 最 大程度地优化 教学环境 、 教学 个有 利于 ” 的现代 教学形式 , 即突出学 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形 成最优 化的 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有利于学生创 课 堂形态 ,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育 新 意识 的培 养 ;有利 于学生 的 自主学 合 作学 习 ; 有利 于学生素质 的全面 人质量 。 为此 ,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 “ 卓越 习 、 发展 ; 有利于多媒体 的充 分发挥 。多媒 课 堂” 的教学实 质理解值得探索。 卓越课 堂是学科教学形态最优 体计算机 和 网络环境 把语文教 育带进 化 的课 堂 广阔的天地 ,能在课堂 4 O 分钟 内最大 卓越课堂是一种教学形 态, 集 中表 限度 、 最完 美地完成教 学任务 、 达成育 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 目标 的整 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 它 人 目标 , 是一种 以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 活、 教 合 。如八 年级上册课 文《 爱 莲说 》 的教 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 , 整合教学 学 , 就需要让学生先观察身边 的荷塘美 过程 中各方面要素的最优化教学形态 。 景, 有实践 的感受 , 再结合 运用多媒体 作 为一名 中学语文教师 , 学科教学实践 展示 , 再 阅读文本等多方 面资源的有机 首先需要运 用巴班斯基关 于 电优 化 的 结合 , 才能让学生与将生活与文本零距 激发起学生对文本的学 习兴 教学理论 重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活 离的对话 , 动的优化要求 , 才能尽可能地创设 出学 趣 , 自觉地 在生活经验 基础上 、 在直观 科教学形态 的最优化。 参加西南大学附 学 习中理解文本 , 并超 越文本 , 用文本 中举办的“ 重庆市首届 中学语文高效课 表现生活经验 ,用 文本去改编课文 , 进 实现语文的工具性 与 堂展示活动 ” , 从上课教师或幽默机智 , 行语言文字训 练 , 如杨娅莉老 师的《 我爱这土地》 , 对祖 国 人文性有机地结合 。 深沉之 爱不绝于耳 ; 或俏皮 可爱 , 如杨 三、 卓越课堂是学科教学高效的课 武老师的 《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 美 堂 好祝愿之情 尽收心底 ;或真诚朴 实 , 如 中学语 文教学 是一 门充满感受 和 重庆一 中连老师的《 行道树 》 , 朴实无华 体验的学科教学 , 感受和体验的程度一 卓越课堂是学 中蕴含着育人的隽永和深意等 ; 或洒脱 定程度说明教学的效果 。 大方 , 如余乐老师的《 让笔下的景物“ 鲜 科教学高效的课堂 , 也是工具性与人文 活” 起来 》 , 循循善诱中让学生妙笔生花 性统一最好的课堂。 《 语文课 程标 准》 指 等。 为此 , 我个人认 为 , 中学语 文学科卓 出: “ 语文是最重要 的交 际工具 , 是人类 越课堂教学形态 的最优化实践 , 应从不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 同角度和处理 方式上把握 当今 中学语 的统一 , 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 ” 语文 文课堂教学的行 为导 向, 也就是- J ' L  ̄ ' L 实 学科本 体 的体现 就是在教 学中要做 到 实地组织学生 的“ 学” , 将学生 的听说读 工具性 和人文性 的统一 。在课堂教学 写融入课堂全过程 ; 真真切切地让学生 中, 语 文学科 的工具性简而言之就是进 “ 悟” , 突 出文本 阅读 与重点 突破 , 体验 行听 、 说、 读、 写训 练 , 就是 要培养学 生 语 文 的情 感 教 育 特 点 ;实 实 在 在 的 热爱生活 , 热爱语文 , 热爱文化 的情感 。 “ 用” ,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好语文知 在语文 课堂 上要 恪守语文 姓“ 语” 不动 识, 在学生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 摇, 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在 二、 卓越课堂是学科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 中除 了教师要 精心设 计各个教学 良好 的课堂 环节 、 运 用不 同教学 策略 , 更要投入 充
校训凝练办学价值观 彰显育人生命力
校训凝练办学价值观彰显育人生命力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价值追求、精神面貌、特色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文字标识的形式凝练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呈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
校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特有的“精气神”,塑造中小学生良好品格,培养良好行为。
1.校训价值定位:凝练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辞海》中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定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现代汉语词典》把校训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
校训本义就具有“悬之而注意”的标识鉴别功能,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标志,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育人功能。
校训呈现了学校文化价值体系的气质,可以说是了解学校文化价值体系的关键显性指标。
校训在学校文化理念体系中,是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办学价值观的高度凝练,是学校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是学校文化最简约的表达。
校训规范着育人标准,承载着师生的价值追求,引导着学生的思想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一股“精气神”。
2.追溯校训生成路径,挖掘校训育人价值北京市中小学校在文化示范校创建过程中,大多非常重视校训的传承与发展,每个校训的背后总有着特定的底蕴,有着属于自己发展历程的故事,学校努力诠释校训内涵,使校训成为学校育人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校训生成路径的分析,我们发现校训表述体现了学校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主要着眼于如何为未来培育人才,并且试图回答培育具有什么标准的人,这样的价值定位就形成了校训生成的三种路径:继承传统;立足当下;寄语未来。
“继承传统”的校训,以北京市中小学百年老校为主,校训形成大多有历史的积淀,或是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关键事件,或是领导和文化名人的题词。
“立足当下”的校训,大多基于学生品行培育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生成。
这部分校训关注个人的行为标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传统美德要素。
允许不同声音,打造卓越课堂论文
允许不同的声音,打造卓越的课堂“卓越课堂”是重庆市全面落实新课改要求、着力推进“减负提质”的一种“优质课堂”形态。
江津区教委为了更为深入地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全区教育质量,认真学习了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并根据全区实际情况,特别制定了《江津区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旨在创造性地实施五年行动计划,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卓越课堂”,从而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学生发展上。
作为江津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投身“卓越课堂”的尝试和实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一方面,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改变知识呈现方式,也有利于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叶澜教授曾经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我对此的理解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就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都能自由陈述个人的观点,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允许不同的声音?我认为只有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因材施教”;只有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在此,我想与各位同行分享以下三方面的意见:一、允许不同的声音,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个性特色。
“不同的声音”不是指学生音调、音量的不同,而是指学生能够自由发表个人观点,充分展示自身独特的个性魅力。
因为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成长经历、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都不相同,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一方面,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最为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评价学生。
五大行动策略,执着追求“卓越课堂”
五大行动策略,执着追求“卓越课堂”———以永川区聚美小学为例,谈学校“卓越课堂”推动策略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聚美小学校罗昌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卓越课堂”建设,是当前学校的新目标、新任务,是广大教师追求专业技术发展更高要求的不懈动力。
在追求“卓越课堂”建设中,学校的顶层设计事关学校是否有所作为、教师是否有所发展的关健所在。
各个学校校情不同,愿景不一,在追求“卓越课堂”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模式,聚美小学五大行动策略追求“卓越课堂”,略有收获,总结如下:1 政策推动与思想发动两手抓的策略———内力吸引外力1.1 解决认识问题,统一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学习追求“卓越课堂”相关文件精神,是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决定今后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2012 年10 月22 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永教基〔2012〕132 号《永川区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学习后将该通知挂在了学校的公共邮箱里,以便大家随时查阅。
通过学习要让大家明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促进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以质强校的主要抓手,追求“卓越课堂”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凝聚人心,促进教师专业技术发展的新机遇。
对追求“卓越课堂”与均衡发展的认识:上级部门在均衡发展方面的作为是硬件投入的均衡、学校布局的均衡、主要经费投入的均衡、政策制度的均衡。
学校的作为是学科教师调配的均衡、村小与中心校教师配置的均衡、年级之间教师配置的均衡、教师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的均衡、学校制度机会公平的均衡。
所以追求“卓越课堂”就是努力通过教师专业技术的提高与发展,来实现教师在年级配置、村小与中心校配置、学科配置的均衡发展。
所以追求“卓越课堂”建设,一定是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方式变革为主线,以提高课程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教学研究为动力,以优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强化教学评估为保障,按照“科研引领、分层推进、师生互动”的工作思路,是谋求学校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开拓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境界又一创新举措。
和美育人: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芒
和美育人: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芒编者按:英国教育理论家A.N.怀特海认为,“当我们将教育目标定位为‘人的自我发展’时,在学习伊始,孩子就会感受到发现世界的喜悦;当学生成为‘既能很好地掌握某些知识,又能出色地做某些事情’这样的人时,智慧就会产生;当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这样的人时,创造就有了丰厚的土壤。
”教育先哲的一番话,深刻地阐释了“教育应促进人的发展,让学生发展思维、习得智慧、个性成长”的教育目标。
现今社会,完成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营养,搭设成长平台。
在重庆市的寻常巷陌间,有一所学校以“和美教育”为办学理念,以校本课程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和美”的芬芳中寻找未来与春天。
她就是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校,该校已成为当地教育界一颗年轻、闪耀的明星。
在这方校园里,生命与智慧交织碰撞,健康与阳光尽情挥洒,激情与梦想燃烧迸发……初衷:和美育人,静待花开教育应当以何为本?这是人们一直在探讨的涉及教育本质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人是教育的中心和根本。
因此,教育应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本。
即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他们在学校过得快乐、幸福、有意义。
新课标也一直强调,每一个学生都应具有独特的个性,教育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重庆市第七十一中的教育工作者看来,“教育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静待花开。
”基于这一理念,该校在校园内开展“静待花开”的和美教育,培养身心谐美、追求卓越的“和美学生”。
和美教育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每个个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亟待绽放的花朵,重视他们的个性差异,正视他们花期不同,以平和的心态、优美的姿态去灌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他们在校园的沃土上自由开放,绽放最美的光芒。
重庆七十一中“和美教育”的价值内涵,是一种“静待花开”的价值追求。
正是这种精神引领着七十一中经风历雨、披荆斩棘,让附小的学生们和谐融洽、锐意进取,让老师们可以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2024年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3篇)
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3篇)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篇1教育正在接受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的挑战,云教育时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事实的知识更重要。
21世纪的幸福人生20%与智商关联,80%与情商关联,若要成功必须具备管理、信息处理、有效表达、沟通协作、正确思想、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变革能力。
一:教材使用体现适合教材是相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使用教材是结合学情的第二次决策,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二:教师教法走进适合告别教师讲授,走进师生合作,有效教学率低于30%的教学是讲授的、被动的,有效教学率高于50%的教学是团队合作的、探究的。
调查显示,两周以后的知识巩固率,靠讲授能记忆5%、阅读20%、多种感官接触知识30%、交流合作探究50%、探究获得知识70%、教别人获得知识90%。
三:转变学法才能适合《卓越课堂》倡导教师由讲授走进合作,和学生由独学走向群学的结合,群学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发展能力,增进情商。
四:升学就业检验适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社会职业并取得职业成就,《卓越课堂》的成败接受学生发展的检验。
学习卓越课堂的心得体会篇2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配合的结晶。
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探索,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一年来,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为细致、深入、科学的理解。
是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
是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在过去,我总是坚持“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想法,课堂上我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着甚至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着,直到大家都会了,我才会开心的笑起来。
当时的感觉是虽然很累,但看到孩子们都会了,我觉得我累的值!我以为我做的很好,对得起每一位学生,对得起教书育人的称谓。
但是当我听了钱教授的讲解,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我愧对了优秀的和上中等的学生。
根据专家测定的学生智商比例分配图,明确指出只要有84%的学生会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彰显卓越课堂育人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82-01
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也有变化性。
对教育而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追求的宏观目标,以五年或十年为阶段,提出奋斗目标,这是办好教育的幸事;就学校来说,领导对老师提出教育目标,和老师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一样,应该在前一目标之上,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达成的可能,才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创造性。
日前,重庆市普通中学”卓越课堂”启动仪式暨”双板双导文化育人”特色课堂现场展示研讨活动在重庆邮电大学举行,打响了重庆市建设”卓越课堂”的”第一枪”。
“卓越课堂”是重庆市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提质”的核心关键。
早在今年5月,重庆市就制定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按计划,未来5年内重庆市中小学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五个方面着手,大力实施涵盖课程建设和课堂开放等在内的”九大行动计划”,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学环境构建课堂形态,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卓越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避免就模式而模式的单向度思维,助推重庆市教育提质。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伉大林认为。
重庆市各中小学将如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点看法和心得。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中流行着几个概念,有效课
堂、高效课堂、优质课堂,等等。
对这些概念,颇有讨论一番的必要。
我认为,有效总是与无效相对而言的,可天下哪有真正无效的课堂,只不过是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益,是高效或还是低效而已;高效课堂又是指什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可以在限定的课堂时空内高效达成的,而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则是需要长期陶冶的;优质课堂呢?这里的”优质”是指向学生,还是指向教师?是指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指学生的发展?当然,我并不是说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上述追求都是无益的,更不是说是错误的,而是说这些追求反映出来的教育价值观或许都有所偏颇。
相对于这些是似而非的课堂教学追求,我更主张教师要人人创造自己的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以前的教育方式是老师讲得多,而卓越课堂文化要以学生为主,老师做引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学校开发了”学习工具”,即课前早读、精讲练习、课中辅导和课后巩固,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导读力、问题解决力和训练能力。
课堂上,以合作为依据,开展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训练,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学习思想。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老师以”教”为主导,而课堂文化的改革需
要老师在思想上由”教”向”学”方向转变。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自身的能力或理解解决不了时,教师再给予指导。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现自我。
具体地讲,卓越课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命性。
卓越的课堂是充分尊重师生生命的、释放师生生命激情的课堂。
(2)互动性。
卓越的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是少数学生的”多言堂”,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思维、分享的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课堂。
(3)知识性。
卓越的课堂绝不能丢掉我国”双基”教学的优良传统,尤其要重视人类经典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4)智慧性。
卓越的课堂不仅追求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重视智慧和情感教育。
(5)生成性。
卓越的课堂相对于传统课程的载体--教材而言,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具有增值性。
这里的”增值”既来源于学生课外学习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更来源于师生、生生互动中发现的”新知识”。
(6)超越性。
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卓越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不断超越自我的课堂。
(7)个性化。
卓越的课堂必然深刻地打上教师本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越是张扬教师个性的课堂,越是教师智慧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课堂,越是具有卓越品质的课堂。
为实现课堂的卓越,对我们课堂师生活动主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即完整的学科知识储备、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渊博的外延知识领域;二是科学的教学观念,即从实
际出发、从规律出发、从问题出发、从观念出发;三是创新的教学方法,即不可抛弃的教学方法、不可轻视的教师方法、不可不用的教学手段、不可忽视的知识及学科融合;四是过硬的职业素养,即外塑形象、内强素质。
重庆部分课改先驱学校的改革经验和卓越课堂有着很近的渊源。
重庆七中在学校课题引领、集体教研的基础上,构建出”168问题导学学习模式”的课堂基本模式,实施分层教学,迈入课改深水区。
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168问题导学学习模式”实现了教师角色意识和”教与学”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导”两个转变,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重庆八中提出”怎么教重要,教什么更重要”的探讨,要求课堂教学内容精确;倡导”30+10”的课堂教学观念,要求课堂教学方式精当;主张”师生对话,思维碰撞”,要求课堂活动精彩;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要求学生主动学习。
重庆一中的目标引领,以学案导学为主;问题来源,以学生经验为主;教学启发,以发展思维为主;合作互动,以生生交流为主;实做演练,以校本作业为主;教学效益,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六个为主”教学改革实施途径,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创建卓越课堂,需要我们用心不断去钻研、去实践、去学习、去创新;面对新形势,教师应有发展意识、反思意识、效率意识、特色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走进卓越教学,让和谐、高效的卓越课堂绽放出艳丽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