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三支一扶全套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
A.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B.关于人生观的学问C.关于待人处事的学问 D.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作用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物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4.运动是物质的( )。
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5.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o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 B.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7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C.不同道路 D.源泉和动力7.质和量的关系是( )。
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在度的范围内相互规定的关系8.( )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A.主观唯心主义承认 B.客观唯心主义承认C.一切唯物主义承认 D.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9.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 )。
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B.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C.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10.“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是。
( )。
A.群众史观 B.唯物史观的一种表现C.辩证的全面的观点 D.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11.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的时期是( )。
A.“五四"运动时期 B.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中前期 D.土地革命后期12.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关于(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B.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提出C.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方针的提出D.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1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公共基础知识的区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公共基础知识的区别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公共基础知识的区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在对待世界的看法和认知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家们自古以来常讨论的概念。
了解这两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遵循以下原则以行动响应它们。
一、唯物主义
首先,唯物主义是以客观实在为基础的理论,物质的存在是最终影响人类观念的根本原因。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形成的,而心理现象是物质性的复杂产物。
这里的物质不仅指外伤物质,而且指物质性的能动原因。
同时,唯物主义认为在同一时期,物质与心理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作用,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唯心主义
其次,唯心主义,即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理论,唯心主义者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由心理现象来产生的,它认为自然现象的本质是精神的产物。
这里的精神不仅指外出的习俗,还指人的心理活动本身,即指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等内在的动力与外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比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有着一定的对比,二者之间存在着吸引力与联系。
一方面,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并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强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比,是我们追根溯源、寻求进步的重要本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家们自古以来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
通过理解这两个概念,人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有助于我们采取行动来响应这些概念。
2014年周口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014年周口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醒:2014年周口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暂时还未发布,去年周口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发布于9月12日,因此今年的公告也会很快就要发布了,关注网页2014年河南周口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henan/20140909/46732_1.html?wt.mc_id=bk10702,中公河南事业单位招聘网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2014年河南周口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
为大家提前做好备考准备,抓住先机,成功入编,在此之前特整理了2014年周口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资料供大家作为参考,祝大家备考成功。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政治知识部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观点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却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第一,它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坚持了可知论和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坚持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四,它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五,它为科学的发展和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第一,自然界是客观的首先,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
无论是无机自然界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宙世界,还是有生命的生物界,都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产生,并客观地存在着。
其次,人类产生后,生产劳动使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印记。
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自然物必须客观存在着,并且具有可以被人们利用和改造的属性。
河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点)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中国森林资源篇【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常识部分的复习向来是考生复习备考阶段的一大重点,其中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部分的复习为考生提供知识点梳理,帮助考生备考!
据统计,我国植物约计有353科、3184属、27150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及11.4%。
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多样的植物区和国家相比较,我国种的数目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水杉、银杏、金钱松等保存下来的中国特有的古生物种属,为举世瞩目的“活化石”。
我国的森林面积较小,约为15894万公顷。
“十一五”期末,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森林蓄积量为137亿立方米。
“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达到143亿立方米。
以上是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梳理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的知识点,供大家学习识记!
推荐河南招教网 /?wt.mc_id=bk10702
发布河南最新的招教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招聘信息。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发布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微信号:hesydw。
2014年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唯物论之静止
2014年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唯物论之运动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公共行政的功能和原则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下面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唯物论:运动,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运动的基本形式
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物质运动存在着五种基本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唯物主义1. 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例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以及人类社会中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等社会存在,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
- 在唯物主义看来,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物质的反映。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 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这种观点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特点,缺乏科学依据,但它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形态,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
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反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也存在局限性,具有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和不彻底性(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就是机械性的体现。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一形态的唯物主义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河南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第一题单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A.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D.绝对真理的完美体现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则是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3.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B.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4.简单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A.社会分工和个体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奴隶主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封建主私有制D.社会分工和资本家私有制5.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C.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6.资本主义的成本价格是由A.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构成的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总和构成的C.固定资本和部分流动资本构成的D.生产商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总和构成的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绝对过剩B.生产相对过剩C.生产不足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8.中国新、旧民主主义文化区别的标志是A.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B.是否为人民大众服务C.是否科学D.是否具有民族形式9.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我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著作是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10.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代表性文献是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1.现代市场体系是A.以商品市场为重点B.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C.以金融市场为重点D.以劳动力市场为重点12.三条社会保障线是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以及A.医疗保险制度B.养老保险制度C.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依法治国D.改革开放14.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A.加强学习理论B.坚持党的建设C.巩固统一战线D.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15.阿根廷、巴西经济动荡的根本原因是A.政局不稳B.经济复苏乏力C.过份依赖外资D.贫富差别扩大二、多项选择: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精华版)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精华版)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结构图:具体内容: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
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比较零碎、不自觉、不系统。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用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化和系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
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使抽象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1)它们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领域不同,前者研究的是世界的整体,探讨作为整体的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后者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特殊领域、特殊规律。
(2)它们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即给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及根据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两者中谁决定谁?世界本质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三支一扶公基--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章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B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统一的问题D.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4.承认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这是( D)。
A.旧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D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C.康德的经验论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它的创立意味着(D )。
A.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B.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7.我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这是( D)。
A.不可知论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8.把人的自由意志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C )。
A.天文学和数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D.机械力学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变革,主要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B)。
A. 剩余价值论B. 科学的实践观C.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D. 阶级斗争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I 内容有(CD)。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B.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2.下列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CD)。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区别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区别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区别我们常常在谈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到底什么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据辞海解释,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唯心主义: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一.现在我就这二个概念分细一点来探讨一下。
1.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是最重要的。
如不为五斗米折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最重要的。
如贪官大贪其钱。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3.唯心主义者认为:我相信有神。
举头三尺有神明,神目如电,别人看不见也不敢做坏事,善恶有报,不能做坏事,要做好事。
4.唯物主义者认为:我不信有神。
别人看见也敢做坏事,只要有钱,管他害不害人,犯不犯法。
为了私利什么都敢做。
5.唯心主义者认为:人生目的是利他、服务他人、提升自我,强调精神享受。
6.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生目的是利己、强调物质享乐。
强调感官刺激。
7.唯心主义者:相信有灵魂、有来世,轮回不息。
相信有报应。
为了自己的将来,此生要尽可能积福做善事。
8.唯物主义者:不信有灵魂、有来世,以为人死如灯灭,不信有报应。
为了物质享受可以无恶不作,享尽福份做尽恶事。
9.唯心主义者认为:人与万物是相通的,人会影响自己周围的万事万物,人是万物之灵,天人合一,珍惜万物。
有德之士用过的物品或字画常常成为古董,就是因为他用过后,会影响那个物体,给它留下自己的能量和信息,也相当于它具有一些灵性吧,对别人有好处,所以珍贵。
10.唯物主义者认为:万物为我所用,是无生命的。
尽情浪费,从不珍惜。
11.唯心主义者认为:人能影响环境,叫做境由心造,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水结晶实验可以有力证明,人的精神、思维、语言、文字、歌舞都能影响水的结晶。
即天人合一是对的,人是万物之灵也对的。
12.唯物主义者认为:人要改造环境。
其实就是破坏自然环境。
水土流失,空气、水污染,有毒物质等等,都是对环境的大破坏。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 说: “五行”原指“五材”,
即水、火、木、金、土。早期 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 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上述观点属于哪一种唯 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 么优点和局限性?
总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化学家约翰· 道尔顿在1803年发表“原子说”, 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形而上学 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 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 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 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 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 变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原 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 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 原子的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 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 就是世界的本原。 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
惰性气体氦
观点的优点是什么?
总 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 天地之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 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 只是一个灵明。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天地 上了一块石头。 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 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 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 明,谁去仰他吉凶灾祥? 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 贝克莱回答:“不存在.”
客观唯 心主义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辨证法:联系的、发 唯物主义 展的、全面的观点 孤立的、 形而上学: 两 静止的、片面的观 大 点 阵 营 辩证法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西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泰勒斯等。
世界的本原?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赫拉克利特: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你同意学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一、唯物主义
对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把意识作为本原
理生万物
朱熹
绝对精神
理念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
以下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知识延伸——绝对精神.黑格尔心中有一个“世界之神” ——创造了这世界上一切东西。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从它那里产生,最后又都返回到它那里去。不同于人的“精神”,是独立于所有人、事物的。它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这就是“绝对精神”。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课
1、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 分歧;
2、会判断某一观点所属的派别;3、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个形态 - 的优缺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学习目标】
一、唯物主义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单选知识点280条
公共基础知识单项选择知识点280条单项选择题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包括详细解答
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包括详细解答单选题(共20题)1.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都认为是世界是静止不变的【答案】 C2.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答案】 C3.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A.同一性和斗争性B.运动性和静止性C.时间性和空间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答案】 A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健全学前教育法律制度,教育部拟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拟面向社会企业征求意见,那么此发文的的文种应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健全学前教育法律制度,教育部拟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拟面向社会企业征求意见,那么此发文的的文种应为()A.报告B.决议C.通报D.公告【答案】 D5. 2020年2月15日,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中指出:支持济南、青岛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提高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
实施省会、胶东、()三大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公考行测考试唯物主义知识
公考行测考试唯物主义知识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实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行测考试唯物主义知识,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考行测考试唯物主义知识唯物主义,即是唯物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峙,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应。
唯物论,哲学理论,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情势与进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义的一种情势。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分。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赫拉克利特、培根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久处于运动与变化当中,它是相互影响,相互干联的。
辩证唯物论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
唯物论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两大规律: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
物质的唯特殊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1.肉体意识的起源:它是物质世界(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表现;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形成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性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3.意识的内容: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应,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投影,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型,--即没有被反应者,就没有反应者;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情势是主观的,意识就是客观内容与主观情势的有机统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靠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原理。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原理,亦称主观能动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河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
义
成“公”之家QQ群:71486046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的精神和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
客观精神决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
例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起源就是一种绝对观念。
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观念等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如中国宋朝时期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实物。
比如水或火、或气、或“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始基”。
②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就是世界的“始基”,物质即是原子。
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其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历史观中,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更多备考信息请参考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