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江苏省溧阳中学狄云峰[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一册、第九章《机械振动》第一节《简谐运动》。

机械振动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振动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心电图、核磁共振仪、地震仪、钟摆等),可以使学生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是以后学习波动知识的基础。

因此,学好此章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这一章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一节,是全章的基础。

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运动形式,简谐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均在做周期性的变化。

正确理解简谐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可以加深对以往所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已学的运动形式的对比,可以更深入的比较各种条件下运动的变化情况。

本节通过对机械振动的教学和对简谐运动规律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运动的基本概念。

现阶段高一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已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周期性变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还是第一次遇到,对这种运动模式的运动形式没有抽象认识;同时,高一学生只习惯于运动模式较为单一的情况,很难对较为复杂的运动由清晰的认识。

为此,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简谐运动情景是教学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学习中调动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则学习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情景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

为此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创设学习的良好情景;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得出初步的简谐运动规律;最后通过电脑动画设计科学的模拟出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景,动态的分析各个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给学生提供科学而丰富的信息资源,然后再次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而科学的结论。

机械振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机械振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机械振动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正在从直观一因果一概括认识转化,他们的思维也正在从形象向抽象转移,所以教学中通过演示使学生观察到振动的特点,运用类比引导学生建立理想模型,指导学生讨论振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归纳出产生振动的原因,使学生全面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因此,这节课采用综合运用直观演示、独立思考、学生间互相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

教学中,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二、设计思路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

以复习导入法归纳复习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创设学习情景,列举生活、生产、实验中的事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接着让学生思考研究复杂事物的一般方法,即先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谐运动开始,再让学生逐步深入了解较复杂的振动过程。

举简谐运动的实例时,要强调物理知识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研究物理学离不开观察和实验,这是研究物理的基础又是学生认知的起点。

在让学生观察摆球、振子的实际运动时,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运动,从哪里入手研究,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的轨道。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学习到机械振动的特点;(2) 学生能够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3) 学生会分析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变化的规律以及速度回复力加速度随之变化的规律(定性)。

2.方法与过程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能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学生能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推导出弹簧振子的运动性质。

(2) 学生能够领会物理学的学习方法方法,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弹簧振子,研究弹簧振子在理想条件下的振动。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简谐运动的性质及各物理量变化特点。

机械振动的第一节《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机械振动的第一节《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图1
分析竖直弹簧振子:
(强调:k—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
定,不一定是劲度系数,x—为偏离平
衡位置位移的大小,而不仅仅是型变量
的大小)
1.简谐运动:
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
成正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

性质:a=-kx/m 变加速运动(变加速运动的“加”=“变”,
即变变速运动的意思,它并不是一直在做加速运动)
依据的理论
依据杜威的教育理论,知识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专家点评。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知道机械振动是物体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

(2)知道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以及物体在什么样的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知道判断简谐运动的方法以及研究简谐运动的意义。

(3)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随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变化的规律,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

了解简谐运动的若干实例。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2)掌握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弹簧振子所做简谐运动的分析,得到了有关简谐运动的一般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知道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学会分析简谐运动的实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德育目标(1)通过物体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和惯性之间关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回复力和惯性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正是这一对立面能够使物体做简谐运动。

(2)通过对简谐运动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各物理量之间的普遍联系,知道各物理量之间有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弹簧振子,研究弹簧振子在理想条件下的振动。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与运动学中的位移概念容易混淆。

(2)物体做简谐运动过程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变化规律的分析总结。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讨论与归纳、推导与列表对比、多媒体模拟展示【教具准备】一端固定的钢尺、单摆、音叉、小槌、水平弹簧振子、气垫式水平弹簧振子、竖直弹簧振子、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类型的运动?这些运动的受力有什么特点?演示:弹簧、钢尺、口琴簧片、橡皮筋等物体的振动总结:我们把这些类型的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教学设计

《机械振动》教学设计

《机械振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振动是物体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知道机械振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点。

3.理解简谐运动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随位置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弹簧振子运动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2、通过对弹簧振子的探究,培养学生建立理想化模型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对简谐运动周期性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特点,树立“对称美”的美学观点。

2、通过对回复力和惯性的比较,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以直观教学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现象中寻找共同的特征,利用多媒体辅助演示,师生共同讨论总结规律,介绍一种物理研究的方法——-—--—理想化、模型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难点(1)简谐运动过程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2)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点。

2、难点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区分简谐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3、疑点如何证明一个物体的振动是简谐运动?4、解决办法(1)多媒体展示、列表对比.(2)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讨论-——归纳,积极参与,积极思维。

(3)预习本节内容,复习运动学、动力学相关知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具:自制CAI课件计算机大屏幕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多媒体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梁祝》引言: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形形色色,回顾我们学过的运动形式有(按轨迹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多媒体演示】振翅飞翔的小鸟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小鸟的翅膀所做的运动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还是一种新的运动形式?引入: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来共同探究学习一种新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二)新课教学【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下列物体的运动情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1、钟摆的摆动2、飞翔的雄鹰3、秋千的摆动4、竹竿上人的颤动问题:上述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学生讨论,然后请一位学生归纳回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师生共同分析后,抓住“中心两侧"和“往复性”两个基本特征,得出“机械振动”的概念。

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1节简谐运动教案

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1节简谐运动教案

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1节简谐运动教案11.1简谐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模型”(2)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获得、猜想及验证(3)从运动学角度对简谐运动的定义2、过程与方法:(1)从已有知识的对比和迁移,体会“从简单入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2)体会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图像法,及位移时间图像的获得。

(3)猜想所获得图像的形状和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观察生活事例,了解实际应用,培养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品质。

(2)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理想化模型的思想2、振动图像的得到及意义3、猜想和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学难点振动图像的得到及将位移在时间轴上展开的方法教学资源自制PPT课件,苏威尔教学传感器系统,视频剪辑。

教法学法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的讲授课教学用具和课时安排水平弹簧振子、竖直弹簧振子、单摆、DIS实验系统。

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振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能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吗?微风中树枝的颤动、心脏的跳动、钟摆的摆动、声带的振动……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振动。

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振动的实验,注意边看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特征?【演示】(1)单摆(2)水平弹簧振子(3)竖直弹簧振子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各不相同:运动轨迹是直线的、曲线的;运动方向水平的、竖直的;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的、不同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将这种运动形式与以前学过的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区别开来,然后总结,这些物体的运动总是在“某个中心位置”附近展开的,我们把这个位置称为“平衡位置”(此时“平衡位置”这个概念可以稍微模糊一些),把物体在某个平衡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二)新课教学板书: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高中物理_简谐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简谐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简谐运动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认识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振动现象。

2.[科学思维]:会运用理想化方法构建弹簧振子模型。

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证明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正(余)弦曲线.3.[科学探究和交流]:同学们通过模拟实验室和利用传感器对简谐运动的探究过程,能分析数据、发现特点、形成结论。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教师:我们学习机械运动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今天学习一种更复杂的运动——简谐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机械振动振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请举例说明什么样的运动就是振动?微风中树枝的颤动、心脏的跳动、钟摆的摆动、声带的振动……1 / 15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振动。

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振动的实验,注意边看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特征?归纳:1.定义:物体在平衡位置(中心位置)两侧附近所做往复运动。

通常简称为振动。

平衡位置指的是振子原来静止时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指物体在没有振动时所处的位置。

)2.特点:(1)对称性。

(2)周期性。

教师:观察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二)弹簧振子教师展示弹簧振子的运动,引出:1.概念:小球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称作弹簧振子,有时也把这样的小球称做弹簧振子或简称振子。

2.弹簧振子是理性化模型:(1)不计阻力。

2 / 15(2)弹簧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

简谐运动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学习简谐运动。

让学生观察总结弹簧振子运动有什么特点。

(三)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1.位移x:振动物体的位移x用从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2.画法:振动物体的位移x用从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坐标原点-平衡位置横坐标D_纵坐标D_Dd_____规定在D3Dd33333333333 / 154 / 153.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我们首先来研究振子的位移如何变化。

《机械振动 第一节简谐运动》优秀教案

《机械振动 第一节简谐运动》优秀教案

设计实验画出图象 猜想图象 变化规律 振动图象一般观察验证猜想推广规律定义简谐运动一、简谐运动一、机械振动举例说明哪些运动属于机械振动学生:声带振动、直尺一端振动、扬声器...教师补充:单摆、水平及竖直弹簧振子观察这些振动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定义机械振动(以弹簧振子为例)?1、机械振动: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是一种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2、平衡位置:小球原来静止时的位置,叫平衡位置。

二、弹簧振子振动的研究一、探究过程 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情况,思考:①怎样才能知道弹簧振子在各个时刻的具体的运动情况?(画图象)②需要画什么图象?v-t,x-t?(分析:速度不均匀变化,且速度不好测量,因此需要画出位移时间图象。

) ③猜想图象:正弦函数④怎样找出振子在各个时刻的位置?(频闪照相,回顾在研究平抛运动时的应用)⑤假设一秒钟照出十张照片,得到的振子各个时刻的位置都在x轴上重叠,应怎样处理?(将不同时刻的照片向右等距离平移,得到十个点,再用光滑曲线连接)⑥得到图象后能不能马上下结论,认为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就是正弦图象?(不能,需要验证,教科书思考与讨论中列举了两种方法,了解第一种)⑦下结论二、简谐运动: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t )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三、总结探究过程:伽利略研究运动的思想方法四、徒手拖动实验两人一组,一人拿笔在白纸上振动,另需要画x-t图象一个匀速拖动白纸。

不必非画出完美正弦图象,着重体验过程。

通过学生实验有个小建议,振动的人可闭眼画,以免干扰。

五、总结: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说明,教师补充)。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2)了解什么是简谐运动,(3)掌握简谐运动的位移和图像。

2、能力目标(1)学生亲自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学会分析简谐运动的实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及相关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位移和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差别【教学用具】钢板尺、弹簧振子、皮筋球等【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师:教师大步流星的走上讲台,问:同学们刚才我在运动?引发学生的惊奇,接着问我们都学过那些运动形式呢?生: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

师:我们在生活中常提到一词“振动”,这样一种运动形式在生活中很常见,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振动”。

生:(钟摆、荡秋千、挑着物体行走时扁担颤动、拨动琴弦后琴弦振动、地震、手机振动等)。

新授:1.机械振动振动是我们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同学们刚才举了很多的振动例子,现在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做几个振动的演示实验,边做边想,物体振动有怎样的特征?课堂演示实验:(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做下列实验)(1)钢板尺振动实验教师请第一组学生做振动实验演示,一组学生从讲桌上拿上钢板尺,找了一个有裂缝的桌子,把钢板尺一段一部分插进裂缝里,然后把处于平衡状态钢板尺往前拉一段距离后放手,钢板尺左右振动,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钢板尺在运动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往复性分别让第二、三、组同学做弹簧振子,皮筋球实验(略)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做的这些试验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方向都不同,但是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学生回答:往复性,都有一个中心位置等教师总结:我们把这种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而物体静止时所在的位置称为平衡位置。

高中物理 第1章 机械振动 第1节 简谐运动教案 鲁科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第1章 机械振动 第1节 简谐运动教案 鲁科版选修34

第1节简谐运动课堂互动三点剖析一、弹簧振子及其运动规律弹簧振子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是理想化处理后的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实际振子若:1.弹簧的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小得多,可以认为质量集中于振子(小球);2.小球体积较小,可以认为是一个质点;3.阻力足够小,可以忽略;4.振子的往复运动处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时;就可以看作弹簧振子.弹簧振子原来静止的位置是平衡位置,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位移是零,而速度最大.离开平衡位置时,位移变大,但速度变小.离开平衡位置位移最大处速度为零,而位移最大.简谐运动中的位移都是相对平衡位置而言.【例1】图1-1-1是做简谐运动的小球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间隔相等的8个相继时刻的位置.试根据图示判断小球在一次全振动中位移大小和方向是怎样变化的,所受回复力、加速度又是如何变化的.并根据加速度与速度二者方向的关系,分析振子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将你的判断填入表格中.小球位置位移弹力加速度速度O→AA→OO→-A-A→O将你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结论比较,找出小球的位移、弹力、加速度以及速度何时最大,何时最小.答案:(与位置对应)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增大二、简谐运动的受力特征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受力条件是:F=-kx.F表示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负号表示回复力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此式表示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与位移方向相反.由此也可判断物体的加速度也是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一个力,也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或一个力的分力.回复力的效果就是使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由回复力做功情况也可知,振动系统的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由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运动时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反之则动能增加势能减小.【例2】如图1-1-2所示,在弹簧下端挂一重物,上端固定在支架上,组成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弹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充当弹簧振子的回复力.当重物处于O点时,重力和弹力相互平衡,因此O点是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向下拉动重物,重物便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起来.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所做的运动是否为简谐运动呢?图1-1-2 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解答:假设重物所受的重力为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物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1,则G=kl1设重物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l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2,则l=l2-l1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此时弹簧振子的回复力F回=G-kl2=kl1-kl2=k(l1-l2)=-kl所以,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运动是简谐运动.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看图1-1-3,完成下表振子的运动位移加速度速度O→B增大,方向向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B _______ 最大________B→O减小,方向向右_____________ 增大,方向向左O _________ 0 _________O→C增大,方向向左增大,方向向右_____________C 最大_________ 0C→O_____________ 减小,方向向右增大,方向向右答案:增大,方向向左减小,方向向右最大 0 减小,方向向左 0 最大减小,方向向左最大减小,方向向左变式提升1弹簧振子多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下述物理量一定相同的是()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动能E.回复力F.弹簧长度答案:ACDEF类题演练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两侧用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轻弹簧拉住,弹簧的自然长度分别为l1和l2,两竖直墙的距离为l1+l2,如图1-1-4所示,如果将滑块向右拉过一段位移后释放,滑块是否做简谐运动?图1-1-4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熟记概念.一般物体振动的平衡位置就是其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再假设一任意位移,求出回复力.此振子的平衡位置在距左墙l1、右墙l2处,假设此滑块在运动中运动到距平衡位置向右x 处,取向左为正,由胡克定律有:F回=-k1x-k2x=-(k1+k2)x,所以此滑块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答案:是变式提升2一平台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一物体置于振动平台上随平台一起运动.当振动平台处于什么位置时,物体对台面的正压力最大( )A.当振动平台运动到最高点时B.当振动平台向下运动过振动中心点时C.当振动平台运动到最低点时D.当振动平台向上运动过振动中心点时解析:物体随平台在竖直方向振动过程中,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台面支持力.由这两个力的合力作为振动的回复力,并产生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加速度.物体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b时,所受回复力和加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均指向O点,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最高点 mg-F Na=ma最低点 F Nb-mg=ma平衡位置 F NO-mg=0所以F Nb>F NO>F Na即振动台运动到最低点时,平台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平台的压力也最大.答案:C。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要点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要点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刘志坚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道机械振动是物体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知道机械振动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点;3、理解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教学重点:1、简谐运动的定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

教学用具:弹簧振子、单摆、摆钟、一端夹紧的钢条、音叉课件:PPt文稿(带Flash动画)教学过程:1、提问:到目前为止,大家所了解的机械运动有哪几种?(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学生观察实验、动画。

并说说是什么样的机械运动。

演示:单摆、竖直弹簧下的钩码的振动。

动画:钟摆,荡秋千,思考:这些运动与我们以前了解的运动相比有什么区别?——往复运动引出“机械振动”概念。

动画举例:衣物在微风中的摇摆,木板的颤动、人走路时手臂的摆动,地震。

3、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做往复运动呢?物理学对物体运动的研究:(1)受力特征;(2)运动规律。

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受力有何特征?运动规律怎样?学生继续观察演示和动画,然后讨论机械振动的受力特征——明确:物体一旦离开平衡位置,就会受到一个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的作用。

引出“回复力”概念:4、教师讲述: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了解机械振动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研究振动也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着手,这种振动叫简谐运动。

演示:气垫弹簧振子的运动。

引出理想模型:弹簧振子:在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以及弹簧质量的情况下,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5、弹簧振子的运动是机械振动,必定受到回复力作用。

请注意观察振子的运动,思考:是什么力在充当回复力呢?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填写思考题。

思考题:振子由A向O运动时,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__O__点;振子由O向A‘运动时,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 O 点;振子由A’向O运动时,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 O 点;振子由O向A运动时,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 O 点;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的大小F= kx 。

高中物理_简谐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简谐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选修3-4 11.1《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一、本节教材分析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最有规律性的机械振动,通过学习,使学生既了解到机械振动的基本特点,又体会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较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都要复杂.在本节教材中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时,忽略了摩擦力和弹簧的质量,应让学生认真领会这种理想化的方法.二、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以及物体在什么样的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了解简谐运动的若干实例.2.理解简谐运动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情况.3.知道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实际发生的振动看作简谐运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简谐运动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物理量间变化规律的综合分析,知道各物理量之间有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2.本节中通过对弹簧振子所做简谐运动的分析,得到了有关简谐运动的一般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知道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体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和惯性之间关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回复力和惯性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正是这一对立面能够使物体做简谐运动.2.通过对简谐运动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各物理量之间的普遍联系三、教学重点1.什么是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中回复力的特点.3.简谐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规律.四、教学难点物体做简谐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规律.五、教学方法1.关于机械振动概念的得出,采用实验演示、多媒体展示、阅读、归纳等综合教法.2.关于弹簧振子和简谐运动规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模拟展示,结合运动学、动力学相关公式推导表对比等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设计首先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同学们观察动画: 蝴蝶翅膀的振动,小提琴发声实验演示:弹簧的下面挂着一个小球,拉动小球时,小球的运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蝴蝶翅膀的振动和小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2、它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运动?(受到外力的作用)从而得出机械振动的概念: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通常简称振动。

《主题四第一节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物理高教版21机械建筑类

《主题四第一节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物理高教版21机械建筑类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简谐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的建立方法。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的建立。

2. 教学难点:理解简谐运动的特点,能够正确画出简谐运动的图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笔、示波器、弹簧振子模型等。

2. 准备教学视频:关于简谐运动的动态演示视频。

3. 准备练习题:用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简谐运动的知识点。

4. 安排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进行简谐运动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然后建立振动方程,最后进行练习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1)复习简谐运动概念及分类,了解什么是简谐运动,包括正弦型简谐运动、余弦型简谐运动、以及什么是周期运动等。

(2)说明物理研究的对象。

说明:对于基础好一点的物理班来说,一般物体我们不必提出参考系的概念,但是对于非匀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含匀变速曲线运动)、或未知力的作用,有必要也必须提出参考系的概念。

(3)通过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加速度、位移等。

(4)通过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简谐运动的周期性。

(5)说明: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都是用图线表示振动和波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它们分别表示振动物体和介质中各点在某一时刻的振动情况,而不能表示出振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

因此,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不能叠加,不能求和。

(6)通过实验演示及分析,让学生明确简谐运动的物理意义及研究简谐运动的现实意义。

2. 讲授新课(1)让学生明确简谐运动的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是最基本也最简单的机械振动。

(2)引导学生从定义中得出几个基本结论:回复力方向总指向平衡位置;加速度方向总指向平衡位置;位移方向总是背离平衡位置;速度方向有时指向平衡位置,有时背离平衡位置。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3-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简谐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2)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3)掌握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随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变化的规律(定性)。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弹簧振子,研究弹簧振子在理想条件下的振动。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回复力的特征是形成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2.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与运动学中的位移概念容易混淆,这是难点。

在一次全振动中速度的变化(大小、方向)较复杂,比较困难。

三、教具1.演示机械振动钢板尺、铁架台、单摆、竖直弹簧振子、皮筋球。

气垫弹簧振子、微型气源。

2.分析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计算机、软盘、彩电(29吋,代彩显),投影幻灯、投影片、彩笔。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学习机械运动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今天学习一种更复杂的运动——简谐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1.机械振动振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请同学举例说明什么样的运动是振动?说明微风中树枝的颤动、心脏的跳动、钟摆的摆动、声带的振动……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振动。

演示几个振动的实验,要求同学边看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特征?(1)一端固定的钢板尺(2)单摆(3)弹簧振子(4)穿在橡皮绳上的塑料球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运动各不相同:运动轨迹是直线的、曲线的;运动方向水平的、竖直的;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的、不同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物体振动时有一中心位置,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中心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振动是机械振动的简称。

教学设计:《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教学设计:《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教学设计课题:《机械振动简谐运动》安排教学过程导入过程——实验导入演示实验:钟摆模型的摆动,弹簧片的振动、敲击音叉使之发声投影:玩具木马的摆动、小鸟飞离枝头提问: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点?设计思想: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在某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找到机械振动的特点,有利于概念的引出。

学生通过有引导、有目的的观察,能够自主归纳出振动的基本特征,掌握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特点。

新课教学:一、机械振动1、定义:物体(或物体的一局部)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振动)2、基本特征:“空间运动”的往复性“时间”上的周期性二、简谐运动导入弹簧振子过程——(演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设计思想:学生观察到滑块一段时间后会停止下来,再假设没有摩擦力,滑块会怎么运动,从实际的运动到模型理想化,得到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条件。

1.弹簧振子:2.定义:小球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

理想化条件:①小球看成质点②忽略弹簧质量③忽略摩擦力平衡位置:小球原来静止时的位置(演示)水平弹簧振子和竖直弹簧振子的运动设计思想:通过实际的例子加深对弹簧振子模型的感性理解。

2、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位移x:振动物体的位移x用从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在平衡位置的右边时位移为正,在平衡位置的左边时位移为负。

如图一所示,是振子在A、B位置的位移xA和xB 。

获得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的方法:(1)频闪照相法如图二是弹簧振子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闪光的瞬间振子被照亮,拍摄时底片从下向上匀速运动,所以在底片上留下了小球和弹簧的一系列的像,相邻两个像之间相隔0.05s。

思考与讨论:①为什么底片要匀速运动?②能否从照片上找出小球在某时刻所出的位置?设计思想:通过问题①的思考,学生能够理解能够用相同的位移表示相同的时间,把不易直接表示的时间用位移直观的表现出来。

通过问题②的思考能够增强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找到图象上每个时刻对应小球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刘志坚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道机械振动是物体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知道机械振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点;
3、理解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
1、简谐运动的定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

教学用具:弹簧振子、单摆、摆钟、一端夹紧的钢条、音叉
课件:PPt文稿(带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1、提问:到目前为止,大家所了解的机械运动有哪几种?
(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学生观察实验、动画。

并说说是什么样的机械运动。

演示:单摆、竖直弹簧下的钩码的振动。

动画:钟摆,荡秋千,
思考:这些运动与我们以前了解的运动相比有什么区别?——往复运动
引出“机械振动”概念。

动画举例:衣物在微风中的摇摆,木板的颤动、人走路时手臂的摆动,地震。

3、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做往复运动呢?物理学对物体运动的研究:(1)受力特征;(2)运动规律。

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受力有何特征?运动规律怎样?
学生继续观察演示和动画,然后讨论机械振动的受力特征——明确:物体一旦离开平衡位置,就会受到一个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的作用。

引出“回复力”概念:
4、教师讲述: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了解机械振动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研究振动也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着手,这种振动叫简谐运动。

演示:气垫弹簧振子的运动。

引出理想模型:
弹簧振子:在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以及弹簧质量的情况下,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5、弹簧振子的运动是机械振动,必定受到回复力作用。

请注意观察振子的运动,思考:是什么力在充当回复力呢?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点呢?
请大家分组讨论,填写思考题。

思考题:振子由A向O运动时,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__O__点;振子由O向A‘运动时,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 O 点;振子由A’向O运动时,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 O 点;振子由
O向A运动时,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 O 点;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的大小F= kx 。

是弹力充当回复力。

思考提示:动画
归纳:弹簧振子所受弹力是使振子振动的回复力
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大小:F=kx (填表)
式中:k为常数,叫劲度系数,简称劲度; x为弹簧的形变量
6、请仔细观察,看看在振动过程中振子到平衡位置的距离跟弹簧的形变量x有怎样的关系,(动画)
振动物体总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对振动的位移作规定:振子的位移:以平衡位置为起点,叫做偏离平衡位置O的位移。

提问:这样规定位移后,振子振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有怎样关系?位移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动画)(填表)
7、提问: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的大小、方向与振动的位移大小、方向有怎样的关系?(动画)引出简谐运动概念。

8、教师:当振动物体所受回复力满足F=-kx时,物体的振动就叫简谐运动。

那么,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已经知道了简谐运动的受力情况。

现在,先请证明:简谐运动的加速度a=-kx/m
9、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填表(大小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等;方向填“指向O”或“指向A”或“指向A
10、小结并布置作业:练习一(2)、(3)、(4)
二、教学反思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想
1、“机械振动”概念的引入:
(1)演示单摆的运动,竖直弹簧振子的运动。

应用媒体:单摆;弹簧、重锤。

(2)演示秋千和钟摆的运动动画(文稿“秋千”页)。

应用媒体:用“控件工具”插入PPt文稿的Flash动画(以下简称“动画”)。

让学生观察得出运动的共同点:“往复运动”
2、“机械振动”概念学习的反馈:(学生举出一些其它的振动实例)
应用媒体:动画:衣物在微风中的摇摆,木板的颤动、人走路时手臂的摆动,地震。

(文
稿“地震”页)。

3、“回复力”概念的引入:
(1)演示气垫弹簧振子的运动。

应用媒体:气垫弹簧振子。

(2)动画模拟,显示振子的受力。

应用媒体:动画(文稿“动画”页)。

4、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
(1)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重点:振子的运动快慢变化。

应用媒体:气垫弹簧振子。

(2)动画模拟弹簧振子的运动,学生观察振子的运动,分组讨论,填写思考题,归纳出振子所受回复力的大小、方向特征。

应用媒体:动画(文稿中的“动画”、“思考”页)。

5、引入“简谐运动”概念:
(1)观察动画,看看在振动过程中振子到平衡位置的距离跟弹簧的形变量x有怎样的关系。

应用媒体:动画(文稿中的“动画”页)
(2)引入“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概念。

应用媒体:动画(文稿中的“弹簧”页)。

(3)继续观察动画,看振子振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有怎样关系?位移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应用媒体:动画(文稿中的“动画”页)(4)引入“简谐运动”概念
6、“简谐运动”学习反馈:
观察弹簧振子运动的动画,填写表格。

应用媒体:动画(文稿“动画”、“表格”页)
7、整合教学过程结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反思
“媒体”这一概念,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是联系学生与他们所学知识以及教师与他所传授知识的媒介。

在物理教学中,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得以应用以前,教师所能利用的,只有实验器材和挂图这样一些传统的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的多媒体以其良好的集成性和灵活的交互性以及动态的直观性,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

在物理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较,有它独具的优势。

关于这一点,本人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及。

在此只是结合本课时的多媒体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当明确一点,那就是: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这一点,在物理教学中是尤其重要的,因为物理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之上。

所以,我们不能以辅代主,比如说,以多媒体动画取代物理实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以实验为主,以动画为辅。

“机械振动”概念的教学:单摆和竖直弹簧振子的运动是直观的,由学生亲眼目睹;而秋千和钟摆的运动也是学生所熟悉的,这里引入动画,也是为了使学生把实际的物理现象与抽象的“振动”概念更好地联系起来。

“回复力”概念的教学:学生观察气垫弹簧振子的运动,可以指出振子所受弹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但对力的方向所具有的特征,分析起来就比较吃力,而借助于动画,则可以把力的方向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对回复力的概念有更深切的感受。

“简谐运动”概念的教学:这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材以“弹簧振子”为例而引入这一概念。

这一概念的教学,第一步是让学生认识“弹簧振子”的运动特点,包括对运动情况和受力特征的认识。

在此,多媒体动画显示出实验器材不具有的优越性:我制作的动画,可将振动过程放慢,让学生看得更仔细;可随时将运动暂停,把实验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展示出来进行分析。

第二步是让学生了解“简谐运动”的概念,这里有一个从“弹簧形变量”到“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借助于动画,使得这一过渡比较平稳、自然,学生易于接受。

第三步是对“简谐运动”知识的学习反馈。

对“简谐运动”规律的认识,包括对回复力、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加速度、速度以及振动能量这些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的认识。

面对这么多的变量,如果让学生只是眼盯着实验器材去思考,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我设计的动画中,以上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都以可变化长度的箭头形象地表示了出来,其目的是希望能将这些抽象的变化规律以形象的动画形式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辅助教学,可以说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它应尽可能地体现先进教学理论,以创设情境为主要任务。

为了使创设情境得以实现,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精心设计,这就需要设计者充分理解教材,明确教学和学习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据此理顺教学思路,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

然后是如何将自己的设想尽可能完美地通过
多媒体体现出来——这一工作就与设计者对多媒体技术掌握的程度有极大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是极其强大的,在多年来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自己对多媒体技术的了解还很不够,可以说现在还只是了解了它的一些皮毛,像Flash和Authorware软件所包含的强大的函数功能,Fireworks、Photoshop所包含的图像、图片制作功能,3D的三维制作技术等,是制作更高质量、更能反映物理概念、规律特征的动画所必需掌握的。

所以相比之下,本课时所用到的课件,还是相当粗糙、简单的,一些更好地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理念还无法得以体现,所以使教学的效果受到制肘,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