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第二次测试题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学复习题

环境管理学复习题

《环境管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环境管理的手段有、、、、。

2、环境标准分为、和 3级。

3、系统的整体功能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

4、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

5、可持续发展三个原则、、。

6、环境管理的实质是人的行为,以求维护质量。

7、环境生产环节的基本参量:、两级。

8、我国环境管理现行的经济手段:、、、。

9、环境教育的形式:、、和。

10、工业污染物排放统计常用的方法有、、。

二、名词解释
1、环境管理
2、环境生产
3、共赢原则
4、排污权交易
5、循环经济
6、清洁生产
7、环境功能区
8、环境规划
9、“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10、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环境保护的总方针?
2、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3、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4、环境信息的特点有那些?
5、环境管理的特点。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各章试题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各章试题

1.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愈演愈烈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2.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上分,(农业环境问题)(工业环境问题)(生活环境问题)。

3.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介质上分,(大气环境问题)(水体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

4.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一书,该书通过对全球经济增长模型的计算分析出,5.人类的社会行为可分为(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行为本身)6.人类的社会行为主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7.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具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8.环境管理根据“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划分,分为(资源)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四大领域。

9.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地理空间上分,(局地环境问题)、(区域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

10.纵观人类发展史,在原始文明时期(不存在当前所说的)环境问题,在农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只是(局部的零散的),在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11.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行政机关。

12.(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是以追求利润为中心的独立的经济单位。

13.(参与)是公众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主要“管理”形式。

14.环境管理行动落实在环境管理的主体上,可以分为(政府)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公众)环境管理。

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成为环境问题。

但环境科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不包括由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环境变化。

2.废弃物:3.环境管理学:简答题1.环境问题出现和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根源?2.环境管理的目的3.环境管理的任务论述题1.请论述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五,判断题。

环保管理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析

环保管理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析

环保管理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析一、单选题1.夜间频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A.80dB(A)B.85dB(A)C.15dB(A)D.10dB(A)答案分析:《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4.1.2 夜间频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正确答案:D2.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附件A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下列不是这六种温室气体的是( )。

A.CO和H2SB.CO2和CH4C.N2O和SF6D.HFCS和PFCS答案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三、术语和定义,(一)温室气体正确答案:A3.下列物质按照形态分为固态废物的是()。

A.塑料B.油泥C.废酸D.粪便答案分析:《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一章固体废物分类按照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如玻璃瓶、报纸、塑料袋、木屑)、半固态废物(如污泥、油泥、粪便等)和液态(气态)废物(如废酸、废油与废有机溶剂等);正确答案:A4.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酒、饮料制造工业》啤酒制造工业直接排放单位排污单位化学需氧量单位产品水污染物排放量限值()g/t产品A.500B.400C.560D.600答案分析:《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酒、饮料制造工业》表6-1啤酒制造工业排污单位单位产品水污染物排放量限值560(单位:g/kL产品)正确答案:C5.()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及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A.可再生能源B.化石能源C.低碳能源D.页岩气答案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前言: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A6.欧盟以及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的重要措施。

A.替代能源B.温室气体减排C.可持续发展D.经济发展答案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前言:第一项“欧盟以及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

环境管理学复习习题(学生版)

环境管理学复习习题(学生版)
3.实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措 施有哪些?
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的措施:
1、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进行综 合平衡—宏观层次是先决条件。
2、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促进经 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的措施:
5.什么是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中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什
么? 答: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指国家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 以及这些 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
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 法规及其
它要求
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3.酸雨通常指值低于(C)的降水
A、5.0 B、3.6 C、5.6 D、4.5
4.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考核对象(B)
A.地方环保部门B.城市政府C.城市环境质量D.城市
污染防治水平
5.下面哪一项(B)不属于三同时制度中的规定。
22.当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存时, 其执行 顺序为(A)
A.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优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优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
C.两个标准互为补充。
D.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C)级?
A.3 B.4 C.5 D.2
二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9. 国家环保局成立于(B)年
A、1982年B、1983年1985年
10.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C
11. A、污染物量大但种类单一
扩散
12.现行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C)级

环境管理学复习习题(学生版)剖析

环境管理学复习习题(学生版)剖析

《环境管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30分)1. 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著名国际公约是( B )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京都议定书》C《维也纳公约》D《蒙特利尔议定书》2. 下面哪一项不是ISO14000的审核准则?( 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3. 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 C )的降水A、5.0B、3.6C、5.6D、4.54.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考核对象( B )A.地方环保部门B.城市政府C.城市环境质量D.城市污染防治水平5. 下面哪一项( B )不属于三同时制度中的规定。

A. 同时设计B. 同时规划C.同时施工D. 同时投产使用6.下面不是评价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是( D )A、环境管理体系B、环境审核C、环境表现评价D、环境标志7. 发布限制治理企业名单的部门是( A )A、城市政府B、发改委C、环保局D、环境监察部门8.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A、环境计划管理B、环境质量管理C、环境技术管理D、环境设备生产9.国家环保局成立于( B )年A、 1982年B、 1983年C、 1984年D、 1985年10.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 C )A、污染物量大但种类单一B、海水容量大容易治理C、污染危害大但即时性强D、海水流动性强污染容易扩散11.现行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 C ) 级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12.国务院制定的第一部关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专门行政法规是( B )A、《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C、《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D、《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3.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C )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1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 A )A.《我们共同的未来》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5.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者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称为( C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准D.环境基础标准16.国家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应 ( C )A、严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相同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宽于地方环境质量标难D、不能确定17.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D )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18.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 B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登记表19.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 A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D、环境基准20.下列各项中,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B )A.环境基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经济上的合理性D.技术可行性21. 当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存时,其执行顺序为( A )。

最新环境管理学复习习题(学生版)

最新环境管理学复习习题(学生版)

《环境管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30分)1. 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著名国际公约是( B )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京都议定书》C《维也纳公约》D《蒙特利尔议定书》2. 下面哪一项不是ISO14000的审核准则?( 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3. 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 C )的降水A、5.0B、3.6C、5.6D、4.54.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考核对象( B )A.地方环保部门B.城市政府C.城市环境质量D.城市污染防治水平5. 下面哪一项( B )不属于三同时制度中的规定。

A. 同时设计B. 同时规划C.同时施工D. 同时投产使用6.下面不是评价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是( D )A、环境管理体系B、环境审核C、环境表现评价D、环境标志7. 发布限制治理企业名单的部门是( A )A、城市政府B、发改委C、环保局D、环境监察部门8.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A、环境计划管理B、环境质量管理C、环境技术管理D、环境设备生产9.国家环保局成立于( B )年A、 1982年B、 1983年C、 1984年D、 1985年10.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 C )A、污染物量大但种类单一B、海水容量大容易治理C、污染危害大但即时性强D、海水流动性强污染容易扩散11.现行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 C ) 级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12.国务院制定的第一部关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专门行政法规是( B )A、《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C、《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D、《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3.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C )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1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 A )A.《我们共同的未来》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5.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者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称为( C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准D.环境基础标准16.国家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应 ( C )A、严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相同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宽于地方环境质量标难D、不能确定17.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D )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18.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 B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登记表19.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 A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D、环境基准20.下列各项中,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B )A.环境基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经济上的合理性D.技术可行性21. 当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存时,其执行顺序为( A )。

资源环境管理学试卷、习题及答案

资源环境管理学试卷、习题及答案

资源环境管理学试卷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1分)1.生物圈2.食物链3.人口环境容量4.酸沉降5.生态系统多样性6.可持续发展7.绿色国民帐户8.环境管理体系9.清洁生产10.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1分)1.地球大约在亿年前形成的,主要有、、和等组成。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从海平面以下 km到海平面以上 km的范围。

3.生态系统由、、、、、六种组分组成。

4.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和,这种组成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非常特殊。

5.生物圈中、、、的循环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6.生物学研究表明,对生命必须的元素只有大约24种,其中四种即、、和,占生物有机体组成的99%以上,在生命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7.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形式主要有、、、四种。

8.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则可分为两大类:状态污染物(亦称颗粒物)和状态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

9.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通过了和两个纲领性文件。

10.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订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

三、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1.当能量在食物网中流动时,其转移效率是很低的,下面营养级所储存的能量只有大约()能够被其上一营养级所利用。

A 20%B 5%C 30%D 10%2.地球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着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能量输入的根本来源是()。

A 地热能B 太阳能C 核能 D电能3.植物固定太阳能的惟一有效途径()。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 C生物化学反应 D消化作用4.据测定,进入地球大气圈的太阳能为每分钟每平方厘米8.368J。

其中约30%被反射回去,20%被大气吸收,其余的46%到达地面。

地球表面上大部分地区没有植物,到达绿色植物上的太阳辐射只有10%左右。

植物叶面又反射一部分,能被植物利用太阳能的只有()左右。

A 2%B 1%C 3%D 5%5.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基本形式是大气中的()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生成碳水化合物,其中一部分作为能量为植物本身所消耗,植物呼吸作用或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通过叶面和根部释放回到大气圈,然后再被植物利用。

环境管理学 考试答案

环境管理学 考试答案

《环境管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30分)1. 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著名国际公约是( B )C《维也纳公约》D《蒙特利尔议定书》2. 下面哪一项不是ISO14000的审核准则?( 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3. 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 C )的降水A、5.0B、3.6C、5.6D、4.54.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考核对象( B )A.地方环保部门B.城市政府C.城市环境质量D.城市污染防治水平5. 下面哪一项( B )不属于三同时制度中的规定。

A. 同时设计B. 同时规划C.同时施工D. 同时投产使用A、环境管理体系B、环境审核C、环境表现评价D、环境标志7. 发布限制治理企业名单的部门是( A )A、城市政府B、发改委C、环保局D、环境监察部门8.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A、环境计划管理B、环境质量管理C、环境技术管理D、环境设备生产9.国家环保局成立于( B )年A、 1982年B、 1983年C、 1984年D、 1985年A、污染物量大但种类单一B、海水容量大容易治理C、污染危害大但即时性强D、海水流动性强污染容易扩散11.现行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 C ) 级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12.国务院制定的第一部关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专门行政法规是( B )A、《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C、《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D、《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3.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C )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1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 A )A.《我们共同的未来》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5.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者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称为( C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准D.环境基础标准16.国家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应 ( C )A、严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相同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宽于地方环境质量标难D、不能确定17.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D )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18.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 B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登记表19.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 A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D、环境基准20.下列各项中,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B )A.环境基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经济上的合理性D.技术可行性21. 当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存时,其执行顺序为( A )。

环境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资源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资源的范畴?()A 空气B 土地C 金钱D 水资源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A 经济增长B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C 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D 保护环境3、以下哪种做法不符合环境资源管理的原则?()A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B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C 推广清洁能源D 加强对污染的治理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A 生产者的数量B 消费者的数量C 分解者的数量D 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5、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6、以下哪项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A 滥砍滥伐B 过度放牧C 合理耕种D 不合理的工程建设7、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主要是为了防治()A 水土流失B 土地沙漠化C 酸雨D 雾霾8、垃圾分类中,可回收垃圾不包括()A 废纸B 果皮C 塑料D 金属9、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10、以下哪项不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A 人口增长B 水资源浪费C 水资源污染D 降雨量增多1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 预防环境污染B 治理环境污染C 监测环境污染D 处罚环境污染12、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农业的特点?()A 综合性B 高效性C 粗放性D 持续性13、以下哪种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大面积砍伐森林B 过度捕捞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随意引进外来物种14、以下哪项不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A 减量化B 再利用C 再循环D 快速化15、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A 行政手段B 经济手段C 技术手段D 暴力手段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________。

2、森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

3、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环境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环境管理的概念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使其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共赢原理概念指在制定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各方的合理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和照顾,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外一些方面的利益物质生产概念:物质生产是指人类从环境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产资料的总过程。

环境规划的概念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人口生产概念人类生存和繁殖的总过程。

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采用“减量化,再使用,在循环”的3R 原则,立足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按“物质代谢”关系安排生产过程和产业链条,形成一种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的循环模式。

老三项制度概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新五项制度:“新五项”制度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三同时制度的概念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环境保护产业的概念:环境保护产业是以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的产业群,包括水处理业,垃圾处理业,大气污染防治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环保服务业等,广义的环保产业还包括从事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等工作的行业,如水资源保护,绿化造林等。

废弃物的概念:废弃物是指人类将从自然环境开采出的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与过程结束后产生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环境评价的概念:环境评价是从人类社会的环境需要出发,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和评价方法对环境的优劣及其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进行评估,预测环境发展的未来趋势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环境管理体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填到空格中。

每题1分,共计10分)1.已知某个月的所有星期天的日期加起来是85,那么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是()号。

a) 30 b) 28 c) 29 d) 31【答案】d【解析】一个月的星期天只可能是4个或5个。

由于85-(1+2+3+4)×7=15,15÷5=3,所以这个月应当有5个星期天,第一个星期天是该月3号,最后一个星期天是31号。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由(A )划定。

a)当地人民政府b)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当地气象部门d)当地人民代表大会3.GB/T24001-2004标准的全称是(a )a)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b)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c)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d)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支持技术指南4.污染预防不包括(b )a)更改过程、产品或服务b)污染工序外包c)采用替代能源d)源的减少或消除5.某市的红光大厦工程建设任务进行招标。

有四个建筑公司投标。

为简便起见,称它们为甲、乙、丙、丁。

在标底公布以前,各公司经理分别做出猜测。

甲公司经理说:“我们公司最有可能会中标,其他公司不可能。

”乙公司经理说:“中标的公司一定出自乙和丙两个公司之中。

”丙公司经理说:“中标的若不是甲公司就是我们公司。

”丁公司经理说:“如果四个公司中必有一个中标,那就非我们莫属了!”标底公开后得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预测成真了。

以下哪项判断最可能为真?()a)甲公司经理猜对了,甲公司中标了b)乙公司经理猜对了,丙公司中标了c)乙公司和丁公司的经理都说错了d)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经理都说错了【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若甲为真,则丙为真,不能出现两真,所以甲必为假,假如据此而认定丙中标,即丙为真,则乙也为真,也不可能,所以丙为假,即丙未中标,因此中标者或者为乙、或者为丁,如是前者乙所说为真,如是后者丁所说为真,符合这一结果的只有D。

环境管理学练习题.doc

环境管理学练习题.doc

环境管理学练习题第一章1.环境问题:。

2•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3.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4 •产生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5.环境文化:6 •人类的社会行为:7.环境管理学:8.环境问题产生原因:9.环境管理的主体:10.环境管理的对象:11.要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的途径有哪些?12.防止或减轻企业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的途径有哪些?13.解决公众行为可能造成和引发的环境问题途径有哪些?1.可持续发展:2.三种生产理论3 •消费方式:4•提倡绿色消费、清洁消费、重视文化生活5.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6.环境问题的实质7.管理的基本职能:8•管理科学的“三个基础”管理科学的“三个层次”管理科学的“三个领域”9.行为:10.人与环境和谐的5种环境需要11 •共贏原理“三生共贏”12.界面:基本特征:正确判断界面的方法:13•度:14.冲突协同原理内涵:15.排污许可证制度16.十一五期间污染指标:十二五期间污染指标:第三章1・政策:2.环境管理政策:3.命令型和控制性的政策方法环境标准(三大类):(六小类):4.经济型和激励型的政策方法5.鼓励型和自愿型的政策方法环境会计环境审计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1.特尔菲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

特尔菲法,以匿名方式征询专家的意见,预测领导小组对每一轮意见都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每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多次反复,专家的意见日趋一致,使结论可靠性增大。

三大特点:不记名、反馈性(3、4轮)、统计性(预测结果)2.地方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a.未作规定;b.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3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环境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4.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5•最佳可行技术(BAT)、最佳实用技术(BPT)6.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査的问题(三大类):7.实地研究方法:研究方式:观察、访谈8.三大类无干扰研究方法研究方式:第五章1.城市环境管理2.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3.农村环境管理4.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内容5.两高一资:6.生态农业:7.流域:8.流域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9.区域开发行为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第六章1.废弃物:2.气体废弃物:3.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管理途径有哪些?(对于我国这种大型燃煤型国家的大气污染如何防治?)4.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的主要管理途径有哪些?(对于我国燃油汽车的污染如何防治?)5. 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的主要管理途径有哪些?6. “33211工程”——7. 三大公约:8. 环境影响评价: 三同时制度:9.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10. 固体废弃物的三化原则:11. 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12.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第七章1. 政府产业环境管理:根据管理对象分为两类:三个特征:2. 政府对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 政府对行业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4. 产品生命周期:5. 环境标志: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7. 企业:8. 企业环境管理:9. 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10. 企业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审计:企业清洁生产审计的作用:11 •清洁生产:为什么要进行清洁生产?12. IS014000:IS014000标准系列的意义:IS014000的特点IS014000与清洁生产的不同点:13. IS014001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五大要素, IS014000系列的环境体系运行模式:14. 环境管理体系:15. “德明”模式: 第八章1. 自然资源:类型2. 土地: 土地资源的特征:3. 基本农田:IS014000系列标准的基本构成表格:(小丿 土地资源开发的环境问外来物种影响笑染 4. 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5.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作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6. 草原资源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7.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 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物种灭绝涡更图:〜 栖息地丧失L 过錄8. 态多样性:9. 遗传多样性:10. 物种多样性:11.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自然保护区的分区管理: 第九章1. 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设置:2. 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3•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基本政策:第十章1.全球环境问题:2 •为什么要进行全球环境管理?(全球环境管理的必要性)3. 全球环境管理的对象:4. 全球环境管理所应遵循的重要基本原则有哪些? 5•中国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 近亲繁。

环境管理考试题.doc

环境管理考试题.doc

环境管理考试题一、材料题(30分)1、地下水污染(第五章)2、雾霾(1)PM2.5到底是什么?它也叫“细颗粒物”,是空气中立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

它非常细小,肉眼看不到,直径约为一根头发的1/2&它在大气中漂浮时间较长,趴离较远。

(2)I啪2. 5來自哪里,为什么容易超标?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硏究院硏究员彭应登称,燃料燃烧、扬尘、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等都是影响PM2. 5浓度的重要因素。

空气中的二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在阴霾天等特定气象条件F,极容易转化成二次颗粒物,成为PM2. 5的重要來源。

1. 雾霾的成因: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四川盆地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风力较小;人气层结稳处;一些地区冇降水和地而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而空气的和对湿度越來越人;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从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趣來越严币这是自然方血的因素。

而从人为I大1素來说,一是由丁人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

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力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46. 1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并且冬季取暧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増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

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2012年,我国汽车保冇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人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來源,人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烁I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

以上儿个方面共同促成了雾霾犬气的形成,対城区坏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市民出行以及健康问题都因此而受到困扰。

2. 雾霾的影响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耍不良影响。

雾、霾会造成空气质星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來较大危害。

环境管理学试卷模拟题

环境管理学试卷模拟题

1、下面关于环境科学说法错误的是DA、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交叉为特点的综合科学B、环境自然科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C、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D、研究调整和控制自然的方法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不包括CA、转变人类社会关于自然环境行为的基本观念B、调整人类社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C、控制和改造自然D、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3、以下文章或书籍与环境科学无关的是BA、《寂静的春天》B、《适者生存》C、《增长的极限》D、《里约宣言》4、世界环境日是哪天AA、6月5号B、7月1日C、3月12日D、1月2号5、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CA、太湖蓝藻B、雾霾C、水资源短缺D、垃圾围城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省份与清废行动有关的BCA、广东B、江苏C、湖北D、内蒙古2、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_______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ABCA、思想观念B、社会行为C、人类社会与自然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D、不清楚4、下列属于环境科学分支学科的有ABCDA、环境工程科学B、环境社会科学C、环境人文科学D、环境自然科学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可持续性、公平性、_______。

共同性2、管理有_______、计划、组织、控制、领导五项基本职能。

创新3、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_______、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交叉4、环境管理学是_______、正在发展的科学。

新兴的四、名词解释1、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在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一次污染物与大气正常成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的污染物。

2、环境法体系:由有关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法律规范所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就是所谓的环境法体系。

3、可持续发展: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4、环境问题: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环境管理学考试试题

环境管理学考试试题

环境管理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析(共20分)
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可持续发展:
环境标准:
清洁生产:
二、填空题(共20分)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____、____、____环境监测的常规分类:____、____、____环境监测的特点:____、____、____
环境标准制定的原则:____、____、____
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____、____、____我国环境管理方针:____、____、____
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_____、______
三、选择题(共20分)
四、简答题(共24分)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原则?
2、我国农村环境现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3、为什么要强化环境管理?
4、怎么理解谁污染谁治理?
5、我国环境保护有哪些原则?
五、论述题(共16分)
1、试论述共但有区别原则。

2、。

环境管理学题库

环境管理学题库

环境管理学题库一、选择题:1、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C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属于_______审批-阶段,第三阶段属于_______审批阶段。

B/AA、竣工验收B、施工C、立项3_______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

BA、环保部门B、地方政府C、行业主管部门4、一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废物进口项目环境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审批权归_______DA、省环保局B、地方环保局C、国家环保总局5、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施工审批的一项管理制度,因此要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_______。

BA、进行B、完成C、开始6、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个_______而言的,因此说环境是一个_______概念。

A/DB、客体C、绝对D、相对7、环保部门在海洋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具有_______权。

CA、执法监督B、执法C、监督D、管理8“以新带老”的原则就是_______AA、以新建项目管理带动老污染治理B、以新技术改造带动老产品更新C、以新管理对策代替老管理对策9、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政策是_______。

CA、预防为主B、污染谁治理C、强化管理10、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直接动力是国家政府,而根本动力是_______。

AA、社会公众B、环保部门C、决策者11、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_______- 的管理。

BA、物B、人C、技术D、资金1、一般说来,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A、自然资源B、废弃物D、环境质量2、中国的领海宽度为。

()A、3海里B、6海里C、12海里D、200海里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A、国家B、国务院C、环保局D、市政府4、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5、在环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原则应为()A、谁主张谁举证B、举证责任倒置C、共同举证D、一般的诉讼举证规则6、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的规定是( )A、野生无主,谁猎谁有B、归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有C、归国家所有D、归全民和集体所有7、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 )A、环保行政主管部门B、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水行政主管部门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8、对“三同时”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的法律、法规是( )。

环境管理员试题及答案

环境管理员试题及答案

环境管理员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管理员的职责?A. 监督垃圾分类B. 维护公共设施C. 管理财务账目D. 定期检查环境状况答案:C2. 环境管理员在处理废弃物时,应该:A. 随意丢弃B. 按照规定分类C. 焚烧处理D. 直接填埋答案:B3.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该使用哪种仪器?A. 温度计B. 湿度计C. 空气质量监测仪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环境管理员在发现环境问题时,应该:A. 忽略不计B. 立即报告C. 等待上级指示D. 私下解决答案:B5. 环境管理员在制定环境改善计划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 预算B. 时间C. 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D6.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绿化工作时,应该选择哪种植物?A. 有毒植物B. 易生长植物C. 稀有植物D. 以上都不是答案:B7. 环境管理员在处理噪音污染时,应该:A. 增加噪音B. 减少噪音C. 转移噪音源D. 以上都是答案:B8.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应该关注哪些指标?A. pH值B. 溶解氧C. 重金属含量D. 以上都是答案:D9.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土壤检测时,应该使用哪种方法?A. 目测B. 化学分析C. 物理检测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环境教育时,应该:A. 只针对儿童B. 只针对成人C. 针对所有人D. 只针对专业人士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环境规划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A. 可持续性B. 经济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影响答案:A、B、C、D2. 环境管理员在处理固体废物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A. 回收利用B. 资源化处理C. 无害化处理D. 随意丢弃答案:A、B、C3.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该关注哪些环境要素?A. 大气B. 水体C. 土壤D. 生物多样性答案:A、B、C、D4.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 污染源B. 污染物种类C. 污染物浓度D. 污染物排放量答案:A、B、C、D5. 环境管理员在进行环境教育时,应该采取哪些方法?A. 举办讲座B. 发放宣传册C. 组织实地考察D. 开展互动活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管理员不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德尔菲法是一种定量测评方法。

1、全球第一部保护大气公约是《维也纳公约》。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4大类共20项指标进行考核评分。

3、某县环境保护目标第一责任人是县长。

4、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次生环境问题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5、地方政府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

6、环境质量评价是建设项目施工审核的一项管理制度,因此要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

7、环保部门在海洋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具有监督权。

9、“以新带老”的原则就是以新建项目管理带动老污染治理。

10、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政策是强化管理。

11、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直接动力是国家政府,而根本动力是社会公众。

12、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13、生活质量由三个指标组成,其中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产生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15、农村环境问题实质是农村整体落后于城市的表现和农村环境问题受到城市污染转移的压力。

16、环境管理的体系的五大要素,即环境方针、环境规划、实施与运
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

17、下列属于老三项制度的是排污收费制度。

18、可持续发展包括需求和限制两方面,没有需求发展就没有压力,没有限制发展就没有可持续。

19、根据三个再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调整和限制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扩大自然在生产。

20、作为一项管理制度,必须具备强制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判断题
1、强化管理政策是“以管促制”管理思想的产物。

2、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不仅强调当代人的公平,更强调代际间的公平。

3、从行为科学角度看,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的各种需要和行为的改造。

4.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使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切入点,也是宏观环境管理与微观环境管理的结合点。

5、各级地方环保部门对一般建设项目和废物进口项目具有相同的审批管理权。

6、环境质量是指以人为主体环境质量,因此环境质量是一个相对概念。

7、全过程控制包括末端控制,因此说全过程控制可以代替末端控制。

8、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属于同一范畴,所以说管理措施与管理制度是一样的。

9、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前提,而环境教育
是基础。

10、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因此一切建设项目都必须作环境影响评价。

三、多选题
1、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三化”方向发展,“三化”指的是资源利用合理化、生产过程无害化、废物产生最小化。

2、环境管理的特点包括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决策的非程序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称为国家环境标准,例如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方法标准。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根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

5、“三生共赢”——就是将人类实惠的发展目标定位于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生态改善。

6、从1973年至今,中国先后召开了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其中,对中国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是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

7、环境管理的三大主体是政府、企业、公众。

8、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9、三种生产是指物质生产、环境生产、人口生产。

10、命令型和控制型的政策方法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1、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

12、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有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环境统计。

13、环境管理实验方法有实验、调查问卷、案例研究、实地研究、无干扰文本分析。

14、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要素有治理时间、治理范围、治理内容、治理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