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第二次测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德尔菲法是一种定量测评方法。

1、全球第一部保护大气公约是《维也纳公约》。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4大类共20项指标进行考核评分。

3、某县环境保护目标第一责任人是县长。

4、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次生环境问题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5、地方政府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

6、环境质量评价是建设项目施工审核的一项管理制度,因此要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

7、环保部门在海洋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具有监督权。

9、“以新带老”的原则就是以新建项目管理带动老污染治理。

10、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政策是强化管理。

11、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直接动力是国家政府,而根本动力是社会公众。

12、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13、生活质量由三个指标组成,其中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产生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15、农村环境问题实质是农村整体落后于城市的表现和农村环境问题受到城市污染转移的压力。

16、环境管理的体系的五大要素,即环境方针、环境规划、实施与运

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

17、下列属于老三项制度的是排污收费制度。

18、可持续发展包括需求和限制两方面,没有需求发展就没有压力,没有限制发展就没有可持续。

19、根据三个再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调整和限制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扩大自然在生产。

20、作为一项管理制度,必须具备强制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判断题

1、强化管理政策是“以管促制”管理思想的产物。

2、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不仅强调当代人的公平,更强调代际间的公平。

3、从行为科学角度看,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的各种需要和行为的改造。

4.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使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切入点,也是宏观环境管理与微观环境管理的结合点。5、各级地方环保部门对一般建设项目和废物进口项目具有相同的审批管理权。

6、环境质量是指以人为主体环境质量,因此环境质量是一个相对概念。

7、全过程控制包括末端控制,因此说全过程控制可以代替末端控制。

8、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属于同一范畴,所以说管理措施与管理制度是一样的。

9、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前提,而环境教育

是基础。

10、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因此一切建设项目都必须作环境影响评价。

三、多选题

1、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三化”方向发展,“三化”指的是资源利用合理化、生产过程无害化、废物产生最小化。

2、环境管理的特点包括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决策的非程序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称为国家环境标准,例如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方法标准。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根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

5、“三生共赢”——就是将人类实惠的发展目标定位于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生态改善。

6、从1973年至今,中国先后召开了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其中,对中国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是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

7、环境管理的三大主体是政府、企业、公众。

8、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9、三种生产是指物质生产、环境生产、人口生产。

10、命令型和控制型的政策方法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1、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

12、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有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环境统计。

13、环境管理实验方法有实验、调查问卷、案例研究、实地研究、无干扰文本分析。

14、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要素有治理时间、治理范围、治理内容、治理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