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企业之耐火材料企业之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防控职业病危害,制定的一套日常监测管理措施和程序。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确保员工在工作环境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并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职业病风险。
2. 负责人: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管。
3. 岗位危害辨识:对企事业单位涉及的各个岗位进行危害辨识,确定危害因素和风险等级。
4.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声和震动等。
5. 医学检查:对从事高风险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检和职业病检查。
6. 工作环境监测: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噪声、照明等。
7. 危害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管理和个人防护等。
8.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9. 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监督检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监测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11. 紧急事故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如何处理职业病事故和突发职业病事件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应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优化。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2)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二)本公司必须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打磨、精整工序。
2、噪声: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工序。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 总则1.1为了正确评价生产环境中粉尘、噪声、高温、毒物对职工健康的危害程度并进行监护,鉴定各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成效,应对生产环境中的尘毒、噪声进行定点、定期监测,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1.3本规定适用于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煤焦油加氢项目。
2 职责安全管理部负责生产环境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点的定点和定期监测。
3 工作要求3.1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点由安全管理部会同各单位依据下列原则和标准确定。
1(根据粉尘、毒物经常逸散和产生噪声、高温的范围,职工经常停留或持续操作的地带,能反映职工实际接触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的地点作为监测点。
2(凡属同种物质存在同一厂房,不应以作业岗位确定监测点,应按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点。
3(在同一地点有两种毒物存在时,应分别按实际存在的毒物的种类,确定若干个监测点。
4(在同一个地点有混合性粉尘存在时,只确定一个粉尘监测点。
5(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点一经确定,既应作为固定的监测点,并建立监测记录。
3.2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点不得随意增减和变动,因故需要增减或变动时,必须由安全管理部审批。
3.3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监测由安全管理部负责监测,每月一次,并认真记录。
3.4安全管理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3.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时,安全管理部与超标单位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立即整改。
3.6安全管理部建立公司职业危害监测档案,并保存监测记录。
耐火材料企业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耐火材料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障员工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耐火材料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销售、财务、行政等部门。
第三条企业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企业设立董事会,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规划。
第五条企业设立总经理,负责全面管理企业日常运营。
第六条企业设立各部门,包括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行政部等,各部门负责人向总经理汇报工作。
第三章生产管理制度第七条生产部负责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检验。
第八条生产部应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第九条生产部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第十条生产部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生产部应加强原材料的采购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
第四章质量管理制度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三条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全过程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四条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十五条企业应加强对不合格品的处理,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第五章销售管理制度第十六条销售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开拓。
第十七条销售部应制定销售计划,确保销售目标的实现。
第十八条销售部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十九条销售部应定期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销售技能。
第六章财务管理制度第二十条财务部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财务部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
第二十二条财务部应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第七章行政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条行政部负责企业内部行政事务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行政部应制定行政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内部秩序。
第二十五条行政部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第八章员工福利与培训第二十六条企业应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员工权益。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单位、非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其他为室内工作环境和工作者提供有害物质或因工作条件、方式等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危害的单位。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并责成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确保职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公开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结果,接受公众和相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要求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纳入年度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档案,包括监测、检测、评价资料、报告和会议纪要等。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项目、频次和检测方法,并制定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保证监测和检测的准确和可靠。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保证监测和检测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和程度,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危害。
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及时处理监测和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完善改进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模版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管理和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制定本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工种的职工。
第二章监测内容和要求1. 职业病危害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监测;(2)职工体内有害物质的检测;(3)职工体征和健康状况的监测;(4)职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监测。
2. 监测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2)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并妥善保存备查;(3)监测数据应用于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三章监测责任与义务1. 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1)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2)配备并维护好必要的监测设备;(3)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测工作,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4)加强职工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职工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
2. 监测机构的责任与义务:(1)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过程的科学性与公正性;(2)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3)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监测结果,向职工解读监测结果,提供相关建议和措施。
第四章监测流程1. 职业病危害监测应根据工作环境和职工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计划和实施方案。
2. 监测环节包括但不限于:(1)监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校准、监测方案的编制等;(2)现场监测工作,包括对空气质量、职工体征等参数的实时监测;(3)监测后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包括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估;(4)监测结果的报告与通知,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职工通报监测结果,并提供处理建议。
第五章监测记录与报告1. 监测记录包括但不限于:(1)监测设备的使用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校准日期等;(2)监测工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监测参数和结果等;(3)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记录。
2. 监测报告包括但不限于:(1)监测结果的汇总报告,包括监测指标达标情况、异常情况等;(2)监测结果的解读报告,向相关部门和职工解读监测结果,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3)监测结果的备案报告,将监测结果报送相关部门并妥善保存备查。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和患病,提高员工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监测目标1. 对公司内部各类职业危害的日常监测,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噪音等。
2. 监测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病症状或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救护措施。
3. 监测职业危害引起的环境污染情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监测责任1. 公司总经理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和指导;2. 职业危害监测岗负责制定监测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定期向总经理汇报监测结果;3. 各部门负责自身工作环境的监测,保证操作的规范与安全。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1. 化学物质监测:采用空气采样、噪声监测仪等设备,定期监测仓储、工厂车间、办公场所等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粉尘的浓度;2. 物理因素监测:采用噪声监测仪、辐射监测仪、温湿度计等设备,定期监测工作区域的噪音、照度、辐射等;3. 生物因素监测:配备专业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的细菌、病菌等生物因素;4. 粉尘监测:采用粉尘浓度测定仪,监测仓储、生产车间等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定期进行清理和通风;5. 噪音监测:通过噪声计等设备,定期监测工作区域的噪音情况,评估噪音的强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五、监测结果处理1. 监测人员应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等内容,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汇报;2. 若发现存在职业危害问题或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或救护;3. 监测结果应妥善保管,备查;4. 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及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保密与公开1. 监测人员及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保守秘密的职责,保护监测结果和隐私;2. 监测结果可以在必要时向政府、职业卫生机构等提供,并及时向员工公开相关信息,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防护意识。
七、违反监测制度的处理1. 对违反监测制度的人员,根据情况轻者警告,重者进行相应的处罚;2. 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采取专业技术手段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一套管理制度。
第四条针对不同单位,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确保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机构,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保障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员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职业病防控效果。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水平。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第九条日常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噪声强度、振动频率、光照度、温湿度等。
第十条日常监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规检测、现场监测、实验室测定等。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人员,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监测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和整理,形成监测报告,保留备查。
第十三条监测报告应当包括监测日期、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监测方法等,并进行专业的解读和评估。
第十四条监测结果如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或异常,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
第十五条监测数据应当按规定的期限上报相关部门,供职业病防治工作参考。
第十六条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员工,引导他们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职业病是指在工作中或因工作所致引起的疾病,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管理要求等方面。
一、制度目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发展趋势,确保职工职业健康和生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生产制造、建筑工程、矿山开采、化工等领域,并适用于所有岗位从业人员,包括正式工、临时工和外包工等。
三、监测和检测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以及心理性等因素的监测。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定期对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确定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浓度和暴露水平。
3. 职业病危害经济损失监测:监测职业病危害引起的生产和经济损失,以评估职业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4. 职业病发病情况监测:监测职工的健康状况,包括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发病率。
四、管理要求1. 建立监测和检测机构: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检测机构,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2. 制定监测和检测计划: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制定监测和检测计划,明确监测的频次和范围。
3. 对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对监测和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的问题和趋势。
4.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职工的健康档案,记录职工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和检测结果,对职工的职业病危害进行个性化管理。
5. 职业病危害应急管理:建立职业病危害的应急管理制度,对职业病危害的紧急情况进行应对和处理。
6.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根据监测和检测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7. 监测和检测结果的通报和反馈:将监测和检测的结果进行通报和反馈,促使企业和职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目的为做好公司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的日常监测管理。
3.职责及要求3.1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在其内部设专业人员;负责制定职业危害日常监测计划并依法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负责监督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施奖罚。
3.2监测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监测技术和操作流程,并经专门的监测技术培训,持合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为保证监测工作质量,监测人员的工作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
3.3监测人员必须按职业病防治计划和防治方案的要求,经常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监测,作业场所所有有害因素每一个月监测一次。
3.4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3.5对作业场所所有作业浓度、强度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监测方法、监测周期的规定。
粉尘、毒物的监测要求按照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
对某些毒物采样后,无条件进行检验的,要按照毒物的保存要求及时送检。
监测结果要填报并定期上报相关部门。
3.6安全管理部专职人员要协助取得相关资质的技术服务部门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工作。
定期监测工作应根据国家职业病危害因素和监测周期的规定每1年进行一次,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3.7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公示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3.8安全管理部应建立好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指定部门和专人妥善保管。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范本(2篇)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危害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岗位和员工,包括办公区、生产车间、仓储区等各个工作场所。
第三条公司实施的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包括日常巡查、监测、评估和控制措施。
第四条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危害监测知识及防护意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危害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二章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第五条公司设立职业危害防护部门,负责职业危害的日常监测管理、危害评估及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第六条公司要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职业危害的隐患。
巡查时要重点检查以下方面:1. 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 职业危害物质的储存和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 职业危害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4. 员工的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配备齐全,并正确使用。
第七条公司要定期进行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1. 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包括噪音、粉尘、有毒气体等;2. 岗位人员的职业病害标志物检测;3. 职业危害物质的浓度和暴露水平等。
第八条公司要根据职业危害的监测结果,评估员工的职业危害暴露水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
第九条公司要建立职业危害档案,详细记录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估结果,同时与员工签订安全保障协议。
第十条公司要定期对职业危害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第三章员工教育培训第十一条公司要加强员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十二条入职培训时,公司要向员工介绍职业危害的基本知识,包括职业病的预防、职业危害的种类、防护措施等。
第十三条公司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护教育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第十四条公司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具体的职业危害防护培训计划和课程,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防备和掌控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病发生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供应商及相关人员,包含全体在职及进入企业内部工作场合的人员。
第二章监测与检测第三条日常监测1.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制度,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工业粉尘、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2.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并及时记录监测结果和分析情况。
3.依照监测结果,在必需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无害。
第四条检测设备与工具1.企业应配备必需的职业病危害检测设备与工具,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检测设备与工具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五条检测操作流程1.监测与检测工作由专业的职业病防护人员负责,必需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监测与检测前,应订立认真的检测方案,包含监测的方法、位置、时间、频率等。
3.监测与检测操作应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第六条结果评价与分析1.对监测与检测的结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采取必需的掌控措施和改进措施。
2.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价应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可能的致病途径、风险评估等因素。
第三章评价管理第七条风险评估1.企业应依据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劳动强度、职业病防护措施等。
2.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八条监督与检查1.企业应建立健全监督与检查制度,对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2.监督与检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条培训与宣传1.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备的认得与意识。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模版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为了确保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及时识别和控制职业危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各类作业的职工。
二、定义1. 职业危害: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工作能力产生危害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理、生物和心理因素。
2.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指对职工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的活动。
三、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1.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组织和责任1.1 本单位设立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和评价小组,由专业人士组成,负责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1.2 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价小组的主要工作包括:a. 制定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价计划;b. 提供职业危害监测所需的设备和人力资源;c. 进行现场监测,采集样本并分析结果;d. 分析监测结果,识别职业危害程度;e. 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职工报告监测结果;f. 提出改善和控制措施。
2.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内容和方法2.1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b. 职业危害因素的暴露时间和频率;c. 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危害程度;d.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的有效性。
2.2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a. 现场监测:通过现场测量和采样分析的方式获得监测数据;b. 个人监测:对职工的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测,识别暴露程度和危害程度;c. 调查问卷:通过调查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习惯,了解职业危害因素的可能来源;d. 定期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评估职业危害因素的暴露状况。
3. 职业危害评价和控制3.1 职业危害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职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3.2 职业危害评价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a. 等级评价法:根据职业危害的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控制措施;b. 风险评估法:综合考虑职业危害的暴露时间、频率和浓度,计算风险水平,确定控制措施;c. 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控制措施的成本和效益,确定最合适的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2篇)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止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____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的规定,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检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和向劳动者公布,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各级领导要将防尘、防噪音、防煤气中毒,防物理伤害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职业危害监测工作。
2、监测工作依据综合办监测管理办法和上年度统计数据,结合工艺变化,写申请提交监测部门监测。
3、生产部门作业场所的粉尘,每年申请监测一次,呼吸性粉尘建议每季度监测一次,其他职业危害按照煤矿相关规定执行。
4、健康监督员要坚持每天检查粉尘、噪声工作,发现问题1及时上报。
5、要定期分析粉尘、化学毒品浓度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如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6、要加强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数据及技术档案管理。
1、煤矿井下安装安全监控监测系统,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监控中心负责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超标现象立即查明原因,向职业危害领导小组汇报。
领导小组作出相应处理措施进行预防。
3、每天由监控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并上报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进行备案。
4、瓦检员每班对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两次监测,将相关数据作好记录。
5、每月由专职人员对作业现场的粉尘进行两次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有超标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6、每年由监管部门指定的煤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向职工公布。
27、存在超标现象的地点必须编制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8、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检测报表必须经过主管领导签字审核后备案。
三、职责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细则》,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1、依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与《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特制订本细则。
2、目的:预防、控制与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
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普阳矿业开发有限本单位。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有专人承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保证检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按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与向劳动者公布。
4、监测点分布根据普阳矿业开发有限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布点,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点图。
附图: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图。
5、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1)煤矿井下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煤尘、噪声及井下有害气体(CO、H2S等)。
(2)煤矿地面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煤尘、噪声、高温及毒物(苯及苯的衍生物、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6、具体内容:(1)煤矿井下安装安全监控监测系统,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监控中心承担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维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超标现象立刻查明原因,编制相应处理措施进行预防。
(3)每天由监控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并上报矿长与总工签字后,建档备案。
(4)通风队瓦检员每班对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将相关数据填写至现场管理牌板上,并汇报调度部门做相关相关的记录。
(5)每月由通风队专职人员对作业现场的粉尘进行两次检测,并做好相关相关的记录,有超标现象立刻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6)每月由安监科安排人员对井下作业点进行一次噪声检测,并做好相关及相关的记录;由机电科工作人员对作业现场的机械噪声进行一次检测,并做好相关相关的记录。
2024年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2、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危害,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3、具体内容(1)井下安装安全监控监测系统,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各矿井通防科负责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各矿监控中心站工作人员每天对监测数据进行监测、整理分析,有超标现象立即汇报矿通防科,通防科立即安排查明原因,编制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处理、预防。
(3)每天由监控中心站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并上报公司调度室、公司分管领导和总工签字后,建档备案。
(4)各矿通防科瓦斯员每班按规定对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气体、温度进行监测检查,将相关数据填写在现场管理牌板上,并汇报通防科做好相关记录。
(5)每____天由通防科测尘人员对作业现场的粉尘进行____次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有超标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6)存在超标现象的地点必须编制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7)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检测报表必须经过主管领导签字审核后备案。
2024年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二)职业危害是指工作环境、劳动方式、工作条件等因素可能导致工人工作中引发疾病、事故或其他健康损害的因素。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2024年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总计约____字。
目录一、制度背景和目的二、适用范围和参考依据三、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和管理3.1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原则3.2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3.3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流程3.4 职业危害风险管理措施四、职业危害监测与控制4.1 职业病危害监测4.2 职业危害控制五、职业危害应急管理六、职业危害数据统计和分析6.1 数据收集和统计6.2 数据分析和报表编制七、制度执行和审核7.1 制度执行7.2 制度审核和评估八、附则一、制度背景和目的1.1制度背景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职业危害对员工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建立和实施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成为迫切的需要。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三篇)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健康,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作岗位的员工。
第三条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四条公司将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危害监测,通过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第二章职业危害监测第五条公司将每年组织专业机构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监测,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六条职业危害监测内容包括对工作岗位的环境因素、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员工作业行为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第七条职业危害监测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职业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
第八条监测结果需要在公司内予以公开,并向员工进行解释说明,确保员工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职业危害有所了解。
第三章职业危害控制第九条公司将根据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
第十条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技术控制包括改变工艺设备、改变工作方式、降低职业危害物排放浓度等手段。
第十二条管理控制包括设置警示标志、制定操作规程、培训员工、加强安全监督等手段。
第十三条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用品、穿戴防护服装、定期体检等手段。
第十四条公司应确保职业危害控制设施的有效运行,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四章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第十五条公司将建立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
第十六条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定期对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七条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日常监测记录和档案,对每一项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和保存。
第十八条公司将定期进行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十九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管理规定和制度,并向员工进行培训。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范文1、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设专职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
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人员经资质认证合格的机构培训后,持证上岗。
3、监测仪器定期维修、检修、确保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4、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5、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地点、有人员作业地点都应纳入监测范围。
6、监测人员必须坚持____小时工作制,并认真填写公告栏及交接班记录。
7、监测项目及频次(1)瓦斯:采掘面每班每两时测定两次,硐室、矿井总回风巷每班测定____次,串联通风地点每班测定____次,临时停风点每天测定____次,密闭前每周测定____次;(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每____小时监测____次;(3)总粉尘定点短时间粉尘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小于6毫克/立方),井下每月测定____次,井上每月测定____次;(4)呼吸性粉尘定点短时间粉尘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小于3.5毫克/立方),每月测定____次;(5)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2.5毫克/立方),采掘面每____月测定____次,其他作业场所每____月测定____次。
每个采样工种分____个班次连续采样,____个班次内至少采集____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____个;(6)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毫克/立方)每____个月测定一次;8、监测结果应当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9、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1)、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职业卫生防治领导小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及时在宣传栏公布10、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的及时处理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范文(2)一、目的与应用范围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制度制定了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及评价的管理规定。
耐火材料企业之耐火材料企业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耐火材料企业之耐火材料企业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第一条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第二条适用范围员工在从事接触粉尘、高温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防治方针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这也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种类根据企业经营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二大类:4.1、粉尘的危害:原材料的搬运使用、配料,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4.2、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4.3、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动力机械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收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第五条防护措施(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5.1.1、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5.1.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5.1.3、现场在进行搬运、配料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5.1.4、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一、背景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接触有害因素而导致健康损害的危险。
职业危害的种类繁多,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和心理等多种危害因素。
长期接触职业危害会引起职业病,严重威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造成企业的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因此,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的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制订,旨在规范企业职业危害监测工作,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四、职责分工1.企业负责人:对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工作负总责,明确职业危害控制目标和职业危害日常监测计划,落实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
2.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职业危害日常监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组织职业危害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3.检测部门:负责职业危害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指导企业安排监测人员进行监测作业,编制职业危害监测报告并移交有关部门。
4.职业卫生监测人员:根据计划进行职业危害监测作业,按照规定操作,负责监测报表填写和交接工作。
五、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流程1.计划制定:安全生产部门制定职业危害日常监测计划,根据企业职业危害的情况制定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时段和地点,并制定安全措施。
2.监测准备:检测部门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安全生产部门确定监测人员,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监测人员的安全和科学。
3.监测实施:按照计划组织监测人员进行监测作业,根据监测方案进行操作,负责监测记录和样品采集,严格遵守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4.监测报告:监测部门负责监测报告的编制和整理,报告应包括监测结果和对监测结果的评价。
安全生产部门审核监测报告并及时汇报有关部门。
六、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措施1.完善监测设备: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测设备,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2.加强培训:企业应对监测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技能和职业安全意识,使其能够熟练地操作监测设备并掌握职业卫生技术。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一份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建议:
1. 目的和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内各岗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岗位从业人员。
2.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噪声、粉尘、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对员工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因素。
3.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责任人:
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监测。
4. 监测方法和频次:
选择适用的监测方法,如现场监测、采样分析等,并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监测频次。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
5.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数据处理:
监测数据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并进行分析,评估各项指标是否超过国家和行业标准,对超标的情况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6. 监测报告和通报:
通过监测报告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监测结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整改措施。
7.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
定期组织职业危害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方法。
8. 整改措施和监督:
对于监测发现的问题和超标情况,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跟踪监督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以上是一份某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大致内容,具体的制度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应注意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公司的合规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2.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
(1)行政部负责对职业病防治进行管理和员工安全体检工作。
(2)行政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行政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职能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
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一般规定
(1)各职能部门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职能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
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部门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各职能部门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或其它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6)各车间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7)各部门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5.职业病管理
(1)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由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项目合同医院初步诊断,报
公司安全环保部,由公司安全环保部报告市职业病防治所,由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诊断鉴定。
(2)当公司安全环保部接到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的结论定为职业病后,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
(3)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诊治终结,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职业病
的,应当由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予以确认。
6.保健食品
(1)保健食品费是针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营养需要,有助于增强抗毒害能力,
预防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一项劳动保护辅助措施。
(2)在设备、容器及通风不足的场所配合有害作业者,可与直接从事有害作业人员享受同等保健食品。
(3)保健食品费申请表由有害作业生产班组填写申报项目,经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环保部经理签字后,保健食品领用时由安全环保部门审批发放。
(4)暑期施工的防暑降温费标准参照公司行政部文件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