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休闲娱乐产业发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闲娱乐产业发展报告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娱乐正在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事务之余,以个性创造、精神享受为出发点,以身心放松、消遣娱乐为目标,采用各种娱乐、运动、社交等方式来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实现人的价值。娱乐已成为现代生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休闲、娱乐业作为人们缓解压力、进行精神诉求的重要渠道,已经席卷世界各地。本文通过对娱乐产业的一些资料收集,旨在分析该省娱乐产业发展现状、现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发展建议。
人类的每一种娱乐方式都是从特定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成熟的,而文化是有国界、民族、甚至区域之分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萌生、运行和发展于一个特定的地域时空中的。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特定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以及由之而来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等,这就构成了某种特有的文化。我国的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宽广而深邃,如燕文化的“慷慨悲歌”,三晋文化的务实豁达等等。这些异彩纷呈,各具涵的地域文化,使得各区域的人们在选择娱乐方式上都各有其特色。文化渊源已久,盆地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蜀文化。《汉书·地理志》载:“古蜀地域人文精神,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讥刺。”这一千古定论,正是古蜀先民们“师万物、法自然”,重“道”而不循儒家“纲常”、追求完美人性和自由的体现。所以巴蜀人的生活方式,也无处不体现出“道”的精髓。特别是那随处可见的茶楼与农家乐,是人休闲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人“”“驰”有度的生活方式。一盅盖碗茶,写尽了“动”“静”相谐、知“快”守“慢”、“”“驰”有度的微言大义。
一、省娱乐产业的宏观环境
(一)政策环境:娱乐业在发展文化产业大环境中迅速成长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下发后,我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全省形成经营收入达50亿元文化企业5户、10亿元文化企业20户、1亿元文化企业80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基本形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文化强省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产业综合实力领先西部、居全国先进行列。规划对全省文化产业进行了创新性布局。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了“集中发展区”和“特色发展区”,即依托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都市圈建设“集中发展区”,形成文化创意、物流、印务、动漫创意、网游研发、影视制作等产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川西民族文化、川南民俗文化、川中历史文化、川东北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区。在结构布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漫及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广告会展、文化用品及设备制造、其他文化服务产业等八大产业。
(二)经济环境:通过资源整合优化产业结合和投资环境
持续推进大集团带大产业战略,通过对出版发行、有线广电网络、电影、期刊资源的整合,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突出、抗风险能力增强的大型文化集团。一是推动出版发行资源整合。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重组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出版集团整体转制奠定了重组的体制基础,重组后新公司的机构框架和发展战略已经形成,启动了新公司章程制定、新公司预核名、股权转让(受让)预沟通等工作。重组后将大力推动新公司A股上市,力争经过3年努力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二是完成有线广电网络整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整合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资源组建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2010年1月,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全省200多个独立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经营主体有效整合,形成了一个经营主体。三是推进电影资源整合。将省电影公司和峨眉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频道资源进行整合,组建新的峨眉电影集团,实现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做强做大产业主体。四是推动期刊资源整合。党建期刊集团以非时政类9刊4报资产入股,文轩股份公司投入现金5000万元,发起组建了期刊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报刊容资源、发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资源的整合,创造了推动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的新模式。五是支持博瑞传播实现跨界整合。博瑞传播拆资4亿元收购梦工厂,从报业传媒发行广告业进入网络动漫游戏研发和运营领域,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所有制资源整合和发展转型。
投资方面,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居三次产业首位。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71亿元,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去年的4.5%下降到3.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691.4亿元,增长13.7%,增速慢于同期全社会投资0.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8.1%下降至38%;第三产业投资7182.3亿元,增长15.3%,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快1.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7.5%上升为58.2%,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投资1591.3亿元,增长34%
二、省娱乐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初步显现
面对灾后重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2009年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文化产业工作,以“抢先一拍,快人一步”的高新姿态认真抓好落实文化产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努力扩大项目的覆盖面,千方百计把文化产业项目涉及的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各个领域。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总收入超过800亿元,实现增加值302.83亿元,同比增长12.5%,占GDP的比重2.1%,对GDP的贡献率增长到2.8%。其中,演艺娱乐业,休闲娱乐业,旅游业,数字娱乐业均取得良好成绩。最典型的是数字娱乐产业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3位。娱乐产业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二)产业门类初步形成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省娱乐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演艺娱乐、休闲娱乐、传媒娱乐、数字娱乐为主体的娱乐产业结构。
1、演艺娱乐
截止2009年底,省文化艺术领域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5万余家,经营收入167.5亿元。其中:网络文化市场经营单位9000余家,经营收入103.2亿元;文化娱乐市场经营单位8348家,经营收入61.2亿元(2009年全省小改大、兼并、整合加快,歌舞、游艺娱乐场所实际总家数下降13%左右,但投资总面积比08年200万平方米增加约17万平米,增加约为11.7%);演出市场经营单位421家,新增投资5400万元,各种演出6000余场,收入1.6亿元,涉外涉港澳台演出800场;艺术品市场经营单位420余家,收入1.5亿元。音像经营单位7101家,收入约4.5亿元。
全省有国办文艺院团80余家,分布于全省21个市州及所属部分县、市。艺术种类比较丰富,川剧、曲艺、杂技、木偶、歌舞剧院等均建有专业院团,并实现了市场化运作。2006年,省川剧院以《变脸》、《巴山秀才》、《易胆大》等三大精品剧目为主打的拳头精品,在全国各地区上演三百余场,观众人数超过一百万人次。川剧《变脸》入选2003——2004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乐舞《大唐华章》获2005——2006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川剧《易胆大》入选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川剧《死水微澜》等11O多个优秀剧目获得级奖项210多个。省曲艺团一方面在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传统氛围的茶馆进行演出,另一方面创新曲艺节目演出方式,加入歌、舞、演、说、及现代舞美、灯光、音效等各种元素,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融合现代的配器方式,使古老的曲艺艺术更加充满活力。特别是音乐剧《金沙》的50O场上映更是将演出业推向了高潮。《金沙》是以21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金沙遗址为题材创作的文化旅游品牌剧目,它以音乐剧的形式和全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展示了金沙神秘浓厚的古蜀文化,是把金沙遗址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积极探索。藏、羌、彝民族歌舞别其一格,锅庄、弹唱、踢踏舞、口弦等歌舞技艺,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情,在全国享有盛誉,并在国际上也极具影响。还拥有多姿多彩的本土艺术样式,评书、谐剧、相书、清音、扬琴、金钱板等众多曲艺种类以其奇葩的演技和妙趣横生的乡土语言色彩成为巴蜀艺术舞台上的亮丽奇葩。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评估定级工作启动,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省已有民营演艺团体3000多家。德阳杂技团已成为拥有5个子公司和杂技表演团等不同类型表演团体的全国著名民营文艺演出团体,年演出达3000场以上,创下了全国民营表演团体演出总收入、总场次、观众总人数“三个最高”。全国首个农村演艺中心——龙城农民演艺中心在成立,每年演出超过15000场,观众超过150万人次,演出收入近3000万元。市禹羌文化发展公司推出情景歌舞剧《大北川》、博远羌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资打造的羌族乐舞史诗《羌风》、民族歌舞团推出的《天地吉祥》均是我省文艺创作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