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品社下册《觉醒的中国人民》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 北师大版
![小学五年级品社下册《觉醒的中国人民》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1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57092f844769eae009edad.png)
红军开始长征的人数
到达陕北以后的人数
同学们,先让我们来思考 一下,在广州有哪些街道, 公园。。。带有“中山”两 个字?
在广州有中山一路,中山医 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中 山大学各地以“中山”、“逸 仙”为名之公园或广场 ,各地 以“中山”、“逸仙”为名之 小学或中学 。。。
请同学们翻 开品社书第64 页,看看有关 孙中山的资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 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制定的具有 “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取 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 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 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 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 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 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2、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3、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 4、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5、顺天意,应潮流,合人情。 6、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 7、感化人最要紧的就是诚。 8、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当有能力为千万人服务时,就要为千万人 服务,当有能力为千百人服务时,就为千百人服务,只有能力为 一二人服务,就尽力为一二人服务。 9、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10、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毛泽东的抱负
• 还书时,他非常抱歉地对萧子璋说:
“对不起,我把你的书弄脏了。” 萧子 璋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书上的圈圈点点, 不仅没有责怪毛泽东,还赞叹不已。毛泽 东说:“中国也要这样的人物,我们每个 国民都应当努力。”不多久,他就给自己 起了“子任”这个笔名,决心以救国救民 为自己的崇高责任。
五年级下册品德课件-6.2觉醒的中国人 第1课时 天下为公 北师大版 (2份打包) PPT
![五年级下册品德课件-6.2觉醒的中国人 第1课时 天下为公 北师大版 (2份打包)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cf5763482fb4daa58d4bd3.png)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天下为公
了解孙中山
辛亥革命 改变习俗
一种痛叫做,我本可以,却没能坚持 。 雄心勃勃定下的目标,只要一星半点的 理由就 可以化 为泡影 。 实际上,恒心也是一种修为,是可以通 过对自 己的认 识和了 解去挖 掘培养 的。
1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意 愿有关 很多时候,不能坚持并不是因为我们不 能吃苦 ,只是 因为我 们做某 件事情 的意愿 不强。 我的体力和耐力都不好,长跑常常是忍 着头痛 恶心硬 撑到最 后。 因为这个原因,每次跑步前我都有很大 的心理 压力。 加上那 些立下 的瘦身 目标常 常不能 三两天 见效, 所以每 一次都 是心血 来潮地 开始, 虎头蛇 尾地结 束。 可最近这一年,我却很积极地把晨跑坚 持了下 来。 并不是突然间变坚强,而是因为一个特 别不起 眼的理 由:能 够一个 人呆一 会儿。 自从荣升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后,我经常 忙乱到 连上厕 所都觉 得是一 种奢侈 。 一大早,把没起床的孩子交给家人,换 上运动 鞋,在 空旷的 街道上 吹吹凉 风,吸 吸那尚 未被污 染的空 气,戴 上耳机 ,听几 首喜欢 的歌… … 尽管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这一切都 让我足 够迷恋 。 虽然我仍然会在跑出四五百米之后心跳 加快, 头疼, 手臂和 腿都酸 困地抬 不起来 。可对 我来说 ,只要 能出去 ,其他 都不是 什么大 事。 原先看起来无法克服的困难,现在只要 稍稍放 慢脚步 ,调整 呼吸, 不一会 儿便能 缓解了 。 坚持就是痛苦和心理需求博弈的过程。 如果痛 苦更明 显,坚 持就会 变得艰 难;如 果心理 需求更 胜,坚 持就只 是自我 成全的 必经之 路而已 。
新知讲解
播放视频《清朝末年老百姓的生活》
新知讲解
说说老百姓深受的双重压迫是什么?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e758536b4daa58da0114a75.png)
《品德与社会》教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小主人翁第一单元我是小小主人翁主题一:爱护集体荣誉第一课《感受集体的温暖》第二课《在集体中成长》第三课《展示集体的智慧》第四课《我为集体添光彩》主题二:学做集体小主人第一课《自主选举班委会》第二课:《每个同学的权利》第三课《大家都来参与》第四课《社区民主生活的启示》第五课《人民的代表》第七课《"法"在我身边》第五单元历史告诉我们主题一:从统一到鼎盛第一课《秦汉一统》《秦汉一统》第二课《唐朝盛世》主题二:野蛮与文明第一课《血与火的时代》第二课《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主题一:勿忘国耻第一课《罪恶的战争》第二课《走访遗迹看历史》第三课《屈辱的条约》主题二:觉醒的中国人民第一课《天下为公》第二课《五四运动》主题三:光辉的历程第一课《开天辟地》第二课《红旗飘飘》第三课《地球上的红飘带》主题四:黄河在怒吼第一课《在民族危亡的时刻》第二课《不要忘记》第三课《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第四课《伟大的胜利》主题五: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乘胜追击》第二课《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第三课《日出东方》第五单元历史告诉我们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全册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本学期的教学要求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让学生在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过程中,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有一定的分辨是非能力,学会怎样和别人沟通,努力成为一个诚实、勇敢、乐于助人的孩子。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意义,争当环保小卫士。
(三)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节目,从而懂得去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自己的父母和长辈。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五)学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充分让学生体验到成长中的快乐。
通过以上五点要求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品质道德,为以后德育教育打下基础。
重点:让学生明白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品德社会》五年级下册《天下为公》教学设计论文
![北师大版《品德社会》五年级下册《天下为公》教学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1894ddc1c708a1284a448c.png)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天下为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主题二《觉醒的中国人民》课题1《天下为公》。
教学目标:1、了解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崇敬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
2、理解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思想,奋发向上,争当新时代的小主人。
3、通过查找资料,学会搜集、分析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思想,奋发向上,争当新时代的小主人。
教具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剪辑《孙中山纪录片》部分录像,整理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课前调查了解纪念孙中山的地方,查找阅读孙中山的故事。
教学过程:活动一、视听大考验1、观看视频: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聊天,真开心!咱们先来玩个游戏——视听大考验。
(播放《孙中山纪录片》中天安门前的采访片段)请认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问题2、问题抢答:短片中,出现的巨幅画像是谁?他和哪个革命事件有关?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想问的吗?3、揭示课题:正如片中所说的,一个民族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引导人们前进的英雄人物。
今天我们就把时光倒回到一百年前,一起寻找孙中山的革命足迹,学习他“天下为公”的思想。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位历史人物,受世人所敬仰。
但在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孩子面前,他显得是那么陌生、遥远。
新课伊始,教师通过“视听大考验”这个游戏,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认真观看视频,了解孙中山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激发学生了解伟人的的兴趣。
同时借视频展示、问题抢答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与伟人的心里距离,让学生初“见”伟人便感受到伟人就在我们的身边。
活动二、探寻革命足迹(一)辛亥革命1、出示图标师:课前大家预习、调查了相关内容,谁知道辛亥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同学看,这是张时间刻度表,每一格代表十年。
今年是2011年(用红笔标出),如果让你在这表上标出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你行吗?2、标识位置师:他标得对吗?3、联系生活师: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人们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小学品德学科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A《天下为公》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学科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A《天下为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cf2918cc17552707220848.png)
《天下为公》教学设计之一一、课程标准解读《天下为公》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二《觉醒的中国人民》中的一个子课题。
本课体现课程标准内容主要有: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我是中国人第4点)。
二、教学文化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第六单元共有五个主题:勿忘国耻,觉醒的中国人民,光辉的历程,黄河在怒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学习《天下为公》这一内容前,学生已经知道西方殖民者用鸦片敲开中国的大门,知道帝国主义对中国野蛮侵略的史实,使祖国遭受欺凌和蒙受耻辱,并了解中国人民抵抗侵略斗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在学生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后,通过调查、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学习《天下为公》,让学生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崇敬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三、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共有五个主题:勿忘国耻,觉醒的中国人民,光辉的历程,黄河在怒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天下为公》是主题二《觉醒的中国人民》中的第一个子课题。
《勿忘国耻》这一主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西方殖民者用鸦片敲开中国的大门,知道帝国主义对中国野蛮侵略的史实,使祖国遭受欺凌和蒙受耻辱,并了解中国人民抵抗侵略斗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22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22](https://img.taocdn.com/s3/m/8dcab44af242336c1fb95e19.png)
作用
1911年 武昌起义 推翻清王朝 10月10日 (辛亥革命)
意义
结束2000多年的 封建统治
废旧 除新 废磕头礼 行鞠躬礼 废拱手礼 行握手礼 大力开办学堂 妇女可以进入学堂
寄语: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2觉醒的中国人民》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天下为公
我爱思考:
1孙中山先生出生在哪?香山县为 什么改为中山市?
2孙中山先生认为怎样才能挽救中 国?
3孙中山先生分别在什么时候成立 什么组织?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武昌起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1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1](https://img.taocdn.com/s3/m/1dd810c0aef8941ea66e051d.png)
•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 • 2.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后,1912年1月,英、法、美、日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 3.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 • 4、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有20个省,150个城市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帝爱国斗争运动。
在我国的文化史上那些诗人、文学家是不可缺少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千古绝句;孟郊的《游子吟》 歌颂了伟大的母亲;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还有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称 为‘史家绝唱,无韵之离骚’;孙武的《孙子兵法》是古典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孔子写的《礼记》是中国古代一 部分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我们国家从1912年开始使用公元 纪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 历”
• 南京临时政府发令,男子一律剪掉作为 清王朝臣民象征的辫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我国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大家的心中有一段忘不掉的经历。抗 日战争、虎门销烟、九.一八、七.七事变多历历在目。但我国的历史也有光辉璀璨的一面。
•
•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 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 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
1901年《辛丑条约》 年息4厘,本息合计白银9.8亿 两……
当时清政府一年的收入约8000万两白银
请你算一算,要还清《辛丑条约》9.8亿两的债务,每个中国人要负 担多少? 提示:当时中国有4.5亿人口。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向人民英雄致敬之二觉醒的中国人民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向人民英雄致敬之二觉醒的中国人民](https://img.taocdn.com/s3/m/2b078c08f18583d04964594c.png)
主题二觉醒的中国人民课题1.天下为公教学目标1.了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崇敬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等历史事实比较清楚。
可以在教科书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准备一些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作为教学的补充。
1.导入。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疯狂侵略和一系列丧权辱国屈辱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国力越来越衰败。
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许多仁人志士苦苦追寻救国之路,但大多以失败告终。
但有一位革命者从来没有气馁,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最终领导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2.阅读与讲授。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页的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无数革命志士献出了生命,他们的事迹不仅仅是历史,而且鼓舞着无数的后人。
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民主革命英烈的事迹,如陆皓东、鉴湖女侠秋瑾、林觉民等。
3.教师讲述:“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和武昌的新军在湖北武昌发动了起义,取得了胜利,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1911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做‘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到南京开会,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并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教师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武昌起义图”。
4.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64页的课文和图片,并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孙中山先生题词的“天下为公”的含义;建立民国以后,废除了哪些封建传统,开创了哪些新的社会风气;除了教科书上呈现的内容以外,还知道哪些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8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8](https://img.taocdn.com/s3/m/f4ca30fe89eb172dec63b71f.png)
救中国,必须推翻这个腐朽的清王 朝。从此,孙中山坚定地走上了革 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 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其革命目标: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1905年,在孙中山的推动下, 联合在日本东京的其他革命团体, 组成中国同盟会。 其革命宗 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 民国,平均地权。
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外国侵略者 的残暴,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外国侵略者 的残暴,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90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悲惨的景象:帝国主义列强 耀武扬威地占领着我们的首都和战略要地,贪婪而蛮横 地掠夺着中国的财富,统治着中国的是一个封建专制、 腐败软弱的满清政府。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
作业布置:
1、课后搜集关于孙中山的小故事, 准备与同学交流。 2、预习下一节的内容:五四运动。
他在十九世纪末领导了推翻清朝专 制统治的斗争。辛亥革命以后,在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晚年采取“联俄、联 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
党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联盟。
1866年,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 家。少年时,他在夏威夷度过,青年时,在广州和香港学 习、行医,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西方文明。
1、什么是辛亥革命? 2、为什么每年的国庆节,在天安门广 场要树立孙中山像? 3、我国从哪一年开始使用“公元纪 年?”即“公历年”。 4、废除了哪些你知道的封建陋俗, 开创了哪些新风气?
1、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2、1905年,孙中山又联合其他革命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3、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 4、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 5、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帝被迫宣布退位,腐朽的清王朝终于被推翻了。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10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10](https://img.taocdn.com/s3/m/47e13aeeb14e852458fb5768.png)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六向人民英雄致敬《2觉醒的中国人民》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崇敬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3,学习搜集,处理和利用资料,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表达能力。
2教学重点:
了解孙中山的英雄事迹,振奋民族意识,树立爱国志向。
理解“天下为公”的意思
3教学难点:
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体验和感受孙中山等革命前辈强烈的民族精神
4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视频。
5教学时间:一课时
6前置作业:
1、阅读思考:阅读第64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从中提取信息,并写下。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604a10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c.png)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shèhuì)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编写是在1~4年级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祖国与世界的场景中去,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rónghé),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
二、学生(xué sheng)分析1.学生(xué sheng)知识能力基础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zìwǒ)、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2.个别差异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3.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容易出现的错误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1. 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2.乐于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掌握的史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四、教学(jiāo xué)措施自主选择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方法、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生活求证(qiúzhèng)教学方法、应用探索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方法等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zhùzhòng)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便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42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42](https://img.taocdn.com/s3/m/9aa93b0f67ec102de3bd892a.png)
潮州黄冈起义 而败。
1907年 5月命余丑起义于潮州黄冈,历六日
安庆起义 败殉难。
1907年 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后失
七女湖起义 1907年 9月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今 惠州市汝湖镇), 十余日后起义失败。 镇南关起义 1907年 12月 黄明堂受命在镇南关起义,孙中山亲临指挥。
防城起义 1907年 9月王和顺受命在钦州王光山起义。 钦州、廉州起义 1908年 3月27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 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武昌起义浮雕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在中国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辛亥 十一月十三日),孙 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 中华民国大总统。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又为百姓 做了什么实事?
破除“缠足”这一陋习,使广大妇女的 身心受到保护.
民国时期的服装一方面具有稳定性,民国后 期仍有穿清代服装的;另一方面具有变异性, 如男子服装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 装逐渐过渡的趋向,女子服装出现了日益华 丽和普及旗袍的趋向。
由于西式建筑的影响,民国时期的住宅进一步明显。 不过真正能够建造并住上西式高级住宅的一般只限 于城镇中汉族的上层人士,而一般人的住宅条件仍 很简陋。居住与服饰、饮食、交通相比,由于受经 济条件的制约,其变迁的程度要小得多。普通人可 以有一套西服,可以品尝若干次西式饮食,也可以 乘坐新式电车,但决无能力修筑一所新式住宅。
(请阅读课本P65,在书上划横线做记号)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除旧布新的政令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强调:“扫除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b628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7.png)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的觉醒和奋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富强和而进行的各种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和深化他们的认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的觉醒和奋斗,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斗历程。
2.难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关键知识点进行讲解和阐述。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评价。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准备《觉醒的中国人民》的教材和课件。
2.历史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以便进行分析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觉醒?为什么说中国人民觉醒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觉醒的中国人民》。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的觉醒和奋斗历程,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了解中国人民觉醒的原因和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3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3](https://img.taocdn.com/s3/m/fc8e881a2f60ddccdb38a01c.png)
武昌起义意义
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 (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 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 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 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 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 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 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起义。
1 9 11 年 - 发 动 辛 亥 革 命 , 推 翻 清 王 朝 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兴师讨袁 1914年-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
孙中山的《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 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 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 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 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 略》、《建国大纲》、《三民主 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 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 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 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 是所至嘱!”
中山陵
孙中山旧居
人民英雄纪念碑中武昌起义浮雕。武昌起义 吹响了推翻清王朝的号角。
剪掉了清朝象征的辫子
永 远 缅 怀 孙 中 山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 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 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 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
主义
孙中山革命事件时间表
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 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 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 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 里程碑意义。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 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9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9](https://img.taocdn.com/s3/m/86d8c852af1ffc4fff47ac1f.png)
中山大学:简称“中大”, 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 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一所国 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 合性大学。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 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是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和华侨之乡的 美誉。
中国南极中山站简称中 山站,建立于1989年2 月26日,是中国第二 个南极考察站。经过 20多年的扩建,建筑 面积达到5800平方米。
阅读64页并思考:
1、孙中山曾创立了哪些革命组织?革命目标是什么?从革命目标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 1905年,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阅读65页思考:
辛亥革命的时间?意义?
国内外为纪念孙中山先 生而建立的中山公园有 几十处,其中著名的有 青岛中山公园,北京中 山公园,武汉中山公园 等。
南京中山路
厦门中山路
看了鸦片战争 后的中国时局 图,你有什么 感受?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 —1925年3月12日),名文, 号逸仙。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 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 民家庭。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 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 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 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 主义的倡导者,1925年3月12 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 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 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 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 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 党人和武昌新军在湖北武 昌发动起义,得到了全国 各地的响应,取得了胜利, 清王朝的势力迅速土崩瓦 解。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 辛亥年,所以武昌起义又 被称为“辛亥革命” 。 意义:1、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 课件PPTA017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觉醒的中国人民 课件PPTA017](https://img.taocdn.com/s3/m/b5935e2a336c1eb91b375d4c.png)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封建统治宣告结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 蒙古、西藏、青海。 (注:新疆省在二十 二行省里面) ……
我们国家从1912年开 始使用公元纪年,也就是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历” 。
1911年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人们把 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初的全国性革命 活动称为辛亥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大事记
1911年 辛亥革命
清末的外忧内患
武昌起义
中国同盟会革命宗旨
驱除鞑(dá)虏(lǔ)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 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 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我们的民族强大起来了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新气象!
中华民国新政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 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国家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你知道有哪些吗?
中华民国新政
厉害了我的国
①
清朝 ②
清朝
③ 民国
④
⑤ 民国
⑥
清朝民国⑦ 清Fra bibliotek ⑧民国
角色扮演 理解伟人
天安门广场的中山像
天下为公 我爱我国
我们用怎样的行为爱国?
中国人的败类
中国人的败类!
小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2觉醒的中国人民》 类型:获奖课件PPT
天下为公
第六单元 主题二《觉醒的中国人民》 课题1《天下为公》
你想到什么?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说课稿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f7056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07.png)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觉醒的中国人民》(天下为公)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中国人民抗争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爱国情怀的认知也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认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中国人民抗争史的思考,导入新课《觉醒的中国人民》。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国人民抗争精神的表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情怀。
4.情境教学: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
北师大版道德与社会五下天下为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社会五下天下为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f0b7c85f0e7cd1852536c4.png)
《天下为公》教学策划之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明白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卑劣的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
门,我国在那场罪恶战争中所蒙受的欺凌和耻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了解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崇拜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
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重点:一、了解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
二、明白铭刻历史是咱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难点:学生爱国情感培育与落实。
教学预备:教学课件、搜集并阅读相关的资料。
【教学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了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崇敬革命先辈,振奋民族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教学过程:
1.中国向何处去:“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疯狂侵略和一系列丧权辱国屈辱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国力越来越衰败。
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许多仁人志士苦苦追寻救国之路,但大多以失败告终。
但有一位革命者从来没有气馁,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最终领导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
2.阅读教科书第64页的图片和文字,了解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无数革命志士献出了生命,他们的事迹不仅仅是历史,而且鼓舞着无数的后人,如陆皓东、鉴湖女侠秋瑾、林觉民等。
3.请铭记历史:“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和武昌的新军在湖北武昌发动了起义,取得了胜利,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1911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做…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到南京开会,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并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请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武昌起义图”。
4.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64页的课文和图片,讨论:
⑴、孙中山先生题词的“天下为公”的含义;
⑵、建立民国以后,废除了哪些封建传统,开创了哪些新的社会风气;除了教科书上呈现的内容以外,还知道哪些内容。
(例如:废除磕头礼,改行鞠躬礼;废除拱手礼,改行握手礼;大力开办学堂;解放妇女,妇女可以进入学堂读书受教育,可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废除缠足等。
)
⑶、66页最下面的图片中,哪些展现了清朝时期的风貌,哪些展现了民国时期的风貌?
5.小组展示:
⑴、孙中山先生题词的“天下为公”的含义是什么?
⑵、建立民国以后,废除了哪些封建传统,开创了哪些新的社会风气?除了教科书上呈现的内容以外,还知道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