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剩女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剩女篇
华图交流群20703782
八零后剩女公务员:所谓“标签”不过是浮云。
我应该算是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又到机关工作的“三门公务员”吧?不知不觉已经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了一年半,回想起来有很多感受。
2008年冬天我参加了09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十分意外的进到了一个部委岗位面试阶段,那次对我来说是挺特别的经历,我在二面被刷下来,局长、副局长以及我所报考的处的处长和我谈话,但总体感觉我的专业并不是很适合那个岗位。
那天北京下了雨夹雪,回家后我放声痛哭(想想还挺丢人的)。
原因并不是我被刷下来,而是我的专业被认为不适合他们的岗位。
我念的专业属于社科类的一个冷僻专业,到了研究生阶段,依然冷僻,导致工作并不好找。
09年夏天我通过不限专业的岗位招考,被录取到现任的工作单位,过程还是比较激烈的。
机关事务和专业的关系并不紧密
尽管表面看起来,我的两次考试,或成或败,都和我的专业关系不大,但是我认为,一个人想走的更远一点,专业很重要,我从不看轻我的所学,也许它并不比一些技术性强、应用性强的专业能在录取岗位时起到强有力的筛选作用或者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仍然认为我的专业对我看待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是有独特帮助的。
而且恰恰是我工作后,更加意识到这一点,愿意去学习更多以前并没有深入学习的书籍,愿意去做这种长久的准备。
社会上流行一种观点,说学历和专业只是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我想这句话有其一定的道理却忘了二者仍是日后的立足点和垫脚砖吧。
由专业引发的接下来的问题,那就是岗位的匹配度啦。
其实机关事务绝大部分和专业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紧密,不过我的工作中有一部分和专业有着不小的内在联系,尽管这对我的工作帮助短期看来效用不大,但是我愿意找到这个关联点,促进我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准备。
同时,我的业务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我根本不熟悉的,也没有专长。
刚到单位工作时,更像是个打杂的,工作更多是在接打电话、收发传真、拟定文件和各类报告材料。
事多且杂,一时难以摸清头绪。
不过我遇到了一个好的同事,刚来时带我熟悉业务,也遇到了很好的科长,言传身教工作中的很多方法和细节。
他说机关工作主要是三件事:办会,办事,办文。
办会涉及到工作的安排部署,整个会议的组织统筹,机关很多事务都是通过会议形式进行上传下达的;办事,涉及到业务工作,也涉及和各个有关科室、部门的沟通协作,为了一件事也许要做很多忙先忙后看不见的工作;办文,就是文字水平,一年半来,我的文字水平上升的还是很有限。
我看到贵网站的公务员专栏几篇文章,多少都提到了喝酒的问题。
可能我所在的是市级单位,这个情况几乎没有。
平时酒桌上的机会也很少,喝酒时本地有习俗要转圈,也就是点到即止,当然,如果酒量很好,在酒场上很能活跃气氛的,当然更好,领导更喜欢,但是你不喝多少,也没什么不可以。
无非是更加木讷罢啦。
大部分公务员的生活并不宽裕
社会上对公务员有着民众自己的刻板印象,作为庞大的公务员系统,其实里面也是严苛的科层制。
也许这种刻板印象是来自于基层单位中的领导层做派和到机关办事遇到的一些不理解现象导致的。
其实,现在总体的趋势是对公务员管理更加规范严格,都在探索各种规范制度进行管理,比如我们,上下班工作纪律很严,有十多个市里的暗访组,不仅带着摄像机去偷偷巡查,而且还从机关的检查扩大到对事业单位的检查。
行政服务大厅实行监控和刷卡上班制度,管理的更加严格。
网上的几个连线政府和热点论坛,都要求遇到和自己单位业务相关的投诉或者帖子要在要求时间内进行答复,政府督查组随时督查。
作为我,仅仅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基层公务员”而已。
而独自在外地工作,放大了这种“底层”感啦。
公务员的工作听起来挺光鲜,但是收入水平在本地属于中等,大部分的公务人员其实生活并不宽裕。
近几年考公热主要是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大家看中了公务员的“铁饭碗”,但是随着公务员管理体制的改革,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聘任制”呢?何况不管变不变,对公务员的管理只会越来越公开透明严格,不会有喝茶报纸那么清闲的工作。
以职业的态度对待这份工作
很多人看待公务员这个工作,更多的是看到这个工作背后所代表和行使的公权力。
其实这份公权力,不仅和职务相关,也和部门相关。
其实公务员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只是一种职业,只是一个选择。
尽管有些人是或多或少抱着出人头地的想法进入到公务员的队伍,但是能够“出人头地”的总归是少数。
更多的时候,每天要面对的都是繁杂琐碎的体制内按部就班的工作内容。
这份工作刺激和成就感都不会特别的大,工作很多时候也不是那么的有意义,但是为了机关的运行,它有一套繁杂的步骤程序。
就我来说,每天面对的工作更多是需要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
我以前是挺随性甚至有点马大哈的性格,但是到了工作中,你的同事,你的上级,对待工作的态度,你就不自觉就知道不敢大意了。
我以前是个脾气并不怎么好的人,到了单位,人人说我笑眯眯,我并不是脾气有了多么大的改善,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以职业的态度对待这份工作。
要说对工作没抱怨,是假的。
我一个人孤身在外,生活上确实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所以我其实还是想考回我家那边的城市。
尽管现在的工作、职务都有了,都不错,但是总觉得并不是那么的值得。
同样是要做公务员,同样是差不多的工资,我为什么不去父母身边,朋友身边呢?我一个人在这里,图什么呢?如果以后结婚,我对这边的付出就更多了,我心中并不怎么情愿。
这就涉及到下面一个问题了。
我们同样面临“剩女问题”
现在逢进必考,直接导致的是我市考过来的未婚大龄女青年越来越多(笑),我们同样面临“剩女问题”,很荣幸终于赶上了一回时髦,而且我越来越觉得剩女问题是个空前绝后的问题——比我们年纪大的,现在早就有孩子了。
比我们年纪小的,思想上却早熟沉稳,现在也都稳定的差不多了。
带着80后这个时代标签(甚至社会上也有不少刻板印象,只不过随着90后的成长而转移了社会关注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80-85),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确实千娇百宠,自己过惯了,并不习惯对别人的付出,对家庭和友谊的依赖度较高,但是在择偶方面,性格上有些先天不足。
或者过于计较,或者过于在乎自己的感受。
都没有说特别自然的在工作后立马融入到这个社会,而愿意保存更多自我的东西,哪怕这个自我幼稚并且别扭而固执。
如果只是一份工作,我得到了,但是要和这份工作、这份职业相处几十年,我觉得还有很多我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把业务拿得起放得的下,在同批的青年当中如何突出重围,如何界定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如何安排我的时间,安排好我的生活,如何照顾好自己的父母,这些问题一个个的摆在眼前,真觉得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好像是太久以前了。
国考失利时我安慰自己说,这只是一个选择,我手中握有选择的权利。
现在,我拥有这份不好不坏的工作,我手中仍然握有选择的权利——如何对待我的工作。
其实生活只是选择,在公务员这个圈子里的时候,也许评先评正科评正县是一种圈子内的优势资源争夺,可是跳开圈子,正科正县只是个别人也许根本不在乎的代号。
无论哪种职业,都会有竞争,都会有资源争夺,想开了就没什么,只是我们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可以这样选择,也可以那样选择的一条道路。
拥有平常心谈何容易
当然,这么说未免过于轻松,但是在机关工作,我觉得大家人人都有上进心,但是机会却未必那么多。
我的科长已经提科长快十年了,工作业务,办事办文,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由于各方面原因加上机会不好吧,现在还没提上去。
这样的例子很多。
平常心谈何容易。
我见过不少机关里的老科长,说起来机关的门道如数家珍,但是干起来工作推三阻四,摆谱拿架子,真是没有必要。
如果被体制异化,确实令人叹息。
在我所在的城市,因为是三线城市,本地社会色彩较为浓厚,机关工作更像是以前的大集体,大家朝夕相处,彼此几乎知根知底,缺乏隐私和自由度,生活同质化较高,比较的心理也比较重。
不是那种松散型的职业,做好自己这一摊就可以不管不顾不面对人。
面对人,和人打交道,是机关真难以避免的工作常态。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交流少了,所以竞争多了。
其实在哪里,都是一般人居多,特别好或者特别差劲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和大家都沟通好,可真是不容易的课题。
所以想清自己想要什么挺重要的吧。
今年我和一个也在当地做选调生的同学聊天,他和我同年入职,他对待工作的一些观点我不认同,但是我惊讶于他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一整套他自己的理论和规划。
我觉得我落后了。
很多问题不想清楚就永远卡在那,难以逃避。
08年失败,我自己的分析并非是因为专业的问题,而是因为我表现的不够专业,不是有备而来,势在必得。
因为那个时候我的状态,并不是对那份工作很有准备的状态。
其实两年过去了,这个问题我并没有完全的解决,我对这份工作还是有很多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不过对我来说,我喜欢这份稳定,但不甘心被这份稳定代表的琐屑淹没。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只要有合适机会,我就考回家乡做公务员。
如果没有机会,我就在这里把自己生活经营好,
安排好八小时之外自己的人生。
公务员,剩女,八零后,这些都是浮云。
生活里的苦涩或者甜蜜都只有自己最清楚,何必那么在乎神马代号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恰恰是自己不够自信和强大的表现。
也许现在生活还有一些艰难的地方,但正是这些能让自己逐渐逐渐不那么幼稚的体验吧。
那一年去北京,我对国旗在心中立下过誓言,希望自己能够回报社会。
这份心是真的。
(某三线城市副科级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