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世界经济全球化》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设计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设计1
10.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视频,展示世界经济紧密联系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思考。
2.提出问题:视频中展示了哪些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2.设计一份手抄报,以“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发展”为主题,展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成果和挑战。要求布局合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3.结合实际生活,采访一位企业家或外贸从业者,了解他们眼中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将采访内容整理成一篇访谈录,字数不少于500字。
4.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经济全球化知识,自选一个角度,如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研究性学习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2.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经济全球化现象;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成果和挑战。
(二)教学设想
针对教学重难点,特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表现。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例如,探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等。
3.教学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程,适时给予引导和解答。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
2.教学目标:检验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讨论。
4.练习题示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设计(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设计(5页)
6.结合时事,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如中美贸易战、英国脱欧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关注现实的意识。
7.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小论文,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思考深度。
8.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中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其深层次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认识尚不全面。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1.知识储备: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对世界经济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的知识尚不系统。
2.思维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辩证思考能力,但分析全球经济问题时,可能缺乏全面、深入的见解。
1.作业要求原创,切勿抄袭,做到学以致用。
2.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前。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论述逻辑和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查阅资料、开展实地调查,以提高作业质量。
2.增强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信心,了解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在国际竞争中寻求合作,共同发展。
4.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理性看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弊,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培养其国际视野、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掌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学会从国际视野分析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设计
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c.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3.阐述导入新课的意义: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了解其发展历程、影响和趋势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2.讲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到现代全球化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全球化的历史背景。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动力和趋势,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向学生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影响。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国际贸易争端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全球经济现象的图片和数据,如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布、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等,引发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关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通过学生回答,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认知水平。
2.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密切关系,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发展利益的使命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秀教案(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秀教案(5页)

课题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了解从“GATT 到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化,经济全球化对扬州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通过了解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来的,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与削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2、形成、发展:(1)1946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接受美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建议,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标要求】: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要求来阐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造成的影响,介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共用一个规则: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最后说明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教材还通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以及图片等提供了一些详细资料,教学中可以利用资料和图表,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本课教学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原因和影响,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2)了解世贸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其在全球化中的作用;(3)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认识其作用;(4)通过收集资料、阅读材料,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收集和展示资料,阅读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进而了解全球化趋势的原因和表现;(2)通过辩论活动,辅之以相关的历史材料解析,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3)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理解中国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2)引导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评价;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秀教案(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秀教案(5页)

课题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了解从“GATT 到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化,经济全球化对扬州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通过了解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来的,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与削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2、形成、发展:(1)1946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接受美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建议,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和主要表现。

(3)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过程。

(2)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应对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认知,增强国际视野。

(2)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发展的利弊,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和主要表现。

(3)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过程。

(2)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应对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和主要表现。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影响的案例,如外贸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

(2)学生分析案例,思考我国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深入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某一行业的影响,并在下一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内容有:1.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政治的影响;3.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秀教学案例(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秀教学案例(5页)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发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形式,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特点和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全球化现象。
5.教学策略:本节课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得本节课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经济全球化,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影响。同时,我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视频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特点,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
3.小组合作:本节课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品质和能力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复杂的经济现象感到困惑。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影响,特别是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掌握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基本知识。
6.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有关全球化的书籍、文章,拓宽知识视野。要求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分享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3.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提高学生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的应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实际,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针对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视频观看: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全球化的影响。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利与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8.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8.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设计
【新课内容】
1.全球化的定义与成因
(1)定义: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的过程。
(2)成因:科技发展、交通运输便捷、信息传播迅速、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等。
2.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早期全球化:15世纪末至18世纪末,以欧洲为中心,以殖民扩张为主要特征。
(1)挑战:贫富差距扩大、文化冲突、资源环境压力等。
(2)机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国际合作等。
【课堂小结】
【作业】
1.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参与全球化的优势和劣势。
2. �搜索相关资料,了解近年来全球化的热点事件,分析其影响。
【课后反思】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内容设计等方面,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球化。
2.教学策略:
(1)针对重点内容,设计梯度性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全球化。
(2)针对难点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全球化的复杂性。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辨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教师分别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市场等方面,阐述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b.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c.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1
-通过学习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角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这一章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背景,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对全球化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影响及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等方面可能认识不够深入。
-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现象。
-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全球化的影响。
3.组织课堂Leabharlann 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研究。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观点,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心态,正确认识全球化。
-重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全球化发展的时间线索,理解全球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
2.分析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及我国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
-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3.掌握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国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现实问题意识,使他们能够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
5.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研究性学习任务,如让学生撰写全球化影响的小论文、制作相关主题的手抄报等,巩固课堂所学。
-组织课后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战略。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学科领域:历史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培养学生从多元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其对各国的影响。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各国国旗,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引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3. 课堂讲解:a.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起源: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贸易往来、殖民扩张到20世纪末期的信息技术发展等。

b.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分析全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如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市场等。

c.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讨论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看法,以及全球化对身边生活的影响。

5. 案例分析:以中国为例,分析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三、课后作业2. 布置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全球化影响的认识。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拓展1. 结合时事:让学生关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如贸易战、全球化困境等,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经济全球化世界》教案7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经济全球化世界》教案7人民版必修2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兴旺国家、开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开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理解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政策,激发学生为建设好祖国而发奋努力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广阔开展中国家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1、读图〔教材89页图〕,找出世界上兴旺国家、开展中国家主要分布的地区。

兴旺国家:所谓北方;主要是指欧洲的一些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

大多分布于北半球,面积约占世界的40%、人口占世界的25%。

开展中国家:所谓南方;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面积约占世界的60%、人口占世界的75%。

、兴旺国家、开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兴旺国家开展中国家人均收入高、经济兴旺低、经济相对落后输出技术、资金、工业产品等原料、燃料、劳动力等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核心地位边缘地位经济活动的扩散过经济核心首先出现在西欧,通过掠夺和殖民逐步扩程散,局部地区国家参加核心地区,亚非拉变成边缘地区。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读图〔教材90页图〕,指出麦道飞机零部件供应的国家所分布的地区。

答:北美、欧洲、东亚〔日、韩〕、拉美〔巴西〕等〔回忆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分布图〕通过以上说明一个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不再局限在一个地方,而是通过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共同完成。

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空前密切,技术、资本、人员、效劳的跨国界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世界大市场,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首先是科技的进步——科技具有世界性,最早实现全球化。

①促进了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使产品能够大量生产和销售②改进了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历史: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人民版必修2)高一

历史: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人民版必修2)高一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程标准】(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等,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通过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重难点突破】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难点: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认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一、突破国家的界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西欧国家实力削弱。

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2.目的:直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根本: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确立:1944年7月4,内容:(1)国际货币制度(基本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国以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美国财政部长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转绕着美元转。

高一历史世界经济全球化教案优秀范文

高一历史世界经济全球化教案优秀范文

高一历史世界经济全球化教案优秀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与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高一历史世界经济全球化教案优秀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概念,世贸组织的建立,中国的入世;理解经济全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民族复兴意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顺应全球化趋势的潮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三、教材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讨论等教学方法。

本课首先叙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着重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其后,教材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来阐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

最后,教材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说明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本课应弄清以下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皮尔瑞纳先生的一天。

住在美国东部的皮尔瑞纳先生一天的生活。

早晨,他是被索尼闹钟叫醒的。

半导体广播的是中东危机。

他考虑这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是应该买辆德国的小汽车呢,还是买辆日本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案-24_世界经济的全球化_教学设计_教案_4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案-24_世界经济的全球化_教学设计_教案_4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应对全球化,关键在自己。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努力奋斗的志向。

分析我们的挑战,增强学生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2.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应对全球化,关键在自己。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努力奋斗的志向。

分析我们的挑战,增强学生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播放中国商务部在全世界投放的广告《中国制造》学生展示后,展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加强对全球化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出示史料“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

”出示《WTO的由来》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全球化的表现,分析在全球范围内布置生产的原因、目的展示苹果部分疑似供应商分布图苹果(iphone)生产分工分布表和苹果利润分布图展示《为苹果承担组装业务的富士康因连续加班压力过大出现23跳的悲剧》的漫画和苹果在华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引导学生分析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思维导图本课知识体系学生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制造》,概述“中国制造”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小组通过提前制作好的ppt,展示身边的经济全球化。

学生回忆、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依据材料思考分析90年代以前仅仅是“半球化”而不是“全球化”的原因,加深学生对两极格局结束和世界各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全球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理解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能力目标运用大量的文字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归纳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学手段】投影仪、挂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

讲授新课: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及其分布(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类型。

其差异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向发展中国输出产品、资本和技术,在上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技术相对落后,人均收入低,向发达国家提供原料和燃料,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处于边缘。

说明:①核心和边缘反映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

核心指经济发达、工资高、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剥削其他国家和地区;边缘国家则经济落后,技术简陋,生产单一,经济上遭受先进地区的剥削。

②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分异。

大致可分为三类:A高收入的石油出国,如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东南亚的文莱等,人口少,人均财富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B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的新加坡、韩国、我国的台湾、拉丁美洲的巴西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10000美元;C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在1000美元以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发达国家即所谓的北方,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美国、加拿大)以及部分亚洲国家(日本)和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此外还包括非洲的南非。

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的南方。

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注意:世界经济格局以南北两类国家为代表,这种发达国家集中在北部,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部的世界经济事实状分布现象(或称空间格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不平衡则表现为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2、世界经济核心和边缘格局的形成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西欧。

15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人开始对掠夺和殖民扩张,欧洲经济开始向外扩散。

欧洲人的经济活动逐步扩大到拉丁美洲、非洲、北美、印度、东亚、大洋洲,到20世纪扩展到全球,形成一个欧洲人的世界经济。

在欧洲经济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也加入核心地区。

在欧洲经济向外扩散的过程中,拉美、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相继变成边缘地区。

注意:(1)世界经济核心和边缘地区的形成过程,实质就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外进行掠夺和殖民扩张的结果。

(2)当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经济发达国家为核心和以发展中国家为边缘的特征,是欧洲经济活动向外扩用的结果,其实质是长期的武力征服、殖民掠夺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在经济上处于剥削和不平等的地位,经济相对落后。

(3)第一次技术革命后世界经济的核心在欧洲;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扩大到北美;第三次技术革命扩大到日本。

在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过程中,世界经济活动的范围在扩大,核心区在扩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核心区,亚洲、拉美、非洲等边缘区。

由此可见,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思考:当今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的南北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殖民侵略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洋洋而来,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洪流更加汹涌,全球市场化、全球信息化、生产全球化和国际资本迅速流动这四大特征将表现得更加充分。

说明:(1)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蓬勃发展,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国家离开了国际市场,都将寸步难行。

因此,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世界大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2)我国实际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既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申请加入WTO,目的就是为了进入世界大市场,加快经济发展。

(2)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具体来说,当前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以下几个:①高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②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边界控制减弱,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保障;③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④企业经营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材重点介绍了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两个因素。

2、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科学技术最具世界性,也最早实现全球化。

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使产品能够大量生产和销售。

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品市场范围,使产品和服务能迅速在全球普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来占领的市场。

这些都说明,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2)改进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3、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上或更多国家内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的企业。

跨国公司作为世界性生产的基本组织方式,不仅有相当大的能力左右一些产品在全球的生产和销售,而且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跨国公司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加速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的国家出售产品,较好地实现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2)促进技术的空间扩散。

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知识产品的内部化,解决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交易费用昂贵的问题,促进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3)扩大贸易量,提高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

例如,在拉美地区,90%的小麦和玉米贸易、85%的咖啡贸易、80%的茶叶贸易、60%的糖料贸易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在美国,80%以上的进出口额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跨国公司还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

(4)促进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和融合。

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也迫使东道国政府关注别国经济政策,以求得吸引对外直接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上的优势。

注意: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的经营方式,促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带动了相对落后地区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但是跨国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可能压制地区竞争,形成世界性垄断,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甚至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政府行为产生影响,冲击该国的国民经济。

思考: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其优势有哪些?(其优势在于它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实行高度科学的经营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1、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优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能够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例如:一半以上的世界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全球直接对外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活动及其地理分布,也相对集中在这里。

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

据统计,近几年美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40%,说明美国越来越依靠对外经济来维持本国的繁荣。

2、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和机遇(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有利于吸引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应积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由于比较弱小,在世界贸易中是相对被动的一方,经济全球论既能带来发展机遇,也伴随着巨大风险。

一方面,南北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会拉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更加突出。

(1)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P106表5.1“南北主要指标对比”注意:从上面两表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有利的,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资源优势,投资条件差,政局不稳,缺乏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与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思考:(1)为什么说世界经济的南北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①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从而对发达国家形成依赖,容易被发达国家控制;②由于规模小、水平低、基础差、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③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输出的是先工业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多是农矿产品,在产品交换中,始终处于不等介状态;④发展中国债务沉重,有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有可能在贸易和环保等方面提出苛刻条件,给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市场设置高门槛。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不同影响?(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影响不同。

①持续的国内改革为拉美国家和地区提高竞争力奠定了基础;②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使东亚和东南亚成为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较多的地区,从而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低,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较差,国家财政严重依赖外援。

一些国家由于政局动荡,经济发展波动比较明显。

④北非和西亚制造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工人短缺,一些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政治冲突不断,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较低。

)【课堂小结】:【作业设计】:P106活动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