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要点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要点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要点
大球盖菇播种后,如条件适宜,一般第三天菌丝开始萌发,7天左右菌丝呈束状向培养基质中延伸。

发菌期勤观察,基料内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尽量不超过30℃。

如遇上高温,加覆盖或将大棚打开及时通风换气。

基料的最佳含水率在65%左右,如覆土层表面干燥适当启动雾化喷带补水,保持稻草和覆土层潮湿即可。

发菌期后期温度升高较快,更要注意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播种后30天左右即可出菇,该阶段的工作重点第一是保湿,第二是通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

室外栽培时无法保持空间湿度,最好拉设遮阳网,并加大畦床的含水率,利用土壤水分的蒸腾实现微环境的湿度要求,也可利用散碎秸秆的覆盖畦床予以保湿,如有微喷装置则效果更佳。

要注意的是尽量保持相应的空气湿度,又不要使畦床含水过高,引致腐烂等病害发生。

大球盖菇的成熟期较短,适宜条件下约一周左右即可采收。

标准是每丛子实体约有一半的菇体个头较大,但其菌盖边缘仍紧抱菌柄或刚刚脱离菌柄,菌盖尚呈半圆体时,即为采收适期。

最迟应在菌盖边缘仍内卷、菌盖离开菌柄一天左右,但仍呈球体状态尚未平展时采收。

- 1 -。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菇香味,口感好。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球盖菇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安排在气温8~30℃时均可播种,最适气温是15~26℃,从播种、出菇至收获结束需3~4个月。

二、培养料的选配与处理配方:①干纯稻草100%;②干纯麦秸100%;③大豆轩50%,玉米秸50%;④干稻草80%,干木屑20%;⑤干稻草40%,谷壳40%,杂木屑20%。

播种前稻草、麦秸需浸水2天,在高温天气原料应经2~3天的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

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75%。

三、播种方法室内栽培应在地面先铺一层4~5厘米厚腐殖土,做成高30厘米、宽1.3米的龟背形哇床,哇与哇之间留40厘米的人行沟道。

第一层铺料厚度为8~10厘米,上面先播种50%菌种(高温天气应用直径4厘米的圆木棒,每30~40厘米处钻成通风孔);第二层铺料厚度为10~12厘米,再播种50%菌种;第三层铺料,厚度为4~5厘米。

每平方米共计用干料25千克,铺料厚20~25厘米,用菌种2~4瓶。

采用穴播法,播后料面再覆盖薄膜,应注意每天掀动数次通风。

室外播种,除不需要垫铺腐殖土外,其他方法均与室内相同。

四、科学管理当料温高过30℃要揭膜通风,在睦面喷冷水降温,哇面干燥时也应喷水以保涩,水量要求以不漏料为准。

气温10℃以下和雨天应盖膜。

播后4~5天菌丝开始萌发,30~35天后,菌丝在料下生长达到2/3时,开始覆土。

覆土材料应用腐殖土,土壤含水量保持20%,覆土总厚度3~5厘米,覆土后15~20天即可见到菌丝露出土面。

此时,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

待菌丝全部露出土面后,把薄膜揭开停止喷水。

土层内菌丝开始形成菌束,扭结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时应注意哇面土壤的湿度,使小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让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

喷水掌握少喷勤喷,表土有水分即可。

从小菌蛋到成熟期,一般需5~10天。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1、栽培时间大球盖菇子实体阶段最适环境温度为15~26℃,所以应将出菇期安排在环境温度在15~26℃的季节。

一般情况下,大球盖菇从开始接种到采收结束大概需要3~4个月。

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以达到最高经济价值。

2、栽培场所大球盖菇抗力性强,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半阴半阳最适合其生长,品质也最好。

通常选取排水方便,水源近,避风、土质疏松、场地富含腐殖质的场所。

林地也可进行栽培。

选择好栽培场所后,为了防止在接种后发生大量的病虫害,应对栽培场所进行适当的消毒与杀菌。

通常在播种前一周,喷洒稀释过的灭蚁灵、白蚁粉等杀虫剂,可有效防止虫害。

3、栽培原料大球盖菇是一种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农作物秸秆等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是其主要的栽培原料。

依据栽培原料的不同,将大球盖菇的栽培模式分为熟料栽培与生料栽培。

选择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时应该就地取材,选择运输距离短、价格低廉的原料,在降低大球盖菇栽培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投入产出比。

适应的栽培原料应干足够干,避免隐藏大量的霉菌、跳虫、螨、线虫等。

4、栽培模式及方法可使用小拱棚栽培大球盖菇。

4.1划厢根据地块大小进行开厢,一般约为厢80cm,沟60cm;可根据地块大小调整沟的宽度。

4.2开厢先在大棚内做好开厢标记,然后将土壤尽量移至沟处,初步形成厢面稍低于沟面,以方便后期将沟处的土覆盖到厢面上。

4.3消毒每亩约用100斤左右石灰消毒。

4.4铺料与播种①发酵后的原料约15cm②播撒一层菌种③铺5~6cm发酵后的原料④铺5~6cm发酵后的原料⑤再播撒一次菌种⑥铺5~6cm发酵后的原料播种时将菌种掰成4~5厘米见方的块状,每包菌种可掰成8~9块,按梅花形分布,每隔8厘米左右播一次。

每亩地约需菌种600~800袋。

5、覆土播种完后即可覆土,也可待菌丝布满培养料三分之二时覆土。

覆土时,将沟处覆于厢面,覆盖的土既不能是大片的土块,也不必颗粒太细,以3厘米左右的粗土粒为宜,覆土厚度一般为4~6厘米。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标准规程图示样本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标准规程图示样本
如当地其他秸秆原材料资源丰富可提前说明调整配方成分及含量。
培养料的处理方法: 选用当年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成分的稻、麦草、 豆桔和玉米秸、玉米芯在使用前应碾压、打碎,有利菌丝繁殖。秸杆要经过粉 碎可粗一些,牛粪应晒干(最好是暴晒 )碾碎。 操作步骤:原料预湿—拌料—建堆—多次翻堆—发酵完成。 首先将堆积发酵场地用辛硫磷 1500 倍液进行全面杀虫处理。 (1)预湿:将各种配料按比例用量称好放在太阳下暴晒 2-3 天,以杀死部分 料中的杂菌和害虫,加入 1%生石灰预湿 1~2 天吸足水分,—。 (2)建堆:建成底宽 1 、、高 1-2m、长度适宜的发酵堆,温度较高时建小 堆,温度较低难升温时建大堆。每堆投料冬季不少于 500 千克,夏季不少于 300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标准规程图示
大球盖菇栽培管理技术
1 环境选择
大球盖菇栽培生产场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 NY 5358 的规定,周围无污染企 业、无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等。选择出菇期时林地 50%~80%郁闭度、行距 1 米以上的林地作为栽培场地,排灌方便、不易积水、土质肥沃、偏酸性的壤土 较好,忌透气透水性差的黑土地和漏水漏肥的沙土地。栽培一定要远离猪舍、 家禽养殖区、化粪池、厕所等污染源,且在使用前均要进行杀虫杀菌消毒处理。
6 播种
自然条件下栽培大球盖菇一般气温 8~30℃时均可播种,以为 15~25℃最适 宜。山东省 8 月下旬至翌年 3 月中旬均可进行秋、春两季播种栽培,10 月上旬 及翌年 4 月下旬开始出菇。以秋初播种温度最为适宜,菌丝生长快,出菇早, 产量高。春季播种出菇时间短,后期高温出菇质量差。 播种方法
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准备铺料播种。如长期堆积、过度发酵、料 中营养过分消耗、不利于菌丝生长,影响产量。散堆时,如水分过低要进行一 次调水,使料含水量达到 75%左右,当料温降到 25℃以下时方可铺料播种。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大球盖菇栽培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而且营养丰富,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很强的抗性,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或发酵料栽培,栽培管理技术简单且原料来源丰富,栽培后的废料还能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一)栽培场所选择可选择保护地设施或林地等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栽培场所,栽培前进行杀虫灭菌等消毒处理。

(二)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优质、抗逆性强、发菌快、菌丝生长旺盛品种,主要有盖菇1号、明大128、球盖菇5号等。

(三)生料栽培大球盖菇生料栽培用种量大,要求在温度较低的季节铺料播种,播种后马上覆土。

1.配方(1)玉米秸玉米芯配方:玉米秸60%,玉米芯粉36%。

(2)稻草玉米芯配方:稻草76%,玉米芯粉20%。

(3)稻壳稻草配方:稻壳48%,稻草48%。

(4)稻壳玉米芯木屑配方:稻壳32%,玉米芯粉32%,阔叶杂木屑32%。

以上配方都要加入米糠2%、石膏粉1%、石灰粉1%,且含水量为65%-70%。

2.拌料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农残,颜色和气味正常,先将原料在阳光下暴晒2-3d,使用前切段粉碎成5-20cm 长,然后用1%-2%的石灰水浸泡1-2d,清水洗过后沥去多余水分后待用。

拌料时将石膏粉等辅料提前拌匀后分层撒在料堆中间几层,不能撒在顶部和边缘,以免挥发流失过多,然后用清水拌料,一定要将辅料拌匀,培养料含水量65%-70%。

3.铺料播种(1)保护地设施栽培。

播种方法有穴播、层播和混播三种。

将拌好的培养料铺在整理好的畦床上,采用层播法,即铺一层培养料播一层菌种。

一般铺3层培养料、播2层种,下层培养料厚5cm、中层培养料厚12-15cm,上层培养料厚3cm,铺料厚度以20-25cm为宜。

每平方米铺干料25-30千克。

木屑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500-600克,谷粒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350-500克。

播种后整平料面并稍压实,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帘,以利保温保湿发菌。

也可直接覆土(一次覆土),覆土厚度2-3cm。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球盖菇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菇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

其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在林下进行栽培,本文将介绍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种菇。

大球盖菇适合在湿润、通风良好、光照适中的环境下生长。

选取土质疏松、肥沃、土壤酸碱度适宜的地块。

要注意地势要稍高于周围地面,有助于排水。

二、消毒土壤。

选好地块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

一般采用熏蒸或热水烫消毒的方法。

熏蒸的温度要达到60-80℃,持续2-3天。

热水烫消毒的温度要达到100℃,持续1-2小时。

三、制作菇床。

将消毒后的土壤铺在平整的地块上,厚度为15-20厘米。

然后,用水进行浇湿,保持80%的湿度。

待土壤温度达到18-25℃时,进行菇种的接种。

接种时,将菇种均匀撒在菇床表面,并轻轻压实,然后覆盖一层5-10厘米厚的湿稻草。

四、保持适宜的湿度。

大球盖菇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80-90%左右。

可以通过定期浇水、喷雾等方式进行湿度控制。

需要保持通风,避免过湿导致病害的发生。

五、控制温度。

大球盖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在菇床上覆盖一层湿稻草可以减缓温度的变化。

如果温度过低,可以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如使用加热设备等;如果温度过高,可以采取遮阳、通风等措施。

六、控制光照。

大球盖菇对光照要求不高,一般保持暗室栽培即可。

如果光照过强,可以使用遮光网等方式进行遮挡。

七、定期施肥。

大球盖菇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

在菇床种植前可以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牛粪、鸡粪等,以提供养分。

在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定期的追肥,如添加菇菌发酵废料等。

八、及时采收。

大球盖菇在生长15-20天左右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坏菇盖和菌丝,最好用菜刀切下。

通过以上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食用菇类产品。

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科学管理也是成功栽培大球盖菇的关键。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大球盖菇
1、栽培原料来源丰富
大球盖菇主要用稻草、玉米秆、麦草等生料栽培,这些原料在农村极易找到,且成本很低。

栽培后废料还是优质的有机肥,可用于改良土壤。

2、栽培技术简单易行
不需任何设备,可直接采用稻草生料栽培,而且容易获得成功。

3、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
据小面积栽培测定,其生物转化率高达100%-200%。

即每100公斤干稻草可收100-200公斤鲜菇,以鲜菇现市场价每公斤4元计,而100公斤干稻草可获产值400-800元。

4、大球盖菇适应温度广,抗逆性强,它可在4-30℃范围内出菇,即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余季节均可种植。

且它具有很强的抗杂、抗病能力,管理条件要求不严,适宜大面积推广。

下面简单介绍其栽培技术:①栽培场所:选择避风、半遮荫、排水良好的场所,地面撒石灰或喷敌敌畏。

②整地:把土壤整成龟背状,背高10-15厘米,宽80-100厘米。

③栽培原料处理:把稻草砍断至2-3厘米长,后用1%石灰水浸泡软化2-3天,后捞出冲水滴干至用手捏指间有水滴下即可。

④建堆、接种:把草堆成厚度20-25厘米,压平踏实。

每平方米用种量一袋,分二层播种,采用点播法。

接种完毕后覆盖稻草或其它遮盖物保温保湿。

⑤催菇覆土:接种后定期观察湿度、病虫害,发现材料干时应及时喷水,有病虫害用敌敌畏喷杀虫害。

待菌丝长满后,覆土(厚度2-3厘米)催菇。

⑥收菇:在菌膜破裂、菌盖未展平前采收为宜,单朵整丛采摘。

可收3-5潮菇,每潮相隔15-25天。

朵重100-200克。

第1页共1页。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大球盖菇是国际十大食用菌交易品种之一,还是食用菌家族中少有的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品种,据多年栽培实践证明,每亩地利用率约400个平方,投入3000元左右,可产鲜菇3000-4000公斤,纯收入可达5000-20000元,在仿野生栽培管理过程中,从不加入任何杀虫、杀菌剂,该品种口感嫩滑,菇柄爽脆,让人品尝到一种野生菇的味道,其独特的鲜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一、栽培条件(一)林下种植是首选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林下资源极其丰富,地处中原,杨树林随处可见,在农村更是比比皆是,这就给种植大球盖菇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证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比在废闲田栽培可提前15天种植,延长出菇期20天左右,整个出菇期可多出一到二茬菇,平均每亩可增产400至750公斤。

有的地方在没有树林的情况下,在人为创造的条件下也能达到丰产的效果。

(二)土壤的选择大球盖菇为草腐土生菌,有不见土不出菇的特性,即使偶尔出菇产量也很低。

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大多是就地取土,有时种植的地方土质好,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最好在种植前对土质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土质应以腐殖壤土(黏度40%左右)含有团粒结构为好,这样的土质喷水不板结,大雨后不太黏,干了不板结龟裂,具有保水性好的功能,太黏的土壤和太沙的土壤如果不加处理,产量都会受影响。

二、原料及配料方法栽培大球盖菇的原料比较广泛,可以分为五大类:①秸秆类:各种农作物秸秆、麦秆、稻草、亚麻杆、玉米秸、玉米芯、豆秸等;②壳类:稻壳、花生壳、莲子壳、豆壳等;③枝条类:各种果树枝修剪后的枝条;④杂木屑:木材加工厂的下脚料、锯木屑、刨花等;⑤废菌渣类: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白灵菇等菇类的废菌渣都可以利用;⑥野草类:都可以栽培,无论是任何农作物的秸秆,都要求是当年采收干燥无霉变的,菌渣需要晒干打碎。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际推广经验,结合栽培区域的原料状况,我们采取了多种原料栽培试验,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菇类,也是
盖菇中最常见的品种。

下面是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1. 培养基的准备:大球盖菇的培养基可以使用秸秆、麦麸、玉米秸秆等有机物质进行配制。

将这些材料切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湿润,然后进行蒸煮消毒。

2. 菌种接种:选择优质的菌种进行接种。

可以将菌种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然后将培养物切成小块,将其均匀地混入培养基中。

3. 培养环境的控制:大球盖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5-85%。

可以选择无菌室进行培养,保持室内温
湿度的稳定。

4. 培养箱的准备:可以选择塑料箱或菇房等作为培养箱。

将培养基填充到培养箱里,并将培养基表面整平。

5. 栽培过程的控制:在培养箱里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适时的通风和补充水分。

可以使用喷雾器向培养床表面喷水,保持湿度。

同时也要保证通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6. 收获:大球盖菇一般在菌丝长满培养基后4-5周左右可以收获。

当菇盖完全展开,菇杆基部呈粗大状态时,可以使用菇刀将其切下。

以上是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的一些基本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以避免病虫害的侵扰。

大球盖菇不同栽培模式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不同栽培模式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不同栽培模式栽培技术2 栽培季节选择:可选择8到9月秋播;也可2到3月春播。

如在设施大棚栽培大球盖菇,则不受季节限制。

3 生产原料准备:培养原料内可适量添加腐熟好的厩肥,但用量不超5%。

4 常用栽培料配方:5 配方中原料处理:稻壳:建堆、喷水,进2到3d预堆发酵后,用作栽培原料。

稻草:需浸水2d,吸饱水分变柔软后用。

高温天气原料应经2到3d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

气温低把预湿的料沥干,经1d预堆变软后,即可铺床栽培,料的含水量70%到75%。

木屑:同稻壳、稻草混合建堆、喷水,经2到3d预堆发酵后,用作栽培原料。

腐殖土:选用质地疏松的田园壤土,这种土壤土质松软,具有较高持水率,团粒结构差或持水率差的沙壤土、粘土或单纯的泥炭不适合作覆土材料。

腐殖土经阳光暴晒2到3d,之后向土内喷洒0.5%甲醛和1500倍的敌百虫,覆膜一天后,掀膜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6 不同栽培模式生产技术要点:6.1闲置农田栽培大球盖菇:整地做畦:按高20到25cm、宽1.3m、长度不限的规格制作龟背畦床。

畦与畦之间留40cm的人行道,场地四周挖排水沟,土壤干燥应先喷水。

有条件场地可搭遮阳棚。

场地消毒:在畦上和四周喷敌敌畏、乐果或氧后乐果以杀虫害,然后撒生石灰粉消毒。

同时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灭蚁。

铺料播种:先与畦上铺宽1.5m的地膜,之后铺料,第一层料厚约15cm,然后撒播50%菌种。

第二层料铺厚10到15cm再播种50%;第三层使用预湿好的稻草上铺4到5cm。

合干料20到25kg/㎡,用菌种2到4瓶/㎡,播完种料面盖上薄膜,保湿发菌。

覆土处理:正常气温下,4到5d菌丝开始萌发,铺料15到20d后,拨开表层稻草后发现菌丝基本布满是并吃料约5cm,开始覆土。

覆土可先覆一层2到3cm薄土,并注意土壤保湿。

覆土后10到15d就能看见菌丝爬上土面,此时可二次覆土。

出菇管理:待菌丝全部走透土面后,揭开薄膜停止喷水降湿,使畦面菌丝倒伏,土层内菌丝开始形成菌束,扭结形成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时期应注意畦面土壤的湿度,必要时土面再覆盖预湿好的稻草2到4cm,喷水少喷勤喷,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到95%。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栽培管理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栽培管理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栽培管理子实体形成期间的管理 菌丝长满且覆土后,即逐渐转入生殖生长阶段。

一般覆土后15~20天就可出菇。

此阶段的管理是大球盖菇栽培的又一关键时期,主要工作的重点是保湿及加强通风透气。

大球盖菇出菇阶段空间的适宜相对温度为90%~95%。

气候干燥时,要注意菇床的保湿,通常是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呈湿润状态。

若采用麻袋片覆盖,只要将其浸透清水,去除多余的水分后再覆盖到菌床上,一般每天处理1~2次。

若采用草帘覆盖,可用喷雾的方法保湿。

掀开覆盖物时,结合检查覆土层的干湿情况。

若覆土层干燥发白,必须适当喷水,使之达到湿润状态。

喷水切不可过量,多余的水流入料内会影响菌床出菇。

另外,还要抽查堆内的含水量情况,要求菌丝吃透草料后,稻草变成淡黄色,用手捏紧培养料,培养料既松软,又湿润,有时还稍有水滴出现,这是正常现象。

倘有霉烂状或挤压后水珠连续不断线即是含水量过高,应及时采取下述补救措施,否则将前功尽弃。

(1)停止喷水、掀去覆盖物,加强通气,促进菌床中水分的蒸发,使覆盖物、覆土层呈较干燥的状态,待堆内含水量下降后,才采取轻喷的方法,促使其出菇。

(2)开沟排水,尽量降低地下水位。

(3)从菌床的面上或近地面的侧面上打数个洞,促进菌床内的空气流通。

加强通风透光,每天在喷水和掀去覆盖物的同时,使其直接接受自然的光照。

通气的好坏也会影响菇的质量与产量。

在菌床上有大量子实体发生时,更要注意通风,特别是采用塑料保护棚栽培,需增加通风次数,延长通风时间,有时可长达1~2小时。

而在柑桔园栽培,空气新鲜,可不必增加通风次数。

场地通气良好,长出的菇菇柄短,菇体结实健壮,产量高。

大球盖菇出菇的适宜温度为12~25℃,当温度低于4℃或超过30℃均不长菇。

不同的季节大球盖菇的出菇期表现差异较大。

福建省在10~12月、3~4月温度适宜,出菇快,整齐,出菇时间也相应缩短。

而深秋或冬季播种,整个生长期明显延长,其出菇期也会相对延长。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二、生物学特性
(八)生活条件和栽培参数总结
1、发菌菌丝培养温度21~27℃;培养料含水量70%~75%; 培养时间25~45天;二氧化碳浓度>2%,通风每小时0~1次,不
2、 菇蕾形成原基分化温度10~16℃,相对湿度95%~98%; 时间14~21天;二氧化碳浓度<0.15%;通风每小时4~8次或根 据二氧化碳的浓度而定;光照100~500
② 子实体生长阶段。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成所需的温度范围是4~ 30℃,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2~25℃。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 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增快,朵形较小,易开伞;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子实 体发育缓慢,朵形常较大,柄粗且肥,质优,不易开伞。子实体在生长 过程中,遇到霜雪天气,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冻措施,菇蕾就能存活。当 气温超过30℃
(3) 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DMYA)燕麦粉80克、 麦芽糖10克、酵母2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 上述3种配方中如不加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以上培 养基需按常规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和培养。
三、菌种制作
2.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1) 小麦秆或裸麦秆,切碎(长2~3厘米),泡湿, 装瓶, (2) 小麦、裸麦,高粱、玉米、小米等谷粒浸泡, 煮透至没有白芯但表皮不破,加2%碳酸钙,装瓶,
① 宜选择近水源,而排水又方便的地方。因栽培中使用的大 量稻草需要浸湿,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喷水保湿,都需要有水源。
② 在土质肥沃,富有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菌床上种植,有
③ 宜选择避风、向阳,而又有部分遮荫的场所。大球盖菇喜 生在半遮荫的环境,切忌选择低洼和过于阴湿的场地
四、栽培管理
4.栽培场所(续)
二、生物学特性
4.生活条件和栽培参数(续)

第十五章__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第十五章__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反季栽培
4.发菌越夏 播种后于室内或室外堆积发菌,温度以5℃以下为 宜。4月初到4月中旬,菌丝封满料面后,上架单 层摆好,室外荫棚好于日光温室。此期温度控制 在15℃左右,5月中旬菌丝发透料块。剔除严重 污染的菌块,局部轻度污染的菌块可置于层架最 底层贴地摆放,不要轻易打开塑料膜。此后一直 到9月初的漫长时间内,主要是菌块的后熟、转 色、越夏过程。此期的重点是暗光培养,控制温 度在30℃以下,防止虫害发生。
反季栽培
6.出菇采收
9月初自然界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可打开或 全部取下菌块薄膜,进行搔菌处理,增大 空气湿度至85%,进行出菇管理。10-15d菌 块表面出现成丛密集的深褐色米粒样菇蕾。 继续增大空气湿度至 90% , 7-10d 可采收第 一潮,共可采收3潮。黄伞的反季节栽培与 滑菇压块栽培工艺有相似之处,其生物学 转化率高的可达120%左右。
采收
1.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栽培分为春、秋、冬季,春播一
般选择 2—3 月,秋播 8—9 月,冬播 11—12
月(但以秋播最为适合)。
2.栽培模式 保护地或露地畦床式栽培。
4.菌床制作 ①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稻壳78%, 杂木屑18%,石膏粉3%, 糖1%。
4.菌袋制作
②培养料处理
播种前稻麦秆需浸水2d,使料吸饱水分变柔软后
用。高温 d 气原料应经 2-3d 预堆发酵,翻堆散热
后,再用作栽培。气温低把预湿的料沥干,经1d
预堆变柔软后,即可上床栽培,料的含水量70%75%。
③建床播种
播种时,室内地栽应在地面先铺上一层 4— 5cm厚腐殖土,把畦整成高30cm,宽l.3m。长 度不限的龟背形畦床。畦与畦之间留 40cm 的 人行沟道,土壤干燥应先喷水后铺料。铺三 层料,干料 25kg / m2 ,料厚 20-25cm ,用菌种 2-4瓶采用穴播法,播完种料面盖上薄膜,保 湿发菌,并注意每天掀动数次通风。

大球盖菇栽培及管理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及管理技术

大球盖菇栽培及管理技术(程显好)一、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大球盖菇[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又称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大球盖菇、裴氏球盖菇、裴氏假黑伞,分类上属于担子菌门( Basidomy cota)、层菌纲( Hymenomycetes)、伞菌目( Agaricales)、球盖菇科( Strophariaceae)、球盖菇属( Stropharia)。

大球盖菇营养丰富,口感鲜嫩,是欧美各国人工栽培的著名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在国际食用菌市场上交易广泛,在国内的栽培范围与规模逐年递增。

1、形态特征大球盖菇在PDA培养基上的气生菌丝相对较少且呈白色丝状,紧贴培养基蔓延生长,双核菌丝具有锁状联合。

大球盖菇子实体单生、群生或丛生。

菌盖直径 5.5~15.0(~25.0) cm,较大的可以达到30 cm。

初期近半球形,后平展,子实体生长初期为白色,随着进一步的生长发育,菇盖颜色渐变为红褐色至暗褐色或葡萄酒红褐色,成熟的子实体菌盖边缘内卷并在菌柄与菌盖之间有白色菌幕残片。

菌褶密集排列且直生。

大球盖菇鳞片呈白色纤毛状,湿润时的菌盖平滑、稍黏表面平滑。

菌肉肥厚,白色。

菌褶直生、近白色,后变深褐色或紫黑色,稍宽,褶缘有不规则的缺刻。

菌柄初期呈白色,待成熟之后渐变为中空,长9~15cm,直径1~4cm,表面平滑,白色至淡黄褐色。

菌环厚,膜质,环上有深沟纹,深裂或星形,易脱落。

孢子印紫褐色。

孢子椭圆形,12.0~15.0 ×6.5~9.0μm,顶端具明显芽孔,壁厚。

褶侧囊状体为典型的黄囊体,棍棒状,顶端小突起24.0~53.0 ×6.5~13.5μm,具褶缘囊状体,比褶侧囊状体稍小。

大球盖菇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亚欧等地域,国内广泛分布于西南及东北等地,在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吉林省等地均发现有野生的大球盖菇,通常在春天和秋天生长于树林边缘、树林中的草地上或者道路旁、园地中、木屑堆上、垃圾场旁或者在牧场的马牛粪堆之上。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大球盖菇别称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等,为球盖菇科球盖菇属菌类,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大球盖菇栽培前景1、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

2、大球盖菇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麦秸等),在中国广大农村可以当作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3、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出菇,在闽粤等省区可以自然越冬。

由于适种季节长,有利于调整在其他蕈菌或蔬菜淡季时上市。

4、大球盖菇由于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又丰富,作为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1、整地作畦:首先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主要是防止雨后积水。

整地作畦的具体作法是先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垄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畦高10~15厘米,宽90厘米,长150厘米,畦与畦间距离40厘米。

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可不翻土,将菇床建在两棵树的中间或稍靠近畦的一侧,以便于果园管理。

2、场地消毒:在整地作畦完成后尚未建堆之前应进行场地的消毒,可在畦上泼浇1%的茶籽饼水,防止蚯蚓危害,在畦上和四周喷敌敌畏。

若选用山地作菇场,必须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灭蚁。

3、材料处理:培养料按不同地区就地取材,要求新鲜、干燥、不发霉。

可选用以下配方①干纯稻草100%。

②干纯麦秆100%,③大豆秆50%、玉米秆50%,④干稻草80%,干木屑20%,⑤干稻草40%、谷壳40%、杂木屑20%。

4、浸草预堆:稻草浸水在建堆前稻草必须先吸足水分,把净水引入水沟或水池中,将稻草直接放入水沟或水池中浸泡,边浸草边踩草,浸水时间一般为2天左右,不同品种的稻草浸草时间略有差别。

预发酵在白天气温高于23℃以上时,为防止建堆后草堆发酵、温度升高而影响菌丝的生长,需要进行预发酵。

大球盖菇的种植方法

大球盖菇的种植方法

大球盖菇的种植方法大球盖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也是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蘑菇之一。

它的种植方法相对简单,下面将详细介绍大球盖菇的种植步骤。

一、菌种选择选择优质的菌种是成功种植大球盖菇的关键。

可以选择市场上常见的品种,如白蘑菇(白色菌盖)或棕蘑菇(棕色菌盖)。

同时,要确保菌种的新鲜度和健康状态,以提高种植成功率。

二、基质准备大球盖菇的种植基质一般使用蘑菇专用菌包或者自制菌种。

自制菌种的基质通常由蘑菇菌种、麦麸和脱脂大豆粉等原料混合而成。

将基质材料充分混合,并加水搅拌至湿润均匀,然后装入菌袋或菌盒中。

三、菌包接种将菌包或菌盒放置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

接种前应将菌包或菌盒表面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消毒,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将菌包或菌盒打开,取出菌种并均匀撒在基质表面上,然后用湿润的纸巾或保鲜膜覆盖住接种处,以保持湿度。

四、菌包培养接种后的菌包或菌盒应放置在温暖、通风、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

同时要注意保持通风,以防止积水和二氧化碳堆积。

培养期一般为15-20天,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菌包或菌盒的湿度和健康状况。

五、菌包出菇当菌包表面开始长出小蘑菇时,说明菌包已经进入出菇期。

此时需要调整培养环境,将温度降至15-2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

同时要注意定期喷水保持湿度,并避免阳光直射。

在出菇期间,要注意及时采摘成熟的蘑菇,以促进后续的生长。

六、菌包后期处理菌包出菇后,可以将菌包稍微掀开一角,以利于蘑菇的生长和采摘。

同时要继续保持湿度和通风,以避免蘑菇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菌包后期的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根据菌包的状态和蘑菇的生长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湿度。

七、采摘和储存大球盖菇的采摘时间一般在蘑菇菌盖完全展开但菌盖边缘尚未翻卷之前。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菌盖和菌柄。

采摘后的蘑菇要及时清洗和处理,可以食用、加工或者储存。

[精品](种植)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doc

[精品](种植)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doc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一、概述大球盖菇是国际姑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姑类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屮国家推荐栽培的草菌之一。

大球盖菇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1、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冇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H•产量高。

2、栽培原料來源丰富,它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玉米秆等,生产成本低。

3、人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8〜25°C范围出菇。

4、人球盖菇鲜菇菇味清香柔和,营养丰富,姑质脆嫩,适口性好。

二、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大球盖菇属于中温型菌类。

菌丝牛长阶段最适牛长温度是24〜28°C,子实体生长阶段(出菇阶段)最适温度是14〜250根据人球盖菇的生理特性,栽培人球盖菇出姑期应安排在气温14〜25°C为宜。

根据消费习惯,出菇的高峰期处于春节前后最为理想,所以栽培人球盖菇可安排在10月上句至12月上旬播种,12月下旬开始出菇为最适宜。

2、栽培场所及栽培模式栽培场所:室外栽培是目前栽培大球盖菇的主要方法。

温暖、避风、遮荫的地方可以提供适合大球盖姑生氏的小气候,半荫蔽的地方更适合大球盖姑生氏,但持续荫蔽(如大树下的树荫)会严重地妨碍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

所以,F1前,一般町利用冬闲皿、龙眼园、香蕉园等半荫蔽的场所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

栽培模式:目前多以室外牛料栽培为主模式1 :利用冬闲出,栽培时采用简易搭瓜棚的形式,不搭棚架直接利用覆盖的草帘来遮阳的这种栽培模式模式二:利用果园、香蕉园或竹林栽培大球盖菇,不需搭棚遮阳,省工、省事。

模式三:利用蔬菜塑料遮阳网人棚进行栽培人球盖菇3、栽培材料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不用添加其他任何成分,菌丝就能正常牛•长并出菇。

如果在秸秆屮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牛长反而很差。

木屑、厩肥、树叶、干草栽培人球盖菇的效果也不理想。

所以目前广西人面积栽培人球盖菇一般利用纯稻草或者甘蔗渣等。

用于栽培大球盖菇的稻草应是当年产,足够干燥,新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合成培养料配比:1. 单独使用稻草或稻壳或麦秸或玉米秸秆100%、营养土适量。

2. 稻草或麦秸50%,稻壳50%,营养土适量。

3.玉米秸秆(粉碎)50%,稻壳50%,营养土适量。

4. 稻壳85%,木屑15%,营养土适量。

5. 稻壳70%,大豆杆(粉碎)30%,。

6. 稻壳或稻草(切段)70%,出过菇耳的滑子蘑、平菇、香菇、木耳等废料菌糠及污染料(经发酵处理)30%,多菌灵0.1%。

7. 稻壳(稻草)85%,草炭土15%。

在自然气温20℃以内的环境条件下,单独使用稻草、稻壳或麦秸经浸水适度后,就可以使用进行生料栽培,工本费用低,但产量偏低。

浸草方法:可将稻草投入沟池中,引入干净水进行浸泡48小时后捞出沥水,也可以将稻草铺在地面,采用多天喷淋方式便稻草吸足水分,每天多次喷浇水、翻动多次,使稻草吸水均匀,含水量达到70—75%。

用手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一把、将其拧紧,若草中有水滴渗出而水滴是断线的,表明含水量适度。

若拧紧后无水滴浸出,说明含水量偏小。

稻壳调水方法:大水喷淋,边浇水边用铁耙子、铁锹翻拌,使稻壳润透水,无干料,含水量易大不易小。

稻草或稻壳经调湿适量度,在低温期就可以铺料播种了。

外界自然气温高的投料季节,由于生料铺床播种后,料垄中易产生发酵生菌,造成栽培损失。

合成培养料要经过堆积发酵处理,培养料堆积发酵的好坏与育菌成品率及产量密切相关。

具体堆积发酵方法:合成培养料堆积发酵首先将堆积场地用辛硫磷1500倍液进行全面杀虫处理,将调湿适度的培养料堆成底宽3米左右,高1.5米,长不限的梯行堆,堆表呈平面,避免大底尖堆形,堆小不易升温,料堆过大,中心易缺氧,影响发酵效果,料堆好后从料堆顶面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孔距40厘米,粗度10里面以上,并在料堆两侧面间距40里面扎两排孔洞至料堆中心底部,防止料堆中部和底部缺氧产生酸度。

料堆扎孔洞透氧技师常年跟踪技术指导料堆四周用草帘封围,顶部不封盖,不能用塑料布封盖,大约3—4天堆内开始升温。

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时,开始计时,保持48小时以上,当料内有白色粉末状高温放线菌出现,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的部位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地面领近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不能无规则的混翻。

重新建堆后扎孔洞,当料温再现55℃以上时,再保持2—3天,检查培养料理化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粉状白化物,无氨臭及料酸味,质地松软即为发酵好的标志。

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调水,准备铺料播种。

如长期堆积、发酵过头、使料中营养过分消耗、极不利于菌丝正常生子,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在散堆时,要进行一次调水降温,使料含水量补足到75%左右,当料温降到25℃以下时方可铺料播种使用。

培养料堆积发酵目的:合成培养料内含有大量霉菌、细菌等有害微生物及害虫的虫卵和成虫体,培养料通过加水调湿进行堆积,料中有宜微生物高温放线菌等嗜热微生物乘机大量繁殖,产生料堆内部呼吸热量,一定量温度的增递和持续,可使料中的杂菌孢子萌发成菌落被杀死或直接杀死部分不耐高温的杂菌芽孢,杂菌丝体达到巴氏消毒目的而被直接杀灭,害虫及虫卵在一定温度的持续下也会被杀死,料中温度在55-70℃的持续条件下,基质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可得到充分降解成低分子可溶性物质,理化结构发生变化。

通过进一步熟化、降解了杂菌最易吸收利用的单糖类物质,使杂菌在缺乏单糖类物质的条件下不易生长,在发酵过程中料中会产生抗生物质,又可抑制杂菌的繁生。

料中产生的粉末状白化物是有宜微生物的菌体蛋白。

球盖菇可充分转化利用这些氮源物质进行健旺生长,起到了以菌克菌、诱导灭菌、转化营养、杀灭害虫、改良培养料理化性能,在铺料播种后的料床不易升温的综合目的。

四、温室大棚、林地栽培技术要点1.大棚内场地环境处理清理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平整土地,种植前用旋耕机将地翻一次,土层呈颗粒状最好。

翻耕前要对地面、棚顶/温室大棚新型大棚骨架(坚固、价格低廉)后墙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灭菌杀虫处理,减少病虫危害,用克霉灵等杀菌剂和辛硫磷杀虫药进行喷地处理。

棚顶覆盖的塑料膜、草帘封盖完毕。

2林地选择与整理林地要选择交通便利,近水源或能打井的地块,地势略平坦,地面平整,人工杨树林地最好是四年以上的成年林地,野生杂木林地应选树荫遮密性好,便于清林整理,松木林地栽培效果较好,松树林地表覆的当年落叶含单宁松香油物质要清除,底层的枯枝败叶是大球盖菇菌丝分解利用的较好培养基质。

林地在投料种植前要清除杂草或林地的小杂树,开好排水沟,对林地进行全面的杀虫处理。

用2000倍液辛硫磷喷施,无近水源的地块要提前打井,喷水设备齐备,提前进行作床畦,呈行的杨木林地要以树木为床中心,可防止取土创伤树根,畦床宽1.3 米,作业道宽40-50厘米,作畦取土深度2-3厘米,放在作业道上,用于料垄表层覆土,实际作床的形式可根据林地情况灵活掌握。

3、大棚内作床、铺料、播种(第二层铺料)南北走向作畦床,床宽1.3米。

首先向地面挖土深3—4厘米取土,将土放在畦床间隔的作业道上,以供覆土用。

床面修整呈中间略高的龟背型,防止床底积水。

床面用白灰粉和辛硫磷喷撒,撒白灰床面见白即可。

当培养料调水达到75%,料温度降至25℃以下时开始铺料。

(第一层铺料播种) (第二层铺料穴播菌种)首先将料铺厚度8厘米左右、宽1.2米,然后将1.2米的料床分成两垄,两垄间距12厘米左右,双垄南北两头用料封围,增加投料量、增加出菇量,且垄沟两侧封堵后便于灌水。

双料垄两头要封堵料层薄厚均匀整理料层要平整,厚度均匀,宽窄一致,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块状、每小单垄横向播放三穴,菌块间距10厘米,顺垄依次三行点播,菌种块间隔10厘米,完成第一层播种后,在每个单垄上再铺厚度8厘米的培养料,整理呈拱形垄状,然后将菌种按入表层料内2厘米深处,顺料垄三行依次穴播,菌块间距10厘米,用手或耙子将穴内菌块用料盖严,两垄间距12厘米左右的沟内要少量铺料厚3厘米,利于沟内大量出菇。

(两垄间沟内易大量出菇)两垄侧面呈斜面坡形,不能立徒,防止覆土时滑落。

一床双垄通过技术标准整形后,用木板轻轻拍平,然后进行覆土。

取作业道上的土,覆盖料垄厚度2.5厘米,土呈颗粒状好。

料垄覆土层用0.1多菌灵溶液和2000倍液辛硫磷喷施一次,防止土层杂菌、害虫的危害。

然后从料垄两侧面扎两排3—5厘米粗的孔洞至料垄中心下部床面,呈品字型,孔洞间隔15—20厘米,使料垄中心有充足的氧气,并防止料垄中心升温伤菌。

最后在料垄上覆盖一层稻草,利于避光、保湿,稻草要覆盖到位,以见不到覆土为准,采用稻草顺床覆盖方式,料垄边缘要封盖严密,防止阳光直射土层向料内传导热量。

4、林地铺料播种阔叶林地做好畦床,经灭虫处理后就可铺料播种。

松木林地的当年针叶要清除,新的松枝针叶含松油等单宁物质对球盖菇有抑制作用,底层的腐熟枯枝败叶不必清除,是球盖菌丝能充分利用转化的有机好营养,铺料的厚度适量降低,可节省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培养料经调水降温后方可使用,为了方便运料及铺料,稻壳原料最好将培养料装入编织袋内运往栽培场地。

首先将床宽1.3米内铺料厚度8厘米左右,然后将1.3米宽床分成两个料垄,垄间距10-12厘米,实际每个单垄宽50-55厘米,形成一床双垄模式,这种窄条幅双垄模式增加了投料量,林地利用率高,是在福建等地采用大宽床、厚料栽培模式常出现的诸多实际问题进行改革演变过来的新模式。

由于自然气候的高温突变是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转移,持续高温易造成菌床内部升温缺氧,造成栽培损失。

双垄窄床铺料方式能有效防止料床温度升高且透氧性能好,有助于球盖菌丝正常健旺的发育生长。

球盖菇易在畦床边缘密集出菇的习性特点,使一大床分成双垄又能增加两个边缘,增加了出菇效应,从而提高了产量。

第一层料铺完整理规整后,进行穴播种,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块状顺床宽穴播三点,菌块间距8-10厘米,顺料垄长依次三行排放菌种,菌种块间距也是8-10厘米,穴位菌块要均匀排放。

点播完第一层菌种后,进行第二次再铺料,厚度达到7-8厘米,整理料垄呈龟背形,两料垄间不能过近,间距10-12厘米处可铺2-3厘米厚少量料,该垄沟最易大量出菇且菇的质量最好。

利于散热透氧,加速菌丝生长,是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处理料床宜早不宜晚,结合扎孔洞进行浇水降温。

具体预防措可因势利导,灵活掌握,按专职技术员现场查检后实施技术处理,决不能轻信不懂球盖菇特殊生理习性的所谓专家进行歪理邪说去误导,要深刻领会、勤咨询,当菌丝逐步繁育,快长至培养料三分之二时,基质内菌丝开始爬升土层,要求覆土层湿度保持湿润即可,不能过大水喷浇,使菌丝不易上土。

如土层过于干燥,菌丝更不能爬升土层,使出菇迟缓、延续. 特别提醒大家:秋季高温育菌期作业道沟必须勤灌水,降低床温,有效防高温退菌,但水不能过多流入垄畦底淹死菌丝。

运用以上综合调控空气、湿度、温度、光照这四大要素管理,不能顾此失彼。

大约30—40天料垄菌丝吃透覆土层充满菌丝体,覆土层内和基质表层菌丝束分枝增粗,通过营养后熟阶段后即可出菇。

6、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是喜获收成的黄金时节,经过前期的认真细致的管护,球盖菌丝向土层爬升,并向覆盖稻草上生长蔓延,覆土层中有粗菌束伸延,菌丝束分枝上有小米粒大小白状物是幼菇的菇蕾,是出菇前兆。

在出菇前用1500倍液辛硫磷溶液再次杀虫处理,防止出菇期害虫危害子实体。

每天喷两次水,视覆土层湿润即可。

常保持稻草湿润保湿,每次少喷,采用少量多次喷水的原则,可根据天气变化及料垄湿度情况灵活掌握,不能一律大水喷浇,顾此失彼。

移动覆盖稻草,让爬生稻草上的菌丝倒伏,迫使从营养阶段向生殖转化。

菇蕾发生初期呈白色黄豆大小,子实体幼菇常有乳头状的小突起,丛生或群生,少量单生。

随着菇体逐渐逐渐长大,菌盖逐渐变成红褐色或酒红色,菌盖有鳞片点缀,随着子实体长大逐渐消失。

菌肉肥厚,色白,菌盖边缘内卷,常附有菌幕残片,菌褶密集直生,初为白色,后变成灰白色,随着菌盖开伞平展,变为褐色或紫黑色,菌柄圆柱形,长5-20厘米,粗2-6厘米,靠近菌盖部位呈淡粉色,中下部白色,菌柄早期和中期内实有髓,成熟后中空。

黄豆大小幼菇出现后,以保持覆土层及覆盖稻草湿度为主,每天小水喷浇,不能大水喷浇,易造成幼菇死亡,正在迅速膨大生长的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湿度,则生长速度减慢,有的造成子实体菌盖或菌柄裸裂。

出菇期喷水原则:诱导幼菇发生时,少喷勤喷,幼菇长大时少量多次,菇多多喷、菇大多喷、晴天风大多喷、阴天雨天可少喷或不喷。

正常温度下从幼菇露出白点到成熟需5-7天。

大球盖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0-25℃,低于4℃或超过30℃不能出菇。

温度低时,生长缓慢,但菇体肥厚,不易开伞,腿粗盖肥。

温度高虽然生长快,但朵小,盖薄柄细,易开伞,遮荫不好的林地要将稻草覆盖厚些,但稻草要膨松、不紧密,用叉子挑悬空透进一定量的光线,并能有效防止因林地风大吹干裸露的菇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