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副词“反而”探微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新角度定义及分类】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新角度定义及分类】一语气副词的语法意义语气副词归属及分类历来存在争议或差异,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对语气副词判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另一方面,词类本身就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地位不相等,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副词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也、又、都、还”分别在命题世界、认识世界和言语行为场景三个不同层面上操作,表示不同的意义,既有客观意义,又有主观意义,既有语气功能,又有篇章连接功能。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这样对语气副词进行定义:“语气即说话者对所述事件的态度,属于主观范畴。
有些词如:难道、究竟、其实、大概、的确、居然、毕竟等,通常出现于句首或句中谓语前,用于表达句子的语气,因而通常将它们归入副词中的语气副词。
此类词有表达语气的功能,如‘难道、岂、何必’用于反问,‘万万、千万’用于祈使,‘何等、多么’用于感叹,更多的是只能用于陈述,如‘的确、果然、也许、居然’等,可以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断言、释因、推测与总结,可以视为现代汉语传信范畴意义表达的主要手段。
”因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词汇语义上也有褒贬的区别。
因此语义划分不能成为评价类副词的区别特征。
词类是语法意义的分类,某一语法意义必然有其对应的语法形式,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找出语法功能和词类语法意义对应的关系。
关于语气副词的定义,应从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及语法分布三个方面来考虑。
语气副词的语法意义,就是表示说话人主观情感意义的一类副词,或者说表示对命题、听话人及提议的主观态度或评价的副词。
二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及句法功能判定一个词是否是语气副词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标准:1 与其他成分组合后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语法分布:含有语气副词的谓词短语,一般只能充当表述性成分谓语和补语,而不能充当修饰性成分的定语和状语。
即语气副词与被修饰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一般是动态的句子层面上的组合,而不是静态的短语层面的组合。
至于补语之中语气副词,只能出现于组合式补语的前面,不能出现于粘合式补语的前面。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明明探析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明明探析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明明探析一、引言语气副词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副词,能够对陈述句的语气进行修饰和加强。
其中,“明明”作为一种常用的语气副词,具有较为复杂的用法和含义。
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明明”的使用方式、句法功能以及语义特征进行探析。
二、明明的基本用法明明是一种语气副词,常常用来修饰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示说话人对事实的明显或者明确的认知。
例如:“他明明有钱,却做出这种小气的事情。
”其中,“明明”强调了对他有钱这事实的确认。
除了修饰陈述句,明明还可以修饰疑问句和感叹句,加强对信息的肯定或者否定。
例如:“你明明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回答?”“明明是件好事,你怎么反而感到不高兴呢?”三、明明的句法功能1.明明的强调作用明明常常用于强调某一明显、明确的事实,起到突出的作用。
通过明明的加入,能够使得句子更加直观、生动,并凸显说话人对事实的坚定立场。
例如:“他明明就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如何能够对他如此冷漠?”其中,“明明”强调了父子关系的真实性。
2.明明的否定作用明明有时也用于表示事实与说话人预期相反,形成一种转折或者讽刺的语气。
例如:“他明明是我们班最拔尖的学生,居然挂科了!”在这个例子中,“明明”表达了对学生挂科结果的不满或者出乎意料。
四、明明的语义特征1.明显的认知明明常常用于表示对一个明显、显而易见的情况的确认,与说话人的期待或者预期一致。
它强调了说话人对事实的清晰认知,以及对话题的认识程度。
例如:“她明明是个大美女,为什么没有人追求?”这句话中的“明明”表达了说话人对对方外貌的肯定。
2.明确的态度明明还可以用于表示说话人对某个观点或者主张的明确态度。
通过使用明明,可以加强说话人对某一问题的认同程度,使得意见更加明确和有力。
例如:“这件事情明明是你的责任,你为什么要推卸责任?”这个例子中,“明明”强调了对责任归属的确定看法。
五、结论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明明”的探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作为一种常用的语气修饰副词,能够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中充当强调和否定的作用。
文言语气词连用探微
文言语气词连用探微作者:张大勇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1年第11期文言虚词中的语气词,常用在句首、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各种语气,担当着表达丰富情态的角色。
文言语气词一般单用,连用的情况也极为普遍,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中,语气词连用的句例就不在少数,譬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十二章》唯求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祭十二郎文》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文言语气词连用根据其用法差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强化语气文言语气词的基本功能是表达语气,文言语气词连用也是基于同样的功能,同语气词单用不同的是,文言语气词连用表达的语气会更为强烈。
1.者乎语气词连用,表示疑问或反问,重点在“乎”字上,“者”字起加重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呢”。
例如:原文: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译文: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
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2.者也语气词连用,表示判断语气,重点在“也”字上,“也”字起加重语气的作用,一般不必翻译。
例如:原文: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译文: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警卫樊哙。
”3.焉矣语气词连用,表示对事实的肯定,重点在“矣”字上,可译为“了”“啦”。
留学生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偏误的影响因素
母语负迁移
留学生在母语中可能存在与汉语语气副词相 似的表达方式,容易产生混淆和误用。
目的语知识足
留学生对于汉语语气副词的用法、语义及语用环境 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容易导致偏误。
教学环境和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 等,也会对留学生的习得产生影响。
04 现代汉语语气副 词的教学设计与 建议
针对留学生的语气副词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
对比母语与汉语语气副词的差异,重点讲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 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汉语语气副词使用意识。
直观教学法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展示语气副词所表达的情感 、态度和语气,加深学生对语气副词的理解。
任务型教学法
设计真实、半真实的语境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 和运用语气副词,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结合教材进行语气副词的讲解与练习
精讲多练
选择典型、常用的语气副词进行讲解,注重讲练结合,设计多种练习形式,如填空、选择、造句等, 让学生在练习中熟练掌握语气副词的使用。
对比辨析
对易混淆的语气副词进行对比辨析,帮助学生明确各语气副词的语义和语用差异,提高其识别和运用 能力。
创设语境,进行语气副词使用的模拟练习
02 现代汉语语气副 词的界定和分类
语气副词的界定
语气副词的定义
语气副词是一种表示情态或语气的副词,用于修饰整个句子或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表达说话者的态度、情感或 语气。
语气副词的作用
语气副词在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表示强调、疑问、否定、肯定等不同的语气,从而影响整个 句子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在语气副词习 得上表现出差异,其中母语为英语和 母语为韩语的留学生的偏误情况较为 突出。
语气副词的名词解释
语气副词的名词解释语气副词是一种用来表达说话者心情、情感或口气的副词。
它们在语言交流中起到强调、改变句子语气、调整语气色彩的作用。
语气副词的使用可以让表达更加生动、丰富,并帮助读者或听者更好地理解语境和表达者的意图。
一、语气副词的种类和用法1. 肯定语气副词:例如"确实"、"的确"、"真正"等。
它们用于加强肯定的语气,使句子更加有力和确凿。
例如:“他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2. 否定语气副词:例如"毫不"、"绝不"、"决不"等。
它们用于表达强烈的否定和拒绝态度,使句子更加坚定和决绝。
例如:“我绝不会轻易放弃。
”3. 疑问语气副词:例如"难道"、"岂不"、"怎么会"等。
它们用于表示对某件事情的怀疑、惊讶或反问。
例如:“他怎么会那么冷酷无情?”4. 让步语气副词:例如"不管"、"无论"、"纵然"等。
它们用于表达一种让步的态度,强调某种条件下仍然如此。
例如:“纵然雨下得再大,我也会坚持去跑步。
”5. 推测语气副词:例如"大概"、"可能"、"或许"等。
它们用于表达一种推测或猜测的态度,表示对事情的不确定性。
例如:“他大概会迟到了。
”二、语气副词的使用技巧1. 注意语气的适度:使用语气副词时,要注意语气的适度,不要过度夸张或使用不当,以免给对方造成误解或不愉快的感觉。
2. 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语气副词:根据句子的语境和表达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语气副词,以达到准确、生动的表达效果。
3. 多样化语气副词的使用:为了丰富语言表达,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语气副词,以免过多使用某一类型副词而使表达显得单调。
4. 灵活运用语气副词:可以根据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或省略语气副词,以更好地表达情感或调整语气。
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零引言0.1语气副词是指“索性、难道、毕竟、幸亏、简直、反正”一类词。
这类副词与其他类型的副词相比,是比较独特的。
首先,在句法分布上,语气副词并不像其他副词那样,总位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而是既可以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也可以位于主语的前面,呈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
其次,在与前后成分的搭配上,语气副词不像其他副词那样,在静态的短语层次上就能组合,而必须在动态的句子层次上才能够组合。
例如:他幸亏找到了路标。
/幸亏他找到了路标。
他难道也会去北京?/难道他也会去北京?上述两例中的划线部分不能单独地充当定语或状语,就此可以判定这个组合不是属于短语层次,而是属于句子层次的。
(张谊生2000a:43)0.2语气副词的独特性,与这类副词具有表示语气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语气副词如何表示语气、表示什么样的语气等重视不够。
传统的语法论著中,对句子语气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语调、语气词等因素上,例如房玉清(1992:601-602)说:“西方的一些语言主要用语调或动词的变化形式来表示语气;汉语也用语调表示语气,但更重要的是用语气助词表示语气”,语气助词在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语气范畴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0.3汉语中的语气副词肯定是表示语气范畴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我们将语气副词在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中所起的作用归结为三个方面:表述性功能、评价性功能和强调性功能。
一从短语和句子的区别谈语气副词的表述性功能1.1高位表述和低位表述1.1.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汉语中不仅谓词具有表述性,名词和部分副词也具有表述性。
而这部分副词,主要指语气副词。
(注:张谊生(2000b:72)认为,语气副词的“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们的表述性”,并认为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对语气副词的特点和规律的揭示,“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语气系统出发,认为语气副词具有表述性功能,就是以该词类的“高层谓语”的特点作为依据的。
语气副词“反倒”的信息功能分析
语气副词“反倒”的信息功能分析关于语气副词“反倒”的研究,鲜有文章谈及,多数辞典的释义为“同‘反而’”。
本文主要从信息功能角度对其分析。
“反倒”作为半幅评注副词,具备预设激活功能和焦点对比功能。
在交际功能方面,陈述一种偏离预期、难以理解的现象的同时,也突显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态,即以一种辩驳的语气对该反预期现象加以评论,即强调命题表达的不是预期的内容,而是与之相反的内容。
标签:反倒语气副词半幅评注信息功能主观性一、引言“反倒”在多数辞书中释义为“同‘反而’”,如北京大学语言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写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語八百词》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所释。
而关于“反而”,马真(1983)是最早对“反而”语义使用条件进行论述的。
例如:(1)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可以凉快一些,谁知反而更闷热了。
(马真《说“反而”》)这里“下了一场雷阵雨”视为甲现象,按常情或者猜想理应引起乙现象“凉快一些”的发生,而事实上乙现象“凉快一些”没有出现或发生,倒出现了与乙相背的丙现象“更闷热了”的发生。
王还在《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内部规律的试金石》(1994)一文中认可了马真对“反而”的使用语义背景的分析,并强调了丙现象是出现或发生的一种现象,而非某种想法,且是由甲现象引起,与乙现象相背的。
同时对该使用条件进行简化,即“当某一现象或情况没有导致按理应导致的结果,而导致相反的结果,就用‘反而’引出这相反的结果。
”①这一论断也为后来学者所认可和引用。
如果该例句中将“反而”替换为“反倒”,即“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可以凉快一些,谁知反倒更闷热了”。
运用上述逻辑结构分析“反倒”的语义结构,是完全契合的。
即“反倒”的语义使用条件同“反而”,这点与辞书中的释义一致。
所以在语义方面,我们就不加赘述了。
而在语用方面,尤其是信息功能方面,“反倒”的相关研究却少有论及。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在古文中,语气词和副词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赋予文章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表达作者的态度。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这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古文语气词的分类与举例
1.疑问语气词:如“乎”、“耶”、“与”等,用于表示疑问、反问或推测的语气。
2.感叹语气词:如“矣”、“哉”、“乎”等,用于表示感叹、赞叹或惊讶的语气。
3.祈使语气词:如“矣”、“焉”、“也”等,用于表示命令、请求或劝告的语气。
4.陈述语气词:如“也”、“矣”、“焉”等,用于表示陈述、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二、古文副词的分类与举例
1.程度副词:如“甚”、“最”、“颇”等,用于表示程度的高低。
2.范围副词:如“皆”、“悉”、“尽”等,用于表示范围的广泛。
3.频率副词:如“屡”、“常”、“每”等,用于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繁程度。
4.时间副词:如“已”、“尚未”、“将”等,用于表示时间的先后。
三、读轻音的技巧与方法
1.掌握古文语气词、副词的用法,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2.注意语气词、副词与句子其他成分的搭配,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等。
3.结合句子所在的语境,判断语气词、副词的读音。
4.熟能生巧,多加练习,提高自己对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的敏感度。
总之,掌握古文语气词、副词的读轻音,对于深入理解和鉴赏古文具有重要意义。
语气副词分类
语气副词分类
语气副词是一类用来表达说话者的语气、情感或态度的副词。
它们在句子中的使用可以为语言增添情感色彩,强调说话者的感受或意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气副词,它们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法进行分类:
1.肯定语气副词:这类副词用于加强肯定的语气,使句子更加肯定和强烈。
确实(indeed):我确实喜欢这个主意。
确切地(certainly):这件事确切地发生在昨天。
2.否定语气副词:用于表达否定或消减语气,使句子显得更为委婉或客气。
并不(not at all):我并不介意。
未必(perhaps not):他未必会同意。
3.疑问语气副词:用于构成疑问句或表示怀疑、不确定的语气。
是否(whether):我不确定是否能来参加。
大概(perhaps):你大概能帮我一个忙吗?
4.强调语气副词:用于强调某个方面,使该方面更为显著。
确实(indeed):这是一场确实令人震惊的比赛。
确切地(precisely):他确切地知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5.感叹语气副词:用于表达惊讶、兴奋、喜悦等强烈感情。
太好了(fantastic):这个消息太好了!
太棒了(wonderful):你的成绩太棒了!
6.劝说语气副词:用于表示建议、劝告或请求。
请(please):请别再打扰我了。
亲自(personally):我亲自建议你去问一问。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语气副词,实际上,语气副词的使用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语境和说话者的意图而变化。
它们在句子中的选择能够很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
转折义语气副词“反而”的偏误分析吴曼丽
转折义语气副词“反而”的偏误分析吴曼丽发布时间:2021-09-02T08:24:48.45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5期作者:吴曼丽[导读] 转折义语气副词是指可以在句子中只能作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的、与常情常理或事实相反及侧重表出乎意料的转折语气的副词,不能单独成句。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副词研究是一个重要部分,它也始终是现代汉语教学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本文选择转折义的语气副词“反而”为研究对象,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对转折义语气副词“反而”进行偏误研究,划分留学生偏误类型,探究偏误原因,并进行相对应的教学建议,以期为留学生学习语气副词“反而”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气副词;“反而”;偏误分析;教学建议一、转折义语气副词“反而”的本体研究(一)转折义语气副词“反而”的语法功能、语义分析和位置类型1.语法功能转折义语气副词是指可以在句子中只能作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的、与常情常理或事实相反及侧重表出乎意料的转折语气的副词,不能单独成句。
2.语义分析“反而”在词典上的释义主要有:《现代汉语词典》反而:副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
马真(1983)提出了“反而”的语义背景与语义格式,认为“反”类语气副词包含四个语义层次,用ABCD四段式表达。
例:A我给妈妈买了一个包,B本以为她会很高兴。
C可是妈妈不但不高兴,D反而批评我乱花钱。
这里的A、B、C、D四段分别表示四层含义,A-B存在因果关系,C-D存在递进关系,AB-CD存在转折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通常在有背景的交际对话中省略一部分而不完整出现。
ABD、ACD、AD均可以表达较为完整的含义。
3.位置类型在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以及众多的文学材料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反而”可以出现在小句句首、小句句中,但不可以出现在小句末尾。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引言:语气副词作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段,起着增强语言表达力和情感色彩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们对语言表达的不断追求,现代汉语语气副词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进行综合研究,介绍其功能和分类,探讨其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以深化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理解。
一、语气副词的定义和功能语气副词是一种修辞手段,它通过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来表达说话者态度、情感、语气等信息,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鲜明。
语气副词不仅具有修辞功能,还能够增强句子的感染力和表达的目的。
比如,“真的”、“非常”、“很”等常见的语气副词,可以使句子更加直观、真实、有力。
二、语气副词的分类根据语气副词的不同功能和语气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肯定、否定、疑问、感叹等多种类型。
具体分类如下:1.肯定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肯定态度,使句子更具有肯定力,例如:“确实”、“当然”。
2.否定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否定态度,使句子更具有否定力,例如:“不”、“无”。
3.疑问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使句子更具有疑问性,例如:“究竟”、“到底”。
4.感叹语气副词: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赞叹或惊讶感叹,使句子更具有感叹力,例如:“真是”、“太”。
以上仅为语气副词的一些常见分类,实际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语气副词,它们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语气副词的应用语气副词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句尾,或者干脆独立成句。
它们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会影响到句子的语气和表达意图。
1.句首语气副词:通常用于强调句子的语气和情感,如“真的,我很喜欢这个电影。
”此时,语气副词“真的”起到加强情感的作用。
2.句中语气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使句子更具有感染力和表达目的,如“他非常善良。
”中的“非常”。
3.句尾语气副词:通常用于强调或者反问句子的语气,如“你会来的吧?”中的“吧”。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摘要:1.引言:介绍古文语气词和副词2.古文语气词的作用和特点3.古文副词的作用和特点4.古文中语气词和副词的读音规律5.结论:总结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特点和读音规律正文:古文语气词和副词是古文中重要的虚词,它们在句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语气词用来表示句子的语气,副词则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方面的概念。
古文中的语气词有很多种,如“矣”、“焉”、“耳”、“则”等。
这些语气词在句子中有不同的作用,如表示肯定、疑问、反问、推测等语气。
例如,“矣”常用于表示肯定的语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的“矣”就表示肯定的语气。
而“焉”则常用于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的“焉”就表示疑问的语气。
古文中的副词也有很多种,如“很”、“非常”、“十分”、“极”等。
这些副词在句子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方面的概念。
例如,“很”可以用来修饰动词,如“很好”、“很大”等;“非常”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如“非常美丽”、“非常优秀”等。
在古文中,语气词和副词的读音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语气词和副词在句子中要读轻音。
这是因为语气词和副词在句子中并不承担实际的语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或修饰其他词语,所以它们的读音相对较轻。
例如,在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矣”作为语气词,应该读轻音;在句子“很好”中,“很”作为副词,也应该读轻音。
总之,古文中的语气词和副词在句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用来表示语气和修饰其他词语,而它们的读音规律是读轻音。
副词“反而”的语用功能分析
主要有 以下两种情 况 :
( 7 ) 舞蹈 寸 弈》 通过 记述 一 个 少 不更 事 的顽 童将 胜 负 置之 度 外 反 而 战胜 老 者 的故 事 ,颂 扬 了我 国 传统 运动 围棋 怡情养性 的神奇功 用。 例 ( 5 ) 说 话 人 的 预 设 应 该 是 “ 物质生 活提高 了 ,人 们 的寿命应 该 会 延 长 ”,但 实 际 结 果 是 “ 死 得 更 快” 。例 ( 6 )中 “ 少不 更事 的顽童 ” 与 “ 老 者 ” 是 对 比性 词 语 ,说 话 人
—
—
—
—
—
—
—
一
一
蜜塑垦
副词“ 反 而’ ’ 的语 用 功 能分 析
圄 谢静华
内容 摘要 :本 文从语用 角度 出发分析 副词 “ 反 而”在 语用过程 中具体 的语 用功 能。副词 “ 反 而”在语 用过程 中具有信息功 能、篇章连接功 能及语 气表达 功能。
关 键 词 :反 而 信 息 功 能 篇 章 连 接 功 能 语 气表 达 功 能
在 句 子 中 出 现 反 义 对 比 性 词 语 或 者 反 义 对 比 性 事 件 ,分 析 可 知 实 际结 果 与 预 期 结 果 是 相 反 的 。如 :
、
信 息 功 能
从信息结构角度 看, “ 反而” 最 明 显 的语 用功 能是 突 出 焦 点信 息 与指明预设 。 ( 一) 突出焦点信息 句 子传 递 的 信息 ,从 内容 上 可 以分 为 已知信 息 和未 知 信 息 。未 知 信 息 是表 述 的重 点 ,即焦 点 。一 般
留学生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留学生在使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 时的偏误情况,揭示了留学生在语气副词使用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留学生的偏误主要集中在词义理解、语法规则和语用 三个方面,其中以语法规则方面的偏误最为普遍。此 外,我们还发现留学生对语气副词的掌握程度与他们 的汉语水平密切相关。
目的语规则泛化 文化因素影响
常见的偏误类型及实例分析
语序不当
语用失误
用词不当
语法错误
语音偏误
04
教学建议与策略
针对偏误产生原因的教学策略
母语负迁移
对于母语对汉语语气副词的干扰 ,教师识到差异并逐渐适应。
目的语知识不足
对于因目的语知识不足而产生的 偏误,教师可以加强相关知识的 讲解和练习,例如详细解释汉语 语气副词的语义和用法,提供足
够的实例和练习题。
文化差异
对于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偏误,教 师可以通过文化导入的方式,帮 助学生理解汉语语气副词背后的
文化含义和使用规则。
针对不同等级和背景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
01 02
初级学生
针对初级学生,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常用语气副词的基本用法,并通过大 量实例和练习题来帮助他们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 力。
留学生现代汉语语气 副词可习得偏误分析 及教学建议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概述 • 留学生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习得偏误分析 • 教学建议与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 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是表达情感 、态度和语气的重要手段,也 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原创版)
目录
1.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重要性
2.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读音特点
3.如何正确地读出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轻音
4.练习和提高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轻音技巧
正文
古文语气词和副词在古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正确地读出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轻音往往是一项挑战。
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读音特点主要表现在它们的音节结构和发音方式上。
古文的语气词和副词往往由两个音节组成,而且这两个音节的发音方式往往有所不同。
例如,“之”字的发音就是“zhī”,“而”字的发音就是“ér”。
那么,如何正确地读出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轻音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古文的语音规律。
古文的语音规律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提高我们对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敏感度。
最后,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技巧和方法。
在练习和提高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轻音技巧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多读多练: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熟悉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发音规律,提高自己的发音技巧。
2.寻找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发音特点,找到它
们的共同之处和规律,为自己的发音提供参考。
3.学习借鉴: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巧,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发音技巧。
4.及时反馈: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保证自己的发音技巧能够持续提高。
总之,古文语气词和副词的轻音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古文具有重要意义。
副词“反而”的语用功能分析
2017.06“反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解释为:“副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
”对“反而”的研究,多数学者从语义逻辑、句式语法、语用功能等进行研究。
本文重点分析副词“反而”在语用过程中的信息功能、篇章衔接功能以及语气表达功能。
本文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一、信息功能从信息结构角度看,“反而”最明显的语用功能是突出焦点信息与指明预设。
(一)突出焦点信息句子传递的信息,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
未知信息是表述的重点,即焦点。
一般来说,在语言线性序列上越靠近句末,信息内容越新,越容易成为信息焦点,“反而”凸显的是与预期相反的信息。
同时,副词“反而”可以与强调副词“是”配合使用,除了强化语气外,也突出了说话人想要表达的信息焦点。
如:(1)反过来,全世界都公认的理论与学说,在中国反而行不通。
(2)援藏那么多年,孔繁森非但没有寄一分钱给家里,反而是老家农村的哥哥寄钱来西藏资助他。
例(1)预期应该是“全世界都公认的理论和学说在中国应该行得通”,“反而”是焦点标记,突出焦点信息“在中国行不通”。
例(2)中“反而”与典型强调副词“是”连用,突显句子的信息焦点,即强调“老家的哥哥寄钱资助他”。
“反而”与其后的内容以逗号隔开,同样可以凸显其后的焦点信息。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认知凸显度越高,越能引起注意,越容易被感知。
如:(3)然而,至上的荣誉不但没有使武钢人感到满足,反而,更加刺激了武钢人的胃口,他们寻求一种特别的“通行证”,这就是正在国际推行的时髦的ISO9000系列标准。
例(3)“反而”位于句中并用逗号隔开,语音重读,短暂的停顿和重读能极大地引起读者的注意,认知凸显度高,凸显其后的信息焦点。
(二)指明预设预设可以从语义、语用和认知三个角度来做出阐释。
这里所说的“预设”指的是语用预设,即语言交际活动中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以交际者的社会知识和逻辑推理等背景知识为出发点。
文言文副词总结
文言文副词目录:1、语气副词:反问:岂、不亦(…乎)、其、庸、宁、独;测问:无乃(毋乃)、岂、何其;祈使(希望):其、必、姑、庶几、庶、幸、弟;祈使(禁止):无、毋、勿…………………… 1(1—6)2、决断副词:(表否定性论断)非;(表论断表说明)固、实、诚、乃、即、必、殆、又、亦;(表示限定范围)独、仅、徒、直、特;(表推测)其、庶、庶几…………………………… 6(6-12)3、时态副词:(表对持续时态的否定)未;(表已经发生的时态)既、已、尝、未尝;(表将要发生的时态)将、且;(表正在进行、持续或同时的时态)方、方且、尚、犹、适;(表不止一次的时态)复、骤、数、仍、亟;(表时序的时态)先、卒、终、竟;(表很快发生的时态)立、即、遽、亟、稍、素………………………………………………………………… 12(12-20)4、程度副词:(表程度高)甚、已、至、最、殊、太、尤、良、极;(表程度低)少、颇、微;(表更进一步)益、愈(俞)、弥、加、滋(兹)………………………………………… 20(20-23)5、否定副词:(表否定)不、弗、未、无、毋、勿……………………………………………23(23—25)6、谦敬副词:(表自谦)敢、窃、愚、伏;(表敬重)辱、惠、请、谨、幸…………………25(25-27)7、范围副词:(表范围)皆、尽、悉、俱、咸、毕、并、各、共、相………………………27(27—30)一、语气副词语气副词有构成不同句类的作用,常用的有两类:疑问语气副词和祈使语气副词。
1、疑问语气副词注意:疑问语气副词大多用表示反问(无疑而问)和测问(半疑半问)。
表示反问常用的有:1)岂表示肯定的反问,可译为:难道;怎么。
例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战国策·赵策》:“岂非计久长”。
又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2)不亦(……乎)表示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多有“乎”字。
可译为:岂不;怎么不;哪里不。
“反而”的语义韵考察-文档资料
“反而”的语义韵考察一、引言Sinclair(1996:75-106)所提出的扩展意义单位(extended units of meaning,简称EUM)模式,标志着语义韵理论的建立。
EUM理论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即:1.搭配(collocation),是节点词与一个个单词的搭配。
2.3类联接(colligation),是节点词与搭配词的语法类别的关系。
3.语义选择趋向(semantic preference),是节点词与来自不同语义集的词的同现关系。
4.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体现的是整个扩展意义单位的态度倾向。
汉语的语义韵研究方兴未艾。
从静态来看,某些节点词并无任何情感色彩,但从动态来看,即通过语料库考察这些节点词的语境,这些节点词的惯常搭配项却呈现某种情感倾向。
如: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容易发生”的搭配项大都是消极事件。
本文将基于Sinclair(1996:75-106)所提出的扩展意义单位(EUM)理论,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从搭配、类联接、语义选择趋向、语义韵等方面入手对“反而”的语义韵进行全面考察,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一)语料来源和分析软件本研究的所用语料取自新浪新闻语料库[1],该语料库的阵容是3800万字,我们从该网站随机抽取“反而”的例句共498条。
我们所用的语料库分析软件是由日本学者Laurence Anthony 开发的绿色免费软件AntConc[2]。
(二)研究问题“反而”在汉语本族语语料库中的搭配、类联接、语义选择趋向、语义韵情况如何?三、“反而”的语义韵考察(一)“反而”的搭配我们使用AntConc软件统计“反而”的搭配词,T值≥2.33的搭配词被视为是显著搭配。
“反而”左侧的显著搭配如下:没有(6.79742)[3]、不(6.45548)、不但(4.49591)、不仅(3.86608)、非但(3.78092)、未(3.07034)、没(2.393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 四个要素 : 预递 词“ 不但 ” 词语 . 类 反转 间“ 而” 反
类 词语 , 否定 词 “不/没 ”类 词 语 , 及 对 立 概 念 词 以
语 P和 q 接 着 考 察 了 隐 反 式 和 显 反 式 的 区 别 及 。
吴 春 仙 等 人 马 真 较 早 对 其 语 义 、 性 进 行 了 研 词
题 。 王 还 (1 9 9 4)提 出 “ 而 ”的 语 法 意 义 应 简 化 反 为 : 某一 现 象 或 情 况 没 有 导 致 按 理 应 导 致 的结 当 果 , 导致 相 反 的 结 果 。 用 “反 而 ”引 出 这 相 反 的 而 就
中心 开发 的现 代汉语 语 料库 。
语 气 副 词 “ 反 而 " 探 微
朱 娟
( 西师范 大学 中文系。 西 桂林 5 o ) 广 广 4 o4 J
摘 要 : 人对“ 前 反而” 究往往 只注 重其语 义句法方面。本文 则在深 化对其 句法语 义研 究的 同时, 研 从新 的角度进 行了研 究, 考察 了“ 而” 反 旬的焦 点. 反 而” “ 篇章 功能 、 人际功 能等语 用特 征 , 篇章 衔接功 能可 以概括 为i 其 表对立
二、反而” “ 的句法、 语义特征
I “ 而 ”作 为 语 气 副 词 , 的 基 本 的 句 法 功 .反 它 能 就 是 充 当 谓 词 性 成 分 的 状 语 , 时 也 同 其 它 副 词 有
结 果 。 我 们 认 为 他 的 这 一 分 析 更 恰 当 。 符 合 语 言 更
的 实 际 情 况 。 吴 春 仙 ( 0 ) “ 而 ”一 词 进 行 了 2 0I 对 反
究 。 具 体 分 析 了 “ 而 ” 词 在 句 中 出 现 的 语 义 背 反 一
各 自的 分 类 。 综 观 对 ” 而 ” 研 究 。 们 发 现 以 往 大 多 限 反 的 我
于语 义和句 法结 构 等 方 面 的研 究 。 乏 语 用 分析 。 缺 因此 我 们 试 图 从 语 义 . 法 人 手 , 拓 宽 思 路 . 句 并 对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3期
20 0 6年 6月
大庆 师范学院学报
J U N LO A I G N R L U I E ST O R A FD Q N O MA NV R IY
V 12 N . ”. 6 o3
Jn 2 0 u e,0 6
语 义逻辑 分析 。 归纳 出“ 而 ” 的两种 句法结 构 反 句
形 式 : 示 预 期 的 “不 但 非 ( 期 ) 反 而 B” 和 显 预 A。 式
隐 含 预 期 的 ” 预 期 A) 而 B 式 两 种 。 将 预 期 A ( 反 ” 归 纳 为 五 种 不 同 的 表 现 形 式 。 最 后 理 沧联 系 实 际 ,
一
、
引言
文 章认 为 . 内部 关 系看 . 从 P和 q之 间 是/ 中有 递 反
O的 关 系 , P和 q之 问 是 “递 中 含 反 ”的 关 系 。 不 P 和 q之 间 存 在 着 递 距 。 从 外 部 形 式 看 , 一 句 式 包 这
自上 个 世 纪 8 O年 代 以 后 . 言 学 界 对 副 词 的 语
式转析 ; 表递进 式转折. 关键词 : 气副词” 语 反而” 语用 ; ; 篇章功 能
作者简介 : 朱娟(9 0一) 女 . 18 , 湖南双峰 人, 广西 师范大学中文 系( 国家优秀文科 基地 )0 4级语 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 20
专业硕士研 究生。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 15 2 0 )3— 13— 3 收稿 日期 : 0 GI2 1 A 10 2 6 (0 6 0 0 0 1 2 5一I 一 0 0 l 2
“ 而 ” 人际功 能 、 章 功 能 等进 行考 察 , 更大 反 的 篇 在
的 语 境 条 件 中 去 多 层 次 多 侧 面 地 考 察 “ 而 ” 作 反 的 用 。 文 语 料 主 要 来 源 于 北 京 大 学 汉 语语 言 学 研 究 本
相 背 的 丙 现 象 或 情 况 , 纳 出 的 格 式 为 : +( 归 A B)+ ( 是 ( 但 ) +反 而 D, 后 讨 论 了它 的 词 性 问 可 不 C) 最
研 究 已从 归 属 问题 转 向 功 能 的 研 究 , 在 现 代 汉 语 而
的 各 类 副 词 中 . 气 副 词 是 比 较 特 殊 的 一 类 , 义 语 意 比较 虚 灵 , 句 中 的 分 布 及 各 方 面 的 功 能 特 征 都 更 在
具 特 色 。以“ 而 ” 为 个 况 出现或 发 生 了; . 说 [ A 甲 B 按 常
情 ] 原想 [ / 预料 ] 甲现象或 情 况 的 出现或 发 生 会引
起 乙 现象或 情 况 的 出 现 或 发 生 ; . 实 上 乙现 象 C 事
或 情 况 没 有 出 现 或 发 生 ; 倒 出 现 或 发 生 了 与 乙 D.
连用 。 句中起 递相 修饰 的作 用 。例如 : 在
(I 许 多人 认 为 这 是 奥 运 史 上 的 一 个 黑 暗 的 ) 日子 。 却 反 而 认 为 这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日子 , 为 从 我 因
此 之 后 。 国 的 奥 委 会 和 政 府 便 开 始 进 行 反 对 兴 奋 各
指 出 目前 “反 而 ”的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提 出 相 并
刺 的 斗 争 了。
( ) 在 马 平 春 风 得 意 之 时 , 份 份 投 诉 信 纷 2就 一
应 的 教 学 建 议 。 邢 福 义 ( 9 6) “ 但 不 P 反 而 18 将 不 . q 这 一典 型 句法 结 构 形 式 称 之 为 “ 递 ” 式 , ” 反 句 并 从 内部 关系和 外部 形式 上对这一 句式 进行 了考 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