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教育的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教育的案例研究

作者:黎扬莉黄易辉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2期

摘要:在班级内部存在一些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他们的行为不仅对自身的发展不利,而且影响着班风的建设,长期以来教师在对其教育时多采取打压措施,而不愿意花心思去思考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仔细分析探究背景才能为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案例描述;正面鼓励

一、案例描述

侯××、李××、李×是我校18班的学生。他们性格相同,对学习得过且过,经常一起玩耍,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小群体。三名同学自升入高中以来,学习成绩较差,上课不爱听讲,爱插嘴,影响老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同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差,喜欢玩手机,晚上在寝室不按时就寝,逆反心理强,而在教育他们时,他们总是不屑一顾,因此教育效果不理想。

侯××,性格外向,脾气较倔强,喜欢玩手机,爱出风头,在群体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其父亲是村干部,母亲在外打工,因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其宠爱有加,使其养成了娇生惯养、任性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只有顺其心意才行,不然当众反抗。父母也缺乏对其管理和教育,与父母沟通也很少。

李××,身体偏瘦,火气很大,很讲哥们义气。本来初中在外地读书,在其父母的管理和监督下。现在,回本地上学,父母在外打工,缺乏父母的管教,并且在初中非住校生,自由散漫惯了,现在住读使其特别不适应、不自在,多次违反寝室规定,屡教不改。

李×,性格懦弱,没什么主见,特别爱面子,喜欢撒谎,喜欢玩手机,初中成绩很不错。其父母离婚,现在跟随父亲生活。母亲自己经营一个公交车,父亲也忙于生意,没时间管教孩子,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当孩子犯错后,老师请其父亲来学校谈孩子配合教育问题,但父亲找到孩子后,耐心不够,三言两语就要动手,父子关系紧张。

认如何转化这三位同学,使其小团体中的每位同学在德智体上得以均衡的发展,我做了如下探索。

1.多正面鼓励。他们这类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因此想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就采取课堂上接老师的嘴,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和老师生气就觉得有面子。我在与科任老师沟通交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单独回答问题,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老师的尊重,让他们自己感觉到再也不好意思在课堂上接老师的嘴。

2.与家长配合。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以前的学习生活习惯,并告知家长学生的境况。希望家长不仅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还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并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孩子的错误,而不是简单的拳脚相踢和臭骂一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多鼓励和关心自己的孩子。

3.个别谈话,分化瓦解。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个别心理辅导,采取“各个击破,分化瓦解”的方法。和侯××谈话,着重情感教育,让他认识到父母的艰辛,肯定他的号召力,分析其违反学校纪律的危害性。尤其对李×,让其利用周末参与母亲的工作,让其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对待李××,让其多与父母电话交流,用沟通去化解他们心中的不理解。并诚恳地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案例分析

客观环境使得接触机会多。有些以前是同班同学,或者是邻居,或者父母是同事等,接触机会多。班级某些具有号召或影响力同学的带动。班级中的特长生、身体特别强健高大的学生等,他们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自然成为非正式群体重要的核心人物。

三、案例启示

爱心、耐心、恒心这“三心”是做好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学生转变的关键所在。学生难免犯错,在成长的过程中走进了死胡同本身就是他们的不幸,作为老师不应加剧这种不幸,而应该以“三心”来引导,让他们早早迎来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