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第十九章《温热论》
温热论全文精校版
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下篇十九章温热论
+ b. 代表病情的突变病势陷重;
+ c. 以五行生克解释,如章虚谷注释;
+ d. 从生理上认识“肺与心包相通,故肺热最易入心”;
+
以上王孟英从原文字义结合临床推论认识逆传较切
合实际。
+ 4.是否所有温病起病均“首先犯肺”?
+ 否!“上受”之说不能包括温病的起病形式,叶氏在此主 要是指风温一类的新感温病。
于热外;夹湿—辛凉轻剂加芦根、滑石—渗湿于热下
+ [分析]: + 1. 对“辛凉轻剂”的认识 + 2. 何谓“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
+ 透风于热外:指疏风透邪: + 渗湿于热下:即分利湿邪,使湿从小便出,
湿与热相孤。
+ [原文]:P167 4 熟记
+ [提要]:紧接上条进一步阐明温病夹风和夹湿的证候特点,以 及与伤寒的鉴别。
+ [释译]:
+ 1. 温病夹风的证候特点
+
辨证要点:清窍必干(头面部目耳鼻口
+
诸窍)
+
两阳相劫:
+ 温病夹风易燥生 病机:
+
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 2. 温病夹湿的证候特点
+
辨证要点:清窍壅塞(头昏
重,鼻阻,耳聋,胸闷)
+ 湿与温
+ 合蒙蔽于上
+
病机:浊邪害清
+ 3. 温病夹湿与伤寒的区别
+ 同点:均属阴邪,易郁阻阳气,可见恶
寒,头昏重,身重等症
+ 不同:伤寒:多有变证
+
湿热:传变慢,病程长,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叶天士《温热论》
一、温病大纲【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温邪:是温病的病因,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上受:指温邪一般的传入途径,由口鼻而入侵人体,先犯手太阴肺。
【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如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借,反致慌张矣。
(8)(二)邪在肺卫【原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提要:温邪在表治法:辛凉轻剂温病挟风、挟湿的治法用药(三)邪入营血【原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三)流连气分【原文】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
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四)邪留三焦【原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温热论》
《温热论》
1.
验齿
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且二经之血,走于此处。
病深动血,结瓣于上,阳血色紫,紫如干漆;阴血色黄,黄如酱瓣。
阳血若见,安胃为主;阴血若见,救肾为要。
然豆瓣色者多险,惟症尚不逆者犹可治,否则难治矣。
此何故耶?盖阴下竭、阳上厥也。
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证见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
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
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而心火上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处转润为妥。
若齿垢如灰糕样者,胃气无权,津亡而湿浊用事,多死。
初病齿缝流清血,痛者为胃火冲激;不痛者为龙火内燔。
齿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
若切牙啮齿者,湿热化风,痉病;但切牙者,胃热气走其络也;切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以内荣也。
此何以故?虚则喜实也。
舌本不缩而硬,牙关咬定难开者,此非风痰阻络,即欲作痉症。
用酸物擦之即开,酸走筋,木来泄土故也。
温病学重点背诵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叶天士《温热论》经典条文
叶天士《温热论》经典条文叶天士《温热论》经典条文叶天士《温热论》经典条文(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叶天士《温热论》
《温热论》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序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
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
叶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时,他父亲死了,于是抱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再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老师,专学医术。
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向他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并且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
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运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
”(《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
”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
嵇璜“序”曾说:“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
”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
他为医却不喜欢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了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
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
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
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
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
其中《温热论治》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
《温热论》
“到气才可清气”
• 表邪入里,气分里热已炽,治疗应以清气泄 热为主,初入气分者多用轻清透邪之品,热 毒深重者则用苦寒沉降之药,使邪热外透。
• “唐本” • 《温证论治》
王孟英
章虚谷 《叶天士温病论》
二、《温热论》简介
• 此后,注释本篇的还有凌嘉六、宋佑甫、 周学海、陈光淞、杨达夫等。
• 吴坤安的《伤寒指掌》、茅雨人的《感 证集腋》、董废翁的《西塘感证》虽非 注释本,但对本篇内容也作了阐发,可 供参考。
二、《温热论》简介
• 本教材以“华本”为据,共列37条,将 内容归类分析,按原文、提要、释评之 体例予以叙述。
温病大纲(原文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 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 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 与伤寒大异也。
[提要]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 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 治法与伤寒有别。
“温邪”
• 对于温病的病因,历来认识不同。 • 明代以前医家多遵从《内经》的“冬伤
“逆传”
• 温病初起邪犯肺卫,病情轻浅,及时而 正确的诊治,病邪即可外解。邪不外解, 手太阴肺的病变不解传至阳明气分,称 为“顺传”;传变至心包,称为“逆 传”。
• 可见,逆传是相对顺传而言,在于突出 “温邪”传变迅速,病情急剧转变,病 势重险。
“逆传”
• 王孟英:“温病之顺传,天士虽未点出,而 细绎其议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 营分内陷为逆也。苟无其顺,何以为逆”。
“卫气营血”
• 一般说,温邪犯肺病在卫分者,病情轻浅, 传气分者,病情较重,逆传心包及病在营分 者,病情严重,深入血分者则最为深重。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一、重点背诵原文[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二、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叶天士《温热论》
• [词解]
• ①透风于热外:指温热加风的治疗方法, 即在辛凉清泄中加入轻清疏散之品,如薄 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散而不与热相搏。
• ②渗湿于热下:指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 即在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 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 [释义] 本节论述伤寒与温病的传变区别,以 及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及其兼挟证的治法。
举例,却充分体现了血分证的治法,凉血、 养阴、散血、止血四个方面。
• 吴鞠通 “地黄去积聚。” 《本经》 “白芍除血痹。”
(二)邪在肺卫
• [原文]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 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 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 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 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 孤矣。(2)
•
杨达夫《集注新解叶天士温热论》 1963年
参考书
• 吴坤安《伤寒指掌》 1796年 • 茅雨人《感证集腋》 1816年
但作了阐发
• 董废翁《西塘感证》 1891年
非注释本,
主要学术思想
1.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2.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3.明辨温病与伤寒之异 4.丰富发展了温病诊法的内容 5.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
• 挟风者----风热相搏----- “透风于热外”
辛凉轻剂中加薄荷、牛蒡之属以疏散风热
• 挟湿者----湿热相合-----“渗湿于热下”
辛凉轻剂中加芦根、滑石之流甘淡去湿
• 陈光淞注:
“盖温邪为病,必有所挟,不外风与湿 之两途:风,阳邪,宜表而出之,故曰 透外;湿,阴邪,宜分而利之,故曰渗 下”。
• [词解] ①上受:指的是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的 部位是肺。
温热论古籍
《温热论》是清代叶天士所著的中医典籍,它是论述风温、温热、湿温等外感病证辨证施治的重要文献。
以下是对《温热论》的简要介绍:
首先,该论中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治法上必须随之而变,叶氏把卫气营血的传变概括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传变过程。
也就是说,当卫分病邪传入气分时,在治疗上应注重调理气分,活血化瘀;当营分病邪传入血分时,治疗上应着重于活血化瘀。
这就从病理上说明了为什么同样属于温热病,卫气营血的传变结果会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其次,论中阐述调护的方法及病证初起和治疗的禁忌,体现了叶天士悉心钻研《内经》,不但注重证象,还特别重视病理的思想。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温热病学理论体系,也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此外,《温热论》中强调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疾病虽由外邪引起,但体质的强弱和禀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疾病的病情轻重和传变途径。
因此,了解患者的体质类型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论中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他认为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强调通过调理体质、饮食起居、精神心理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种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温热论》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它不仅阐述了温热病证的病理变化和治疗原则,还强调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预防为主的思想。
这些理论不仅对中医温热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现代医学临床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亲自阅读《温热论》原著,感受其中的思想精髓。
《温热论》学习心得
《温热论》学习心得温病就其病变性质而言,可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一条中,重点论述了温热病。
他以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伤寒辨治的异同,并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做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从而为温病学说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一句。
虽仅l2个字,却论述了4个方面的问题,即:指出了温病的病因、侵入途径、初起病变部位和发展规律等。
“温邪”二字明确地提出了温病的致病因素是温热邪气,这就把温病与外感寒邪所导致的伤寒病从病因上严格地区别开来。
“上受”二字指出了温热邪气侵入人体的途径。
其“上”字含义有二:一是指温邪袭人,自口、鼻而入,口、鼻皆在人体上部;二是指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口、鼻,且肺合皮毛,温热邪气自口、鼻、皮毛而入,皆导致肺的卫外功能失常而发生表证。
因手太阴肺经在人体上部,故肺卫病变日“上受”。
“温邪上受”4字,不仅是讲温病的病因与邪气侵入途径,而且也与伤寒做了鉴别。
温为阳邪,其性上行,升散开泄,故温邪袭人始从上受,由口、鼻、皮毛而入,先侵袭手太阴肺经。
寒为阴邪,其性下行,收引凝滞,故寒邪袭人始从下受,先侵袭足太阳膀胱经。
温病与伤寒病因有温邪与寒邪之分,发病初起有上受与下受之别,其病机与治法亦不相同,故叶氏在本条最后强调指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由此句也可以看出,叶氏对温病与伤寒之鉴别是非常重视的,他既然提出二者治法“大异也”,那么对其病因及发病之区别就不可能不加以论述。
本条虽未明确提出“寒邪下受”之论,但视其“温邪上受”之说,可推断其当与“寒邪下受”相对而言无疑,则其与伤寒鉴别之意已在其中矣。
另外,据传《外感温热篇》并非叶氏手著,乃叶氏游太湖洞庭山时,其门人顾景文随于舟中,记录其口授而成文。
叶天士《温热论》课件
避免使用过多 文字,利用图 表、图片等可 视化元素展示
信息。
确保素材来源 合法,尊重版
权。
文字设计: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字体
图片设计:选择与内容相关的图片,确保图片清晰、美观
布局设计: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片的位置,确保整体布局和谐、 美观
色彩搭配:选择与内容相匹配的色彩,避免过于鲜艳或过于暗 淡的色彩搭配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增强课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互动设计: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问答、投票等,增加观众的 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动画效果:PPT 课件中可以添加 适当的动画效果, 如文字、图片的 动态展示,增加 视觉效果和吸引
力。
过渡效果:在 PPT课件中,使 用过渡效果可以 使不同页面之间 的切换更加流畅 自然,提高课件 的整体效果。
预览:在完成PPT课件制作后,需要先预 览整个课件,查看是否有错别字、格式错 误等问题。
修改完善:根据预览结果,对课件进行 修改和完善,包括调整字体、颜色、排 版等,确保课件的视觉效果和内容质量。
校对:在修改完善后,需要对整个课件进 行校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终确认:在完成校对后,需要最终确认 课件的内容和格式,确保符合要求并适合 教学使用。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PPT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姓名:叶天士
出生时间:1667年
出生地:江苏吴县
职业:中医学家
成就:创立温热病学派, 著有《温热论》等著作
逝世时间:1746年
创立了温病学派,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出了“卫气营血”理论,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 著有《温热论》等医学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擅长治疗温病,被誉为“温病圣手”
医学著作《温热论》(叶桂;清代;公元1644-1911年)7页
总论属性:温病是外感热病的一大类型。
叶天士温热论是论述温病证治的名著,创立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二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分直入营分。
至于卫、气、营、血如何分辨,主要是根据温病的诊断特点,运用察舌、验齿以及辨斑、疹、白,作为要点,然后结合证情,作出诊断,决定治法。
全篇从原则到具体,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兹重编分章论述如下。
第一章·温病大纲属性: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
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
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总在一经为辨。
第二章·逆传入营属性: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
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斑为要。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此句根据温热经纬增一“如”字);轻则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每多先自徨,此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耳。
第三章·流连气分属性: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于清初康熙 6 年,殁于乾隆 11 年, 即1667-1746年。
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 叶氏以其"立德、立功、立言"的为医最高境界
+ (二)、《温热论》简介 + 据载本篇是叶天士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叶氏口
述的内容整理而成。,具体成书年代不详。
+ 成书之后世传有两个版本: + 华本:载于《临证指南医案》名为《温热论》
王孟英又收载 章虚谷收于《医
于《温热经纬》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 唐本:载于《吴医汇讲》名为《温热证治》
门棒喝》名为《叶天士温病论》
+ 教材以华本为据,共列37条,对原文顺序稍作修改,并冠以标题。
+ (三)、学术思想
+ (四)、内容要点
+ 二、原文选释
+
(一)、温病大纲
+ A.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与伤寒的区别
+ c.“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 d.“凉血散血”之义
+ (二)、邪在肺卫 + [原文]:P168 3 背诵 + [ 提要 ] :进一步讨论了温病与伤寒在传变上的区别,并 + + + +
论证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及兼夹证的治疗。 [释译]: 1. 温病与伤寒在传变上的区别 2. 肺卫证的治疗—治宜:辛凉轻剂 兼夹证的治疗:夹风—辛凉轻剂加牛蒡、薄荷—透风 于热外;夹湿—辛凉轻剂加芦根、滑石—渗湿于热下
+ [原文]:P172 8 背诵“再论……分消上下之
势”
+ [提要]:论述邪留三焦气分的病理、治疗及
转归
+ [释译]: + 1.
邪留三焦气分形成的原因病机
+ 温邪久羁留于三焦,可引起人体气机郁滞水道不通,内生
痰湿,痰湿与温邪互结于三焦,加重气机郁滞。
+ 2.
治疗:
+
+ 3.
分消上下
转归:
+ 治之得法,气机宣通,痰湿得化则犹可望战汗而解, + 治不得法则可成里结
下 篇 第十九章 《温热论》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 掌握叶天士《温热论》关于温病发生发
展规律、卫气营血治疗原则的论述; + 2.熟悉《温热论》关于风温传变及治疗特 点的论述。 + 3.熟悉叶天士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其 对温病学的贡献。
一、概述
+ (一)、作者简介 + 叶桂,字天士, 号香岩,晚年号:上津老
+ (三)、 流连气分 +
1. 战汗
+ [原文]:P169 7 熟读 + [提要]:论述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以及战汗的机理,转
归和诊治上的注意事项
+ [释译]: + 1.
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
+
通过战汗促使病邪外解,采用的治疗大法是:“益胃” .
+ 2. 战汗的原因、病机、症状和处理
+ 2. 邪留三焦
+ 1. 温病夹风的证候特点
+
+ 温病夹风易燥生 病机: +
两阳相劫:
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 2. 温病夹湿的证候特点
+
辨证要点:清窍壅塞(头昏 重,鼻阻,耳聋,胸闷)
+ 湿与温
+ 合蒙蔽于上
+
病机:浊邪害清
+ 3.
温病夹湿与伤寒的区别
+ 同点:均属阴邪,易郁阻阳气,可见恶
寒,头昏重,身重等症 + 不同:伤寒:多有变证 + 湿热:传变慢,病程长, 多在足太阴不移
+ [原文]:P166 1 背诵 + [ 提要 ] :本条为温病证治的总纲,概括了温病的病因,
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并提出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 [释译]: + [分析]: + 1. 关于温病的病因 + 2. 何谓“上受”? + + +
a. 指口与鼻 b. 先犯手太阴肺 c. 与伤寒下受膀胱经相对而言 第一种认识较妥
+
+ A. 卫气营血辨证方法 + [原文]:P1672 背诵 + [ 提要 ] :概述了卫气营血病机浅深层次及卫气营血证候的
不同治法。本条集中体现叶氏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精 神,对温病的病机变化,病理特点,辨证治疗提出了杰出 的见解。
+ [释译]: + 1. 卫气营血病机浅深层次 + 一般说,温病按卫 气 营
及与伤寒下法的区别
+ 3. “逆传”之义 + a. +
+
+ +
逆传与顺传相对而言,指温邪不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 传变,如王孟英注释; b. 代表病情的突变病势陷重; c. 以五行生克解释,如章虚谷注释; d. 从生理上认识“肺与心包相通,故肺热最易入心”; 以上王孟英从原文字义结合临床推论认识逆传较切 合实际。
+ + +
4.是否所有温病起病均“首先犯肺”? 否!“上受”之说不能包括温病的起病形式,叶氏在此主 要是指风温一类的新感温病。
+
+
5. 温病与伤寒的异同
“同”字指温病与伤寒在辨证方面有相同之处,即其发展 均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两者均用了卫气营血分析病机变 化,故日同; “大异”指由于在病因上两者有寒温之别,所犯具体部位 不同,因此,治疗各异。
+ [分析]:
+ 何谓“分消上下”?
+ 又称“分消走泄”即用开上、畅中、导下
的方法以宣展三焦气机,疏导三焦运行, 同时泄走郁阻三焦的痰湿病邪。
+ 代表方:温胆汤 药如杏仁、厚朴、茯苓等
+
3. 里结阳明
+ [原文]:P174 9 背诵“伤寒大便溏……以粪燥为无湿也” + [提要]:论传变;
+ 2. 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治疗
+ [分析]: + 1. 卫气营血间的关系
+ 2. 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 3. 关于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治疗 + a. 对“在卫汗之可也”的认识 + b. 对“方可”的理解 +
叶氏用“方可”二字,说明清气之品不可滥用早用,用之 反凉遏邪气,必须明辨。
+ [分析]:
+ 1. 对“辛凉轻剂”的认识 + 2. 何谓“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 + 透风于热外:指疏风透邪:
+ 渗湿于热下:即分利湿邪,使湿从小便出,
湿与热相孤。
+ [原文]:P167 4 熟记 + [提要]:紧接上条进一步阐明温病夹风和夹湿的证候特点,以
及与伤寒的鉴别。
+ + +
[释译]: 辨证要点:清窍必干(头面部目耳鼻口 诸窍)
+ [分析]: + 1. 何谓“两阳相劫”,“浊邪害清” + 两阳相劫:两阳指风与热两种病邪,风与热均属阳邪,两
阳相合,风火交炽,必耗劫津液殷伤则火愈炽,头面部目
耳鼻口诸窍无津上荣,出现干燥的现象。
+ 浊邪害清:浊邪指湿热之邪,清:清窍,湿与温合相互蕴
蒸,蒙蔽于上,阻遏人体上升的清阳之气导致清窍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