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练习:《作业推荐》02——新中国外交-解析版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复习与练习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方针,毛泽东提出()()()的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建国一周年时,同()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1953年初,中国与()()等国倡导了()。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以其()和()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会议4.1955年,中国参加了在万隆举行的()会议,提出()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5.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的合法席位。

6.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7.1978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华,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正常化。

8. ()()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许多()国家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外交,并按着()()()()四项基本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不断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2001年正式加入(),2002年决定建立()。

关键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求同存异归纳:新中国外交成就:50年代:与17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新时期:经济:国际交流与合作、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分析:1、“一边倒”:倒向哪边?“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相矛盾吗?为什么?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不矛盾。

因为:美国:支持蒋内战,对新中国政府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外交上孤立苏联:支持中国人民中国:为了在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的地位注意:“一边倒”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指什么?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重点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重点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26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1.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于1956年元旦在中国外交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你的发言要点应选择( )①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③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中“1956年元旦”这一关键点分析,然后结合备选答案作答。

①发生在1953年,②发生在1954年,③发生在1955年,④发生在1971年,很明显④排除在外。

2.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君子和而不同”的含义,再联系新中国外交史实可判断出灵活的外交方式。

三个内容均符合题意。

3.如右图所示: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是( )A.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B.中美的矛盾消失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D.中美关系由敌对到走向正常化解析:选D。

中美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20多年的对抗和关系紧张局面,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解析:选D。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练习:《作业推荐》02——新中国外交-原卷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练习:《作业推荐》02——新中国外交-原卷

《作业推荐》02——新中国外交一、单选题(共72 分)1.1949年6月,刘少奇秘密访苏期间,苏联不仅答应给予即将建立的新中国以经济援助,还主动提出将贷款利率由2%降至1%,而毛泽东则提出使用东欧标准2%。

1950年,当苏联终于答应和新中国签订盟约时,毛泽东却表示出了深深的忧虑。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外交上奉行A.“一边倒”政策B.“另起炉灶”方针C.不结盟精神D.独立自主原则2.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积(孙中山)四十年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这一主张表明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条线,一大片”3.1954年,中、苏、美、英、法等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中国在会议上积极活动,推动会议成功,提高了国际声誉。

以下关于日内瓦会议说法正确的是A.会议成功推动美国侵略者退出印度支那地区B.会议达成和平公约,推动朝鲜战争双方停战C.中国提出合理建议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D.会议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4.1957年,毛泽东说“从外交政策和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

但是,……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

所以,不能把和平共处作为一个党的对外关系总路线。

”材料中的外交思想所强调的是:A.对外关系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交往C.要区分党的外交政策与国家的外交政策D.对外政策应该依据时代变化而调整5.下表是1969年到1971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A.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B.中日两国实现了建交C.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已根除D.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6.“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基于此,新中国在外交上( )A.放弃“一边倒”政策B.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解析:D “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通过的,基于此可知新中国初期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正确。

2.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解析:A “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体现了国家利益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中苏结盟、“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等体现了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一边倒”),A项正确。

3.(2017·山东烟台期末)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

此现象( )A.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B.说明“和平共处”的理念深入人心C.有利于调整并缓和中美关系D.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解析:D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又分别同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共同倡导该原则。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多次使用“和平共处”一词,实际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以此为外交政策基本准则的,D项正确。

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

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尼克松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 )A.共同反对霸权主义B.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C.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D.提高乒乓球技战术水平解析:B 国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都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后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后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被外国记者问起该如何处理国民党政府与世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时说:“国民党这个家当的不怎么样,烧的饭人民群众不爱吃呀!我们得另起炉灶。”毛泽东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B.拒绝与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断绝与帝国主义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2.“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基于此,新中国在外交上( )A.放弃“一边倒”政策B.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4.“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5.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C.第三世界的合作原则D.“求同存异”的方针6.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7.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政策有重要意义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决议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8.“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其主要原因是( ) A.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9.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方面表示“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方面则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说明( )A.我国对中日关系的原则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B.两国将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日本彻底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D.两国已经完全冰释前嫌10.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 )A.共同反对霸权主义B.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C.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D.提高乒乓球技战术水平11.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为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大事记材料三 1994年9月江泽民与叶利钦总统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还从政治关系、经贸关系和科技关系、军事关系等方面详细地规定了中俄两国应当积极采取的措施及步骤。这种关系既不是结盟,也不针对第三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落实到周边地区的中国外交政策。并说明该政策产生时的国际形势。(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对中国内政外交的积极影响。(3)材料三中的中俄“伙伴关系”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有什么不同?(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指出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1.答案:D 从题干信息可知是“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2.答案:D “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通过的,基于此可知新中国初期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正确。3.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我们不学他们”的含义就是不奉行屈辱的外交方针,其中B项最能反映这一点。4.答案:C 日内瓦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这一国际会议,周恩来出席了此次会议,故C项正确。5.答案:D 根据题干可判断此次会议应为1955年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A “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体现了国家利益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中苏结盟、“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等体现了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一边倒”),A项正确。7.答案:B 在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亚洲的力量,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并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解决,显示了中国的力量,也显示了亚洲的力量。A出现在1950年;C出现在1953年;D出现在1955年。8.答案: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2月,时间不符,A项错误。美国总统即将访华表明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对于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起了重大推动作用,B项正确。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D项没有涉及美国,故不能体现题意。9.答案:A 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在当今时代,故B项错误。日本并没有彻底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深刻反省和道歉,如一部分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侵华战争,故C项错误。由于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矛盾仍然存在,所以D 项错误。10.答案:B 国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都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的。美国二战后一直未放弃霸权主义,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而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也需要重新考虑对中关系,以制衡苏联,B项正确。C项是仅仅对中国单方面来说,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11.答案:B 本题解题关键是把握时间信息:1971年11月8日。A项是在1954年,C 项是在1972年,D项是在1971年3月,故选B项。12.答案:(1)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2)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推动中国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推动国家统一、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3)新中国成立初中苏是结盟关系,新时期明确宣布不结盟。(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_高考通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_高考通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1.(2016•江苏单科)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2.(2016•山东实验中学模拟)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D.“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3.(2016•天津文综)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 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

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

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D.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4.(2016•上海单科)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日建交二、非选择题5.(2017•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

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

高中历史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1 岳麓版 必修1

高中历史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1 岳麓版 必修1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同步练习1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是AA苏联 B南斯拉夫 C朝鲜 D越南2.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毛泽东提出谨慎的外交三大政策不包括D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一大片”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5.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当时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DA.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B.亚洲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C.一些亚洲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6.“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A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7.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B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8.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④《中日友好条约》签订C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是CA周恩来 B陈毅 C乔冠华 D胡乔木10.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D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C.中国提出和平共和五项基本原则 D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11.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DA1971年基辛格访华后B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发表《联合公报》后C1978年12月两国发表《建交公报》后D1979年元旦两国正式建交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广泛展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活动不包括DA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2002年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D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11月2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在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26 同步练习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26 同步练习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同步练习1.《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

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

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B.“一边倒”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

”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A.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B.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D.朝鲜战争的结束3.一位外交官曾说,这次会议之所以能自始至终贯穿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让世界相信撇开中国就谈不上亚洲和平和世界繁荣,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周总理的卓越的外交战略和政治才干。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日本东京B.印度尼西亚万隆C.瑞士日内瓦 D.美国旧金山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

中国这一举措(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5.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外交胜利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

材料一: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

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4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

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4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

课时作业24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

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不结盟”【解析】A项“一边倒”是指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另起炉灶”是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D项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答案】 B2.“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中国大概40亿美元的贷款,包括291个工业项目……提供了中国所有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军事设施,即便现在中国购买的几乎所有的航空燃油都是从苏联通过铁路运来的。

”这主要由于新中国当时(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原有外交关系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C.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D.重返联合国提高了自身国际地位【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苏联给中国提供大量贷款、工业项目、军事设施等,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与苏联建立友好同盟关系,故C项正确。

【答案】 C3.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这表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解析】注意题目中的分号,连接起了两个事实,一则我国虽与苏联结盟,但不能把独立性丢掉;二则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两个事实共同说明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第七单元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第七单元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1.针对26届结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言论认为,这是美国自结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沉重的失败。

这是因为该事件〔〕A.说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抗 B.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C.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D.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2.中国军事战略重点的北移,显然是对苏联庞大军事机器的一种牵制,这无疑会使美国决策者更真切地认识中国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分量。

这反映中苏矛盾晋级〔〕A. 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B.进步了中国的综合国力C.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D.是中美两国结合的前奏3.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指导人先后出访了东盟十国中的九国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四个国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这些国家指导人也纷纷回访中国。

这些外交行动〔〕A.说明中国重视与亚非国家的关系B.有助于我国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C.说明多边外交获得了重大的成果D.说明中国放弃了不结盟政策4.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成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假如承受上述原那么并按照这些原那么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

〞新中国与该声明亲密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它获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创始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C.“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政策6.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说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会谈解决的。

〞可以表达这一精神的是〔〕A.三个世界理论B.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C.不结盟原那么 D.国家主权理论7.“去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剩余权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A.“另起炉灶〞B.“清扫于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8.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会谈,也准备同蒋介石会谈,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会议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
【答案】C
【解析】
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会议中,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故C项正确;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故A项错误;朝鲜战争结束是在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后,故D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0年,当苏联终于答应和新中国签订盟约时,毛泽东却表示出了深深的忧虑”,联系所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分析解答。
2.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积(孙中山)四十年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这一主张表明的外交政策是
9.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并与俄罗斯、美、法等大国建立不同类型“伙伴关系”:进入21世纪,致力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并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中国政府此举意在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继续贯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D.构建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
D.对外政策应该依据时代变化而调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信息反映出毛泽东区分了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党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A项只符合国家的外交政策,故错误;B项只符合党的外交政策,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外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点睛】
解题关键是能解读出毛泽东对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党的外交政策的区分。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打开了中美建交谈判的大门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A项,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故A项错误;B项,中美1979年建交,1978年春为谈判建交时期,布热津斯基的北京之行打开了中美建交谈判的大门。故B项正确;C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故C项错误;D项,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关正式建交。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材料分析题(共28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朝代,中国历代各朝无出其右,而明太祖建立的庞大农村集团,又导向往后主政者不得不一次次采取内向、紧缩的政策,以应付从内、从外纷至沓来的问题。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17世纪以后,西方列强的势力正逐渐侵入亚洲,中国更成为列强竞逐的场所。1840年以来,经历了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等一连串的挫败,使朝野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改革的重要……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使清廷颜面扫地,民族自信心尽失;战后的割地、赔款更使中国从此成了列强的俎上肉,变法图强的主张乃在知识界中日益高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不同地区组织和联合国进行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多种层次的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的这些努力意在构建全方位外交关系的新格局,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和众多国家、国际组织,全方位合作的主要意图不是强调“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A选项错误。中国和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的合作,主旨不在贯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选项错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与发展技术合作、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等活动的主要意图不符,C选项错误。
5.下表是1969年到1971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比例
71.43
17.24
3.13
A.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中日两国实现了建交
C.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已根除
D.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凭借其外交才干,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故C项正确;A项是指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排除;BD项是指亚非国际会议,排除。
【点睛】
“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是解题的关键。
7.1978年春,邓小平与来访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进行会谈,双方以直率的态度讨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布热津斯基的北京之行
4.1957年,毛泽东说“从外交政策和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所以,不能把和平共处作为一个党的对外关系总路线。”材料中的外交思想所强调的是:
A.对外关系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交往
C.要区分党的外交政策与国家的外交政策
(3)根据材料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另一个时代”指的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当前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应当从合作发展、承担责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角度进行总结。
6.“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与会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阐述亚非各国联合反帝反霸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提出不同性质的国家“求同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条线,一大片”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并联系所学可知,这一主张表明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答案为A项;“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建交,排除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项;“一条线、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外交方略,主要内容是为抵抗苏联对中国的严重威胁,中国撇开与美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联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行径,排除D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的是什么?请你对当前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些建议。
【答案】(1)措施: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
根源:加强封建统治。
(2)历史主题: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反侵略、求民主;维护民族独立,求富强,求发展。
《作业推荐》02——新中国外交
一、单选题(共72分)
1.1949年6月,刘少奇秘密访苏期间,苏联不仅答应给予即将建立的新中国以经济援助,还主动提出将贷款利率由2%降至1%,而毛泽东则提出使用东欧标准2%。1950年,当苏联终于答应和新中国签订盟约时,毛泽东却表示出了深深的忧虑。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外交上奉行
(3)另一个时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建议:合作中求共同发展;落实大国责任: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实现高度集权的措施主要有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政策的根源要从维护君主封建统治的角度进行考虑。
(2)根据“变法图强的主张乃在知识界中日益高涨”并结合所学可知历史主题主要体现在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的比例是在不断的下降的,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中美关系也有改善的趋势,中国也于1971年重返联合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D符合。A不符合史实,排除。中日建交是1972,B错误。材料时间还是文革期间,中国国内“左”倾思想没有根除,C错误。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实现高度集权的措施,并分析在对外政策方面明代实行“内向紧缩”政策的根源。
8.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获取的历史信息,对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A.皆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B.都推动了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两者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D.两者都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前后,《告台湾同胞书》和《中美建交公报》分别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C选项符合题意;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是“外交”范畴,ABD三选项错误。
【点睛】
《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毛泽东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材料节选的部分就是阐述了“一边倒”的外交思想,即将来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A.“一边倒”政策B.“另起炉灶”方针
C.不结盟精神D.独立自主原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