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眼眶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眶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表现
• 好发于眶隔前区,大多数位于眶外上象限。 • 无包膜,可呈塑形性生长,包绕眼球(星芒状),沿肌锥内外脂肪间隙
塑形,充填在眶内呈“铸形”样改变。 • 平扫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增强呈均匀的中‐重度强化,
与眼外肌相仿;动态曲线为速升速降型。 • DWI 呈高信号,ADC低信号。 • 多呈低度恶性,骨质吸收改变。 • 囊变、钙化巴管瘤
• 局限或弥漫的不规则肿块。 • 累及眶内和(或)眼睑。 • T2WI:混杂信号,液平面。 • 增强: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泪腺良性混合瘤
• 眼眶前外上象限。 •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规则。 • 可有囊变或坏死、钙化。 • 压迫眼球,骨质受压性凹陷。
鉴别诊断-眼眶内转移瘤
• 多数有原发病史。 • 可发生在眼球区、肌锥内、肌锥内外及视神经鞘区,以眼球区
多见。 • 多伴有骨质破坏。
小结
• 多位于肌锥外、眶隔前,眼眶外上象限。 • 铸型性改变;包绕眼环(光芒样改变)。 • 眶周骨质结构完整。 • 视神经及眼肌少受累。 • MRI:弥漫性稍长T1长T2信号。 • DWI:扩散受限,ADC值低。 • 增强:均匀强化(动态曲线为速升速降型)。
鉴别诊断-炎性假瘤
• 临床上起病急,伴有疼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复视等,病情 反复,激素治疗有效。
• MRI :炎性假瘤T2WI 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性持续强 化,较淋巴瘤明显,并可伴有眼外肌增粗,肌腱常受累,泪腺 肿大,眼环增厚等。
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 常位于肌锥内,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 • CT 等密度肿块,MRI 示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 • 部分可见点状或条状钙化灶,周围组织受压移位。 • “渐进性”强化为特征。

眼球区常见肿瘤和影像诊断和治疗

眼球区常见肿瘤和影像诊断和治疗
神经鞘膜瘤起源于神经鞘膜,可分为神经鞘瘤和神 经纤维瘤,可发生于眶内任何部位。
原发于肌锥内一般起源于鼻睫神经。
原发育肌锥外一般医院于额神经和泪腺神经。
CT及MRI诊断
肿瘤发生于眼眶内的任何部位,以球后肌锥内较多见,呈圆 形或类圆形,多数边界清楚锐利,肿瘤大者可占据整个眶锥, 眼球和视神经有受压移位。

左眶尖海绵状血管瘤
静脉性血管瘤:静脉性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方法 互不相同,预后也不相似,有必要在术前做出明确的诊断;
临床上静脉性血管临床发病年纪小,最小仅两岁 平均 年纪约27岁。手术不易完全切除肿瘤。
低头后眼球突出症状加重为其一特殊体征。
大多数静脉性血管瘤形态不规则,边缘光滑锐利,甚至可 见到迂曲血管影和散在的静脉石,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较多见。
CT平扫一般呈等密度,质地较均匀(部分神经鞘瘤囊变坏死 除外),增强检查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 强化。
MRI平扫T1WI序列呈等或者稍低信号,质子加权像呈高信号, T2WI序列呈稍低信号。
本病需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出现静脉石, MRI检查可有部分血管流空,增强检查海绵状血管瘤呈进行 性明显强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眼眶恶性肿瘤,发 生率万。
结节状肿物突入玻璃体,并通过视神经侵入颅内。
病理和临床表现
·该肿瘤史先天性肿瘤 有一定家族倾向。 ·视网膜母细胞瘤起源于视网膜内层神经上皮没有u雨血供不 足,易产生“钙化复合体结构”。极少数人可出现双眼视母和 松果体瘤或者蝶鞍区的神经母细胞瘤,称之为,三侧性视神 经母细胞瘤,也称“三边症”。 典型临床表现:白瞳症,斜视,青光眼,和视力缺损;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眶 骨: 呈低信号 玻璃体: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球后脂肪: 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眼外肌视神经: 呈等信号强度 晶状体及眼环: 呈等信号强度
11
眼球下部横断层面CT扫描像
12
眼球后缘冠状层面CT扫描像
13
眼球中部横断层面MR扫描像
14
异常影像学表现
• 大小与形态异常 • 密度(信号)异常 • 位置异常 • 眶壁骨质异常 • 眼眶通道异常 • 肿块 • 邻近解剖结构改变
15
眼眶蜂窝织炎
• 眶内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 上面部静脉吻合多,邻近感染累及。 • 起病急,局部炎症症状+全身感染症状。 • 严重者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
和败血症。
16
眼眶蜂窝织炎
• CT表现:不具特征性。分肌锥内、肌锥外和骨膜 下三类,肌锥外最常见。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 或消失,眼睑肿胀,眼球壁增厚,眼外肌增粗, 球后脂肪密度增高。脓肿则为软组织肿块,增强 不规则或环形强化。
30
球内肿物,可见钙化斑
R
L
CT 平扫 AX
31
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
R
CT 平扫 AX
L
32
R
L
T2WI
AX
T1WI
33
R
L
AX 增强(FAT)
34
泪腺肿瘤(Tumor of the lacrimal gland)
• 原发眶内肌锥外最常见原发肿瘤。 • 泪腺窝区肿块。 • 混合瘤(50%)最常见,泪腺癌(30%)。 • 良性混合瘤多见于中年男性,病程长,病
质激素治疗有效。
20
CT影像表现:
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 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泪腺炎型:泪腺肿大 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 强化 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 直肌及内直肌常见;

眼及眼眶疾病影像诊断

眼及眼眶疾病影像诊断
。 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2020/6/17
★眼眶血管瘤
hemanangioma of the orbit
病理
. 以海绵状血窦型最常见 . 充满血液的血窦和纤维间质构成
血窦缺乏肌层及弹力纤维,血流缓 慢,可有出血、栓塞、含铁血黄素 沉着及钙化 . 具有完整的包膜,形成肿块
2020/6/17
★眼眶血管瘤
临床
1 发病年龄与病变类型有关,泪腺炎型多见 成人,肉芽肿型多见于青少年。
2 多单侧发病,少数双侧同时/先后发病。
3 早期眼部不适、疼痛、红肿、畏光,后期 可出现突眼、复视、视力下降、眼球运动 障碍。检查于眶下缘或内缘触及质硬、边 界不清肿块。
4 激素治疗有效。
2020/6/17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2020/6/17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2020/6/17
正常眼球、眼外肌
2020/6/17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2020/6/17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2020/6/17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表现
MR表现
1眼眶:骨皮质T1、T2像均呈低信号 2眼球及球内结构:球壁,晶状体,房水及玻璃体
下壁:上颌窦顶壁,由颧骨、上颌骨和腭骨 眶板组成。
眶后壁:大部由蝶骨组成,眶上裂、眶下裂 。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解剖
二、眼球
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5mm 眼球壁:
外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眼内容物: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低信号,是因为黑色素的顺磁性致T1、T2值 缩短。少数不含黑色素T1及T2像均为中等信 号。增强扫描肿瘤均匀一致强化。 • MR因具有特征性信号,优于CT。 • 部分肿瘤缺少黑色素,需与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球内转移瘤、脉络膜血管瘤鉴别

眼眶肿瘤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眼眶肿瘤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脑膜瘤 位于肌锥内的脑膜瘤多数起源
于视神经鞘的蛛网膜,发生于眼眶内的脑 膜瘤被认为是迷走于眶内的蛛网膜组织。 以往认为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 少 数可以恶变,现在临床根据其不同的病理 改变,将其分成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上 皮型、砂粒型、血管型、纤维型和肉瘤型。
该病多见于中年,男女发病率 无显著差异或女性可能稍多。肌 锥内脑膜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 突出和较早出现的视力减退,眼 底检查可见压迫条纹和视乳头水 肿或萎缩。
近 1/5 的血管瘤可发生眼眶扩大和骨质 受压吸收,眼眶扩大多见于肿瘤较大者
或 发 生 于 眶 尖 部 的 肿 瘤
静脉性血管瘤
静脉性血管瘤与海棉状血管瘤治 疗方法互不相同,预后也不相似,有 必要在术前做出明确诊断,静脉性血 管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对其应有充 分的认识,以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
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也称作混合瘤,
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多具有完整的包 膜,极少病例可发生恶变。临床表现为眼球向 内下方突出和移位,向外上方运动受限,眼眶 外上方泪腺窝处可扪及肿块,结节状,质韧, 边界比较清楚。
CT诊断 眼眶外上方泪腺窝
区肌锥外类圆形肿块,平扫时中 等密度,边缘较清楚,肿瘤往深 部发展可达眼球后,眼球向前方 突出和向下移位,往下发展可达 外侧眶底。
横断位,5毫米层厚与间距,要求 包括眼眶,在横断面做增强后扫描
个别鉴别诊断病例需做增强后延迟 扫描,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
除拍摄软组织窗位外,还需加摄骨 窗。
CT表现 有4/5以
上的病例肿 瘤单独发生 在球后肌锥 内,
1/10 的病例肿瘤发生在肌锥外
另有 1/10 病例肿瘤涉及肌锥内外
有接 近 4/5 病 例的肿瘤 呈类圆形, 边缘光滑 锐利。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课件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课件

精品课件 可修改
15
MRI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在MRI图像上的信号变化颇 具特征,即在T1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在T2加 权图像上呈稍低信号(与眼眶肌肉比较)。
这是因为黑色素瘤能分泌出一种稳定的游 离根所致。使组织的T1值缩短。
精品课件 可修改
16
MRI 表现
MRI进行T1和T2加权检查的必要性在于 鉴 别 诊 断 。 T1W上无法将黑色素瘤与出血,高蛋白物 质和脉络膜血管瘤区别开来。在T2W上,黑色素 瘤为低信号,而后三者为高信号。肿瘤形态及 边界如CT表现。在肿瘤较小时,MRI上表现为眼 球内局限性隆起,肿瘤较大时,突入玻璃体, 可出现“蘑菇云”征象。
〔五〕筋膜外骨膜下区 血肿
精品课件 可修改
4
眼球正常解剖和生理
眼球壁: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前1/6的角膜和后5/6的巩膜。 中层,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内层,分为两层,即色素部和神经部。 眼球的内容物 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
精品课件 可修改
5
常见眼球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2
OCULAR METASTASIS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3
OCULAR METASTASIS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4
OCULAR METASTASIS
精品课件 可修改
25
OCULAR METASTASIS
精品课件 可修改
3
眼眶解剖分区与常见病变
〔一〕眼球区 好发病变有: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 素瘤,转移瘤,Coat病等。
〔二〕视神经鞘区 好发病变有:视神经鞘瘤,视神 经胶质瘤,以及视神经炎等。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1、简介
1.1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定义
1.2 影像学诊断在眼球及眼眶肿瘤中的作用
1.3 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2、影像学检查方法
2.1 眼球及眼眶肿瘤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1.1 眼球B超
2.1.2 眼眶CT
2.1.3 眼眶MRI
2.1.4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3、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3.1 眼球内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3.1.1 视网膜肿瘤
3.1.2 眼底肿瘤
3.1.3 巩膜肿瘤
3.2 眼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3.2.1 眼眶腔肿瘤
3.2.2 眼眶骨外肿瘤
3.2.3 眶周软组织肿瘤
4、眼球及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
4.1 眼球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4.1.1 视网膜肿瘤与脉络膜肿瘤的鉴别
4.1.2 巩膜肿瘤与眼底肿瘤的鉴别
4.2 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
4.2.1 眼眶腔肿瘤与眼眶骨外肿瘤的鉴别
4.2.2 眶周软组织肿瘤的鉴别
5、附件
本文档附带相关影像学图像和检测报告。

6、法律名词及注释
6.1 影像学诊断:利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6.2 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等,对疾病
进行区分诊断的过程。

6.3 眼眶肿瘤:发生在眼眶内的肿瘤,可以来自眼球、眶内
骨骼或眶周软组织。

6.4 眼球B超:利用超声波技术对眼球进行成像的方法。

6.5 眼眶CT: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眼眶进行断层扫
描的方法。

6.6 眼眶MRI: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眼眶进行成像的方法。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泪囊窝前界为泪前嵴, 后界为泪后嵴,下方续 骨性鼻泪管。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7页
• 眶下壁大致呈三角 形,与眶上壁相同。
• 眶下壁在四壁中最 短 , 长 约 47.6mm , 主要由上颌骨眶面、 颧骨眶面及腭骨眶 突组成,其中以上 颌骨面积最大,颧 骨组成其前外侧部。
(三) 眶下壁 inferior wall of orbit
T2WI COR
上斜肌 外直肌 L 内直肌
第30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31页
• 影像号:01700212 • 性别:男 • 年纪:4月21天 • 病史:视物不清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32页
• 概述: •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为婴幼儿最常
③泪腺炎型:泪腺增大; (病例一)
④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强化;(病 例二,三)
⑤肌炎型:眼外肌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直肌及内直肌 常见; (病例四)
⑥视神经束膜炎型:视神经增粗,边缘含糊; (病例五)
⑦弥漫型。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50页
病例二
R
L
CT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增强
AX
第51页
病例三 T2 T1
R
T2压脂 增强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MRI AX
L
第52页
依据其发生部位,眼眶炎性假瘤分型:
①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病例一)
②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病例一)
③泪腺炎型:泪腺增大; (病例一)

眼球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球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球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眼球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引言眼球肿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眼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力功能有很大影响。

影像学诊断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球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要点。

二、影像学诊断方法1.超声检查(1)B超检查:通过超声波的声波经过眼球组织的反射来获取图像,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信息。

(2)A超检查:利用声波的反射与吸收特性,可清晰显示肿瘤的深度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具分辨力的图像。

它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位置、浸润范围等信息,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肿瘤的形态、大小、密度等提供了很多信息。

它还可以观察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判断肿瘤的浸润范围和是否存在邻近器官受累具有重要意义。

4.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血管、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来判断肿瘤的存在和性质。

但是,由于眼球肿瘤多发生在眼球内部,眼底检查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相对较小。

三、鉴别诊断要点1.继发肿瘤与原发肿瘤的鉴别继发肿瘤是指肿瘤起源于眼球周围组织而侵犯眼球。

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起源位置并判断其是否为继发肿瘤。

2.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影像学检查可以对肿瘤的形态、大小、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评估,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性或恶性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脉络膜瘤与视网膜瘤的鉴别两者在影像学上的特点有所不同,对于脉络膜瘤,可见肿瘤内部存在囊变、出血等表现。

而对于视网膜瘤,可见肿瘤紧贴视网膜,且与视网膜有连续性。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超声图像:包括B超图像和A超图像,用于展示眼球肿瘤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球正常解剖和生理
眼球壁: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前1/6的角膜和后5/6的巩膜。
中层,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内层,分为两层,即色素部和神经部。
眼球的内容物
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
常见眼球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简称视母)是儿童最常 见的眼眶恶性肿瘤。发生率在1.5万至3万分之 一。
视神经脑膜瘤
【MRI表现】 MRI对钙化不敏感,诊断脑膜瘤MRI不如CT 。 脂 肪抑制技术,有助于MRI对薄层钙化的显示。MRI图 像上,视神经脑膜瘤表现为增粗的视神经呈结节状 或纺锤形,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图 像上呈略低信号。 Gd-DTPA静脉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一致强化,冠 状面上可见不强化的视神经被高信号肿块包绕。当 肿瘤累及视交叉时,MR矢状面上可见视交叉呈结节 状增大。
影像学表现
CT上为玻璃体内均匀的梭形高密度灶,可侵
及整个视网膜。MRI较CT敏感并有较特征性改变
,即呈T1和T2W均为高信号,信号较均匀。
其与视母和视剥区别要点是:⑴年龄特点。 其较视母年龄偏大,较视剥年轻。⑵单侧发。视 母和视剥均可双侧。⑶无钙化。视母钙化率可达 80%以上。⑷无球外侵犯。⑸造影剂增强无强化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逐渐加重的突眼, 可伴有眼球运动受限。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表现
【MRI表现】 形态上,MRI表现与CT表现相仿。 MRI信号变化有一定特征性改变,T1加权病 灶信号为中等或稍低信号,在T2加权上和质子加 权上病灶信号均为明显的高信号。类似于肝血管 瘤的“ 电灯泡”征象。 多数病灶信号均匀,瘤内 出 血、钙化和血栓形 成使肿瘤信号不均匀。血肿在T1和T2加权上均成 高信号。出血 率 约为10-20%。Gd-DTPA增强,肿 瘤呈均匀和明显强化。
T1W和T2W为等信号
T1W略低信号T2W为高信号
三、常见肌锥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是眶内最常见的肿瘤,占眼眶肿瘤40%
。眼眶良性肿瘤的60-80%。血管瘤的三种病理
类型;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和淋巴血管瘤
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80%发 生 于肌锥内。
女性多见,好发年龄是20-40岁。
小 结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1、Coat病 2、脉络膜血管瘤 黑色素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1、转移瘤 2、视网膜剥离
二、神经鞘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视神经胶质瘤
少见的眼眶内肿瘤。眼病中仅占十万分之一。 是视神经最常见的肿瘤。75%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 ,20岁以下占90%。 组织学上是一种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
MRI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在MRI图像上的信号变化颇
具特征,即在T1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在T2加
权图像上呈稍低信号(与眼眶肌肉比较)。
这是因为黑色素瘤能分泌出一种稳定的游 离根所致。使组织的T1值缩短。
MRI 表现
MRI进行T1和T2加权检查的必要性在于 鉴 别 诊 断 。 T1W上无法将黑色素瘤与出血,高蛋白物 质和脉络膜血管瘤区别开来。在T2W上,黑色素 瘤为低信号,而后三者为高信号。肿瘤形态及 边界如CT表现。在肿瘤较小时,MRI上表现为眼 球内局限性隆起,肿瘤较大时,突入玻璃体, 可出现“蘑菇云”征象。
恶性黑色素瘤
Melanoma
眼球恶性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恶性 肿瘤。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平均发病年龄50岁 。男女无明显差别。 恶性黑色素瘤为单眼起病。起源于眼球壁中 层的葡萄膜,其中85%发生在脉络膜。一旦发 生球外侵犯,手术后复发率明显上升。因此早 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病理和临床表现
早期因受巩膜和玻璃膜的限制,肿块仅能沿 脉络膜平面扩张,肿块呈扁 平 状;当肿瘤较大, 突破玻璃体膜进入玻璃体,而颈部受玻璃膜裂口 影响以至形成头圆、底大、颈窄的“ 蘑菇云” 状 。 临床表现:为视物变形,变小以及相应部位 的视野缺损。眼底见:圆形和半球状色素性隆起 。
窝内。血管瘤多位于肌锥内。b.信号不同。
神经鞘膜瘤
在组织学上,神经肿瘤可分为神经鞘瘤(
Neurilemoma ) 和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
神经鞘瘤病人以中年人居多。此病大多位于肌
锥内。眼球向正前方突出为主要临床症状,可 伴有眼痛、头痛、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或视力 损害等,半数以上病例可在眶缘触到中等硬度 肿块。
⒊MRI上T1加权为均匀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质子加权 为高信号,T2加权上为稍低信号。 ⒋鉴别诊断
主要与海绵状血管瘤区别。见血管瘤部分。
常见的肌锥外肿瘤影像学诊断 泪腺混合瘤
泪腺位于外上象限泪腺窝。泪腺肿瘤在原发性 肌锥外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25%。泪腺区肿块中 ,混合瘤最多见(占50-60%)。
泪腺混合瘤大部分为良性,恶性者只占20%左 右。多为中年,男性 高 ,起病缓慢。典型的临床表 现为在眼眶外上方可触及一质地坚硬、表面呈结节 状的肿块。无痛性突眼和上眼睑肿胀也是常见的临 床症状。
视神经脑膜瘤和胶质瘤鉴别要点
视神经脑膜瘤
1、年龄与性别 中年女性多见
视神经鞘膜增粗, 结节状多见 增强后可见“”索道” 有钙化 3、MRI 肿瘤沿视神经管达视 交叉之前,不累及视 交叉。 无““索道”征象 无钙化 肿瘤沿视神经管可累及 视交叉,达颅内。
视神经胶质瘤
儿童多见
视神经增粗,纺锤形多见
2、CT
病理和临床表现
该肿瘤是先天性肿瘤,平均诊断时间在18个月左
右。有一定家族倾向。
视母起源于视网膜内层神经上皮 。由于血供不足
,易产生钙化复合体结构。极少数病人可出现双 眼视母和松果体瘤。称之为“ 三边症”。
临床上典型表现:白瞳症,斜视,青光眼和视力
缺损,眼底表现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半球形肿物。
Retinoblastoma
Retinoblastoma MRI
Retinoblastoma MRI T2W
Retinoblastoma CT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要点
⒈发病年龄 1-3岁 ⒉临床症状 白瞳症或猫眼症为特征,单 侧或双侧发病。 ⒊X线上眼眶区内钙化灶 ⒋CT上眼球增大和球内软组织肿块并有钙 化斑是特征性表现 ⒌MRI检查有助进一步确定肿块的范围和大 小。
MRI增强表现
Gd-DTPA造影后T1加权时肿瘤也为高信号, 且多均匀一致。当肿瘤内有囊变、坏死,局部 呈水样信号。 如合并视网膜下积液,则在MRI的T1和T2加 权图像上均为高信号。
CT和MRI检查目的
提示肿瘤侵犯范围,有无球外侵犯; 有无复发。 做为鉴别诊断的手段,MRI优于CT。
视神经脑膜瘤
原发眶内脑膜瘤少见,多数起源于视神经鞘膜 ,少数起源于眶壁筋膜和眶内散在蛛网膜颗粒。原 发病灶约占眶内原发肿瘤的5%。占发生于视神经 鞘肿瘤 的 1/3。颅内脑膜瘤向眶内侵犯 , 形成眶内 继发性脑膜瘤,原发少于继发病灶。 原发眶内脑膜瘤好发于30-60岁中年女性。临 床上较早出现视力下降,随后 为 突眼。视乳头水肿 和视神经萎缩也是常见体征。
OCULAR METASTASIS
OCULAR METASTASIS
OCULAR METASTASIS
OCULAR METASTASIS
Coat 病
(Coat disease)
是小儿较多见的球内良性病变。病因 是视网膜上毛细血管炎和毛细血管扩张引 起的脂肪蛋白渗出积聚,导致视网膜剥离 的病变。单侧发病。好发年龄5-10岁。
MRI 表 现
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不如CT敏感
。 但
MRI在显示肿瘤侵犯方面,优于CT。
MRI的T1加权图像(T1W
) 上,显示眼球内组织 肿块,呈低、等混合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 低混合信号。T1和T2加权图像上均为低信号的区 域提示钙化。 当肿瘤累及视神经或视交叉时,这些结构在MRI 图像上表现为视神经增粗和软组织肿块。
也称特发性眼眶炎性综合症(IOIS
) 。 是眼内非特 异性炎性过程。病因不明。病理上与格氏病、淋巴 性肿瘤相似,较难区别。 临床上,急性期巩膜充血,转眼疼痛等,常反复发 生。此点与其它肿瘤无痛性突眼有很大区别,可资 鉴别。 根据发病部位,IOIS可分为四种类型:泪腺型(局 限于泪腺区),眼肌型(局限于眼肌),球后型( 主要局限于肌锥内)和混合型(侵犯两个区域以上 )。前二种激素治疗效果好,预后佳,后二种易复 发,预后差。
神经鞘膜瘤
【MRI表现】
神经鞘瘤较小时呈一实质性肿块。 与眼肌相
比,在T1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在质
子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长T2加权上为稍低信号

Gd-DTPA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 明 显 强化,
而囊变区不强化。
神经鞘膜瘤
【诊断要点】
⒈位于肌锥内,边界较光整,形态规则类椭圆形
⒉CT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后有均匀强化。
海绵状血管瘤MRI
海绵状血管瘤MRI
海绵状血管瘤MRI
海绵状血管瘤MRI
海绵状血管瘤MRI
海绵状血管瘤MRI
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要点
⒈多位于肌锥内
⒉在MRI的质子和T2加权上信号呈“ 电灯泡”征象
⒊ CT和MRI增强后有明显强化。 ⒋鉴别诊断主要包括: ⑴神经纤维瘤 CT上较难区别。MRI上,信号变 化不同,该瘤在长T2加权上信号逐渐降低。 ⑵泪腺混合瘤 a.部位不同,泪腺混合瘤位泪 腺
黑色素细胞瘤诊断要点
⑴发病多为中老年人。
⑵单眼发病。
⑶无钙化。⑷MRI增强有明显强 Nhomakorabea。⑸MRI上信号特点,T1W为高信号,T2W
上为低信号。信号均匀。
脉络膜转移瘤
Metastasis
转移瘤是成人好发的眼球病变,约占眼球肿 瘤的三分之一,其中乳腺癌最多见,其次是肺 癌,睾丸,前列腺和消化道肿瘤。常发生在眼 后极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