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公开课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 成 语 为 例
31
含义相反相对
党同伐异——伐,攻击;
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
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夙兴夜寐——夜,晚;
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
32
真题演练
(一)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由“用”可以推出“以”为“用”的意思。
2、“变姓名,诡踪迹”
三、代入检验法(还原法)
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的用法
代入句中,看它在句中和文中是否 都通顺。 Fra bibliotek
想一想 1、(全国卷Ⅱ)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A.季布匿(于)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 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 千金,布匿濮阳周氏。” A. 隐藏
【学法建议】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实词的积累; C、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 易错的实词。
【复习目标】
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 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给你方法
一、借助语境法
(上下文)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 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文 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做到:因文定义。
2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庆)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 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B项趣:cù,通假字“促”,催促,督促的意 思。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 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进行甄别
2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2010年浙江)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①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 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
A. 第明经 第:考取。 B. 子无为嫌 嫌:疑忌。 C. 俾其守约束 俾 :使 D.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答案】D “方”通“仿’ 。 本义:相似——相仿。堪比
23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宁夏陕西、海南)
(节选自《明史· 花云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答案】D
【解析】趣:通“促”,副词,马上、迅速 。
21
学以致用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通“雇”,雇佣)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翼”通“翌”,第二天)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趣”通“促”,催促)
22
4、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着。 5、众皆伏泰之义
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 从各种关系来看,“伏”通“服”是顺理 章的。 6.令侍御史毛若虚覆按
2008年海南卷试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 告。 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 D.时人许以远致 许: 答应。 相关语句: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 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 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由“变”推出“诡”为动 词,是“隐蔽”的 意思。
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 思也是“多”。
33
一、语境推断法 二、句子语法推断法 三、代入检验法 句子语法推断法 三、字形推断法 三、通假推断法 四、通假推断法 五、句子结构推断法
34
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 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 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
答案: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 “踏”,而非名词“鞋子”。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B.不审于何得此绢 C.自放驴,取樵炊爨 省:探望。 审:知道。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答案:“樵”作“取”的宾语,应为名词,指 柴草。
课后练习 1题:判断对错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 蜀(09年湖南卷)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日薄西山:薄,迫近,接近。太阳快落山了。 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8
2题
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 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 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35
高考真题
综合训练
2009年安徽卷试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降跽谢过 谢:感谢 C.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相关语句: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 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 过,众皆大笑。 答案:B。道歉、认错
方法二:借助句子语法推断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 语
1、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2、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
11
想一想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 “披”和“执”的宾语,
坚硬的盔甲 “坚”解“ 锐利的兵器 “锐”解“
”, ”才能搭配。
12
高考链接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江苏)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 鬻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 腆扣头出血,原自新。 【答案】B 【解析】易,轻视,看不起。
文言实词推断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分析】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 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 1、“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 :(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 本中出现频率较高文言实词。 2、“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 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 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 来理解其含义的。
试试看:
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左.” 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 了路,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 大泽中,被汉军追上,因文定义,“绐” 的意思肯定为欺骗。
学以致用: 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 ,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 侯史高。 “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分析:从下文“赂遗外戚许、史,倾家 自尽”看来,当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从 上下文语义看,可推断为 “ ”之义。 阿谀奉承、钻营取巧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③信义著于四海 (《赤壁之战》) 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 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 确实”之意。 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 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 ”之意。 真实
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 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 信誉
根据文意“阙”在此处应当理解为:缺失,空 缺
方法四、通假推断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 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 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 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2.风吹草低见牛羊 3.张良出,要项伯
通“背”,背叛 通“现”,出现 通“邀”,邀请
(2) 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能歌者 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途而不能逮 逮:赶上 D.委之百姓 委:任命 “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 重,唯夫子之令。” 答案:D,交给
高考链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 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13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
形容词作定语,与世隔绝的
②佛印绝类弥勒
副词作状语,非常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渡过
高考链接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考查重点: 1、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活用、通假字、
偏义复词等。
2、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形容词、动词。
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 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 重。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改变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鸿门宴》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29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30
含义相同相近:
求全责备——求, 责— 要求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 毫无缺点。 民殷国富——富, 殷—富裕 登峰造极——登, 造—登上,到达 文过饰非——饰, 文—掩饰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 误。 济—扶助 扶危济困——扶, 比肩接踵——接, 比—紧接着,紧挨着 怜香惜玉——怜, 惜—爱惜、爱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破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终日—须臾,片刻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愈—弥,更加
28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 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 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 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 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为名词, 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26
1、文过饰非 2、前倨后恭
文,掩饰 倨,傲慢
你能推断出“文” 及“倨”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借助句式结构分析法
27
方法五、句式结构观察法: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 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 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 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想一想:(语境分析法)
1、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 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 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称之”等词语可见“黠” 为褒义
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必将有所成就。”
2.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 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 名大著。 请解析: 生男 弄璋: 生女 弄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