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及应用(doc 74页)
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技术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也提升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本文将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风险评估和审计软件等方面介绍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
首先,数据分析是审计技术方法中的重要一环。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量的审计对象数据进行快速的筛查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了解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出异常数据,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依据。
其次,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数据挖掘是指通过自动或半自动的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未知的、之前不可见的、潜在有用的信息。
在审计中,数据挖掘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发现潜在的风险点,为审计工作提供深入的数据支持。
另外,风险评估也是审计技术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审计人员可以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对审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方向,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在众多的审计对象中找出重点审计对象,确保审计资源的最优配置。
最后,审计软件的应用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便利。
审计软件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风险评估等功能模块,为审计人员提供了一站式的审计解决方案。
审计软件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完成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审计技术方法在当前的审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风险评估和审计软件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审计技术方法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高效。
第五章审计方法-文档资料
说)
目的
广义—— 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 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而针对审计对象所采取 的各种措施和手段的总称。(目标说)
内容
二、审计方法的选用
(一) 审计方法的选用原则 1. 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的具体情况 2. 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3. 不同的审计类型 4. 审计人员的素质 5. 不同的审计方式 6. 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和审计成本
(二)选用审计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应相互联系地看问题,有系统观点 要善于抓住本质 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第二节 审计的技术方法
一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二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取证方法浏览
详查法 抽查法 范重围制检法 查法
逆查法 顺查法 直查法 顺序检 查法
具体审 计技术
审阅法 核对法 调节法 函证法 复核法 盘存法 鉴定法 分析法 推理法
★ 逆查法的适用范围
➢ 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大型企业和内部控 制较好的单位。
(三)直查法
❖涵义
指直接从有关明细账的审阅和分析开始,然后根 据需要核对记账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或核对 账账、账表,并审阅分析报表的一种方法。 ❖ 审查步骤 ➢ 根据审计的具体目标,确定需要审查的明细账 ➢ 审阅并分析明细账 ➢ 核对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或核对账 账、账表 ➢ 审阅分析凭证或账表 ➢ 根据需要对存有疑问的债权债务进行证实,对实 物进行盘点
生产经营能力越小,盈利少,长期偿债能力越差。 透视:二者结构是否与企业债务结构相适应。
3、财务层分析----从效益审计角度
(2)被审单位管理水平分析 管理的目的:A、周转速度快
B、周转过程成本要低 C、资金占用要节约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审计方法有哪些
审计方法有哪些一、审计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审计方法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
它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成果,因此,了解和掌握各种审计方法是每一位审计人员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审计方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计方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全面、系统地了解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为审计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其次,审计方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相关部门提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最后,审计方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依据。
二、常见的审计方法。
1. 文件审计法。
文件审计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被审计对象的文件资料,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情况的一种方法。
文件审计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取大量的原始资料,有利于全面了解被审计对象的情况;缺点是耗时耗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整理和分析文件资料。
2. 会计核算法。
会计核算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的会计核算制度、账簿凭证等进行审查,了解其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
会计核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了解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缺点是需要具备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3. 抽样审计法。
抽样审计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的部分数据进行抽样检查,来推断整体数据的一种方法。
抽样审计法的优点是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缺点是抽样误差可能会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
4. 计量单位审计法。
计量单位审计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的计量单位进行审查,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的一种方法。
计量单位审计法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了解被审计对象的生产情况;缺点是需要具备相关行业知识,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5.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异常情况的一种方法。
国家审计技术方法
国家审计技术方法
国家审计技术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审阅法:通过对被查单位有关书面资料进行仔细观察和阅读来取得查账证据的一种查账技术方法。
根据有关法规、政策理论、方法等查账标准或依据对书面资料进行审阅,借以鉴别资料本身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正确、合理、合理及有效。
2. 核对法:对账簿记录(包括相关资料)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有关数据进行互相对照,旨在查明账账、账证、账实、账表是否相符,以便证实账簿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账、漏账、重账,有无营私舞弊、违法乱纪行为。
3. 抽查法:从受审事项的全部帐目和业务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审查,并根据样本审查的结果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审计方法。
4. 顺查法: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从起点查到终点的审计方法。
5. 逆查法:按照会计业务核算相反的顺序依次进行审查的方法。
6. 观察法: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具体目标的要求,前往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现场,察看业务活动的方法、程序及实施情况,以掌握整个业务活动或执行程序的实际情况,获取审计证据。
7. 询问法:注册会计师向被审计单位人员询问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8. 函证法:审计人员通过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发函,以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9. 重新计算: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复核,检查其计算是否正确的方法。
10. 分析性程序: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来评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此外,还有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方法。
不同的审计技术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
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引言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评估和验证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活动的合规性。
在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使用一系列技术方法来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以便得出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主要讨论常用的几种技术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1. 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审计领域的方法。
它使用统计和数学分析来检查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揭示潜在的异常和风险。
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发现数据中的异常模式,并提供有关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欺诈行为的线索。
在审计中,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包括财务记录的分析、实物清点的比对、业务过程的审查等。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审计人员可以找出潜在的错误或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2. 抽样技术在许多情况下,审计人员无法检查整个数据集,因为它们通常非常庞大。
这时,抽样技术可以派上用场。
抽样技术是在数据集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审计,从而得出对整个数据集的结论。
通过合理选择样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数据集,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抽样技术的选择和设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
审计人员需要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审计目标来确定合适的抽样方法,例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抽样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 文档审查技术文档审查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查文件和记录来收集信息的方法。
在审计中,文档包括财务报表、合同文件、会计记录等等。
审计人员通过仔细检查这些文件,了解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并寻找潜在的问题。
文档审查技术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对相关法规和准则的了解,以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审计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件分析和解读能力,以便准确地理解和评估文件中的信息。
4. 访谈技术访谈技术是一种通过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审计中,审计人员可能需要与财务人员、管理层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财务和业务活动的看法和理解。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分析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工具对大量的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发现潜在的异常和风险。
例如,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进行数据采样、模式识别、异常检测等。
2.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可以帮助审计员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文件进行自动化的分类、提取关键信息和摘要等。
3. 风险评估和预测技术: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对企业的业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指导审计员优先处理高风险领域的审计工作。
例如,利用基于数据的模型和算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商业风险等进行评估和预测。
4. 远程审计技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审计员可以远程获取、处理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和业务资料。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审计的灵活性和效率,减少时间和成本。
例如,通过云计算平台,审计员可以在线审计和监控企业的财务数据和流程,实时获取数据和报告。
5. 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审计数据,以发现潜在的异常和风险。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挖掘企业的财务信息、交易数据、客户数据等,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6. 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审计信息的可追溯性、透明性和安全性。
审计信息可以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存储和管理,减少潜在的数据篡改和不当操作。
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财务审计、供应链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等。
总之,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帮助审计员更好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供更可靠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及应用
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及应用审计技术方法是指审计工作中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工具,用于收集、处理和分析审计证据,以评估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这些技术方法在现代审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提高审计效率和精确度,为提供准确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提供了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和应用。
审计技术方法包括数据分析、抽样、模型构建、网络审计、数据挖掘等多种方法和工具,以帮助审计师进行审计工作。
其中,数据分析是一种通过收集、清洗和处理大量的审计数据,运用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分析数据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审计师快速发现异常情况,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并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和交叉分析。
抽样是审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审计,以推断整体的特征和规律。
抽样方法能够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确保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抽样方法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抽样类型,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簇抽样等。
模型构建是审计中一种较新的技术方法,其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和分析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以评估其风险水平和潜在影响。
模型构建可以辅助审计师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前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问题。
网络审计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其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监控,以评估被审计对象的网络安全状况和数据完整性。
网络审计可以发现、追踪和防范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增强企业的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能力。
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挖掘大数据中的知识、信息和规律,帮助审计师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价值和风险的技术方法。
数据挖掘可以通过挖掘模式、分类规则和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洞察力和预测能力,并帮助审计师更好地理解被审计对象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特征。
根据上述介绍,审计技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首先,它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度,减少审计工作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审计技术方法》课件2
审计技术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使用工 具的不同可以分为手工审计方法、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等; 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财务审计方法、绩效审计方法 等。
审计技术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审计效率
采用适当的审计技术方法可以使 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减少重复和 不必要的劳动,从而节约审计成
源,扩大审计范围。
提高审计准确性
信息技术可以减少人为 错误,提高审计结果的
准确性。
促进审计创新
信息技术为审计人员提 供了更多的数据分析工 具和模型,促进审计创
新。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
01
02
03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风险基础法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 重点和优先级,合理配置审计
资源。
控制基础法
通过测试控制措施,评估控制 措施的有效性,确定是否需要
《审计技术方法》ppt课件
目录
• 审计技术方法概述 •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整理 • 审计程序与技术方法 • 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 审计风险与应对措施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审计技术方法概述
审计技术方法的定义与分类
审计技术方法的定义
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专门 的技术手段,用于获取审计证据、评估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 动和财务状况,并得出审计结论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三:某金融机构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总结词
该案例主要介绍了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的方法 和流程,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习者更 好地掌握风险评估的核心要点。
详细描述
该案例选取了一家金融机构作为评估对象, 详细介绍了风险评估的计划制定、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 作,以及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
审计的概念与方法
审计的概念与方法
审计是指对某个组织、单位、个人或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地审核、检查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其合规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并提供相关的报告和建议。
审计涵盖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多个领域。
审计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面谈:与被审计方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其业务和运营情况,获取必要的信息。
2. 核实:通过核对资料、数据、财务报表等,确认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验证:对被审计方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有效和符合规范要求。
4. 抽样检查:对被审计方的业务交易、账目等进行抽样检查,以确定其合规性和准确性。
5. 比较分析:对被审计方的财务数据、业绩指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识别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
6. 文件检查:审阅被审计方的合同、协议、文件等,以评估其法律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7. 实地考察:对被审计方的实际经营地点、设备、人员等进行
实地考察,了解其真实情况。
8. 填写审核表和记录:将审计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建议等记录在审核表和报告中,形成审计结果的正式文件。
通过以上审计方法,审计人员能够了解被审计方的业务情况、财务状况,评估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技术方法1.什么是审计方法简述其演变过程。
答:审计方法的概念在我国理论界有不同的表达。
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是广义的审计方法,二是狭义方法。
广义的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手段和技术。
狭义的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了取得充分而有效的审计证明而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审计方法的变革:审计方法随着审计实践的丰富和审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从单项详查到系统抽查(2)从单一听审技术到综合检查技术(3)从手工审计手段到电脑技术审计手段2.简述顺查法、逆查法的审查步骤。
答:顺查法,也称正查法,是指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先后依次进行检查的方法。
运用顺查法审计结果较为准确,但成本高、效率低,很难把握审计重点,因此,在现代审计中很少使用顺查法。
逆查法,亦称倒查法或溯源法,是指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完全相反的方向,依次进行检查的方法.它是现代审计实务中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3.简述详查法、抽查法的审查步骤。
4.简述审阅法、复核法、核对法、盘点法、函证法、观察法和鉴定法的涵义和各自审查范围。
(2)复核法:又称复算法,是指通过对有关数据指标进行重新计算,来验证其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技术。
主要用于会计数据的复核和其他数据的复核.5.什会是辅助审计技术答:辅助审计技术是相对基本审计技术而言的,它是指为搜集重要审计证据提供线索,或是搜集重要证据以外的补充证据而采用的审计技术。
主要包括分析法、推理法、询问法和调节法等。
6.分析法有哪几种答:分析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项目有关内容的对比和分解,从中找出各项目之间的差异及构成要素,以揭示其中有关问题,为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的一种审计技术。
审计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分析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科目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
审计的技术方法
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取得审计证据而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它包括审核法、观察法、询问法、函证法、分析性复核等。
今天我将对以上审计方法一一介绍。
1.审核法(1)一般步骤:根据审计目标和了解的情况索取文档资料;对取得文档进行审核;记录发现疑点;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2)适用范围:它适用于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的审计(3)具体应用:一、对原始凭证的审阅:看各要素(抬头、日期、品名数量等)是否齐全—注:若有缺项则可能发票业务不真实、编号是否连续—注:若编号不连续可能存在隐瞒收入的情况、是否盖有公章、是否有经手人签字、摘要是否清楚、计算正确、有无涂改、是否有以收据代发票、是否存在过期或作废票据、经济业务是否符合被审单位情况、是否合法、是否经过审批。
二、对记账凭证的审阅:审核凭证的各要素是否齐全、编制人是否签名、编号是否连续、凭证后是否附有合法且有足够证明力的原始单据、附件张数与记录是否一致、填制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凭证借贷方是否平衡。
—例如某企业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将堆压在仓库中的产品虚列为销售,并授意财务部门凭空填制了收款凭证,煞有其事地将几百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登记入账,借以虚增利润。
三、对会计账簿的审阅:主要审核账簿记录是否规范、业务摘要是否完备、有无刮擦涂改、启用手续交接记录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是否与记账凭证一致、明细记录是否与凭证一致。
—例如,材料明细账某账户发出栏单价原应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现却按购进最高价计算,一经审阅发现,就要进一步查询,以求了解这样做的意图。
四、对会计报表的审阅:编制是否按规定、有无签章、项目是否完整、数据是否一致、会计报表是否平衡、项目对应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如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本年累计数五、对其他资料的审阅:通过审阅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资料、合同资料、业务规范、规章制度和其他有关资料,来进一步手机审计证据,同时验算和确认相关数据真实性、合法性,对其他书面资料的审阅重点是关注其来源是否可靠、数据计算是否正确、业务内容是否合法等。
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技术方法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技术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保障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下面将就审计技术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数据分析技术是审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数据分析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和规律性问题。
在审计中,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筛选出异常数据,提高审计效率。
同时,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比对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点,为审计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数据挖掘技术也是审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
在审计中,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找出潜在的违规行为和欺诈行为,发现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和风险点,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控制建议。
此外,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也是现代审计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主要是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审计,发现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隐患。
在进行信息系统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最后,数据采样技术也是审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数据采样技术是指从大量数据中随机选取一部分数据进行审计,以此来代表整体数据的情况。
通过数据采样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在保证审计效率的同时,对数据进行充分的审计,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综上所述,审计技术方法在现代审计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审计对象和审计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效率,保障审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审计服务。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审计技术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及应用(doc 74页)
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及应用审计技术方法: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抽样审计、内部控制测试、分析性复核。
加上审前调查、审计风险评估独立出来为六个概念。
从三个方面讲解:一、为什么?即上述审计方法在审计工作中的地位或者重要性;二、是什么?即审前调查、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抽样审计、内部控制测试、分析性复核的概念是什么;三、怎么做?即如何运用或者具体操作。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重要性。
即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1、审计采用上述方法是“五号令、六号令”明确要求的。
仅此一点,足可说明其重要性。
2、本人以前有个错误认识:审计一个项目,认为问题会出在哪一方面,就查哪一方面,写好报告就行了。
但是在档案质量评比中,分数不高。
很是不服气,搞一些虚的有什么用,审计报告质量高不就行了吗。
3、其实不然。
现在讲提高审计质量开展的是审计档案质量评比,而不是审计报告质量评比,只注重审计报告质量而忽视其他项得不到高分在情理之中。
4、为什么要搞这些“虚”的?高质量审计报告应以高质量底稿作支撑。
即质量高的依据在哪里?是怎么开展审计工作的?经验判断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等等。
原来已经开展了审前调查、已经使用了先进的审计方法,没有留在书面上罢了。
5、结论:上述审计技术方法不“虚”,是做好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学会善于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开展审计工作,而且要在审前调查记录、日记、底稿、方案中留下痕迹。
这样,才能把审计报告、审计档案质量提高。
再讲第二、三两个问题,是什么、怎么做。
一、审前调查按照审计署第六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一)、第八条审前调查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下列基本情况:(调查什么)1、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2、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3、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4、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5、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6、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即变更;7、以往接受审计情况;8、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在企业和组织的审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方法以其高效、准确、可追溯的特点,为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改进。
本文将就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数据分析技术是现代审计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审计人员可以发现异常模式和潜在风险。
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潜在的审计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审计人员可以识别出购买同一商品的多个账户,从而发现潜在的虚假交易。
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审计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和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审计任务。
例如,智能审计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财务数据和企业行为,自动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为审计人员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区块链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审计中。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得审计人员可以对企业的交易和账目进行全面的追溯和验证。
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减少对企业的信任度,并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验证企业的账目是否与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一致,从而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还包括远程审计和实时审计。
远程审计通过利用互联网和远程访问技术,使审计人员可以远程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检查和审计。
这样可以避免审计人员频繁出差,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实时审计则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同步技术,使审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快速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远程审计和实时审计等技术方法的应用,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且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些技术方法的应用为审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为企业和组织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加可靠和准确的信息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技术方法的概念及应用审计技术方法: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抽样审计、内部控制测试、分析性复核。
加上审前调查、审计风险评估独立出来为六个概念。
从三个方面讲解:一、为什么?即上述审计方法在审计工作中的地位或者重要性;二、是什么?即审前调查、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抽样审计、内部控制测试、分析性复核的概念是什么;三、怎么做?即如何运用或者具体操作。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重要性。
即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1、审计采用上述方法是“五号令、六号令”明确要求的。
仅此一点,足可说明其重要性。
2、本人以前有个错误认识:审计一个项目,认为问题会出在哪一方面,就查哪一方面,写好报告就行了。
但是在档案质量评比中,分数不高。
很是不服气,搞一些虚的有什么用,审计报告质量高不就行了吗。
3、其实不然。
现在讲提高审计质量开展的是审计档案质量评比,而不是审计报告质量评比,只注重审计报告质量而忽视其他项得不到高分在情理之中。
4、为什么要搞这些“虚”的?高质量审计报告应以高质量底稿作支撑。
即质量高的依据在哪里?是怎么开展审计工作的?经验判断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等等。
原来已经开展了审前调查、已经使用了先进的审计方法,没有留在书面上罢了。
5、结论:上述审计技术方法不“虚”,是做好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学会善于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开展审计工作,而且要在审前调查记录、日记、底稿、方案中留下痕迹。
这样,才能把审计报告、审计档案质量提高。
再讲第二、三两个问题,是什么、怎么做。
一、审前调查按照审计署第六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一)、第八条审前调查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下列基本情况:(调查什么)1、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2、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3、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4、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5、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6、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即变更;7、以往接受审计情况;8、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二)第九条审前调查应当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下列资料:(取得哪些资料)1、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2、银行帐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3、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4、审计档案资料;5、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6、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三)第十条审前调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方式:(调查方法)1、到被审计单位了解情况;2、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试审;3、查阅相关资料;4、走访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5、其他方式。
(四)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本人对审前调查应当做什么有几条体会:1、查内控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确定重要性水平;2、查收费,看有无违反收支两条线及乱收费;3、查专项经费,看有无虚列项目,扩大部门预算,多要经费,看有无挪用专项经费;4、查工程建设项目,看有无违反招投标法及其他法律法规;5、查收入、支出,看收支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6、查其他收入,看是否全部作为非税收入、构成帐外帐;7、关注关系民生的工程和资金。
结:尽可能多的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所谓: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事于相,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具体应当怎么做,请看下表:审前调查记录表项目名称:项目执行单位:审计人员:审计日期:复核人员:复核日期:在调查表里简单地填上调查记录、调查结论,审计人员、日期、复核、等,再把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附在表后就行了。
二、重要性及其审计风险按照审计署第六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第十六条:审计组应当分析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
(一)重要性的概念。
1、概念。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未对重要性作出明确的定义。
国外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定义,如国际、美国、英国等会计准则委员会分别作了定义,在此不讲。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它是财务报表包含的错报或漏报能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理解的“临界点”,超过该临界点,就会导致其作出错误的判断。
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而言的。
判断一项错报或漏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在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
若一项在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足以改变或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则该项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否则就是不重要的。
(当然)这里,会计报表使用者是指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能够理性地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使用者。
第二,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
例如,某一金额对某个企业的会计报表来说是重要的,而对另一个企业的会计报表可能是不重要的。
对某一特定企业而言,重要性也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改变。
第三,确定重要性水平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第四,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编制审计计划时对审计重要性的评估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可见,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密切。
重要性水平是影响审计证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第五,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就越多;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也就越少。
例如,为合理保证存货帐户错报或漏报不超过20000元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比为了合理保证该帐户错报或漏报不超过30000元所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要多。
可见,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数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2、关于错报或漏报。
重要性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
例如:(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蓄意错报或漏报比相同金额的笔误更重要。
诚信问题。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比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得企业的营运资金增加了几百元,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这项错报或漏报使营运资金从低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变为稍稍高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这就影响了贷款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所以是重要的。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收益每年递增1%的趋势变为本年收益下降1%,或使亏损变为盈利等,就具有重要性。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现金和实收资本帐户存在错报或漏报,就应引起高度重视。
3、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计算方法。
(1)固定比率法。
百分比是多少,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都没有作出规定,也无法作出规定。
给一些参考系数值:A、净利润的5%-10%;B、资产总额的0.5%-1%;C、净资产的1%;D、营业收入的0.5%-1%。
(2)变动比率法。
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帐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不讲。
4、重要性水平的运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制订审计方案时运用;二是评价审计结果时运用。
举例说明:1、某海关2000年度关税收入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首先,确认该部门财务报表使用者和关注的重要性信息情况如表:其次,2000年其关税收入情况如表:第三步,确认单位的敏感性。
对于上述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海关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单位。
因为海关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部门,媒体、人大、一般公众都十分关心海关在收取关税方面有无违规行为,是否迫于压力错报关税收入等。
第四步,根据表1,可以看到非营利性单位重要性百分比根据单位敏感性不同范围在0.5%-2%。
海关最敏感,所以取0.5%的比例,计算的结果为0.5%×50000=2500万元。
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可以确定该海关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2500万元,也就是说,审计人员在准备阶段,根据这个重要性水平,规划应该实施哪些必要的审计程序,以便在一定的把握程度下,发现所有2500万元以上的错报或漏报。
5、更简单些的做法,请看下表:表一:(审计机关名称)重要性水平评估表审计期间-------项目名称:项目执行单位:审计人员:审计日期:复核人员:复核日期:注:1、报表项目列出金额大的或重要的项目;2、金额填列报表期末数。
表二:重要性水平分析表共 1 页第 1 页附件(共页)在表里简单地填上记录、结论,审计人员、日期、复核、等,再把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附在表后就行了。
(二)审计风险。
1、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
固有风险指假设在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某一帐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帐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指某一帐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帐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指某一帐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帐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可接受检查风险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成正比,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成反比。
例如:假如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根据以往审计经验以及本年度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把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分别评估为60%和40%,检查风险=5%÷60%*40%≈20.8%。
2、可接受检查风险与抽样或取得证据间的关系:可接受检查风险分别为高、中、低,抽样或取得证据就分别为少、适中、多。
三、审计抽样(一)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1、按照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2、按照审计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的不同,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统计抽样(随机)。
在统计学中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
最大的特点是按照随机原则,即所有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同。
抽样即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该方法优点大于其他方法。
非统计抽样(随意)。
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在统计学中“属性”是指只能用文字描述,是质量特征,如:人口的性别,民族等。
多在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合理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中运用;“变量”可以用数量说明,是数量特征,如:职工的工资,企业产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