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小儿贫血总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王映峰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2、了解小儿贫血的定义、分度、分类方法、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掌握营养性缺血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
4、掌握营养性缺血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的防治原则。
中性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0.75%
血液
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1-8%
血浆
Pt (100-300) ×109/l
名称 比较
形态
各类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
白细胞
红细胞
粒细胞
无粒细胞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C 嗜碱粒C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及输血治疗。
7、结合维生素B12、叶酸对核酸代谢的作用,讲述营养性巨 细胞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别讲述维生素B12、叶酸缺 乏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8、分别讲述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及诊断依据。
9、讲述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的防治措施。
❖ 小儿造血特点: ➢胚胎期(或胎儿期)造血 ➢生后造血
红细胞发生: 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有粒白细胞发生: 原粒C →早、中、晚粒C →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C
白细胞增多(N↑):>10×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减少 (N↓) :< 4 ×109/l
中 性 粒
增多
生理性(一过性的 ) 反应性↑
病理性 增生性↑ ①感染性疾病
<5岁为红骨髓全部造血
骨髓造血 5-7岁出现黄髓,又造血潜力
18岁仅限扁平及长骨骺部
2、※ 骨 髓 外 造 血
婴儿期(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 贫血等)
造血需要↑时,肝脾淋巴结肿大, 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RBC (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RBC 5-7 × 1012/l (500-700万/㎜2)
生 HB 150-220 g/l (15-22 g/dl ) 时
HB HBA2 30% <1%
95% 2-3%
新生儿占体重 10%(300ml)
儿童(10岁) 8—10%
成人
6—8 %
小儿血液特点
❖一、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及其变化规律 ➢RBC数:由高→低,出生时5.0×1012-7.0×1012/L ➢Hb 量:由高→低,出生时150-220g/L ➢RBC特性: 出生时为大细胞,MCV为105-113fl,直径 8.6μm 出生RBC寿命短,足月儿为80-100d,早产儿为 60-80d ➢生理性贫血(physiological anemia):见后述 ➢网织红细胞数:高→低→正常
两面凹的 球形D10- 球形10-15 球形10-12 圆形 圆形
圆盘状 12
微米
微米
椭圆形 卵圆形
D>7.5微米 微米
两面凸圆 盘状2-4 微米
细胞核

杆状、分 分叶状 S形
圆形 肾形
叶状
不规则百度文库
不规则
2-5叶
细胞质 Hb g/l 颗粒细小 颗粒粗大 颗粒大小
男:120-160 均匀
淡紫红色 不等紫蓝
大多数是成熟的 分叶和杆状核
大多数 原始或稚粒细胞
细 胞
②血液系统疾病 减少 ③理化因素
④单核—巨嗜系统功能亢

⑤其他
血小板 HB种类 血容量
(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形成) 与成年人相似 150-250×109/l (15-25万/㎜3)
三种HB(一般正常人RBC内)
HBF 出生时 70%
1岁 <5% 2岁 <2%
12 岁达成人水平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参 成年男子 4.0-5.5×109/l
考 值
成年女子 3.5-5.0 ×109/l
新生儿 6-7 ×109/l
120-160g/l 110-150g/l 170-200g/l
复习
男性:400-500万/立方毫米 RBC 女性:350-500万/立方毫米
粒细胞 红细胞 WBC
小儿造血特点—生后造血
❖2.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otopoesis)
正常小儿主要为骨髓造血,髓外造血极少 当机体需要增加造血时(如:感染、溶血、贫 血、骨髓异常细胞浸润、骨髓纤维化等情况), 由于小儿生后头几年(5-7岁前,尤其是婴儿 期)缺少黄髓,骨髓造血储备能力甚少,此时 肝、脾、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期造血 状态,称为EMH。其基本特征有:肝、脾、淋 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中 性粒细胞,病因除去后可恢复正常的骨髓造血 状态。
2-3月出现 轻度贫血
※ 生理性贫血
红细胞绝对增多
1) 继发性增多:
①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组织缺氧所引起。 ②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多:肿瘤或肾脏疾病有关,氧饱和度正常。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值性疾病。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贫血的诊断标准
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110g/l
【教学内容】
1、讲述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2、介绍小儿贫血的定义、分度、分类方法、临床表现及诊断
要点。
3、讲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重点介绍铁的代 谢、缺铁的原因、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4、讲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介绍有 关铁代谢的检查。
5、具其缺铁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6、介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措施、着重铁剂的应用方法
❖ 胚胎期造血的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割的。
小儿造血特点—胚胎期造血
胚胎期(或胎儿期)造血变化图
小儿造血特点—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为生后主要造血部位,制造 各种血细胞。 ➢骨髓分为 红骨髓 骨髓现实的造血能力
黄骨髓 骨髓潜在的造血能力
婴儿期:全部为红髓 儿童期(5-7y前):红髓多,黄髓少 年长儿:红髓少,黄髓多
❖ 小儿血液特点: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及其变化规律 ➢白细胞数和分类及其变化规律 ➢血小板数和凝血功能 ➢血红蛋白种类及其变化规律 ➢血容量及其变化规律
小儿造血特点—胚胎期造血
❖ 胚胎期造血或胎儿期造血的三个阶段: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的主要造血部位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6月的主要造血 部位 骨髓造血期:胎儿6月之后的主要造血部位
女:110-150 淡紫红色

功能
携带氧、 二氧化碳
吞噬异物 吞噬抗原 抗凝血
杀菌
抗体复合 参与过
物杀伤寄 敏反应
生虫
复习
很少 多灰蓝色 天蓝色
止血凝血 参与免 吞噬免疫 疫反应
①自主R建立 ②血氧含量小 ③RBC寿命短等因素
较多RBC于 短期内破坏
※ 生理性贫血
①较多RBC破坏 ② RBC寿命较短(100天) ③ RBC生成素↓ ④循环血量↑(发育↑) ⑤骨髓暂时造血功能↓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