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实施细则暂行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实施细则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实施细则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工作~保证本奖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面向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以及对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专家~经提名专家提名推荐~提名推荐候选人材料经奖励办形式审查后~将有效候选人在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中科院海洋所网站上公示一周。
公示后无异议的进入评审阶段。
第二章评审第三条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的评审工作~按同行专家函评、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议和公示四个步骤进行。
第四条同行专家函评一、同行专家库的构成曾呈奎海洋科技奖同行专家库由以下人员组成:1. 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委员会成员,2. 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提名专家,从事海洋科学领域研究的两院院士、正在执行的海洋领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任的863项目领域专家、出资单位法人代表,,3. 全国海洋相关专业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 全国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业务领导,5.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
二、函评办法公示无异议的有效候选人~由奖励办室将推荐材料送同行专家进行函评。
青年科技奖送三位同行专家函评~突出成就奖送五位同行专家函评。
送审的同行专家由奖励委员会委托奖励办从同行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同行专家除了对候选人学术成果给出具体及综合评价外~还须给出A优先1推荐、B同意推荐、C不同意推荐三种之一的明确判断。
三、同行专家函评结果经奖励办汇总后提交奖励委员会。
第五条评审委员会评审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对有效候选人书面材料进行审议。
在评审过程中~可参考同行专家函评结果。
评审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到会委员三分之二,含,同意~提出拟授奖人员建议名单~原则上建议名单人数不超过应授奖名额~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明确排出顺序。
评审委员会还需为拟授奖人员写出综合评价意见~由主任委员签字备案。
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实施细则-海科[85]884号
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实施细则正文:---------------------------------------------------------------------------------------------------------------------------------------------------- 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成果管理实施细则(海科(85)884号1985年10月19日)第一条为加强对海洋科学技术成果的管理,组织好交流和推广应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海洋工作发展,现根据国家科委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海洋科技成果的内容一、为研究海洋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而取得的科学理论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二、为解决海洋开发、利用、管理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或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以及标准、计量等);三、在管理工作中取得明显效益的创造性成果(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管理、各级科技管理、情报资料管理、档案管理以及海洋调查船与海洋技术设施的管理等);四、海洋预报及海洋情报资料、出版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海洋调查、台站观测资料的整编,海洋图件、图集和图书、刊物的编辑出版,海洋情报资料的调研、搜集、整理等);五、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新的科技成果;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仪器设备所取得的成果;与有关单位协作的科技成果。
第三条成果的鉴定和评审一、科技成果均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术鉴定(或评审)。
鉴定工作一般由下达科技任务的部门负责组织(也可以委托有关部门负责组织)。
二、根据科技成果的内容和性质,可采取多种形式(会议或通讯等)进行鉴定(或评审)。
鉴定(或评审)会以节俭、实效为原则。
三、鉴定委员会(小组)成员由下达任务的部门协同完成任务的单位聘请,并指定技术负责人。
鉴定委员会(小组)成员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的技术职称),同时应邀请环境保护、计量、标准化等技术监督部门的专业人员参加。
第32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京落幕,四大奖揭晓
初, 他 已在中国开 创了 “ 模式 识 别”的
研 究与应 用 , 至今 仍 处 于 国际 该领 域 的研究 前沿 。 中国 系统科 学与 系统 工程科 学技 术奖于 2 01 2 年首次 设 立 。 该 奖项 分设 终身成就 奖、 理论 奖和应 用奖。其 中。 终 身成就 奖 是 为表 彰为 中国系统 科学
一
技 术部批 准登 记 , 该 奖 成 为首批 社 会
力量设 立的奖项。 该 奖下设成就 奖 、 创
前在京落幕。 全 国首 批 “ 中国地 球 物 理 院士专家工作 站 ” 正式授 牌 , 以顾 功 叙、 傅承义、 陈宗器 、 刘光 鼎4 位地球物
新奖 、 青 年奖3 个子项 。 截至 2 0 1 5 年,
一
个科 技 组织 , 同时 也是 中国科 学 技
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交流会上。 第四届 曾呈奎海洋科技 奖颁
奖 仪 式召 开。
第3 2 届 中闷地 球 物 理学 会在京 落幕 , 四犬奖揭晓
第3 2 届中国地 球物理 学会 年会 日
经提 名专 家推 荐 、同行 专 家评 议 和评审委员会 评审, 曾呈奎海洋科技 奖 奖 励委 员会决 定授 予原 中国科 学 院海 洋研究所所长 、 研 究员相建 海第四届 曾 呈奎海洋科技 奖突出成就 奖, 中国科学 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 员张长 生、 中国 科 学院 海洋研 究所 研 究员 沙忠 利获 曾 呈奎海洋科 技奖青年科技 奖。 曾呈奎 海 洋科 技 奖 由中国海洋 湖
刘云鹤 、 刘双5 人。
0 8 I l , I J l f l { 上 『 讪 CHI NA AW ARDS F OR S CI E NCE AND TECHNO L OGY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暂行管理办法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暂行管理办法(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调动海洋科技和管理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特设立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规范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选和奖励等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是为推进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而设立,并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核准登记的海洋工程领域全国性行业奖项。
第三条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负责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奖等管理工作。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秘书处负责奖项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和专家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第五条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事迹按照国家规定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级、职称评定、技术职务聘任的依据,但奖状和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依据。
第六条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申报、评审、授予工作,不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干涉。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等级第七条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主要授予在下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一)海洋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领域,包括在海洋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海洋工程建设专题论证(海洋勘察、环境调查监测、水文动力、泥沙冲淤、工程地质、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工程安全)、海洋工程设计(包括结构、材料、工艺等)等方面的重要理论创新、技术应用和发明创造成果。
(二)海洋工程建设管理领域,包括在海洋工程建设施工工艺、海洋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海洋工程构筑物和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重要创新、技术应用和发明创造成果。
(三)海洋工程作业与运行领域,包括在海洋工程维护作业、海洋工程生产运行、海洋工程后评价与评估等方面的重要创新、技术应用和发明创造成果。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创新成果奖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修订)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创新成果奖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修订)【法规类别】科技成果鉴定奖励【发文字号】国海科字[2007]430号【失效依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暂行)的通知【发布部门】国家海洋局【发布日期】2007.07.10【实施日期】2007.07.10【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创新成果奖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国海科字[2007]430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各有关涉海单位,局属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全国海洋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权益与安全和社会公益服务的支撑和引领能力,鼓励海洋科技工作者为海洋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根据海洋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海洋创新成果奖暂行办法》和《海洋创新成果奖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
现将《海洋创新成果奖奖励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二00七年七月十日海洋创新成果奖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海洋科学技术创新,奖励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调动海洋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洋创新成果奖面向全国海洋界,国家海洋局所属单位,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所属单位,其他涉海单位均可按照本办法申报。
第三条海洋创新成果奖奖励成果分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应用”两类,实行分别申报、分别受理、分别评审,奖励成果以海洋创新成果奖予以统一公布。
第四条海洋创新成果奖的申报、推荐、评审和奖励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海洋创新成果奖由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归口管理。
第二章奖励范围第六条海洋创新成果奖的奖励范围包括:在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公益服务、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安全保障和海洋科学技术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成果分两类:(一)海洋科学技术研究1.应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综合性海洋调查、考察的研究成果。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1995.04.05•【文号】国海科发[1995]171号•【施行日期】1995.04.05•【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国海科发(1995)171号1995年4月5日)局属各单位、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海洋局(处):为了更好地执行1993年12月25日下发的《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做好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励工作,特制定《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现予下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奖励范围第二条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范围主要是海洋科学技术领域:1、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科技成果:(1)阐明海洋环境与资源特征或规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成果;(2)海岸带、海岛、近海、大洋调查和极地考察、测绘的方法、技术及其研究成果;(3)卫星遥感海洋应用研究成果;(4)海洋高、新技术研究成果;(5)海洋仪器研制技术、工艺及其产品;(6)海洋科技管理的理论、方法等研究成果。
2、海洋综合管理的新的科技成果:(1)海洋权益、资源、生态环境等管理纳理论、方法和技术;(2)海洋政策、法律、法规、条例以及海洋发展战略、规划等有关的软科学研究成果;(3)海洋工作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及海洋计量、规范等成果。
3、海洋公益服务的新的科技成果:(1)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技术及其服务系统建设技术成果;(2)海洋科技情报与档案,海洋资料、信息处理及其服务系统建设技术;(3)海洋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包括监测站、观测站、卫星地面接收站、南极考察站、资料浮标、调查监测船、监测飞机和通讯网络等)的技术改造、革新及服务。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总结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在中国科协和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理事会的领导下,通过本会和所属分会和专业委员会、地方团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十一五”期间在执行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做了些工作,现总结如下:一、加强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十一五期间学会开展了四十多个学术交流研讨会,近四千名海洋与湖沼科技工作者参加,交流论文两千五百多篇,会议交流学科广泛,包括物理、地质、化学、生物、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涉及到鱼类、甲壳动物、贝类、藻类、生物研究与生物资源、河口海岸、水文气象、海洋动力与海岸工程、海洋地质、海洋遥感、海洋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等,与会人员涉及到国家教育部、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农业部、国家气象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
近年来进行的学术交流主要包括:1.水环境方面的水环境中的蓝藻、甲藻和赤潮毒素对人类健康的风险;湖泊富营养过程与蓝藻水华爆发机理;对养殖海域环境状况与管理对策;治理有害藻华的理论和应用等。
涉及分类学、生理学、毒理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通过有害藻华与富营养化等问题的交流与研讨对我国生态环境修复,赤潮治理等水环境系统提供了有意的建议。
2.海洋地质学方面的海洋沉积学;大陆边缘构造和资源等领域。
我国在大陆边缘构造、深水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学术交流,在领域专家的努力下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3.水文气象、潮汐海平面、计算物理等方面分别就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近海灾害性天气;潮汐、海平面与海浪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4. 海洋遥感方面交流了近年来海洋遥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探讨国家遥感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国际遥感前沿与进展。
特别是在海洋灾害浒苔监测技术、海洋新型遥感器新技术、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大调查中的遥感应用技术、海洋水色环境的遥感监测技术、海洋动力环境遥感应用技术、海洋水体光学现场观测技术和海洋遥感的反演算法与信息提取技术等。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1993.12.25•【文号】国海科发[1993]494号•【施行日期】1993.12.25•【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通知(1993年12月25日国海科发(1993)494号)局属各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经修订后,已于一九九三年第五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印发,望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日发布,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修订)第一条为奖励在推动我国海洋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加速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海洋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奖励的范围包括:对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海洋综合管理与公益服务或海洋开发作出贡献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广采用已有的先进海洋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其他有关科技成果。
第三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科技成果可以申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1、应用于促进海洋事业或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等),属于:(1)国内首创或填补国内空白的;(2)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同行中先进的;(3)经过实践证明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2、具有较高水平的阐明海洋环境与资源特征或规律的理论成果。
3、在推广、应用先进的海洋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4、在海洋仪器设备研制和技术改造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5、在海洋综合管理及公益服务、海洋科技管理及软科学研究中,提出或采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经应用证明效果显著,对促进海洋事业卓有成效,做出创造性贡献的。
国家海洋局关于下发《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下发《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1985.11.10•【文号】国海科[85]961号•【施行日期】1985.11.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下发《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通知(国海科(85)961号1985年11月10日)各分局、研究所,出版社,预报中心,海洋学校:现将《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发给你们。
希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提出修改意见,使其逐步完善。
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第一条为奖励在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和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其它海洋业务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奖励的范围凡对海洋开发或海洋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海洋调查、研究报告,科学论著,技术装备,新工艺、新方法,海洋图集整编,环境保护,预报服务等)和推广采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管理以及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资料处理与服务,以及对国民经济作出贡献的其他科技成果。
第三条申请奖励的条件1、应用于海洋开发或海洋工程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1)国内首创的,或接近国际水平的;(2)国内同行中较先进的;(3)经过实践证明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2、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阐明自然现象的特性或规律的学术成果。
3、凡在推广、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4、重大设备研制和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5、在科学技术管理和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资料处理与服务等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果的。
第四条获得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按其科技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分三等:奖励等级荣誉奖奖金一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章4千元二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章2千元三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章1千元第五条评奖标准1、一等奖科技成果属国内首创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海洋科学技术奖评审范围与标准(暂行)
附件2海洋科学技术奖评审范围与标准(暂行) 为了规范海洋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根据《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制定本标准。
海洋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包括:海洋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包括: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公益服务、海洋安全保障与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或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
海洋科学技术奖设立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等级。
在推动海洋科学技术进步、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或海洋安全与权益维护等方面做出特别重大贡献,在国内外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成果,可授予特等奖。
一、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类(一)一等奖评审标准1.在海洋调查、考察或勘查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取得重大发现、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或填补国内空白并产生重大影响,经技术评价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综合管理、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安全保障、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洋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2.在国内外首次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技术评价学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主要科学理论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为科学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3.在海洋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标准,经技术评价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海洋资源探查与开发利用、海域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维护海洋权益、海洋公益服务等领域已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取得显著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4.为实现海洋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在海洋规划、区划、标准、计量、监测、检测、信息、档案、海洋科普等海洋公益技术支撑和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形成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的研究成果,对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决策和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经技术评价总体技术先进,对促进海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科技成果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科技成果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1.09.06•【文号】国海发[2001]34号•【施行日期】2001.09.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科技成果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1]34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有关涉海科研和教学机构,局属各有关单位:为了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规范海洋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充分利用海洋科技成果信息为海洋管理决策服务,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根据科学技术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家海洋局研究制定了《海洋科技成果登记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一年九月六日海洋科技成果登记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科技创新,规范海洋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统计海洋科技成果,充分利用海洋知识产权信息为宏观科技决策服务,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根据科学技术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洋科技成果登记应当以客观、准确、及时为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海洋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
第三条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海洋科技成果应当依据本办法予以登记;鼓励非财政投入产生的海洋科技成果参加登记。
第四条涉及国家秘密的海洋科技成果,按照国家和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保密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登记。
第五条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海洋行政管理机构、国家海洋局所属单位、国家其它涉海科研和教学机构等的科技成果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海洋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工作,负责对申请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预审,并向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
第六条科技成果完成人(单位)应向所在单位或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的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提出成果登记申请,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成人(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单位)办理登记手续。
【突出贡献奖事迹材料】个人突出贡献奖材料
【突出贡献奖事迹材料】个人突出贡献奖材料曾呈奎,福建厦门人,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7),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91),国际藻类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99).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呈奎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植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任厦门大学植物系任讲师,1935年起先后在xx大学和岭南大学任讲师和副教授.这期间,他只身一人开始了对祖国海藻资源的调查研究.194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院奖学金,1942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和拉克哈姆博士后工作;194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任副研究员,负责海藻研究工作,特别是琼胶及琼胶海藻的资源及增养殖的研究;1946年底回国在xx大学植物系任教授、系主任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1958年xx大学由青岛迁到济南时,曾呈奎留在青岛海洋研究所,后任该所所长.在1935年8月到1938年3月期间,曾先生在xx大学生物系任教并兼任海洋生物研究室的主任时,为了发展海藻事业,他就经常顶风披月追潮逐流,成年累月地采集标本和研究海藻.他曾撰写的论文《海南岛海产绿藻之研究》,在当时的海藻研究方面就已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他不辞千辛万苦,走遍了北自大连、北戴河,南至广东、东沙群岛,采集了大量的标本.但由于 __文化教育事业的封闭落后,致使他的研究工作步履维艰.1946年,曾呈奎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决定回国任xx大学植物系主任、教授.1947年,他与童第周一起办起了xx大学海洋研究所并兼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他认真教学,积极为国家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但由于政府腐败,缺人员、无经费,科研工作未能开展.曾呈奎先生20世纪50年代就是xx大学著名的教授之一.他性格开朗,十分健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悉心培育人才;在科学研究上更有一种执著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1950年1月,青岛市召开了首届各界人民 __会议,xx大学有十多位教授参加,其中有罗竹风、王统照、冯沅君、童第周、曾呈奎、吴富恒等.曾呈奎先生不论是小组会还是在大会上,他都争先发言,抒发自己对新中国的激奋之情,对海洋科学事业开拓发展的迫切之情,并凭借他多年研究考察的实情,绘出了我国沿海水产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本篇文章管理下载.他的这些设想和意见,得到了大会代表的一致赞同,有些意见还被采纳而写进大会决议中,为加速恢复与发展青岛的经济建设作出来积极的贡献.中华人民 __成立后,1950年曾呈奎和童弟周、张玺受国家之托,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曾呈奎任副主任.从此,海洋生物研究有了更稳固的基础,并且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海洋研究活动.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中国海洋科学全面、系统、规模化发展的开端.195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改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曾呈奎均任副主任、研究员.1957年,该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1959年再度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都是任第一副所长.1978年,曾呈奎任该所所长,1984年起任名誉所长.60年以来,该所取得了9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奖成果403项,包括国家一等奖6项,国家二等奖2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国家其他奖48项,省部委一等奖和省科技最高奖127项,省部委其他奖189项;国际奖12项,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曾呈奎有一句诺言:“我要给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他,确实办到了.中国原本不产海带,主要靠从日本等国进口.这是因为海带是一种喜欢低温的孢子植物,我国海区由于夏天水温高,又加上北方海区是少氮的瘦水区,海带自然无法生存.曾呈奎教授便组织了海带南移试验,一举成功,不久后便形成了大规模养殖.从1952年冬季开始,曾呈奎教授又带领他的助手和大学生,在青岛、烟台、大连等地近海内,用人工培植的方法,建起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海带生产田.他们还不断栽培技术,进一步研究其生长规律和环境习性,并大胆采用农作物密植方法,大大提高了海带的单位面积产量.50年代初,中国海带产量仅有60吨,每年要进口十数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到1985年,中国年产海带干品已达250万吨,占海带植物世界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每年都有大量产品销往世界各国.从1958年起,青岛市掀起了海带养殖的第一次浪潮,改变了渔业生产单一捕捞的历史,使我国海带养殖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的海带产量占世界的95%.曾呈奎也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他与吴超之教授一起于1958年主编出版了国际间第一部海带栽培的专著《海带养殖学》.曾呈奎领导的海带养殖学原理研究,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曾呈奎还是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1943年,受美国政府之托,曾呈奎负责主持开展了对琼胶原料的生产和加工方法的研究.他除了经常去美国沿海调查海藻资源外,还经常去琼胶工厂考查技术,研究改进措施.同时他对褐藻胶和卡拉胶的资源和加工方法也进行了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资料,写出了一些研究报告.1946年发表了《美国的海藻产品及其用途》和《藻胶:有用的海藻多糖类》报告,1947年发表了《北美的海藻资源及其利用》报告和《琼胶》,撰写了美国化工大百科全书两词条——“琼胶”“褐藻胶”.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曾呈奎教授培养并组织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包括自己所教的学生),有计划地对包括中国沿海在内的北太平洋西部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体系的研究.1952年,他与纪明侯、张峻甫在《中国植物学杂志》上发表《琼胶与琼胶工业》一文,介绍了琼胶的发展历史、原料产地、制造工艺及用途,建议国家尽快调查原料资源,进行人工养殖;呼吁国家组织人员研究海藻化学,迅速建立琼胶工业.1956年,他在青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褐藻胶的车间.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对海藻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用海藻生产出褐藻胶、琼胶、碘等,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的褐藻胶生产大国.20世纪70年代初,他与周百成、郑舜琴合作继续研究这一课题.1974年,他们在《植物学报》上发表了研究《几种绿藻、褐藻和红藻的吸收光谱的比较研究》.他们认为,海洋植物在登陆前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光合作用,而光合生物的进化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光合生物进化的系统发育理论.1980年3月,他率队考察西沙群岛,在我国首次发现了原绿藻.他与周百成对原绿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查明了藻类进化的三条途径,揭示出光合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直接证明了他们于1974年提出的光合生物进化系统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藻类的分类系统,开拓了海藻比较光合作用和进化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生物进化论.他们的进化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内共生学说是不一致的,他们提出的进化系统也不同于一度流行的五界系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公认为我国进化论研究的三项重要成果之一.七十多年来,曾呈奎与张峻甫等合作,对海藻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许多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了数十个海藻新种,几个新属,一个新科;发表研究报告和论文几十篇;1962年他主编的《中国经济海洋志》出版;1983年他主编的《中国常见海藻》英文版出版,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他主持的“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曾先生曾先后赴苏联、民主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访问、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并以组织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于1983年6月在青岛成功地组织了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探讨会.曾先生曾是国际海藻类学会理事长、国际海藻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被许多国外学者誉为“中国的海藻大王”.他领导的海藻栽培原理的研究,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在50年代初,曾呈奎还领导进行紫菜生活史的研究并获得了显著成果.50代以前,紫菜的生长史和孢子一直是个谜,所以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曾呈奎教授与助手们进行孢种研究,破解了其中的“秘密”,正式了完全可以依靠人工生产壳孢子,用于紫菜的人工养殖,从而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种植紫菜的 __.他们的驯种成果在沿海推广后,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起来,使中国紫菜年产量达到了一千多万吨干品,成为世界第三紫菜国.在此期间,曾先生还与有关人员攻克了紫菜苗种一直没有苗源的难题,阐明了通过培养紫菜丝状体可以获得生产上所需的壳孢子.紫菜生活史的研究获得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除了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呈奎还积极参与国家有关海洋方面的其他工作.1956年, __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负责制订我国科学发展规划.本篇资料管理下载.曾呈奎被任命为该委员会气象海洋学科组副组长.他参与制订出的《1956~1967年中国海洋的综合调查及其开发方案》,列入《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的第七项重点任务.此后,曾呈奎又被任命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专业学科组副组长,参与了多次海洋科学规划和重大计划的制订.通过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曾呈奎与其他领导和专家们都深深感到,国家应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国家的海洋.1963年,曾呈奎和部分海洋学家提出成立国家 __的建议,并委托曾呈奎、赫崇本等7人起草报告,29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建议.中央接受科学家们的建议,于1964年成立了国家 __.国家 __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初,xx省,特别是青岛市,是全国海洋科研、教学和生产最为集中的地方.但是,这些单位隶属的系统不同,相互间联系和交流较少,协作不利,致使没能发挥出集中的优势.对此,曾呈奎联合了一批科学家联名向xx省人民政崐府建议成立xx海洋开发中心,以协调各海洋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xx省人民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于1981年在青岛成立了xx海洋技术开发中心,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台湾海峡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海洋特点,曾呈奎1957年就指出,应该在厦门建立海洋研究机构.1978年曾呈奎积极支持福建省在厦门建立福建海洋研究所.他亲自推荐所长,并选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批中青年人员支援该所.1981年,他积极支持青岛医药科学研究所改建成xx省海洋药物科学研究所,使其成为国家唯一的专业海洋药物研究机构.为此,他向全国人大和xx省人大提交了议案,被xx省人民政府接受,并下达文件,付诸实施,推动了全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发展.1988年,他积极支持并亲自批准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药物学分会的成立,为海洋药物研究、教学和生产工崐作者提供了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和场所,推动了全国海洋药物科学的发展.1980年1月8日,曾先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入党之后,他更觉得像是焕发了青春,起来经常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之外,他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的主编、《海洋和湖沼》和《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的主编,以及在国外出版的《海洋植物学》和《海洋生态学发展》中国方面的编委.他为祖国的海藻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专门技术人才.曾呈奎院士在76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发表37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12部学术专著,并获得国内外一个又一个殊荣.他一生为推动我国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始终活跃在国际海洋科技前沿.1989年被评为首届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1991年11月,被xx省委、 __授“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5年6月在举行的第十八届太平洋科学大会上被授予“烟井新喜志奖(shinkishi hatai medal)”.1996年8月荣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997年9月荣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基金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xx年,国家 __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展了“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曾呈奎当选为新中国成立60年“十洋人物”.xx 年4月荣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xx年10月8日,以“曾呈奎”命名设立的“曾呈奎海洋科技奖”在xx青岛举行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揭晓,这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内容仅供参考。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暂行)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暂行)的通知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暂行)的通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有关单位,其它相关单位:为奖励在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海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转为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共同设立的海洋科学技术奖。
并对《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海洋科学技术奖评审范围与标准》进行了修订。
现将《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暂行)予以公布,请遵照执行。
附件:1.《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暂行)2.《海洋科学技术奖评审范围与标准》(暂行)国家海洋局2013年3月29日附件1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在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海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的科学发展,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洋科学技术奖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共同设立。
海洋科学技术奖是全国海洋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海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科学技术普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等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
第三条海洋科学技术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青岛海洋科学家获“伍斯特奖”
龙源期刊网
青岛海洋科学家获“伍斯特奖”
作者:
来源:《荣誉杂志》2014年第09期
近日,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第25届大会在韩国丽水开幕。
青岛海洋科学专
家获得多个国内外重大科技奖项。
其中,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乔方利研究员荣获伍斯特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王玲玲研究员分获第三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突出成就奖”、“青年科技奖”。
伍斯特奖由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颁发,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间科学组织,PICES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和加
拿大。
“何梁何利奖”即何梁何利基金设立的奖项。
2014年度,共有52位科技工作者分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设立,2008年经科技部国家奖励办公室批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中国
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
关于2012年度“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选的通知
关于2012年度“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选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海洋科学》
【年(卷),期】2012(036)002
【摘要】"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旨在继承、开拓和发展我国卓越科学家曾呈奎先生在海洋科学领域开创的事业,弘扬曾呈奎先生爱国奉献、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奋力开拓和重视选拔新秀的精神,鼓励广大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热爱海洋科学事业,勇攀科学高峰。
【总页数】1页(P145-1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
【相关文献】
1.关于举办2012年度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选的通知 [J],
2.第四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颁奖 [J],
3.首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揭晓 [J],
4.首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揭晓 [J], 苏阳
5.我国设立曾呈奎海洋科技奖两年评审一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年(卷),期】2006(26)8
【摘要】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由著名藻类学家曾呈奎院士等一批享誉国际海洋生物领域的泰斗于1987年7月研究创建的,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院级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与开发的重要基地。
以海带为代表的藻类养殖,以对虾为代表的海水池塘养殖和以扇贝为代表的贝类养殖等我国海水养殖的三次产业化浪潮.正是在以该室为代表的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的。
【总页数】1页(PI0003-I0003)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技术;海水池塘养殖;生物领域;国际海洋;科学研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8.9
【相关文献】
1.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赛默飞携手共促糖尿病系统生物学研究/我国首创煤制精酚清洁工艺/巴斯夫荣膺奥托立夫集团“最佳供应商”大奖 [J],
2.辽宁省海洋学会、大连市海洋学会换届暨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2009年学术年会召开 [J],
3.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赛默飞携手共促糖尿病系统生物学研究 [J], Grace
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招聘信息 [J],
5.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J], 朱作言;相建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实施细则(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工作,保证本奖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面向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以及对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专家,经提名专家提名推荐,
提名推荐候选人材料经奖励办形式审查后,将有效候选人在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中科院海洋所网站上公示一周。
公示后无异议的进入评审阶段。
第二章评审
第三条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的评审工作,按同行专家函评、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议和公示四个步骤进行。
第四条同行专家函评
一、同行专家库的构成
曾呈奎海洋科技奖同行专家库由以下人员组成:
1.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委员会成员;
2.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提名专家(从事海洋科学领域研究的两院院士、正在执行的海洋领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任的863项目领域专家、出资单位法人代表);
3.全国海洋相关专业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全国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业务领导;
5.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
二、函评办法
公示无异议的有效候选人,由奖励办室将推荐材料送同行专家进行函评。
青年科技奖送三位同行专家函评,突出成就奖送五位同行专家函评。
送审的同行专家由奖励委员会委托奖励办从同行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同行专家除了对候选人学术成果给出具体及综合评价外,还须给出A优先
推荐、B同意推荐、C不同意推荐三种之一的明确判断。
三、同行专家函评结果经奖励办汇总后提交奖励委员会。
第五条评审委员会评审
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对有效候选人书面材料进行审议。
在评审过程中,可参考同行专家函评结果。
评审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到会委员三分之二(含)同意,提出拟授奖人员建议名单,原则上建议名单人数不超过应授奖名额,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明确排出顺序。
评审委员会还需为拟授奖人员写出综合评价意见,由主任委员签字备案。
第六条公示
经曾呈奎海洋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拟授奖人员名单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为二十个工作日。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拟授奖人员有异议的都可以提出书面材料,并签署真实单位和姓名(奖励办不接收匿名或化名材料)。
异议材料送奖励办,由奖励办组织异议调查核实后,报曾呈奎海洋科技奖奖励委员会裁定。
第七条奖励委员会审议
奖励委员会对评审委员会通过的拟授奖人名单和公示情况进行终评,出席会议的奖励委员会委员人数应超过全体委员的二分之一。
奖励委员会在听取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公示情况汇报后,全面客观地审阅拟授奖人员材料,并进行酝酿讨论,最终确定授奖人员名单。
第八条评审过程中实行回避制度。
回避的范围和办法是:评审者不参加对本人和有直系亲属、主要旁系亲属关系的候选人的评审。
函评阶段候选人材料也不送交推荐人和同单位的专家评议。
第九条评审过程中实行保密制度。
评选工作自始至终施行保密制度。
所有参加评议的委员、专家和工作人员都应自觉遵守,并负有道义和科学道德上的责任。
第三章附则
第十条本评审细则是执行《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管理办法》中评审工作的补充,其修改、解释权属曾呈奎海洋科技奖奖励委员会。